自从《无间道》横空出世后,港产警匪片便有了新一轮的格局,首当其冲便是主题上开始不满足于一般的商业诉求,而开始阐明一些类型片之外的生存之“道”。
《无间道》的“道”字申引来自《涅槃金》,并且在佛学教义中大做文章,自此之后,港产类型片中就大行“救赎”之道。
《火龙》在主题上与过往的《伤城》也并无太多突破,教人忘记过去,戒嗔戒躁,同样是“救赎”体的类型电影,更拿来“火龙”民俗来做文章,除了文化保育作用外,这方面的使用倒是显得新鲜。
但是电影的缺陷也是由此而来,电影用“火龙”象征去除瘟疫的精神力量,却又太过执着于宣扬“去除瘟疫”的教义,而忽略了类型电影的商业本质,电影结尾有一段黎明的独白,将电影的拍摄目的说得相当“露骨”,过于作者论的企图无异于画蛇添足,非得将一部商业电影拔高层次,结尾更落得“火龙”民俗宣传片一般的结局,实在使电影效果大打折扣。
撇除电影“论道”的伪作者论不谈,从类型片上看,《火龙》确实是一部精彩之作。
在场面的处理与动作场景的设置上相当圆熟,是林超贤自我风格提升的一部佳作。
数年前,林超贤在《重装警察》中展现了自己在武器装备方面的研究,年前有《神枪手》为狙击手树碑立传,《火龙》在枪械装备上并没有太过特意着墨,但各个场口的枪战戏却做得精致而震撼,继续强调了他在枪械动作方面强调真实质感的努力。
可贵的是近来的林超贤作品每部都欲在画面上表现出一番新意,上次用纪录式镜头完成《证人》,此次的《火龙》则使用对比度高的鲜亮画面完成于“火”字主题的互相照应,片头的一段定格黑白长镜则相当有镇场的威力,甫开场便能令观众瞬然入戏,开头的设计显然也是沿自于《证人》片尾的定格技术,林超贤对于技术的迷恋可见一斑:从道具到画面,他的技术癖好让他的电影显示出了一种固定的“格局”——尚未算得上风格,却十分有标签性的意义。
《火龙》另外一个亮点是电影中的两个主要角色的人物塑造,除了沿袭了双雄片的形式,两位主角的个性更是设计成善恶难辨,电影以人性出发,在人物正邪两面性上大做文章,使得电影显得更为真实及有人情味。
其实港产片早有在人物多面性的处理上有着优良传统,人物亦正亦邪的设计在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中就已经有了源头。
但是《火龙》的非凡之处在于,它的两位主人公俨然都算不上正面角色,但竟然能够安然避过广电局的剪刀,就这点而言,他的代表性意义就已经不言而喻了。
香港类型片喜欢用佛家哲学来做文章,一方面对外带着东方神秘主义的影子,一方面也是在宣传香港保留较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但类型片格局不停地在宿命与怪力乱神的思路中行行进进,踏到今天已经类似一个死角了,无论是“佛经”还是“龙”,讲得多了都难免有点神神叨叨的嫌疑,连杜琪峰都已经从心理学上开始着力了,香港的其他电影导演却依旧死守着旧观念不放——也未免太过安土重迁了。
早期香港警匪电影有吴宇森的浪漫主义,后期有杜琪峰的黑色宿命论,而后刘伟强打造出另一番辨证哲思的新境界,如今呢?
其实香港电影的东方特性不能丢,但总是“宿命与救赎”那一套,就实在太过不思进取了。
《火龙》在整体的格局上表现上乘,但在创意和主题上的无力也相当明显。
林超贤之所以长期以来无法形成自己的强烈风格与作者能力,在剧本方面的短板似乎不能再无视了。
《火龙》纵然精彩,依旧逃脱不了一般警匪片在人脑中转瞬即逝的命运,始终成不了经典。
【网易专稿】
整部电影的开篇和结尾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
开篇,黑白倒带式的定格镜头,让你疑惑貌的似没有半点关联性的画面,让你情不自禁地去推敲故事应该是如何的情节,配以交响乐般震撼的音乐. 5分钟的震撼后,画面定格在任贤齐扮演的某SIR上,悬疑也就由此开始了。
故事可概况为:两个属龙的男主人公,分别为两个女人开始的两个故事,交织于一桩命案,引发几场枪战,依次导致多人丧生,直到最后的巅峰对决,所谓火龙对决。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
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
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
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
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
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联想到最后黎明的自白,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一个魔,你不知道它随时会爆发,但他总是有爆发的时候。。
(大意如此),你就不难理解这里火龙的意思了。
还是有一个疑问,不知道任贤齐最后找的那个箱子里的到底是什么。
单单只是粉么?。。。。
港片比较常规的味道,警匪题材也是万年不会落伍的题材,不仅是雷鸣老师还是老齐哥这俩主演,还是一批金牌绿叶,演技都还是比较稳定的输出的,唯一总让我出戏的就是宝强了,依然是一副傻乎乎的味道,蹩脚的口音也会让戏路变窄了呢……火龙对决.Fire.of.Conscience.2010.BluRay.1080p.x265.10bit.2Audio.mkv
正如标题写的那样,这部片子无论是从风格叙事、镜头语言、人物刻画上都算蛮不错的,至少这十年间能超过它的警匪片不算多,豆瓣评分都快跌破6了属实不太应该。
片子的逻辑漏洞确实存在,但林导的导演功底确实扎实,整部片子没尿点,一气呵成,结尾绝不是虎头蛇尾,而是另一种升华。
我几年前看过一次这部片子,最近在抖音上有刷到里面的桥段,昨天又重新看了一遍,以前很多没看懂的地方又多了一些认识,整体故事有些乱,下面我慢慢给大家复盘一下: 整部片子涉及到了3个案子,按照时间线先说第1个——行人隧道杀警夺抢案。
此案出现的匪徒只有1人,就是谭凯扮演的刀哥,从电影中来看刀哥是后面匪徒里的大哥,他喊罗莽扮演的匪徒老二就可以看出地位关系。
至于为什么刀哥要杀警夺抢影片里并没有交代,我猜测可能是在隧道的时候警察例行公事盘问他,因为他之前有案底所以只好杀警察,至于夺抢是顺手拿的。
不太可能是为了夺枪主动去杀警,首先他们不缺枪,从后面和枪贩交易中可以得知,其次抢把警抢太过招摇,不符合刀哥的谨慎小心的行事风格。
第2个案子——妓女被杀案。
此案凶手还是刀哥,至于为啥杀妓女,影片里也有交代,因为女的贪财去翻刀哥的包结果看到了被抢走的警枪,刀哥怕事情泄露就杀了。
影片中还有个镜头是女的被封喉后手里的枪掉床上了,而后面也有说1星期内开过枪后会有火药残留,所以就引出了廖叔的事情。
第3个案子——就是任贤齐扮演的纪警官策划的抢劫毒品案,这也是整部贯穿整部影片的案子,至于为什么任会堕落和匪徒为伍,影片里也有交代。
首先是任2年内连升2级,已经坐到了高级督察,马上要提拔警司了,这里看出来任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但是因为上面的制度原因,可能是调查了任的背景,发现他有个有过黑道背景的女朋友,所以保安科把档案退回了。
任很不服气,明明自己做的很好却升不了职,所以他怨恨上面的制度,动摇了他当警察的信念,中间黎明有句台词“没有信念是很可怕的”潜台词是说给任听的。
再有任炒期货赔了很多钱,房子也被抵押,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策划了这次抢劫案。
任以前和他的小弟们是在扫毒组,所以知道每3年会销毁一批毒品,而他小弟阿康(开头被车撞死的人)又是看管这批毒品的人,知道保险箱的密码,任主动调到重案组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犯罪当内鬼,3个月前调查一起持枪抢劫案,放走了匪徒老二罗莽,目的是开展合作。
从高利贷公司前后借了500万雇刀哥一伙去抢劫价值1亿的可卡因,他从中当重案组内鬼。
本来这起案件很容易实施,结果开头的时候他小弟阿康手机被火水哥小弟偷了,然后不小心被撞死,从而碰到了黎明,至此两条火龙展开对决。
为啥片子叫火龙对决,影片中两位主角都是属龙的,但年龄来看黎明应该是比任大一轮,16岁进警校混到现在还没任的官大,一方面看出黎只是个单纯办案没野心的警察,一方面看出任确实是年轻有为,野心勃勃。
结尾最后多次出现火龙象征着两位主演内心的“瘟疫”已被火龙净化,最后任开枪自杀解脱了,黎最后也放下子弹,看起了之前他孩子的B超影像,勇敢面对。
除了村民舞的火龙,在仓库里着火的戏份也寓意了火龙,黎明在火中帮黄勇(王宝强)的老婆接生,虽然自己的孩子死了,但是一个新生命又在自己的眼前被救赎,这时候黎就已经打开了心结。
再来谈谈几位主角和配角的刻画,任不必多说,年轻有为,做事情不择手段,去火水哥那拿手机那段就已经体现出来,没有几分实力根本也不可能2年内破获4起大案,而且师傅以前应该是警队内高管,十分看好他,他做到高级督察除了他自身实力外,也有师傅的推波助澜,还有任是个很有情义的人,对待小弟很好,小弟死了哭的很伤心,对女朋友也没的说,师傅的话也不听,是个敢爱敢恨的人。
黎是个十分有正义感的小人物,但老婆被杀后,心中充满了恨,他的恨从根源上和任是一样的,恨的是社会的不公,是制度冷漠,如果最后没有火龙的出现,他和任的结局应该是一样的,为了消除心中的恨去消灭不公,放弃了警察的底线,不过好在最后救赎了自我。
王宝强的演技跟以前一样,都是这种淳朴的农民小伙,他演他本身没太多突破。
谭凯演的刀哥真是让我惊艳,人狠话不多,神经质的笑让人头皮发麻。
廖叔演技依旧在线,廖叔、任、黎明他们3个身上都各有各的悲剧,讽刺了当时金融危机下的香港经济低迷,社会冷漠的现状。
叶璇在剧里是喜欢黎的,但后面也没有感情线的发展了。
下面说一下不太明白的地方,任应该私下和刀哥还有枪贩都见过面的,从后面枪贩见到他喊出纪警官就可以得知,但既然都见过面了为啥当时不交易,非要后来才交易。
还有交易桌上有钱、枪、还有毒品,老二拿了拿毒品,意思应该是匪徒们除了买枪还买了毒品,但是后面的抢劫案又不需要毒品,不知道这个镜头是啥意思。
原来是一部好片,林超贤渐入佳境。
难得的编剧扎实,情节曲折丰富,节奏紧张刺激,主线与支线配合得宜,枪战,爆破,撞车,凶杀,打斗,追逐,黑白不分,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抨击官僚制度,一应俱全。
感情戏穿插到位,为人物性格和行动提供注脚,避免了流于肤浅。
茶楼警匪遭遇战联想到《辣手神探》开场,纪sir这个内鬼像《无间道》。
桥段未脱类型,好在重新整合出紧凑而引人入胜的故事,感染力强。
主配角均较可观。
火龙其实是两条受困、寻求救赎的龙(两位主角都属龙)。
黎明遭遇丧妻之痛变成歇斯底里狂暴邋遢,任贤齐为爱放弃前途,又因经济困难知法犯法,由兵变贼。
这两人的角色定位及外形设计、命运走向很像《伤城》中的梁朝伟和金城武。
廖启智演单亲爸爸祥安,王宝强“被劫匪”,都较立体且有说服力,黎明表现也不错,叶璇真的是个好演员。
片中任贤齐一伙涉黑警察均惨死,陈康被车撞死,阿森被劫匪打死,纪长官自杀身亡,可谓因果报应。
2020-11-14 移动盒子黎明老婆两个月前死在公交车上 黎明老婆怀孕公交车上抓小偷被杀 黎明一直在车上不回家追查 搭档廖启智拿了两瓶洋酒二人在车上喝 妓女被杀 二人来到现场 廖启智偷偷拿走烟缸里白色烟蒂万宝路 黎明对待罪犯粗暴经常去内务部 黎明抓到嫌疑犯并剃头带到公交司机家辨认 黎明经常坐这名司机公交等待抓到小偷 妓女房间内发现枪支留下的火药 廖启智来到靶场改了资料任贤齐是高级督察 街头追一人 被追的人被车撞 任贤齐要找他的手机 他的手机被学生古惑仔偷了 任贤齐找到黎明请他帮忙 黎明带任贤齐来到一间屋子敲门并撬锁 笼子里关着一个小女孩 两古惑仔前来被黎明和任贤齐追逐并抓获 廖启智带任贤齐找到学生古惑仔老大 台球厅里古惑仔向廖启智扔台球 任贤齐请求单独和老大聊聊然后塞给他一把枪告诉他可以随时杀了他 老大无奈拿出很多手机 任贤齐打电话电话响了警方两名警员多日前与杀手火拼被杀死 警方接到线报 枪贩将在酒楼交易 枪贩带王宝强前来 王宝强并不知情 包间内枪支买卖 大厅内罪犯刀哥发现警察通知了包间内 双方火拼 罪犯有手雷 任贤齐前来 枪贩认识任贤齐 任贤齐开枪打死枪贩 黎明追一枪贩刀哥 任贤齐被枪贩击中 任贤齐穿了防弹衣任贤齐欠了很多债抵押了房产 王宝强被抓被黎明任贤齐和廖启智动用私刑黎明在靶场发现廖启智更改资料质问他 廖启智说没杀人见过刀哥 根据电话查到刀哥位置 任贤齐手下偷听到报告任贤齐 任贤齐将此事报告黎明上司 廖启智被抓黎明停职 王宝强被释放 黎明跟踪 任贤齐手下通知王宝强逃跑 楼道内黎明被枪贩伏击 刀哥与黎明打在一起摔下楼被抓 刀哥承认妓女是他所杀 任贤齐策划刀哥逃跑 运送途中 刀哥解开手铐开枪打死警察 任贤齐踩刹车 警车撞车 廖启智脖子中枪 刀哥逃跑 枪贩劫持王宝强老婆逼他做炸药黎明开始怀疑任贤齐 经过调查发现 被车撞死的警察是负责销毁毒品的 王宝强被逼身绑炸药 劫匪抢劫运送毒品的车辆 王宝强被炸死 任贤齐拿到毒品 拿到的手机里是毒品箱子密码 刀哥与任贤齐火拼 任贤齐手下被打死 刀哥被任贤齐打死 黎明前来与任贤齐打起来 黎明帮助王宝强老婆接生 任贤齐逃跑遇到舞龙队车开不过去 黎明追来 二人互相中枪 任贤齐自杀任贤齐说不是你抓的我 而是舞龙的火龙 他说黎明早晚也会如此 因为黎明会去杀那个小偷 黎明确实从靶场偷了一枚子弹 黎明把子弹放回去了 黎明说是那条火龙救了他们
三月某天,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口,42岁的未婚男子、医生郑民生持刀砍死八名学童。
警方称“郑民生因情感挫折,悲观厌世,遂蓄意行凶杀人”。
事后,有媒体采访郑民生周围熟悉他的人时,邻居们都坚持说他是个不讨厌孩子的人。
曾经的夏天里骑着电动自行车,载着四五个七八岁的孩子在路上玩。
孩子们像八爪鱼一样紧紧抓住郑民生,笑声在暮色中很响亮……电影《火龙对决》一开始的几个静止长镜头,很经典,让人能几乎端详清晰静止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
后续的枪战场面很火爆。
实际上可能的情节,还没看电影时便可从海报和片名中猜测出一二,黎明与任贤齐在最后会进行黑白对决。
片中的黎明饰演的警官文方为了公车上被害的老婆,神情恍惚,在警察工作中无形对匪徒进行着暴力,甚至在靶场也偷藏起一发子弹。
任贤齐饰演的纪警官为了心爱的女人费尽心机抢劫毒品谋害同僚。
被骗的王宝强也是为了怀孕临产的老婆帮助制作炸药甚至无奈捆绑在自己身上。
任贤齐的下属为了自己病床上的老夫以及兄弟义气死心塌地随着他做坏事。
而一直跟随警官文方的男下属祥安因为爱人抛弃寻找妓女发泄又为了女儿在出事后也只能尽量隐瞒自己借用靶场子弹的事情。
所有的主角甚至大部分配角的性格人品变迁,似乎源于自己的爱人或者亲人。
爱,能让人追随纯真美好,也能为了自我摧毁为人的良知。
在生活中,无论你是文警官还是纪警官,有的时候,就是那么一念之差。
道路是自己选的,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是黑还是白,似乎都有一些道理,就像福建南平砍杀孩子的医生郑民生,为了发泄自己在现实中的抑郁,举刀的一瞬间,转眼就从人变成了魔鬼。
纪警官在刚认识文方警官的时候会说,最黑的是上面。
结尾的时候,已经无路可走的纪警官又会冷笑着说“下一个就是你”。
这种暗喻,也是影片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会有两个声音,就像魔戒中的咕噜,善恶一念间。
结尾看见火龙,文警官释然了,在火龙的面前解脱了。
火龙能让人释然,也许就像是特殊的环境或者心境下一草一木也能感悟人。
但是影片表达得有点直接,缺少了一种中国画式的“留白”,直接说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不如让观众自己去感悟比较好,结尾有点遗憾。
另外,多说一句题外话,先不谈黎明在火场中接生有多不真实,那刚出生的孩子居然身上很白净呢,这一点有点假了。
也许导演怜惜孩子,不忍心在他身上放一些化学颜料修饰一下吧。
评论这么低,都是凡尔赛吗?
实在不理解那些所谓的影评家get的点在哪?!
就是要显出你们多么的专业吗?
没看到黎明的努力嘛?
作为一个歌星任贤齐还是可以吧,何必那么较真呢?
整部剧虽然导演有点浮躁但是演员可圈可点啊!
这点分确实说不过去!
为这个,给五星,不让后人看评分看电影错过一个不错的剧!
看电影跟品美食一样众口难调,我不希望你的口味影响我错过了一道美食!
很久不愿再去想这部片子的剧情。
音响效果着实让我耳朵一亮再亮。
导演和造型给了两位天王级别的男主角如此多的推荐,却仍然看不出演技的飞跃;王宝强的开场带来如此多的笑场,却在灰飞烟灭的一刻让我落泪;徐若瑄不过还是一个花瓶,哪怕最能考验演技的最后的一跑,仍然是低胸下面的波涛汹涌;为什么非要提及犀利哥,黎天王的胡子真的失败到让人跌镜,演技靠的是眼神和表情的感情传达,更何况是个糟糕透顶的造型;一直到字幕才发现那个女警官是叶璇,惊讶于她的朴实和可塑。
好吧,其实我想对导演说一句:放过孩子和母亲吧。
和好友一起去看的豆瓣专场,其甚是诧异为何我三度落泪。
的确在这部商业大片的看场上我几度哽咽。
毫无疑问这是部男人戏,而且是两位自己曾经很喜欢的天王级别歌手。
对不起我还是想说他们是歌手,而非演员。
黎天王在梅兰芳里造型让我失望,倒是任贤齐在203040里让我记忆犹新。
导演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两个男人,在我心里他们只是机器人:一个是机械地把所有仇恨发泄到手下的任一罪犯,另一个是不服气顶上的贪污腐败宁愿自己动手。
两个人都是可怜的,可悲的。
但是却对他们恨不起来,哪怕最后一刻他们的殊死搏斗都不愿看到残忍,闭上眼睛。
应该表扬一下摄像,他们俩的好多构图都非常的有艺术感。
来看下剧中的孩子:被杀妓女的女儿被关在笼子里,遍体鳞伤;黎天王老婆的孩子即使是最后一次诞生机会仍然被歹徒的刺刀扼杀在子宫里;王宝强的孩子在烈火铿锵的车库里诞生,与父亲的忌日同一天;另一个警官的女儿从小妈妈跟别人跑了,父亲去嫖妓。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生命,但每一个生命都是那样的不完整。
与此同时徐若瑄被男友的师傅提及过去的夜总会小姐身份,黎天王的母亲在老年痴呆的保佑下,时刻等待着迎接永远不会出生的孙子;而那个妓女为了养活混蛋男友和私生女,打完炮后翻钱包结果被刺死;黎天王的老婆小心翼翼地保自己的最后一胎,却在公车上见义勇为被刺死,那一刻一车的乘客都成为千古罪人;王宝强的老婆以为到了香港能过上好日子,殊不知被软禁差点让孩子没办法出生。
所有的人物设置,除了两位警官和两位互有好感的年轻警官,其他的都是暗淡的。
他们都在黑暗中匍匐前进,不知道前面带来的究竟是怎样的挑战。
于是两个属龙的男人在各自的生活领域中玩起了火红大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那就让正义战胜邪恶吧!
阿门!
真黑啊,满大街全是睁眼瞎,伸手不见六指,江山一笼统,井底没窟窿——从《火龙对决》里所描写的香港世相来看,偌大的特区,怎一个“黑”字了得?
身怀六甲的孕妇在公车上指认盗贼,结果同车人都噤若寒蝉,贼人逍遥法外,孕妇反遭报复,命丧毒手;未成年的小姑娘像狗一样被关在铁笼里,浑身上下都布满汩汩流血的伤口,可怜见的,被解救出来时她还在为所谓的“叔叔”辩护;做一楼一凤的钱没收着,喉咙却穿了个窟窿,其状凄惨,死不瞑目;一个来自内地的农民工则因妻子被绑架,不得不为悍匪卖命,最后更是成了标准的人肉炸弹,霹雳一声后在香港街头灰飞烟灭。
至于警局,老警察的老婆跟人跑了,留下个女儿独自抚养,唯一的爱好就是借酒浇愁,然后时不时的照顾下一楼一凤的生意;少壮派能力强、学历高,只是因为爱上有夜总会前科的女人,便得不到重用,无奈之际借下高利贷,并铤而走险;刚入行的小警员,则是因为父亲罹患重病,医药费沉重,于是与上司同流合污,不为别的,只为能让老父苟延残喘……剧情是有些黑,不过导演林超贤还是用了很炫的影视语言来讲述这个快节奏的故事。
特别是那个黑白色调拉出的长镜头,打翻的咖啡、升腾的香烟都拽了吧唧的在大银幕上定格,很有仪式感。
而黎天王呆坐在Bus上的卖相也很抢眼,满脸胡子碴,毫不理会周遭缥缈的人来人往,估计刚进来的观众还以为是天王新发的单曲MV。
当然这样的手法没错,要在影院里吸引眼球,应当尽可能挤干水份,90分钟给观众的感觉不应是冗长,而是稍纵即逝。
《火龙对决》充斥着火爆的动作戏,能加上这几段戏份抒抒情,一张一弛,观众的神经刚好能放松一下。
林超贤在片中运用的主要修辞格就是对比,或者说反衬。
他总是在火爆、残忍中突如其来的插科打诨,印象最深的一场戏便是警匪持枪在楼内对峙,气氛凝固之时忽有老妇出现,便开始骂骂咧咧的训斥这几个不讲公德的年轻人。
于是乎,枪林弹雨之前,影院里先有了几许会心之笑。
所谓以静制动,这也是亚洲电影暴力美学的惯用手法。
而除了场景,片中的人物造型也颇有反比效果:黎天王的“犀利哥”打扮很拉风,而且腔调明显比《十月围城》里靠谱得多,毕竟回到了熟悉的时装港片题材,黎天王的货还是对版的;更有意思的则是谭凯,这位杀人不眨眼的刀哥居然时时以黑框眼镜示人,书卷气分明掩盖不住那股骇人的戾气——当然,黑框眼镜的时尚含义很复杂,十几年前我在录像厅里看到吴启华戴着黑框眼镜当变态杀手时,就已然觉得这玩意有几分邪性。
《火龙对决》的演员队伍很扎实,叶璇、廖启智都是TVB培养出来的实力派,配戏也配得火花四溅。
大陆演员也为影片加分不少,王宝强和汤嬿基本都是本色演出,一招一式本来就是那么回事。
我个人还很喜欢岳小军,还是《疯狂石头》里那个范,说他是华语银幕第一猥琐贼,估计无人敢有异议。
当然,我是在大陆影院里看的《火龙对决》,本片会不会又搞一国两版,我不得而知。
单看这个大陆版,已经比《窃听风云》要火爆得多,而且也黑得多。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电影里被描写得越黑暗,在现实里往往就越和谐;而电影里总是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现实里却早已是危机四伏、矛盾重重。
我们得感谢香港影人,感谢一国两制制度给香港影人留下的自由创作空间——在台湾电影工业破产以后,是港片让中国观众们有了全新的体验:原来中国人的生活还可以被描写成这种样子。
所以说,《火龙对决》在银幕上虚构了所谓的“黑幕”,反倒映衬出一国两制下香港的“留白”。
大陆影人拍公安,只能拍成人民英雄;而在林超贤的镜头里,香港警务处简直就是没有石狮子的宁国府——每每警署大门出现在银幕上,“香港警察”四个大字总是横亘在人物头顶,来自权力的威压再加上起衙门里的黑暗,不禁让观众心生凉气。
不过电影就该这么拍,宪政环境里的公民意识,是一定要对权力部门做“有罪推定”的。
在电影里丑化你们,是因为对权力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也不代表你们就真不好。
林超贤拍成这样,律政司也不可能会去告他。
须知在宪政环境里,大众文化中总是充斥着“权力阴谋论”的调调。
林超贤自己对“火龙”的典故有解释,据说是源自十九世纪大坑村民舞火龙战胜瘟疫的故事,借此来指代人性的阴暗面。
不过更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还是任贤齐的那句台词:“造成这一切(罪恶)的不是我,是制度。
”(大意)Bingo!
就是这么回事。
当然,他说的是香港,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执导过《闪闪的红星》动画版的林超贤,这点觉悟还是应当有的。
(南方网专稿,转载须注明出处作者)
一定要看粤语版。枪火战还算精彩。“人没信念,死路一条”
我记得我看过
开局不错,中间张弛有度,但是结尾却虎头蛇尾,剧情张力忽然一泄到底,结果就只能给3星了,可惜。
为什么你俩不属鸡?场面掌控上佳,剧本稍逊
忧郁的黎明,帅帅的贤齐,紧凑的剧情,好看!
枪战这块,林超贤还在陈木胜之下。开场和中段茶餐厅一段还算不俗。
《十月围城》的犀利公子修了修自己的胡子
两处段落肯定被和谐 结尾疑似和谐 要不然还可以多加一颗星的
现在的香港还是能拍出好电影的
如果说现在还有谁能够代表香港警匪枪战片,那就非林超贤莫属了,事实上这片子放以前还是挺好的,只是现在人们要求更高了,综合下来,这片子也就显得比较平庸,另外片头那个瞬间停止的长镜头很赞啊!
好犀利的黎明
怎么觉得港剧都这么惨烈嘞==
还行。但是两个演戏都不怎么样的男猪脚,,缺少某种神韵。。
最喜欢开头的黑白定格长镜头,片子是正宗香港警匪片,但是正义却是相对的。“造成这一切(罪恶)的不是我,是制度。”这句台词,是真实社会的写照。
剧情疲软,毫无新意。
香港特色,纪实性的街头小巷重火力爆裂枪战再度显示了林超贤的 水准,而且导演也不放过角色心里的塑造,虽然流于肤浅,但是看的出想法,这样的作品已然算是港产枪战警匪片的翘楚之作
黎明竟然会接生- -
林超贤,加油。
2010年生日那天看的 额外加一星。
又一部被阉割了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