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典型的越南风格,清新、清淡,裹着一层薄薄的忧伤。
三个主角都很有代表性,母亲的角色无论从长相还是性格都是非常典型的东亚母亲,看着就觉得很眼熟,在生活中一定见过这样的一个妈妈。
台词很少,表情和眼神很多,怀疑、忧虑、为难、欣慰,很复杂的情感在一张看似"大众"的脸上都能表达出来。
两个男生虽然很年轻,演技也非常好,尤其是在看向对方时极致拉丝的眼神,伊恩的脸偏稚嫩,但眼神中有一团火,一种欲望,和倔强,和相对成熟的阿棕形成互补,没有大尺度场面,却把暧昧与纠缠呈现得很好。
个人认为阿棕的脸并不gay,所以表演的功劳很大,在两人之间创造了极佳的化学反应。
"如何将同性恋这件事告诉家人"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依然有意义。
而我也不认为这是一个很特别的问题,换成异性恋,"如何门不当户不对的恋人介绍给家人",其实这种歌困难也是成立的。
重点在于个人与家庭的意志相违背时,必然产生矛盾,放到更大的背景下,社会的某些价值观永远会与个体的某一部份相冲突,不是在这里,就是在那里。
同性恋只不过是在爱情这件事上"违背"了主流,那么贫穷呢,独身呢,奇怪的职业呢,除非我们努力地让自己去符合所有的主流价值观,否则我们一定会在某个方面某个时刻成为"边缘人",我一直这样认为。
电影的配乐也很淡,在越南漂亮的大house中,更突出的是断断续续的知了声。
门廊,木板床,老式风扇,虽然没有烈日,夏日的气息还是萦绕在四周。
片中的音乐都很好听,尤其是他们去游乐场那首复古的歌,以及片尾曲,非常非常推荐,片尾曲量身定制,概括了整部电影,所有情绪在这里才被推上高潮,恰似东亚传统的隐忍。
特别喜欢电影的结尾,妈妈送完儿子,回来的路上决定自己开车,手握方向盘,一点点放开离合,她由衷地笑出来了。
导演没有把母亲变成一个同性故事里的背景板和工具人,让她也有了自己的悲欢和个性,这是对另一个容易被边缘群体——女性的关怀。
女性开车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女权事件,但对于任何一个长期忽视自己的人来说,坐在驾驶座上,我们又能感受到多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了,。
也不是很能理解的地方,为什么两个人要在厕所做事,厕所不是大家都要用的吗,比房间更容易被发现吧,看起来简陋且面积不大的厕所,是怎么支持你们做,并且做完了还能浪漫地坐着聊天的……另一个不完整的点是阿魁,阿棕跟伊恩说,你不需要知道所有事,又是喝酒又是复杂的表情,我以为会有什么事情会在后面揭晓,哪怕说以前棕魁爱过也行啊,然而我没有等到。
连结尾送他们去机场的也不是阿魁。
几乎整个东南亚包括港台都拍过同性主题,我们很明显已经被包围了,怎么办,大国不能在任何一方面落后啊!
在去上海的动车上看完了这一部影片,是同志类电影,带有点哀怨、无奈,混杂着生活的艰辛,却也有着坚强。
故事从诺带着皖从美国回到越南开始,诺作为家族的长孙准备回来迁坟,同时带着男朋友皖,希望在合适的时机能将他们点故事告诉他的妈妈(函夫人)。
诺的奶奶患有老年痴呆症,她将皖认作孙子诺,并将对诺的爱全部都给皖。
在诺被堂哥科拉去喝酒的时候,皖因为担心诺,同时内心的苦闷也导致他将他与诺的事情告诉了奶奶。
奶奶虽然有老年痴呆,却同意他们在一起,并真心地希望他们幸福。
在迁坟后,在谢亲宴上,街坊谭先生想要撮合其女儿和诺。
奶奶因为老年痴呆害怕诺(此时奶奶把诺当做皖)被抢去,因此公开宣布皖是诺的男朋友,是要和诺结婚的。
于是,皖和诺的关系在不合适的时间公布于众。
当时越南的环境对同性并不友好,街坊邻居的异样目光和闲言碎语给了诺的母亲函夫人很大压力(尽管函夫人解释到奶奶是因为老年痴呆胡乱说话,但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
此时函夫人只是将信将疑,直到诺在厕所无意间对函夫人说出他和皖的关系时,函夫人才真正确认他的儿子是一位同性恋。
故事发展到这里,家族内的矛盾开始爆发。
起因是科和一伙人羞辱并殴打了皖,诺在得知皖的遭遇后,对科动起了手。
科是个类似混混的人,沉迷于赌博并输掉了许多钱。
同时,他一直认为家族的遗产他没有继承权,他似乎有些嫉妒诺在美国赚大钱同时又能继承家族的土地和金钱。
科的母亲也嫉妒和埋怨函夫人独吞了遗产(事实上家族并没有什么遗产,只有迁坟得到的一小块土地)。
在家族矛盾的公开化后,函夫人说明了家族的情况,并将家族的财产分配计划全盘托出。
科的母亲尽管知道自己误会了函夫人,却仍然咒骂着她,可见埋怨至深。
函夫人尽管心中有无限痛苦,却在皖带着曾要给她的见面礼去见她时,接受并认同了皖,她希望皖和诺能够幸福。
尽管有着不舍,但她仍然送诺和皖回去美国,独自承受着那份孤单。
影片和《暹罗之恋》有着同样的无奈:家庭和不被世人认同的恋人,只是有着不一样的结局。
结局的不同因为父母的想法不同,自然施加于子女的压力也不一样。
诺的母亲函夫人是一位优雅,温柔而又坚强女性,她很早就守寡独自拉扯大诺,并打理着家族的生意。
此外,她身体状况并不乐观,患有糖尿病。
但这并不妨碍她对诺的爱,像所有父母一样,她希望诺能够找到喜欢的人,结婚生子,幸福地度过一生。
她曾对诺说:她过早守寡,是一家人(指奶奶,姑姑,科的一家和诺)陪伴着她。
但从后面家族矛盾来看,维持家族的和睦,函夫人付出了许多精力,甚至是委屈求全。
在送诺回美国时,诺想再办好手续后将母亲一起接到美国,尽管母亲答应了,但她知道自己不会过去,或许是故土难离,或许是油尽灯枯,尽管不舍,尽管孤单,而爱是放手。
或许我们会为她感到难过,但函夫人是坚强的,影片的结尾,她想要学着自己开车,我认为这是她剩余人生新的开始。
诺在偶然间发现母亲身患糖尿病,他感到痛苦,他本打算在合适的时机告知母亲他和皖的事情,然而母亲的病使他害怕给母亲增加更多的伤害。
他以为厕所里是皖,于是将内心的一切一吐为快,却不曾想到母亲亲耳听到了真相。
在机场送别时,他想要将母亲接到美国,但或许他也意识到母亲不会离开故土,所以他抱着皖哭泣。
影片想要讨论的应该是同性恋与家庭以及世俗之间的冲突。
说实话,这是同性恋面对的主要问题,一个方面来自社会环境,一个方面来自家庭。
而原生家庭的压力似乎更为主要。
而自己呢,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我们都知道爱并不因为性别而被区别对待,但现实是同性之爱处于弱势地位。
我想,如果幸运的话,也许有人能够一起面对;如果没有的话,那也不妨碍自己一个人起舞,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早在2019年刚看到这部电影的海报和宣传照时,就非常期待这部电影,一直到今天才有空找资源看完。
可能是因为我个人常看幽默轻松类型的出柜同影,所以相比之下《再见,妈妈》这部电影真的太戳中了我的泪点。
电影前半段主要以轻松的气氛为主并且暗示了男主家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整体节奏还是蛮快的,这点个人觉得真的很棒。
主线:男主们的出柜线电影后半段直接进入正题,男主意外出柜、家族矛盾激化、未来生活走向,所有问题一瞬间冒出来,但是剧情却并不乱。
母亲为独自生活做准备
机场分别一位辛苦操劳了半辈子的母亲舍弃一切独自生活只为等未来与儿子的重逢,电影片尾回顾男主母亲对伊恩说的那一番话“只要你们可以好好的在一起,我怎么样都没有关系”(大致意思),真的让我体会到一位母亲该要有多么的内心挣扎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记得在电影中期,男主发现自己母亲一直患有多种病,结合电影的名字,当时实属让我捏一把汗,几度以为会生离死别。
所以如果有想要和别人表白心意/爱意的,趁还不晚,行动起来,不要等迟了再后悔。
最后整部电影不得不提的亮点人物戏精奶奶与至理名言。
尽管有种种的不足,可还是愿意私心奉上五星。
很显然的,只有在亚洲国家才能拍得出这样的题材,整体的故事确实如其他人所说,有《喜宴》中向家中人隐瞒同性恋身份最后向家人出柜的走向,也有如《别告诉她》中在外国回到家乡并最后不舍地分离的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胜在是真正的以越南这个国家的风俗文化出发,展现越南对于同性恋的态度的现状。
观感十分的好,非常地舒适。
尤其在前半段,没有任何矛盾冲突,而是单纯地带领我们在越南乡村度假。
后半段所制造的矛盾就太过于刻意、突兀了,导演似乎想不到用其他方法来推动故事的走向了。
但结尾又处理得十分细腻,在机场与母亲分离,分离时大家都忍住内心的不舍,等到分开后才爆发,非常的东方化。
最后的最后又以妈妈学习开车寓意着妈妈走向新生,走向脱离大家庭的独立。
另,男主真的某些时刻长得好像陈晓,奶奶非常可爱,妈妈很东方美。
好爱男二啊,如此的细腻、贴心,上天啊,赐我一个像他这样的男生吧!
第一集我给满分。
有哭有笑。
生活就是这样不易,我陪着书雨妈妈,又哭又笑,她看着自己母亲隐忍在洗手间才能大哭,而为之动容。
(母亲演得真好,不亏是金智英的妈妈);看到丈夫从不愿祝女儿生日快乐而犯愁(小迷糊真是什么都能演);看到女儿因为自己的贪念而受到伤害后的恐惧;对于自己命运不公的怨恨。
像我这样没孩子的都要哭晕,不知道做了妈妈的看了会怎样。
这集节奏非常棒,交代过去的事情简洁明了。
剪辑很棒。
演员的表现也让人惊喜,因为金泰熙太美而被忽略的演技,这次真的不会被忽略了。
还以为她跟小迷糊会不搭,居然意外的搭。
书雨爸爸最后那一眸,惊为天人呐,我被这个眼神的层次感所折服。
从现在起爱上小迷糊,oh no其实从监狱那部就一见钟情了,这是二见倾心。
又看了一部细腻的好电影,真好。
好感动。
再见,妈妈。
最后,他亲吻了他带着伤口的额头,妈妈分别的时候两次欲言又止,回家的路上,妈妈自己开起了车,他靠在在的臂湾和肩膀上,泪水顺着鼻梁落下……浴室、舞会 眼神里满溢出来的干净的暧昧,聚到对方脸庞上温柔清澈的爱意,在水温之间流动的亲吻与抚摸,那是爱,只是爱,纯粹,不被惊扰。
眼花的奶奶错把自己孙子认成他带回家的男孩,可是奶奶却能看清他们之间的爱意,你把爱人介绍给自己的家人有什么错呢?
糊涂的奶奶,她只看得到最清澈的情感,也许注定了两个男孩本就都是奶奶的孙子呢。
分别时的泪水融混了太多的感情,道不清,不仅是不舍。
不舍并不代表要抓住不放,不舍是不是更加需要分别?
妈妈希望你好,希望你幸福,希望他爱你。
妈妈的欲言又止,那些,不在言语里不在泪水里,而在分别以后 各自的天空里。
流量党慎入,有大量截图,看电影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就随手截下来了,以作纪念。
目录:一、三次开车🚔和洗澡🚿「伊恩x咕诺」二、关于可爱奶奶👵🏻「奶奶x伊恩」一、三次开车🚔和洗澡🚿1.关于床板“软硬”🛏️
2.关于“棕色”
3.关于床垫“软硬”2.0
4.关于“滚床单”
5.关于“洗澡🚿”
6.关于“跳舞”💃🏻
7.关于“插花”🌸
8.关于“摸摸”
二、关于可爱奶奶1.关于拍照📸
2.关于“对错”✅❎
3.关于“选择”
「再見,媽媽」這部劇是講的越南背景,一對從美國回來的同性戀人💑。
其實故事真的很簡單,就是在愛情與親情,社會與個人的選擇!
我很喜歡奶奶的設定,得了老年癡呆的奶奶誤以為朋友是大孫子,在客人面前出櫃,替「孫子」撐腰,忘掉了很多世俗眼光,過的簡簡單單,「你把你的愛人介紹給你的親人,這怎麼都不是錯!
」媽媽的角色其實很不容易,守寡多年,替丈夫收拾一堆爛攤子,一直希望兒子回到越南成家立業結婚生孩子,但是最後知道兒子的事情之後還是毅然決然站在兒子這一邊,所以回家的車上在哭泣,但是結尾她要學會開車的鏡頭,是真的很打動人,母愛真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
裡面有一個片段是兒子蜷縮在目前前面,看著媽媽的鏡頭——不管你多大,在媽媽面前永遠是孩子!
其實我沒有講兩個人的故事,因為我覺得大同小異,但是我很喜歡裡面有一句話「你為什麼陪我回來,你知道會面對什麼啊!
」「我怎麼忍心你一個人面對這些東西」愛情應該相互支持,相互靠近,而且好的家庭真的對一個人的影響太大了,溫柔而有力量!
雖然一點點淡淡的憂傷,但是結局還是很好的!
值得一看
要说越南电影,最喜欢的便是《迷失天堂》和《再见,妈妈》,一悲一喜。
但如此甜蜜的日子里,当然得应景地向大家推荐这部我的心头好——《再见,妈妈》。
电影讲述的是在美国相恋多年的小情侣LAN陪男朋友VAN回越南老家探亲时发生的故事,VAN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很小爸爸过世,妈妈是个女强人,里里外外支撑起一个大家庭,还要照顾婆婆。
VAN的大家庭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忠厚老实没什么大志的叔叔、总想发不义之财到头来却害人害己的婶婶、孝顺乐观一直单身的姑姑、因妒生恨却宠妹第一名的堂哥…… 当然还有我们的“老”机灵鬼奶奶,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可可爱爱的奶奶真是把可爱演绎到了极致。
有老年痴呆症的奶奶应该是这家里看问题最通透的人了吧,当她第一次看到LAN,就把他错认成VAN宠溺地搂在怀里,就连吃饭睡觉也要黏着他,还以一己之力赶跑了打LAN的坏人,真是可盐可甜的可爱淘奶奶呀!
当LAN在向奶奶坦陈他和VAN是恋人关系时,奶奶安慰到“你把你的爱人介绍给你的家人,这怎么都不是错。
”奶奶这哪是老年痴呆呀,只是大智若愚罢了。
也许奶奶是颜控,看到这么乖巧的帅哥谁怎能不升腾出强烈的保护欲呢?
奶奶是,我也是。
LAN的眼眸纯净清澈,带着淡淡忧伤,总有种想冲进屏幕将他立刻搂入怀中的冲动。
他是温柔的,无条件敞开怀抱拥抱爱的人;他是体贴的,习惯性的给爱人夹菜,为爱人收拾衣物和行李;他也是敏感的,会因为爱人说很多人都坐过他的单车而撅起了小嘴,也会因为VAN总被催婚却态度含糊而伤心地低下头;同时他也是倔强的,即使是被坏人唾骂被坏人毒打,明知不是众人的对手却仍然倔强地反击,就像一个视死如归的战士。
我太爱这个宝贝了,他有种让人想要保护想要宠溺的魔力。
如果影片一定要有个主题词的话,那我想是“陪伴”。
不管是VAN和LAN,奶奶和姑姑,还是VAN的大家族的人们,他们吵吵闹闹,却彼此需要,所以无法分开。
妈妈说“你一个人不会觉得孤单吗?
”当然会。
所以,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里,只要身边有人陪伴,许是爱人,许是亲人,亦或是朋友,都会让我们心生温暖。
谁也不知道谁能陪伴彼此多久,疾病、意外、生活所迫、或者思想渐行渐远,都有可能让我们分离,所以就趁现在好好相依,好好珍惜彼此带来的美好吧!
大概是第一次看越南电影吧,虽然之前在一些动作片里浮光掠影地看到过一点越南风光,但其实我对这个国家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的。
对它的无知与偏见,大概有点像西方社会某些人对曾经中国的看法。
很喜欢影片中的妈妈,一位不幸而坚韧、慈爱而豁达的女性。
她只做了很短时间的妻子,却做了很长时间的儿媳。
在一个大家族里经营公司,和政府交涉家中田地的去向,还要照顾好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处理好与小叔和弟媳的关系,抚慰一直待字闺中的小姑的情绪。
现在,留美多年的儿子回国了,本以为他会留在自己身边,娶一个美丽贤惠的妻子,谁知,他带回了自己的男友,还要回美国定居。
她一定有过失落,暗地里难受,但作为一位母亲,她支持儿子的选择,只要他能找到真爱,快乐幸福。
这样的开明与宽容,在很多东方母亲身上是难以看到的。
影片把东方国家的人情世故展示得真实而细腻,阿棕的矛盾与纠结,伊恩的隐忍与期待,阿魁的落魄与放纵,弟媳的自私与计较,小姑的抱怨与委屈,包括阿嫲的糊涂与天真,都让人看得熟悉又亲切,着急又好笑。
Guadagnino的草地派对dancing sequence就没什么好致敬的吧
硬生生扯!8.1??????啊?!?这!!!!!
平淡如水,缓缓的。
这个故事也太温情了吧 连虐都是当着温度的··奶奶太可爱了!神助攻 也许脑袋糊涂的人才更能用心看事物···最后的和解 妈妈沉默的认同也好好哭哇···
奶奶真是神助攻。
剧情还是那么个剧情没有惊喜,内敛又含蓄的表达着同性之情。
奶奶好可爱
东亚国家的家庭、宗族观,隐忍,压抑的情感消解在美丽的风景中,谈而浓烈的情感中,缓慢的叙事里不失为一种善良和美好。
同性恋人的故事不仅只有爱与不爱、爱对爱错,家人才是最难的一关,却也是最重要最心安最坚固的后盾。可爱的奶奶,温柔的妈妈,永远只是希望孩子快乐幸福,而不是世俗眼光和传宗接代,那些不完美但最终还是在一起的叔婶姑嫂也变得不讨厌了。我以为最后两个人会留在越南帮家族打理生意,或许两年后会回来的,但还是回美国了。妈妈最后说要学开车,是代表了她要开启新的生活了,不是依靠儿子和儿子的未来,是为了自己。旧的那个希望儿子回来、希望儿子结婚生子的妈妈再见,新的那个只要儿子快乐的妈妈你好!永恒不变的就是爱。
带男友回家,想要和家人出柜的故事。剧情俗套,没一点新意,甚至连情感细腻都算不上。想走写实文艺,却只让观众感觉悬浮,有一种电视剧支线情节里对于homo的展现。疯狂快进都抵不住,最好看的就是封面了吧
暖暖
理想故事,甚至想给2星。看片子的时候脑海里的弹幕就是 “好惨” ,可内地连这样的片子都看不到,更惨。
男主角有一种正统老派的帅(毫无东南亚常见的油腻感),然鹅剧情老套弱智令人无语,不够细腻,完全打动不了本石女的心~
3
一切都娓娓道来,善解人意的妈妈稀里糊涂又可爱的奶奶以及赏心悦目的一对男孩子都太难得了
古早八点档
男孩带着男友回家。误把孙子的男友当成孙子!睡觉时还偷看“孙子被人亲”!两个人晚上一块睡觉,定个闹铃男孩起来睡床上。一起出去游玩,玩耍。路上也有村民找事儿。“孙子”给奶奶“出柜”!40分钟有一段激情戏。男孩发现妈妈糖尿病病例单后两人厕所吵架”。之后全家人迁坟吃席奶奶当着别人面说“孙子”要和这个男的结婚。奶奶太可爱了吧。男孩路上遇到几个混混被揍。奶奶救了。男孩就和那个混蛋打架。拉开后家人抢家产的戏码。妈妈送他们离开说“她永远支持你们”!!离开哭泣的小两口和学车的妈妈!平淡如水的故事。
3/5 白开水
别的先不说,两个男主的互动太撩人心弦了。几乎没什么裸露,即使自然的触碰也有种健康的性感。相较而言《CMBYN》虽然同样美好,但还是有点“成年男子对未成年人凝视”的不适感,这部就完全是少年之爱,是温情脉脉的男性荷尔蒙。
扑面而来的热带气息。喜欢妈妈,独立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