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都不明白,路易联手艾杀莱斯特的理由是什么?
艾就不提了,两个人的矛盾的刻画的挺到位,路易一会儿原谅莱斯特,一会儿爱的死去活来!
每晚还要跟他为爱鼓掌,可以说是迷恋又敬畏,况且莱斯特对他真的很好,恩同再造,虽然有点控制,有点变态的好,这家暴,也不至于要谋杀自己的爱人吧…不懂艾一个提议后,路易就一起合谋的动机是啥???????????
挺讨厌路易这样的人设的,优柔寡断,要断不断,扭扭捏捏,还白眼狼…
夜间我在床上,寻觅我心爱的;我寻觅,却没有找着。
我遂起来,环城巡行,在街上,在广场,寻觅我心爱的;我寻觅,却没有找着。
城里巡夜的卫兵,遇见了我,我便问道:“你们看见我心爱的吗?
”《旧约·雅歌》3:1—3“那晚下着雨吗?
”路易回过身,迟疑着。
他和约拿站在树下,月光倾泻。
“下雨了吗?
”他和约拿站在树下,暴雨倾盆。
真相遗失了,取决于路易向丹尼尔讲述的故事。
“让故事诱惑你,”路易在第一集对丹尼尔说,“正如当时我被诱惑那样。
”可故事不是真相,我们看到的只是路易的记忆。
《夜访吸血鬼》的第一季始终在把玩记忆。
第一集开头,调查记者丹尼尔·莫洛伊收到了一组磁带,四十多年前采访吸血鬼路易·德·庞·杜拉克的磁带,他向丹尼尔再次发出邀请。
丹尼尔答应了,这是一次重访,剧集的主创人员也以时间上的改动向观众宣告,剧集并非简单的对原著的改编,或对1994年同名电影的翻拍,而是向文本深处的探索,给这个近半个世纪前的故事新的血液。
是的,路易现在是黑人了:黑人,美丽的,33岁的面孔,146岁的灵魂,光滑的皮肤犹如锡兰乌木雕成,明亮的绿色眼睛犹如火焰(剧本对路易的描述)。
这是本剧第二个重要变化。
种族身份的改变带来了出乎观众意料的深度,赋与本剧一种层次、一种实感,它使路易的挣扎和痛苦不再显得无病呻吟,而可以被21世纪的观众触摸和体认。
《夜访吸血鬼》可能完成了迄今为止屏幕上最成功的角色种族改变。
安妮·莱斯无法写出的台词,无与伦比的改写和再想象:“别碰我,黑鬼!
”被酒醉的芬威克侮辱。
“你又是怎么从前门进来的?
”莱斯特对路易说的第二句话。
“出纽约的时候你只能坐统舱。
”路易给妹妹格蕾丝的船票。
一个个接连不断的侮辱,一层层累积叠加的愤怒。
“‘杰出的黑人。
’‘谢谢,先生。
’这称呼与应答贯穿了我的一生,我过去竟允许他们这样对我说话这么久,以至于开始充耳不闻。
‘是的,先生。
’‘当然,先生。
’主语、动词、赞成,‘先生’。
微笑、点头,‘是的,先生。
’” 于是,在那个雨夜,在莱斯特创造的甜蜜死亡之中,路易进入了吸血鬼的世界,一种新的忠诚代替了他之前的职责——从此之后他是一个吸血鬼。
但路易会很快发现,成为吸血鬼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你得立刻停止使用那个词,因为听起来有那么点儿像‘奴隶’。
”“能在主人(Massa,美国南部黑人奴隶对奴隶主的称呼)的屋檐下睡觉实属荣幸。
” 以及在我眼中本剧最令人心碎的旁白:“她在所有人中,最值得拥有一个舒适的座位和一扇阔窗,让她能欣赏玻璃外飞逝的乡村景色。
但当时是1939年,唯一能进入头等舱的黑人是乘务员,黑人乘客只能坐在后边。
黑人吸血鬼则在剩下的空间里将就,但她浑不在意。
” 克劳蒂娅年龄和种族的改变是本剧第三个重要变化。
路易的扮演者雅各布·安德森在采访中说:“他[路易]意识到他一无所有了。
如果我无法保有我的不同部分,剩下的这个我又是什么呢,我现在不知道我是什么。
”而克劳蒂娅就是这个不知道自己还是谁,这个失去生意、家庭、爱人的男人唯一想保住的,是他证明一切还能变好的机会。
为了去除安妮·莱斯原著令人不安的恋童因素,克劳蒂娅现在是一个14岁的青春期少女,疯狂、美妙的连环杀手,“安妮·弗兰克遇到斯蒂芬·金”。
编剧把她的性觉醒提前,把原著中她对路易的情爱转移到一个青春期少年的身上,而少年之死使幸福家庭的幻觉分崩离析。
在剧集唯一一段我想改动的情节之后(让一个女性角色被侵犯实在是太懒惰的情节设定),她归来了,成为了一个强大聪慧的女人,并选择成为路易——这个与她共享同一肤色和命运的黑天使/恶魔——的妹妹。
克劳蒂娅是一个观众逐渐深深爱上的角色,“她总是有力量的,不管多么悲伤、戏剧化或脆弱的时刻。
”导演列万·阿金如此指导克劳蒂娅的扮演者贝利·巴斯,“她感觉她拥有这种力量。
”在路易和克劳蒂娅的对面,莱斯特似乎成了本剧的反英雄。
他时而计谋深远(从火车上寻回克劳蒂娅),时而天真愚蠢(以为可以用安东瓦内特代替克劳蒂娅),这是因为在路易讲述的故事里,莱斯特只为叙事服务。
莱斯特对路易和克劳蒂娅的暴力让不少观众感到不安,但这只是莱斯特的一面,还有太多的故事和角度需要在接下来的剧集中展开。
而且,他本来就是完美的恶魔,即使在他最残忍的时刻,你仍能感受到他的魅力,你既希望他被打倒,又希望他得胜。
“告诉我我有多坏。
这会让我感觉棒极了!
”而正是莱斯特让路易的故事出现了裂痕。
“暂停一下,你是说《狼獾蓝调》是莱斯特写的?
”在第三集中,丹尼尔与路易对质,“这是一趟回溯记忆长河的苦旅”,路易用丹尼尔的原话反将一军。
而在第七集中,了不起的丹尼尔抓住了路易记忆的裂痕,打碎了路易编织的故事,真正的改写开始了。
记忆是一头巨兽,吞噬你,嚼碎你的骨头,饮尽你的鲜血。
记忆是录音带、发黄的名片、印花封面的日记、一张唱片、一具身体。
在路易选择的记忆中,我们看到了流溢的真相,看到了他——吸血鬼编年史系列的悲剧之心。
“我从他人的悲惨中牟利,而且做得轻率无比。
毒品、烈酒、女色。
我把他们诱哄入局,攫夺一空,主啊。
我带走无家可归的女儿们,把她们放到街上待价而沽,主啊,我还自我欺骗,说我让她们有房屋容身、食物果腹、兜里有钱,但每当我照镜子,我都清楚自己是什么货色……大房子里的大人物,耳中塞上棉花,便可对哭喊充耳不闻。
”他的忏悔句句属实。
最有特权的黑人,种植园主的后代,即使在不需要金钱时仍以女人牟利。
虚荣、骄傲、伪善,路易道德的模糊性和他的自视甚高从采访的一开始就表露无遗:“受宠的儿子”“经营管理着涉及一系列企业的多元化投资组合”“坐在这里的我已经驾驭了本能”。
在克劳蒂娅的日记中,我们看到他威胁自己的妹妹;在最后的飨宴中,他扯下了一个男人的下颚;他没有保护克劳蒂娅不受莱斯特的伤害,一次又一次地选择莱斯特而不是她,而当他把手放上克劳蒂娅脖颈的一刻,便是对自己的姐妹最深的背叛。
拉皮条的路易,你果然是莱斯特黑暗赠礼的真正伴侣。
他自有一套吗?
你在他的掌控之下吗?
你吃了那个婴儿吗?
那晚下着雨吗?
难道不是因为你爱着他?
当你和他单独共处一小时,连呼吸都会同步。
在下雨吗,路易?
那晚下着雨吗?
真正的改写开始了,《夜访吸血鬼》是对原著文本的拷问,而我们也再一次迫不及待地被这个故事所诱惑。
22.11.10(11.16更新) 更新台词与IWTV原著文本的对比,页码对应的版本是2014 Ballantine Books Mass Market Edition。
情节对比感兴趣的读原著就能了解,但是看英文版才能发现文本上的一致性,所以列了一个表,可能有人会一样感兴趣。
如果发现有遗漏,欢迎留言,谢谢🧛
虽然在叙事的合理性上不如浓缩的影版,但谁敢说剧版没改编到原著的精髓!
敏感愁怨的路易斯,失去克劳迪娅后天天emo的让莱斯特发疯;每天忍着不发作的神经病家暴出轨男莱斯特,但有人妄图夺走路易他又发大病,自己出轨不让路易找人,自己家暴不让别人伤害他,你们要的疯批男,这不就是原著本著。
(ps只说剧本的设定很好看,不要在魔幻美剧尤其是吸血鬼题材里找三观,纯属找罪受)
回答整理自不同的采访,他们对于剧情的解答全部基于对人物的理解,而不是替角色本人给出绝对答案,如果下文的阐述与你的理解不同,你未必是不对的,你的理解同样有意义。
Spotify播客《The AMC Mayfair Witches Podcast》,永生宇宙系列目前更到梅菲尔女巫,所以播客名现在就叫这个第一部分:人物原型Dr. Katherine Ramsland(Anne的传记作者):克劳蒂亚的原型是作者Anne Rice的女儿,4岁时确诊白血病,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常与痛苦相伴,也会质问父母为什么让她过这样的生活,Anne和丈夫的婚姻和理念也遭受重重考验。
克劳蒂亚无疑是书中非常核心的部分,是路易无法放手的美好,是他珍惜并且希望永远不会迎来终结的时光,她不仅是路易的救赎,也是Anne本人的。
Amy Nicholson(播客主持):在电影版选角时,Anne曾想让雪儿来饰演路易,雪儿甚至给电影写了一首歌《Closer To the Truth》,但最终都未被采纳。
第二部分:剧情解析问:路易为什么在这么多年后坚持让丹尼尔记述自己的故事?
Rolin Jones(执行编剧):这绝对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问题。
不过这两人重聚也有真实存在的原因,在1973年发生了很关键的事(暗示第二季),生死相关,他们没有抓住正确的时机也没有成熟的心智,现在他们都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Jewelle Gomez(特邀作家):他可能并不是想让世界知道什么,我觉得路易在探索自己的记忆,他想知道曾经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以及自己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我觉得他还是迷失的,但他还是想要去理解。
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特别是在拥有无尽的生命时。
问:克劳蒂亚为什么会那么不计后果地杀人?
Bailey Bass(饰演克劳蒂亚):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转化成了吸血鬼,我更想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她的处事方式,无论年龄如何增长,她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分辨对错的那部分,永远不会再发育。
没错,她确实会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变得更加成熟,但她永远会是先感情用事,不计后果地伤害别人,而在理性回归之后又陷入极度懊悔,这也是查理的死对她造成巨大打击的一个原因,年少时任何事都像世界末日。
问:第五集为什么这么惨烈?
Jewelle Gomez(特邀作家):我觉得任何对莱斯特精神状态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对这段爆发感到惊讶,他的自控早就岌岌可危,我们从第一集就看到莱斯特能做出多么残忍的事,而且不管你是什么,活了几百年都很难再带着面具生活,那场暴行就是他真实的面目,有的人可能会争论,认为他发怒是因为爱还是其他什么,但我觉得那只是自欺欺人,这甚至都算不上愤怒,这就是他害怕被抛弃,嫉妒克劳蒂亚分走的关注和爱,我不是为他辩白,但也确实不感到惊讶他会做出这样的事,这就是他长期积怨的爆发。
Hannah Moscovitch(编剧):莱斯特写起来非常非常有意思,因为他总是会说出最糟糕最恶劣最刻薄的话,写一个恶魔总是很有趣。
问:Paul是不是莱斯特杀的?
我们都知道他有这样的能力和动机去杀死Paul, 更别说他还在晚宴上对Paul进行过思想操控Levan Akin(导演):三人谈判这场戏非常关键,莱斯特知道自己必须给出一些足够真诚的真相来赢回路易,比如自己凄惨的过往,我不想让观众觉得路易是个傻子,所以这场戏莱斯特的脆弱和真诚必须呈现出来。
我相信莱斯特说的是事实,他确实有这样的能力,但如果他做了那便是不可原谅的,正因为这样我认为他没有伤害Paul问:阿蒙德真的像结尾时路易所说,是他的一生挚爱吗?
Jacob Anderson(饰演路易):这是一个谎言。
我觉得路易真的相信自己的记忆,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揭露了太多出乎他意料的事实,在这个阶段他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创伤中,发现许多发生过的事情并非他记得的那样,特别是丹尼尔还在步步紧逼指责他有所保留,但对他来说再发掘下去太痛苦了,所以才有这样的转折,但这个转折也确实是一个谎言。
Jewelle Gomez(特邀作家):路易说谎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不想打开心门。
不过换个角度,我以前也是记者,你不必对一个记者处处坦诚,因为他们未必会公正对待你的故事,他们也有滤镜,对于发生的事情会有自己的解读和偏见,其实有所保留是聪明的,你需要说出真相但不必说出全部。
丹尼尔本人可能也很疑惑既然路易不肯讲出真相又为什么要找他来讲述过去,路易到底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
所以他的逼问也非常激进。
问:路易有没有爱过莱斯特?
还是说从头到尾只是一场斯德哥尔摩情结
Jacob Anderson(饰演路易):以路易的性格如果不是爱莱斯特,在第三集争吵之后他就会离开了,他说的“你夺走了我的生活”这句话也不全是事实,路易把所有的错都归结到莱斯特身上,因为这样更容易。
路易其实是傲慢的,他原本的生活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他总是在被给予,父亲去世后落到了这种他必须去努力争取一切的境地,我觉得他还是在寻找一个可以责怪的对象。
问:莱斯特的同理心有多少?
Rolin Jones(执行编剧): 我们有四个编剧一起合作,一开始所有人都说:天哪,我真喜欢路易,莱斯特就是个混蛋!
但是写着写着他们又开始:我好像开始理解莱斯特了。
时间越长我越发现莱斯特的感性,但在当下的视角,我们都无法知道他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直到第三季(《吸血鬼莱斯特》)我们才能真正从莱斯特的角度去看他的故事。
本剧又名:《三个林黛玉的作精生活》、《不找榜家我会死》、《但凡有个夜爷们也不至于这样》去听音乐会,感觉很难听——你要怎么做?
直接离开?
no ,no,no,你要把手攥拳指尖扣流血然后把乐谱上唱错的地方用血一个个标记出来,让音乐折磨完自己,再去告诉唱歌的他唱错了,再把唱歌的杀掉。
恋人想分手怎么办?
把他从高处扔下去。
摔报废了怎么办?
活该。
没关系,虽然男票把我摔报废了,但是只要他说了几句好听的,我破防了,我还爱他游过塞纳河去找他啪啪啪。
恋人搞小三还不想分手怎么办?
弄死他,你懂的,虽然我爱他。
呵呵呵晋江30年前的矫情文,美国人今天才让两个老爷们拍出来。
呵呵。
一个正常人没有。
比娇妻文还矫情,比霸道总裁还专情。
活的太久又没工作会变成作精。
第一季完结后,只想发疯,有段时间没看过这么让人上头的电视剧,后遗症甚至搅乱了我一夜的好梦,提前在梦里幻想老莱回归。
Anne Rice的原著和基于原著改编的由阿汤哥和皮特主演的94年电影《夜访吸血鬼》非常有知名度。
虽然我都没有看过,也不知道是遗憾还是幸运。
当我完全以崭新的状态打开这部剧后,我想,我真是何其幸运,俗人如我,被夜访戳中那么多观感癖好,真的是爽得螺旋升天!
Anne Rice的原著自然功不可没,但制作人兼编剧的Rolin Jones也是真的很懂!
主创团队也是真的很懂!
惊艳的开头两集原来是权游的导演Alan Taylor执导,一开始镜头里的张力就拉满。
评分上豆瓣比之前涨了,目前稳定在8.5;美国的接受度也还不错,烂番茄99%的好评率与73%的观众得分;IMDB总体有6.8/10(果然,数值分布显示给分最高的是18-29岁的观众且主要是女性,平均8.4/10),但平均单集评分也在8.2/10以上。
二刷之后,特别想收录自己喜欢的一些设定,或者说被满足的观感癖好。
EP1 在生出奇迹的荆棘中挣扎时空转换与Louis的多面魅力
百余年后的Louis永生为故事和人物的多面性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正如百余年里Louis的变化。
访谈从Louis的视角开始。
如今的Louis带着一种看遍世事后的从容,一种似乎能看见Lestat影子的优雅,以及,他笑起来还能一窥年轻岁月时的纯真感。
百余年后的Louis百余年前还是人类的Louis,作为红灯区小老板的都拉克先生,意气风发,又眼含忧郁;威风得体,又隐忍压抑。
整部剧在历史背景和种族困境上花了很大的精力描述,比如吉姆·克劳法、红灯区的种族隔离、上至官员下至平民所有人对待黑人族裔的态度。
关于Louis的改编我看了一些观点,比如种族和酷儿群体多元化是很重要的改编动机,还有Rolin Jones提到自己想写一个关于种植园主的故事,以及我觉得最跟剧情相关的是,相比于白人身份,黑人身份给Louis带来的困境、挣扎与冲突更多,让故事的冲击力更强,也丰富了他和老莱之间的互动。
毕竟黑人和吸血鬼都是当时社会的异类。
某种程度来说,又是同类。
而Louis的身份正是Lestat的突破口之一。
“我必须强硬” Louis真是主角人物,美强惨。
让人怜爱的是,性格温柔隐忍的Louis不得不表现强硬。
人物性格的多面与矛盾让Louis这个角色富有魅力。
试问哪个猎人不想占为己有。
蹲一个Armand的故事。
当猎人Lestat对猎物Louis一见钟情
当狩猎和爱情挂钩,谁先爱上的顺序就很有发挥空间。
当猎人首先沦陷,接下来的攻势就非常让人期待了。
Lestat这个眼神……道尽惊艳、迷恋与占有。
还有这个被Louis吸引后自然而又优雅的脱帽礼,开场就立住了刻进DNA里的贵族气质。
(有趣的是上一秒小路说自己对抗潜在危险必须强硬,却不知道这种强硬才最吸引危险的注意。
)狩猎开场开篇的Lestat, 优雅、高傲、放荡、迷人、危险,眼神毫不掩饰自己的志在必得。
Lestat如何引诱Louis来到自己怀里是第一集的主体部分。
不仅是Louis,我想看第一集时观众们很难不被Lestat引诱。
有时候觉得Louis像Lestat手里一只有个人意志的玩偶,他的心脏被线的一段绑着,线的另一端在Lestat手里。
怎样拉,怎样扯,何时攥紧,何时放松,Lestat始终让Louis沦陷在自己的节奏里。
Louis你可以呼吸的
因一人爱一城
Lestat目不转睛道德感在本剧中拥有不小的讨论度,因为道德感的界限是人类,而吸血鬼族群凌驾于人类却又来源于人类。
是否该用道德去评判吸血鬼的行为本剧一个隐含的问题。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论观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与否,作为人类的我们或多或少可能都会用道德感去审视这个故事。
但用道德感去审视并不一定是负面的体验。
先不说后面的剧情。
相反,背德感可能诡异地使人感到快感。
比如棚屋这一段的三人之行,Lestat引起Louis注意的方式是在他面前与另一个女人调情。
结尾还有一段争抢美人的戏码。
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老莱的占有欲与嫉妒心了,而且极度双标——我可以寻欢作乐,但其他人不能碰你。
纯粹觉得这张Jacob巨帅
Lestat眼里的喜欢与欣赏不过让人又爱又恨的Lestat受人喜爱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是,他对Louis的感情是真的。
真挚。
哪怕在前期狩猎阶段,从Lestat的眼神里也能看出他对Louis的欣赏与喜爱。
明明是猎人狩猎,猎物却让猎人越陷越深,这也是很让人心动的地方。
然后照应之前所说的,Lestat开始用Louis的种族身份作为他的攻势:
Louis是有点子叛逆在身上的,很大程度是因为种族困境的压抑。
面对Lestat展现他超人般的能力,Louis在最初的惊讶过后,居然很快就欣然接受了,而且为最后的赢牌感到开心。
Louis接受了Lestat的小把戏
并为最后的赢牌而感到开心结尾处两人的相视一笑我愿称之为莱路恋爱互动的开始。
Louis笑得有些孩子气。
我相信此时他是真的有孩子的心理,因为有人变魔法来宠着他为他撑腰。
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改编起到的作用了。
这种表情极少能从成熟稳重又备受压迫的Louis身上看到。
如果说棚屋是被引诱了,那么当这个表情出现的时候,我觉得Louis对Lestat的喜欢也开始了。
于是他们开始了恋爱的初级阶段,约会,约会,还是约会。
I was seduced. I was being hunted. But,
Louis的表白不过Lestat显然已经不满足于柏拉图式的恋爱了,他打开了占有猎物的笼子,以一种缠绵的、恋恋不舍的、以退为进的引诱方式。
而不出所料地,Louis跟着他后退的步伐走进了他的笼子。
夜晚,分别,家楼下,然后……接下来的重点部分请自行观看原片。
我看的时候真是一整个鸡叫。
两个人都太涩了……Lestat边解袖扣和衣扣边隔空对话看着另一边的Louis……两个人互相看着……Lestat: Sleep Well, Miss Lily……然后他们俩抱在一起的那一刻我真的起飞……以及最强烈的感官体验来自于吸血。
请记住这一点。
以后要考。
刺激过后,种族+性向所带来的社会身份问题就来了。
而且黑人男同至今也是美国酷儿群体中不太被接受的群体(来自于一些说法)。
当野兽露出獠牙与Louis的无谓挣扎亲情与家人是Louis生命里最珍爱的部分之一,但Lestat的介入注定会让Louis家破人亡。
这也是Louis对Lestat恨意的根源之一。
如果没有Lestat,Louis大概率还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不过保罗之死还是非常突然的,是否由Lestat造成依旧存在很多争议,因为保罗确实一直精神非常不稳。
与此同时,Lestat也失去耐心,开始焦急和逼迫。
野兽露出了他的獠牙,他开始收紧他给Louis编织的网,一遍遍在他耳边施咒。
因为Louis会去找Lily,他甚至提前将人杀了。
Lestat: Louis过来以及最后的审判。
吸血鬼是恶魔的写照,渎神的存在。
教堂这段戏,不存的救世主与真实的魔鬼、恶魔的无敌与人类的无助真是对比鲜明,但又处处蕴含着一种破碎无望、诡异邪恶的美感。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死亡与投降是注定。
让人怜爱的Louis
Powerful Seduction
I LOVE U Lestat太清楚Louis想要什么,是被人看见,被理解被接受,不再因为种族受人歧视,得到他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他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再加上他的爱,以及他已经向Louis展现了的他无处可逃的场景。
很难说这三者对Louis的影响哪一个更强,虽然我觉得现阶段谈爱情有点不足。
论说服力恐怕没有什么比他们周围惨不忍睹的环境更强的了。
Louis避无可避。
不过他的自白也不虚假,他确实渴望力量,渴望被认同和重视的力量。
这是Louis最脆弱的时刻,Lestat无疑挑选了最好的时机。
然后在圣像下,Louis向Lestat投降,Lestat赐予了Louis死亡与永生。
The end. The beginning.EP2 当从前的自己成为梦幻泡影饲养的乐趣White Master & Black Student
Good Boy.当一段关系出现多重层次的时候往往才是最迷人的。
比如既是爱人又是敌人,比如既是同伴又是师生。
My murderer, my lover, my maker, my mentor. 所有身份集于一身。
尤其饲养与教导能够产生别样的乐趣,掌控、依赖、亲密、成就感,奖励与惩罚。
看得出来Lestat有多么享受教导Louis怎样成为一个吸血鬼。
冷漠又温柔
Daniel:你们玩得好嗨他们俩这一段谁不说一句绝美。
Lestat额前的一绺发丝和Louis眼中的泪光。
好美。
面对老莱的刻意引诱,注意Louis这里咽口水了。
Daniel之“身残志坚”的毒舌记者、网友嘴替
连损人都可以这么理论
哈哈哈哈哈这个网课设备上一句Louis说自己最后的受害者是在2000年:
神tm千禧危机哈哈哈哈哈我真的好喜欢Daniel冷漠犀利又嘲讽的语气吐槽莱路。
期待后面的大逼斗名场面!
Louis的人类前身Rolin:“横跨两个世界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但他知道他的本性,他永远都无法做个像Lestat那样的吸血鬼。
”Louis最大的痛苦就是成为吸血鬼本身。
他无法改变。
也是本集的标题。
接着小丹(虽然看起来老但实际小)提出的关于杀人和死亡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直纠结在Louis心中的问题,因为他还有着身为人类的道德感和情感。
他不愿意杀人,他需要情感的联结。
这也又是他和Lestat之间的矛盾。
当然也是他和他的家人的矛盾,尤其是在他学会读心术之后。
但最关键是,他变成吸血鬼之后,世俗对他的眼光依然充满鄙夷。
原先身为人类的痛苦依然没有消除。
他有了报复的力量,但他改变不了世人的目光。
除了世人眼光,Louis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也都是人类的影子。
还有知恩图报和有借必还。
以及最重要的也是最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家庭。
心疼老莱Louis是有点回避、抱怨、自我厌弃属性的,而最让他厌弃的就是他吸血鬼的身份。
这也与他贪恋人类的情谊有关。
Lestat在他的眼中不是人类,所以他也不会把他和亲人画等号。
而Lestat明显很厌恶他这一点。
这也为之后收养女儿以及两人反目埋下伏笔。
Louis与Lestat再次因为人类和吸血鬼的分歧吵架二十世纪婚姻生活恋爱期过了,婚也结了(被老莱变吸血鬼了),接下来开始婚姻生活了。
开始争吵,开始一地鸡毛了。
很喜欢这部剧的一个原因是,这并不是个简单的吸血鬼爱情故事。
它包含的元素和视角真的非常丰富。
关于吸血鬼恋爱和浪漫的影视作品有不少,那关于婚姻的呢?
关于鸡毛蒜皮,关于七年之痒?
夫夫的生活也是充满矛盾的。
这一言不合开干的样子
棺材x2床头吵架床位和。
分棺材睡觉这个真是笑死了哈哈哈哈。
就跟夫妻吵架分床睡一个道理。
吵架总要有一方先和缓和道歉也是,高傲的Lestat主动低头也是真的很甜。
哄我的小娇夫
Lestat真的情话带师(先写到这里 tbc.)
先说本剧最大的争议之一:颜值 有很多人拿两位主角跟阿汤比跟皮特比,首先我想说这俩人的颜都是那种可遇不可求的 包括小李子、德普、基努等等,好莱坞70 80 90年代兴盛期里任何一个大明星拿出来都是现在的顶配颜,全方位吊打那种,不要不承认,很明显的一个现状是—目前从国内到国外全世界范围内的颜值都在断崖式下滑,所以单纯比脸确实比不过,因为现在就是一个美人逐渐凋零的现实状况,要接受这一点。
而且影版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阿汤如妖孽一般的脸,邓斯特极为惊艳的表演,以及最后以莱斯特开车离去作为落幕的画面,其他没了,不过是又一部94年的神仙年神仙电影罢了(好怀念那个佳作辈出的年代:( )但是说到演技,我对于sam本人的专业修养是非常满意的,而且他是铁杆书迷,小时候就已经读过了原著,也亲自说过 “从来没有机会演任何像lestat这样的角色” “作为演员这是我能得到的最棒的礼物之一” (真的推荐去看下这个视频,b站就有)只要是采访你就能看出这个演员绝对对角色是真爱,不仅仅是当作一份普通工作来完成,而是带着极大的尊重、理解、热情和爱,可能我所说的有些夸张,也有被对演员诠释出来lestat的角色滤镜所影响,但我始终能够感受得的是:作为一名观众我是被尊重的,我没有被轻视被践踏被喂屎,被强行按头嗑地狱cp(前段时间看完house of the dragon季终集气的整晚没睡着,有看过的人肯定能理解我哈哈哈哈)而且在两三年没追美剧的时间里 也感受到这个行业所产出的作品质量其实有在一直下滑,包括整个欧美圈的热度逐年冷淡,跟近些年来影视上面整体的创作环境思想观念趋于保守都是有关联的,不光是好莱坞,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得到(没错我就是在内涵)这很难改变,所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部剧的制作、演员们的真诚表现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动大家的。
虽然大家对zzzq已经有了很严重的ptsd,也在知道选角后玩过夜访尼日利亚的梗(sorry for Jacob🥲)但是我现在真的想说!
剧值得!
请给我大火起来!!
最后再回到sam身上,真的没人觉得他嘴角的疤很有Gaspard那个神韵吗🥹 果然美人都是相似的,而且他的strong jawline也是很符合欧美审美的,我有点不太理解说他土和丑的人诶(土还能忍受,丑坚决不同意)而且他体态和台词功底多好啊,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古典美,像在欣赏话剧表演。
我看他说话的时候多少次暂停回放甚至想记下台词,这就是好作品好演员的魅力吧~ 还有肤色,明明是其中最无关紧要的一个部分。
先不提Jacob整个人头小脸小,精致的脸充斥着说不出的蛊和脆弱感,单看俩人优越的身材比例谁能看出其实没有一个是180➕啊… 所以zzzq克制且恰当的运用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好吗?
而不是给一些人用来做夹带私货,掩盖强捧之耻的遮羞布,时间会证明什么才是尊重观众的优秀作品,我们要始终紧握评判的权力。
最近第二季正好在播,周更等得很辛苦,所以重温一下第一季,并更一些有意思的细节(随缘更新,甚至有可能跳着更)。
【第一集剧里的教堂】不太确定第一集的教堂的戏是不是真的在教堂拍的,很可能是搭的景?
但这一幕应该是复刻了新奥尔良的SAINT MAURICE CATHOLIC CHURCH,剧中的场景和现实中的教堂内景很类似。
剧中场景
现实中的教堂内景从圣像、拱的结构和窗户的分布来看,应该就是这个教堂。
SAINT MAURICE CATHOLIC CHURCH外景这座天主教教堂建于1852年,地址是605 St. Maurice Ave, New Orleans, LA【第二集莱斯特如何隐藏衬衫上的血迹】第二集里,两个人在酒吧和推销员攀谈,这一幕之前莱斯特刚刚在教堂杀了人,白色的衬衫上有血迹,但推销员一直没有察觉到异样。
我看了一下莱斯特是怎么隐藏血迹的。
推小车来墓地这一幕里可以看到,莱斯特衣领上和右边袖口是有血迹的,左袖口没有。
来到酒吧,莱斯特穿上了斗篷,盖住了衬衫的大部分,右手一直缩在斗篷里面。
这一幕的近景可以看出,衣服领子和之前在墓地相比,更多地塞到马甲里面了。
推销商递名片,伸左手接名片,右臂还在斗篷里面。
这里也可以看出是只有衣领和右边袖口是有血的,左边袖口很干净。
但左边真的不会溅上一点血吗,只能说优雅,太优雅了。
书里吸血鬼处理类似场景的方法是,可以用心灵感应暗示凡人,你看到的都是正常的。
【关于New Orleans的墓地】
莱斯特处理尸体(Sam的翘臀瞩目)第二集开头路易转化、莱斯特处理尸体,还有后面葬礼的地方,都出现了新奥尔良的墓地。
可以看出墓地里的墓穴都是直接建在地上的,这和新奥尔良地区的环境有关。
新奥尔良地区地势很低,地面是低于海平面的,所以地下水位也很浅。
如果往地下挖墓穴,很容易就被水泡了,所以大家直接在地面上用石头盖墓穴。
新奥尔良拉斐特公墓的1号墓穴(可以看到里面的结构)当地的习俗是,如果有人死了,把遗体放在棺材里放到上面那一格里,然后用一个石碑暂时把墓封起来,至少等待一年零一天,新奥尔良的夏天很热,遗体在这一年里会充分分解。
一年零一天之后,墓穴会被重新打开,剩余的遗骸会被移到墓穴的下层。
地面上的墓穴通常不会完全被密封,可以进行适当的气体交换,以便让遗体分解。
(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莱斯特可以轻易打开墓穴放尸体)目前,墓地是新奥尔良地区的一个旅游项目,网上甚至可以查到很多Graveyard tour的信息,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圣路易斯1号公墓,剧里路易家的墓也可能设定在这里。
送葬队伍,可以看到墓穴多为尖顶或拱顶
葬礼,可以看到路易家的家族墓穴剧里路易家的墓有很多个墓室,这也说明了路易家是比较富裕的。
这里还可以看到石碑上的文字,有姓名和出生和死亡的日期。
这是一篇完全由情绪构成的评论,观点有些激动且过激,可能从内容上来说更适合写成短评,但是我有些担心字数问题所以发在这里。
我必须必须必须承认,在好几个月前看到《夜访吸血鬼》剧集预告片的时候,我是完全崩溃的,什么黑皮路易红脖子莱斯特,想要侮辱谁啊??
原著小说我看过六本,94年电影版我也看过,不能说是这部IP的死忠粉,但是预告片呈现出来的那些镜头和元素,几乎是完全打碎了对这个故事本身该具备的调性。
我依旧坦率地承认,当时看完预告片,我发了很多朋友圈骂这部剧,痛恨他们对过去留下的经典IP进行面目全非的改造,更别说安妮·赖斯去年才作古。
这些年我们看到的美剧改编毁掉原著的事情还少见吗?
且不论小说这种本就在视觉方面输了一招的题材,游戏、动漫、翻拍、衍生,无论是多好的作品,都在美剧改编中沦为可悲的噱头,以至于看见“改编”两个字都要头皮发麻。
打着“xx最贵拍摄”的头衔,扛着经典IP的招牌,制造一堆垃圾,还在现在这个较为文化荒漠的状态下用热度逼迫观众们去观看,愤怒打出的差评都要比其他不够知名的好剧的好评都要多。
这显然是非常畸形的。
因此,《夜访吸血鬼》这部剧集让我非常感动。
不是说这部剧真的已经好到某种程度,而是说在剧集表达的东西令我感动:一些元素,演员,对原著的改编,都不应该是一部烂剧的标配。
四集看下来,剧集呈现的调性与原著小说高度符合,尽管在细节上多有改动,但基本都能做到自圆其说并且推动剧情。
剧集在刻画两位主要人物的关系,有一种非常哥特的气质。
如果只是这样,对于现在的观众可能稍显矫情了,因此故事将现代线放在了与我们非常贴近的当下,记者也被设计成了毒舌老头,通过和路易的唇枪舌战,一方面以官方之口剖析路易和莱斯特的心理,另一方面替观众把想吐的槽给吐了。
抛开小说设定,剧集本身将路易设置为克里奥尔人,确实在剧集设计的时代背景中凸显了这个人物的特殊性,这部分改动是合理的,演员的饰演也足够精彩,两个时代全然不同的精神面貌都被很好的把握住了。
这也使得路易的心理动机很好理解,他跟周围充满了矛盾,观众一眼看去就能够领悟。
而且,简单的心理不意味着简单的行为,只要设计好了依旧可以有很好的展开。
而莱斯特这个演员很看角度,有的时候风度翩翩魅力十足,有的时候又显得有些土气。
但其实这也挺符合莱斯特这个角色本身的定位,反复无常,孩子气,仗着自己的漂亮脸蛋逞美行恶——其实我觉得在原著前几本中他情商挺低的。
而且通过在路易家家庭聚餐上的谈话来看,关于莱斯特的过往身世应该是基本按照原著来,那么后面的发展还是挺值得期待一下的。
剧集的服化道没有问题,台词也十分考究,故事目前看下来进展节奏也不错,要是喜欢吸血鬼题材或者是慕名而来,绝对是值得一看的。
至少你看完之后不会生气(我不想点名道姓说某些剧)。
所以,大家看,zzzq不是问题,改动原著不是问题,演员的颜值或者是皮肤也不是问题,那些所有让一部剧变得那么烂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编剧是傻逼!
编剧是傻逼!
编剧是大!
傻!
逼!
黑人演员也可以有精湛的演技,黑人角色也可以在符合时代背景的情况下有所展开,lgbt问题当然可以成为故事的推动力——只要把其中的情感塑造得有深度,剧集改动原著也是可以被人接受的,毕竟小说有时可以很抽象,而剧集终究要明确且视觉上容易表达。
因此,所有的,元素,可以这么说,都不应该成为一部烂剧的配置,这些所有的元素,都可以合法合理的出现在一部很棒的美剧中而且有利于故事发展。
我给这部剧打了十分,平心而论,它的实际水平可能在8/9分的样子,但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这部剧。
给观众,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因为它那个浓度冲晕了头的预告片而放弃了它,《夜访吸血鬼》真的值得喜欢这个题材的朋友去看看。
给其他的编剧,我希望你们好好看一看,就算所有zzzq元素拉满,只要有心依旧是可以打造出一部好剧的。
那些编剧们请有自知之明,你们不是汉谟拉比,你们没有权力在这立法典!!!
2022年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吸血鬼呢?
在吸血鬼题材已经被过度开发的当下,AMC的「夜访吸血鬼」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那些看似激进、偏离原作的改编,其实是为了回归关于存在、爱与死亡的永恒命题。
透过吸血鬼的滤镜,我们或许可以获得超脱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困扰人类的终极问题。
Part 1 路易/ 我是谁?
(E1-E3)故事的讲述者兼主人公路易在从人向吸血鬼的转变就是不断找寻自我的过程。
第一集,路易在自我介绍中已经揭露了自己在人类时期存在的三层身份危机,它们相互牵扯,给路易埋下了痛苦的种子。
路易坐拥祖上种植园的资本积累,却因为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和愈演愈烈的隔离政策,只能游走于灰色地带,成为了新奥尔良红灯区的皮条客,艰难地维持着家族体面。
社会地位中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造成了路易的第一层身份危机。
路易的天主教家庭投射出他的第二层身份危机来源于信仰。
从堕落中牟利与教义背道而驰。
以讲经布道为己任的弟弟保罗会来到自己的工作场合公然对峙。
母亲和妹妹虽然不当面谴责,但沉默足以刺痛路易。
第三层身份危机则是他的性向。
路易靠贩卖欲望攀登社会阶梯,却反而压抑了个人欲望。
因为同志身份会威胁到路易岌岌可危的社会地位,同时又违背天主教信仰。
这三层身份危机相互冲突的同时,却也达成了某种自我认知的平衡。
因为个人身份的矛盾不可调和,所以为了维持表面的现状,路易自愿关闭个人情感,把真正的自我埋葬,伪装成“严厉的老板、恭顺的商人、忠实的儿子”。
正是在此境地中,路易遇到了生命中的变数——莱斯特。
莱斯特仿佛一眼就看穿了路易精心粉饰的面具,看到了他的悲伤和痛苦。
路易只有自投罗网。
内心深处,路易知道莱斯特不是良药而是毒药。
但路易的痛苦已经根植太深,莱斯特的毒药让他开始上瘾,所以感情先理智一步急迫地倒戈。
然而,弟弟保罗的自杀彻底揭开了路易的疮疤。
如此虔诚的弟弟都选择了自杀下地狱,那已经罪孽深重的自己怎么办?
路易的信仰危机完全爆发,内在的自我认知结构失衡。
他已经不能再为自己找到自欺欺人的借口,于是他想要赎罪。
莱斯特却在此时出现,推翻了路易的信仰,因为他许诺了一个几乎令人无法拒绝的诱惑前景。
上帝给不了你的我可以给你,你将不再痛苦,甚至获得新生。
不过莱斯特未曾向路易提到这个“新生”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如不能再享受阳光,无法和原来的家人共处,以及杀戮造成的道德负担。
过去的痛苦也并不会蒸发消失。
第二集接受转化后的路易发现痛苦的种子会继续生根发芽。
他不能再忍受生意场上的虚与委蛇,不愿再表演“恭顺的商人”。
而莱斯特竟然告诉他要“克制”。
这让路易也感到和莱斯特感情关系的不平等,从而爆发了转化后两人的第一次冲突。
作为吸血鬼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他急于证明自己比之前“活得更好”,开始利用吸血鬼的身份展开复仇。
对路易来说,击败曾经的生意对手而带来的地位提升能给他最直接的安慰。
原来在牌桌上,安德森对自己直呼其名,路易会虚伪恭敬地回复“是的,先生”。
而如今,他也对安德森称呼“汤姆”。
不过金钱财富累积起来的社会地位是一戳就破的泡沫——路易获得的权力依然局限于灰色地带。
路易在试图建构新信仰的过程中也屡屡碰壁。
他想找到吸血鬼的集体归属感,但眼前却只有和莱斯特两人的小世界。
再加上他和莱斯特不能公开的真实关系,社会地位、信仰、性向这三层人类路易的身份危机非但没能解除,反而在吸血鬼路易身上得以延续,并由于身份的转变而变得更为复杂。
路易为了成为吸血鬼还要继续伪装,他害怕让莱斯特失望,也许是更怕让自己失望。
第二集中暴露的这些危机都在第三集全面升级。
路易不再继续假装接受莱斯特的“杀戮美学”,甚至嘲讽莱斯特享乐至上的存在主义。
两人走向了分岔路,或者说路易和莱斯特其实从来都不在一条路上。
他们的地位过于悬殊。
莱斯特的白种人身份有先天的社会优势,莱斯特还是吸血鬼路易的创造者和导师,甚至在性向的问题上莱斯特也比路易有更超然的态度。
两人的关系不可能对等。
随着种族隔离政策的收紧,路易靠杜鹃游艺厅维持的自我认知再度失衡。
在任何群体中路易都找不到归属感。
美国白人社会的普世价值观和莱斯特灌输的那套纵情欢乐的吸血鬼价值观,路易都不能认同。
在复仇时,路易可以是吸血鬼。
面对莱斯特时,他又回到了人类的身份,开始代表黑人群体。
他的痛苦最终酿出了愤怒仇恨的恶果。
第三集结尾,路易仿佛是在炼狱中徘徊,他依然想要赎罪,而烈火中的克劳迪娅成为了他选择的救赎。
Part 2 Claudia, Claudia, Claudia/ 什么是爱?
(E4-E5)第四集,克劳迪娅的日记让观众切换视角看到了莱斯特、路易、克劳迪娅组成了吸血鬼家庭后的新生活。
路易拯救的其实不是克劳迪娅,而是自己。
克劳迪娅让他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虽然放弃了杜鹃游艺厅,但路易通过女儿重新找到了自我存在价值,逐渐适应了吸血鬼身份,和人类社会渐行渐远。
路易对妹妹的态度发生了显著改变,他不再试图维持和人类家庭的表面关系。
莱斯特也通过克劳迪娅向路易证明了自己吸血鬼价值观的合理性。
孩童心灵的克劳迪娅天然地接受了“杀戮-挥霍”的生存方式,一定程度上帮助路易减轻了内心的道德负担。
于是克劳迪娅成为了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但莱斯特和路易都没有执行好监护人的职责,让克劳迪娅缺失了重要的成长教育。
青春期的克劳迪娅开始对自己的存在产生疑问,这个问题莱斯特拒绝回答,而路易自己还没有想明白。
克劳迪娅的教育问题从她分别和路易、莱斯特的两次相处场景得以展现。
路易曾尝试让克劳迪娅理解杀人会产生后果,提醒她和人类保持距离。
不过谈到这个问题就会触及路易本人的痛点,因为克劳迪娅的创造就是为了弥补他杀人的过失,所以路易也只能点到为止。
如果说路易自身的困境限制了他对克劳迪娅的教育,那么莱斯特在创造克劳迪娅之初就是为了留住路易,他对克劳迪娅更没有什么责任感。
莱斯特执行的就是杀手教育,而不是父母教育。
他带克劳迪娅体验“情人小道”,却弄巧成拙让克劳迪娅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困在少女的躯壳里,而心灵已然成熟。
她的身体感知和自我意识都在觉醒。
在路易和莱斯特身上找不到答案的克劳迪娅开始涉足人类社会,经历了第一次爱的教育,结果却是更加困惑乃至发疯。
莱斯特和路易通过克劳迪娅达成的和解终究只是暂时的。
克劳迪娅就像杜鹃游艺厅,既满足了路易的自我价值,也帮助莱斯特留住他选择的永生伴侣。
当克劳迪娅迫切地想找到对等的爱,不想再做莱路感情关系的工具人时,一切家庭和睦的假象便随之瓦解。
在克劳迪娅缺席的岁月里,莱路的爱情开始变质。
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存在根本分歧,如果没有缓冲带,就只能陷入无休止的争吵或冷战。
家里堆积如山的杂物就像他们的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深,而两人都无心打理。
克劳迪娅却在这次出走中真正成长,虽然过程是惨痛的。
在亲历了社会的歧视和暴力后,克劳迪娅获得的独立让她意识到,需要拯救的不是自己,而是路易。
归来后的克劳迪娅想要重新唤起路易对自身意义的探寻,更直接指出了莱斯特的爱是有缺陷的。
于是,被激怒的造物主想要毁掉他不完美的作品。
尽管莱斯特向路易和克劳迪娅证明了自己拥有神性的能力,却没有展现出神性的爱。
他的爱是爱的反义词——嫉妒、不忠、狭隘、张狂。
莱斯特可以是接近神的造物主,但在感情上依然具备一切人性的缺点。
在爱的教育中,路易和克劳迪娅才是莱斯特的导师。
Part 3 谋杀莱斯特/ 什么是死亡?
(E6-E7)第六集是路易又一次自投罗网后由克劳迪娅带领决心反叛的过程。
莱斯特可以为了路易回心转意不断放低姿态,但他对爱的理解始终有缺陷,所以谦卑是有限度的。
让莱斯特赢回路易的并不是悔改,他再次搬出第三集的套路,用嫉妒心把路易拖下水。
实际做出让步的还是路易。
他在莱斯特和克劳迪娅之间斡旋,放弃了不食人血的道德约束,甚至默许了莱斯特的不忠。
为了维持家庭和谐,路易重拾主妇旧业,克劳迪娅也配合表演了在主人面前虽然演技拙劣但毕恭毕敬的学生。
路易可以恒久忍耐,克劳迪娅当然早已识破了莱斯特的骗局。
不甘被困的克劳迪娅策划了第二次出走。
在这一段叙事中,我们跟随路易的讲述,先是看到了克劳迪娅带着自由的希望成功出走的版本。
接下来回忆却被按下暂停键,镜头转到现代迪拜的路易和记者也达成一定程度的和解。
在这样充满希望的背景下,当我们再次跟从新奥尔良的路易回到莱斯特身边,发现逃走的克劳迪娅竟然也在场时,惊悚效果被拉满。
在克劳迪娅奔向自由的列车中,莱斯特如死神般降临,堵住了一切希望的出口。
莱斯特闲庭信步地走到克劳迪娅面前,打开旁边的宠物狗笼子,谈起了克劳迪娅第一次出走的恐怖经历,接着又把宠物狗关回牢笼,而话语中镜头对准的是克劳迪娅。
在镜头语言中,克劳迪娅和宠物狗形成了一组巧妙的对照,给克劳迪娅的第二次出走画上了悲伤的休止符。
编剧在这一集也着意展现了莱斯特和克劳迪娅的棋局对弈,而棋局的输赢也预设了克劳迪娅和路易的反叛结果。
第一场博弈以克劳迪娅的出走失败告终。
第二场博弈中,克劳迪娅以退为进,一步步把莱斯特收入网中。
这一次是莱斯特自投罗网,而路易也在克劳迪娅的引导下终于承认,除非莱斯特死,他是永远无法自由的。
季终集开场,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中,莱斯特正在向他的学生展示浮夸的杀戮美学。
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第二集路易在观察莱斯特谋杀男高音时所感受到的震撼。
莱斯特在当时阐述了他对于死亡的理解:如果你照我说的做,如果你终于顺从自己的本性,你将得到满足,路易,满足于手握的所有生命。
你将目睹死亡的美丽,生命只有在死亡的一瞬才为人所知。
众生之中,唯有你,才能欣赏死亡却免受惩罚。
唯有你,在升月之下,能如同上帝之手一般击杀。
If you listen to me, if you finally submit to your nature, you will be filled, Louis, with all the life you can hold. You will see death in all its beauty, life as it is only known at the very point of death. You alone, of all creatures, can see death with that impunity. You alone, under the rising moon, can strike like the hand of God.
莱斯特赞美死亡,他认为只有通过死亡才能看到生命最圆满的形式。
所以他的每一场杀戮一定是值得庆祝的,因为死亡是对生命的赞歌。
不过路易在第七集时显然已经听不进莱斯特对于死亡的教导。
莱斯特在重塑路易的信仰上是失败的。
路易在人类时期的宗教教育让他无法全盘接纳莱斯特这种尼采式的“超人”视角。
路易对死亡的理解是康德式的,既“保存生命是一种义务”。
他总是把死亡和道德联系在一起。
这让路易对死亡的向往中始终伴随恐惧。
如果人死后会进入天堂或地狱,那么吸血鬼死后又会去往哪里?
又或许是在经历过一次像弟弟保罗般坠入地狱的体验后,路易对自杀仍心有余悸。
死亡给不了路易自由。
路易解脱的唯一方式,只有通过谋杀莱斯特——他的创造者/导师/爱人。
从第六集最后的棋局中我们其实已经获悉谋杀莱斯特的计划应该是成功的,问题在于HOW?
开场中出现的第二个受害者很可能就是克劳迪娅在埋线了。
第七集,莱斯特和克劳迪娅的象棋课换成了钢琴课。
克劳迪娅把莱斯特弹的巴赫换成了更为激进的德彪西,钢琴的旋律从古典工整变得自由流淌,也是对克劳迪娅反叛的隐喻。
弹奏间,两人依然在悄悄博弈。
对弈从棋桌换到了琴键。
之后在电影院莱斯特主动问克劳迪娅关于派对的想法,看上去已经是咬钩了。
克劳迪娅完美继承了莱斯特的毒嘴,甚至青出于蓝。
不过随着克劳迪娅计划的顺利展开,编剧也埋下了一些不安的伏笔。
在阳台这一幕,楼下的人群中突然出现一对分手的男女,影射了此时莱斯特和路易以及克劳迪娅的对立关系。
莱斯特还特意问克劳迪娅选谁,而克劳迪娅选择了离开的女人,显然也是呼应他们的逃亡计划。
然而此时镜头切换,莱斯特把酒杯倒尽,似乎又在暗示他并没有真正掉入克劳迪娅铺设的陷阱。
在暗流涌动中,为了谋杀莱斯特而精心策划的狂欢盛宴终于拉开帷幕。
莱斯特、路易、克劳迪娅分别进入他们扮演的角色,把真实面目伪装在浮夸的装束下。
克劳迪娅用双胞胎引诱莱斯特。
宴会中的这段插曲很有趣。
莱斯特在阳台摘下了假发,仿佛是刻意卸下伪装,诱导路易再次跳入自己的陷阱。
在莱斯特作为导师的最后一课,路易也最后一次假装投入其中。
最终,路易在莱斯特本人的死亡中实践了莱斯特的杀戮美学。
而莱斯特第三次利用安托瓦内特挽回路易的企图失败。
à la fin路易杀死了作为创造者和导师的莱斯特。
但以路易对死亡的理解,在他不确定吸血鬼死后何去何从的情况下,他还是留下了作为爱人的莱斯特。
毕竟对于吸血鬼来说,人生苦长,路易、克劳迪娅和莱斯特三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悬念,他们对于存在、爱与死亡的思考还将继续,让我们第二季见!
在我看来比电影好,放在1910年代新奥尔良法国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黑人Louis非常合理,他的自我认同危机也更符合Lestat的狩猎对象。剧版吸血鬼身份也有更复杂的隐喻,除了吸血的性爱与禁忌之爱,还有当时社会对同性恋的一系列污名化想象。人物关系建立得好棒,Louis和Lestat选角好绝,相爱相杀的变态CP感太强了,几次人物关系心理转变都很细腻,演员对角色吃得太透了!记者角色点睛之笔,凸显了这个故事的写实性与时代感
好薄好长好爱
哇题材好特别,尺度也好大…跟我想象的好不一样哦…但是好像没什么继续看的动力了
仅此而已。跟肤色没关系,跟搞基没关系,水是真的水。家长里短,吃饭睡觉,吸血鬼只是噱头。一个评判标准是,是否想看后续,对本剧来说,答案是否定的,毫不关心。
前两集一扫以往所有电影、剧集中的吸血鬼滤镜,果然是恶毒、肮脏的物种,自命不凡就算了,自认猎食者、神明,却要写自传性访谈,写给谁看,同类还是人类?
面对豆瓣近乎一水的好评 面对我这么喜欢的题材 我非常好奇:怎么能如此无聊??比政治正确的人设还无聊 btw我太讨厌装逼了 吸血鬼也不行
基情的
为了拍第二季而拍的预告片么……这铺垫也太长了。你要不是搞不了同性恋,你都上不了台。
让我来看看谁在挑战我的男神们 这选角怎么回事 路易变成了黑人 莱斯特长得像皮特好家伙 第一集就把电影没捅破的窗户纸给烧了怎么这么多黑人情节啊
健康的恋爱固然重要,但畸形的爱情实在精彩
吸血鬼也要政治正确吗,这个设定不太合理啊,在百年前南方黑人吸血鬼,这是什么鬼设定
好不容易看完一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剧版真的很可以了,莱斯特依旧很迷人的角色。
喜欢路易是黑人并因此把整个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奥尔良这个改编。 剧情和演员都很不错,但女性被rape来引起情节转折这种剧情设置早就应该被烧掉。
看了两集实在看不下去了,非常直白且boring,每一集都看到昏昏欲睡最后忍不住睡过去了……就算您要把夜访改成男同恋爱剧,也不用这样直白粗俗吧
啥?就是一些人互相满足彼此浅薄的ego
前两三集体现出编剧扎实的功底、丰富的素材储备和文辞、大刀阔斧改编的野心——然后就急转直下变成了2022美国都市中产白人恋爱肥皂剧。6集弃。
好爽好gay好狗血,每个人说话时那种欲求不满的调调让我感觉自己在逛海棠似的,最喜欢大女人克劳迪娅,路易很有气质,莱斯特有时让我幻视艾米锤(这么看来确实没多大区别)
现在感觉全是政治正确美剧没办法看了
2022的路易和莱斯特终于是相爱的。活着也并非全是坏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