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超级白
Güeros,小白脸,浅色调
导演:阿隆索·帕拉西奥斯
主演:泰诺克·乌尔塔,塞巴斯蒂安·阿吉雷,伊尔丝·萨拉斯,雷昂那多·奥提兹格尔斯,劳尔·布里奥内斯,劳拉·阿梅拉,艾德里安·兰德龙,卡米拉·劳拉,阿方索·夏
类型:电影地区:墨西哥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4
简介:墨西哥城国立大学的学生罢课行动已经持续了月余,室友Sombra与Santos则宅在宿舍中,每日靠意淫电台节目中的女孩以及戏弄邻居的女儿、帮他们偷电等举动打发时间。Sombra的弟弟托马斯的到来打断了他们无所事事的生活——他的母亲因为他在楼顶扔水气球砸中邻居和婴儿的事件而劝他到城里避避。 三人决定出发寻找托马斯的偶..详细 >
0727# Tomás長得很好看。
和作曲家勇敢见面部分好逗 他们很认真的和作曲家讲大堆感性的话 作曲家睡着了 讽刺的很哈哈哈哈感觉它又是一部总体和人的历程有关的电影。有人说每个镜头都可以来作展览了 但我不喜欢这种黑白色调 但是它的构图倒是觉得很赞。
明明就是个炫技短片合集。“该死的墨西哥电影,随便抓了几个可怜虫,拍成黑白片,就说他们在拍艺术电影。”
有意无形
视听超级好
颇为厉害的处女作。尤其是对于声音的处理别具一格,故事主线是追寻传说中的摇滚歌手,但他的歌在始终没有出现,将之变作供观众投射的空白。
影像足够吸引人,试听语言足够前卫,电影整体足够新潮先锋。男孩足够美艳。只是叙事能力不敢恭维。共鸣差很多
画面、声效做到了极致,可惜精神层面并没有引起共鸣。
城市電影。尋找父親形象,搖滾樂,無聲、刻意放大的環境音、主觀的環境音,聲音的操弄。電影到一半時的敘事斷裂似乎是個神來一筆。
非常非常好,纯正的新浪潮vibe拍墨西哥城的随性故事,比《厨房》更凌乱也更自由,两部都是纯粹的作者炫技表达。《厨房》拍一个敏感脆弱但爱惹是生非的男人,《超级白》也拍了一个同样脆弱的角色,臆想中的老虎,砸碎车前窗的砖块,寻找了全片的精神偶像是一个毫无亮点的烂人——当幻想中父亲的形象破灭,无意义地游荡着的人们的下一步又是哪里呢。和学生运动的大背景构成了一种相当巧妙的对应。动物园看海狮翻飞、上流派对跃入高级泳池两段是魔力镜头。和《厨房》一样探讨身份认同。
镜头很牛逼啊:焦躁、迷茫、混乱和各种情绪变换都体现在镜头里了;政治背景穿插在漫无目的的行程中,没有太深入,恰到好处而已;anna是个对比很鲜明的人物,置身事外没多久又卷入混乱又肮脏的现实中,使得结尾的定格显得非常有韵味
不革命梦。
黑白格调总能让人信以为真,充满诗意又有纪实感。青春就是这样,有时个就像正在进行的一场纪实记忆的回放。你运动罢课绝食,却似乎忘了去向你心中的信仰致敬。如果世界是一个火车站,人们是旅客,那么诗人不是来了又走的人,而是那些停留在车站看着火车离开的人。
每次碰到这种艺术感十足的电影就觉得捡到宝
Sombra(深)与Güeros(浅)的对比 声音和影像的跨越边界侵入感 虚写政治聚焦人物的角度 阿隆索这部作品实际上是非常短篇集的骨架
WTF
公路片:一讲人与人关系节奏很狂乱,一进到罢课现场很迷幻。两次高空坠物后跑,三次追逃手持运镜。哥哥超级听弟弟的执念,很好奇卡带里是首什么样的“墨西哥摇滚”。歌手老矣,赤子之心荡然无存,但毕竟点燃了哥俩。@0815塞万提斯
Behind the tensionless prospects and smart ideas , which i like actually,another maxican direct present a reward-targeted youth story
柏林预习。2014柏林全景+最佳处女作奖。城市漫游式的公路片,大场面控制对一部处女作来说实在太出色了;摄影很厉害,声音处理也很有想法。当然对1999年墨西哥学运的讨论(cue了1968,但是主角是几个革命中的逍遥派……)完全是在法国新浪潮的框架内,也可以看做是68回声之一。有法国新浪潮早期那种随意和激情,然而正如虚构的Epigmenio Cruz是个混蛋一样,双重意义上的父亲缺位实际上也否定了“弑父情结”,完全是迷茫的子一代的漫游(以至于中心-酒吧段落中间还有一段直接cos[甜蜜的生活],其实片子剧作还有多处呼应费里尼这部名作)。导演处女作拍得是大学和动物园,第二部拍的是博物馆,他的作者性难道是在故事片里讨论公共机构么哈哈哈哈(眼瞅第三部大概是拍警察局了……)。
胖油推荐给我,然后问我觉得如何,我说我喜欢里面的音乐。兰后胖友又问你不喜欢剧情吗?我老实道我不小心睡着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