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圣诞礼物和装饰都被偷走了,小镇的人们却不改一颗欢喜的金刚心,围在一起唱起了圣歌,因为心中的圣诞节永远存在,是偷不走的,它是我们内心永恒的爱与温暖,美好与欢乐。
在那一刻,我被这强大的力量感动得热泪盈眶,看得出格林奇也受到震撼,他内心那冰冻而封闭的大门被震开了一条缝隙,这合唱像一道光打了进去,给他照出新的可能性——不管经历了什么,我永远可以选择与快乐站在一起,向着爱的方向,让自己靠近想要的温暖,去接近人群美好的氛围。
不知不觉,认识到今是而昨非,他勇于面对错误,带着一车的圣诞包裹来到人群中,而人们接纳他欢迎他。
他等于重新活了过来,萎缩干瘪压抑的心脏恢复成强有力的两倍大。
其实,人们从来没有排斥过他,世界一直接纳欢迎他,这才是实相。
可是他自己把自己排斥在外。
当他与内在的自己、与过去的经历和解、合一,他也终于与外在的世界一体同心,世界多大,他的心就多大,他也开始发挥无限创造力,从前用来搞破坏的技能和工具,变成用来给小镇居民增添便利和美好。
绿毛怪格林奇从小就无父无母,他从未体验过亲情的温暖,也不知道如何与群体相处。
这样的他把自己封闭在家中,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踏足小镇。
格林奇同狗Max一起生活,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狗,除了会使用Puppy eyes撒娇,为主人倒咖啡穿衣服,拉车拉雪橇都不在话下。
尽管Max已经近乎全能,但由于生理限制,它无法与主人交流(谈心)。
所以格林奇还是很孤独,尤其是在圣诞节的时候。
因为害怕孤独,心不够大,所以不想度过一个属于家人团聚的日子。
这,没有错吧。
但格林奇不只自己不想过,也讨厌别人过,所以他决定假扮圣诞老人把所有人的礼物都偷走,夺走他们的快乐,让大家都讨厌圣诞节。
这样的逃避性行为显然是没有成功的。
因为人们想过圣诞节不是为了收礼物或者见到圣诞老人,而是与爱的人相守,分享喜悦。
接着一个小女孩Cindy的出现,更让他彻底改变了想法,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歉疚。
原来这个小女孩的圣诞心愿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东西,而是想让她的妈妈不那么辛苦,能够更加快乐。
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许愿的这种想法对格林奇来说是很震惊的,可以想象他的生活有多么封闭了吧。
从此以后,他接受了自己,也接受了圣诞节,并且认为Love and kindness是世界上最值得庆祝的。
对于一个动画电影角色来说,这么迅速转变本质上的人生态度是可能发生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像格林奇这样在孤儿院长大,没有一个充满爱的童年,甚至从未与他人吃过年夜饭的人来说,有那么容易改变么?
这样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最多的是孤独,最缺少的是爱,而在长大后,却发现大部分人拥有他没有的,得到爱对他们来说是那么轻而易举,理所当然。
对他而言,却是争取,却是小心翼翼,却是需要学习的东西。
影片中当格林奇从超大圣诞树上掉到人群之中时,他就像掉到了一个漩涡中,一个让他无所适从,必须立马挣脱的地方。
回到家后,他便决定要偷走圣诞节。
这是由怕生恨的举动。
在这个世界上,由怕生恨的行为比比皆是,看到让自己害怕的事物,有些人会感到讨厌,选择逃避。
这在理性角度上是可以理解的,没有人一出生就知道怎么处理痛苦,我们都需要指导,找到自己的舒适区。
但有些人在意识到无法逃避后便选择彻底摧毁,就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在《与神对话》中,作者说道:“所有人类的行为在其最深的层面都是由两种情绪——恐惧或爱——之一所推动的。
”在几乎所有电影中,你都可以找到这两个元素。
它们是对立的,也是相接的。
对于害怕孤独的人来说,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格林奇所做的,固步自封,因怕生厌。
应该做的是主动出击,用自己的方式把爱给出去,做到心中有爱,渐渐地,变得快乐。
转变的过程很难,很难,但它是必经之路。
作为一部儿童动画片,导演没有想过多探讨爱与恐惧这个庞大的主题,而是更专注于卖萌和搞笑。
影片中有温馨的小镇,热情的居民,可爱的孩子,忠诚的狗狗,友好的麋鹿,他们都是暖色调。
似乎只有格林奇不快乐,沮丧,有阴暗的气息。
我觉得这是过分理想化了,也让本片的结构变得非常简单,显然是没有冲奥的野心。
与不久前上映的《Small foot》相比,观众年龄层可以减五岁,智商可减30,可探讨的东西少了一半。
好在剧情不拖沓,如果你不喜欢打打杀杀动作片,狗血假文艺爱情片,又是脆皮心脏不敢看恐怖片的话,可以去凑个热闹。
在一场戏剧表演上身着绿色会带来厄运——莫里哀在表演之前,身着绿装死去。
好久没有这样一部电影,让我看的别扭难受又感到亲切了。
无他因为感觉这对我来说,成了一部寻找自我的电影。
小镇上有一个小孩——小格林奇,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绿色孩子,自小没了父母,住在孤儿院中。
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别人都去欢快过节,只有小绿,守在想象中充满了圣诞礼物的孤儿院中充满希望的孤独着(就算是想象中,小绿也是想象各种圣诞礼物而不是欢快的人群,我想,是不是他想象不出人群欢快的样子?
)。
想象碎裂,一地孤寂。
于是小绿明白,这个节日不属于他,甚至这成了一年中他最痛苦的日子。
因为这是一年中别人最幸福快乐的日子。
反差,才是最大的不幸。
慢慢的,小绿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圣诞节,敲碎了一次又一次想象,他长大了。
我想,很自然的,小绿成了一个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主人公。
他待着小狗麦克斯生活在远离小镇的掏空山体中,除了必要的采买,他从不进入小镇。
而自始至终,除了一位自来熟的老大哥,似乎,也从没有人注意过他。
新的圣诞节到了,这一次,当局宣称要举行一次超乎以往的圣诞庆祝活动。
小绿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他做了破坏圣诞庆祝活动的周密计划并且付诸实施,最终的前一点点,他成功了。
直到他遇到辛蒂露,那个背着包想远去北极找圣诞老人谈谈,那个希望自己妈妈不要那么忙的小女孩。
过程不说,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小绿封闭冰冻的心房被激活,欢声笑语围绕着他。
除去结尾,我都喜欢。
因为我仿佛能够从小绿身上看到我自己。
当然我不是在孤儿院长大,而是成长中的一些经历让我似乎也成了反社会人格。
这些经历到现在还在发挥着作用,记忆中父母断不了的吵架(我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小时候有什么幸福时光了,反而对那些痛苦记忆犹新仿佛历历在目),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畏缩。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年过年初二,到姥姥家拜年,父母不知何故在姥姥家就大吵了起来,而我就坐在窗户边的小沙发上,拉下帽檐抽泣。
慢慢长大,几乎每一年的过年,都是在父母的吵架中度过的,而有几年,我也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一个人在除夕夜在门外哭。
而且,我讨厌热闹,本能的对人多的地方敬而远之——今年去青岛,问去哪个海滨浴场,我下意识的就问哪个人更少,就连去青岛,也不是结伴而去。
我讨厌社交,能够短信邮件沟通的绝不通过电话,能够电话沟通的绝不面谈,沟通前总是列出一大些的纲要,类似照本宣科完成就感觉完成任务。
我时刻警觉,一旦高兴了我就会警告自己,这是暂时的,你终将回归孤独。
我要么逃避聚会,要么在聚会时时常说一些扫兴的话,大略是因为此时的我已经在为聚会后的袭来的孤独感做准备了吧。
别人找我玩,我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麻烦。
格林奇有麦克斯。
无论格林奇有多么的反社会人格,他身边有一只一直衷心陪着他的狗,那是温暖人心,不让内心彻底冰冷的一个契机,我想,如果没有麦克斯一直以来的陪伴,就算有辛蒂露,格林奇也不会走出反社会人格。
因为格林奇的心早就冰冻成块毫无裂缝了。
我不喜欢这结局,是因为我没有麦克斯,是因为我还没有遇到辛蒂露,我还在冷眼看别人的热闹。
格林奇,你不该拥有麦克斯。
文/梦里诗书 作为曾以《神偷奶爸》系列名声鹊起的照明娱乐,虽然仍旧为新版动画《绿毛怪格林奇》构建了一个在视觉上无可挑剔的童话世界,但在浓郁的圣诞氛围之下,电影剧情的空洞,以及人设的苍白,都使一场本当充满奇趣的历程,变的既俗套又低幼。
金·凯瑞真人主演的《圣诞怪杰》在前,对于一部其实本就并不够成功的电影改编,时隔十八年后的《绿毛怪格林奇》相较前作,非但没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反新作几乎没有拿出什么能够去引人瞩目的想法,甚至在人物上,新版格林奇的动画形象虽然乍看比《圣诞怪杰》里的真人形象来的更易让人接受,但却难比昔日金·凯瑞所赋予这角色的深刻印象。
在《绿毛怪格林奇》的创作上,其实不难看出电影对《神偷奶爸》思路的套搬,面对同样是坏人由坏变好的命题,电影俨然就是将格鲁变成了格林奇,将小黄人变成了小狗与胖鹿,然而电影所赋予格林奇这一人物的却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灵魂,他的孤僻也好,他的转变也罢,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只是按照剧情所设定的脚本完成了任务,那突兀的性格转变,即难以让人带入情感,也匮乏应有的深度。
没有一个能去天马行空,引人入胜的世界观,是电影在人物之外,另一个尤为严重的问题。
这部电影所为观众打造的世界,就是一个除了格林奇的阴暗之外,所有人都尽善尽美的乌托邦,过于理想化的呈现,使电影从始至终都欠缺最为起码的戏剧张力,这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电影所展现的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平庸,使其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毫无新意的圣诞故事,最终所能讨好的也就仅是适龄儿童的一时欢心。
爱的内核,出色的制作,以及小黄人开场前的友情出境,都使《绿毛怪格林奇》确是一部适合孩子的动画,但平庸的剧情下,这颗过于甜腻的圣诞糖果,却与一部真正适合全年龄段的合家欢之作有着不小的距离。
一直都对照明娱乐的动画充满好感,虽然他家动画大多以贱萌系生财发家,但可爱的造型,色彩斑斓的画风也算是他家动画的一大特色。
这片子的剧情在大多数人看来很是低幼,简简单单三段式的叙事便讲完了本片的故事。
不过,虽故事很浅显化,但却不失为圣诞假期内全家一起同欢同乐的电影。
另外,有一点也是不得不佩服照明娱乐对动画电影全年龄层的定位,即使是一个烂熟于心的普通故事,也能令大人和小孩在观影过程中欢快起来。
即使故事不足全靠贱萌来凑的路数也是百试不爽,或许他家的动画不走迪迪和皮皮那种高端路线,但也绝比如今日下西山的梦梦和蓝蓝要好得多。
最后,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在观影中竟然找回了当年观看《老雷斯》的感觉,恍如昨日,记忆犹新。
从第一次看到预告就被这个贱贱的绿毛怪吸引。
后来听说这个电影在北美的口碑不是特别好。
但是这个绿色的怪物,成功地以搞怪的外形和贱贱的性格吸引到我。
决定到电影院一探究竟。
确实,这个作为北美的贺岁电影,确实算不上佳作,但还是算不错的。
(难道国内外贺岁电影都不是特别好?
)故事没有大起大落,但是故事情节和结尾都有一丝丝暖心的地方。
可能是一部动画片,所以一些笑点对于我来说,都是比较僵硬。
昨天听到《晓说》在采访张艺谋。
提到一个点,大概的意思就是,现在很多人评判一部电影或是一个导演好不好,通常是以是否把故事说好。
把导演分成会说故事和不会说故事的导演。
但是高晓松和张艺谋都以为不然。
对于电影艺术来说,故事只是一部分,一部电影可以引起共鸣的因素太多了。
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镜头,氛围,甚至音乐。
其实细想,我对电影打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诸如年初的《西游记:女儿国》,我也打出了3星。
就是因为适时不错的音乐让我很感动。
也想我今年打出的满星的《大坏狐狸的故事》,就是因为简洁的画风,和整部电影透露出舒适的感觉。
所以从这点出发,我对这部电影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笑点很童真,故事很简洁。
很突出的就是暖心的情绪。
特别表达一点就是,制作确实非常不错,画风,和颜色的运用都是非常高水准(说到底不愧是照明娱乐的出品)。
另外,制作团队无限的想象力也是值得称赞。
这几年的特工电影,特工的技术越来越低,很不能吸引我。
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给他们看。
格林奇偷东西那段的武器,真是让我打开眼界,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流畅的动作和脑洞打开的武器,看得非常爽。
真的是奇思妙想。
当然,格林奇的贱逼性格,和柔然内心还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最后补一句,卷福(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配音相当不错,非常好听。
给这部电影3星半。
电影海报。
贴片播放小黄人。
一部电影,看2个贱人。
绿毛怪是一个常年深居在小镇以外,身处遥远的山中豪宅的技术宅男,从小父母便离他而去,剩下他孤身一人,流落小镇……由于从未有人关心和接近过他,他的心渐渐变得冰冷,任何温暖的情感,对他来说都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与他毫无关系……
从那时开始,他就搬到了距离小镇偏远的山中,自己一手建立的豪宅里居住……但其实这位技术宅,一点也不无聊,他在家中自己一手打造了全套的智能家居系统,由他唯一的狗狗全程跟踪服务,只要他在某个房间里按一下铃声……
就这样的过了52年,日子也还算是过得安逸直到冬季里的一天,他突然发现家里储存的食物,都被他自己吃光了,无奈之下,便与他的狗狗一起到镇里买食物和日用品……
然后他突然发现,这个小镇的居民都在高兴地准备和布置着圣诞节里的各种物品,让他又不禁回想起自己的那个孤独悲伤的童年时光……
与其说他很讨厌镇上的人们,不如说其实他是一个孤独太久,从小缺乏温暖,得不到别人理会的独居宅男……于是,当他回到自己家中后,便使尽浑身解数,描画和设计好了各种机关,雪橇车,还缝制了圣诞老人服装,计划干一票大的,即使是之前实施的破坏镇里的坐标性圣诞树的计划失败……
趁着大半夜大家都熟睡之际,他穿上圣诞老人的服装,让他看似弱小的狗狗,装扮成驯鹿模样,拉着他们的雪橇车,飞奔到小镇的各个家中,盗取所有的圣诞节物品……任何人都能在闭眼沐浴于光辉的圣诞歌谣下而获得快乐和宁静雪橇车拖着盗回来的大包小包,来到了最后一家的门前,绿毛怪一如熟练地,从烟囱里进入别人家中,当路过桌旁,看到送给圣诞老人吃的糖果后,便禁不住伸手去拿,却瞬间落进了家里小女孩的"陷阱"之中……原来小女孩是希望留下圣诞老人,帮她实现一个愿望,一个可以让她的妈妈工作负担减轻,不用那么操劳的愿望,绿毛怪敷衍地答应了她,而女孩却信以为真,开心地跑过去,给了绿毛怪一个温暖的拥抱,闭上双眼,跟他说了一句:“任何人都能在闭眼沐浴于光辉的圣诞歌谣下而获得快乐和宁静”……这个动作和这句话,让绿毛怪突然间不知所措,内心突然出现了一丝莫名的温暖……但接着,他还是把小女孩家中的圣诞物品按原计划全部盗走了……
快乐并不是建筑在物质之上第二天早上,当他以为镇里的人们,会为此乱成一团,变得愤怒的时候,却看到人们在空地中,手拉着手,围成一圈,唱起了圣诞歌……或者就像小女孩的妈妈所说的那样,虽然圣诞节的所有物品,包括圣诞礼物都没有了,但圣诞气氛,以及大家在圣诞节中的快乐和美好的祝愿,是谁也没有办法破坏和盗取的!
看着小镇的这一切,他真正目睹了,见证了即使没了圣诞礼物的居民,依然如小女孩所说的那句话那样:“任何人都能在闭眼沐浴于光辉的圣诞歌谣下而获得快乐和宁静”,包括你绿毛!
他渐渐明白,快乐并不是建筑在物质之上。
于是,他竭尽全力,把东西拉回了镇上,向大家还有小女孩,诚恳的道歉……
之后,小女孩特地一个人跑到他的住所门前,邀请他参加他们家组织的圣诞大餐派对……绿毛怪精心打扮了一番,带着狗狗,来到了小女孩的家门前,壮起胆,按了下门铃,小女孩瞬间开门迎接了他们进去,屋里暖暖地,都是镇里的人们,大家看到他,都纷纷上前与他拥抱,让他的心再次感受到了温暖……在餐桌上,他诚恳地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有时候,其实独居者并没有大家想像得那样可怕和冷漠,只是他们自己独居久了,不懂得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也不在乎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精彩,更不会欢迎别人走进他的世界,所以绿毛怪的门前,才会竖着那么多诅咒的木板,但要是踏进了外面的世界,对着别人做一些不礼貌的行为,看不得别人的好,其实内心深处是希望别人能对他有所关注,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存在感……要是碰上了一些能使他的心灵震撼的事情,或者他的心就能被暖回来了……
记得俄罗斯电影《十二怒汉》中,其中一名陪审团的成员,回忆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因为事业中的一次重大损失,使得自己很愤怒,伤心欲绝,所以在坐火车的途中,突然对着其他乘客破口大骂,吓得乘客纷纷跑到了其它车厢……只有一对母子没有离开,小男孩不解,抬头问母亲,我们为什么不走,他母亲说,那位叔叔估计是发生了些不愉快的事情,所以才会这样的,我们在这里静静地陪着他,让他不会感到孤独……他听见后,甚是感动,后来娶了这个小男孩的母亲,之后他的事业,又再度有了起色,他说就是因为她的不断鼓励与支持,他才能走到这里……说教并不能轻而改变绿毛,或类似绿毛的人们,毕竟他一直孤独地生活了大半世纪,不知有情、也不知有爱。
世事也如此,只有当你体验过,经历过程中,你才能明白某些话语的意义。
不得不提,绿毛怪的配音,是来自我们熟悉的,曾扮演多部知名美剧和电影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卷福)的声音,所以绿毛看起来,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有几分相像,哈哈。
《绿毛怪格林奇》在欧美国家其实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朋友观看,配上影片中精美到仿佛可以触手可及的玩具那样美丽可爱的各种物品与装饰,所以在北美票房连续几周里,都排在了冠军的位置,而在这边却遭遇冷淡,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的传统文化不一样……要是拍一个在过年期间,盗取大家的红包和压岁钱,还有年货那样的动画电影,或者情况就不一样了……
各位,好久不见,壹哥今天去相亲,终于轮到小壹跟大家聊聊天。
天气越来越冷了,眼瞅着南方的胖友们雪景晒得那叫一个开心,小壹也只好裹紧毛毯,多看几部好电影,缓解一下内心的落差。
说起来,每年冬天,都是小壹看片量暴涨的季节。
冷风尽吹的时候,冲一杯热饮,窝在沙发上追剧看电影,好不惬意。
如果再赶上个节日——比如未来不远处的圣诞节——就更是节日专属电影的特别观影时刻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哪怕没有心爱的人陪在身边,电影的力量,亦会让人倍感温暖。
你的圣诞专属电影,是哪一部?
(不许说《真爱至上》!
)小壹来说说自己的吧,每年都要在圣诞前后重温一遍的,1946年的老电影《生活多美好》。
好电影,总是有着跨越时代的魅力。
一个圣诞夜前计划自杀的绝望男人,被一位天使拯救,继而看清了自己这一生,其实过得并不失败。
有意无意中,原来他早已帮助、拯救了很多人的生活,他的人生,比他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在小壹眼中,这就是最温暖的圣诞电影。
而小壹每每看完,也总是会感慨——所幸,有这样的电影存在,让每个遍体鳞伤的灵魂,都能在光影之中得到一次抚慰、甚至唤醒的机会。
不知为何,黑白电影似乎有着将电影的单纯与美好无限放大的魔力,而同样能做到的,那就是动画电影了。
小壹刚刚就看了一部新近上映的动画片,同样应景的圣诞题材,来自小黄人制作团队的新作《绿毛怪格林奇》。
电影改编自苏斯博士的西方经典童书《格林奇偷走圣诞节》,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绿色的怪物格林奇(搞笑的是,电影一上来刚起床的他,就穿起了一条绿色的毛裤)。
因为从小是一个孤儿,从未感受过团圆与温暖的他,非常非常痛恨圣诞节。
不合群的他每天臭着脸,看谁都来气。
虽然干不出什么坏事,但各种恶作剧倒是乐此不疲。
而随着时间推移,小镇的人越快乐,就越让他抓狂。
多年的“节日轰炸”,也让格林奇的忍耐终于没了限度。
于是,他和他的“小忠犬”麦克斯(话说这只无所不能的小萌狗真是让小壹隔着银幕都想抱在怀里),决定开启一个“偷走圣诞”的“邪恶”计划…
不成,麦克斯实在太可爱,小壹决定再多放一张动图!
而整个“偷走圣诞”的过程,无论从观影体验,还是改编创新,都是电影中值得一提的华彩段落。
格林奇作为机械制造高手的能力,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
也许因为都是圣诞题材,也都发生在一个温馨小镇,且都是类似怪谈的寓言故事。
抛开体验度不错的3D,小壹竟然也从这部有着最新顶尖技术的动画电影中,看出了几分《生活多美好》般黑白老片的亲切感。
尤其,当你戴着3D眼镜,置身在这样色彩丰富而明亮的复古小镇中,耳边回荡着一首首欢快熟悉的圣诞风歌曲。
那种单纯而美好的观影体验,简直让感性的小壹,忍不住第N次感谢电影这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恩赐。
一个特别要讲的大亮点——开场不久,当小壹听到那首《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响起,这首最古老的圣诞颂歌,经过现代感十足的重新编排,被电影中的小镇居民集体合唱出来,完全地诠释了四个字:如沐春风。
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Pentatonix - Dr. Seuss' The Grinch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说真的,这么一首经典老歌响起(英文名你或许不熟,但如果小壹告诉你张韶涵的《寓言》便是翻唱这首呢?
有印象了吧),来影院路上被冻地要死的小壹,瞬间暖意上身。
所以,大家一定要点开听一听!
格林奇都忍不住鼓掌应该说,在对这个故事无比熟悉的前提下,影片中最先让小壹进入状态的,就是原声。
比如《音乐之声》中的那首经典的《My Favorite Things》,在电影中出现时也让小壹眼前一亮。
无论你对电影原声是否敏感,这都将会是一次提前到来的“美妙圣诞”之旅。
除了原声,应该说,格林奇这个贱兮兮的坏家伙,天生就是个适合动画改编的角色。
更何况,环球动画本就有着出产“超级反派”的优良传统。
还记得小黄人的主人,格鲁吗?
而经过环球动画标志性的Q弹形象加持,电影中的角色们,更是让人爱不释手。
比如这只萌萌的胖驯鹿。
出场不多,但每一次都让人笑出眼泪。
小镇居民,也都是Q弹无比的样子。
小壹忍不住便想回顾下环球动画的那些经典角色。
大家来看看,你还记得它们吗?
《爱宠大机密》
《欢乐好声音》
《神偷奶爸》下面这个就无需多言了。
哦对了,小壹要提醒大家的是,《绿毛怪格林奇》开场前,还会贴片一支最新短片《小黄人越狱计划》。
别怪小壹没提醒,迟到了,可就看不到了。
最后,小壹还是想和大家聊聊电影热闹背后的感动。
其实吧,电影的主题特别简单,关于爱与善良,关于付出与收获,关于温暖与团圆。
那个看起来坏坏的格林奇,生性孤僻,拒绝一切递送过来的温暖好意。
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在远离小镇的山上,每天看着山下传来的欢乐声,自顾自地生闷气。
他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拒绝善良,而只是,孤单地久了,忘了如何去传递善良而已。
久而久之,他自己都下意识地觉得——我不配得到爱。
那么,既然我不配,所有人就应该跟着我一起不快乐。
说真的,从失落的小格林奇身上,小壹隐隐看到了自己。
社交恐惧症如小壹,平日里超过5个人的聚会,就会下意识地想要逃避;过年过节碰到家里的亲戚,也有着唯恐避之不及的害怕。
心情,大概就像这张海报。
站在高处,看着对面的亲友相聚,自己虽然也很想融入进去,但那颗被孤单包裹了太久的心,始终不敢迈出那传递善意的第一步。
可依然,再孤独的人,再孤僻的心,也总会在最深处向往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暖。
依然会希望,在过节的时候,看上一部讲述团圆的温情满溢的电影。
人们说:动画片总是会将美好无限放大。
或许,与人为善在现实中,也并不会让你就此摆脱孤独,但从《生活多美好》到《绿毛怪格林奇》,每一部讲述圣诞故事的电影,也都在告诉我们——每个人心存善良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也许一味地付出,会让你感到沮丧,继而对眼前的一切产生恨意。
但这世界终究没有那么多赤裸的恶,我们更常看到的,是随波逐流。
可小壹始终记得那句话——这世界或许真的糟透了,但既然已经别无选择,为什么不做个施予善意的好人呢?
圣诞节🎄想看温馨幽默搞笑的动画片,超符合圣诞氛围啊,而且中文配音是潘粤明老师配的 ,更加值得看了。
喜欢圣诞题材的电影。
适合12月家人一起看,尤其是有小孩儿的,中文版还有潘粤明配音。
画风和创意都很好,不愧是小黄人和爱宠大机密团队。
里面的狗超可爱,又忠诚又懂事又体贴还会做家务,反手打一巴掌我家的狗[怒] 里面讨论的圣诞节意义这个主题很棒,礼物和装饰只是圣诞的一部分,家人朋友的团聚、节日氛围带来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片头放了个小黄人越狱的片段好好笑。
顺便推荐下我的公众号:小赵电影 ,可看剧
我觉得这肯定是我看过最好的关于圣诞怪杰的电影,一点不夸张!
这个角色其实无论真人电影,原著漫画,还是舞台剧表演,我都不是很感兴趣,因为角色确实挺丑的。
但这部动画片却把这个长得不讨喜的角色首次塑造得很有趣,特别是加入了超萌的配角,更是把故事里的Who-Ville 小镇营造得最美的一次!
片中Who-Ville 小镇到处都是漂亮的圣诞装饰,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无论远景、夜景还是细节都令人无限向往!
正好符合我对圣诞节的一切感受。
然而,却有人很受不了关于圣诞的一切,他就是“从小缺爱,长大有点变态”的格林奇!
本片中的格林奇没有那么长的毛发,看起来并不像怪兽,反而有点滑稽。
影片着重展示了他的“不开心”及尖酸刻薄,但在本尼的配音下并不会让人觉得讨厌,而是好笑、敏感,且十分值得同情。
为影片增色的是他的小狗max及胖麋鹿。
这两个角色都没有语言,却用生动的表情和眼神让人欲罢不能,迅速想拥有!
他们与格林奇的互动也相当温馨感人。
Who-Ville镇上的居民也都画得圆滚滚非常可爱。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本片表达的主题,那就是要将心胸放宽,学会爱别人,才能体会到被爱的感觉。
故事虽然家喻户晓,但这次通过动画片呈现,更加生动直白,非常适合小孩子理解。
影片对格林奇心胸狭窄的展示很形象,呈现出来就是他的心脏很小很小。
当他终于被感化,明白了圣诞的真正含义时,他的心就变大了,大得可以容得下别人,且不会再因为别人比他幸福而不开心。
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开心都源自于心胸狭窄,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没有“博爱精神”。
比如前几天让大家痛骂的故意把艾滋传染别人的人。
他们觉得,既然自己的命运如此不公,既然自己无法幸福,也不能让别人开心地活着,要拉其他人下地狱。
这种想法其实与格林奇最开始要偷走圣诞节的想法是一致的。
因为他们自身的遭遇,也要让其他人与他们一样不幸。
那些遇到欺负和挫折,就拿起枪走入校园枪杀其他学生的人,或者是总因为嫉妒别人而躲在电脑后骂人的键盘侠,及永远尖酸刻薄看待一切的人,也是如此。
但如果人们的心胸被打开,被爱所感化,不仅自己开心,也能为了别人而开心。
能做到这点不容易,希望大家都可以在看过本片后,体会到爱比恨更让人有幸福感,并审视一下自己,你的不开心是不是因为你的心,太小了?
本片很符合照明娱乐之前作品的风格,冷幽默加上卖萌的配角,笑点不断,但这次也不失温馨感人,特别适合圣诞节的一部电影。
开头有小黄人全新短片哦!
千万别迟到!
照明娱乐打造的这个欧美家喻户晓的“绿毛怪”,有着《神偷奶爸》一样的人设,都是人形狭长,总是憎恨抱怨的“不高兴”,高科技发明能手,又丧又贱贱的风格,最终都被女性感化。不过该片故事更偏低幼简单,没有“反派”及明显的戏剧冲突,绿毛怪与小女孩主/支线的粘合度很弱,笑料也主要靠狗啊羊啊这些动物配角来卖萌。不过,华丽美好的童话画面,爱与善良能驱除孤独的主题,倒是很应景圣诞节。ps:别迟到,正片前有三、四分钟的“小黄人”越狱短片。。。
感觉我对照明灯的动画都比较无感了...只喜欢当年稍稍惊艳的卑鄙的我。都听不太出本尼的声音了,配的真好,贱贱的有点烦人的那种感觉。全片只喜欢max,真是世界上最棒的狗狗了,唯一触动的点是max看到礼物的那一瞬间
和胡桃夹子一样花里胡哨且无聊且难看
哎……很俗套的故事……虐待小动物就算了全程“父亲”这个角色都没有出现母亲要工作还要抚养小孩……
老套又美国,里面合唱的部分蛮嗲的。喜欢片头的小黄人和隔壁兔子www
结尾变暖,不好,不喜欢。圣诞节难道不就是过度消费吗?就像春节,团聚是必要的,可是,物价凭什么涨这么多,就是在过度消费呀,春节也不见得比平常吃的多,一件新衣服,也未必要过年才买,秋天不就应该买冬装了吗?
尽管看之前就知道美利坚动画制作者们从来就没什么追求,结局一定无可避免走向和解,有着童年阴影的“坏人”格林奇终会无条件被感化成“好人”。但在观看过程中还是抱着一丝丝期望,要是照明能有勇气改写固有的好莱坞式团圆结局,将格林奇打造成彻头彻尾的“大坏蛋”,少些虚头巴脑的温馨场面(母女戏实在假得让人不适),或许片子会更有看头。不过前面的确笑得蛮开心的,照明的动画在搞笑娱乐性上从未让人失望过。
冲着卷福的配音去看的,结果他把声音变得不是很熟悉,于是很不舒服。
想摸摸毛茸茸的Grinch,剧情类似幼稚plus版圣诞颂歌
本尼老师口音super cute!!!
剧情敢不敢再低智一点儿
预算:7500万首周末票房:6757万北美票房:2亿7062万全球票房:5亿1159万上映日期:18.11.09-19.02.14上映周数:14周分级:PG最高院线数:4141北美最高排名:1发行方:Universal
(唱得很好;
刚刚看完电影,挺好玩的,不知大孩子看得高兴,有的大人都笑出了声。潘粤明老师配音跟以前看的他的电影电视不同,真的听不出来,好奇怎么做到的?
照明又突破了下限…
很开心潘粤明的中文配音,很开心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小狗,小女孩和朋友们都很萌。豆瓣er对合家欢电影要求真高,最后的转折虽有点硬拗,整体完整性和完成度还是相当不错的。
圣诞小镇以及小机关小机器的设计挺好剧情就麻麻地
太平淡了,略失望。
剧本太随便
一个心中充满嫉妒和怨恨孤独患者,如此轻而易举就被治愈,实在难以说服像我这样的大人。但也许像我这样心脏越活越小的大人不配拥有这种童话。我忘记了如何快乐,也许不是因为这世界不值得,而是因为我的心房关闭了。照明娱乐从来不主打深刻的内涵和宏大的格局,只负责提供点亮生活和娱乐你我这样简单的快乐,这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