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艾达·帕纳哈达
主演:萨瑞·巴亚特
类型:电影地区:伊朗语言:波斯语年份:2015
简介:纳西德,一个年轻的离婚女人,跟她十岁的儿子住在一个伊朗里海的北方城市。虽然根据伊朗当地法律,孩子的归属权是属于父亲的,但她前夫将孩子给了她,前提是她不能再婚。可当一个深爱她并希望与她结婚的男人出现在纳西德的生命中时,她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详细 >
扭曲
在伊朗,孩子的属于父亲,即使离婚。母亲如果想带孩子除非一直单身不再嫁。就像娜希德吸毒赌博的前夫说,你再也看不到孩子了,这是法律和真主给我的权力。是的,穆斯林国家的女性就是个物品,她们连睡觉都带着头巾呢。
马苏德的狗狗真会抢镜头~
你们都看到了娜希德满嘴谎言的丑恶 我感受到的却是在大环境下一个离异女人对命运的无力感。不是他人好就应该不顾一切爱他信任他 爱情本没有道理逻辑可言 就像不是前夫渣就可以说放下就放下 娜希德被她儿子毁了一切 那么爱儿子就不可能不留恋前夫 唏嘘的是 这个儿子根本就对自己的爱毫无感觉。
3/5 --- 伊斯蘭世界另一荒謬概念. 但畫面以及劇情如同主人翁三心二意、過份糾結、過於破碎, 很令人出戲. 要不是看在Un Certain Regard面子上, 可以直接跳過.
道德的丛林荆棘满地,这就是娜希德生活环境,让人可怜又可恨。记一个伊朗女人的再婚。
活在谎言里的娜希德
好可怕的国家。
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ifc
该死的真主!真无聊
虽然情节上没有什么太大的跌宕起伏,但是真的能让人感觉到伊朗社会女性的那种窒息感
还好马苏德没有放弃,最后走向海边那一幕,几乎对他有一种崇敬,他对娜希德是真的爱,这种爱中没有算计、没有讨价还价,只有本质的包容、本质的坦诚。换我们自己,谁会去理解娜希德,我们都会认为她是个做作的女人,什么事情瞒着,要经济独立、要有自己的住所,她买一张笨重的红沙发,她认为“蹲监狱也该有放风的时间”,宁可跟姐妹借钱也死活不肯告诉马苏德她账户早空了。不肯表达自己对儿子的记挂,仅仅是不愿给马苏德添麻烦;费尽心思叫儿子进私立学校,唯恐儿子跟他亲生父亲一样不学好。我们埋怨她是基于我们自己国家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却无法理解在伊朗这种伊斯兰国家,女性哪怕仅仅是拥有自我意识、勇敢跟前夫离婚都是一个莫大的进步。我认为,作为全知视角的观众,我们至少要做到像马苏德一样理解她,否则我们的观念是无知且落后的。
母亲,还是伟大的
论一个女人如何作死……虽然看到了伊朗女人的地位。但是更多的是看到的一种相互作用,娜希德的不坦诚对新夫的热情,对儿子的成长,对前夫的喜欢,都变成了副作用。看起来像是空有美貌,没有智商情商的也不懂得持家的还想挣脱生活的女人。
我满口谎言,我忧心忡忡,我一心一意。 我吸毒打架,我不学无术,我也有爱你的心。 我包容有爱,我明理从容,我也难以理解呀。
就冲电影的这股韧劲,我打五颗星
女主日子过得一团糟,归根结底还是没想明白,痛苦麻烦都是自找。
法哈蒂式的两难困境永远是行之有效的叙事法则。
上影节 国家文化不同吧,女权基本没有,女主可怜,但也有可恨之处,精神独立是建立在肉体也能独立的情况下的,不能作,还是得找个依靠,或者说伙伴,毕竟搭伙过日子嘛
离婚了恢复自由身的女人却无法独立,再一次被宗教礼数禁锢,结局如开头。伊朗的契约婚姻、临时婚姻对男人和女人都是双刀刃,想要稳定的家庭关系并不容易。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扭曲
在伊朗,孩子的属于父亲,即使离婚。母亲如果想带孩子除非一直单身不再嫁。就像娜希德吸毒赌博的前夫说,你再也看不到孩子了,这是法律和真主给我的权力。是的,穆斯林国家的女性就是个物品,她们连睡觉都带着头巾呢。
马苏德的狗狗真会抢镜头~
你们都看到了娜希德满嘴谎言的丑恶 我感受到的却是在大环境下一个离异女人对命运的无力感。不是他人好就应该不顾一切爱他信任他 爱情本没有道理逻辑可言 就像不是前夫渣就可以说放下就放下 娜希德被她儿子毁了一切 那么爱儿子就不可能不留恋前夫 唏嘘的是 这个儿子根本就对自己的爱毫无感觉。
3/5 --- 伊斯蘭世界另一荒謬概念. 但畫面以及劇情如同主人翁三心二意、過份糾結、過於破碎, 很令人出戲. 要不是看在Un Certain Regard面子上, 可以直接跳過.
道德的丛林荆棘满地,这就是娜希德生活环境,让人可怜又可恨。记一个伊朗女人的再婚。
活在谎言里的娜希德
好可怕的国家。
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ifc
该死的真主!真无聊
虽然情节上没有什么太大的跌宕起伏,但是真的能让人感觉到伊朗社会女性的那种窒息感
还好马苏德没有放弃,最后走向海边那一幕,几乎对他有一种崇敬,他对娜希德是真的爱,这种爱中没有算计、没有讨价还价,只有本质的包容、本质的坦诚。换我们自己,谁会去理解娜希德,我们都会认为她是个做作的女人,什么事情瞒着,要经济独立、要有自己的住所,她买一张笨重的红沙发,她认为“蹲监狱也该有放风的时间”,宁可跟姐妹借钱也死活不肯告诉马苏德她账户早空了。不肯表达自己对儿子的记挂,仅仅是不愿给马苏德添麻烦;费尽心思叫儿子进私立学校,唯恐儿子跟他亲生父亲一样不学好。我们埋怨她是基于我们自己国家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却无法理解在伊朗这种伊斯兰国家,女性哪怕仅仅是拥有自我意识、勇敢跟前夫离婚都是一个莫大的进步。我认为,作为全知视角的观众,我们至少要做到像马苏德一样理解她,否则我们的观念是无知且落后的。
母亲,还是伟大的
论一个女人如何作死……虽然看到了伊朗女人的地位。但是更多的是看到的一种相互作用,娜希德的不坦诚对新夫的热情,对儿子的成长,对前夫的喜欢,都变成了副作用。看起来像是空有美貌,没有智商情商的也不懂得持家的还想挣脱生活的女人。
我满口谎言,我忧心忡忡,我一心一意。 我吸毒打架,我不学无术,我也有爱你的心。 我包容有爱,我明理从容,我也难以理解呀。
就冲电影的这股韧劲,我打五颗星
女主日子过得一团糟,归根结底还是没想明白,痛苦麻烦都是自找。
法哈蒂式的两难困境永远是行之有效的叙事法则。
上影节 国家文化不同吧,女权基本没有,女主可怜,但也有可恨之处,精神独立是建立在肉体也能独立的情况下的,不能作,还是得找个依靠,或者说伙伴,毕竟搭伙过日子嘛
离婚了恢复自由身的女人却无法独立,再一次被宗教礼数禁锢,结局如开头。伊朗的契约婚姻、临时婚姻对男人和女人都是双刀刃,想要稳定的家庭关系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