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看到这个是因为被网页推了了一部叫做 二胎 的电视剧,蒋欣+n个老戏骨主演的。
看了几集,觉得有点拖沓,人物的设定让我觉得脱离实际,所以在网上搜了一下后面的剧情,然后就发现了这部电视剧。
对比一下的话,这部的剧情设定更符合现实,虽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总的来说,我觉得算是优秀的剧本。
我认可的地方:1. 台词自然,生活化。
2. 讨论l了几个80后小夫妻的实际的话题,例如 姓氏,保姆,大宝的心理,不能避免的父母同住,双独夫妻面临的赡养父母...3. 几个人物设定都贴合实际,矛盾产生的比较自然,不需要可以黑化人物来制造矛盾。
我很欣赏以下几个设定,双方父母都是正常地对待孙子,不会抢着去给孩子当保姆,但又都愿意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忙带孙子孙女。
这符合我对大多数城市家庭的理解。
哪有那么多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都上赶子抢第三代啊,多数的父母其实都是心疼自己的孩子才愿意搭把手的。
男方父母多少有点重男轻女,但又不是很严重。
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虽然现在父母都很开明,但是老一辈在骨子里多少还是有点重男轻女的。
独生女的父母通常在自己孩子那一辈就已经过了这个坎了,但是独生子的父母并没有机会经历这种思想斗争。
小夫妻阳光正面,对孩子的问题上尽量亲历亲为,不是只生不养。
有问题就解决,有误会就解释。
没那么多解不开的结,人物都很主动的去解决问题。
4. 整体表演水准不错。
虽然有人觉得女主表演夸张,但我觉得并没有很严重。
而且这是一部轻松家庭剧,女主的表演符合这个设定。
几个配角也都挺出彩。
我觉得失望的地方:1. 小夫妻这工作也太容易了,尤其是女主的。
4年没工作过,随便做做就能让人求着她去主管啊。
这公司比自己家开的还自由。
2. 对女性的描写依旧局限于有家庭和孩子,不过也符合现在的国情吧,国家现在需要女性去结婚生孩子。
但其实不需要把胡曼写成一个让人可怜的人物的。
3. 太多剧本都是打工,没钱,创业。
好像创业那么容易成功似的。
大多现代家庭剧都逃不开离婚和创业这个公式。
4. 最后二宝还是姓了陆。
暑期电视荧屏尽现真人秀,越来越闹的虐星似乎越来越同质化,而《二胎时代》的热播,则像暑期档的一匹黑马,实力不可小觑。
如果说,真人秀够热闹够娱乐,那么,看了电视剧《二胎时代》你会发现,生二胎要比真人秀精彩的多。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二胎”也成为了当下最为关注的社会话题,《二胎时代》就是基于这个灵感来创作的。
该剧是由上海剧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出品的都市生活剧,由滕文骥、王为执导,王晓晨、蒋毅、米露、陈亦飞、杨洋等主演。
生育二孩,意味着生活成本、教育成本、住房成本都会相应增加,所以,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生育高峰,但是,也对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胎时代》就是借助这样一个社会热门的话题,通过生二胎的种种事例和矛盾,来挖掘现代都市家庭在这种大环境下所发生的矛盾与变化,而这种戏剧性的冲突和当下的社会话题相结合,形成了无比强大的化学效应。
在带给观众心理愉悦的同时,也引发人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也是该剧受追捧的最大原因。
《二胎时代》虽然是在讲家庭,讲婆媳关系,讲夫妻之道,但没有狗血式的激化矛盾,而是更正面的回归现实,让原本就很简单的生活原原本本的呈现。
如果说,真人秀节目是360度无死角,是每天24小时持续拍摄,能真实的记录明星的生活。
那么,《二胎时代》恰恰也是用了这样一种方式,更真实的反映当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事业、爱情一个都不少,而且用快乐的方式来演绎,每一个细节,都传递了愉快的生活精神。
很多个故事情节,有理有节有据,很多个家庭场景,似曾相识又觉得发生的相当自然,不做作,不去作,而是合情合理的让人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里感受温暖,包容,理解,支持。
生二胎虽然需要面临各种现实问题,但事实上,生下二胎给家庭带来的幸福感和精神力量,是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的。
这也是这部剧最想表达的理念,充满希望又给人带来阳光。
如果说,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曾引起了大众对“翻墙生子”的热议,是因为中产阶级对于现阶段的公共服务或生活环境不满。
那么,越来越多的“双非”家庭赴美和赴港生子的急速飙升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能生的生不了,不能生的更想生。
《二胎时代》也同样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但是,把镜头对准的正是能生的这部分家庭,所以,在这个生二胎的问题上,角度更准,尺度更稳,精准的思路让这部戏塑造出来的角色更加的丰富立体。
像金灿灿和陆晓东,就属于典型的中产阶层。
而杜娟和韩丁,则是属于典型的富二代。
而金灿灿和杜娟,又是非常好的闺蜜。
既有高材生毕业就当了妈的现实问题,又有炫富臭美背后想要用生孩子来填补生活的尴尬局面。
不同的家庭都因为生二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
而在生二胎的背后,也让人看到了85后妈妈们的励志和成长,而这也是给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女性很大启迪的地方,生孩子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并不矛盾,为家庭和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不冲突。
而这也是这部戏很大的亮点之一。
真人秀最大的精彩在于人,是什么样的人去做这样的秀,而秀出来了最重要的还要真。
但生活从来就是生活,不是秀,所以,生活显然更加的真实。
而这种真实比秀出来的娱乐节目,要精彩的多。
而这其中,除了有这种最为先锋的话题,再加上编剧完美的艺术加工,和导演极具现实感的镜头,才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而这才是观众真正需要的。
文 /赤叶青枫不知不觉,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相继结婚生子,生儿育女方面的热门话题也不再局限于头胎,“二胎”及相关话题开始方兴未艾。
目前正在东方卫视等频道热播的电视剧《二胎时代》正是聚焦这一话题,展现了一对都市小夫妻面对中国式“二胎生活”的各种酸甜苦辣。
本身还像小孩子一样的80后妈妈金灿灿(王晓晨饰演)是个时尚辣妈,当惯了全职妈妈的她踏入陌生职场,接二连三的挫折让她倍受打击,而就在此时二胎政策让金灿灿刚刚沉寂下来的母爱大爆发,于是突发奇想打算再生一个孩子。
这个决定让家庭大战爆发,老公陆晓东(蒋毅饰演)和金母坚决反对,可是想要孙子的公婆却非常支持,而金灿灿再次怀孕让所有人最终都接受了这一事实,于是从此家庭内外风波不断,小两口为了二胎开始被迫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二人也在困境中逐渐成长于成熟,最终携手度过难关。
客观来看,金灿灿的一家极具话题代表性:工薪阶层的普通80后都市小夫妻、对于生二胎家庭成员意见不一、老一辈对小家庭干涉较多、想生二胎但经济上捉襟见肘、职场之中各种委屈不公及宫心计……或许也正是因为此剧在设定角色定位及剧情时,并没有走看似“高大上”实则“假大空”的路线,而是让金灿灿、陆晓东等一众角色无比地接地气儿,他们的性格、经历等或多或少都有你我身边朋友、同事甚至自己的影子,换而言之,此剧艺术地集中再现了80后甚至还包含90初这样一个特殊年龄段的已婚群体面对“二胎”这一家庭、人生大事所遭遇的种种问题。
另外,焦点虽在“二胎”之上,但职场、婚姻、家庭、生儿育女、教育孩子等方面也都一并覆盖到,堪称“当代中国式二胎家庭生活指南”,不仅让人看得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同时也会颇受启发,对于如何应对现实中自身遭遇的各种问题有了较好的对比和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除了金灿灿一家人鸡飞狗跳、热闹非凡的“二胎”大战上演的如火如荼之外,金灿灿的闺蜜杜娟(米露饰演)和其富二代的律师老公韩丁(陈亦飞饰演)的故事也颇具戏剧性。
拜金女嫁入豪门飞上枝头变凤凰,却不懂珍惜,每天不停炫富秀恩爱,对于孩子和丈夫基本不上心。
生二胎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杜娟及其相关角色的设置不光是为了给金灿灿一家作参照对比以及强化剧情矛盾冲突,使之更有看头,同时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和层面切入“二胎”话题——如果你觉得金灿灿过于草根,那么白富美杜娟的二胎经历则相信亦会引发你的思考,而后来杜娟的可喜转变也让人感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总而言之,《二胎时代》是近期非常值得一追的都市生活剧。
如果你已有二胎,相信它会引发你极高的共鸣,因为它讲述的没准正是你或你身边的故事;如果你正计划生育宝宝,那么更得看看,因为它虽名为“二胎”,但从怀孕到生产的那些事儿基本上都一网打尽,很值得借鉴。
今天跟妈妈一起看完了二胎时代,有搞笑也有感动,更多的是收获。
婚姻 爱情 亲情 友情我羡慕晓东爸妈的爱情,而我的爸妈对于他们的记忆除了吵架就是不说话,好好的时间太短了,以至于妈妈下午对我说“小妮你和小东内向是因为我和你爸老吵架吗?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因为我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作为孩子应该成为他们的润滑剂,而不是不管不顾不理,毕竟我已经成人。
我羡慕灿灿和杜娟的闺蜜情,我有吗?
她们矛盾发生后都能及时沟通,放下面子。
我的闺蜜都结婚了,也不在一个城市,我也怀疑我一个人还能坚持多久,我也只是一个女子。
我羡慕灿灿和晓东的爱情,单纯坚固。
俩人遇到困难互相帮衬打倒一切困难。
迎来美好结局。
今天是情人节,hu和孟先生都发来祝福和红包,我都没有回复也没领红包,我不该给他们希望。
我理想的对象如何呢?
对 某人,如果我当初好一点,结果会如何呢格局,对,格局要大一些。
说着容易,做起来也不会太难,接下来就去做吧!
做一个简单的人,单纯善良的人。
我妈在追,刚看到这里。
女主角生了二胎后全家冷落了大女儿,小姑娘只好用错误的方式来吸引家里大人的注意。
<图片1>上图这片段就是小姑娘的奶奶在吐槽小姑娘小小年纪不体谅大人之类的,作为这位奶奶的好友,出口劝慰的话是“哎呀你可要长点心眼哪,没出月子的小孩子你要看好啊,他姐姐看你们这样肯定会报复他的,趁你们不注意打他那可不得了。
”(大意如此)呵呵,真是好正确的教育意义啊!
难道家人不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吗?
女主不是还说了“要让女儿知道弟弟来到世上是来爱她的”嗯,奶奶又和好友商量了要24小时看护二胎的宝宝,防止小姑娘有机会打他。
回到家开会不让小姑娘列席,让大家都帮忙看孩子防止意外!
呵呵创建于 18:15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舍友在看,我跟着看了会。
唉,看得出来王晓晨特别想塑造一个单纯的好妈妈,可惜了,满屏尴尬,一颦一笑一惊一怒都显得极不自然。
一时半刻离不开孩子的焦急劲不是眉头一皱可以表现出来的呀。
另外编剧真是跟老年人有仇啊,擅自把孩子送去太奶奶家确实不妥当,老人带孩子观念较旧也是有的,妈妈担心孩子也很正常,但满屏的嫌弃是怎么回事?
那是孩子的直系长辈啊,再怎么样都是真心疼爱孩子的吧?!
各种暗示你们老了你们会带坏孩子。。。
文/ 鱼为用孙悟空的话来形容80后,那真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从出生到入学,人生境况就几多反转,大学毕业以为只要《奋斗》就能收获美好人生,谁知只能《蜗居》藏身,历遍职场心酸,不得已而《裸婚》,成为无数男女最后的选择,《大丈夫》则又让爱情的选择呈现另一种游离,好容易熬到当了《小爸妈》,却也着实见证了《小儿难养》的一路艰辛,更经历了《虎妈猫爸》的家庭教育的践行与反思,这次面对《二胎时代》尽管将人群扩散至90后,但他们的困境并不轻松,工作、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时代同样留给他们太多不可捉摸的负担。
在为数不多执行计划生育的国家,单独二胎政策更像是多留一个活口的安慰奖,但这一政策依然给许多渴求二胎的家庭带来巨大影响,“二胎”也像一把双刃剑,摆放在正在承受着巨大生活成本的家庭中。
电视剧也以两组物质能力有着悬殊差距的家庭为样本,向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展示“二胎时代”中将要遭遇的种种生存问题。
其实电视剧并不针对二胎政策的开放,更多的是聚焦在民众面对二胎的生活与心态变迁,金灿灿以及闺蜜杜鹃两人的二胎之路,一方面写尽周遭人群的反应,也完成了自我的成熟成长的艰苦蜕变。
所以剧中的故事也尽量近距离贴合现实家庭与社会,让两人经过家庭矛盾和职场危机,逐渐成长起来。
到21集的时候,其实剧作的重心开始转移,杜鹃在儿子“废物”的爆击之下,赶走了保姆戴姐,同时也将故事的视角从生育二胎到对亲子教育上的过渡——从“我生了他,我花钱给他请最好的保姆,给他买国外的奶粉,最好的玩具,最好的衣服,给他上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我做错什么了?
”的心塞质问,到“他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是谁,他在学校最讨厌的科目是哪一科,他吃什么东西会过敏,他最近最喜欢的新玩具是什么?
”的无奈反问,终于将观众的视线带回“教育”的终极命题上,不管生一个还是两个,这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但是买不了你对儿子的爱。
这应该就是每一次国产剧和观众,和时代对谈的结果:因为你想要得到,结果反而失去更多。
“二胎时代”其实也是一个选择题的时代,想要多子多福,又想要安逸生活,想要自由无拘,又想要更多福利保障,对不起,政策不允许,生活也不允许。
这也是电视剧在如此巨大的社会话题中,依然保持着小市民势力眼嚼舌根等肤浅小毛病的原因——百姓不深刻,反思也便过于浮躁。
《二胎时代》一如《蜗居》、《裸婚时代》们一样,都把中国人面临的新问题牵出来。
监制滕华涛说,“我从《双面胶》开始,都是讲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和感情,这次我们聚焦在白领生二胎。
“在“放开二胎”的政策背景之下,二胎成为了新的国民话题。
二胎要不要生,生了怎么养?
每个家庭又有不同,这实在没有标准答案。
在剧中女主角的闺蜜老公,连珠炮似的提到了家庭收入、住房环境、职业规划、谁带孩子等等问题。
事实上,我们谈论二胎,也只是聚焦在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已。
当然了,二胎要面临的问题不止于此,政策的风险、孩子的态度、教育的精力……在城市白领阶层的角度上,二胎更是一个牵扯极多的社会问题。
在《二胎时代》里,黄灿灿夫妻因为二胎问题,把所有家庭问题都经历了一遍。
从剧作的角度看,所有的冲突固然是家庭剧的俗套,只是围绕着“二胎”作为由起。
但二胎问题牵扯出的一系列问题,又不只是限于家庭而已,“养不养得起”是一个关乎经济基础和社会分工的大问题了。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件事,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了养育的奢侈化。
这当然不难想象,婚姻作为两个大家族的组合形式,下一代居然只有一个孩子。
中国人的独生子女无论在城市或者农村,都在悄然改变一个现实,就是养育孩子已然变成了奢侈的事。
这种转变才会带来“养不养得起”的问题,我们不难回忆起困难时代里的养育方式,即便在物质困难的过去,“养不养得起”都没有成为如今这般巨大的阻力。
能理解这里面的区别吗?
相较于过去我们的经济条件变好了,但养育的标准却因单胎政策提高了。
养一个孩子,正在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即便回顾历史这种转变发生的时间并不算久。
在《二胎时代》里,你能随时找到这种奢侈化的养育标准。
作为一个在一线城市有房产资本,同时夫妻又有中产收入的家庭,“养不起”的原因不在于经济困难,其实是高于家庭收入的奢侈化养育标准。
黄灿灿母亲说“再生一个,活该你们过穷日子。
”这里面的逻辑是养育成本太高,这会直接导致一个中产家庭生活质量的倒退。
黄灿灿的闺蜜老公,甚至直言黄这种家庭就不应该生孩子。
你看,养育的奢侈化正在让生育变质,似乎生育的权利,只属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父母。
这就是中国人要不要生二胎的真正问题,独子化让家庭形成了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即是孩子的成长需要,往往是远高于家庭环境的。
养孩子正在被奢侈化的畸形结论,由此出发,二胎问题被妖魔化的种种言论也不难想象。
一个家庭要不要生二胎,决定性的因素确实是个人选择,但二胎问题之所能变成国民话题,其实正是独子化带来扭曲的社会观念。
《二胎时代》并不是一部深入的电视剧,它在家庭剧的制作上没跳出“夫妻出轨”“婆媳乱战”之类的大俗套,但这部电视剧牵出的话题,却具有着普遍的社会意义。
我常说那些看似婆妈的家庭剧,往往承担着社会议题探讨的真使命,《二胎时代》之于今日的意义,也在于此。
@澎湃
写评论的时候正在听着二胎时代片尾曲,还挺好听的,《么么么么哒》我一般来豆瓣看评论基本就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很不错,二是没看懂,三是非常烂。
这部剧是第一种情况,我觉得很不错。
看到豆瓣里面的短评很有意思,俩星仨星的很少,要不一星要不五星,由此可见,群众内部分歧很大呀。
觉得好的,都在说内容,觉得不好的,都在抠细节。
其实说到底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剧情带入程度不同而已,二是口味不同。
对于没要二胎甚至一胎都没有的,求带入难度真的挺大,相反要过二胎的,多少都能不由自主的看上几集吧;至于口味轻重不解释,爱看苦情虐恋之类重口的,对这种淡水白菜味的请自行飘过。
说了那么多屁话,这部剧好在哪里呢?
我想说,真没必要太在意里面的细节,又不是甄嬛传,现代剧讲的是生活,不是场景。
他好在哪,我没说他好,看他就是在看我现在的生活,他会让我会心一笑,他会让我宽心,让我来写篇评论,让我想说,这就是生活,那种平时不会关注,其实却是最让你踏实的,回味的,似水的流年不扯了,换尿布去了
其中一段女儿明明自己穿反鞋,还说谎冤枉是老师帮她穿鞋穿反了,刚说完没多久,老师就出来解释,然后女儿自己穿回正鞋,结果重点居然不是教育女儿说谎不好,反而是都在夸奖女儿会穿鞋了,还有后面女主打电话给男主说第二步成功,她怎么知道会发生这件事,逻辑完全不通,这就是套路。
男主在职场立牌坊,不懂得给好处做销售,在其他地方却做婊子,骗爸妈买钟意的房子,骗大妈让饼子哄岳母,给好处让医生挂号等,别说什么为了老婆,难道转销售就不是为了老婆,居然还有心里负担,怎么骗长辈的时候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啊,可能除了爱老婆外没有一个亮点。
女主就是个任性傻,还是冲动面子货,毕业后五年没工作出来找工作还以为跟读书时做班长一样风光啊,一点工作经验都没有还认为别人在刁难她,老公劝还怨老公害她一毕业就结婚,一个巴掌拍不响;后面买房时的任性无理取闹冲动,一些是非关都没有的槽点就不说了。
演女主的女演员有一点挺成功,成功的把我对她以前演的角色的好感度消费殆尽了。
我也想说这个招女主的公司是不是傻,一个一毕业就结婚,五年一个工作经验和设计代表都没有的人你们也敢招,一个学生时期的作品五年还不过时啊,大公司的人难道设计能力连一个带孩子五年的人还比不过,这太逗了吧。
女主妈是一个消极现实派,有些时候矫枉过正;男主妈纯粹就是来体现婆媳关系的问题婆婆。
还有就买衣服给婆婆这件事,女主是不是傻,明明前头婆婆喜欢玫红色的,你还给她买黑色,给自己妈买玫红色,就算听闺蜜说要一碗水端平,那可以买别的东西啊,别说那件衣服跟她平时的穿着不搭,再说她之前不是工作就是帮忙带孙子,有时间去跳广场舞吗?
岳母一边说让女儿赶紧买房,其中一个解释是怕女婿住在岳母家住久了心里过不去,可是后面不商量就私自交定金的时候就不怕女婿心里过不去吗?
看久了感觉女主的个性其实有些像岳母。
另一对情侣,杜鹃和他老公,看着觉得两者之间一点火花都没有,感觉就是一对凑着过的代表,不论说开前还是说开后,人物形象和感情线完全提不起劲说。
米露之前在何以笙箫默的时候看着挺有气质的,在这部戏里脸沟厚之间划分好大,看着有些丑。
又一部呼吁女性回归家庭,为二胎政策背书的垃圾剧。
好久了
婆婆、孩子、和撕逼
呵呵,老公年收入10万,老婆全职在家,首付70万就能在上海买个不错的复式,房贷还只要6000,而且还能养活两个孩子?编剧你逗我呢
这样的女主能当妈???
/
补
虽然这个片子的剧情和演技有太多地方太夸张,但是关键的几个点还是很引发三思的,对于没有经历过这些的孩纸们来说,也是个提醒。
本想过来看看怎么个二胎法,被女主三观不正的给吓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男主角蒋毅不错。不过,女主角有点太作,演得痕迹太重。
女主演的太用力了……
狗血,但是现实好像确实就是这么一地鸡毛
小时候看的
断断续续的看,我觉得还挺好看的~
挺棒的电视剧,看到我老泪纵横啊,二胎不易,生活不易,
简直用狗血淋漓都不能足以完全形容的剧情,自私圣女婊的女主,完全没有任何社会阅历的全职妇女,转眼凭借一个设计赢得社会地位,这在现实生活就已经是个笑话。富二代律师勾搭上圣母婊背弃闺蜜老婆,我已经直接喷血,不知道编剧是对这个社会抱有多大美好的幻想才拍成这样!简直和二胎没有半毛钱关系好嘛
前面还能看下去,后面就不想看了,先不说他们两工资够不够付贷款,我就问问哪里有可以允许你三次辞职的公司?另外,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不请阿姨?每天还可以这里救火那里救火,来来来,怎么做到的?
电视上看了几集。作为曾经的国产婆媳剧专业户如今也终于看不下去了。作死进行时,鬼哭神嚎大乱斗,现代都市宫斗戏,神巧合神误会神经质,蛇蝎婆婆......真是够了!
比较雷
天呐你国编剧笔下塑造的女主角还能再傻一点吗?这种傻白痴在上海最后只会因为没钱没事业最后发现丈夫出轨崩溃离婚自己拼死争两个孩子。然后发现三十好几根本没公司愿意要,一场大型你国女人自作自受的魔幻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