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不看韩剧了,这次完全是冲着宋允儿的名字去看的。
宋允儿,这个名字第一次看到还是在《情定大饭店》里。
当时另一女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宋慧乔,但这女人实在没让我看出她的美丽来,没一点气质,特别是在早期的这些电视剧里,土,胖,难看。
反正那会我就盯着宋允儿看了。
很有气质的演员,有种欲拒还迎的感觉。
不管是在《情》,还是在现在这部《 on air》里,每当感情向她走进时,她的表情总是欣喜中略带犹豫无奈痛苦,让人又爱又恨的。
所幸最后的结局还是好的。
印象中的宋允儿,是个安静,不动声色却细腻感性的女人。
但是在刚看《on air》时,她的表演完全出乎我的想象:神经,虚荣,嫉妒,伶牙俐齿。
但就是这样一个完全真性情的徐英恩大作家,在后来的剧情发中越发体现出她的细腻,脆弱,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孩子,让人又不能生气,反而心疼。
而且还很重要的一点,她的短发,她的服装,她在酒店穿睡衣脸上粘着玫瑰花瓣的样子,她纤细的身材,总是有泪水的眼睛,真的,“琼哇一扑打”!
金荷娜漂亮嘛?
也许吧,可是漂亮的人哪里都有,要找这么水灵有气质的,只有在宋允儿身上才可以看到。
电视的最后导演和作家就这样在一起了。。。
哎,失去了前几集的针锋相对,真无聊啊。。。
所幸宋允儿还是呐么好看。
有她看,就够了。
===================很专业的来个分割线==========================以上,很不专业的剧评,因为本人只看人不看剧情。
但是还是大力推荐一下,对于那些俗套的韩剧而言,这部韩剧,很新很创意。
从看这部剧开始,就喜欢吴笙雅,觉得自己和她有些像:总是骄傲的保护着自己;总是冷淡的对别人好;对于自己认定的人,百分之一百的相信,付出,什么都可以放低……所以在看到19集的时候,我哭了……可以理解经纪人经过不断的挣扎后,还是决定去向吴笙雅问清楚。
毕竟无论自己如何相信,都要听到当事人的说法,才可以确信。
但更能理解吴笙雅在那一刻的歇斯底里。
她后来说:“即使世人都不相信我,以为你会相信我的,但你没有相信我。
99%的信任,1%的不信任,那也不行。
即使别人都说我疯了,我也相信张基俊,去了你的公司。
我一直相信你。
‘一起去吧。
去嘎纳。
我会圆你的梦的。
所以相信我。
’我相信了。
这种根本不可能的事,我相信了。
张基俊说的话,判断,感情,张基俊说的谎言,我都相信了。
但是,张基俊并没有相信。
有没有影片也好,即使在你面前放,也不应该说是吴笙雅。
”是的,你就是我相信的人,是我完完全全相信的人,你是我最后的支撑,我知道就算所有人都不相信我,至少还有你一定会站在我这边,所以你不能不相信我,你不相信我了,我还怎样继续下去呢……所以,当听到作家带着哭腔对多晴和尹PD喊着:“你跟那些人有什么区别?
那些说看过影片的没脑子的恶性网友,那些因为传闻想看吴笙雅,所以看我们的电视剧的观众们,跟在网上点来点去看这些无聊消息,又在这里说三道四的你,你们有什么差别?
你还说想成为作家?
你也一样。
现在什么都还不确定,张代表说要告上法庭,我们不是应该等等看吗?
我们是一伙的啊!
”看到作家轻拥着吴笙雅,说:“我不知道通过语言能传达多少真心,但是我相信你,都会过去的,马上就会过去。
”我第一次真正的喜欢作家……如果你是我相信的人,请无论如何要相信我,这样我才能在你面前哭过后,平静的面对那些不信任我的人,那些污蔑我的人……
总是觉得,每当自己看完一部好片,想要去为他说点什么的时候,语言就会变得苍白而无力。
应该怎么去评论这部片子呢?
当我终于抱着无限慨叹的心情看完它,由最开始厌恶女作家的造作和夸张到后来逐渐喜欢上她细腻敏感的心思,还有最开始如众人所见一般的耀眼的女明星到后来暴露在大众面前的艰辛坎坷,这部韩剧似乎改变了众人眼中传统的韩剧形象。
没有在一开始让我笑得前俯后仰而在最后难以忍受女主角不停的眼泪,也没有在一开始就将主角的爱歇斯底里的表现出来以至于最终难以收拾残局的狼狈,《on air》是小心并且谨慎的,它最大限度的还原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爱的欲说还休。
它打破了传统的韩剧表现手法,其间穿插的回忆片断慢慢揭开张基俊和吴圣雅的故事,张基俊和徐英恩的故事,巧妙的丰富了情节,让所有的剧情在出现的时候不至于显得突兀,同时(应该是我自己太迟钝,一直不知道到底他们四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又让所有的观众随着主人公情绪的波动陷入回忆。
是在17岁那年遇见的那位大叔吧,在酒店大堂为了几十万的房间费而争执,一边应付自己又一边保护自己;也是在那一个晚上自己抱着被抛弃的孩子得到前辈的帮助,在悲痛中决定重新开始新生活;更是在那个晚上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在晓恩的葬礼上,痛恨他,并决定不再原谅``````原来缘分是在7年前就连上的圆圈,只是如今需要大家的兑现。
所以所有人的故事交织在了一起,在橙色的舞台灯光中暧昧的上演。
12集的时候,觉得那个时候才开始有了真正的感情戏。
当一帮人在废弃的铁路旁进行片头拍摄,晚上的庆祝晚会上张基俊非常投入地唱了一首难听的歌,他深情而又“嘹亮”的歌声将所有人送进各自的沉思中。
然后,吴圣雅大胆地试探着张基俊的内心。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自己真是被编剧耍得团团转,还一直坚信着7年前张基俊喜欢的那个女子是作家。
)那时胆大的圣雅流露的是无奈的嫉妒吧,四个人复杂而又羞涩的内心让游戏不欢而散。
徐英恩在夜色中观赏起春天的樱花,李庆民悄悄打着电筒跟着她。
直到这里,我开始相信那个一直只叫徐英恩作家的导演是真正的喜欢她。
后来在徐英恩回忆起那晚时曾说:得到的,是某个人在深夜里为我照亮前面的路。
其实,比起这样的解释,更觉得,那个细腻但是含蓄的导演,只是想这么安静地跟在她的身后。
我的作家,我的剧组,我的演员,我的女人,此时的他,应该将作家小心地移到女人的位置上。
爱情的氛围一直悄悄流淌在每个主人公的周围,各自内心的故事雕刻成记忆的图腾,我是为此追寻而来,却羞涩得难以面对坦诚地看着我的你。
所以,自欺欺人般等待着你将甜言蜜语吐露,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加确定,对,你是爱我的。
所以比起感情戏的内敛,不得不说这样编排大胆的故事也成为更强大的卖点。
是的,很多人说娱乐圈很复杂。
在韩国,娱乐圈复杂得几乎是人尽皆知。
很早以前就听说韩最大的娱乐公司sm手段的强硬,打自己的艺人,压榨艺人,动用私人手段让艺人上位,这一切都让我想起sw里那个又精明有险恶的代表,而sm和sw的相似,又似乎一直隐射着什么;还有sbc对sw进行的独裁,那是现实中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情景,在sbs的编排下仿佛是无声的控诉;照片事件的泄漏,虽然不是故意的炒作,也戴上了职场上勾心斗角的奸诈``````编剧的大胆事实上让故事戏剧化,也从中透露出真实的演艺圈,但是真实的成分和夸张的成分究竟各自占了多少,那是站在娱乐圈外面的我们都不知道的事。
很久以前看过一部分,好像还是在卫视台,吴承雅和大叔的回忆戏份,在雨里借给小姑娘伞、给她打车的钱,呵斥她回学校好好上学。
那时候没有记住剧名,后来找到了,又忘了,又想起来,又找,反复才真正打了记忆的钢印在脑海。
以我的爱好,一定喜欢作家相关的故事,然而这个剧里却是对明星和经纪人大叔念念不忘。
这次为什么完整重温呢,一连几天甚至熬夜看了。
看凤凰传奇的b站整活视频,突然想,曾毅和谁很像呢,想半天发现是脑海深处的阿加西张其俊。
当然,看着剧就感到并没有很像啦。
李凡秀的演技太好,以至于快到结局总是在心里骂(以承雅的声音)“张其俊你个狗崽子”,可还是仍然爱他。
张其俊啊,是一个拥有世上最多情而且深情眼神的男人,他的眼神总是像受过伤的深海(这是什么🐶p比喻哈哈)平日我也自认清心寡欲,看剧却不时觉得张代表用那样的眼神看我三分钟我就会跟着他走去哪里都可以。
承雅是真正勇敢的女性,事业、爱情,那么努力那么争取,而且似乎永不畏惧。
尽管她身上那么多缺点,有时候傲慢无礼,有时候任性,有时候软弱逃避,但“小小丫头”真是在长大,在这些缺点中间勇敢地长大着。
相形之下,总觉得张代表是内心深处有创痕的人,不是爱情那种创痕,好像个性中有“被爱无能”“示爱无能”,不知道大叔还没有成为大人时候经历是怎样的。
他好像很喜欢沉默地自己解决问题,沉默地看着你爱着你,沉默地离开又回来,沉默地对很多他人好却从不显露自己的内心。
然而承雅需要看到你的心不是吗。
张代表,寻找回到吴承雅身边的路,就好像,重复承雅回到张其俊身边的路一样。
2022年五一节假日期间
对于《ON AIR》,我原本就没打算去注意李庆民,因为,我的目光一开始就集中在张基俊身上,李范秀在《奉达熙》中的安中根一角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而朴容夏在《冬季恋歌》中的角色,对于我,是完全的配角,而且《冬季恋歌》也完全不是我的那杯茶,所以,可以说,我对朴容夏是好感全无,对于李庆民是毫无期待的。
李庆民是什么时候让我掉转了视线的,现在回想,也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点,我想,可能是我不自知,更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感染力吧。
其实《ON AIR》的前半段,李庆民也并不显眼,他只是双生双旦中的一个,至少在当时的我看来,仅此而已。
而现在因为正中我的审美,再回顾,发现其实当时的点滴,已经开始显露他的魅力。
家庭的清贫没有让他卑微,也没有促成他什么奇怪的傲骨,他镇定自若的生活着,工作着,凭着他坦荡的自尊。
徐英恩因为两个导演的安排对他担心,提出要不要去见一下局长,作为一个作家表示一下意见,李庆民回答道:“见了之后呢?
又想罩着我?
看来对作家来说,我无论作为导演还是男人,你都不放心。
我的自尊心就让我来维护吧。
也许你会说我混淆了自尊心和自卑感,但对一个连你的过去都好奇的男人来说,自卑感也是自尊心。
”——他并不避忌,而是直接坦率的说出自己的所想,明白的告诉徐英恩不要忽视他的感受,他不需要被照顾,他有自己能力,有自己的担当。
这是他的自信,其实,更是他在他在乎的人面前的自尊。
“你能给我发“平安无事到家”这种短信吧。
”——“回到家后给我发个短信,让我知道你平安到了吧”,不是应该这么说吗,这么说才温柔,不是吗。
可李庆民的话简直是要求,而不是询问。
其实当中已经包含了他的柔情与牵挂,徐英恩的一楞,用“写剧本都来不及”搪塞过去——其实她是收到他的讯息的了。
在徐英恩喝醉倒下时,李庆民第一时间伸出手托住她的脸——我相信这个举动根本没有经过他的大脑思考,而是最直接最本能的反映,体现出他最简单的真心:他早把自己当成了她身边的人,可以照顾她,陪伴她,和支持她的人。
在外景地的夜晚,他为她照亮脚下的路,在她发现,试探着挪动步伐时,他手中的那束光始终照着她的脚下,这也是李庆民的表达,他的关心,他的在乎。
两人站着,对视,微笑,这一刻,他们一定明白了,他们之间,是会有一份牵引的了。
在徐英恩因为被逼修改剧本,而在屋子里哭泣时,他并没有打开那扇门,进去,面对面的安慰她,而是,整天,整晚的坐在客厅,等待,陪伴着,在她终于走出门后,说:“别哭了,我很心疼”,我不得不说,这不是韩剧男主惯常对待女主的方式,惯常方法应该是:想出一个或俏皮,或温馨的方法,给女主角一个意外的惊喜,再用温柔的言语安慰,然后女主感动——这样才是。
而李庆民全然不是这样,他只用他的方式,简单,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行动,只有陪伴。
而这陪伴,甚至也是不易察觉的。
或许这会让人想:这样并不刻意让对方知道的关心,有什么用呢。
可我恰恰觉得这份关心深沉真挚。
因为,关心并不是为了要让苑街溃屑じ卸饔谀悖牵蛭远苑降母星槎苑⒌男枰O匀焕钋烀竦姆绞绞侵矣谧晕腋星榈淖钇铀氐姆绞剑亲钊萌烁卸姆绞健?/p> 他对徐英恩说:“再说一遍,那个打火机真的不是我的”,认真的表情,让原本只把这件事当作玩笑的徐英恩惊讶失笑。
同时,也明白,这句话不仅仅是李庆民的澄清。
以他这样一个坦荡自若的男人,一定不屑于去解释什么误会,而他对她再一次的解释,无疑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在乎她,在乎自己在她心目的感觉。
李庆民的在乎,从不需要说出来,一句简单的话,就清楚明白的表露了。
说过“我帮你报仇”之后,握住徐英恩的手,李庆民是绝对的行动派,他从容的用动作告诉她自己的情感,从不用海誓山盟,却更显出他笃定的心。
虽然我觉得吻并不是剧集中相爱的两人中最重要的戏份,但在这部剧中,书架下的那个吻,的确是让人无法忽视的。
很喜欢他对徐英恩说:“不要惊讶”,然后侧身吻上她的唇,他是如此的落落大方,羞涩,热情,这些通通没有,在他,仿佛是理所当然的事。
他对着她微笑,是他对这个吻的注解,是他宣告自己的感情,相应的,也引起了她的微笑,没有其他的甜言蜜语,两人对这一刻都有着各自的定义,也许还没有达成在一起的共识,但觉得温暖美好,这是肯定的。
“拍摄结束后一起去兜风吧,不是作为我的编剧,而是做为我的女人。
”——这样的短信,让徐英恩失眠了。
李庆民表达永远是简单直接的,套用金三顺的话:“比喻,拟人,天文,地理,这些都不要用”,他没有任何的迂回和修饰,也许少了诗情画意,但却愈加显得坚定,真实,直指内心。
相较于多彩绚丽的表白桥段,我倒觉得李庆民式的朴素表达更浪漫,更让人心动。
在结束全部拍摄后,李庆民来到徐英恩家,喝酒庆祝,浅浅一吻后说出一句:“今晚我不回家了,我要在这里睡”,这是他对感情毫不隐藏的需求,但李庆民的表达里,我更觉得这是他对他们未来的定义。
告诉他自己,也告诉她的定义。
在徐英恩拒绝之后,李庆民并没有失望沮丧,而是说:“告诉我原因,如果是因为俊熙,那根本不是原因”,然后就有了请俊熙喝饮料,生硬的说:“很好喝吧”的一幕,李庆民显得可爱,更显得格外真诚,他的真心,在这一刻,特别闪亮明媚,清澈见底。
在聚会结束送徐英恩回家时,他说:“想要拥抱你,想和你呆到天亮,这些我都忍,至少,每天打电话给我吧。
”——我不由得又要想到,如果是惯常的韩剧,必定又是男主角挖空心思,或布置浪漫场景,或准备动人宣言,来逗女主角开心,让她更爱自己,更迷恋自己,于是快乐的在一起。
我也相信惯常的表达出于真心,但我还是更喜欢李庆民式的等待和努力,他相信她对他的感情,同时也明白在一起不是只有感情就能达成的,他是成熟坚定的男人,懂得现实,并能直视,所以,他愿意等待,解决问题,帮助她说服自己,来到他的身边。
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安心的男人。
“有什么事,还要到安静的地方说”,“又哭了”,这些,都是李庆民快乐甜蜜的表达,是以他的方式说出的情话。
李庆民不是最帅,可温和淡然,没有热烈的表达,却让人安心舒适,他的朴素,简单,直接,给他所爱的人最真实的亲近感。
这是不同与以往韩剧男主角的一个人,没有强势的性格让人注目,“润物细无声”,是这样难以察觉的聚集我的视线,等我发现时,他已经在离我心里最近的地方了。
我很诧异,曾经《冬季恋歌》中毫不起眼的配角,竟然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我不知道,可能是朴容夏变了,也可能是我变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他,和他带出的里李庆民,正中我的审美:曾经认为他过柔的外貌,现在看来,没有压迫感,倒是舒服自然;表演,没有过多修饰,或者说,看不出演出的成份,真实可信——时间的确是最奇妙的东西。
五年前的韩剧,描绘了电视剧制作过程中的众生相,由此可窥见光鲜外表下电视圈、演艺界的真实模样。
剧中的四位主人公分别是经纪人张其俊、一线明星吴承雅、新人导演李庆民、王牌编剧徐英恩。
除此以外,还有代表电视台、制片公司、赞助方等相关机构的角色登场。
看着各方势力的博弈、人物间的冲突与妥协、以及从企划阶段到杀青过程中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不由感慨在以收视率为主流的评价标准下,在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下,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的诞生背后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由于题材对编剧和导演来说非常熟悉,本局的剧情真实感很强。
剧中的剧组熬夜拍摄、大巴上人人昏昏欲睡的场景,在外景地遭遇大风大雨、工作人员给器材套上遮雨布坚持拍摄的场景,将影像赶在直播时间前剪辑完毕的场景,直播后主角们焦急等待收视率公布的场景,都让人产生在看纪录片的错觉。
有意思的事,据说本片编剧之前的几部代表作都是围绕王子与灰姑娘、身世与绝症展开的老套韩剧,这次编剧却借片中人物之口坦言此类作品缺乏深度,很有自嘲的意味。
本剧的四位主演非常出色。
李凡秀饰演的张其俊时而是活跃气氛的幽默大叔,时而是爱憎分明、艰难困苦一人扛的大丈夫。
金荷娜饰演的吴承雅是看似傲慢的女王,实际也有自己的心酸和脆弱,同时她还在剧中剧扮演了天真烂漫的“恩英”。
录像带丑闻那一段中她的表演令人痛心。
在盲目、唯利是图的媒体面前,公众人物如履薄冰的处境可见一斑。
宋允儿饰演的徐英恩,是个看似疯疯癫癫,实则相当敬业的剧作家,是个宠爱儿子又满怀愧疚的单亲妈妈,也是个像孩子般纯真、恋爱时又像少女般忧郁羞涩的可爱女人。
朴容夏饰演的李庆民除了比他本人内敛些外,和现实生活中的他重合度高得可怕。
家庭重担、工作压力,他背负了很多,李庆民细腻的心思也和他本人如出一辙。
在容夏已经去世的现在,看着他在剧中演绎一个和自己相似的人,最后牵起爱人的手、收获幸福,让人不知是喜是悲。
剧情以一部不落俗套的电视剧《Ticket to the Moon》的制作为主线,同时以回忆或口述的方式穿插了主人公们各自的成长轨迹,其中又以明星吴承雅和编剧徐英恩的过去为重点。
吴承雅从高中起梦想成为全度妍那样的明星,凭借出众的外形条件她出演了许多广告以及影视作品中的花瓶角色,在声名鹊起的同时也被批评缺乏演技;徐英恩结束了失败的婚姻后,带着三岁的儿子开始创作剧本,处女作惨败,但之后凭借浪漫爱情片连连获得高收视率,成为明星编剧,但她的作品被批评为过于轻浮,只靠煽情台词撑场面。
随着剧情进展,主人公们的形象如同逐渐完成的拼图日益饱满,他们各自的改变或言行都令人信服。
在人物关系方面,前半部延续了韩剧的痼疾——虽然能感觉到对官配的感情刻画占了上风,但对另一种配对形式也不乏渲染。
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多花笔墨让不需要产生瓜葛的人之间徒生瓜葛。
不过,也正是这些瓜葛引发的某些人吃醋的反应,让他们的心之所向变得清晰。
进入后半部,感情线明朗起来。
首先是张其俊和吴承雅。
几次闪回让我们终于看清,他们从七年前起就已经放不下对方。
只是他们总是话说半句,言不由衷,在最后携手同行之前有太多擦肩而过。
比起上面神神秘秘的那对,个人还是更喜欢导演和作家的组合。
他们吵过很多次架,但每次和解后对彼此的了解都更深一层。
而且两人都是真性情,愿意把自己的世界向对方敞开。
他们把对方说的每句话、每个小举动记在心里,彼此牵挂着、试探着。
这种缓缓升温、润物细无声的情愫令人心动。
虽然由于导演的母亲给作家当保姆一事起了波折,但这波折在结局中草草解决了。
这结局固然有些草率,但简洁地点明两人的美好前景,避免陷入家庭剧模式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在配乐方面,本剧水准也很高。
听到主题曲《一句话》、插曲《YARIYA》、配乐《飞越天空》时,眼前就浮现出Tiket to the Moon拍摄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张其俊在台湾陪吴承雅跑步,边为她擦汗边说“丫头,我想你了”,此时响起的歌声“I need you/ I love you/ I can't say goodbye”(插曲《If》)简直在替两人表白;朴容夏演唱的《暗恋》让人想起徐英恩和李庆民席地坐在书架前的温馨时光;宋允儿的《影子》则像徐英恩独自在夜色中徘徊时的叹息。
尽管这剧也有韩剧中常见的问题(见面必去咖啡馆、对视时间长、结局仓促),但题材新颖而言之有物,感情描写细腻不浮夸,是部值得一看再看的优秀作品。
On Air落幕已经五年,戏外已是物是人非。
然而故事本身独立于外界的纷纷扰扰,只要按下播放键,剧中人就会再次上演他们的悲欢离合。
就像剧中的李导演所说的,“月亮上是一片荒原,但我们的作品能让人相信月亮上有玉兔和桂花树。
我们在去往月亮的路上。
”《On Air》原声精选地址:http://www.xiami.com/song/showcollect/id/16752011(分享自 @虾米音乐)
一部on air,最令我回味的是明星和经纪人的爱情。
一段感情因为隐藏了七年而变得深沉销魂。
一、相逢的人会再相逢第一个夜晚。
七年前,她瘦小,孤独、倔强,想用最短的时间赚取学费,想成为有着华丽外表的明星,没想到遇到了冒充全度妍经济人的骗子。
未谙世事的她幸而遇到了真正的全度妍和真正的经纪人张其俊。
骗局揭穿了,小女孩的自尊心却受了伤。
过去的十八年,谁知道她是靠自尊心和倔强生活的呢?
她在雨中颤抖着,而那个了不起的经济人却递给她一把雨伞,又将三万元的打车费塞到她的手中。
她愤怒地问他的名字,他凭什么可以同情她?
“这是同情吗?
你过去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对他来说稀松平常的事,可是那个雨夜成为她驱之不去的回忆片段,七年里,不知道咀嚼了多少遍。
他,有着黄金之手的经纪人,从圈子里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却有自己的信条。
见惯了做明星梦的追星族,那个女孩在他眼里也是如此普通吧?
然而校服少女再次出现在他的办公室,她竟然凭着墙上的女明星便相信了他。
听到他再次拒绝,懵懂的她当着那么多人问,是不是有什么必须做的事。
在办公室的哄笑声中他捂上了她的嘴。
怎么会有这么大胆的女孩呢?
他带她上了车,这个大眼睛的女孩惊慌失措,却强忍着没有下车,相反跟着怪叔叔到了宾馆。
他继续吓唬和挑衅,熟练地打开了一瓶Gorgia红酒,说是法国皇帝最爱喝的酒,而这个没有喝过酒却学过俄语的女孩却因此识破了他,发现他是个好人,却不是那个能帮她达成梦想的人。
她走了,因为她需要的是能帮助她成为明星的人,而不是这个嫌她幼齿的好大叔。
又一个夜晚,他和她都经历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也因此各有一段不能对外人提起的回忆。
因为她已蜕变为国民妖精,虽然演技备受指责,却万众宠爱于一身;他已风光不再,自己打造的演员们一个个跳槽离他而去,受伤潦倒独步街头。
背景正好是她的巨幅照片,笑容如此灿烂,却是属于大众的。
直到此时此刻,他们并未重逢。
她拒绝了分享演技大奖引得满城风雨,而他醉到几乎丧命。
涂脂抹粉的人不可信,他决定再不相信演员。
就在他独酌世态炎凉的时候,电话响了。
是她。
她终于坐在他的对面,光彩照人。
她叫吴承雅。
这位叫吴承雅的顶级明星要与他签约,理由是为了还七年钱借的三万元打车费。
尽管这种说法十分荒诞不经,但却足以让险些酒精中毒死去的他重新活过来。
二、爱是猜的游戏爱情有千百种可能,就看你相信哪种。
不相信一见钟情的人很少会收获一见钟情。
但深沉极了的感情谁敢想象?
张基俊不敢想象七年前的女孩对自己有怎样的感情。
现在的她美丽傲慢,不愿意背诵四句以上的台词,总是扮演清新可爱的角色或精明强干的女强人。
她有多红,关于演技的批评就有多多,可她仍然是大韩民国无数男人的梦想。
吴承雅也不敢想象当年的张基俊对自己有怎样的感情。
他批评自己的发型,骂她是不好好学习的傻丫头。
那两个夜晚后的唯一一次见面,五年钱,她试镜成功兴冲冲来找他,他却告诉她自己和其他经纪人一样,并不是她想象中的那种好人。
她告诉他“你听不懂我的话吗?
我想你了”,立下誓言,自己一定要很成功,而他以后也不要说认识自己。
然而,今次他们重逢了,于他来说,是比反转剧还戏剧性的反转。
于她而言,平等地坐在他的对面,却是她的计划。
如此的精心费力,却不是为了报复。
年少时的倔强和负气,经过几年的沉淀,留在心里的却只有爱情。
如果她想让他后悔,那只是想让他后悔曾藐视她的存在和她的感情。
可惜这些,他一无所知。
目前,他只是被大牌明星折腾得焦头烂额的经纪人,是她的司机经纪人。
而她,甚至不愿跟他的另外两个演员吃烤肉。
他已经疲惫不耐烦了,她却慢条斯理地挑选戒指,说是要挑好以后款式,免得以后结婚时心上人挑的不合她心意。
经过一次次冲突,终于他对她说,“这几天,就当作是我做了一场美丽的梦吧。
”美丽的梦没有很快结束,因为还有漫长的考验和成长等待着他们。
她在努力,而他也肯定了她:“相信我,甚至我的谎言”,“戛纳,一起去吧。
”有什么共同的梦更适合演员和经纪人呢,又有什么梦是对他俩最好的成就?
演员和经纪人的角色,他们扮演起来都游刃有余。
唯独那颗惴惴的心,在悄悄鼓起勇气揣度对方的感情。
你和徐作家很熟吗?
以前,我爱过她。
回答如此干脆。
过去的几年,你谈过恋爱吗?
演员不能谈恋爱吗?
会影响你的利益吗?
回答同样令人无言以对。
过去的七年,是偶尔的晨曦透过纱窗投下斑驳的印记。
那一刻如此甜蜜。
他摘下围在脖上的白毛巾给她拭去脸上的汗滴,说,“小小丫头,那么不听话,我想你了。
”她呆在那里。
在电视剧发布会上,她说自己签约张娱乐公司(张其俊)其实是回到张其俊的身边,就像鲢鱼,在海水中长大,再回到出生的淡水。
一片闪光灯照在他的脸上。
她在努力地改变自己,用心地演戏,像他的演员应该做的那样。
而他,在有意无意地调整与她的距离。
他们是一对刺猬,靠得太近有时就会刺伤对方。
本是默默隐藏的感情,偏偏有太多情不自禁。
他坐在办公室的庭院里伤神,脚上却是为她准备的粉红拖鞋。
她在樱花树下哭泣,只因为不忍他为她屈膝。
他牵着她的手离开游泳池里无休止也无进展的拍摄,那一刻谁相信他是膝盖最廉价的经纪人。
“我演得好吗?
”入戏很深的她止不住哭泣,一边哭一边问。
眼神没望向导演,只是望着远处的他。
每一次的交流都貌似寻常,却又电光火石。
牵扯他们的七年时光,人生中的三次会面,一点一点的在他们之间复苏,酝酿、浓缩。
三、拥抱在最痛的时候到来最亲密的一次接触,那一个拥抱来得最痛。
关于吴承雅有色情光碟的传闻在网络上散播。
信还是不信?
他说作为经纪人的他不敢相信他。
虽然作为男人的他是如此疼惜她。
我相信作为男人的他也相信可能有这样的光碟。
因为他见过那个瘦小的少女。
她那么小,在雨中颤抖,瞪大眼睛故作坚强。
那样的一个孩子如果做了错事并不是不可能的。
她是如此幼小。
他把她搂在胸前,问她为什么不早点回来,哪怕早一天也好。
如果有过,她一定受了许多苦。
他本可以保护他,可是却没有。
他第一次告诉他那张剪辑的光碟是他送的。
她美丽的样子、讨厌的样子,努力的样子,他都曾用心珍藏。
说出一直不曾泄漏的秘密,只是想告诉她他想守护她。
所有加诸于她的伤害都让他自责和心痛。
然而对她来说,这一些还不够。
很早以前她就说过,她愿意用万千宠爱换取一个男人的喜爱。
那个人是唯一,那份爱是唯一。
他是她最信任的人。
他只想替他彻底解决问题。
而在她眼里,他最担心的那些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她可以强颜欢笑,可以更努力的拍戏,却不能忍受他不相信她。
对吴承雅来说,张其俊是男人,是唯一和不可取代。
对张其俊来说,吴承雅是那个他要奋力保护的人。
为了她他可以战斗,绝无妥协。
与其说这是男人与女人感受的不同,不如说这是想象和现实的差距。
想象中的爱情是温室中的花朵,现实中的爱情却必将经历试炼。
他用他的解决方式,发现真相破除谣言,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
可是面对她受伤的心,他发现自己已无法承担对她的爱。
第一次,她提出要终止两人的契约,要将过去的七年放回到记忆中去。
他却更早选择离去。
为她安排好一切,他独自前往机场。
她闻讯赶来,像孩子一样在哭泣。
他在另一头听着她的哭泣心如刀绞。
四、离开是为了寻找回来的路因为爱,因为抱歉,因为负担不起,他选择暂时离开。
而她,一切的怨都是因为爱。
怨是因为你是我的整个星球。
当你离开的时候,我却只有爱和思念。
为什么七年时间仍然不能让我走到你的心里?
也许暴风雨一样的四年过后,你的样子会在我心中清晰起来。
三万元和雨伞是他的善良。
Gorgia是他在虚张声势,吓唬不止天高地厚的女孩。
试镜成功兴冲冲站在他面前报告喜讯的时候,他不留神说出的“我知道”。
原来他一直在关注我。
我美丽的样子、讨厌的样子以及丑陋的样子他都曾凝视。
我是别人眼中的明星,他却一直都能认出原来的那个我,尽管有时候不能说出口。
他也像我一样想念七年前的雨夜吧?
当我明悉这一切的时候,我却不知道你在哪里,何时归来。
学着煮乌冬面,也是一种思念。
我还是我,比起七年前的想念,至少我知道你爱我。
他也在思念我吧?
知道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善良的大人吧?
知道他是我信任的大叔吧?
知道他是我想分享喜悦的人吧?
知道他是我思念了七年的人吧?
知道他是我想回到的淡水吧?
知道经历种种我却依然爱他吧?
可是他在哪里呢?
五、你会渴望完美结局吗?
故事即将完结,主人公和观众共同迫切地渴望着结局。
会是喜剧吧?
不会是悲剧吧?
就这样惴惴不安中故事走到了结尾。
两年后他突然归来,而她站在机场像一棵美丽的树。
如想像中的平淡,如想象中的完美。
到最后,他俩还是坚持为对方作了自己。
他为她找到了通向好莱坞的门票,但是她要从头做起。
她也许只能当默默无闻的演员。
他可能会是连她喜欢的戒指都买不起的男人。
然而,在机场,她把手郑重地放在他的手心。
那是一辈子的安放。
他们会在地球某个角落认真地生活着。
写到他们的故事终了,我发现自己骨子里还是渴望这样的美好结局。
今年真的不是韩剧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古装剧占领荧屏后,我就开始渐渐退休了直到今年on air出现,真得算是眼前一亮导演很害羞也很man,是我喜欢的类型;经纪人以前演的外科医生安重根让我很hc;演员很漂亮,看过她的沐浴阳光和罗曼史,从反叛少女到温柔姑娘,也算是一个演技派;作家则是演技精到为人称颂,以前虽然没看过她演的片子,不过一出场那种气势还是压得住人的一开场那段真实的颁奖典礼,恐怕是点出了很多别人不敢点出来的话吧?
什么拿约换奖之类的中间也出现了n多客串明星,比较印象深刻的是李金夫妇前后客串,还互相呼应姜惠珍还是那么美貌金承泽客串的非常认真严肃金民俊跟李凡柱聊了一下上一部合作的剧,真是让我这种韩剧迷看得会心微笑阿不过到后面剧情还是走上了拖沓的老路,为了知道到底谁跟谁好我着实费了一番猜测直到最后几集才看出苗头来这一点也是其他剧应该学习的地方,别一上来就让人家猜出来谁是男一谁是女二最后那段黄色video也蛮触目惊心的让人想到艳照门,伟大的金编剧不愧为王牌编剧啊啊啊
片子还行,结尾太烂。
这两男两女全都喜欢不起来。
女明星开始还挺有范,后来整个变成一痴情善良小女人了,还两个人手牵手去好莱坞了,真是受不了;女作家后半部分比较正常,前半部分整集、整集的尖着嗓子吵架、指责做受不了状;男经纪人深情款款整天含着泪水注视着女明星还伴随着揪心、百转千回的配乐,多了还真让人恶心;男导演估计是个菜鸟演员演的吧,演技明显和上面三个人不是一个档次的,以至于导演整个形象都非常模糊,还没有哭哭啼啼的经纪人给人的印象清晰。
那个几个人好不容易拍成的据说是立意深刻,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探索人们内心的电视剧真是搞得人无所适从。
比一般王子喜欢灰姑娘的剧情更梦幻吧。
女演员演的智障真是太假了,还不如那个疗养院里和她对戏的群众演员演的入目。
以前很是喜欢过一部韩剧,on air。
金荷娜演的,犹记得经纪人大叔一直喜欢着金荷娜演的大明星,那是从她默默无闻起一直持续的关注,但是却从来没有表示过的,从来都只是默默地关注,默默陪伴着她一步一步的成长,看着她一直站在顶端,却依然只是默默地。
然而,在她迈向顶端的时候,他却一步一步滑向谷底,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可能,连最后的自尊都被践踏了,她回到他身边了。
只是因为,她也是很喜欢他的,所以一直等到她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找到一条回到他身边的路。
只是那个时候的经纪人,那么潦倒,又怎么可以说什么呢?
所以不过是借着这样一首酒后真言,悄悄地告知自己的心意。
每每想到这个,都觉得很心动。
总觉得喜欢,是最最美好,但又是最最艰难的事。
韩剧之所以为韩剧,不过是为我们创造了那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在里面,你可以看到毫无保留的付出,无所期待的陪伴,不管你走多远,永远有那么一个人,关注着你,不管你做什么,都会有这么一个人,一直站在你这边,可是,其实多么难。
以前我的酒品是多么烂,每次都必哭无疑,一直都有那么多那么多不开心,真的是不开心,其实真的很想大声说出来,但是这样会很做作吧?
今天进步很多,没有喝多少,更重要的是,我没有哭。
但是其实,罗嗦了这么多,最想表达的不过是,希望可以有那么一个人,一直站在我这边,两情相悦真的很难吗?
今天上班,一个孕妇跟着老公一起挤地铁,我都觉得,怀孕了还要让老婆挤地铁,太不应该了。
如果现在都是这样的话,会不会还是一个人好点?
算了,有些事是强求不来的,洗洗睡吧。
我讨厌金荷娜的大脸。。一点都没有韩国第一美人的感觉。。
恶心,宋允儿演得好恶心金荷娜的脸大得好恶心导演的胡子好恶心经纪人脸上的褶皱好恶心剧情也俗套恶心。。再也不轻易相信评分了。。
我沒想到演技不錯的人也會這麼造作
重燃我对职业的爱火啊……
前面觉得还不错,后面的剧情太慢了,觉得拍个电视剧也太多波折了吧,,两个女的很有个性也很凶
看也看不下去,编剧想好思路没啊
四人暧昧游戏,love line处理得很到位。更喜欢导演和编剧这一对,“是悸动…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照亮我前面的路,虽然模糊但很温暖的那种悸动…”(EP15)金恩淑真的很擅长写谈恋爱的戏啊。
两个女主角一开场就让人感到都是难以伺候的主。随着剧情发展,两人的性格始终如一,但却让人越来越喜欢她们,因为她们始终保留着人性最需要的那份“真”!吴笙雅面对“影带门”的冲击时,编、导、演的都真好,很感人!但好像影片有个时间上的bug,吴笙雅是先去SW面试还是先和张基俊去酒店的呢?
高考毕业那年追着看的-0-
我居然不爱这部。。。网上评价很高,我也没搞懂自己怎么不喜欢,可能是对允儿爱不起来吧,真心不喜欢这个演员的长相。还有我是想导演和女星配的,也未能如愿。
我也讨厌善良的人.
没错一颗星。我快被大段的无语凝噎憋死了。卧槽需咋要动不动就哭么不就是那么点破事儿么!这部戏的高分是怎么来的金牌编剧你妹啊!还有宋允儿的演技果然是棒子的代表哦~
五年前的编剧面对金荷娜一句话都说不出,五年后的编剧可以对导演呼来喝去,所以人不是天生怯懦没骨气,而是有没有实力硬气。
实在是好看的剧啊~对我而言主角是宋允儿和朴龙河。真的是超豪华阵容啊~~~主配角都很出彩,不,是相当出彩~轻松又紧张,演员笑会跟着笑,演员哭眼眶也会跟着湿。什么样的感情和情绪都很到位,徐徐的不急又不缓的渗进去~好看!超爱!
将暧昧进行到底
想看到On Air体系的架构,但不明显。最后只记住了台湾之行的两人相见。三星半。
陪我过国庆...不错不错~~
唉,貌似很多问题都没交代清楚诶。。。
很好奇韩国影视剧的制作流程,拍的蛮细致的男女主是编剧和导演,都是喜欢的人设和演员,cp感极强!两人浪漫的相处都印象很深。尤其是在剧本上画圈圈!为什么只是画个红圈就那么浪漫!男二女二的戏不怎么喜欢看。
on air很棒~~~~~看了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