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最后4分钟留给了一段珍贵的历史镜头一段苏联友人70年前拍摄并经现代技术修复了的开国大典的彩色影像,这段珍贵影像中的开国元勋们比电影及我想象中显得更亲切、更真实、更年轻。
56岁的毛主席,完全不是以往影视节目中神一样存在的形象,虽然仪式现场,主席淡定从容,但脸上偶尔也还是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内心的小小激动;51岁的周总理,面色红润,面庞饱满,没想象中的那么瘦;与周总理同龄的刘少奇,也显得很年轻;唯有朱德元帅略显老态,毕竟已是63岁的人了。
第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要是由一群年富力强的中年大叔们组成的,活力十足!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确实非常震撼。
海陆空三军的军事化演练,最好的装备,最优秀的士兵,最热情洋溢的人民群众悉数到场,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犹记得最感动人心的那一个场景:从军队面前缓缓驶过的1949年的汽车,到逐步跟上的2019年的汽车,1949年的汽车是没有人的。
大家心照不宣,因为之所以中国如今这么强大,具备了一个大国该有的各种担当,少不了当初革命先烈的付出啊!
最近中国的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内有经济的亟待复苏,外有外国某些不怀好意的政客的恶意抹黑,但是这些都压不垮我们这个国家。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动荡的岁月也没少见了。
只有这些杀不死我们的,才会使我们更强大。
在这样一个时机,羽蒙想跟大家好好聊一部电影,聊的是电影,看的是历史,愿的是祖国强大。
只有不忘记这些革命先烈的努力付出,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到北京香山“进京赶考”,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抱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在香山运筹帷幄、共商大计,会见民主人士、指挥渡江战役、布局经济工作和筹备政协会议。
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的开国大典的辉煌历程。
这部《决胜时刻》是在2019年9月20日上映的,距离19年的国庆节有10天的时间。
每年的国庆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影院就会上映很多这种大制作,明星云集的国庆电影。
以前并不太喜欢看这种电影,因为很多都是回顾历史,感觉回顾来回顾去,中国的历史都快回顾得差不多了,并没有什么新意。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钟意这样的电影了。
越了解历史,就越发现我们能有现在的好生活是真的很不容易的,那些在我们背后负重前行的人应该被历史铭记。
细数一下《决胜时刻》类似的国庆电影,发现每一年的这些电影都有很多共同点:1.明星云集,很多大牌明星在影片中都是友情出演,可能只会有那么一两句台词,但是他们也甘之如饴;2.画面考究,注重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3.台词打磨的用心,影片角色的人物分析到位;4.严肃电影保持严肃基调的同时还会加入一些小确幸的元素,让影片保持严肃的同时又带点小俏皮。
《决胜时刻》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影片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的扮演者均是《建国大业》的原班人马,五位角色的外形、举止、台词都是极大的贴合了历史原型的,再加上两部电影的重合剧情,让同样的演员来出演,非常的用心,让观众能够了解历史的同时,也有种缘分的感慨。
很多演员都是友情出演,他们为在这样一部电影里能有一句台词或者一个镜头而感到骄傲,例如马天宇、朱丹、杜江等等,这些明星单独拎一个出来都可以拍一部非常有主角光环的电影,但是他们都愿意在这种爱国题材的电影里充当绿叶,正因为他们的爱国情怀,也让我们为之动容。
影片由最开始的黑白画面逐渐过渡到彩色,人物服饰的用心,极大的展现了新中国建国前的紧张,从黑白到彩色的转换,也代表了新旧交替的这种预兆。
要把历史转换成影视作品,需要熟读历史,了解各个历史人物的脾性和特色,不能随意拍摄,在这一点上,《决胜时刻》成功了。
电影中,毛主席去见梅兰芳,梅兰芳掏出一包烟给他抽,毛主席摆摆手表示拒绝,梅兰芳说:“听说您平时一天都要抽一两包烟的啊!
”毛主席说:“地方这么大,我等下抽烟熏坏了你的嗓子怎么办?
”这种场景在电影中貌似可有可无,但是也正由于这个小场景表现出了毛主席的礼貌和谦逊,貌似无意中加入了毛主席爱抽烟的这一个说法,却是有意的丰满了人物形象。
此部片子虽然比不上谍战片那么惊心动魄,但是它最大程度的表现出了建国前的峥嵘岁月,让我这个90后也感受到了新中国建国的不容易。
国共和谈,渡江战役,绞杀反动派,保护同志。
这些历史上的种种全部还原到了一部139分钟的电影当中。
除了严肃主题之外,编剧还别有用心的加上了一些萌动情节:毛主席助攻警卫队长的好姻缘,餐桌上大秀英语,与小女儿的温情瞬间。
这些小场景看着看着就笑了,让观众了解到毛主席的另一面,也加深了影片的观赏性。
《决胜时刻》打破了把历史戏剧化的传统,通过光影艺术,有质感地还原了时代,使历史中的人重新鲜活起来,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树立了新典范。
历史影片的意义就在于让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同时也记得感恩。
中国这位好大哥经历了那么多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
就像这部《决胜时刻》一样,也借助这部电影表达一下我自己的祈愿:扛过了非典,战胜了疫情,也能hold住复杂的国际形势,因为它的名字叫中国。
你就好好拍不行吗?
非得整这么浮夸做作,不要这么小瞧底层人民的理解力吧?
1. 那个陈有富,全程一个表情。
整天无所事事,只会泡妞?
自己跟特务都跟丢了,还要批判人家小战士?
敌人都杀跟前来了,限他三天破案,后面居然不了了之了?
发现定时炸弹,闭着眼睛就往外扔,大哥这是在城里卖菜的地方,到处都是人啊。
全剧没看到这哥们到底在干啥,到处瞎晃悠。
2. 战斗插旗子那段,咱们是非要拍成这样的浮夸吗?
刚好牺牲的就是二桥,行你真行。
编的真好,一点逻辑没有3. 战斗打响了吧,两人身上全是火就往前冲,好家伙,机枪端的是真稳,火好像还能增加战斗值。
还能跟人干仗。
你拍不好就不要拍了嘛4. 那个英国战舰是何意?
一个人跑人家炮口上送人头?
着实没看懂5. 拍人国民党的时候说抓了我们的同志,咬牙切齿,抓他们特务的时候,恨不得多报上万个,你是一点也不提啊6.文白兄,你胆子挺大啊,敢留下来,那么多特务,随便就给你灭门了,这你不会想不到吧?
不会不害怕吧全剧充满了不可思议,逻辑错误,前后矛盾,浮夸做作,你就不能好好拍吗?
非得把观众当弱智吗
1那个孟凡瑶播音员,为啥开头的领导叫她把凡字拿了??
有啥寓意么?
这样拍摄难道不会传递一种,在领导面前个人连姓名权都不能保障的信息么??
ㄟ( ▔, ▔ )ㄏ2.保卫员说任何有字的信息都不能带出这间办公室。
毛主席说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破例揣兜里了???
嗯……是想告诉我们现在的孩子,领导就可以站在规定之外??
这两个问题没搞明白,我不敢看下去。
怕是一部披着红色外皮黑我党黑我毛爷爷的片子。
(*`へ´*)
无需多言,《决战时刻》是一部精彩的主旋律电影,片中没有过多的战争场面展示,而是集中展示了我国领导人的风采。
与共产党进驻的北京的欢歌笑语不同,南京总统府是一片“愁云惨淡”,不得民心的蒋介石集团苦苦挣扎,他还在认为失败的关键是毛泽东,殊不知,失去了人民,纵使有再精良的装备,也只会失败。
在小学初中时,不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正含义,认为只是胜利者的宣言。
但真正长大后,才明白只有共产党是心怀最广大人民的政党,在当时无数先烈寻求救亡图存的路的时候,只有共产党的道路能拯救人民。
这句话实在是无比正确。
现实生活的互联网中,总有人为蒋介石辩护,认为蒋介石总有功劳,不应对他太苛责。
我认为,蒋粉根本没有历史常识,“九一八”的“不准抗日”和全面抗战中的皖南事变,无一不表明他是一个残忍至极,毫无家国情怀的人。
要说他好,也就是运输大队长干得好!
最后,不得不说,开国大典真是万能催泪,每次画面和毛主席的声音一出来,我都会热泪盈眶。
感谢苏联送我们的彩色画面。
向先烈致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有一说一,《决胜时刻》确实真的很好看。
说一下个人感受,真的是心有所感,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了,第一次见到电影把1949年开国大典的4k重制放出来[em]e166[/em]这部电影也将铁骨铮铮的事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演绎了出来。
国家和人民之所以能够安稳,也是我们党彻底消灭所有反动派发展建设国家的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心的去看这一部电影,也是因为我们经济繁荣、文化开放!
电影中有这么几个情景,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拜谒孙中山先生衣冠冢,毛主席沉重地道出了党和人民找到了民主新道路,告慰了孙先生的在天之灵。
我想,孙先生在天有灵,看到今日之中华,定会欣慰!
电影中第二点,看到蒋公对国共两党之内只要赞成和平的人都赶尽杀绝,张治中将军和家人团聚都是中共安排的,我忽然感到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笑话[em]e100[/em]你国民党,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号称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党和合法政府,你连你自己的党员、为全中国抗战立下汗马功劳的张治中将军,甚至孙夫人宋庆龄你都要赶尽杀绝,你党有什么资格执政?
孙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早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抛之脑后[em]e100[/em](电影中国民政府官员府邸都会挂着孙先生头像和手书“天下为公”这就是莫大的讽刺!
)另外,我知道有人会说这就是党和国家为了宣扬主旋律夸大其词。
事实上没有,参看新浪微博一位台湾博主挖出国民党黑料: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围剿中共红军,下令“多言抗日,立斩无赦”;1930年代,蒋介石下令决黄河对抗日军,反而不让军队正面对抗,淹死中华百姓数以万计的人口。
另外,解放战争中,蒋介石下令军队“务尽掠夺”侵占人民资产。
这些黑料是我们党和国家从不曾在教科书上写出来的,可以这样讲,这是为了给当时领导抗日的中国领袖蒋介石留一点面子[em]e100[/em]在电影里,也是国民党反动派连十几岁了孩子都不放过[em]e111[/em]如果是国统区的,小孩子就被抓壮丁;是加入了解放军的就一律枪毙,这是什么流氓党派的下贱行为?
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成为果粉[em]e100[/em](这些事实有当年的资料可以证明)再讲一讲,有朋友问过我,现在和民国、和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区别,人民还不是不太富有,认为是资本家掌握了人民。
那么,我告诉你,并不是。
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我国的大资本家根本不足数量,那些大家眼中的有钱人,他们根本不能成为一个大的阶级。
还有,在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商人不得成为公务员,但是可以参与政协参政议政。
这就是政治和法律保障。
在中国,80%的同胞,我们都一样,都是工人和农民阶级,另外20%的同胞,是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社会人士。
其实仔细想一想,我们口中当官的和普通公务员是没有资格拥有大量资产的;而我们口中所说的大多数官员都是贪官,我不这样认为,广大的公务员们是公务人员的大部分,而只有小部分是那些腐败分子国家蛀虫。
在矛盾观看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因此党和国家是毫无疑问的很好的[em]e245[/em][em]e245[/em]说了这么多,从这部电影说到了事实。
最后想说,有一些朋友会觉得党和国家对思想“控制”很多,其实每个国家每个党派都是(参考美利坚),我并不觉得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什么问题,这是经过实践检验得出来的真理,不是我们党自封的。
另外,讲一个敏感话题,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全国人民和当时的各个政党自己选择的(他们自己联名签字接受中共领导)好啦,在这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我最崇拜的人没有之一,只有第一,那就是国父孙中山先生。
当然,感谢革命先辈的抛头颅洒热血,让我们这一代能够享受和平,让我能够在这里水帖。
[em]e400026[/em]这盛世,如您所愿[em]e166[/em] ——发表于美团影评、QQ空间、豆瓣网、知乎。
(史实来源:《中华民国史》、新华社、百度百科、百度贴吧、新浪微博、)
2020年看的又一部好电影《决胜时刻》其实是去年国庆档上映的,去年国庆好电影太多了就没来得及看。
北平和平解放、中共中央抵达北平、驻进香山双清别墅、国共谈判、中共炮击英舰紫石英号、谈判破裂、渡江战役爆发、中共占领南京、筹备新政协、任弼时同志去世、小超邀请宋先生参加新政协、查封大量特务、新政协召开、开国大典在新中国成立的上半年,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用自己的鲜血铸就了新中国,影片中就讲述了一个叫二桥的普通小战士,他常年随中共军队打仗,曾陪着主席的女儿捉麻雀,听主席讲历史,陪主席看梅先生的戏,但由于家中母亲去世、父亲重病、妹妹年幼,主席特地叫他回家探亲。
但就在渡江战役即将胜利的时刻,当他插上一面红旗在长江南岸时,被乱枪射中两次,但他仍然坚持着扶助红旗,屹立不倒。
最终还是得到了马克思的召见。
后来主席知晓后十分地痛心,用他心爱的三根烟作为香,摆上了他渡江前拍的照片也是他人生最后一张照片,当主席说出“他才十六啊”的时候,泪目了,他是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小战士啊!
优秀影片,强烈推荐!!
《决胜时刻》是国庆档的一部作品,该片讲述1949年中国共产党进驻北京香山,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并同国民党反动势力做斗争的故事。
很早就得知,影片的最后会有彩色修复的开国大典,我也是冲着这个去的。
我相信,这也是无数中国人最期望的一个画面。
实际上,影片开头的一个黑白纪录片,就让我感觉到如此的真实,就如同纪录片一样。
当然,这部影片延续着这一类型影片的固有模式,高大伟岸亲民的英雄领袖,激情澎湃的战斗场面,复杂而又繁琐的谈判过程与会议场景,舍生忘死甘于奉献的无名战士。
同时,在尽量还原真实历史场景的前提下,试图往“严肃、庄重”的主题元素中添加新故事和新情节,增加电影的可看性。
但无论如何,影片中强行接插了很多煽情的画面,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也没有那么地深刻,影片主线和节奏也较为稀烂,没有现象中出现的那种斗智斗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感觉。
对于蒋介石的描述,也就是一味地等等等拖延战略,这似乎看起来不像是多次置中国共产党于危难之中的那个奸诈、阴险的反动人物。
对于渡江战役,很多网友反映说有抄袭和模仿,但是我个人确实也觉得整体过程并不怎么精彩。
谈判会议时的周恩来同志,态度及其强硬,不像其他影视剧作品中周总理和蔼可亲、有理服人的形象。
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感觉就是硬塞进去的主题元素,就像中国现代电视剧中,任何一部都会穿插有百万富豪,会有令人咋舌的狗血爱情故事一样。
所以电影最后呈现的面貌,就是流水账、碎片化、不成体系,人物符号化,风格舞台化,台词口号化。
当然,可以提提影片中几个让我动容的片段。
其一,田二桥在渡江战役即将胜利时,为了手中的红旗不倒,为了国家统一解放人民的那颗赤子之心,倒在了流弹中。
但那一幕的形象,是多少男人心中的梦想,是多少老人心中的回忆?
其二,任弼时老人在自己生命最后时刻,得知祖国即将全面解放,忍不住拖着病体为大家用小提琴弹奏了《奇异恩典》。
当旋律响起的那一刻,似乎感觉到一个垂危老人对国家未来的真实祝福和美好憧憬,让人感慨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悲壮。
其三,蒋介石原本打算破坏开国大典并准备进行轰炸,虽然整个部署情节有些乱套,但是看到蒋介石最后放弃破坏时内心的惋惜和不甘,以及归宿感。
他知道国民党已经彻底败了,但是自己所作所为又如何对得起这几万万中国人民?
就算是破坏了开国大典,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能那一刻,他也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败,知道人民是多么希望一个团结繁荣富强的祖国。
无论如何,这部影片还是带来了一些新鲜元素,让我们回顾了当时的真实历史。
向中国人民致敬,向无数流血牺牲的革命者致敬!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电影《决胜时刻》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
影片通过历久弥新的题材内容加上创新的艺术手法,追溯了新中国成立的初心和使命,缅怀致敬了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同时也为新时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树立了新的典范。
影片的最后,还原了“开国大典”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彩色真实影像,让我仿若来到那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真切的感受来自那个年代的呼吸和令人震撼的场面!
这应该是“开国大典”的历史影像资料第一次以彩色超高清画质出现,身为一个中国人,我真的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是难以言明的震撼和感动。
70年后的今天,通过大银幕,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这一历史性时刻,这一决胜时刻,这一新中国重要时刻,内心依然十分的震撼和激动,依然会为此感动到热泪盈眶。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情怀、有激情又有温度的经典之作,不仅是因为这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电影,更是它的艺术创作的新颖,让《决胜时刻》不仅在立意方面志存高远,在情怀的把握上也更加具有温度。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最重要的历史时刻,影片对于“和谈”的过程作了非常细致的描述,在细微末节上的处理更是精益求精,谈判桌上的针锋相对,我们党有我们的底线和坚持;而著名的渡江战役也是用了一段篇幅来深刻的记录了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而在影片中,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不仅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魄力,更有对待部下、家人的温情感人的一面。
我从这部电影里体会到了情绪上的喜怒哀乐,跟以往看到的那些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有着不一样的感觉。
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鲜活了起来,无论是小战士田二桥短暂的一生,还是任弼时同志那段像是在跟战友告别时拉的那段悠扬的小提琴声,都让我沉浸在一种非常饱满的情绪之中。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强调,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
这不仅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也是对那段风雨历程的回顾,更是对追求美好未来的鞭策。
还原历史、以情动人,既有抒情、又有诗意;既有斗争,又有温情。
希望这部电影的主流价值能够得到传承和传播,光是重温那段真实彩色的“开国大典”就足够震撼到我们心灵的,希望年轻的观众朋友们能够铭记历史,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生活。
即使是从映像中,能够看大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是能够热泪盈眶,因为这是把一个把星星之火,变成成燎原之势的伟大领路人,感谢毛主席。
感谢老一辈革命家的无私奉献,感谢那些为了新中国而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丹心拥朝辉作词:严肃无声处 听惊雷写青史啊铸丰碑龙归沧海 英魂壮血沃大地劲草肥抒肝胆 聚风雷问人生啊能几回太行山上云涛吼至今澎湃赞军威抒肝胆 聚风雷问人生啊能几回太行山上云涛吼至今澎湃赞军威浩气昭千古丹心拥朝晖浩气昭千古丹心拥朝晖浩气昭千古丹心拥朝晖浩气昭千古丹心拥朝晖
一般般吧,还好当初没抱很大的期望去观看。
有些情节挺尬的。
看到一些真实历史画面,还是挺有趣,而且蛮激动的,但整部电影节奏带不起来,就感觉是一篇流水账,特别是打英国舰艇和渡江两场大戏,看的有些尴尬。几个老演员没话说,黄景瑜现在是真的火,难啊都是他,王丽坤是不是有点出戏了?
虽然我现在非常小粉红,但是这个电影是真的不好看。轰紫石英渡江那段哭也不是因为电影本身,而是那段历史。
合格之作 就是太乱了 主席的亲情那段特别好 特务捣乱的地方用力过度了 谈判和 打英舰这两段好看2020 4 11 阅遍天下烂片无数我心不悔
我觉得比建党伟业好看!画面感,配乐,主线都挺好,推荐!
是那个演绎了上下五千年的男人!
看到片尾的彩色修复开国大典,觉得真人的感觉实在太不一样了。演绎演绎,总是难逃形似神不似。难得是出现了谈判桌上针锋相对的斗争场面,一南一北的政治形貌对比算是用心,只是拍得太流水帐了点吧!!!而且还用了很多建国大业的镜头…是演员相同就随便剪辑了吗???感情线毫无必要且尴尬咋回事儿啊这是?
几条故事线铺的稳稳当当。大家都怀着一颗渴望和平统一的心,为这决胜时刻做准备。真的这一刻来临,那种激动的无以言表的心情,太触动人了。今年是建国70周年了,这盛世,如他们所愿。黄景瑜的陈有富,轻轻浅浅的融入了这一切。他身上有军人的忠诚和严肃,也有少年人的单纯和直白,也有对儿女情的羞涩和喜悦。黄景瑜越来越成熟了,我真的太喜欢了。一次落泪在战斗场面,那种悲壮的场面很难不让人动容。两次泪目就不细说了,涉及剧透了。在国庆来临之际,这样一部影片,真的太让人感动了。这次点映,电影院今天就一场。好多上了岁数的爷爷奶奶来看,还有偷偷抹泪的。他们或许熟知那段历史也说不定,毕竟这里是南京。
居然看得感动呢,虽然感觉就是流水账,想说的东西太多
黄景瑜太好看了啊啊啊啊啊啊演技在线
塑造了一个陪女儿抓麻雀、和小警卫员写信、会说英文、会用古诗词撩妹的毛主席。#20191103
挺好的历史题材,如果拍得更纪实一点,减少点过度煽情,就更好了。
电影票是抽奖抽到的,带着爸妈去看,没想到意外的好看,我爸妈还哭了。陈有富和毛主席的互动很轻松幽默,最后的高清开国大典好激动
影片从毛主席的生活小细节入手,体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毛主席。主席和黄景瑜扮演的陈有富之间的互动是一抹亮色,田二桥的牺牲让人潸然泪下。总之,这是一部不一样的主旋律电影,很好看。
主旋律电影拍成这样,难怪大家不爱看,导演这么有自信有本事不要拿彩色开国大典做噱头,导演应该为,把【这么好的题材】拍成这样,感到惭愧。
所以黄景瑜是来干啥的?
就是冲着最后重新修复版开国大典去的,的确令人眼前一亮!只可惜时间有点短……好多素材都是直接从《建国大业》里剪出来的,整个电影的剪辑和叙事也太碎了,任弼时演奏一段全片最佳!其他方面,太想展示毛的日常亲和形象了,和当时的环境氛围实在是不搭……王丽坤真美啊!
单位工会组织去看的,虽然是主旋律电影,但是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希望以后多拍这样的主旋律大片!
【123/166】1949年,解放军渡江战役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这是建立新中国的决胜时刻。有机会还是得多看看这类电影,《建军》《建党》《建国》……通过电影体会那个时候的不容易与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缅怀那些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