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选秀日

Draft Day,超级选秀日(台),选秀之日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詹妮弗·加纳,克里斯·伯曼,查德维克·博斯曼,帕特里克·圣埃斯普利特,齐·麦克布赖德,梅尔·基佩尔,乔·格鲁登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选秀日》剧照

选秀日 剧照 NO.1选秀日 剧照 NO.2选秀日 剧照 NO.3选秀日 剧照 NO.4选秀日 剧照 NO.5选秀日 剧照 NO.6选秀日 剧照 NO.13选秀日 剧照 NO.14选秀日 剧照 NO.15选秀日 剧照 NO.16选秀日 剧照 NO.17选秀日 剧照 NO.18选秀日 剧照 NO.19选秀日 剧照 NO.20

《选秀日》长篇影评

 1 ) 体育励志类电影

两年前的电影,很不错,虽然里面的剧情有点超现实,但是很好看,就是和布朗今年一胜十五负的赛季联系起来有点违和。

以全美四大联盟之首NFL选秀夜为题材,看到身为布朗队总经理的Sonny,狗血兼精彩的一天,虽然一直懂的职业体育的残酷有时候不是在优胜劣汰,而是一个球员对一个城市千辛万苦建立起的归属感,可能随时被一笔交易而化为乌有,然后一句,这就是生意。

相对于大多数体育励志电影,该片集中于讲述球队经理人之间的博弈,前半部分讲述男主受到各方压力的被迫感,末尾来了两场精彩的博弈,逆转局面,看起来还不错,但总感觉少了些东西,话说开赛日,队员们的赛前鼓劲看的真是热血沸腾,

 2 ) 整个选秀交易过程分步骤阐述总结(贯穿整个情节)

1、布朗队的总经理桑尼用今年的7号签以及明年、后年的首轮签从海鹰队总经理汤姆那换来了今年的状元签(状元热门是四分卫波卡拉汉),这笔交易符合布朗队老板的意思,但是海鹰队这边的球迷却很气愤;2、桑尼最终用状元签选择了范铁马克,原因是波卡拉汉性格有问题,球队在四分卫位置上有伤愈复出极想表现的前明星球员布莱恩祖鲁,范铁马克非常热情有潜力,属于被埋没的人才;3、然后2号签、3号签、4号签都没选择波卡拉汉,5号签因为位置重叠的原因也不会选择波卡拉汉。

如果6号签也不选择波卡拉汉,让拥有7号签的海鹰队选中,相当于海鹰队不仅得到了原本就会得到的波卡拉汉,而且还凭空得到了两个未来的首轮选秀权,这种结果会导致桑尼被媒体评为年度最差总经理并被开除;4、所以桑尼只能去抢美洲虎队拥有的6号签。

他知道美洲虎的总经理杰夫是新手,所以直接跟杰夫说“波卡拉汉是水货,如果你选了他,你会成为今年最差总经理,而且既然你心仪的球员已经被选走,你找不到违背球迷意思,不选择波卡拉汉的理由”,于是杰夫决定交易:布朗队用今年、明年、后年的次轮选秀权换得美洲虎队的6号签;5、桑尼得到6号签后打电话给7号签的所有者,海鹰队的总经理汤姆,跟汤姆说“我现在有6号签,你的球迷都希望你能选到波卡拉汉,我可以和你交易”,最终谈判的交易是:布朗队用6号签换来了他原本交易给海鹰队的7号签以及明年、后年的首轮签,外加跑员大卫普特尼这个添头;6、海鹰队用6号签选中了球迷期盼的波卡拉汉,布朗队用7号签选中了主教练推荐的球员雷詹尼士;7、最终桑尼避免了被开除的命运,用1个首轮7号签、3个次轮选秀签的代价得到了首轮1号签(状元范铁马克)、首轮7号签(雷詹尼士)、跑员大卫普特尼,从数学的角度上来讲,相当于用3个次轮选秀签换得了首轮1号签和跑员大卫普特尼,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狡猾的交易!!

 3 ) 你们真的注意了那张绿纸条吗?

那张绿纸条从剧情一开始就被特写了而且直到状元签尘埃落定才公知天下:无论如何都要选范铁看了很多评论,都在讨论克利夫兰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其实从本片来讲,克利夫兰或者说老科肯定是赚了因为:1、满足了自己。

他必须选范铁,这才是他组队的必要的拼图。

但布朗只在第七顺位,如果范铁被截胡呢?

那他只能去选一个或者顺从教练或者顺从球探的一个替补。

有人一定会说,第七顺位一定选到范铁,但那只是模拟,无论舆论如何,数据如何,都是猜测和模拟。

正是由于剧中第一笔交易的发生,后面球队的计划不是一样被打乱了吗?

所以,为什么范铁就一定会被从第七顺位选中呢?

老科当然知道这点,所以当老板给他施加压力,正好又有海鹰的交易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第一个念头绝对是那张绿纸条。

2、满足了教练。

他必须要保持团队的凝聚力,留住教练。

尽管和老板的交谈中,教练似乎并不受待见,但以老桑尼和老科的性格,随便把谁踢出团队都绝对不是他们认为能取得成功的前提。

所以如果必须选范铁,那么那个詹尼士就要被放弃。

经过一番缠斗,终于两个人都能收入囊中。

教练最后叫老科boss,这才是真心服了他了,团队保持了完整性和凝聚力。

3、满足了老板。

老板要的是水花,状元签就是水花,尽管没有选众心所向的bo,但那个选秀之夜,克利夫兰布朗都绝对是全国舆论的核心,所有的体育频道都在对这笔交易津津乐道。

再经过后两个交易后,大赢家的光环被固定在了老板的头上,还记得开赛前包厢里那个老家伙洋洋得意的样子吧。

4、满足了家庭。

詹妮弗一直都是老科坚定的支持者,她是第一个看到纸条的人,话里话外一直对老科内心最终的信念给予支持和鼓励。

如果他选了bo,詹妮弗一定会对他失望。

老科的母亲最后说了一句“你爹在天之灵也会很想带这样一直球队”,显然,老科对球队的建设符合老桑尼的建队思路,母亲深知,老桑尼的遗愿绝不仅仅是把骨灰洒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球场,而是希望由他儿子带领球队一路取得胜利,这才是真正的遵从了老桑尼的遗愿。

母亲原谅了他,母亲很欣慰。

 4 ) 《选秀日》:在体育与人性交织中揭露的现实主义画卷

在体育题材的电影中,《选秀日》(Draft Day)并不是那种充斥着肌肉碰撞和汗水飙飞的类型,而是把焦点放在了美国橄榄球这项运动幕后的商业运作上。

影片的主角是克利夫兰布朗队的总经理桑尼·韦弗(凯文·科斯特纳饰演),他在橄榄球选秀日面临职业生涯的重大抉择。

这一天,他需要在个人情感、专业压力和未来前景之间找到平衡,做出对队伍最有利的决策。

凯文·科斯特纳以他成熟的演技,成功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依然冷静思考的职业经理人形象。

影片的节奏控制得当,紧张而不失节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选秀现场的紧张氛围中。

镜头穿梭于办公室的电话机、电脑屏幕以及主角紧张的面部表情之间,通过细节描写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让观众感受到选秀背后的激烈心理博弈。

《选秀日》更像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而非纯粹的体育电影。

它没有过多渲染体育比赛的激情和紧张,相反,它将焦点对准了那些在体育场之外,为了梦想、利益和荣耀而奋斗的人们。

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饱含深度,从主角桑尼到他的助手、教练,乃至他的母亲和女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在这个选秀日上经历着各自的转变。

然而,电影并非没有缺点。

一些批评者可能会认为影片的情节在某些地方略微陷入俗套,比如对于主角个人生活的描写,有时显得过于刻意地去营造情感冲突。

此外,对于那些不甚了解美国橄榄球运动细节的国际观众来说,片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过程或许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排斥感。

不过,总的来说,《选秀日》是一部值得关注的影片。

它不仅展示了体育背后的商业运作,更通过主角的选择和牺牲,讲述了关于责任、选择和坚持的故事。

这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电影,不论你是否是体育迷,它都有其值得观看的地方。

 5 ) 看不懂.....

真的不理解,这部电影,一共做了3笔交易第一笔交易:用本年7号签+2个首轮==本年1号签第二笔交易:用3个二轮选秀权==6号签第三笔交易:用本年6号+700万签==7号签+2个首轮+个球员电影一开始就提到之前有一笔交易是2号签换3个一轮+1个二轮第二笔交易脑子是有问题么?

3个二轮就能换到第一轮6顺位第三笔交易6号和7号交换估计一般情况也就是6号=7号+个球员,相当于700万买了2个首轮签,他们交易怎么做的呢....说是舆论压力但是还是牵强,2个首轮完全可以换更好的球员回到最开始,状元签所签的人,会掉到15位才会被别人选中,他手握7号签完全可以签下,如果他有这么强的交易能力,完全可以用3个二轮直接换6号也可以直接签下,还省下了700w现金。

最终的结果就是多花了700w还赢得了掌声.......看不懂啊....

 6 ) 选秀只有一次,好好享受

从看到预告片,就开始期待这部影片。

有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体育片,总是给人很男人的感觉。

剑走偏锋的一部运动题材电影,甚至没有一场完整的体育比赛,看到最后还是会让人血脉喷张。

开头的节奏很慢,慢慢抽丝剥茧交代出主人公的困境:工作上,球队老板想要明星球员,想在选秀日大出风头一次;明星教练,希望选择进攻端球员,充实球队实力;球迷方面,觉得他很冷血,甚至一手炒掉功勋教练(还是他老爸)。

生活上,跟同事的地下情众人皆知,还搞大了对方的肚子,不擅于表达的他却不知如何处理两人的感情;加上父亲的离世,跟母亲因为炒掉父亲所产生的芥蒂……其实他早决定了要选的球员,只是因为老板和教练的不同意见,做了无奈的选择。

好在选秀日就是那么神奇,他通过置换成功满足了三方的需求,打造了理想的球队。

这片子对不熟悉美系联盟的童鞋,在观影过程中可能有些小障碍。

但归根到底,电影如人生,人生就是一个个选择。

接受选择,享受选择,做好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方能不负此生。

140921晚1306

 7 ) 桑尼并非自救,只是恰好狗屎运

在前面的剧情里也说过,桑尼上任两年几乎被称为“搞砸了一切”,克村街头可见“SACKED SONNY”,选秀日当天与海鹰的3首轮换1状元签的交易本来就是赔本买卖,最后还用这个状元选下Vontae Mack,本来可以用7顺位选下的人,目的就是桑尼本人的意愿,确实没有考虑老板、教练的建议。

对同事也经常脾气不好,不管是本来性格如此还是来到布朗压力剧增的结果,桑尼几乎快要处于完全失败的境地。

最后就是上天眷顾的时刻了,第2、3、4、5顺位相继没有选BO,给了桑尼从rookie GM 卡森以及老练的麦克“打劫”的机会。

而影片出场的几位球员,本来的状元BO,技术层面上是几乎没有漏洞的,不过影片或明或暗也都指出BO在性格或者私生活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选秀当日在小绿屋,当没看到自己被选为状元就紧张得跑到外面去了。

真状元Vontae算是当届新秀顶尖水准,不过之前并没有被很多人看好。

跑锋Ray,半酱油人物,是布朗队位置上的重要补充。

布朗队四分卫Brian Drew,体能教练的评价不错,不过会存在伤病隐患。

 8 ) 从橄榄球和北美职业体育的视角来看,本片中的哪些情节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以及为什么Sonny是全NFL第二烂的总经理)

注1:本帖主要从橄榄球运动和球队管理层运作的角度出发,所以罗列(吐槽)对象不包括诸如“2014年海鹰刚在Russell Wilson带领下拿了超级碗,为什么会有状元签以及为什么会想选四分卫”、“球队总经理和女下属悄咪咪处对象被HR发现了会被开除”、“Bo Callahan那么多大学队友一个都没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如果人缘真这么差NFL球队管理层都早就应该有所耳闻”、“战术本后面贴百元美钞考验球员这种伎俩用一次还行,怎么可能用好几次”等等。

注2: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The Rewatchables Podcast关于本片的讨论1. 在没有对选秀目标进行详细研究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贸然进行选秀权大交易(3个首轮签换取状元签)打包多个选秀权向上交易,拿到靠前的顺位选取自己心仪的球员,这种情况在北美职业体育选秀中的确时常发生。

例如NFL堪萨斯酋长队在2017年选秀中用当年的首轮27号签、一个三轮签外加2018年的首轮签换得布法罗比尔队的首轮10号签,从而摘下了四分卫Patrick Mahomes——他也成功地带领酋长在三年后拿下超级碗。

用多个首轮选秀权这么重磅的筹码向上交易——一般是球队在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之后确信某名心仪的球员值得花大价钱得到,从而下定决心寻求这种激进的交换。

然而在本片中,主角Sonny,也就是克利夫兰布朗队的总经理在自己的汽车中答应与海鹰队的交易时,显然对于状元签潜在的使用对象Bo Callahan并不十分了解。

他竟然在赌上球队未来的大交易已经完成后,木已成舟的情况下才要下属拿来Callahan的选秀报告,要求球探深入研究录像,以及打电话了解球员的品性——我的天,这么不靠谱的总经理,早就应该拉出去解雇八百回了。

另外,他作为总经理对本队已有的四分卫的状态也几乎一无所知,同样是完成交易后,得知本队四分卫正在刻苦地训练和恢复,状态良好——然后他开始意识到球队可能并不需要一个新的四分卫,开始安抚球员和寻求补救……再拉出去解雇三百回。

当然,对于一开始与海鹰发生的这个大交易,片中交代了一个背景:球队老板要求Sonny“搞点水花”——似乎给这个冒险交易的完成提供了一定的合理性(并没有)。

2. 球队总经理在没有向球队老板汇报和与助手充分讨论的情况下完成这种级别的大交易同样是关于这个交易,Sonny开车开到半路上就匆忙答应下来……虽然这是对于老板“搞点水花”要求的贯彻实施,但在现实中球队经理完成这么重磅的交易(赌上球队未来两年的首轮选秀权)是一定会向老板请示的,先斩后奏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此外,Sonny答应这笔重磅交易前也没有与球队管理层的其他人员进行讨论,甚至连这笔交易对于球队工资结构的影响都不清楚(也是事后才找Ali核实,再次证明Sonny的不靠谱),这种情况也是不现实的。

3. 用砸锅卖铁得到的状元签选一个选秀行情预测为首轮中段的线卫从选秀前Sonny与Vontae Mack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如果Sonny不用7号签摘下Mack,他就极有可能掉到首轮中段(teens),选秀前各路媒体对他的行情预测就在这个区间。

就算Sonny慧眼识珠,发现了Mack的过人之处(其他球探和媒体都错过了),觉得他值得用状元签摘下,现实中也几乎不会有总经理这么操作——更何况这个状元签还是砸锅卖铁赌上球队未来换来的。

一般来说,如果一支球队管理层手握高顺位选秀权,但是在预测顺位较高的球员中并没有自己特别想要的,一般会寻求向下交易,将一个高顺位签换成多个低顺位签(例如片中美洲虎队的操作)。

Sonny倾家荡产换到状元签,然后用状元签选了一个用十几号签就能轻松拿到的球员……怎么说呢,可以竞争一下北美体育史上最愚蠢的操作了。

影片进行到这里,可以把Sonny逐出NFL,永不录用了。

4. 被公认为状元热门的Bo Callahan在选秀当天一路滑落,前六支球队纷纷跳过好吧,我承认2005年Aaron Rodgers也是一路滑到了24位才被包装工选中。

但是当时其实是手握状元签的49人队在Alex Smith和Rodgers之间选择了前者,并且Rodgers在选秀前被普遍看好的程度也远不及本片中的Callahan。

全NFL成绩最差的几个球队,就没一个想选一个状元大热门,公认的"franchise QB"?

5. 海鹰队把刚刚到手的两个首轮签吐了出来,还赔上一个弃踢回攻员,就为了把7号签提升一个顺位影片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海鹰对于Bo Callahan并不是非要不可的态度,并且后来成功地打劫了Sonny。

当然,影片也提供了一个背景,就是海鹰队的部分球迷对于球队的这一操作非常愤怒,导致总经理压力很大。

于是在选秀当天,海鹰队总经理成功取代Sonny,荣膺全NFL最愚蠢的经理。

他用7号签+未来两年布朗队的首轮签+一个水平不错的特勤组回攻员换来了……6号签。

结合之前的交易,也就是说海鹰用状元签+一名球员换得了6号签……合着一个没点我们还搭一个呗。

影片中提供了一个解释,海鹰队用6号签选来了本来用状元签也会选择的Callahan,还省了钱,所以其实没亏。

但是,说实话NFL球队有一百种操作方式省工资,赔上主力球员降低选秀顺位这种操作,大概够全联盟耻笑一阵的。

此外,即使在球迷的压力下,海鹰队在选秀当天也并没有非选Callahan不可的意愿,否则他们应该会早早与包括美洲虎队在内的2-6号签球队接触,寻求交易,这样也轮不到Sonny忽悠美洲虎的菜鸟总经理了(顺便说一句,美洲虎手握6号签,选情稍有意外就自乱阵脚,得到Sonny的报价后立刻答应下来也不再去别处询询价,全NFL第三烂的经理就你了)。

在明知布朗队不想要Callahan的情况下,海鹰做出这种脑残交易,给已然濒临万劫不复的Sonny擦屁股,这怎么看都说不通。

6. Sonny用刚刚拿回来的7号签选了一个……跑卫尽管现实NFL中2017年的Leonard Fournette和2018年的Saquon Barkley都是在高顺位被选中的跑卫,但近年来总体而言NFL球队几乎很少将高顺位签用在跑卫身上——传得准的四分卫不好找,跑得快的跑卫一抓一把,何必用珍贵的高位签选跑卫呢。

Fournette和Barkley在NFL虽有高光表现,但他们遭遇的严重伤病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将高位签投资于跑卫并不明智。

影片中Sonny用7号签选择跑卫Ray Jennings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球队名宿之后。

不过看过Sonny之前的鬼才操作,这也实在算不上什么了。

我们祝他和布朗队在平行宇宙NFL好运吧。

 9 ) 最佳选择奖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体育类电影没有真实故事,如何讲啊!

都说球队的教练都是坐在火上口上的。

我们的主角是总经理,性质一样了!

要当一个好的领导者,要能顶得住压力,有胆识有智谋。

电影的内容上没心情讲,因为我们的大领导换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从经理降为主管了,女友也说说分手了。

我迫于生活压力还不能马上辞职,我的领导们让我调整一下心情,好好学学如何管理人,磨练磨练也好,卧薪尝胆也好。

反正目前盯着你,别不辞职给我去找工作。

降职是心理上的,职场上的人世态炎凉是必然,同情你但不靠近你。

新领导用自己的人顺手又顺心,可以理解。

分手就分手吧,反正感情的事,最不好捉摸,已经刚被打击一下,这个反倒没有那么大的冲击。

迫于生计,不能辞职,这不是跳槽的好时机,你投个简历出去,背调立马就过来,你的现任领导立马查岗,然后说:这年代,咱们这资历谁还投简历啊,去哪儿,我找人给你介绍!

我KAO,是啊,你们都是团伙跳槽的,所以我才不得不走的!

所有都可以理解,又解释的通,可我还是很纠结。

不是痛苦,也不是恨,只奇诡,为毛职场拉帮结派这么严重,我们以前的同事一个个被逼迫的干掉!

两年经历了四次变故,以前不是你,但总会轮到你。

实力不重要,级别越高人脉越重要。

看这电影,想到的是压力,失眠?

无趣?

躁狂?

不是刚毕业了,总会经历,总要翻越。

听从你自己的内心,电影是真实事件?

那份胆识与智谋我向往之。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PS:沉的下去才有重量。

不同的处境对不同的电影有感觉!

 10 ) 不要把重要与重视混为一潭

8分4颗星。

体育类电影向来不是我的菜。

美国橄榄球职业大联盟。

也不是。

但是这部体育电影还是深深吸引了我。

尽管几乎没有一个镜头是关于球场的角逐。

这正是他引人入胜的地方。

他用二两个小时完美的诠释了球队经营的战略问题。

谁才是职业经理人,他应该干什么?

谁是教练?

他的职责在哪里?

谁是球员,如何才能给他最大的激励?

挖掘到最大的潜能。

经理人很多时候是不被人理解的。

他把内心深处的想法写在小纸条上。

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坚持。

尽管没人理解他,也不奢望别人理解。

落笔成神。

恰似一个经营之道的隐喻。

目标。

还是目标!

很多时候因为周遭的繁文缛节与闲言碎语。

模糊了你的真正的追求。

多么渴望一年以后,带着一只真正属于自己组建的战队奔赴绿荫。

而在此之前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为这个目标服务,都要向这个目标趋近。

周围有多少人是冷眼旁观或古道热肠。

教练为了自己的利益以辞职相威胁, Boss只看到你眼前的动作而非长久的规划,其实都不重要。

你存在的唯一理由,带领这支队伍拿到结果,你要杀出一条血路并认准你的路。

而不是做个好人。

或者一个八面玲珑的关系高手。

人在忙乱的时候,总是把重要和重视混为一潭。

所谓重视是让情绪反应大的事情,而所谓重要是对结果影响大的事情。

很多时候重视的并不一定是重要的。

因为人类经常被情绪左右。

或者被别人的情绪左右。

做好自己的事情。

守好自己的职责边界。

人,永远是最关键的。

Proud在2015赛季拔得头筹,关键决定性因素就是在2014选秀日中10分钟的眼花缭乱的人才布局,舍弃一个朝秦暮楚的吕布,换来桃园三结义。

所有人都活在关系里。

不要奢望所有人对你毕恭毕敬。

过分的圆滑与世故,只能模糊成败的焦点。

想起另一个我也极少看的体育电影,点球成金。

当年是冲着布拉德皮特去的。

这个演教练的大男主是不是绝望主妇电影版里面的男一号?

纯白的雪佛兰好帅呀。

《选秀日》短评

雷被选中那一段催泪

7分钟前
  • 小人德智
  • 推荐

不是喜欢演棒球的吗。

11分钟前
  • 天涯孤客
  • 还行

前面叨叨叨说了这么多专业名词差点就看不下去了……中段开始悬念浮现,最后各种反转,还是可以的

14分钟前
  • 三角猫
  • 推荐

在一些特殊时刻,讲什么要比怎么讲重要得多。好莱坞那些不具名规则(例如成功似快刀,可斩生活乱麻)令我恶心,但故事边界拓展的瞬间能让我忘记这一切。在我看来,传统意义上的叙事电影仍可具备所谓先锋气质,关键是克服现代文化里叙事重于故事的弊病。

15分钟前
  • godannar
  • 还行

第一顺位不按套路出牌大家都跟着乱了套,选秀交易水很深,NFL经理不好当(充满戏剧性的一天,凯文演得肥肠好

16分钟前
  • 龙三
  • 力荐

视角选择不在残酷的赛场,而在没有硝烟的选秀场,从一开始的失误被人牵着鼻子走,到最后一片混战下的绝地反击,应证了那句话,生意就是生意。真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原型和最后的结果。

20分钟前
  • 私房歌
  • 推荐

作为nfl选秀流程说明是合格的,但对于这个家伙说他精明还不如说他够运气。

24分钟前
  • 小粗
  • 还行

故事本身还是可圈可点的,但因为发生在球迷素质奇差的克利夫兰,减一星。

26分钟前
  • 张博
  • 还行

还算有趣,但始终不太喜欢在真实系的影片里做这种多重巧合式的反转。

29分钟前
  • 某茶君
  • 还行

只得刺激的豪賭是不夠的,輔線太弱

34分钟前
  • 魚仙
  • 还行

看到后面好紧张!另一个角色看竞计体育。顺说片尾曲好好听

39分钟前
  • 艾西丝
  • 力荐

1999年后 所有的体育类电影都应该在《再战星期天》中汲取点什么

43分钟前
  • ᠴᠣᠭᠲᠤ🔒
  • 较差

和点球成金一比就觉得少了某些真正touch人的东西,略爆米花,娱乐性很足

46分钟前
  • 塞口
  • 还行

Costner内几年(14、15)成体育励志片专业户了吧都?个人不喜欢为了制造紧张气氛而浓缩一天的剧,类似《24反恐任務》。所以整体一般。与女友、与母亲的和解都非常牵强。但激赏结尾部分壮怀激荡般的大逆转,确实酣畅淋漓。

47分钟前
  • 还行

毫无意义的感情戏就是在折磨人

48分钟前
  • 爱德
  • 较差

好看。而且选角都各有特色没有过度为难脸盲症,感恩。尽管不是NFL球迷,都好燃。

51分钟前
  • 嗷拜拜
  • 力荐

生,干,涩 所有演员都像卡住了什么一样,还有,能不能别吃了,谁是随地的一块披萨,加班的时候认真些行吗?

55分钟前
  • 看看
  • 较差

励志

58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补标

59分钟前
  • 噬元兽
  • 还行

一个可能性不高的故事,悬念造得很精彩。突显个人魅力的设置让剧情简单化了,但后半段依然嗨到。最简单直接的刺激:想看一个重重困局中的人杀出荆棘。仅凭台词。就像早年看赌神电影一样刺激。

1小时前
  • 蛇弹吉他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