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终于理解tvb在香港的市场是多么强大,下班之后,一部有点意思的电视剧的确是唯一的娱乐。
磕磕碰碰总算追完了这部电视剧,但实在是失望。
话说我是从它开始卖广告就说一定要看的,我期望会是一部跟n年前那醉打金枝差不多的搞笑片。
但不知道最近港剧怎么了,数来宝竟然都能做噱头,我这么俗的人都无法理解。
可能是焦点太多,总觉得啥重点都没有,32集的篇幅似乎啥都没讲,更啥都没讲透,纯粹是个消遣玩意,梅小青难道只适合做监制,做导演就不行?
对昭阳公主的印象是她真的很刁蛮,但其实仔细看剧情就会发现那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她也有温柔守礼待人真诚的一面。
而金多禄也是以诚待人的一个男子,还好两人最后在一起了而且很幸福。
我也特别喜欢银屏,她衷心护主虽然看起来刁蛮,但其实是个特别好的女孩子。
这部剧看了无数遍了,从小时候看到现在,特别好看,温馨又搞笑。
《醉打金枝》的剧情+《宫心计》的华丽外衣+《溏心风暴》的家庭亲情卖点+《金牌冰人》等的若干桥段=《公主嫁到》,但陈豪+佘诗曼〈欧阳震华+关咏荷,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前者只是物理组合,后者则会产生化学效应,很想念当年的“死胖子和荷姐”;《宫心计》的华丽包装还没看完该剧就有了审美疲劳,为何要在《公主嫁到》中再刺激我们眼球一把,其实港剧当年的场景及服务虽然没有大陆那么铺张及繁重,但那种清新的感觉和审美的趣味仍相当有特色,为何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呢,唉,在这些方面港剧是远没有大陆的优势的;《溏心风暴》的大卖似乎让TVB看到了家庭亲情剧的市场空间,索性在《公主嫁到》中再大打一次亲情牌,但那非常造作的鼓掌动作以及所谓的金家精神,除了让人无奈再无奈烦躁再烦躁外,不禁感叹难道编剧们真的已江郎才尽了吗,即使冷饭回锅也请加些佐料;PS:似乎近年港剧已迷恋上了喊口号似的台词和剧情,前有《宫心计》中刘三好的絮絮叨叨,现有《公主嫁到》中喋喋不休的金家精神,当年港剧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又到哪去了呢?
可能是因为关心才会挑剔,是为一评。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了公主嫁到的片段,对这个剧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似乎小时候看过,于是打开了播放器想证实一下,结果这一证实就看了完整的全剧。
整部电视剧我都是在姨母笑中度过的,每一对情侣都各有各的特点。
首先我们的男女主,昭阳公主和金多禄,欢喜冤家模式。
我是一个不怎么喜欢看港剧的人,阿佘是我最喜欢的港剧女明星,昭阳公主从看不起金家看不起金多禄到后面融入金家爱上多禄,在这过程中似乎是金家改变了公主,其实我倒是觉得是公主改变了金家。
金家表面上看起来和和睦睦和其实金絮其外败絮其中,公主看不上也是自然。
小时候看觉得昭阳太刁蛮,长大后在看却是金家人太过讨厌。
陈豪的演技毋庸置疑,金多禄在他的演绎下,我看到了二少爷对公主的转变。
不过昭阳的戏份似乎少了一点。
第二对,司徒银屏和丁有维,细水长流模式。
刚刚知道马国明获得了视帝,先恭喜一下。
银屏和丁有维我觉得感情来的有点突兀,但是也可以理解,两人算是不打不相识。
其实我倒是很喜欢这种火热泼辣的少女和似乎有些迂腐的书生的组合,陈法拉的颜真的戳我。
第三对,阿四和金多寿,缘分注定模式。
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这对的恋情会这么坎坷,好像主角一直都在相互扶持相互成长的时候,阿四和多寿一直都在虐虐虐。
后来我发觉,多寿从小被母亲教导不能与两个哥哥争,所以他养成了什么都不抢什么都不正,不敢上前的性格。
在面对阿四的时候一味的退让一味的不说,导致两人中间发生各种误会与坎坷,好在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四对,小玉和多福,整个剧里可能小玉是最不招人喜欢的了。
不过其实他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多福,可能小玉算不上一个好儿媳好嫂嫂,但是对于多福来说算得上一个好媳妇。
还有我们又爱又恨的丁父丁母,刚出场我以为是大反派坏到底的人,不过后来也看出来两人可爱的一面,至少他们真的是很爱对方也很爱他们的儿子。
这部剧真的很解压,很欢乐,哈哈哈金家的金句和拍掌👏,台词写的很好,押韵朗朗上口,每个人的台词功底也可以,很有欢乐好多对cp,每一对的故事线都很好昭阳和金多禄,年少传飞信,相遇不相识, 欢喜冤家终成真情侣,患难见真情,团圆大结局银屏和丁有维,一个投机取巧,一个墨守成规,反差感碰撞的化学反应很甜,后面转成了恋人是仇人之子有点猝不及防,最终也是美满大结局啦大公主和大驸马,虎妻弱夫,公主一朝落难,驸马不离不弃,患难见真情,大公主疯了的时候陈敏之演得挺好的丁财旺夫妻俩,都是势利眼见风使舵凑成一对很合适,但是看的喜感多一点,丁财旺是真的很爱她的妻子了,如果他没这些势利缺点,这人设算正面了,不过受宫心计的影响,我一直以为丁财旺会是大反派或者会吃里扒外的,结果没有金多福和小玉,少年结发夫妻,恩爱两不疑,多福重情义但没啥实才,小玉有点小家子气,有点小缺点的两个人都很爱对方了,结局那堆小女孩,真岳父命金多寿和吴四德,大概是商家公子和落难女孩的爱情故事吧
从历史角度来讲,公主不可能嫁给商贾,商贾在唐朝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商贾出身连科举都不能参加。
首先说说金家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护短,前期和公主不和,一致护家人,后续和公主破冰和好,就一致护公主。
再说说三公主,天子之女金枝玉叶,六岁前在宫外生活,六岁后被皇帝接入宫中,和金家一样对自己人也是极其护短。
对金家人感到最大的反感无疑是金家设计同公主和离事件,先说说起因,金多禄不知道避讳救下青楼女子,公主气急败坏打了金多禄一耳光,讲真如果我是公主我也会打,但是如果是站在金多禄的角度可能我也会救,这就是所谓的立场不同;经过金家和三公主的一番唇枪舌战之后,决定和离,但是三公主发现宫中众人和姐妹们买自己和离,再加上崔太妃呵斥二公主多次和离,于是决定打消了和离的念头,但是金家却在想要和离的路上一走不回头,甚至设计以七出休公主,但是最终被公主反击,其实说白了,金家和三公主成亲是互相取利,而和离闹剧是两方利益相互矛盾,达不到共识。
不能说金家人无理也不能说公主刁蛮,不过是所在的角度不同,后续三公主与金家人和好之后,让三公主感受到了什么是家的感觉,也让金家人感受到三公主善良可爱的一面。
与“盛大辉煌诡异奇妙奢侈陌生乱七八糟……”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相比,几乎在同一时间段播放的TVB电视剧《公主嫁到》,显得“低调平凡常规平淡简单熟悉通俗易懂……”,就是这样的一部电视剧,在大陆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却仍然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喜爱,每天耗在网上期盼着第二天的新剧集。
如同任何一部TVB电视剧,作为《宫心计》续集的《公主嫁到》没有摆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老套模式,只要看了第一集,也就都知道了结果。
可是,又如同任何一部TVB电视剧一样,创作者不得不寻找到独家秘方,以在老套模式下能够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
在这部电视剧里,除了搞笑、大牌演员、《宫心计》后续等因素外,这部电视剧在“外包”上增加了“金句”(民谚),对白上采用了“串口辙”,说一句戏曲的行话,打着板儿念白。
这种形式使得电视剧很有传统戏曲的感觉。
对,就是戏曲的这种样式,夸张的融入到了电视剧里,才让人们觉得有意思。
其实,不仅是对话,包括演员的举手投足都带有那种戏曲范儿。
虽然这种“戏曲范儿”搞得不伦不类,模仿痕迹严重,但对于观众来说,这不是粗糙,而是导演的有意而为——或者说不伦不类到一种纯粹的境界,那是一门学问。
不过这的确让我不得不想起了新版《红楼梦》。
网友对“新红楼”最大的诟病之一便是演员的对白、动作毫无古典美感,虽然也说着是曹、高二人的原文,手上也摆弄个兰花指,可是那口气、举止——把纯粹搞到不伦不类的一种境界,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尽管伟大的李少红导演跨越本行对同为女性的记者高声斥责,尽管一些熟读红楼万遍的红学家们扯着脖子高喊“新红楼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但这并不能抹杀“无知”观众对“新红楼”的各种翻新版嘲讽。
毕竟电视剧看的不光是情节,否则就直接看小说了——你那严肃创作的主观理想得到了一个庸俗搞笑的客观结果,说明什么呢?
最简单的就是,你可能读懂了红楼梦,但你肯定没明白中国传统文化。
说到传统文化,我们再回来说这个轻松的《公主嫁到》吧。
最近这几年,家庭伦理剧在TVB的电视剧比例中有攀升之势,围绕的价值理念也全部都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归纳起来无非“和合”二字:父严母慈、母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弟同心——小家庭体现社会大背景。
这部电视剧其实也是这样,金家一家和睦,亲情至上,即便刁蛮的公主,最终也被亲情所融化,成为贤良淑德的儿媳妇。
这当然不是现实主义的,更不是女性主义的。
因为在女性主义者眼里,至少像金家的掌家丁来喜,一个妾室,应该是反抗的,而不应该是顺从的,贤良的,这不仅有违于“人性”,更有违于民主自由、妇女解放等精神。
但这的确是符合老百姓的口味的,符合老百姓梦想的,最根本的他符合了传统中国人的伦理纲常,这是不能小窥,甚至擅越的,这是中国文化根本之所在,即便这其中必然有一些落后的,甚至腐朽的——不过,您放心,老百姓不会因为这样的电视剧就去找一个贤良淑德的“二奶”,除了痴傻呆捏,没有人把这种电视剧真的与现实挂钩的。
不管这部电视剧的创作者自身是接受什么文化的,但是他们的确知道和尊重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
即便他们的作品只是一部商业片,但是它的人文价值、审美取向、叙事模式都是向着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精神所靠拢的,是尊重观众的。
在这个电视剧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家之主的婆婆的慈祥,可以看到满是富贵金色的装潢,可以看到通堂亮的戏曲灯光处理,可以看到最朴素的剪辑方式……这些丝毫不减弱人们对这部电视剧的喜爱,这些也都符合着甚至于迎合着观众们所固有的观赏习惯。
由此,不得不再次提到新版《红楼梦》。
虽然创作者号称是忠于原著的,但是它的叙事、影像语言、审美取向都背离了传统文化精神,传统伦理观念和传统审美价值。
举个最简答的例子,那就是贾母的形象。
或许新红楼的贾母最符合曹雪芹心中的贾母,但肯定不符合老百姓心目中的——虽然贾母是封建家庭的掌权者,但也绝对不是面带凶煞的恶婆婆形象,其中的尺寸,才是体现导演功力的。
还有色调和影调,很多人对贾府的评价是阴森恐怖,这种冷色调、暗影调的处理,是否符合人们对贾府的认知?
还有那种辉煌如皇宫的气派、那种“升格”的剪辑处理……我不相信曹雪芹会认为这部电视剧忠实的符合了原著,毕竟曹雪芹也是中国人。
突破传统并不意味着背离传统,尽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红楼梦,但是这个“红楼梦”首先是有一个调子的,是有一个集体无意识的,你做的是大众传媒,而不是试验电影,靠着电视台找“专家”给自己长脸,靠着脾气大斥责记者,靠着同组演员互相吹捧,以此来掩饰网络上广大人民群众对这部电视剧的恶评,这不是一个艺术创作者应该有的气质,何况也不能说明这部电视剧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低劣品。
《公主嫁到》也算是TVB大投资的主打电视剧了,但是比起新版《红楼梦》,投资差得太多,的确,从画面的精良度、编剧本身的水准来说,都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可是它上映首周的收视率就已经高达33%,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钱和技术水准都不是问题。
请广大的伟大的内地“艺术家们”,特别是导演“艺术家们”记住这一点,现如今不是你教育观众,而是观众教育你;不是你强迫观众看,而是观众选择你看——这年头,没读过书的都能拍DV,号称导演的比卖破烂儿的都多(丝毫没有歧视废品收购者的意思)——导演,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本剧的包袱都特别的短,最多二集就抖出来。
不像以前老剧一个阴谋要埋伏下10集8集的。
怎么说呢,年轻人没耐性。
年轻人玩的也多,不会守在板凳上耐心看剧。
有二个演员是从粤剧出来的,很明显,台词跟肢体做的非常足:台词就抑扬顿挫,中气十足;肢体就眼风当先导,区别很明显。
香港地方小,有造成话题的优势。
金家精神就是典型的认为造话题。
这种重复出现的桥段有点像杂志里面的翻页广告,三四页都是相似的内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我喜欢陈法达,笑嘻嘻的小嘴巴。
一部电视剧好看与否,确实首先要看编剧做得怎样。
近年来tvb比较好看的几部大戏,无一例外都是剧情方面难以找出可憎之处。
《公主嫁到》最大的败笔就是把金家的一干人等写得如此没肝没肺,上至七老八十的祖母,下至三个孙子,都是得了好处就忘本。
最初和皇帝家结成亲家,虽说是相互利用,但昭阳公主哪点对不住金家了?
(除了一开始让他们一家大小早起请安等等)金家人过河拆桥,实在可恶!
这部戏让许多原本讨厌佘诗曼的人开始发觉她还挺可爱,而陈法拉演技也没那么坏,至于钟嘉欣呢?
她确实适合演这类憨憨的角色,或者这就是本色演出么?
陈豪,一开始还有让人感动的时候,他让三弟脸上长痘,自己去皇宫做那短命的驸马;随后就越来越让人讨厌。
刚看完了第一集,决定写个分集评论咯E1:公主出逃路遇有缘人是再俗儖不过的戏码,可编剧再次不让观众失望地平中出奇了——佘诗曼(她的男扮女装造型异常惊艳啊^^)和陈豪两人一语不合大打出手,其痴傻程度堪比宝黛二人。。。
形态各异却臭气相投的三兄弟回到家中,见证了二妈VS金库总管的BOSS戏(????!!
),大公主痛殴驸马的悍妻戏和奶奶VS二妈的豪门戏(耶MS这才是重头哎)。
本以为刚浮上水面的家庭矛盾会引起轩然大波,可是口爱的编剧又涮了我们一把——三兄弟还是相亲相爱,对二妈还是又恭又孝,让见惯了兄弟逾墙的观众舒了口大气哦。
*——*然后,somehow陈豪扮演的二哥大义凛然地代替抽到签娶公主的三弟,进,宫,了。
在凉亭,和佘诗曼扮演的公主,遇,上,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又打#*^!$@#$&!E2:两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一心想把公主嫁到吐蕃去的贵妃娘娘驾到了,ooops。
公主的脸变得那个快啊,对陈豪顿时亲热得不行^^紧接着,在见太妃前拉着陈豪过台词,一个机灵与刁蛮并存,让人微无语的未来悍妻形象就蹦出来了:公主:...我俩在月老庙前猜灯谜、传情意,你才华横溢,我芳心暗许(O(∩_∩)O哈哈,很眼熟很恶俗有没有!!
),继而泛舟湖上,对月盟誓——金2:什么?!
猜谜穿意,月下泛舟?
(杀了我吧XD)何其肤浅-_-b公主(我最爱的一段儿来了):肤浅是你这种人说的吗?
你记住,我俩临别依依,你吟诗一首,诗,是汉朝的《孔雀东南飞》。
(为嘛人人都粉爱情悲剧)——“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各位看官注意了,这四句爱情绝唱是被公主机关枪般地背出来的,就表指望有着在紫薇口中那样含情脉脉的调调了。
陈豪此时的表情很→_→金2:一念诗,我就——么有精神了公主(我最爱最爱的一段儿来了)迤迤然走到陈豪面前:如果金家巢破家倾,看你还有没有精神?
(陈豪猛醒ˋ_ˊ*)——本公主已经全都知道了,你之所以愿意当驸马,是因为你希望鑑金号得到少府监的造进订单。
你夫凭妻贵,全家飞黄腾达,大家都利字当头,我有多肤浅,你有多清高啊?
瞧瞧,那气场,那思辨,最后一句愣是把人家驳得没话说,那时的大唐公主就如此牛掰了啊!!
多伶俐多腹黑,多会杀价啊>0<我就爱看此女变脸,一会哭一会笑,该出口时出口,该出手时丫环就出手,多过瘾!
没事去演圣母干嘛呢?
……更新ING……
脑残。。。。
TVB古装剧的台词写得真是精致。我在关菊英出众的主题曲下,坚持看完了整部戏。
怎么可以不看TVB年度大戏!
辛辣不在,笑点犹存……
我怎么觉得其实挺玩儿的到我心坎儿里呢哈哈
好多顺口溜,山寨+恶搞噶感觉
无爱
我只想说到底我的笔记本什么时候才能拿去修?我实在受不了了.....
很搞笑
傻b陈豪,傻b电视
知福福常在 怡然自心安 《劝世贤文》
尽力地搞怪,但这也不坏
李香琴 &lt;3
有点呆啦~不过古代人感情简单很多!
看了一半,没追下去,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编剧牛
祝君好,红风车,糖莲子,乌鸦偷金,漆树粉洗脸。。。真是很会玩梗了银屏真是公主死忠粉闭眼吹
金家精神,佛口蛇心
无聊打发来看的,还可以,但就是剧情跟《溏心风暴1、2》有点相似啊~~~
前面还行,后面就是一部传统的港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