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蝴蝶》(LE Papillon),镜头明朗,剧情平常。
片末,由女孩童稚的唱问与老叟幽默的回答构成的轻快旋律,如同林间轻盈飞舞的蝴蝶,听来耳目清新。
http://www.myfrfr.com/chanson/myfrfrpapillon.mp3
伊莎贝尔蝶,被称为欧洲最美丽的月蛾,每年只飞十天,从五月底到六月十日。
——题记爱乐莎是个长着浓密的红头发,鼻子有些塌,薄薄的嘴唇,脸上长满雀斑的的小女孩,有着无比乖巧的笑容。
她的未婚妈妈经常忽略她,夜里醒了,喜欢自己打篮球,砰砰的声音,穿透地板,吵到了楼下的住户朱利安。
朱利安是个喜欢收集蝴蝶的老头,须发皆白。
镜头慢慢摇过他的房间,里面有着大量的蝴蝶标本,桌子上放着一张全家福,看得出来是一家三口,老两口中间是一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
书桌上放着一本书,《伊莎贝尔蝶的秘密》。
爱乐莎放学后,她妈妈没有回来,她一个人在小店里玩电子游戏。
朱利安叹了叹气,把她领回自己的家。
爱乐莎骄傲而快乐地对他说,“明天我会和妈妈看电影”,“她会等我放学后来接我,我们会去看电影,然后去麦当劳”,而且强调,“就我们两个”,阳光斜斜地照在她快乐的小脸庞上,像个小精灵。
但是第二天爱乐莎的妈妈忘记这个承诺了,小女孩无比失落。
她无意中得知朱利安要去山里寻找伊莎贝尔蝶,悄悄地缠上他,渴望能够与他同行。
朱利安想把她送到警察局,小女孩怯怯地问,我要进监狱了吗?
老人告诉她,小孩是不会去监狱的,警察会把你送回家。
小女孩继续软磨硬缠,到底打动了老人。
朱利安决定带上这个小麻烦,事先对她声明,如果她犯错误的话,她就要马上回家,坐车,乘火车,或者飞机,甚至必须的话,用邮寄的方法把她打发回家。
爱乐莎极干脆地答应了。
于是,老人和小女孩踏上了寻找伊莎贝尔蝶的路。
爱乐莎的妈妈则在发现她不见后,找她找得要疯了。
老人和小女孩之间展开了有趣的交流。
他威胁小女孩不许叫他爷爷,否则就把她单独留下,但是他也会慢慢向小女孩解释一些名词,如干草剁、煤炉,会把小女孩爱吃的西芹沙拉给她,会耐心地讲故事给小女孩听。
小女孩抱怨老人不会照顾小孩,但更多的时候,她会喋喋不休地说话,不停地问一些问题,噎得老人只能翻白眼。
途中他们遇到美景,遇到不同的人,老人的睿智,小女孩的天真无邪,时时都会听到一些妙语。
他们一起唱歌,一起捉蝴蝶,一起分享大自然。
老人在山中的一户淳朴人家的家里,对着男主人说出了他的秘密。
原来他喜欢蝴蝶是因为他的儿子,寻找伊莎贝尔蝶,也是为了他的儿子。
他儿子,那个英俊的小伙子,在很年轻的时候,因为得了忧郁症而自杀了,临死之前他的要求是,想看到伊莎贝尔蝶。
后来经过小小的插曲,他们都从美丽的大山回到了城市。
爱乐莎的妈妈和朱利安老人坐在椅子上,看着爱乐莎快乐地打篮球。
她说,我不明白,为什么她会这么喜欢打篮球。
老人说,不幸的孩子会希望快点长大。
他告诉年轻的妈妈,说,一个称职的母亲,应该懂得安慰,拥抱和亲吻她的孩子。
他告诉爱乐莎的妈妈,应该告诉爱乐莎,你爱她。
爱乐莎的妈妈:她知道我爱她。
老人反问:如果你确认她真的知道,那你觉得她会做所有的这些事情吗?
这些话,也是老人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说的,他那么爱他的儿子,他责怪自己没能适当地表达出他的爱,但是后悔已经没有任何用处。
他告诉孩子的妈妈:我也是,从来都没有把这三个字成功地说出口。
年轻的妈妈走过去,叫住正在快乐地打篮球的爱乐莎,亲吻她的小脸蛋,亲了又亲,小女孩轻轻地侧着头,有些羞怯,又充满甜蜜地抱着她的妈妈,嘴角上荡漾着笑容,能让人融化。
亲爱的,请亲吻我的脸庞,请告诉我你爱我,请你爱我如珍宝,在我们彼此相爱的时候,在我们还有能力爱的时候。
影片的最后,伊莎贝尔蝶慢慢地破蛹而出。
爱乐莎小小的手捧着它,在天台把它放飞。
蝴蝶向星空翩翩飞去,老人说,伊莎贝尔蝶飞到那个已经等它很久的人那儿去了。
这句话,虽然老人说的时候是欣慰的,但是却让我难过得心脏绞痛成一团。
小女孩悄悄地告诉老人,她的妈妈,名字也是伊莎贝尔。
老人也对她耳语说,那我们都找到了我们要找的。
一大簇白蝴蝶飞来,剧终。
Ps,影片里大段大段的对话充满童真,片尾曲里的儿歌更是好玩,大自然的美景如画般美丽,整个故事弥漫着温馨,适合带上小孩,或者是与爱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一起分享爱。
le papillon,蝴蝶。
一部温馨的法国影片,简单清新,细微处让人会心一笑,又藏着人生道理。
一个生长于都市单身家庭渴望被爱的小女孩;一个为早逝的儿子的诺言而沉迷蝴蝶标本的老头;小女孩因为母亲的失约,要引人注意的报复,偷偷跟上了老头子到山区捕获蝴蝶的汽车;使了小诡计让老头无奈地带着她上路了~~一路上,一老一少就这样,慢慢地建立起了温情的爷孙感情。
老套的剧情发展,没有悬念的喜剧结局。
但我仍被影片的画面所吸引——始终干净的画面,清朗的蓝天,绿油油的法国原野,鸟声,昆虫声,风声……美丽的蝴蝶,当然还有那天真烂漫的超可爱的小女孩。
他们遇到捕猎梅花鹿的人,老头说那是偷猎者;当老头捕捉了一只蝴蝶时,小女孩说他,偷猎者,……他们遇到一对正为跳伞争持的情侣,老头说他们的爱情就在那条线上,小女孩不明白,老头说,如果存在所谓“爱的证据”,那就说明人们缺乏信心,而当人们没有信心的时候,爱就不存在了。
他们遇到了一群徒步者,听他们谈起了钱;小女孩问怎样才会富有,老头说富有,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小女孩问什么是永远,老头说是一秒,一秒,又一秒~……最终,老头找到了他的“伊纱贝尔”小女孩也找到了她的“伊纱贝尔”……关于亲情~关于爱~~
一個孤獨的老頭子跟一個孤獨的小女孩的故事。
這是一部可愛的片子,看了會讓你不禁一笑。
而故事中有吐露出一股法國人的優雅的味道。
片中有很多好笑又有哲理的對白。
昨天我做了一個噩夢。
哦,什麼是噩夢?
我們小時候,那就是夢,到我們長大了都變成了噩夢。
如果你能活到2050年,你就105歲了。
是的,可那代表不了什麽。
誰活著的時候都好象自己不會死一樣,可誰也沒有把握自己明天就一定不會死。
生命是這樣的:一秒鐘,然後是下一秒,再下一秒…… 人一輩子難免會撒謊,但是一定要對自己誠實。
Julien,昨天那些人,他們很有錢嗎?
看起來是的。
爲什麼會有富人和窮人?
因爲“自由,平等,博愛”聽起來不錯,可是行不通。
人怎麼樣才能富有呢?
最好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可人怎麼樣才能變得有錢呢?
我剛才已經告訴你了。
我一直不知道到底什么才算是美好。
《蝴蝶》是这个正月里看到的最美好的影片。
大面积黄色的海报,温暖的颜色。
然后看的到爷爷和小姑娘丽莎,微笑。
俨然一对真正的祖孙。
丽莎是个让我心疼的小女孩,她以为她妈妈并不想生下她,她从来不知道她爱她。
遇见养蝴蝶的爷爷,那一屋舞动的蝴蝶,震撼了小女孩。
爷爷的偏执,丽莎的固执。
一老一小。
多么完美的一对。
美好的山野,爷爷带丽莎去的那个山野,只是从屏幕上看着已经心旷神怡,可以置身其中多么幸福。
世界是美好的,虽然我们知道有丑陋的人也生活在这世界,如同宁静的山林里总会有那么一些偷猎者来破坏什么。
即便知道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也要微笑的生活着。
爷爷对丽莎的好,多么温馨。
说着只给她买鞋,不会给她买帽子和夹克,下一个镜头丽莎穿着登山鞋和夹克、带着帽子从户外店里出来。
微笑。
原来偏执的爷爷始终敌不过眼神天真的小女孩。
那只叫伊莎贝拉的绿色蝴蝶,有着爷爷对儿子的承诺。
战争是如此残酷的事情,爷爷的儿子在战争中如同只能生存三天的伊莎贝拉。
这是一部美好的电影,全是温暖的、清新的颜色,你看不到战争的残酷、偷猎者的黑色。
可是却知道他们的存在。
这样的片子,会让我们心生温暖的。
蝴蝶是什么牌子的?
你是否知道。
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法国电影,一个老人和一个10 岁女孩共同去寻找一种阿尔卑斯山脉中的稀有蝴蝶“伊莎贝拉”,老人为了死去儿子的遗愿,女孩为了寻找失去的母爱,走在同一条寻找的路上。
整部片子以寻找来一步步梳理出电影本身要体现的内容,寻找并不是意义本身,寻找的动力和根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亲情的寄托才是这部电影最终要表达的内容,也是要传达给观众的意义。
但凡数字,我的概念都很差。
从小数学就不甚好,偏科的厉害。
记不清是去年还是前年春节晚会上,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的“吉祥三宝”,被指抄袭。
原罪就是这部《蝴蝶》吧。
我这人老是幸灾乐祸,看别人好就想找丫毛病,看别人不好就心安理得。
所以,没看过《蝴蝶》,本该先入为主的信任国货“三宝”,可是我还是偏执的认为月亮就是外国的圆,盗版偏爱中国的土壤,对此抄袭行为我深感忧虑痛心疾首怒其不争气绝不能姑息,恨不得提笔写檄文,似匕首,如投枪,其实纯粹是自己没事找乐,闲久了好不容易有热闹,有理由扎堆了,一下子就兴奋了,惟恐晚了就天下不乱了。
因为三宝,得识《蝴蝶》大名。
除了关心下在中国隔三差五都要冒泡的抄袭事件外,对《蝴蝶》并不感冒。
这名字听起来像黑白科普片,一老一小的谈话节目,没有性爱出轨的旅途记录,题材竟敢不媚众,不放电、不带杀伤力,绝对不能谁用谁闪亮。
可菲利普·穆勒是个high导演,虽然《蝴蝶》没有情爱,看了还是让人飞。
不知道那位高人说的,也不一定对。
他姑且这么一说,我也姑且这么一听。
他说,男人的文风一般是直线型的,女人的文风一般是环形的。
本片的拍摄让你走一条直线,走到底了发现是个圈儿,找来找去找到身边了,其实想找的,本就是身边的东西。
看来导演很会搞两性结合。
老爷爷是很悲观的。
从他的言谈里看得出。
“养孩子的时候,是个好梦,孩子长大的,就是噩梦了。
”等等,其他的没记住,我的记性是我的弱项。
爱乐莎也是不幸福的。
用老爷爷形容她的话:“每个不幸的孩子都希望快快长大。
”两个不幸的老小,偶然间凑起来,无厘头的去寻找一只叫伊莎贝尔的蝴蝶。
老的为老不尊,小的童言无忌,一个心不甘情不愿,一个死皮赖脸。
旅途开始了。
其实,二人心中都清楚,这是个结果渺茫的旅途,他们寻找的答案太深奥,非一只蝴蝶可以解答。
只有不幸的人,才会寻找叫伊莎贝尔的蝴蝶。
因为他们寻找的是自己不幸的根源,中国古话叫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
伊莎贝尔蝶,是个隐喻。
老爷爷的儿子至死都想看到伊莎贝尔蝶,老爷爷多年来一直找,找到了才能心安。
爱乐莎潜意识里是想找到妈妈的爱,她妈妈的名字就叫伊莎贝尔。
历尽险阻去找她,其实她就在身边。
中国话真好,一部电影,一句就讲完了:“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影片结尾,化蛹成蝶。
不幸的人有寻找伊莎贝尔蝶的宿命。
找到了就可以解脱。
你需要去找吗?
一个下午在看《蝴蝶》,下了很久在电脑里的一部法国影片。
想起上午上课的时候那个美丽的女硕导讲到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提到现在只有法国的电影在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电影的宗旨在里面,会叙述它自己的思想,它的主题。
而香港的电影早就被同化了。
觉得很有道理。
看过的几部法国片,有印象的还有《天使艾米丽》,都有它的一个独特氛围在里面。
很好的天气,有些古怪的主人公,善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自己的一片自由天地。
我喜欢的人物和情节。
没有打打杀杀,普通的一天,平淡的情节,却总会在影片中有许多收获。
美国电影与法国电影是如此地不同,我却并没有准备二选一的把它们分裂开来看。
我想即使是中国电影日本韩国电影,只要它们不是肤浅的,我都会好好的接受。
《蝴蝶》中性格古怪而善良的老头,自立而童真的女孩儿,他们都是人间的美好阳光所在。
我在看这种电影的时候也会落泪呢,爱乐莎从洞里被拉上来,老头坐在飞机里戴着手铐些许欣喜的往下看着她,这时候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掉下来了。
也许这是影片中唯一让我们感到一点点不开心的地方吧。
其它每一个情节,即使是老头不耐烦的斥责小女孩的多话的时候,心里都一直是软软的,我喜欢心软软的时候,这时候人特别容易被感动,也特别容易拥有爱。
整个下午心都真的软绵绵起来。
感谢伟大的法国电影!
最后小女孩儿凑在老头耳边告诉她妈妈的名字正是那只蝴蝶名――伊莎贝尔的时候,老头笑着说,那我们都找到了彼此自己要找的。
整部作品主题似乎就一下子清晰起来。
我却比较奇怪,这正是我不太爽的地方。
我喜欢主题不清晰的作品,我喜欢在看完以后不断地去想电影里面隐藏着的地方,但是我知道这是不被大家所接受的。
所以反面来看,这也正是《蝴蝶》的精彩所在吧!
最后的主题曲也很有意思,老头总是表现得很冷漠很固执,但不管做什么事的时候其实都会让着小女孩儿。
感谢《蝴蝶》,今天下午没有白过!
再看一遍《蝴蝶》,倔强的老头努力用手影讲故事给小女孩听是多么温情的时刻。
第一次被《蝴蝶》吸引是因为它的海报,在昏昏欲睡的夏日午后看到那么葱茏的一片绿色,不由得精神一振。
然后听到了它的片尾曲。
稚嫩的童声"布瓜布瓜",好象看到一只小鸽子站在窗台上冲你眨巴眼睛。
于是我知道,这会是一部可爱的片子。
一个小P孩儿,一个老小孩儿。
小的不"尊老",老的不"爱幼",一对儿绝配。
满脸雀斑的小丫头是个小问号,问出来的问题让爷爷发呆、观众失笑:(爷爷小心翼翼从盒子里取出蝶蛹)“这会孵出哪个牌子的蝴蝶?
”(啊。。。
我不知道。
爷爷当场呆掉。
这段很有周星星的笑果。
)(爷爷说,要在树林里找到一只伊莎贝尔蝶,就象在草垛子里找一根针。。
)“什么是草垛子?
”(爷爷开始翻白眼,对哦,城市里长大的小不点儿哪里见过乡下的东西。。
)(车在半路停下,爷爷指着车窗外,喏,这就是草垛子)“那蝴蝶是住在干草垛子里咯?
”(爷爷,你不是脑子锈掉了吧?
)“你没告诉我你的名字是什么?
”“朱利安。
”“听起来好老!
”(气急败坏)“你以为爱乐莎听起来很年轻吗?!
”......一部让你静静看着然后会从心底微微笑起来的片子,为这个骄阳似火的夏天,配上一抹深深又浅浅的绿色。
我们为了找它跑了那么大老远的路,而它一直就在这儿等着我们。
生活纵有诸多不如意,至少还能笑看蝴蝶破蛹飞翔。
http://ceresp.blogchina.com/2134219.html
法国人作这种感人的电影很有一套,从来不像有的好莱坞影片一样硬搬俗套,或者愣挠你的“痒痒肉”,或者像中国的那种主旋律影片从头到尾就让你看几个人哭的死去活来,或者像台湾的那种把人世间的所有可能的苦难都弄到一个人头上,做作、矫情、虚伪、装蛋。
通篇美丽景色,美的让人心头发颤,让人全身心的放松,再加上那个满脸雀斑但却有着清彻的眼睛、无所畏惧的神态、无知的真切的绝对正确的可爱见解的小天使、小精灵、小美女、小宝贝。
我觉的这一切一尘不染,他们让我看到了真、也让我看到了现代生活的丑恶,我们在也回不去了,或者说你只能在你的心中憧憬了,再或者说它从来就没有出现过,那个美丽的世界。
生活不是诗。
生活没有配乐。
美好的东西转瞬即逝,be nice.http://tygoonray.blogbus.com/index.html
撑不起这首歌
在爷爷眼里,“蝴蝶”一直是以一个“迎接死亡”的意义存在着,在治愈与蜕变中,蝴蝶破茧,蜕变为“新生”。整体稍平,节奏也有瑕疵,戏剧冲突不够,是一个比较公式化的暖式治愈片,内核震撼与冲击令我有些失望。
看的是国语配音,大概是配音把剧情毁了,全程无感。
小女孩梦一般的脸。
一年前就像看的
一场美妙绝伦的寻爱之旅。爷爷的善良犹如晴空之阳温暖人心,萝莉的童真可爱到可以融化一切不好的事物。最后,伊莎贝拉终于破茧而出,而老爷爷和丽莎也都找到最珍贵的东西了。
初中,via法語老師。
仅仅像一首清淡的田园小诗的姿态,安静的沁入心脾。又寂寞又美好。
看了没啥感觉…是不是太冷漠了T_T
其实偶想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 ="= 只有那首主题曲至今记忆犹新~
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
剪辑稀碎,如孩子的视角,也对。
太温暖太治愈了!不快乐的孩子都渴望长大,远赴他处寻找的爱其实就在身边。
看看法国儿童片洗洗戾气也不错
我对这片子免疫
此等美丽风景+曼妙配乐+一老一少+温情故事的公路片,寡人已免疫,另外片尾曲是吉祥三宝的demo吗。。。
我永远忘不了导演老登的代理律师那句“都是艺术交流,没有什么抄不抄的”,这句话让我认识到一个欧洲“艺术家”和他的追随者们究竟可以有多无耻,回想起来,这也应该是中国是第一次接触“粉圈”案例了。
故事内核蛮好的,但是感觉导演不太会讲啊...
片尾曲很可爱!《LEPAPILLON》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676311.html
我是一个学法语的人,但我却不怎么喜欢看法国电影,这部影片是在很多人推荐的情况下看的,但它让我失望了,可能是因为我不怎么喜欢无剧情影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