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宁子身上过分感受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法特别客观的分析这部电影。
观看过程脑子里overwhelmingly被各种真实感和代入感充斥;完完全全能够理解她的状态,那种莫名的狂躁和发怒是真的控制不住的,之后也总是会陷入无尽的悔恨和自我厌恶。
特别是在超市鸡蛋被打翻在地时候那个瞬间真真切切引起了代入式的强烈不适,因为知道宁子当时突然获得的好好做一餐晚饭的决心是多么不稳定和脆弱(其实在她没买到肉的时候我已经强烈预感到了她的崩溃,因为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理解)。
另外感受格外深刻的是她躲在厕所,听老板夫妇和打工小姐姐聊她的时候(尽管是善意的)。
那种发病时对于社交接触的极度恐惧和自卑真的在厕所那个狭小空间中演绎到了极致。
后面老板夫妇敲门,着急地问她怎么了的时候真的有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窒息感;尽管知道他人的关心是善意的但是还是非常恐惧让别人看到那样的自己却无路可逃的感受是一种无法描述的绝望。
觉得影片踩的特别好的两个概念:1——宁子对于善意关心的恐惧真的是对于躁郁症非常真实的刻画。
首先是因为一种惧怕别人看到自己这个样子的自卑感,并伴随着作为一个被关心的人的心理压力。
尽管其他人都希望让她好起来,重新融入社会,但是正是这种期望对于她来说才是最大的隐形压力,因为她害怕达不到这个期望,因此这些人in the long run会对她失望、甚至反感,所以她宁可在他们对她失望之前先逃走。
2——影片的三个中心人物——宁子、津奈木、安堂——其实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着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
尽管宁子作为主角,她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最有深度的刻画和最极端的体现方式(她真的脱离了社会的正常生活轨迹),导演也通过后两者表达了许多看似过着正常社会生活的人其实都在忍受和压抑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津奈木属于那种默默承受、行尸走肉地活着(也对应了宁子最后质问他为什么总是采取一种“偷懒”的对待情感的方式,因为这就是他的coping mechanism),而安堂则代表另一个极端,一个被社会要求的false positivity和上进困住的人。
津奈木对于宁子的陪伴真的使我除了羡慕已经说不出任何东西了;如上说的,躁郁症患者是真的大多非常自卑,害怕他人了解到自己的情绪不稳定和发病状态,所以宁子有一个能够这样接住她的人,真的是她不幸中最幸福的事情了。
最后说少给了一星的两个原因:首先,个人觉得影片定位和表达不够清晰,特别是片名比较misleading,因为我并没觉得它最最最重点表达的是津奈木对于宁子的爱给予了她多大的情感支柱,让她更好的活下去;其次就是结局有点立意不明,可以稍微处理的更升华一点的。
前十五分钟我就看得很烦,怒火涌上心头极其讨厌女主不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嘛搁现实里,那样的聊天谁和你聊下去家里蹲也要有点觉悟好伐还对别人工作发出看似包含人文精神的置评呢,笑死个人,肤浅买水也不多买一瓶,直接喝过了问别人然后丢下别人自顾自跑起来噢我为什么来看啊看到说女主是二型燥郁来瞅瞅本来还挺期待的不该是这样呈现的,神经症不该是这么夸张的,反而是一种消解和异化拥有那么多可以去挥霍和消耗的,真幸运。
我就是酸喽看洗脸那里,头皮缝隙还是挺真实的卧槽我完全感觉不到真实和艰难她太幸运了,幸运到炸了,光睡眠就不太真实,起码她压根不具有苦难的一丁点代表本来还想也行是类似松子那种剧,松子也不觉得惨,作为类型片典型我愿意打个五星或四星我真的很讨厌她这种对他人懒洋洋的性格,看得蹭蹭怒火之前摔筷子我就很担心她要爆发了不过这种生闷气甩脸色搞大动作幅度真的是我最恶心的反应方式可能我极度厌恶这种带来惊恐和不安被人撞到鸡蛋破了的反应慢半拍挺真实有时来不及找别人算账,受到点冲击就要木僵很久很羡慕她的鼓额头和娃娃脸和发量有点像🐷朝阳的后妈王晶女同事有点像钟丽缇bingbingbing果然下颌骨是关键!女主那不叫嘴凸,波子姐姐那才是凸不只是牙骨啊,是整个颌面。
所以她显老,而女主幼态灵巧抽烟那个动作加入剪辑库眼袋黑眼圈真实光影下可以看出来是有眼袋的什么神仙女二,介绍工作洗澡那个真实。
我已经15天没洗头了,或许吧,记不清难受的时候洗头感觉在溺水好累,经常撑不住坚持再看十分钟,去洗头吧。
我撑不下去了,必需用一件事取代另一件事才能撑久一点算了不洗了我好像有点困书也不想读了脸都不想洗了,还是洗一下随便抹点什么吧7.4 05:15 天泛着亮光依旧觉得昨天下午点的外卖很恶心,怎么会有油腥的甜味呢,鸡精还是味精还是想洗头,觉得自己很恶心混合空调没洗滤网的臭味羡慕男主木然平静什么都影响不了自己,对外界无所谓,更不做出什么反应的状态冷暴力到天台那段,配乐太绝了走在凄冷的街上整个世界暗淡无光,即使天破晓以上7.4 04:16今天是7.6了7.4是极度崩溃的一晚,发泄一样蹲着吃小龙虾把嘴划伤了。
不知食味的吃着,太难受了。
还摊了两个蛋然后凌晨五点多擦完油渍的地板,下楼丢完垃圾。
天光微亮得从窗帘透过来时,我去洗头了。
与其说无法忍受几天没洗脸没洗澡的自己了,倒不如说是艰难鼓起勇气然后湿着头发睡着了下午醒来以后感觉盐分摄入过多而口苦头疼,果然盐会让我昏睡。
就买了夏天来的第一个西瓜,想着能排出钠离子。
豆芽一斤只要四元,却有好多,锅太小我分三次炒了昨夜小龙虾剩下的蒜茸汤汁。
本来应该好好的过渡到平静,却因为暴食再次消耗了自己。
也许是真的有点饿也许纯粹是脑子的自我欺骗,点了一个烧烤之后又很崩溃。
耗了一个晚上修复。
现在已经出门在路上了。
感觉最近熬夜眼睛真的视力不好了。
所有惊恐懊悔心疼自责绝望等等情绪,全都汇聚成麻木的无奈reback在地铁上看到那段:她们都很好,比你对我要好。
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和我说话。
可我觉得,他们都看穿我了。
果然,我还是不行是我对以为可以信任愿意倾听的人说过的话啊。
不过现在想来真是喋喋不休的祥林嫂和沉醉于小情绪的可怜虫罢了然后对于那段店员关切敲门,她就是不应声。
我虽然看得愤怒但能理解一些。
毕竟要夸张表现才能让人们意识到一些正常人看着没啥但就是对于病人本身不一样的g点吧,才能把很小的情绪共鸣放大。
但我非常不喜欢那样,自我到一定程度就是自私的举动,这种渲染等于把病人的行为表现和处境往刻奇推了。
先这样吧。
我已经在地铁站站了很久了。
不记录我马上就能忘了。
总觉得,会有更高明的表现手法。
会有更好的台本和故事线,而不是浮于表面。
刻意制造冲突。
但有触动到我。
砸马桶那里,根本的东西非常get。
我真是被社会和自己奴化了,讨好人格的我,绝对会糟糕的时候还不忘先抚慰别人的情绪,装出一副喜庆的样子。
其实根本没有精力回应那些所谓的好意与热情。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都在困扰我,把握不好度,因为度随时在变化。
面对无法理解的好意,我应该怎么样才不伤害它们呢,怎么样表达我的感激呢。
其实很耗费精神。
真正让你安心的人,是不管你怎么做怎么离谱莫名奇妙随心所欲,都会陪在你身边。
我是太多生存惶恐了吧。
没有找到不卖笑也能在世界生存下去的办法,我的同伴和过往的经验告诉我要这么做。
津奈木:只是我刻意和周围世界保持距离。
你奔跑的蓝的裙距很美。
我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但是还想看到这么美的东西女主:你就是因为这个和我在一起吗,你的脑回路也不怎么正常呢感想:无法模仿无法复刻的心的碰撞女主:也许我们互相理解的只有一瞬间,我正是靠那一瞬间得以存活我也在卫生间的马桶上坐了很久了。
打完这些我才能安心。
对于一些小事,常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那种执念。
为什么你要这样呢?
我在心底愤怒咆哮:我也不想这样。
欲念和困境之所以会困扰人,正是因为有。
有就板上钉钉会啊。
两者都无法解决啊。
没有欲念和困境的人,自然不会懂。
多么简单的事,为什么就是不承认自己的人生比别人幸运一点。
幕强的世界真是恶心透了。
7.6 20:29还剩一个结尾没看完了,等下再补。
冲着苏打看的结果被女主惊艳。
虽然整部电影剧情很碎(可以说没什么完整剧情)但我喜欢。
女主演技好好,也许同为东亚我特别可以和女主感同身受,得过且过,把自己生活过得一团糟,和人交往时很容易被打动,在人群欢腾中很微妙的抽离和迟滞感尴尬感,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因为外人的看法心情跌宕起伏一秒钟变换八百次。
想要努力做好一件事但是又好像总是用力过猛而搞砸。
砸马桶和裸奔的精神状态把我吓到了但是又觉得是自己幻想无数次的场景:指毫无顾忌地发疯。
喜欢最后的追赶戏,看得出来男主是真爱了。
女主和男主的感情线也很有趣,觉得两个人精神状态有点此消彼长(虽然女主一直不太好)但女主相对好一点的时候男主反而懒得理她,女主大崩溃无理取闹的时候男主又好稳定好可靠(也许这就是般配吧哈哈哈)我感觉像intj和infp……男女主可以来多一点敞开心扉的聊天,电影结尾那里就很好。
之前也在疑惑男主喜欢女主哪里,结果男主说喜欢女主奔跑起来裙子飞舞那里,啊啊啊一下子被戳到了。
代入一下就是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普普通通甚至是负担,在闪闪发光的前女友面前像个废物,但在爱的人眼里就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
剧情上本来是俗套的三角恋,但看到结尾发现女配才是真正的局外人,她的角度来看男主是被女主拖累的一方,和女主在一起难以理解(女主一度也这样以为),但结尾才发现男女主像互补相似且不能分割的两块拼图。
喜欢女主结尾的独白 感受到被爱的一瞬间,尽管很少而且转瞬即逝,但它得以让我存活。
最后,我真特么的爱死苏打的脸了……
崩溃—振作—崩溃—振作...那些表面上被情绪裹挟,所谓“想不开”、“抗压能力差”的人,真的不是矫情啊,每一天都要死死抓住“爱”这一线生机去和讨厌的自己做对抗。
所有人都可以离开我,唯独我摆脱不了自己,既讨厌自己,又要努力接纳自己的过程包含了太多的艰辛曲折。
无法靠自己的认知和普通意义的坚强来化解,因为,当你不受控制地讨厌自己,忘记了往常所有经验的时候,疯狂和平静往往就是扭结在一起的绳索,把理智套牢。
思想和情感像两股对冲的洪流,除了死死抓住周围人的关爱和理智,别无他法逃出生天。
这部电影,用很多生活细节和熟悉的经历诚恳地展示了抑郁和躁郁情绪下的生存实际。
类似的事情,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原来大家都一样,拼了命,为爱活下去。
好像所有广为提倡的爱情,都是两个一起打拼一起变好。
可这种互相理解,互相真识,他们是一起堕落了吗?
是一起找到了生的意义。
太懂宁穿蓝裙奔跑的点,任谁都会爱上,疯批清冷美人,很有苍井优的味道。
更爱她奔跑直至赤裸,我慢慢褪下自己,让你慢慢看穿我,拥抱我,懂得我,我慢慢地向你袒露最脆弱的自己,我的所有情绪。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天空乌云密布,一片黑暗,雨整装待发,随时都有可能出发,如抑郁情绪一发不可收拾,我身在某个港口,好像正在思考自己为何出现在那个地方。
突然,天空的乌云以某种快速的方式流动,一会便云开天日,身边的一切逐渐清晰了起来,同时天空出现一个导弹,我停止不动,准确来说我无法行动,当光源接近我的时候,我先是感觉到害怕,我曾以为自己看破了死亡,死亡便是睡着了就永远醒不过来了,可那时候我还是感觉到了害怕、不甘心,我不能就这样死去,我还想继续活着。
接着脑中以某种快速的方式闪现出某些片段,我想念的人也出现了,我说着什么,像是遗言,像是生前的遗憾。
紧接着我放下了一切,心情如此平静,我接受了自己的死亡。
此时,我在车上一直想着这个梦有什么隐喻,隐隐约约觉得跟昨晚看的这部电影有关,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一部丧气满满的电影,看得有点难过,有点感同身受。
当“光是活着就已经很累了”这句台词出现的时候,心好像被一颗钉子轻轻触碰了一下,难过伴随着疼痛浮现着某些画面,且很快消失,仍然躲藏在身体的某个深渊里,而那些故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手,可是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和自己分开”,宁子是多么的讨厌自己,有些人在堕落后想着迟早有一天能够振作,于是一天天堕落,到了不可收拾那天,才发觉自己已经深陷沼泽,难以自拔,只有等人来拉自己一把,才能暂时存活下来。
明明想要坚强,却因为睡过头面试没去成,明明想要振作,去趟超市都能搞得很狼狈,一顿饭都做不好,一无是处,歇斯底里,莫名其妙的生气,却不知道为何生气。
一边嫌弃津奈木,一边羡慕着他,说着难听的话,却仍然依赖着他,当她问津奈木为何喜欢她时,他的一句“希望以后还能见到这么美的事物”胜过了多少浪漫的爱意。
她的一句“你被我带坏了”抵过了多少山盟海誓的情意。
“我其实很想更用心的了解你”赢得了相互取暖的结局。
极夜过去了,天亮了,有你在我身旁,足够了。
津奈木是一个无趣的人,不会说浪漫的情话,不懂女孩的心思,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始终保持着距离感,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想让人接近,凡事藏在心里,即使在崩溃的边缘,也不想影响到任何人,一觉就搞定了,他真的很坚强,难怪宁子羡慕他。
在公司,不得不写些与事实不符且毁他人的报道,多少人已经遗忘了自己,干着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工作,有的违背了良心,有的因为无知,他把电脑扔下窗外,选择了善良。
他也需要被关注,想要安慰,却不知如何表达,想要倾诉却开不了口,想要拥抱却胆怯不前。
宁子说着烦恼,他回答随意,其实默默的记在心里,每次把好吃的让给她,每次骂不还口,一边跟着她奔跑,一边在后面收拾着她的衣服,怕她冻着了,把自己的衣服给她,包容着她的任性,承包着她的癫狂。
他对她的爱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跌宕起伏,一句“我其实很想更用心的了解你”就足够了,真是一个“无趣”的人呀!
是安堂暂时拯救了宁子,是她把宁子带出舒适圈,是她帮宁子找到了工作。
她难道就真的只是想让她离开津奈木而督促着宁子去工作么?
甚至在宁子没去店里的时候她假装快递员把她押回店里,难道不是因为孤独么?
难道不是因为想要和人说说话么?
难道不是希望有人陪她聊聊天么?
外表光鲜亮丽,内心早已崩溃无助。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有时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可更多时候希望有人可以说说话,随便聊点什么,便能有活下去的动力。
有些人,就连死都要考虑是否会对身边的人造成影响,有时觉得真是可悲,但正是身边的人牵制着我们的“活”,即使是我们又爱又恨、割舍不断的父母,或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爱人,又或是相互、相互帮助的朋友,以及每一个说出温暖话语的人,不经意间拯救你的人,以及每一个跟你打招呼的人,就是这些人,让我们活到了现在。
在一生中,谁都摆脱不了自己,“自己”是一生的宿敌,一生都要跟自己作对,偶尔喜欢,多时候讨厌。
那应该喜欢上自己,找到跟自己最好的相处模式,道理我都懂啊,可我怎么做得到呢?
难道做不到就要放弃了么?
不,哪怕是长远的极夜也有天亮的一天,哪怕是一瞬的喜欢,也好过永远厌恶。
丧就这样丧着吧,也没什么不好,时而振作,时而萎靡,理所当然的丧,不用感到愧疚,人生,总有部分时间是用来浪费的。
生而为人,不需向任何人抱歉,不需向这个社会抱歉,更不需向自己抱歉。
太阳落山了,夜晚降临了,继续丧着吧,拯救也只是一时的,生而为人,我不抱歉。
很好的电影啊,原来以为只是在展现女主一个人的抑郁,观影过程中也一直在好奇,男主为什么会跟她待这么长时间呢?
后来才明白,男主其实也有问题,虽然没有表现得那么严重。
他们两个是心灵想通的,后面我觉得男主其实从女主这里汲取到了很多力量,因为女主在这段爱情中是完全敞开自我的,虽然抑郁,但是她充分地把自己的心灵暴露出来,男主的问题恰恰在于太过压抑,太过“正常”了。
他的问题只有在女主这里才能得到释放,对他而言,这是另一种解压。
非常“病态”的关系,但是恰恰是两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互补。
男女主这段爱情看似苍白,脆弱,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因为他们的心灵完全是敞开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需要互相治愈,不需要变得正常起来。
他们可以非常舒服地享受这种“不正常”。
女主说,只有这一瞬间他们才真正互相了解。
但是那一瞬间多么难得,心只要互相敞开,并把对方包容在里面,反而是十分紧密的。
他们的爱情是真正意义上的纽带,把彼此的生命联结在了一起。
当然,他们的爱情也不是说就是完美的,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缺乏沟通。
但是影片最后,男主自己也说了,想要好好地了解女主,女主在天台说完那些之后,也可以从容面对“跳闸”了,也自如地在男主面前舞蹈。
(其实女主前面也有些压抑,可能是因为爱男主,也可能是因为受男主影响,又或者是因为想让自己正常起来,或者兼而有之)我觉得这都是很好的信号。
这意味着,他们的关系又往前走了一步,不仅仅是心意相通,也会在肉体上,在言谈中深入下去,直抵灵魂的深处。
其实我个人认为,只要心是同频的,很多问题就比较好解决。
最后想说,对女主非常感同身受,观影过程中也在呢喃,这不就是我吗?
看完通透了许多。
女主的演技很好,非常有张力。
男主也很好,把那种复杂的,隐秘的情绪给表现了出来。
我被打动了。
认识趣里是因为看过她演的《吉祥寺》、《我的家中空无一物》和《最终幻想少女》。
她每次出现都能抓住我的眼球,小小的身板似乎扛不住秋风,小小的脸蛋好像装不下五官,上吊的眼梢和突出的双唇有别样的稚气和灵气。
这次趣里独挑大梁,演一个在情绪崩溃和奄奄一息之间拉扯的女孩。
这女孩会在吃到冷掉的炸猪排生气地把筷子甩桌上然后去热饭,而不是每吃一口都煞有介事地感叹一句“好好吃”的那种在日本影视作品里的女孩——至少这个形象是真实的。
她为很小的挫折抓狂,对声音敏感到神经质的程度,她在他人面前时常感到无地自容(在电影中所说的“感觉自己被看穿了”),她病态嗜睡的时候起个床都像用尽了力气,她破罐破摔在午夜狂奔,额头冒血或一丝不挂也无妨,她在停电的家里赤裸着起舞。
我能与女主角共情,因为这个角色鲜活。
电影即将结束,她起舞的时候,她在旋转,镜头在摇晃,我也有些醉意。
她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能量黑洞,与她朝夕相处的话我大概会崩溃。
即便在她说她“重生了”的那个夜晚,面对一直默默陪伴的男朋友,她的主语,也仍是“我”,全然没有理会男朋友最近经历了什么挫折。
在面对外人时,她显得温顺恭敬;面对最为亲密的男朋友,她却可以随时嘲讽和发脾气。
我开始反思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有没有这些症状。
陪伴抑郁症患的亲属们,真的辛苦了。
影片中宁子试图给一个较为准确的表达:不,应该说和抑郁症不那么一样,就像是闹着玩的抑郁症…抑郁状态反反复复,好的时候可以坐火箭上天,坏的时候想和自己分手,想丢掉自己。
所以会有手足无措,想放弃的时候,因为你知道下一次抑郁状态还会来找你,而你摆脱不了。
人与人互相理解太难了,但是如果有一瞬间,就足以让爱生存,让宁子生存。
虽然画面看起来很丧,但却是十足的治愈片。
日本電影總是有獨特的細膩感,好像是把你我的生活剝開一樣,赤裸裸呈現在觀眾面前,愛也好,恨也罷,我們很難脫離這樣的模式。
看著妳一絲不掛在面前跳舞,像是脫離繭的蝴蝶飛舞著,我知道這刻的美麗只是暫時的,我們就是靠這一點點的瞬間而活著吧?
真羨慕你啊!
想要離開我就可以離開,可是我一輩子沒辦法離開我自己。
永遠都被困在這個軀殼,我也好想自由飛翔,可是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好難過,我好憤怒,也好想別人能理解我,可是理解很累吧!
真的有人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嗎?
愛,會消失的,對吧?
近年的日本電影,已經不走純愛路線,反而更貼近現實的愛戀,成人的戀愛是苦澀而難以咀嚼,從【劇場】講述渣男的相遇,到【花束般的戀愛】兩人面對職場後的分離,甚至【剛好想起你】回想從認識到結束的過程,生活,有時候真的困難,需要克服的東西太多,需要花很大的力氣還有耐心,也許這樣寫實的電影,更能讓人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吧?
希望有天能大聲喊出我生活著,而不是只是存活而已。
很闷的电影
大概猜到,但是还是没看懂
电影名在youku上看是生死游戏,以为很有趣,结果文艺范太重了
第一次看印度的英语片,很文艺。
omg我是有多无聊啊竟然能拖完……
套了多少层?谁在讲谁的故事?这是梦还是真实?没有半点科幻场景的伪科幻电影。悬疑味还是够的,感觉还不错。
印度电影拍得这么一般真是难得,其实题材还可以,只是表达的不到位
乱七八糟,不知所云
想以对话撑起悬疑和科幻元素的片子,没有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编剧的想象力是行不通的,不然,80分钟,都显长。
创意不错,但是好闷,制作成本好低。
居然是印度片 悬疑做的不错
看到那个鼻环立刻关掉了,接受不了。
剧情我最后看明白了,但是过程很沉闷,导演还要再提高
其实我觉得还可以,整个形式很有意思,很小成本,但是故事讲的还行。
第一眼被海报吸引了,虽然分很低但还是堵了一把一是存着侥幸二是觉得近年印度片子有一些还蛮有想法的。前一小段剧情真的是 进入太快叙述又太慢,只有光影和演员的表演再加上一两段人生困惑可以看看,到中部故事轮廓人物关系才大致出来…到最后结局其实老套到好猜了,但节奏和画面把握得还不错,双线叙事感觉收得还可以。整体观影感觉是越来越轻松的,前十五分钟没有放弃的话后面顺着看下去很容易~内容的话能感觉到想表达的东西但总感觉表现出来的太浅了…出来的效果有点像低预算暗光版印度楚门出走之后怎么做,只不过是以参与员工回忆录形式来记录的x
什么玩意
我想找到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来找我
快看睡着了
纸上谋杀
不喜欢这调调,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