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 威廉·布莱克
推荐一部关于数学却一点都不枯燥相反很风趣的电影-《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影片讲的的是一个只有80分钟记忆的博士和他的爱人-数学之间绵绵情长和无限热爱的故事。
以诗歌般优雅的语言解读数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还包含着一段温情的故事,从最简单最朴素的质数中找到美的本质,通过一个个日常化的片段夹杂着理解和温暖,散发着数学与人生哲学间的迷人光辉,即便是数学渣的我也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想象一下,如果每一堂数学课,老师都会以讲一个故事开头,引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如果每一个数学老师能很萌萌哒,或是穿的干净舒服甚至是有型;如果每一个数学老师都饱含着对数学本身的爱,于细微处便将数学的迷人的美表现无遗......那么这是不可能。
所以,看《博士的爱情方程式》就变得更有必要了,它会刷新人对数学表象的认知,心生最直接的感慨: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有趣。
【有趣】这些关于数学的知识,你知道吗?
1.听着,每一个难题都有着其韵律,如果你把难题大声读出来,并且抓住他的韵律,你就能完全沉浸其中,你就会猜测哪些地方暗藏陷阱。
2.枯燥的作业,如果试着把它像一首诗一样读起来,并把题目画出来,这样有助于解题哦。
3.素数,‘’素‘’指真实,天然而不加掩饰,换句话来说自能被1极其本身整除的数。
2、3、5、7、11、13、19.......这些素数就像天空中无穷尽的星星,不接受任何已知法则的支配。
素数在这里,完全独立,绝对高傲不屈。
换句话说,就像你们,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4.这些素数保持这孤高,博士在这世上最珍视的就是他们。
“他真的爱数字吗?
”(笑)当然,他爱的对象可能有点奇怪,但爱情本身不奇怪。
他珍视它们,陪伴它们,不求回报,永远尊重它们,不离不弃,一刻也不抛下它们。
5.亲和数,如220和284这一对,配对很少,世界上大概只发现了30多对。
他们是,上帝的设计,要彼此相亲相爱。
6.完全数,比如最小的完全数6(6=1+2+3),他们是表达完美内涵的珍贵数字。
笛卡尔说过,就像完美的人是罕见的一样,完全数也是罕见的。
【哲理】除了有趣,还足够美好和温情博士的爱的方程式中,i代表着爱。
如何理解,可以说是因爱化解了一切矛盾,人世间再多的苦难或是悲伤因有了爱而最终归于一个“无”。
博士曾经有过一个悲伤的故事:每一次我看到孩子们在开心的玩耍,一首诗就浮现在我的脑海:【“看别人的小孩嬉戏,泪水止不住,为了我那失去的小孩儿,我的心是E,就像这个方程式,永远等于-1,我们的新生活永远都丢失了,对于我们,开始步出生命的轨迹,没有人施以援手,来了分担你的不幸,这是我唯一的愿望,致我心爱的N。
”】
每一次与阿根见面,博士都要摸摸他的头,夸夸他的脑袋瓜长得好,够聪明。
第一次一起吃饭博士这么对阿根说:“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小孩的任务就是长大。
不能因为不喜欢吃就不吃,要是你还饿,请帮我吃点。
”博士就是这样一个温暖如水的人。
当阿根意外进了医院时,博士这么安慰阿根的妈妈。
他先是拿了一张白纸和笔,对她说画直线能够平静心情。
接着他说:“你想想看,为什么你画的直线有头有尾,这就意味着,你画的直线是一段两点间的距离,直线的定义是没有尽头的,应该是没有界限的,但一张纸是有边界的,因为能力有限,我们只能把线段称位直线。
真正的直线在哪?
只有,在我们的心里,永恒的事实是看不见的,是不会因为事件、自然现象或是情绪而动摇的,那个看不见的世界,支撑着看得见的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心中才能找到。
”为了安慰她,博士随手一笔,将直线变为了根号,然后微笑的对她说,“你不必担心,根的含义是坚强。
”博士以他的热爱方式,润物无声地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安慰着身边的人,真的很了不起呢。
当博士与阿根在外玩耍时,阿根对着一片叶子发呆,博士和他展开了这一一组对话:阿根:【“1片叶子是1,一颗树上有那么多叶子也是1,真有趣!
” 】博士:【“事实上,定义1是一件有挑战的事,只有完整的时候,它才是一片叶子。
对你来说也是,阿根,和谐的整体是美妙的,这就意味着好。
”】还是回到那个直线的话题,你看直线,永恒的事实是看不见的。
如果你用心去看待事物,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
重要的是你快不快乐,享不享受在一起的时刻,觉不觉得弥足珍贵,会不会想起来就觉得美好呢?
所以请记得哦:现在,才是一世人生最值得关注的事呢。
根号他没有父亲,这是当然的,他是杏子的孩子。
据说单亲的孩子总有些怪异,但他到没有。
根号是博士给取的绰号,大概是脑袋平的缘故,或者还因着像根号一样对一切数字都有着同样的包容。
于是他会和母亲一起作出“不管博士说过多少次,都不要说这个你说过”了的约定,这是怎样美丽的约定;于是他会在母亲无意的伤害博士后,难过万分。
当然,他还可以做个像博士以前一样的老师向同学们讲述那过往的美丽故事。
●阶乘的"阶“指的就是这些阶梯,“乘”就是指相乘,所有数字是指这些自然数,从1,2,3,4一直到无穷。
●素数中的“素”,意味着真实,天然而不加修饰,换句话说,素数是只能被1或其本身整除的数字。
比如说2,3,5,7,11,13,17,19,23,29......这些素数像夜空中自由的星星,没有已知的规则来约束它们。
我在这里,完全自立。
换句话说,就像你们所有人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对的高贵不屈。
这些数字保持着孤高。
●把284的所有约数加起来等于220,把220的所有约数加起来等于284,它们是友爱数。
它们是上帝设计的数字。
●第一个发现友爱数的人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作出了他著名的论断“万物皆数”,在公元前6世纪。
●早在这个世界出现之前,数字就存在了。
没有任何人见证过数字的诞生,它们一直都在那,从始至终。
人类所能做的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数字告诉我们的一切。
●i是一个虚数,因为它是一个很谦虚的数字,所以用了”谦虚“的”虚“字,而且谦卑的性格从来没有出现在可见的世界里,但总是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用它短小的臂膀,支撑起它的整个世界。
i自然会引出爱。
●每一次我看到孩子们开心地玩耍,我的脑海里就浮现起一首诗,“看到别人的小孩嬉戏,泪水就止不住,为了我那失去的孩儿。
“我的心是 e^(πi)=-1。
就像这个方程式永远等于-1,我们创造的新生活现在永远失去了。
对我们来说,已经偏离了轨道没有人会伸出友谊之手,来分担你的不幸。
●完美数是代表完美意义的珍贵数字。
笛卡尔说过”正如完美的人类是罕见的,完全数也是罕见的。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也只发现了30个完全数。
●完全数可以表示为连续整数的和,28=1+2+3+4+5+6+7。
直到今天,完全数还很神秘,还没有人证明出一共存在着多少个完全数。
●这是一条直线,但你想想看,你画的这条直线有头有尾,这就意味着,你画了一条线段,是连接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直线的定义是没有尽头的,它应该是没有界限的。
但是一张纸是有边界的,因为能力有限,我们只能把线段称为直线。
哪里可以找到一条真正的直线呢?
只有,在这里。
永恒的真理是无形的,不受物质,自然现象或情感的影响。
无形的世界支撑着有形的世界,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用心去看。
●你不必担心,根号代表着坚强,它保护着每一个数字。
●那是一片叶子,那棵雪松有那么多叶子,也是一棵树。
事实上,定义“1”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只有完整的时候,它才是一片叶子,对你来说也是,根号。
一个人整体的和谐是美妙的,这就意味着好。
●我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我只能如此,只能接受现状,让一切顺其自然吧,过好我生命中的每一刻。
●Π这个数字代表了无穷尽的宇宙,而虚数i从来都不惹人注意,最会耍花样的,就是e。
e=2.7182818284...就好像Π,它在不停地转啊转,这个数字似乎失去了理性,像无穷无尽的宇宙。
Π来到e的身边,它们握了握手,再加上害羞的“i",它们走到了一起,彼此一同呼吸。
现在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如果我们加上一点东西(1),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矛盾得到了解决,答案是0,它们所代表的就是虚无的世界。
这个公式是由瑞士数学家18世纪的里奥纳多·欧拉创造的,这就是欧拉公式。
他发现了明显不相关的数字之间的自然关系,就是,一颗星星从黑夜中降落,这是博士最喜欢的方程式。
夜空中一颗星星的美丽,田野中一朵鲜花的美丽,正如这些抽象的描述,一个方程式的美丽是很难去解释的。
我还有太多不知道的东西,但博士教导我,要学会去感受,训练自己的直觉,培养慷慨的感情。
●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我还在追寻着和他一起编织的梦想。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威廉·布莱克
首先我哭的稀里哗啦!
失忆,瘸腿的嫂嫂,博士和最爱的女人不能在一起,单亲女管家,本是个悲剧的故事,然而剧中却大量运用欢快,温情的配乐,以及女管家脸上永远灿烂的微笑,和孩子相处愉快的时光,让观影者更生一种感动。
我想说说我从影片中看出的爱情,博士和嫂嫂相爱,但是e^paii+1=0,说明他俩的爱情永远没有结果。
嫂嫂曾说,她没有勇气生下孩子。
为什么最早嫂嫂没有和博士在一起,因为是十年前那场车祸,两个人都受伤。
嫂嫂心有愧疚,更有各方面的反思(比如对自己的丈夫,等等),嫂嫂没有选择和博士在一起,而是永远注视着博士。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日本电影,应该。
真的是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感人的片子了,太感人了片子的名字叫《博士的热爱算式》。
看的时候哭了好几次……并不是因为情节有多么的起伏,也不是人物命运有多么的起伏跌宕,是因为影片中淡淡的情感,淡淡的爱。
就像在寒冷的冬季,站在阳光中的感觉一样。
身体和心里,都被阳光和爱充满着。
舒服极了,眼泪呢,也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
不是悲伤的眼泪,而是被爱而感动的眼泪。
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跌宕起伏,有的只是真挚而含蓄的爱,暖暖的……整个影片中所洋溢的爱,是那样的纯粹和亲切。
我不是一个轻易感动的人,也不是一个轻易落泪的人,我对煽情没有多大的兴趣,那什么韩国的"悲情几部曲"和什么号称看过的人都哭过的片子没有多大的兴趣,有时候勉强和别人一起看,别人哭得稀里哗啦,可我好像就没有多大的反应。
有时候被人说是冷血,但我觉得不是。
有的片子纯粹是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让你哭得稀里糊涂的人写的,没有让人感受到爱,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所以自然哭不出来。
而这部片子,从头至尾你都可以体会得到,爱的存在。
未观影者看: 影片类型:温馨,平朴推荐指数:8国家:日本已观影者看:为了不影响您观看电影的质量,请不要在观影前阅读以下评论。
我觉得,片名应当译为“博士爱的算式”才更适当,eπ*i=-1这是博士年轻时爱的算式,他与嫂子彼此相爱却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追逐爱情的理想,甚至还放弃了他们的孩子,所以对于他们来讲,爱,只能是-1,只能是一种缺失,只能是一种亏欠。
eπ*i+1=0,当嫂子斥责女管家被辞退后仍然让孩子找博士来玩时,博士无力做出更多的辩解,他只是写出了这个公式,博士虽然无法记住80分钟以外的事情,但他的情感却能够感受到来自于女管家母子的爱,正如博士所说,1的定义是最让科学家们头疼的事,而这一份爱,早已远远地超越了男女狭义之爱,其中包含了女管家对工作的热爱,她对于每一份工作都是那样的认真负责;女管家与博士之间的朋友之爱,就像亲和数一般彼此相亲相爱,她每天耐心地与博士重复着同样的对话,她越过工作职责,带博士出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之美,当博士生病时,她不够工作制度的约束,留宿下来照顾博士,甚至失去了这份工作(当然了,这不是她被辞的本质原因,只是博士嫂子的一个借口罢了);博士对阿根的长辈之爱,阿根从小就没有父亲的爱,遇到了博士,他找到了可以依仗的人,有人可以给他无私的褒奖、赞许和鼓励,可以请他修收音机、可以请他帮忙解题、可以请他欣赏自己的比赛、甚至还可以请他指导同学们打棒球,对于一个孩子来讲,这是多么光荣和值得骄傲的事情啊,反过来阿根也是用心呵护着博士,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伤害博士,为了一句错话而深深地自责与内疚,甚至因为母亲情急之下说错话伤害了博士而与母亲反目,这一幕如此的平实,但却又如此地让人动容。
公式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准确的证明,同时还需要美丽和优雅,生活也是如此,您说呢?
《素数》(质数)2、3、5、7、11、13、17、19..........质数(Prime number),又称素数,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该数自身外,无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质朴的质,天然无任何添加,纯淨的自己,像天空中的繁星,无穷无尽,没有任何规则可以套用在他们身上,像 ,我 在这裡,独立自主的,也像各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无以言喻的纯淨,绝不妥协,孤独高傲的数字。
《完全数》6=1+2+328=1+2+4+7+14完全数,又称完美数或完备数,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除了自身以外的正因数总和,恰好等于它本身。
真正实现完全的珍贵意义。
就像很难找到完全完美的人一样,完全数也很珍稀,目前我们找到的完全数不到30个。
《友爱数》220、284 非常迷人的数字啊!
彼此真因数总和是对方。
老天爷精心设计的美好友谊关係。
你看220:1+2+4+5+10+11+20+22+44+55+110=284284:1+2+4+71+142=220妙啊!
很美好!
这部电影是出自小川洋子 的书《博士的爱情算式》。
我觉得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意象和隐喻、音乐与画面很宫崎骏。
影片中的对话简洁、自然、温润、细腻、清晰、富有哲学意义。
能将数学用如此方式表现出其令人叹为观止的美善,不得不佩服小川洋子的文学底藴深厚,她成功将准确的数学知识,用浪漫如诗的哲学语言表现出来,且非常巧妙自然地融入故事之中,启发读者自己去思考,因而让思维具有了更丰富与更深刻的内涵。
所以这影片除了娱乐功能与获得知识之外,最重要的价值,乃在于引领观众思考人生。
能达到这境界不容易,这是相当优秀的作品。
数学是很多人害怕的学问,我好多学生、朋友都问过我「数学学来做什麽?
」只会加减乘除,不懂多项式、三角函数、指数对数、向量、微积分......的人不也过日子吗!
嗯,问的好!
今天不听首喜爱的歌,也不会少块肉!
明天不去旅行,照样能呼吸!
你说:听歌、旅行...让我快乐,然而学数学只让我痛苦。
哈!
的确是很多人的感受!
我们不会教猴子物理化学,也无需教一隻兔子体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类的心智灵魂现象的确与万物不同,人的心在寻求永远,我们渴望探求真理,拥有真实的情感。
我们用心智的全部力量, 来选择我们应遵循的道路。
很多人认为数学是纯粹理性的世界,是逻辑严密的语言,与情感、艺术毫无关係!
其实数学也是美善的、真实的、朴素而高贵,优雅且完备的。
数学能让人快乐吗?
能的,只要你看见它的真、善、美。
故事主要是描述数学教授、管家、管家的孩子三个人的相处与对话。
教授在 17 年前的一场车祸脑部受伤,让他的记忆只能停留到 1975 年为止,之后新的记忆都只能持续 80 分钟,前来应徵要照顾教授的的管家是单亲妈妈,她10岁的小孩(教授为他起名:根号)长大后成为热爱数学以第一人称回忆故事的老师。
只有80分钟的记忆,小川洋子将数学的永恆和人类的有限的对比用这样情节衬托出来,在教授思考他深爱的数学的时刻,当他渐趋完美并能领悟到真理之美的光辉的时候,在他的工作逐步达到精确而明朗、纯粹而易于理解、优雅而具吸引力的时候,他的人格魅力自然体现出一个完美的数学家气质。
智慧的光芒都凝聚在这短暂的八十分钟内,每个瞬间都显得十分珍贵。
「妳穿几号鞋子?
」 「24 号。
」 「哇,多纯洁的数字,是 4 的阶乘。
」 「阶乘是什麽?
」 「把 1 到 4 的所有正整数相乘,就等于 24。
」 「妳家的电话几号?
」 「576-1455。
」 「5761455 吗?
真了不起!
这是 1 亿以下的质数的个数。
」这是博士与管家第一次见面的对话。
看似平澹,却包含了博士对数学、对人们与世无争的情感。
当博士见到管家的小孩,便温暖的拥抱他跟他开心地说:「你自己走了这麽远的路,真是了不起啊!
真是好孩子,谢谢,谢谢。
」他摸摸孩子那平坦的头顶说:「裡面蕴藏着一个聪明的脑袋。
」「你就叫做『根号』,只要使用根号,就可以给无穷的数字、肉眼看不到的数字一个明确的身分。
……无论什麽数字你都不会讨厌他。
『根号』实在是个宽大的符号啊!
」就这样,永恆的数学,让三人之间出现了连结。
管家的儿子从小就没有父亲,博士不但给他新的名字,还给根号嚮往已久的父爱。
博士教他功课,还陪他练习棒球,无论在任何的危难下,博士都保护着根号。
虽然博士的记忆是短暂的,没有办法再累积。
但是管家仍以无比的耐心与爱心,来照顾博士的起居,同时与博士一同领略、共享数学的美好。
三人间的情谊温暖动人。
π =3.1415926535..................无穷无尽圆周率,永无止境地的数字, 在我们有限的时空中永远无法完成的一个数,但是他无限永生的概念在我们心裡。
i :虚数!
想像出来的数字,客气的、谦虚的、温柔的、平常在我们眼睛可看见的地方是看不见的,这样的一个善良优雅的生命境界,却存在我们心中,在天马行空的想像裡,支撑着世界。
e :≈2.7182818...........神秘的超越数,自然对数的底数。
π、i 、e 这几个数字是全宇宙最无理、最虚幻、最超越的数字,但是这三个怪数字遇在一起,再加上1,竟然让一切回到了原点。
「来自宇宙的 π 出现在让人难以捉摸的虚数 i 身旁,飘然地来到e 的身旁,和害羞的i握着手。
他们的身体紧紧地靠在一起,屏住呼吸,但有人加了1 之后,世界就毫无预警地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切都归于0。
」就像影片裡各种面向的「爱」翩然紧握,消弥了所有纷乱,让爱回归本真,宛若隽永的星光。
欧拉,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曾经讚叹地说:「e的(iπ)次方+ 1= 0,因此上帝存在!
」这是数学界公认最精练、最美丽的式子,也是博士诉说爱的永恆,单纯和谐的方式。
在这个初秋凉凉的下午,从蔡康永的微薄上看到这部电影。
闲闲的看着,细细的品着,说不出的惬意,说不出的舒适。
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舒服,太舒服了。
被吸引也是源于对数学的喜爱。
喜欢数学,最简单最真实,不玩花招。
电影里穿插的数学趣闻,和生活感悟的完美结合,真的太棒了!
最喜欢的镜头是,博士和妈妈在公园里散步,博士和妈妈在看台上为阿根的棒球赛加油,博士在家辅导阿根功课。
虽然电影本身没有明显暗示这是怎样一种情感,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亲情更甚。
我喜欢这种氛围,不需要言明只需淡淡享受,这或许就是生活本身,为什么要把所有的感情定个义分个类,放到一个圈圈里头,固定化,模式化,程序化呢?
另一点值得称赞的就是电影的表现手法,没有特意去强调博士只有80分钟记忆这件事,但观影者不会忘记,看到一些情节还会会心一笑,这就够了!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威廉·布莱克关于失忆 失去记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不知道,但是这种现象真实存在。
如果浪漫一点思考这个现象的话,失忆就好象在人世间突然喝到了孟婆汤一样,你的人生又归零了,你可以从新开始。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是否会有那种象真的喝了所谓的孟婆汤一样,完全丧失记忆,变得像婴儿一样单纯无知的情况呢?
医疗上也许有吧,不过我看文艺作品里面恐怕就不会采纳这种案例了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伴随着失忆,一个人的性格是否会改变?
就像美国电影《全面回忆》里面,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好人,直到最后他才知道,他曾经是一个坏人。
当然,这个例子举的不恰当,因为主人公并不是失忆,而是被串改了记忆。
如果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更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老话。
在各种失忆的症状中,最可怕的恐怕就是间歇性失忆了。
就是那种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记忆,然后马上记忆就会归零,一切从新开始,就好象每隔一段时间就喝一口孟婆汤一样,实在是可怕之极。
可是文艺作品却非常欢迎这种古怪的失忆症,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人类的苦难就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现在有很多电影作品都是这种症状为背景创作的,比如《记忆碎片》,比如《初恋五十次》,比如这部《博士的爱的方程式》。
关于数学素数,是最孤高的数字,自尊,独立。
亲和数,在无数的数字里,只有这两个,是一对,这是独一无二的关系。
完全数,这是上帝的杰作,完美无缺。
在博士的眼里,数学是如此的神奇美丽,不论你说出哪一个数字,博士都会告诉你,啊,这个数字太高贵了。
因为每一个数字,都有他美丽的秘密。
你要用心灵去感受,找到它的韵律。
电影里讲到了关于直线,现实中,你永远看不见直线,它只存在于你的心灵中,延伸到永远。
还有根号,它的含义是坚强,保护着每一个数字,还有那个博士的爱的方程式:e(π*i)+1=0 ,把一切纷繁复杂都归于虚无,归于平静。
这就是数学,如此瑰丽的东西,它不是人类发明的,在有人类以前,它就存在了,就像诗。
斯卡采尔说:“诗人没有创造出诗,诗在那后面的某个地方。
很久以来它就在那里,诗人只是将它发现。
” 关于爱失去的记忆就像一个枷锁,记忆的主人总是在不断痛苦的寻找,而对于间歇性失忆的人来讲,这痛苦是在不断的叠加的,记忆对于他们来说就好象熊手里的玉米,最终发现只剩下一支。
博士的记忆只能维持八十分钟,然后他就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现状,依赖于别在衣服上的几张字条。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你必须要有耐心,以及爱心。
你要不断的重新介绍自己,你要忍耐他重复讲过很多次的故事,最重要的就是你必须清楚你所付出的情感都是徒劳的,很快他就会忘记这一切,你必须重新来过。
有一个描写爱情的过程的句子,叫做“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尽管这个句子已经烂俗到让人观之欲呕的地步,但是却清楚的说明情感是一个叠加的过程这样的道理(所谓的一见钟情,起作用的不是情感,是欲望)。
而当你知道你的情感无法叠加的时候,你就患上了间歇性情感失去症。
和失去记忆的人不同,失去情感的人可以选择放弃这段情感,而恰恰由于有了选择,那些选择继续无怨无悔的付出感情的人,就越发的令人敬佩,他们付出的感情就越发的弥足珍贵。
总有人说,最伟大的爱是那种只是付出而不所求回报的爱。
那么现在考验的时刻到了,面对就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渺茫的希望都没有的对象,你要有“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的决心。
可能你要初恋五十次,可能你要相识二十年。
好象说得有些骇人了,实际上这样一个奇怪的情感对象会让人执着的或爱恋或景仰,必然有他的价值之所在。
或许,他象素数一样独立,自尊;或许,他象亲和数一样亲切,不可替代;又或许他象完全数一样完美无暇,谁知道呢?
就象电影里面的台词一样:“他爱的对象可能有点怪,但爱本身并不奇怪。
”
柏拉图说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我们寻找的往往是我们的自身。
认知有多高,生活边界就有就有多宽。
博士对于数学精妙的阐述让我们认知到宇宙间暗含的复杂奥妙,且充满了美感。
回到电影本身“微笑”可以 说是这部电影的代名词,遵循了日本的古典主义美学“幽玄,侘寂,物衰”我们早已知道人世界的清苦,短暂,在失去得道后平静欢喜,犹如樱花般简单灿烂,短暂。
不管是含辛茹苦的单身母亲,还是只有八十分记忆的博士他们所释放出来的善意就是彻悟后的智慧平静之美。
也是数学之美和生存之美。
不要以爱情之名让我做任何事
如果有时间可以看~
通过数学来探讨和解读人生哲理,很新颖,有意思,虽然最终还是日式温情的情感基调,但并不妨碍影片展示的独特思维方式,一种全新的理解人生的角度。
老头真有感觉。
要是真按照数学史的脉络,我会觉得数学好学一点
美丽有两种:一是深刻又动人的方程,一是你泛着倦意淡淡的笑容。
看了书觉得很有趣所以来看电影 总觉得女主演技有些不自然?emm还是日本人的日常就是这样? 中间有一段觉得有点无聊 总体还是很治愈很温情 像我看的一贯的日本电影
只是觉得热爱数学的精神难得,电影怎么感觉很啰嗦,叙述性也不强
220和248是一对友爱数
是在数学电影选修课老师给我们放映的电影是老派的日式温情风格电影中的母亲相当的温柔年轻保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大概就是她能够在博士的生活中每八十分钟以绝对的热忱去感染博士和博士的嫂子以及自己的儿子数学的绝对纯洁和母亲人格的纯对纯洁碰撞在一起让本以为会是枯燥的数学迸发出绝美的烂漫许许多多的细节和设定都让人足够慵懒在炎热的下午闷热的教室和旋转不停的风扇中感受到日式的人间真情温暖啊(我喜欢窗外就是大海的教室 属于所有美好的青春)
时间是不会流逝的 ~ 博士的这个故事 告诉我了这个道理 任何人相处的那种感觉 即使只有80分钟的记忆 也是不会消逝的!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 心情不好 因为一些事情 看了这片子 以后 让人心情很平静! 数字是很美好 纯净的! 画一条直线 也许就可以让你平静下来 很好很好的片子! 片子最后的 出现的字 也
3.5 对数学彻底感性化的呈现,每个数字都成为触摸世界的肉身记忆。人设和情节上做了很多工于设计的内容,但因为视角和情感干净纯粹,中和出了老派的美妙效果。清爽的日式温情于我真是屡试不爽,总能令人短暂相信世界是多么善良,然后被感染、打动。
@2024-06-04 12:43:40
观前感:“蝈蝈说这种片子只有日本人拍得出。。。很好奇。。。瞄了下剧情和那个美国的雷同嘛!”观后感:“很有才,有大爱,但完美也有瑕疵——为什么是80分钟呢?看起来和一天没差啊~”
以诗歌般优美的语言解读数字蕴含的人生哲理,甚至暗合宇宙万物神秘而精准的秩序规律,真正的天才能悠然游走于跨领域,享受纵然自得的心灵自由,能从最简单最朴素的质数中找到美的本质,数学渣如我亦深深被感动;小泉尧史风格一如既往清淡平和,怡然有情 。
从数学之美反套情节,不失做作。深津的表演当然很贴合这种做作的风格,但对我来说太可怕了,精致虚假。生日那晚嫂嫂的解释非常多余,或者说时机不对。几组数字很有意思,可是e到底是什么呀……
数字之美
数学文化课的老师赞赏推荐…
第一堂课;很用心的电影,80分钟记忆的奇异设定来讲述平常的生活,在数学之美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动人。包容坚强的根号,完美稀有的完全数,用心才能感知到的直线以及谦卑的虚数都成了播进我心中的种子。/如果从短暂的记忆与持续的生活相撞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那便是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那些已经遗忘的或者将要遗忘的都无法代替当下进行的美好,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心去感知,“除了当下,我们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附,年轻人特有感触“ilove you 的i也是谦卑,谦虚且真实存在着的虚数i啊”)
如果我早一点看到这个电影 可能会喜欢数学吧,至少不这样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