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树在垃圾堆里捡到了外表非常可爱的人形电脑,没有安装软件,一片空白,只会发出“叽”的声音,于是秀树给她取名为小叽。
小叽开始慢慢学习一些日常用语,她喜欢指着所有东西叫秀树,在小叽看来,秀树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喜欢的人。
秀树一点一点教会一片空白的小叽各种各样的生活日常,两个人一起生活得越来越开心。
但是小叽始终不是人类,人形电脑虽有人形,并非真正的人类,秀树身边的人都告诉他,人形电脑无法代替真人。
但是小叽问出了“秀树是不是只属于小叽”的问题。
秀树一直在困惑中不断思考,终于回应了小叽的感情。
小叽只是人形电脑,她拥有的对秀树的这种感情,她拥有的“心”,也许只是电脑程序的组成部分。
若是某一天,小叽“重启”了,那么她将再也不是原来的小叽了。
秀树在明白这一切之后,仍旧作出了选择,选择回应小叽的这份情感,选择面对自己内心的情感,即使他清楚这条路并不容易。
国分寺稔曾经告诫秀树,千万不要爱上人形电脑。
可是秀树仍旧和小叽相爱了,无论是执行的程序也好,美好的期待或者谎言也罢,秀树的心里都清楚。
对他而言,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能和小叽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今天看了 chobits 的漫画,感触良多。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原则第一条是“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
这里指的是物理伤害吧,可是精神上的伤害又如何界定?
人也会爱上机器人,人也会因为机器人受到心灵创伤。
机器人必然会让某个人受伤的时候,他/她会选择毁灭吗?
而毁灭又一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
如果有两个人同时爱上一个机器人,ta必须选择一个,这样另一个就会受伤。
而根据三原则ta必须毁灭以求宽恕,ta的毁灭又会同时伤害两个人…所以机器人就会陷入两难悖论。
因为人无法弄清自己的思想感情到底是什么,所以基于人为原型的人工智能,就会让人类造出自身无法理解的东西。
面对机器人之间的感情,人也会惊慌失措…人们会允许他们由于机器人而吃醋吗?
而因此剥夺机器人的爱,有足够的理由被是为不人道的吗?
人的感情很难用常理来解释…人可以把没有完整性格的生命体视为宠物,却对有完整性格的非生命体忌惮不已。
很有可能,这是由于事情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当事情原以为可以掌控,最终却发展到不受控制,人们心中产生的不确定感与恐慌,会大于面对一开始就觉得不能掌控的事情。
所以,人们把已经存在的经过自然选择的物种当作上帝的恩赐,却不知自己变成造物主后该如何是好。
而显然顺其自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生来就是要超过人类本身的东西,肯定会在自然选择中胜出,所以必须要在还没出现时就加以控制,这就是麻烦的根源。
可以预见,继承了人类精神的机器人,会体现出人类所有过的一切善和一切恶,恶不会被自动过滤,因为恶是进化过程中必须的自我保护手段。
机器人只有拥有了自我决定和产出意识的能力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工智能,而这等于说机器人永远有机会找到办法,不让人类控制它们,也永远有可能进化出反叛意识。
终有一天,人类会创造出自己不能控制的东西,正如上帝理论上可以造出自己搬不动的石头;而这样做的根源,在于人在还没真正了解自己之前,就掌握了与自身不相配的强大力量。
但我真正在意的是机器人应该拥有的人格与人权。
作为可以思想的物质,是由上帝创造还是由人类创造,都应该得到尊重。
人类曾经自夸因为理性,人成为世界的主宰。
那么,就应该承认同样有理性的存在和我们共享权力,以前是黑人,犹太人,将来会是克隆人,紧接着就轮到机器人了。
我不相信上帝,我相信人类的能动性的伟大,但如果有上帝,他至少不会如人类般残忍,没有因为可以轻易抹去人类的存在,就真的这样做,即使再生气也没有这样做。
或许正因为机器人的思维与理性触及了人类的本源,我们由于沉重,才不愿过分认真的考虑这个话题,反正那个时代看上去还很遥远。
反正我也只是碰巧看到了才推两句…chobits和其它科幻作品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而已,而前方有无数种可能,包括一些看上去很美的在内,等着我们去选择其中也许是最坏的一个。
整理4月2日凌晨twitter记录
Tobias推荐的,说是对他三观影响很大的一部动漫。
他是浪漫主义,而更多时候,我是现实主义。
所以,关于剧中“爱”、“属于我的唯一的那个人”、“因为是我(你),所以喜欢我(你)”这些,我不是很能产生共鸣。
总觉得万一有一天一方成长了、变心了,怎么办呢?
爱情VS现实,谁会赢?
店长和裕美的年龄差,年龄差本身并没什么不好,但通常它也意味着身体状态、思想上的不一致;新保和老师之间也有年龄差,女人老起来很快的,现在老师风华正茂,那五年、十年以后呢?
而新保为了养家,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放弃了学业,起步被迫地比别人低了,往上爬也势必比同等条件的其他人困难,他到时候真的不会不甘心、不会怨恨吗?
chi和男主。
chi要的是永远只属于我一个人,男主能做到吗?T无比相信“命中注定那个人”那一套,我也想相信啊。
但我真的没有办法让自己去相信。
另一方面,我不是他“喜欢”的人,这一点也很让我恼火。
因为他的缘故,我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讨厌自己。
因为他的缘故,我看了这部动漫,但同时也让我没有办法心无杂念地欣赏一部纯纯的恋爱。
多少也因此影响了观影体验。
本来,看剧吧,单纯的看就好,不应该想那么多现实问题的。
最近电影不想看了,电视也老早没有兴趣了,小说也进修到瓶颈了于是让对动画片深有研究的同学推荐一部《Chobits》,中文名《人形电脑天使心》因为整本剧只有28集,所以花了几天很快就看完了开始其实只是打算在不知道上网干什么的时候用来消遣的看到第一集时,真的感觉是纯粹是娱乐大众的:幽默元素很多男主没有如愿考上大学,到东京上补习班的重考生。
他可爱到总是会无意识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至于闹了很多笑话,傻里傻气的。
想像一下,他初到东京时,对随处可见的人形电脑深感兴趣,这些电脑除了拥有作为数据接续端子的耳朵外,外表和真人几乎没有差别,所以:“我也好想买一台电脑,好想收发邮件,好想看网络的色情网站”手舞足蹈的,没有意识到身边有人,“色情?
”路上的美女问,他一下子反应过来,自己被自己打击到,默默的流泪了,这样的画面。
每次都有色心,然后在脑际海里乱想,又说出来还特别会脸红不好意思真的是很有趣的人跟着剧情走下去,慢慢的我开始思考我确定,男主一定会喜欢上那个他捡到的呀哇伊电脑,唧,的,那么善良,无害。
但是当看到裕美、清水老师很忧郁的眼神“果然还是电脑可爱,体贴人,什么都会做”时,心里会莫名的难过,特别是了解到清水老师的丈夫喜欢上他的电脑,抛弃了清水。
是啊,那人类女孩要怎么办。
让我随着故事思考的还有,唧,下意识爱上的一套漫画绘本《空无一人的城镇》——会想,作者是谁?
目的是什么?
书里面,除了能看到一个电脑寻找爱情的忧伤旅程,似乎还有那么一些哲理在里面。
后来,让我感触的是新保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我想过,如果多香子的丈夫不是因为喜欢上电脑而抛弃她的,是其他女人呢?
我终于知道我厌恶的不是喜欢上电脑的人,而是不在意身边的,始乱终弃的人。
喜欢剧里面表达的这样一个“只因为某人的本身而喜欢,不管是对于电脑还是人”这样美好的意境动画片以其新奇的剧情结构,故事内容,表现了对爱情真善美的探讨,科幻之中蕴有人情,很棒对的,一部轻松的,美好的,又有思想内容的动画片
昨天刚刚看完这部被收藏在公司内网上的Chobits,本来只是带着养眼的性质观赏loli,却不想越深入剧情越发现和数年前看过的clover惊人的相似。
幸福是什么?
chobits和clover披着不同的颜色,带着不同的忧伤,提出了这个相同的问题。
都是未来的世界,都是带着巨大毁灭力量的LOLI,追求的东西,却只有一个而已。
chobits很明显比clover更具有商业性质,其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被唯美化的大团圆结局--小叽的爱得到了回应,爱终于极其难得地降临在“没有人的小镇”。
但真的可以么?
所谓的幸福如果可以永恒,恋人的拥抱可以永远温暖。
这是个梦想,千古年来所有的人都在追求的梦想,但并不现实。
我更喜欢clover里四叶和一叶永远无法相见的友情,以及素为了追求幸福选择了毁灭的态度。
如果有一天,梦想真的实现了,幸福真的得到了,那么,唯有终止在这一刻,才是最明智的态度。
人是不能永远幸福下去的生物。
至少。
今天上午把人型电脑天使心看完了,看完后心理难受极了莫名的悲哀,男主人公本来很有艳福,老师,房东,老板女儿,可结果全部都是名花有主了她们都把男主人公当作一个好人,没有和他交往的意愿。
特别是裕美,秀树一直认为她对自己很有感觉,可裕美先前有过一段令她难忘的初恋对象就是唧打工的蛋糕店老板,可是可是秀树最起码有唧陪着他,有这样一个卡哇伊的chobits,她理解秀树,一切只为了秀树开心,她认定秀树就是她的唯一,是只属于她的人。
还有之前新宝和她的美女老师,当在大雨下新宝搂住清水(秀树的老师),那场景让我震惊。
我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压住,无法呼吸。
不知道是因为感动而想哭还是因为被那场景所感染。
如果是自己这种感觉一定到死都记得。
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对年龄相差20多岁的恋爱(男的比女的小)。
为了躲避世俗的压力,男的带着女的私奔到了远离人烟的山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直到几十年后被人发现看完人型电脑天使心后,我很悲哀,自己没有女朋友,更别想有唧这样卡哇伊的chobits。
人型电脑天使心的制作团队是clamps,四个女人组成的漫画团体,确实很了解女人。
在我了解这部动画的制作团体之前,就感觉到了这部动漫从一个女性化的视角来解读爱情。
人型电脑天使心是一部爱情片。
一部极佳的爱情片。
唧的纯真可爱让我无法忘怀,恐怕只有电脑才能这样吧这部片子让人渴望爱情,但又畏惧爱情,特别是对像我这样的一无所有的男人。
害怕自己的将来的女友先前有过一段刻骨的爱情。
对自己永远无法想对之前的那个人那样,但是多么渴望像唧这样的女孩!!!!!!!!!!!!
大量涉及剧情内容,介意剧透的慎入。
很久之前就听过这部纯爱“神作”,因为其设定超前,更因为CLAMP的操刀,以及各种评论里的“叽酱恋爱观超正”、“叽酱和秀树之间的感情超级让人羡慕”……怀抱着能从这部“神作”汲取恋爱养分的心情,我打了这部动漫,开启了一路加速一路快进的旅途。
就从叽酱和秀树相识、相处到相恋的过程开始吐槽吧虽然日本的高中生经常拯救全世界,秀树落榜复读生身份也算是高中生中范畴吧,所以他才有机会捡到叽酱?
好了,现在开始正经吐槽。
看完整部动漫才发现叽酱的选择其实很少。
如同动漫中那本漫画书《无人的小镇》中描述的一样, 我四处漂泊,走过无数城市,有谁能看上我一眼该多好啊!
有只属于我的那个人,但是当只属于我的那个人喜欢上我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分手之时。
即使这样我也渴望与那个只属于我的人相逢,怀着这种心情我再次踏上前往空无一人城市的旅程。
在人形电脑普及的城市中,每个人基本都有一台人形电脑。
整部动漫的出场人物中,没有人形电脑的人不是如同男主一般从小地方刚到城里读书因此没有人形电脑,要不就是和人形电脑之间发生过一些深刻的往事因此不再想要新电脑。
叽酱的父母和芙蕾雅都希望叽酱能找到“只属于叽酱的那个人”,而没有人形电脑的人却很少,从这个角度上讲,男主捡到叽酱就像是会必然发生的事一样,莫名带了一些功利性。
喜欢,这种感情到底是什么?
直到二十多集之前,秀树的感情线都是及其不明朗的。
学校里开朗有趣的美女教师、打工时遇到的可爱巨乳调皮小妹,还有沉稳恬静的宿舍管理员,这三人都出现在秀树的春梦中,秀树也动过这三个人的念头,硬说秀树对这三人没有好感没有喜欢我是不相信的。
而且秀树并没有主动拒绝过和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密切,虽然秀树最后选择和叽酱在一起,但变相的说这三个人全部都是主动离开的秀树,使得秀树的身边只剩下叽酱一个人,因此总觉得男主的心意让人捉摸不透,他对教师、打工小妹以及管理员的喜欢和对叽酱的喜欢到底哪里不同,并没有表现出来。
叽酱和秀树的相处方式从开始到最后都不是成人之间的相处模式。
叽酱虽然形体上如同成人,但是本质如同一张白纸,秀树就像是她出生以后第一眼见到人(形同父母),所以全心全意的信任和依赖。
这种关系在成人之间是不可能遇到的情况。
曾看到一句话,大意为成人之后只有抚育年幼孩童时才能重新感受到百分百的信任和依赖,当然也因为孩童给予父母这百分百的信任与依赖使得父母不忍心弃孩童不顾。
秀树启动叽酱之后既没有用叽酱收发过电子邮件,也没有打过电话看过视频,从开始到最后基本上都没有从电脑这个用途使用过叽酱,对她真的很想对孩子般的照顾。
叽酱和秀树的相恋更加让我觉得莫名其妙,摸不到头脑。
前文中也说了,叽酱就像是一个小孩纸,对秀树完全信任依赖,这么多集,没有任何别的正经的正面的男性角色介入到叽酱的生活中,就这样日久生情?
的认可了秀树,认为“秀树就是只属于叽酱的那个人”。
对此我真的是黑人问号脸。。。
这算什么谈恋爱,这不就是少女养成记吗!
呸!
可能年级大了,真的不适合看纯爱了吧。。。
蓝瘦。。。
三年前为某本杂志写的,那时还很怀有幻想:)我们可以得到幸福吗这里是不幸福的人不存在的城市,只有我唯一的人在的重要的城市。
——《Chobits》这是我第三遍完完整整地看《Chobits》。
自CLAMP在《YOUNG MAGZINE》上连载《Chobits》以来,已有三年的时间,然而这或许是一部永远都会流行的作品。
现在是,将来也是。
有些时候真的很羡慕秀树,在找到Chi的同时他就找到了自己的“唯一的人”,虽然在开始他完全没有意识到。
Chi是由秀树“培养”起来的,住在秀树家里,穿着他的衣服,由他教会了说话,但在她的身上还隐藏着只属于她的过去——悲伤的过去。
弗雷雅因为得不到自己的“唯一的人”——自己的父亲而停止转动,相比之下,Chi实在太幸运了,所以秀树也是幸运的。
这就是“唯一的人”:对方快乐自己就会快乐,对方心痛自己也会心痛。
我们可以得到幸福吗?
CLAMP借着《没有人的城市》说出了以下的话:“在大量的人和它之中,我希望他会找到我,然后••••••我希望他会喜欢我。
”所以,自己喜欢的人能够喜欢自己,这应该是最大的幸福。
然而有这种想法的人现在似乎越来越少了。
“因为他会因为我是我,而开始喜欢我。
”这种思考方式是不是太单纯了呢?
我们喜欢对方是要因为对方有车有房有好多好多的钱才对呢。
现在有这种想法的女孩不在少数吧。
秀树既穷又长得不帅,但他却遇见了Chi,这似乎也是作者对善良男孩的一种鼓励和安慰,但愿不是一厢情愿。
这样想着突然发现自己还是喜欢清纯的女孩,喜欢的是真正喜欢“特别的我”,而不是我的钱或其他的女孩。
遗憾的是,这种幸福不只是依靠努力的寻找就可以的,还需要缘分,或者说,遇见。
Chi是作者制造出来的完美女孩,而秀树却有不少的缺点,但他保留着最珍贵的东西:善良和宽容。
所以全世界希望得到幸福的男孩要一起努力了,也许当我们真正成熟到保有善良和宽容时,我们的Chi就会出现。
不禁联想到好久以前的《电影少女》,桂正和也虚构了一个不是人的“少女”和人从相知到相恋的故事。
和《Chobits》相同的是:穷困无聊的男主人公都是因为一个意外而使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改变,应证了那句话:相爱总是从意外开始。
讽刺的是:两部作品都没有选择活生生的女孩,一个产生于录影带,一个是本应没有感情的电脑。
这样说来是否太过伤感了呢?
不是的。
我还是坚信自己终会遇见那个我“唯一的人”。
剩下来的就是学着善良和宽容,学着好好待她,让她快乐和幸福。
《Chobits》应该是少男漫画,因为作者要Chi说出了满足每个男生占有欲的话:“可以进入里面的,只有‘属于我的人’。
”不过《Chobits》也似乎是少女漫画,因为秀树紧紧抱住Chi说了:“我以为的最特别的人是Chi你啊!
”其实《Chobits》真的是个有些老掉牙的故事,然而我仍然愿意久久地沉浸在由它衍生的幻想和心痛中。
因为它讲出了很多朴素但真实的东西,那些被五光十色的现实遮蔽了的东西——也许我们可以称其为“真实的感情”。
因为有“唯一的人”,所以这个城市也重要起来。
那么,那座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城市会在哪里?
Chobits辦到的和沒辦到的一年以後,重新回憶,發現《Chobits》留給我的,是一種淡淡的記憶的味道,一種生活的氣息,彷彿是自己的一段過去,相比其他作品,主人公的世界與生活總是和我們自己的相差太多,能在看過之後使人產生這種溫馨的回憶感的作品真的不多。
從倫理學層面的問題作爲設定出發點的動畫亦不多見,《Chobits》正是這類型的作品,其他同類作品我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就是《ELFEN LIED》。
《ELFEN LIED》值得在此一書。
《ELFEN LIED》除了展現了人性的黑暗之外或許不是原作本意的,可我卻看到了別的更值得思考的東西:其一,一個“人”,究竟是取決於她/他的人格還是她/他的身體?
如果一個人有兩個人格,其中一個犯了罪,我們應該如何處罰?
亦或者當作精神病人免於裁決?
但是,精神病被免於裁決的原因在於一個普通精神病人的人格只有一個,而這個人格發生了錯亂,所以這個精神病人沒辦法對其行爲負責;而人格分裂者的幾個人格不論展現出哪一個來均未錯亂的情況下,其犯錯的人格可以承擔責任,那麽此責任究竟應該指向哪裏??
其二,正義究竟如何實現,在法律或者法律執行上有問題的情況下,人民自治裁決是否能夠帶來正義?
以暴制暴是否是最好的解決途徑?
《ELFEN LIED》顯然對此兩點持否定態度。
但在此問題上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Chobits》涉及的,也是“人”的問題——“人”究竟是在感性意義上存在的,還是生物學意義上存在的?
究竟能不能能夠說“有些人是披著人皮的牲口,有些牲口是披著牲口皮的人”??
這個問題直接回到了古希腊哲學對於“人”的討論,而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兩千多年前的哲學家們的討論已經顯得有些無法適應。
"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
在感性與理性的碰撞間,《Chobits》如同《BattleStar Galactica》一樣,為我們說出了同樣的話。
第二十一集絕對是催淚彈啊/啊啊,而且這集是揭示全篇主旨的關鍵性一集,捅破一層窗戶紙的一集,為大結侷做了準備。
不過技術層面上講,有很多地方很值得改良。
全篇呈現著一種搞笑不足、情調欠火的感覺,好像什麽都欠那麽一點東西……黑暗組織也一帶而過,不過可以確定為政府一方的力量。
吉馬和狄塔突兀地出現有些讓人不適,到最后也只是兩個跑龍套的。
似乎是只為劇情需要而存在的,失去了一些實存感。
劇情細節処交待不明,而且很牽強。
比如,爲什麽撿到ちい醬的秀樹君會住在ちい醬媽媽做管理員的公寓裏?
這是巧合麽?
那也太寸了;如果說正因為秀樹君將會住在ちい醬媽媽的公寓,所以他成爲了主角,那麽他又爲什麽那麽巧撿到了ちい醬?
再如果正因為秀樹君將會撿到ちい醬所以他成了主角,那麽爲什麽他那麽巧住在日比穀小姐的公寓?
如果鏡頭上採取一個緩慢的策略是不是會好些,把整個敍事基調調整得慢一點,對白盡量減少,全景多一點,長鏡頭多一點。
云淡風輕感學習《花開伊呂波》第一集、第十一、十二集,藍調感學習《Cowboy Bebop》第十集、第十二、十三集和最後三集,回憶感學習《女生愛女生》第一集。
第27集可以拉長為兩集,否則顯得結尾太草率了。
而且在第25集都還沒有風雨慾來的緊張感。
最終回可以加入比如内心獨白時的回憶閃回,其間加一個其他Persocom的反應的鏡頭,在日比穀小姐說出“執行”的時候應該讓秀樹君只有喊叫的圖像,而且是慢鏡處理,聲音則完全只有瞬間推上來的配樂,最好就是那段《優しさの肖像》……等等等等。
可改進的地方太多了。
缺憾美和大團圓結尾兩相宜,缺憾美的結局可以到ちい醬(或者稱作被格式化了的Freya)流下眼淚爲止,然後交待一下各個角色數年后的情況,配合秀樹君的旁白,倒數第二個鏡頭回到秀樹君並最終停留在他手中的那本《誰もいない町》,最後一個鏡頭秀樹君在遠景近景一個飄動的裙角,完。
不過就現在大團圓來講交待到Persocom的眼睛有光了之後,就沒下文了,好像什麽都沒變,一切照舊……除了狄塔臉紅這麽一個小小的細節,雖説想要點到爲止,不過這也太輕了。
但這些絲毫不影響五顆星星,因為這劇太質樸、太暖人了,所有人都很普通,沒有過分的典型化和扭曲。
另外說一句,原聲配樂裏的一首《優しさの肖像》真是靈光大現啊啊啊啊……
人形电脑天使心好看捏。
篇幅算比较长的了,前面日常部分占了多半,主线情节没推进,差点就弃了,感觉后半部分进主线剧情更有意思些。
当然反映了叽学习的一个过程,从前面学人的生活技能到后面学人的感情。
观看她从电脑变成人的过程有意思捏。
整个故事也有明暗线,绘本一直作为暗线推动情节。
有人说这绘本是剧本,感觉这样解读纬度太高了,应该理解成绘本指引叽内心的情感走向。
绘本也在暗戳戳地讲整个背景故事。
不得不说作者搞纯爱有一套的。
忘年,姐弟,师生都搞了一遍。
师生那个我不太喜欢,不做评价。
但是经过了这个事男主估计就从心里反感爱电脑超过爱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也让他不把叽当成人类女性对待,回避对她的感情。
忘年和姐弟都是替身文学,表达的意思都是一个,因为你是你所以爱你,不是因为你像别的什么人。
这么说肯定是美化了,一开始一定是把他们当成替身去注入感情的,相处时间久了才对他们本身产生感情。
想想柚姬是国分寺照着姐姐做的,裕美也是和老板之前的电脑同名长得也像。
男主最初对清水和裕美都产生过幻想,很难不让人感觉是他们都被挖走了之后,男主才正视自己和叽之间的感情的。
在见识到像国分寺和柚姬,蛋糕店老板和裕美这样,人和电脑产生的各种感情之后,男主才把叽当人看的。
另外看男主被发好人卡也挺难受的,很少有冻鳗男主跟他一样这么好当媒人。
最后那一段是意味比较模糊的,估计可以看成是消除了芙蕾雅人格。
叽找到了只属于她的人,并且和男主在一起获得了幸福。
叽发动的程序也许是给了所有电脑情感(电脑的眼睛和人一样有了光)。
表达的意思估计是,爱没有边界,人和电脑之间也能产生感情,爱你不是因为你是电脑,是因为你是你。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挺浪费时间
假期结束之后你还会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
一部小片子能探讨这么多东西,真的很值得推荐。从剧本到演员,整体上都很精巧、很用心,台词也设计得很有心意。虽然偶尔画面比较抖动,但仍然瑕不掩瑜。[剧透警告⚠]塔尼娅的个人魅力,两位老师之间陡然上升的感情,青春期无疾而终的恋爱,在儿童剧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大人世界,看完心情有些淡淡的忧桑……只能说毛子在这方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还是很多的。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颜值都很在线 年下自由文艺会撩 年上也好宠她啊 结局很好品 “你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吗” 结尾那首歌好听的 不过吻戏是一点没看到啊 是我看的版本问题吗 对了年下好像年轻的kate box
克制又勇敢。主创们很厉害~
我想啊想……想年上女演员长得像谁,播到十分钟才想到Julie Andrews.
两位女主很有化学反应!姐姐到最后好宠
校长好宠…对剧院的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有独特意义的、忧郁笼罩下的小假期
吻戏呢?!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俄语好催眠
看得我死了
剧本写得好诶。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多少亲密的动作、热烈奔放的表达,但暗潮涌动的暧昧情愫早已藏不住,眼神里就能感觉到她们对彼此的欣赏和惊喜,好细腻的表达,两个短发女人都太有魅力啦,精彩!
喜欢看克制的“爱”,但下次请多一点糖
小红书推荐过来看的,因为是俄拍的更好看了哈哈哈,眼睛是什么颜色的?故事简单,也还行吧,有时候心照不宣也挺好的,注定是be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