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前面铺垫的挺不错的,神经兮兮的警察、梦游的小男孩、爱画画的小女孩、研究符号的老教授、甚至出现在老教授身后那个秘书,这些元素本来可以组成一个虽然可能老套但是不会让人失望的故事,结果各种路过,各种正面人物,坏蛋只有一个,就是那个“布谷”,一个可以被录像机拍到,可以被镜子反射到,但是。
是不是我的内心太阴暗了?
希望坏人越多越好?
我还在想会不会操控那个秘书将老教授杀死在视频前。
哈哈!
类似这种电影最经典的应该就是《闪灵》吧?
里面的人物也很多,但是都很集中,我说的集中的意思他们的目的都很一致,就是将男主变疯。
其实我一直期待着是一个变态杀手,退一步甚至是一个有操控人心能力的实体的人在做这些事情。
例如那个年轻的警察,后面却发现这个警察还真的是个忠实的助手,但是他开始的表现却显得那么神经质,后面却变得如此睿智,是想让观众觉得他深藏不露吗?
老头子警察纯粹打酱油,本来在他身上应该也可以大做文章的吧?
老教授也就是为了电影中的符号而生,我觉得还不如让主角自己查书本查到更有意思,将老教授的戏份让给梦游笑男孩和爱画画小女孩或许会更好。
结果最后却是一个恶魔操纵孩子去杀人,杀了那么多人却就是为了得到孩子,直接拐走就得了,想突出恶魔的嗜血吗?
或者这就是电影的想拍出出乎意料的结局,的确是让人出乎意料,但是出乎得太多了,不过电影就是这样,看就得了,拍都拍出来了,就算观众想出更好的结局更好的剧情也无补于事。
其实这篇影评我自己看了也有点不太明白,可能太久没写过东西,组织语言的能力差了很多,表达不出我心里想的东西,希望会有个把人看得懂我写的是啥吧?
当年漏了这个片子,翻到了看看。
情节方面总体没什么硬伤,因为归结于神鬼,许多事情都说的通,所谓的鬼霍克看不见的,只在视频里才能现形,这也杜绝了致幻剂等套路的解释,所以演到一半就能发现真相只有一个,可惜很多细节没有具体阐释,视频里的细狗和半夜庭院中的猛狗,乍一看以为还暗示啥重要的情节呢,孩子们怎么就能魔怔一样的一己之力干出这么多惊天动地的事儿呢?
不过谁说的准,坏小孩的坏你也想象不出。
演技方面最大牌的就是霍克,神神叨叨的挺适合他,眼力惊人。
画面方面黑呗,这种片子就是黑。
magnet:?xt=urn:btih:VWMIJOYEOZ3Y3FN3XRYR56BCXJMHWM3S&dn=www%2eTorrenting%2ecom%20%2d%20Sinister%202012%201080p%20BluRay%20x264%2dOFT&tr=http%3a%2f%2fp4p%2earenabg%2ecom%3a1337%2fannounce&tr=udp%3a%2f%2f47%2eip%2d51%2d68%2d199%2eeu%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9%2erarbg%2eme%3a2780%2fannounce&tr=udp%3a%2f%2f9%2erarbg%2eto%3a2710%2fannounce&tr=udp%3a%2f%2f9%2erarbg%2eto%3a2730%2fannounce&tr=udp%3a%2f%2f9%2erarbg%2eto%3a2920%2fannounce&tr=udp%3a%2f%2fopen%2estealth%2esi%3a80%2fannounce&tr=udp%3a%2f%2fopentracker%2ei2p%2erocks%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2ecoppersurfer%2etk%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2ecyberia%2eis%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2edler%2eorg%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2einternetwarriors%2enet%3a1337%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2eleechers%2dparadise%2eorg%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2eopenbittorrent%2ecom%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2eopentrackr%2eorg%3a1337&tr=udp%3a%2f%2ftracker%2epirateparty%2egr%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2etiny%2dvps%2ecom%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2etorrent%2eeu%2eorg%3a451%2fannounce
好久没看恐怖片,偶然得知此影片,且是老美的,想可以一阅。
中译名险恶,待看完,确实深吸一口气,丫的这氛围烘托和声光美的渲染可以上好评,单纯从情节上而非逻辑上,着实扣人心弦。
那至深的大半夜,天花板或者地板脚步声演绎不自觉让心里多了层寒意,而冷不防的静态图片里人物的动态诡异又让此刻冰冰的心儿又凛冽了一把,直至白昼来临。
不得不承认,人之所以看恐怖片会恐怖,皆因内心世界的不坚强,或者侧面反衬了人是群居动物。
记得十几岁那会儿,港台恐怖片盛行,也喜欢看,但是到晚上就扛不住,所以尤其自己睡觉十分害怕,总得要跟家人挨着很近很近,才不会怕。
那时候,觉得太可怕了,总有另一个世界,会在夜里出现,如今看来奇怪的想法。
恐怖片,其实看深了会洞察到作者的本意,都是素朴而向往人性的。
比如这部险恶,作家其实挺自私,为了自己一己私利,牺牲家庭的自由甚之生活。
再来一回的话,他肯定会多点陪伴以及真诚沟通。
恐怖片,在某种层面让自我多了点认知和自我审视,那就是:凡事,皆需敬畏。
1.走的是心理惊悚的路线,而不是传统的美式血腥路线;2.播放录影带的声音非常诡异瘆人,增加了恐怖效果;3.因为围绕录影带展开内容,所以有鲜明的伪记录片风格,喜欢这类恐怖片的观众应该会喜欢;4.命案环环相扣,结尾看似结束了,其实没结束,命案和恐怖会继续传递下去;5.几处jump scare确实能吓到人,不只是结尾。
首先说 这个片是有鬼或者叫有恶魔的片,接受这种设定后就更容易接受为啥男主明知那屋子死过人还要继续住,没办法,这是恐怖片,不是悬疑片,用缜密的逻辑就没法看恐怖片了,题外话,有些电影开头发展都很缜密让你期待真相,结果最后扔给你一只鬼干的,那才是日了整个两小时的感觉(我说的就是 电梯里的恶魔)讲电影本身,昏暗的画面,呲呲啦啦响的老胶片,突然出现的鬼脸,诡异空洞的配乐,能被看到的异象…总体来说,在美式鬼片里面算很不错的了
我不是电影专业人员,只是恐怖片爱好者,所以叫“胡说”,说错了欢迎指教!看了这部电影,总有些情节让我联想到“潜伏”和“贞子”。
可能这几部电影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体现了虚拟世界(不是网络的那个虚拟世界)和现实的媒介关系。
“潜伏”主人公Dalton(不太记得了拼的对不对了)容易元神出窍,自己出去瞎晃,结果被恶灵囚禁,一睡不起,肉身遭受威胁,害得他老爹还得去找他的spirit。
家还是那个家,房子还是那间房,可是就好像是异次元平行世界,换了天地。
媒介可以是那个肉身,或者说是灵魂交流的那个场所。
“贞子”大家都太熟悉了,更不用说,直接从录像带爬出来了。。。
媒介当然就是录像带。
而这部电影则是布谷侵入你的脑海,帮我把事儿干了,然后被我带走,媒介也可以说是录像带。
正所谓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啊!
不管这三部电影媒介是什么,都会给人以恐怖的感觉,可能是因为空间的跳跃和延展,让人更加有代入感,就好像相声小品打破第四幕,和观众交流似的。
虽然这部电影褒贬不一,但是仔细看还是很多细节值得称赞的,比如走廊小孩儿魂魄四处游荡啊,时不时的jump scare啊等等,音效也加分了。
只是个人觉得,结局太干脆利落了,Ethan Hawke刚反应过来,就嗝屁了,可惜这个帅气的老男人了!
片子搞出恐怖气氛的手段太低劣烂俗了,大概保持了二十年前的思路。
奥斯沃特一家就是故事的主线吧,家庭当中的萝莉有绘画才能,但总被父母压抑,而家中的正太则比较受宠(比如早餐萝莉正太打闹,是正太先起事的),萝莉则属于在这个家庭中不是很合群的一员,或者受到关爱较少的。
这个情况在电影中提到的其他几个故事中都存在,都有一个受忽视的家庭成员,而他们就是杀害其他家庭成员的凶手。
布谷先生这个面具男就是人性之恶的形象化吧,电影就告诉我们家庭成员间的不和谐,怎么将正常可爱的萝莉正太变成凶手的。
所以,或许只有问题家庭。
地球上自从有人类文明诞生的以后,“布谷”就存在人类的恐惧中。
布谷最大的爱好就是绘画,和视觉有关的工作。
在中世纪时,布谷热情的穿梭在几大名家的画作中,尽情吸取画家们的艺术天分。
进入现代社会后,布谷又爱上了摄影,他对美国式家庭有着独特的偏好,于是他决定利用手提V8完成一组“美国家庭”的创作。
于是“野餐的家庭”“休息的家庭”等作品纷纷出炉,而他也从一人拍摄变成壮大到了一个小组。
每个加入小组的年轻人都非常热于拍摄这伟大的作品。
布谷的愿望是将美国家庭继续拍摄下去,祝愿他们的小组人丁兴旺,作品流芳百世!
如果说恹恹欲睡是对晚上看恐怖(惊怵)片的一种自我保护、我不得不承认我中间几次被叫醒了。
事实上、我也不得不承认影片为了悬疑而悬疑的构思以及各种为了铺陈而铺陈的画面、为了渲染而渲染的氛围刻画。
但是我想说,这一切都太违反常识了,也违反一个恪守良善的人类所能接受的娱乐片价值底线——如果电影可以这样拍,还有什么电影不能拍?
是的,“卑鄙”到无法自圆其说后,迁怒于儿童?
通篇电影难道就是为了神神叨叨半天,告诉大家你没有任何可以信赖或假托可以信赖的事物——包括自己的孩子——是的,真踏玛“险恶”、、、其实上、这部电影的解读也许仅仅需要的是常理式的逆向工程:一个失意的“奇才型”家庭工作男,注定要失意——因为他的老婆除了支持他创收外并不支持他的事业,而且搭上了半夜都会梦游,再搬家也无法孟母良化的沉迷于卑劣涂鸦不能自拔的孩子、、、什么样的奇才,最终也只有湮灭一途——被自己的母老虎驯服、被自己的子嗣用油锤大卸八块、他当然也不会有话要讲,因为,已经被生活的胶布封了口了,才华已死,必须死,所以他才会安然的闭上眼睛、、、或许,通篇的点睛对白只在于1:15:00以后那白热化争吵和那句平静的咆哮“...you and me ,right here,that is married,that is your life——and your legacy? that's ashely and chamber,your kids are your legacy!..."所以、男人的才华有可能死于自己的“世俗”生活,至少主角就是这么悲情——一个很棒的犯罪小说就只能这么草草收场,陷于无聊而死x的,这是我的脑补?!
好吧、我乱说的,你想较真就回放吧……
不知道怎么讲。。。
先说男主,一个作死的神经病,明明都看到了不干净的东西总要拖到最后才想走,写书就写书,发现危险能不能别把家里人拖进来?
你写书没人拦着你你一个人住着多好,多有氛围,活该吧,毕竟晚上都不开灯,再说他老婆,能不能动动脑子?
把孩子赶紧带走回娘家行不行,非得留着过夜给你丈夫做饭吃?
死于拖泥带水加花式作死
美国有好多恶灵啊,好多邪恶的小鬼头,有藏在鞋盒里的,有隐匿在胶片里的,有游走于噩梦里的……本片氛围营造不错,只是结尾有点不够“哇哦”
&柳眉,结果被她几次惊叫吓到了,后面直接让她别看啦=L= 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我总是很淡定(昂)能稍微吓人的桥段总是“突然闪出来”的模式,会免疫的呀……剧情无亮点,连环凶杀案+失踪儿童+神秘仪式+录像带放映机+潦倒中年作家+带阁楼的阴森凶宅+无尽的黑夜,不作死就不会死,为什么不懂
男的发疯能不能放过家人😓
半夜看的 还蛮吓人的 用胶片或者摄影机来拍还是很有效果的
能给到三星半。氛围做的非常足,循序渐进很有耐心,尤其是胶片摄像的设定,半夜看到第二卷胶片吓得赶快关掉白天才去补完。但除此之外问题就很多了,男主从头作死作到尾,在得真相毫无反抗之力,故事刚刚要往高潮部分走就仓促结束了。貌似第二部剧情更完整,这部更像是前传,伊桑霍克不拍了略遗憾啊
严重头重脚轻,结尾部分太差强人意。如果只是一个简单连环杀手的故事可能会更尊重它一点。从那些神秘符号+鬼影出现就猜到整个案件的真相了,也知道这片要毁了。
要是化妆能在改善一下 那就很完美了
類似于《午夜凶鈴》的錄音帶詛咒恐怖片,氣氛的營造仿佛全盛時期的和式恐怖風,這類型的電影從劇情上談不出什麽,有合適的卡司和設計巧妙的嚇點就可以了。特別是今年看了很多爛恐怖片之後,看這部電影好像呼吸了新鮮空氣。8毫米的家庭膠片攝影機畫質真的太適合拍恐怖片了。
前一个小时有点吓人,这片要是拍成犯罪类的悬疑片更好
向斯蒂芬金和詹姆斯温两头都取了不少经。这个时代已太浮躁,恐怖类型片再难出经典。
啥几把玩意儿
和如如一起看的!!! 还不错!!!!!气氛很诡异!!!!氛围渲染的不错!
确实预告+海报占了精彩的大半部分,原来跟insidious有些类似,horror movie里的小孩儿都不是省油的灯。。
整体气氛不错
130929 各种录影真的很精彩很恐怖!我原本还以为是中了诅咒上一家的失踪小孩长大杀了下一家并带走下一个小孩没想到更残酷!儿童随笔画壁画啥的可爱又恐怖!单纯觉得为了再创辉煌的男主十分不负责任就酱把无辜的家人拉了进来!daddy~
上乘恐怖片。 故事挺好的,也不像三流恐怖电影一样就靠一惊一乍吓人。
套路归套路,吓人是真的。恐怖作家是高危职业。
气氛还是挺吓人的,不过看完还是在迷雾里
一个家庭短片就是一份惊悚刺激,知道异教瞄准搬家后的自己也无用,洗
着实是不错的恐怖片,值得一看,看这个电影首映和阿凡达一样。。第一排都坐满了人,唯一的就是,没被电影吓到,被老外此起彼伏一惊一乍的声音吓得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