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影评人,不是媒体从业者,只是一个陪家人看电影的普通观众。
观影之前看到一水儿的一星差评还有些后悔大过年的买了个烂片的票,但看完之后我觉得该给这片儿正个名。
总的来说是一部还看得过去的电影,有故事有笑点。
尽管一些特效的确劣质,故事桥段也看得出套用模版没啥创新,但鉴于本身贺岁商业喜剧片的定位,该笑的点也都笑出来了,我觉得没什么值得过度苛责的。
那些说有些笑点低俗的,星爷成龙电影里的荤段子还不是笑得前仰后合;还有说导演没文化的,致敬教父就是高逼格,致敬西游记就是农村土逼咯?
更有甚者扯到导演私生活炒作的,至少我看这片不是因为同情他才来看的,而且把影片本身和导演私生活扯到一起真的道德,真的职业嘛?
总之一句话,电影本身可能值不上全价票,但是过年带全家到电影院图个乐呵的,完全可以考虑,没有评论说的那么不堪。
这部片子我是一星,其他不赘述,说下我好奇的地方:1,90%以上宝宝动作镜头中都会加慢镜头再展现下,如果少了这些费神的慢镜头,可能电影会少5分钟左右吧。
我觉得宝宝其实是一个挺有自信的人,不然不会这么多镜头来凑。
2,威亚感已经强烈到我都快看到了,真的需要这么多威亚吊来吊去吗?
动作并没有变得好看起来。
(我真的发自内心佩服成龙,武打动作好看又比较有趣,不要说进步了,我觉得几十年能保持住就已经很了不起了)3,每一个角色塑造都很失败,举个栗子:同样是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当年百变星君里面,星爷塑造的李泽星人物非常立体,可是白客的,也就是照剧本念了。
我是很喜欢万万系列,也很喜欢白客,和演出经历也有关系吧,毕竟经验没有那么多,我觉得这部戏里,只有白客是相对来说有进步的,反观之王宝强,在这么丰富电影演出经历下,演了一个又难笑,又非常个人英雄主义的无聊人物,硬要贴西游走,西游师徒四人的情怀,不是你名字叫谐音就可以带大家入戏的。
4,中间所有的煽情戏,多余又无聊(但是这里白客的演技还不错),杂七杂八放在一起,不一定就是火锅,这就是一桶厨余,都是别人玩剩下的。
5,整个逻辑就是混乱的,陈佩斯把六小龄童儿子弄丢了,六小龄童不怪他,自己跑去学经,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真的挺超脱。
6,六小龄童被拉下水了,估计也是为了推广西游文化操碎了心,本想和电影一起将西游文化传播更远,但是我看到他出现在荧幕说着小时候的台词,我觉得很心酸。
7,不只是沿袭徐峥囧系列,我觉得陈思成的唐人街探案也有借鉴,电影➕歌曲的模式,btw,唐人街探案是我觉得国内这几年演员转导演最成功的电影。
8,先这样吧,其他大家都说过了,但是电影结束的时候,居然有几个观众鼓掌,大家笑的乱七八糟的,电影市场还是大,钱还是好赚啊,我记得上一次看电影看到全场鼓掌是在巴黎看招魂2,好怀念在电影院看好电影的日子。
本来不想写影评的,好多粉丝看到我的朋友圈提到了去看《大闹天竺》,然后在刚刚沉溺于美剧《我们这一天》的鸡汤不能自拔的我,看了眼微信。
天了噜,36条消息都在问我怎么样......我还是客观的写个影评吧,⚠️是客观的。
说实话,看贺岁档的电影如果带着审美和脑子,那就是和自己较劲儿了。
所以,在进入电影院前,我是给自己做了思想工作的,千万不要认真,不要谈专业。
况且上午我们家老佛爷也去看了 ,我问“感觉怎么样?
”她说“挺好挺热闹的,不像上次看《神奇的动物在哪里》,这次我没睡着!
”听完,我放心的点点头,立马给约会对象发了信息“千万不要带脑子去看!
也不准问我感觉咋样!
新年就图个乐呵!
”然后,我们就愉快的卸下包袱去看片了。
据说,我们是在中国巨幕的电影院里,亚洲最大的银幕上看的王宝强的处女座。
《大闹天竺》的故事是以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为蓝本,放到现代社会,唐森(白客)和武空(王宝强)是小时候的玩伴,两人的父亲(六小龄童和陈佩斯)是多年好友,过去的某一天,唐森他爹(陈佩斯)把武空弄丢了,他很愧疚。
多年后,在自己公司强拆的时候,发现了武空。
然后在临死前用让俩人去印度寻找遗嘱的过程去“度化”唐森、武空、朱天鹏(岳云鹏)、吴静(柳岩)。
从剧情上来说,把中国人耳熟能详,每年过年都喜闻乐见的《西游记》进行各种改编,同档期的有周星驰的《西游》系列;过去有刘镇伟的《大话西游》系列,叫兽易小星的小成本喜剧《万万没想到》也做过创新。
但是放到现代讲,这很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尤其是对经典的改编。
稍有差池,一定是骂声一片。
很多人吐槽故事没逻辑,把神话放到现代讲,人物还有神通,你要什么逻辑啊。
对于故事本身而言,从商业贺岁片的角度,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1、惊艳的开头,拖沓的中场,怀旧的结尾。
《大闹天竺》的开场,尤其是苏有朋推广《嫌疑人x的献身》,王宝强乱入说现在是大闹天竺时间,上大龙!
结果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电影集团国家广电总局logo的出现,增加了一定的喜剧性。
陈佩斯、朱时茂的客串;国剧戏骨林永健本来是军艺出身,演的满口东北方言的金角大王;岳云鹏招牌式的贱笑还是很受用的。
但是,从开篇到中场的近一个小时都是各种追逐打闹,没有适时的控制节奏,这大概是王导演处女作的最大问题。
结尾六小龄童出场唤起了很多人的怀旧情结,尤其是对故事的回忆,父辈的交情,虽然煽情,也确实抓住了观众的泪点。
最后有彩蛋,比如80年代的联欢会主创的表演,黄渤最后还贡献了一个笑点。
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营销。
对于一个并不是专业学电影出身的武打演员,甚至是武打替身来说。
你不能指望着他向徐峥(上戏毕业)、周星驰(香港电影摸爬滚打多年)、邓超(中戏毕业)这些学专业的出身。
我们不能苛求的更多了。
看到豆瓣给的评分是3.8,很多人评价都是情绪化的,比如说王宝强借马蓉事件炒作,再比如不适合做导演。
我奇怪的的是,天朝的观众有着最大的包容性,各种烂片都能有票房,但也有着捉摸不透的是非观。
对于导演的专业能力,你不能指望一个演员的处女座就像电影学院学四年出来的一样。
导演还有一个功能叫“调度”,看到场面和各种不常露脸的老艺术家(作为差点儿成为陈佩斯老师学生的我,知道他的骄傲,一般人是请不动的),实力派演员愿意牺牲形象插科打诨,人气明星能够参与,王导演在调度上算是合格了。
植入广告这个方面,《变形金刚》都能看到伊利和美特斯邦威了。
王导处女座能把某品牌的避孕套植入到剧情里,也是没sei了。
我服!
3、贺岁电影,你就看热闹吧。
同档期竞争的还有演而优则导的周星驰。
就像当年《大话西游》并未被人接受一样,中国电影之路还需要探索。
对于这样一部贺岁片,任何用专业眼光去挑剔都是没意义的。
反正只要你笑了或者是哭了,哪怕出门就忘了剧情,对于王宝强个人而言,算是成功的。
白客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了更大的空间,小岳岳还是适合说相声,柳岩毕竟是来过我校宣传,和师太同框过的漂亮姐姐没得说。
王宝强饰演的武空最后点出影片的主题“从小到大,我最讨厌的是抛弃。
”结合他的成长轨迹和个人经历,其实我们无需那么苛刻,一部武行演员出身拍的贺岁片处女作,至少我们感受到王宝强的诚意。
走出影院,我只评价了一句“王宝强真的是用它纯真的情感去对待一切,包括拍电影。
”最后,我觉得作为中老年妇女典范的我妈评价是最客观的——王宝强真有才,也挺能打,反正我看着挺乐呵,最后还哭了呢。
最后,贡献师太和柳岩姐姐的同框照~~~这是《大闹天竺》来宣传的时候~
第一次给电影写影评,心情却不是很好大年初一本来想带着爸爸妈妈奶奶热热闹闹看一次电影,他们都忙一年了,带他们出来乐呵乐呵放松放松,选电影选了半天感觉宝强还是比较逗一点,当然同情分也是原因之一。
一家人热热闹闹到了影院,电影开始,没想到10分钟过去我就想离开了,剧情老套,拍摄方法极其诡异,台词生硬且莫名其妙,声音刺耳且糟杂,人物起飞的动作就像20年前的西游记。。。
我回头看看爸妈,灯光太昏暗我看不太清他们表情,但他俩都看的很认真,我一咬牙,爸妈看的这么投入,我也不能扭头就走,忍着看完吧。
没想到的是,这强奸了我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最后还把六小龄童也给搬出来煽情一波,我最后是扶着墙出的影院。。。。
出来后我问爸妈怎么样,他们说看的好累,好闹心,感觉不怎么好看,奶奶更是说看到一半就心慌的慌。
我这时真的想抽自己一个巴掌!
自己挑的辣鸡电影还得让亲人受罪,好好的大年初一跑这么老远找罪受!
对不起,宝强,今年你的事我的确挺同情你,但是今天你的电影,让我背上了一口大锅,你好自为之吧。
正应了那句话,自己买的票,跪着也要看完…还好最后有六小龄童客串,不然我真想把票撕碎了扔到屏幕上然后愤然离席。
作为王宝强的处女作,他当然知道要努力取悦那么多爱他宠他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各种致敬各种情怀各种客串,就像宝强和父母说今儿个我请客,来了好多各地的贵客咋样才能招待好,商量半天最终决定大排筵宴,流水席伺候!
大鱼大肉上,浓浆烈酒上,都别客气,吃不完别走啊!
这问题就来了,你能想象得到的油腻、重口、无趣随着乌烟瘴气扑面而来,品味要多low有多low,最后为了不让大家烦躁,特意请来戏班子给大家唱上一曲,算是不虚此行,下次还来吗?
影片情怀也好,故事线也好,情节推进节奏也好,都是套了商业片的壳子,如果没有那么多bug,没有那么腻的画面,没有让人讨厌的白客,没有莫名其妙的玄幻硬插进来,我想至少影片能得到和西游伏妖篇的口碑,虽然后者也不怎么样。
宝强是很努力的,很真诚的,但也是很没个人品味的,这很要命,因为和文化学历出身什么的无关。
和什么有关呢…审美?
天赋?
个人定位?
谁知道呢。
影片还有个问题就是每个角色都是三观不正的人,……哎哟实在懒得再说了,大家别去看了,TMD还我票钱!
如果,平时有人约我看这部电影,我要跟他友尽!
可是,这次大年初一图个开心嘛,我TM买了四张票去看了这部烂片,我对不起我的观影生涯,我对不起我发过的不给烂片贡献票房的誓。
开场没赶到,等我坐定的时候,是一场对剧情推进毫无意义的天庭打斗戏,当我看到王祖蓝那比六一儿童节表演服还艳俗劣质的造型,我大概明白了本片的审美,等我看到陈佩斯病死了,我大概明白了本片的演技已经下线了,当我理清剧情,了解他们要上路去印度,我大概明白了这又是一部模仿人在囧途的公路喜剧。
通篇人物形象毫无美感,林永健的造型简直辣眼睛 ,白客王宝强穿的什么东西我看都看不懂,服装道具粗制滥造,剧情苍白无力,闭着眼睛都猜得出,场景镜头调度混乱至极,经费预算可能都被用来排片了吧。
结局又是致敬西游记,求求你们放过西游记吧,西游记那么好看,你们为什么要毁了它。
在电影院里,对着这满屏尴尬的演技,真是欲哭无泪。
其实我对王宝强的好感仅止于士兵突击,人在囧途系列傻憨的形象让他大获成功,可是在我看来,他努力营造那种我好傻哦大家快来爱我吧的形象,令人生厌。
高兴时,张开大嘴占据脸的二分之一发出令人尴尬的笑声,整个脸都快挤成一个失去水分皱巴巴的橙子了,难过时,更容易形容了,输出全靠吼,台词都不能好好说,再加上口音,没有字幕都不一定能听懂。
连演员都当不好,还想当导演了,不是科班出身,没文化不怪他,他能用的经验仅仅只有拍囧系列的积累,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揽下了这个瓷器活的。
说白了,中国电影市场太乱了,什么阿猫阿狗流量小星都能当个导演圈圈钱。
身上有任何爆点的更加不能放过了。
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他博了不少眼球,不少人为了他义愤填膺,甚至有一部分人还会走进电影院为他贡献票房。
这顶绿帽子挺值的。
说实在的,谁是谁非,我们都不了解,我们只是看客,我们知道的都是当事人让我们看到的,事实真相谁也不了解,而且,这又关我们什么事呢?
道德只能用来约束自己,不能约束别人。
这是我最后的倔强(╥﹏╥)
烂片看了无数次,这部让俺第一次有被烂片烂到窒息的感觉😂看完就整个人都不好了,。。。。。。。。。。。。。。。。。。。。。。。。。。。。。。。。。。。。。。。。。。。。。。。。。。。。。。。。。。。。。。。。。。。。。。。。。。。。。。。。。。。。。。。。。。。。。。。。。。。。。。。
对于王宝强这个人名,人们对其最大的感受便是一个草班出身的演员,对其电影导演来说充满了更多的争议。
对于《大闹天竺》这部电影,或许有很多的人对其感受是一部无疑的烂片,但细心观影,从中能确切的感受到王宝强的用心制作,以及对于电影人的无限诠释。
电影整体风格以喜剧片的形式向观众们展示,剧情风格充满了各种爆笑的场面,从中更是穿插了武打动作的镜头,让人们更加的认识到了王宝强的风格。
在剧情上,以一种寻找身世之谜为开头,让其开展了一段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更让人在电影的最后充满了种种温馨,以一种美好的结局,结束了整部影片。
对于王宝强执导人的身份,以及演员的身份来说,都是一种完美的体现。
电影人追求的不是剧情到底有多完美,或者是整体风格是否符合整个社会的大潮流,而是一种对于电影的追求,对于电影的整体创作的意义启发。
虽然这部影片获得了不好的奖项,但我对于王宝强导演这个身份持有一种无限的认可,希望他在未来越来越好!
在物质匮乏,与主流世界严重严重脱轨,甚至81年才有第一部国产电视剧的80年代,中国人没有资金,设备,技术和经验的情况下,可以靠头脑找土法子,甚至一张胶片一张胶片的加工做特效,做出了一部西游记,也做出了中国第一支电子音乐。
这个叫做情怀。
而30年后的你们这些电影人,或者说只能从称谓上叫做电影人的人,靠一些机会一夜成名,而从不思进取。
每每做出一部部大粪来侮辱中国影迷的眼睛和智商!
你当演员,当装傻卖笑的谐星,这是你的招牌,生活不易,靠这种方法挣俩钱我们理解。
可你们偏偏没真凭实学还想装逼!
你当导演?
你新华字典的字能认识多少?
成龙说过当年香港电影辉煌不是因为能挣大钱能出名。
只是电影是很多人的饭碗,这只是他们的工作 做不好就要没饭吃。
你们呢?
你们真的把这当成你们的工作你们的特长吗?
那么好的市场摆在你们面前,每年那么大的票房就让你们争先恐后的拍这种连鸡巴毛都不是的东西?
还致敬六小龄童,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怀是让你用大粪来致敬的?
你那是赤裸裸的侮辱!
我记得克里斯蒂安贝尔在拍机械师的时候好像是两周每天吃一个苹果然后疯狂做有氧运动减了70斤。
而莱昂纳多拍荒野猎人的时候的样子大家还记得 胖成那个样子然后被媒体嘲笑了一段时间然后最后大家才明白人家是为了冲影帝牺牲自己偶像包袱。
还有波特曼,人家13岁成名天下还要去考哈佛,那知识和智商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很多这种例子在全球也是非常顶级的。
不能把你们和人家做比较。
但是你们就算不进取也不要去争相堕落吧?
每年出那么多电影,能看的一个手都数的过来?
让人家外国说你们什么?
人傻钱多?
随便一个什么地产老板,煤矿老板拿点钱出来投个电影,最后说中国影迷就是傻逼,投电影比盖楼回钱快多了。
我在本片上映前一周观看了此片,在与媒体同行观影并交流后得出了以下结论,提供给广大观影人做参考。
1.本片有笑点,但都是尴尬得让人笑不起来的笑点。
2.王宝强和岳云鹏的表演做作至极,观看后可能会造成不适。
3.影片剧情不能说有尿点,应为整个片子的剧情就是一个尿点。
4.本片的拍摄手法极其诡异,多数镜头十分混乱,令人不解其意。
5.本片的画面感与地方台电视剧基本无差。
总之,现在阿猫阿狗都自称导演了,拍出的片子水平参差不齐,而许多烂片却能取得高票房,真是耐人寻味。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一次看印度的英语片,很文艺。
纯粹靠蹩脚的英语对话撑起的印度悬疑片,80分钟都显漫长。印度的类型片水准依然飘忽不定。
实在是看不下去,只能删了
很闷的电影
还不错啊
宝宝已经尽全力了……这部三哥悬疑片看的老费劲!文艺不文艺,悬疑不悬疑的!卖弄各种手段当观众傻子!
15分钟弃
剧情不说,最后作家警察医生教授四个人在房间里的对话戏感觉拍的还可以啊…
我想找到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来找我
为编剧的构思点赞,细节上其实还可以处理的更好点。分割线——你没耐心看完却有勇气去打分?打完分居然还有勇气叨逼叨?谁给你的勇气?
其实故事本身还是挺好的,节奏和叙事没把握好,演技也有些差强人意。中间女孩感叹现代教育是生产机器真的是莫名其妙,也不是她说的不对,就是和整个电影的主题和氛围太不搭了
第一眼被海报吸引了,虽然分很低但还是堵了一把一是存着侥幸二是觉得近年印度片子有一些还蛮有想法的。前一小段剧情真的是 进入太快叙述又太慢,只有光影和演员的表演再加上一两段人生困惑可以看看,到中部故事轮廓人物关系才大致出来…到最后结局其实老套到好猜了,但节奏和画面把握得还不错,双线叙事感觉收得还可以。整体观影感觉是越来越轻松的,前十五分钟没有放弃的话后面顺着看下去很容易~内容的话能感觉到想表达的东西但总感觉表现出来的太浅了…出来的效果有点像低预算暗光版印度楚门出走之后怎么做,只不过是以参与员工回忆录形式来记录的x
装腔作势得太厉害了…
太慢
开头一大段两人对话,让我放弃继续看下去的念头。这种慢节奏的电影,不是我的菜!我把这种电影一般都归纳到文艺电影类型中,反正是看不下去,不推荐!
剧情我最后看明白了,但是过程很沉闷,导演还要再提高
大概猜到,但是还是没看懂
omg我是有多无聊啊竟然能拖完……
剧情又扯又无聊
这电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