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要说电影本身,我个人觉得单看Steve Carell的表演,就已经是满场喝彩。
那一种个人风格绝对浓烈的表演,真是为之屈服。
一贯人笑皮不笑,认真开玩笑的演出实在是精彩中的精彩。
首先,我可以肯定这部电影,不会在豆瓣得到什么高分。
一,是因为豆瓣一直有很多装的人。
(相信会得到很多人不满。
)二,如果到后来字幕出来不好,观众不明白,那么这部电影,就会觉得不好笑。
三,这是一部最好听得懂,不然,体会不到个中乐趣。
我喜欢电影里头那堆所谓的Idiot们的演出。
十分精彩,无论表演腹语的,神婆,思想控制的表演,实在太精彩。
而那一场Barry和妻子情夫的表演,乱搞得来十分认真,稍有差错,都会变成胡闹。
到后来虽看起来像是闹剧,却又闹得十分得体,十分跳Tone的逻辑。
当然无可否认,电影里头,令人难以忘记的是,Barry他向大家解释Dreamer的那一段故事,说起来栩栩动人,戏院里更有人在他说完之后,拍起手掌,我,也是其中一个。
每一个聪明的人,不曾是白痴?
你从来没有成功之前,有多少个人告诉你,多少个人认为你不行?
多少个人在言论下放弃,多少人为此而感到难过?
而最后坚持下来的,成功的,那一个不被万人拥戴?
谁敢说你是低能?
那些掉眼镜的人,每个也不是受着那所谓白痴的发明伟迹恩惠,毫无自尊的使用着他人的发明?
我们做人,常常以为自己受的教育十分足够我们去面对所谓的常理,但是谁创造这一切道理的,也不是所谓没有文明的人。
我们处世待人,有何骄傲可言?
你看不起人,是因为你心胸容不下你思想以外的事物,这叫无知;你接受不到愚蠢,是因为你没有可以包容他人没有你如此经历,这叫自以为是。
做人这回事,不以文明水平为本,眼前未必是事实,聪明反被聪明误。
贤妻良母未必从一而总,为人师表可以人脸兽心,而法律文明也可曾丧尽天良?
我可能太多心,觉得现实中很多人可能像Tim一样交朋友是为了某种利益,甚至从骨子里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而在我的想法里常常有感,我们不是完人,充满缺点,明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有什么事值得骄傲。
而本身朋友里,有聪明、愚笨、富有、贫困、嫉妒种种,却比不过心地善良来得珍贵,交朋友将心比心,自然快乐与否,依然对得住天地良心。
所以,看见Tim被Barry弄个天翻地覆,心中实在是爽。
而电影里头的所谓艺术家,真的令我觉得十分吻合我在豆瓣流连多时,心里默默取笑的所谓装b强人。
到后来可能和你们能沟通的,就只有Barry了,不是吗?
你们自以为自己是全世界,到最后没有人了解,竟然看见Barry和你拥有一样的世界,你不觉得自己是同类哦?
最后竟然只有Barry能明白你哦?
(说了这一段,自己超爽。
)好了,不知写了这么一段,有没有透露太多剧情,虽然电影本身还是有些不知所谓的地方,但,我是真的觉得很好笑,尤其我们这场,气氛超好。
最后,还是那句,喜剧是喜剧,自己看不惯喜剧,就去看文艺片,何必批评他人低俗呢?
我也不怕说,I'm Wet那一段,我们几乎整个戏院的人都笑到哭了,这感觉太美好。
今天我湿了,我很快乐,你呢?
@20101017012338注:-当然,电影还有老鼠:P
就是片头那段很动听俏皮(不知道怎么形容,囧)的音乐和Barry帮老鼠打扮的那段有人唱的,哪位知道告诉一声,谢谢啦!
典型的都市喜剧,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寓意却很好,但是导演缺乏功力,没能完全的将寓意传达给观众,基于斯蒂夫·卡瑞尔的精彩表演才让电影不至于在喜剧部分失败,看到这个男人的表情再想想他30岁之前还是处男就已经让人忍俊不禁。
总体来说开头还不错,中间很拖沓,最后是高潮,电影里老鼠标本的制作,让我想起了精灵鼠小弟里的电脑特效,顺便提一下,我觉得巴里做的老鼠跟他很像!
喜欢片头捏小老鼠的情节,很有爱,像Up。
Tim为高升争取机会。
老板邀请他参加一个宴会,每个人都要带一个Idiot,供他们取乐。
Tim刚要拒绝,遇到了Barry,喜欢用小老鼠做各种模型的怪人。
感觉Barry的出现会让Tim更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许还会迎来打动Julie的契机。
果然如此。
其中笑料不断。
Barry和Tim为彼此改变了之前的生活模式。
果然都朝着更好的方向继续了。
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
很多的外在条件迷惑了我们。
身在其中,不自知。
现在的我,就有这种感觉。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点儿怪怪的,尤其是Kieran出来的时候,他的那种野性的艺术,完全受不了。
还有Darla,开放狂野的让我觉得有点反感了。
或许是因为前半段并没有体现影片精髓吧,看的也觉得很一般。
不过,就如它的标题一样,晚宴才是主题。
当Barry义无反顾地出现在晚宴上,用一个个可爱的老鼠诉说着everyone is a dreamer,Tim被感动了,我也被感动了。
Barry不是一个idiot,而是champion。
明明自己经历了各种不幸,却还一直保持乐观,并且用这乐观感染别人。
他那瞪大的双眼,还有嘴角那稍稍有些夸张的半圆形微笑,是整部片子中让我印象最深的画面。
Smile,and everything will be fine.后来,Tim和Julie合好的那点儿也挺感动的吧。
主要是Tim的那一番话,说出了我的心声啊。
觉得自己不够好,想要变得优秀,能够配得上他,每天在他身边醒来,每天见到他,这才是想要的未来。
很高兴Tim和Julie在一起了,所以,把真心话说出来,真的很重要的吧。
当然,也要感谢Barry啦,带给身边朋友快乐和幸福。
乐观的人,会受上天的眷顾,即使没有受,他们也不会觉得难受。
能够乐观,当然是很好的,只是自己,还有些做不到,可能是要求太高,想要的太多吧,不知足导致的各种悲观。
好啦,要努力像Barry一样,微笑,乐观,快乐生活。
这部片子的感情基调给我的感觉很好,有点小小的励志,和我以前看的一部分电影很类似,男主人公也是比较熟悉,好几部片子里看到过,个人认为是一些小制作的感情生活片。
在看这种格调的时候,往往会显得比较自然,因为这些故事的开头都是从生活事件来的,很容易融入,然后在后半部分加入些说不出感觉的,很柔婉的情节,当barry在用老鼠制作的各种玩具场景讲演时,我随着背景音乐被融化了,心中的涟漪没那么激烈澎湃,但却不能平静。
我们生活在一个激烈的时代,很多时候压力和状态都有点让自己苦恼,这些片子 传达给我们positive乐观的信息,让我们的生活常常有那么小小的激动,我觉得导演达到了他的目的,这样让自己的生活不会变的那么单调,才能延续循序下去。
又是两个善良可爱的人光是里面的小老鼠都已经够可爱的了呵呵里面最有感慨的就是Barry在晚宴上发表的演讲,他拿出他所做的小老鼠工艺,每一个工艺里都蕴藏着一个梦想家追求梦想的故事,最后他想告诉所有人:大胆去做梦 去做最狂野的梦吧。
如有有人说你不可以做某些事情,然后你就说:“不,我可以。
因为我现在正在实现它.”
我承认:两位男主角的演技都是蛮不错的。
但是,之所以分数那么低,那是因为情节太弱智了。
真的,在晚宴上的那段,我真的觉得就是两个真正的弱智在表演,而实际上他们智力都正常。
情节安排得不合理。
◎IMDB评分 6.3/10 8,533 votes一句话评论这部喜剧最好笑的时刻就是那种结合前后场景的幽默,当你看到这些幽默搭建在一起的时候,你真的会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hitfix.com几乎每个钟爱喜剧的人都应该知道,保罗·路德和史蒂夫·卡瑞尔已经跻身于当今最出色的喜剧演员行列。
那么将他们一起放在一个房间里面去演绎一部喜剧将会如何?
亲爱的观众,事实证明,结果就是一部金牌喜剧!
--insidemovies.moviefone.com幕后制作 喜剧系列片大拿的翻拍尝试 提到杰伊·罗奇,这位已经年过50的导演作品其实并不多,但是却凭借两个系列就足以在观众记忆中久久环绕。
一个系列便是颠覆了谍战片的至贱无敌的《王牌大贱谍》系列,此片三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癫狂的谍战世界。
而另一个则是《拜见岳父大人》系列,这部更加机智的喜剧,更在展示引起观众共鸣感的夫婿关系的同时,表现了脉脉温情。
当然,提到杰伊,我们还不能忘了他担当制片的两部影片,《波拉特》(2006)和《布鲁诺》(2009),一代贱男萨莎·拜伦·科恩因此横空出世。
其实,杰伊·罗奇并不总是如此"低级趣味",他也曾经很严肃的执导了表现美国2000年大选风波的《选票风波》(2008)。
而这一次,他选择了翻拍法国喜剧《晚餐游戏》(1998),这部电影可谓很合杰伊口味的类型,既可以让他尽情发挥擅长的贱喜剧路线,又可以在这令人欢乐的过程中,表现一些对人性,对社会阶层的严肃思考。
喜剧双星癫狂搅乱白痴之宴 在1993年,法国一部讲述"白痴"搅乱晚宴的舞台剧大热,接着法国导演法兰西斯·威柏将其改编,于1998年搬上银幕,而这部《晚餐游戏》同样成为卖座影片。
此番,轮到美国导演在保持原片巧妙的剧情设计的基础上,尝试美国化演绎。
除了《晚餐游戏》外,杰伊还透露,他也从美国著名喜剧片导演布莱克·爱德华兹身上借鉴了很多经验,特别是他那部同样表现宴会闹剧的电影《狂欢宴》(1968)。
总的来看,由于有经过了充分考验的剧本打底,在这方面,杰伊·罗奇大可放心,作为一部主要在室内展开剧情的喜剧,他更多的精力还是在于选择演员,并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而这一次史蒂夫·卡瑞尔与保罗·路德将成为制造笑料的关键,对于[史蒂夫·卡瑞尔来说,在片中扮演一个白痴巴里应该并不困难,在其喜剧演绎生涯中,无论是张扬式的夸张笑料,还是内敛式的闷骚笑料,他都已经可以轻松表现,尽情发挥。
如果说史蒂夫·卡瑞尔扮演的巴里负责搞笑扰乱晚宴,那么保罗·路德扮演的蒂姆则不但要将巴里引入这场晚宴,更要演绎局势失控带来的手忙脚乱的错愕与弥补的尝试,以此带来的反差,将进一步增强喜剧效果,更体现本片的一些反讽色彩,可以说,对于保罗来说,表演的要求更高。
对于这位演员,很多观众初识可能还是在《老友记》中,正是他饰演的麦克给菲比带去了爱情和家庭的归属。
他曾经在多部喜剧电影中担当配角,其带着些冷幽默感的表演,极具个性,常常制造充满余味的笑果。
早在《四十岁的老处男》(2005)中,他便和史蒂夫·卡瑞尔有过合作,这一次,他俩不但有机会再次合作,保罗·路德也就有更多机会展示他的喜剧表演才华。
喜剧狂欢宴下的辛辣讽刺 作为布莱克·爱德华兹的仰慕者,杰伊·罗奇也吸取了前者在激发演员表演热情的手法,如在保持剧本总体节奏的氟前提下,给演员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史蒂夫·卡瑞尔在片中便献上了很自然的表演,他表现着他的欢乐,他的悲伤,让你感觉如此真实和令人心碎,同时又紧接着带来爆发式的笑料。
而对于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是部很令人享受的电影,一场晚宴往往就是一个社会阶层的"百丑图",巴里在其中正是那个搅动现场,以喜剧的效果揭示每个人真面目的"鲶鱼"。
由此,我们可以从这充满诙谐的对话,夸张的肢体动作和混乱场面的电影中,获得充分的快乐。
同时,这部电影的价值恐怕也不仅仅是让人大笑后迅速忘记,相反,它有着很多令人回味的片段,耐人咀嚼的对话,让你体会一下诙谐中带着一些深度的杰伊·罗奇。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和我拥有相同的感觉,这部电影有时候很像一部动画片。
老鼠艺术家的笑容,让我有一种电脑做出来的感觉,片子的叙事方法也好像动画片的熟悉套路。
老实说比起励志情节,我更喜欢电影中的搞笑环节(我认为这样的环节太少了!
),“I'm wet”那里真的太好笑了,还有发短信找手机那段,哈哈哈,我现在想起来都还很想大笑!
像是Rossi和Lorenzo两人的交锋史传记。
很详实有料的纪录片。节奏控制、氛围拿捏的火候都不错。还有点励志的煽情味道。
没有人会永远赢下去,但瓦伦蒂诺的光环永远不会褪去,当罗西在杜卡迪度过糟糕的两年后再看这部片子,我依然会相信重回雅马哈的“小飞侠”!希望这部电影不要成为rossi王朝的谢幕。怀念西蒙切利
8.0 2011MOTOGP赛季结束后的纪录片,盘点了罗西进入GP组之后近10年的经典赛事,特别是开场09年加泰罗尼亚那场最后一弯,那时我正观看直播!当吉比尔努、比亚吉退役之后,着重介绍了斯通纳和洛伦佐对罗西王位的冲击,也呈现了摩托运动的危险残酷,因为下一年赛道就发生了西蒙切里的事故
4岁就开始练起,我是没机会了 :)
比faster好看一点,开头追至最后一个弯角绝杀那段超级燃,整体还是感觉稀碎啊。罗西真是我见过的长得最像猴子的(帅)男人,猴系男是不是都很开朗😃
“最后,罗西重回比赛,因为他有能力,他一定得回来。他为赛车而活,他们也都是为赛车而活。”
来看伊万的 顺便看看摩托
钟爱速度与激情
啃生肉
我的小飞侠 永远的46
Fastest, chi è più veloce adesso?
you can't be the fastest forever. and there's only one question: who's the fastest now? Rossi去到杜卡迪之后到现在都还没拿过一个第一 好想他拿第八个grand prix champion…今年要开始看回MOTO GP!!! Lorenzo我真是喜欢不起来耶…rossi他爹说的:sex and bike are the best! hahaha
所有人总是关心,谁是现在最快的?好想我的摩托车啊……
罗西,我为你陷入疯狂!我要和你舌吻!
开头那段超车真是太精彩,可惜我一直找不到全场的视频,sad…而且这里Rossi那段采访也好帅好可爱!
这个节奏还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基本就是说罗西了……不过也是啊不说他说什么…我挺喜欢石头人的。。他现在不跟你们玩转行开V8去了。。虽然影片完全没有要人伤感,即使中段说事故也不黏糊,但是看到在片子里还活蹦乱跳的西蒙切利……唉。。
还是比较喜欢Casey Stoner.
哇太厉害了!!
一群不要命的人向你讲诉自己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