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居然看的剧都是儿童剧。。
OMG,说明越活越年轻了么。。
明知是儿童剧,依然忍不住吐槽它的剧情:基本上是主线+单元剧的模式。
一集一个小怪兽,一出来厉害的不行不行的,眼看国王要死了,眼看王子要死了,biu梅林蹦出来,眼睛一闪,念个咒语就解决了。
主线方面,且不说莫甘娜黑化的十分突然,就凭着屡败屡战,每次输到只剩光杆司令下次依然能召集到军队并且越来越厉害的技能,就值得所有反派们学习。
还有那个烂到家的特效。。。
算了不想说了。
英国四大腐剧不是白叫的,女人在这剧中只能算陪衬,女主的长相已经让所有人失望到期待王子和他的小仆人在一起。
可惜我不腐。
可惜我不是腐女。
依然给了四星,因为剧里的感情戏很动人。
Gaius对merlin的亦师亦父,uther对arther严厉又深沉的父爱,meilin的爱情,友情,他对arther的不离不弃,还是会不经意间让人动容。
给四星还因为,因这剧了解了科林。
这娃似乎就是学校希望学生具备的所有品质:努力、执着、谦逊、低调,还有令人炫目的才华。
大概看过科林的三四部作品,我听不出伦敦腔和爱尔兰口音的区别,但声音的音色完全不一样,很神奇。
这部剧的剧本很一般,亚瑟王的传奇被改的面目全非,但在三流的特效面前只能屈居二流。
还好导演选到了科林。
平心而论,全剧只是靠着科林的演技撑下去的。
你再也不会看到一部剧,主角能在几乎毫无亮点的剧情下迅速走红。
科林成就了梅林,这是剧组的运气。
剧终。
有种送别老房客的感觉。
把五年前看第一季时写的观后感翻出来读了读,发现当年的各种猜想,误会,希望……哎,统统碎了一地。
那个时候,剧界盛传英剧美人少,滚娘一出,我终于承认传说也有权威的时候。
魔法与亚瑟王本是我的兴趣,所以才那样兴奋地追剧,后来发现自己被骗了。
什么魔法,直到今天五季大剧终,也不曾出现过一场电光火石山河俱裂的魔法对战,什么亚瑟王传说,也被编剧扭曲成了清新的儿童故事。
然而更可恨的,我明明在第一季结尾时就已经发现了它与我的期盼差太多,结果还是一路追到了现在。
这是为什么呢。
居然对歪歪的老房客产生了细水流长的感情。
〒▽〒我记得,第一季第一集中的亚瑟很讨厌,是个不太会耍流氓的流氓,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
没想到从第二集开始,他忽然变得懂事了,聪明了,甚至伟岸了。
一个气质中调的王子,拥有正直的人格与正直的背景,勇敢温柔,剑术超群,为朋友两肋插刀,懂得感激与报答,很有责任心,有新思想,处处贴合传说中的年轻的亚瑟,就连金发碧眼也正统得像是从正史插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于是,当时的我就坚信……哎,坚信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说好的吾王万岁与大不列颠的荣耀并没有来。
亚瑟在继承大统之后基本上一路都在打怪,还没有升级。
圆桌骑士们一个比一个命薄,梅林忙碌了一个轮回,结果还是伤心。
一个人伤心。
一伤心就是一千年。
在传说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莫甘娜,强大的女巫,亚瑟王同母异父的姐姐,还是亚瑟的初恋。
在本剧中,莫甘娜则始终稳坐着梅林传奇第一美人的皇座,尽管在后半段,她越来越潦倒,穷困,孤独,极端,暴躁,优柔寡断,天天坐在废墟里指挥着一群凡人,也都是美的。
她的命运完全被脑残的编剧活活地写废了,要不按照正常逻辑,这个一个点头就能撂倒一排圆桌骑士的女人早就称霸全球了。
再来是莫德雷德。
他在传说里是个大魔头,集各种负面人格于一身,因为自己是乱伦之子的身份而充满了愤怒与仇怨,立志要夺父亲的江山,要娶父亲的王后……本剧是儿童剧,乱伦什么的自然不能有,编剧不仅洗清了他的出生,还给出了一个史上最纯洁天真的莫德雷德,同时将他的身世之仇移植到杀父与灭族的仇恨上。
不过后来编剧又把小小莫的仇恨忘记了,看看当年那个眼神阴惨的可爱正太,那么坚毅,那么执着,怎么长大之后一出场就对亚瑟充满了信心呢,还细皮嫩肉得一点都不像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样子。
幸而那张白嫩的包子脸真心可爱,尤其是玉髓一般的剔透的绿眼睛。
唯有一件事是编剧终于开窍了的,那就是小莫没有落得一个强娶滚娘的下场。
不过在最后,亚瑟深深刺入的那一剑真的好狠啊,还推了两次。
小莫在倒下前还给了他一个微笑。
(┳_┳)... 终局,真正胜出的是从来不打怪的滚娘。
梅林,兰斯洛特,亚瑟,都离开了她。
剩下的整个圆桌骑士团都是她的了。
好。
大不列颠万岁。
啊啊啊。
什么时候英国人才会拍一部与亚瑟王有关的正常的魔幻大戏呢。
又或者,我要到英国的什么地方去旅行,才会碰见白发苍苍独自等待着的老魔法师呢。
……
我是先看书后看的电视剧,当时,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便是第四本上 格温的封面。
朴实、和善、友好......使我一遍遍的想着,这该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呢?
然而,电视剧里的动态角色与静止的封面人物毕竟有所区别,但并非以貌取人的我,看完之后对格温不自觉的带了点反感。
回忆起来,在第一集的时候,格温一本正经地对梅林说:“我喜欢普通人,像你这样的普通人”,而后,又娇羞地来了句:“谁会喜欢亚瑟呢”,可见她的心口不一。
还有,当时的她望着莫佳娜的背影时,对梅林说:“有些人天生就是皇后的命......我不是嫉妒,我希望那样” 可当她与亚瑟开始“地下情”时,她还不知道莫佳娜是亚瑟的姐姐,也就是说,当时她在明知莫佳娜会成为亚瑟正妻的情况下,还对亚瑟提出:“我希望这样的局面有一天会由你来改变”(指希望亚瑟将来能够打破尊卑来娶她),同时,表面上依旧效忠着喜欢亚瑟的莫佳娜,不知那时的她心中作何感想,但不得不说,格温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对于莫佳娜,总是感觉心酸与遗憾。
观众也不都是瞎子,即使她在全剧中被界定为反派人物,但大家对第一部中莫佳娜的个性、勇敢、善良、明智一定都看在眼里。
说到底是那个预言,尤其是那些相信预言的局里人(盖乌斯、巨龙),尤其是盖乌斯,谈到预言便闻之色变,即使是莫佳娜最茫然无助的时候,他也只是一味地糊弄莫佳娜而不是给予她正确的指引。
他是看着莫佳娜长大的人哪,难道还不清楚莫佳娜那些好的品质?
他只是一味地视之为异类、邪恶之物,一味地怂恿梅林放弃莫佳娜,本质上,盖乌斯也做了和乌瑟一样的事。
而梅林,如果他能够一直听从自己那善良的本心,一直奉献着他那大爱,说不定莫佳娜会成为梅林的好助手,莫德雷德也就不会有那悲惨的命运了。
果真如此,梅林抒写的将会是另一段更深刻的传奇了。
说到底,贯穿全片的就是那个预言,那个先入为主的偏见,是它,塑造了每个人物的命运。
梅林因它而自信、强大、因它而无私;傲慢轻人的亚瑟因它而不断自信、不断肯定、不断被包容、不断被塑造出好的性格;格温因它而将自己的小聪明顺理成章,修成正果;莫佳娜因以前所有的付出都没有得到回报;莫德雷德因它而始终无法得到梅林友好对待;乌瑟因它做了许多错事依旧无人惩罚;盖乌斯因它即使多年以来助纣为虐也能得以善终......我特别记得《暮光之城》中爱德华对于爱丽丝能够预见未来这一天赋的评价:“爱丽丝所看见的未来都是主观的......我是说,未来随时都会改变。
”预言、预言、该死的预言——那些先入为主的偏见。
可以说,正是那些局里人的深信与犹疑,推动了那个预言的成真。
剧情早就开始水了,不过也无所谓了,就是当做情景喜剧看,万一真的完结了或许还会怀念呢。
念叨一下小莫吧,看到第5集了,真是令梅林发愁呀,横空出世一个多年前的小孩子成长为少年了开始卖萌得宠,一副温顺可爱的样子,完全把梅林挤到一边去了,亚瑟也是,喜新厌旧,不算厌旧,但他真的是对新人更感兴趣。
话说,那个Triplegoddess让亚瑟选择,信old religion, 救小莫及整个国家改变灭亡的命运,或者不信old religion则不救小莫国家灭亡亚瑟会死去。
但是当亚瑟和梅林回到城堡却看到小莫身着飘逸的骑士装奔下台阶,和亚瑟温馨相拥(哎 怎么那么像翘首以待的姑娘投入情人怀抱呢 难怪梅林表情那么僵硬),这样的话,也就是无论如何小莫都会被救,只不过第一种情况下魔法可以见光,小莫没有杀亚瑟的必要,第二种情况下魔法一派想要争取见光,终究还是要铲除亚瑟。
其实亚瑟并不是特别反对魔法嘛,他根本就是蒙在鼓里一无所知,不知道他父亲和母亲和魔法的那些个恩恩怨怨,天天只见到Morgana这个黑心皇姐,当然会有误解,如果梅林跟他讲明白的话估计他还是会同意的,不过这样电视剧也没的拍了。
嗯。
还是慢慢拍下去吧,还是很喜欢看到梅林和亚瑟的。
--看到了剧终撒花桑心剧终了,五年相伴,走到尽头,亚瑟是什么Once and the future king,在Albion最危机的时刻将会重生,不过剧中他终于还是死了,躺在小船上飘到了Avalon那个岛上,梅林把剑扔往湖心时一只手破水而出,还以为是亚瑟瞬间就复活了,结果并不是,不知道那个手是谁的。。
很开心呀,最后亚瑟倒在了梅林的怀里,还不忘说句thank you,俩人也还是好朋友,就觉得梅林是巫师这件事并不能摧毁两人坚不可摧的友情。
最后一幕不懂,一辆大卡车开过去,梅林老年白发的样子路过了那个avalon的岛,莫非是Arthur还在沉睡中,而Albion最危机时刻还没到?
世界末日都过去了,他还不醒来,编剧的意思是说梅林天天路过那座岛一直到了现代还在等待。。
哎。。
来个特辑吧,让亚瑟重生吧。
如果梅林传奇可以更改结局,我倒是希望牺牲的是梅林,作为一部定位为儿童剧的电视剧如果一定要以这样生离死别的be来收尾的话,最好的结果应该是梅林在告诉亚瑟真相后代替亚瑟殒命,类似一命换一命的方法。
这样梅林也完成了他的destiny亚瑟也能继续治国完成自己的destiny,也算是另一个角度的he。
梅林告诉亚瑟自己会魔法的真相后,亚瑟就会明白魔法其实并不是完全邪恶的东西,往日种种和梅林对于亚瑟来说都是美好的回忆,亚瑟能正视自己对梅林的感情,也因此能对魔法有所改观,魔法也能以一种更正确、更合适的方式存在于世界上,梅林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就是他在被抓时对莫甘娜说的I would die happy梅林作为大魔法师沉睡千年,在亚瑟王最需要的时候将会苏醒,这样的结局应该也是能被大家接受的,而不是滚娘继位??
滚娘不就是打酱油的吗,有她什么事。
当然其中还是有一点点小私心。
小梅一生为了亚瑟几乎倾尽所有,除了盖乌斯没人懂他付出了什么,就算是亚瑟死的时候可能也只是隐约猜到了梅林为他做了很多事情,但梅林从来不求回报,亚瑟不懂梅林为了他多少次赴死多少次流泪,只有梅林死了,亚瑟才能真正在漫漫余生中回味这些。
PS:梅林那张脸实在是太萌了,不想再看他难过了!!!
是时候让亚瑟难过一下!!
接近48小时过去了,我还沉浸在悲伤里。
这个悲伤感里面,有失落,有遗憾,有无法接受现实。
那种悲伤感,我想和Merlin 最后面对 Arthur 的死亡时是一样的,当然比不上他深沉,可以用生生世世的徘徊来守望。
但我肯定会在这一生中,时不时地回味起这虐心的结局。
我竟意识不到,我对他们的用情如此之深,不是只有主角。
每一个人,我都渴望再看到他们。
即使要滚娘在第六、七、八季和二瑟滚床单,我也愿意一直追下去。
当然从现实来说,就此结束是好事,毕竟我们都亲眼见过, Lost 六年,演员如何遭受岁月的摧残。
同一出剧里这样的变化,的确残忍了些。
但他们可以拍个转世版,拍阿尔比恩的末日,拍亚瑟王重临。
即使我看着演员访谈稍感安慰,但仍无法消解该结局在我心中创下的黑洞。
最后,Merlin 没有像之前那样点燃那艘船,于是我多么希望看到抵达 Avalon 的亚瑟王睁开眼睛,回头望一眼。
再看我一眼吧,玛丽亚凯莉唱得断肠裂心。
看着那艘船驶入浓雾,我的心也跟着剑沉入透心凉的湖。
我原本只是想看魔法,想看最伟大的魔法师。
编剧,你应该被炼成龙息人。
宿命论是该剧的重点,亚瑟王一定会死,只是怎么死。
宿命主宰一切,原本我们认为不应该有碎片的剑,因为宿命,留下了魔法的碎片,哪怕只是一点点星屑,也足以封喉。
这是一个宿命与魔法的故事。
有时候一些致命的事情就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
宿命才是幕后真正的大boss ,龙也无法抗拒,所有角色都受到宿命的操纵。
宿命说要有碎片,于是碎片生了。
宿命是那个玩弄所有人于股掌之中的木偶操纵者。
而当所有造成亚瑟死亡的可能都被 Merlin 阻止的时候,宿命自己作出修正,于是产生新的可能性。
达到一个目的,有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尽管这个可能性再怎么微乎其微,但只要存在一丝机会,它就会发生。
也许每一个平行世界就是其中一个可能性。
比如,今天的我出门选择走右手边的路,那么另外一个世界里的我就选择了走左边,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的我选择了不出门。
可能性太多了。
也许,我们可以相信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这个剧有个美好的大结局。
Merlin 是极相信宿命的,如果不是因为他对宿命、预言的相信,也不会有后来由此而推动的进展。
从现实的心理层面来讲,一个人的潜意识如何、信仰如何,会影响他当下作出的决定。
尽管这个决定可能连他自己也未意识到是如何形成的,下意识地选择了自己认为首先应该做的事情,下意识地明知故犯。
现实中,很多人都是明知道那样的选择更好更直接,但总觉得自己可以掌控,最后才追悔莫及。
他虽然是个伟大的魔法师,但在剧中他也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当他明知道阿瑟会死,觉得命运无法违抗却又拼命想与命运抗争的时候,内心的挣扎如何我们不可知。
这是否会影响他当下作出的决定呢?
会否使得他短暂地进入犹豫不决、不知所措呢?
他事后会否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召唤龙呢?
但他的确是埋怨自己应该先杀了Mordred,他也的确说,他以为自己已经打破预言……罢了,这可能是编剧故意给人们造成的遗憾。
这样才会牵肠挂肚,咬牙切齿。
况且他若一开始就召唤了龙,就没了这一路细腻的戏码,失去了Arthur的心理转折过程。
大结局就会变得薄弱。
龙也是个宿命论信徒,也许,它降落的时候,Arthur还一息尚存。
但由于它坚信Arthur一定会死,于是忍不住开口跟 Merlin 说话劝他放弃,硬是拖延了宝贵且短暂的时间。
Merlin 也由于相信了Arthur已死,于是彻底放弃了。
他老爸在水晶洞里也说,最重要是他要相信,还要抗争。
老龙一开始灌输洗脑的宿命论之强大,使得 Merlin 内心真正相信的只有宿命。
人生本来就充满魔法,我们因为爱的魔法而生。
这剧集有看不见的力量,使得我如此揪心,应是爱的魔法。
之前不耐烦地盼着结局来到,但我要的结局,是 Merlin 名正言顺地成为魔法师,Camelot 迎来空前盛世。
算了,最后一集起码用心交足了戏,起码在处理“ Arthur 接受 Merlin 是个魔法师这个事实 ”时,刻画得令人信服、感动。
Colin 的演技也无可挑剔。
如果不是这样的结局,也许 Merlin 在承认自己的身份之后,迎接他的就是处死。
难道要看他黑化么?
一度我这样希望,但是,如今想起来,让他一直当一个只属于 Arthur 的小男仆,而不是身穿魔法袍的大法师,来得更加美好。
这出戏的欢乐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感情上,他们的主仆关系改为君臣,欢乐也就变味了。
管它结局如何,反正我们爱他们。
(PS:听 Against All Odds 吧,这首歌简直可以成为最后 Merlin 的心声 )
在《梅林》这回事上,我是栽了。
彻底栽了。
从没想到花痴会让我落到这个地步。
什么地步?
就是明知一部剧完全不在乎设定和逻辑,制作又马虎而粗糙,却一集又一集追看,看完骂,骂完再看,看完接着骂,而且骂得毫无创意。
因为这个剧连犯的错捅的洞都千篇一律。
从第五季第一集开始就明白得透透的,对这个剧,对自己。
不指望它会好起来。
但追还是追。
#Colin你厉害#魔法。
最了不起的魔法师。
建立统一强大的阿比恩。
让魔法自由。
万世之王。
很好。
剧情是什么?
最了不起的魔法师动不动就被制住被敲晕。
可以用魔法的时候不用,不需要用的时候用了又不会被发现。
战斗力非常不稳。
从来不去想怎样让魔法自由, 做仆人做得津津有味不要紧,总得匀出点时间精力来想想怎么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
万世之王是个大笨蛋。
反派连平面都说不上,屡败屡战也不知道哪来的军队,当初莫勾斯倒还有个男朋友可供差遣。
小莫冲冠一怒为红颜也就罢了,后来打仗的时候怎么又不用魔法了?
他这么恨阿瑟(但是真的应该这么恨吗?
),不必在战场上 杀他,他忘了自己是魔法师了?
那条不该被孵出来的龙又是怎么回事?
如此这般大的小的bug像天上繁星,早就令人懒得吐槽。
然而懒得吐槽并不是忘记原谅啊。
(We never forget, we never forgive.)说到角色设定的不一致。
先哭一声高文。
前两季那么有性格那么倜傥的一位浪子,最后给糟蹋成什么样子?
他怎么可能被女人背叛?
什么女人有能耐背叛他?
更别提心头最痛的Lancelot之死(咬牙切齿)。。。
至于前面说得轰轰烈烈的“伏笔”却从来都没有下文这种让人踩空无数脚的缺德事,更是此剧的拿手好戏。
别用儿童剧来搪塞。
儿童是最认真的读者观众。
E.B.White说过:“任何人若有意识地去给小孩写东西,那都是在浪费时间。
你应该往深里写,而不是往浅里写。
孩子的要求是很高的。
他们是最认真、最好奇、最热情、最有观察力、最敏感,且一般来说最容易相处的读者。
”这话的确不假,我家花生米对这个剧的漏洞看得非常清楚,前三季因为轻快幽默,她还是很喜欢的,后两季则很受她鄙视,看这个剧更多是为了陪着我娱亲。
她不迷这个剧。
然而我这个做娘的,为什么还执迷不悟?
不对,是悟了还执迷?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这恐怕是这个剧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它类似问题还有:为什么中国人都知道腐败不好,但国家还是腐败下去了?
)我是栽在了演员上。
花痴是我的优点,但也是我的弱点。
一个硬币的两面。
不懂花痴,怎么能够充分领会生命的美好。
但花痴的对象演了一部弱智剧集,也只好万劫不复地沉沦下去。
从前多数花痴电影演员,就算那演员演了烂片,我看看也不过赔进去两三个小时,然后付之一笑,并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忠心。
电视剧完全不同,被它 吊上胃口,那个牵挂是很厉害的,时间方面的付出十分可观。
因为多年来不看电视(不看电视是多么明智),我早已忘了这种厉害。
上一次被电视剧迷倒,还是那部 《血疑》(阿姨你好资深)。
从那以后,以为逃出了言情剧的魔爪,却不小心掉进了这部打着儿童/奇幻旗号东东的迷魂阵。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Colin你厉害#这个剧的制作人,那几只杀千刀的**(此处请植入你所知道的最恶毒的说法),对讲故事和精工细做无甚兴趣和认知,但他们懂得怎样迎合观众。
这个剧也可以说是跟观众互动发展起来的产物。
开 始他们的确是想着小观众的,从我的孩子和侄女们,以及同事的儿子们的反应我看得出来。
但是越到后来,随着成年女性观众群和其他fanbase的加入(我是在第三季末尾开始看剧的。
Kate, it’s all your fault. XD),他们调整了取悦方向。
故事是要的,但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显然是各种“颜色”。
曾经读过《圣殿春秋》(The Pillars of the Earth),并写一个感想,在那篇感想里记下了:“《The pillars of the earth》,一本充满悬疑、描写活生生血淋淋、充满信仰的作品。
有些部分,作者执着于赤裸裸地描写暴力强奸和性爱,不是很对我的口味。
但无疑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Ken知道读者(大部分)喜欢读什么。
就像他在描写一段修士的戏剧表演时总结的:整个剧是颂圣的高尚的,但观众真正想看的是剧中的罪行、杀戮和死亡。
”这个观察,也适用于《梅林》。
故事是要有的,但观众真正想看的是美男、美女、男女、男男、幽默、动作、杀戮和死亡(etc)。
要做到这个,各制作人的道行有深浅。
像《神探夏洛克》那样的上品,你去看,上面的各项都有,但是故事更厉害,于是观众觉得非常满足,奉如瑰宝。
《魔戒》系列电影包括最新的《The Hobbit》,也是此中高手。
高手很多很多。
几乎所有成功的影视作品,都可以归类进去。
但也有很多不怎样的制作人,他们懂得行规,知道迎合,可是对故事掌握不太好或重视不够,艺术功力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那是没有办法弥补的事。
这样的制作人弄出来的东西其实更多,只要有一部分观众买账,他们就能做下去。
偶尔他们选对了好cast,就会出奇葩。
比如《梅林》。
《梅林》绝对是奇葩。
有前述那么多漏洞,收视率却居高不下。
为什么?
因为不同的观众都有要看的东西。
有人喜欢魔法,有人喜欢打斗,有人喜欢阿瑟和Gwen的爱情(是的,有的),有人喜欢老盖和梅林互动,更有大把人喜欢各种口味的骑士和小帕的胳膊,有人喜欢皇姐,当然,最多人喜欢的是阿瑟和梅林欢喜冤家式的关系,所谓的bromance,而我,则最喜欢Colin的表演和容颜。
这些东西,每一集都有一些,有时这个多,有时那个少,引得你欲哭无泪,欲罢不能。
欲哭无泪是因为: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欲罢不能是因为:下一集Colin又要被虐了,他被虐的时候最美了。
至于他为什么被虐,理由如果充足固然好,不太充足也只好将就了。
为什么不能充足?
因为要在故事中平衡上面那些元素,需要的才气和眼界并不小。
有时是看不到, 有时是看到了做不到。
偏偏这个剧的制作人把选对人的好运气错当成自己有才气。
当然故事其实是最最重要的。
在这个荒凉的世界上,我们除了故事一无所有,你听说过一个叫Pi的少年是怎样活下来的吗?
#幸好Colin实在厉害#其他同学可以看看上面的单子,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栽在了哪里。
于是乎,我们都栽在了制作人手里。
大结局播出,粉丝如同大战(呸!
)后的Camlann,哀鸿遍野死伤狼籍,制作人一定在得意狂笑不止。
幸好,先知曾经说过,万物有始必有终。
这个剧终于结束了,我解脱了。
下次一定先看好好再去追剧。
#Colin Morgan先生的一切作品除外#
吐槽Part A:《Merlin》这部剧在本人的观剧清单上算得上编剧能力最令人欲哭无泪的一部了,各种Bug各种神逻辑如果一一列举可以单独编成一个剧本。
因此姐坚持把这剧看到现在绝对和神一般的编剧没有一毛钱关系,和这部剧里满满的基情也没有关系,梅子和二瑟的西皮非吾所爱,相较而言我更支持梅子和Freya的官配,或者和Lancelot的组合也行——只可惜万恶的编剧让L帅哥领了一份和Freya一样凄美的便当,于是这部剧现存的西皮对我来说也没啥吸引力。
那么这部剧还能看什么呢……废话,当然是看人啦!
Colin貌似是本人喜欢的欧美男星里唯一一个30岁以下的,所以秉承物以稀为贵的原则,除非编剧已经烂到人神共泣的程度本人还是打算把这剧追完。
至于编剧,我只有一个请求……求你们别再墨迹了梅子的身份几百年前就该曝光了!
老是这样捂着不怕发霉不怕长出金针菇啊?!
成天让梅子和二瑟小打小闹蜜里调油倒是满足了腐妹子们的虎狼之心,但老是让梅子退居二线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样真的很让人抓狂好嘛!
加上滚娘娘的戏份越来越多还频频摆出一副母仪天下的姿态我都怀疑梅子要被娘娘逆袭了!
再这样拍下去这剧就该改名为《滚娘娘和她的后宫人马》了!
本人自认为自己的审美观比较宽容,饶是如此,要让我说服自己娘娘有传说中的美貌,恕我没有那般强大的脑补能力。
需要声明的是,本人不喜欢娘娘完全就是人物设定的问题,如果娘娘一直像第一季里一样安安分分地做一名女仆我想大部分观众也不会对她有那么大的意见,娘娘的相貌气质本身最适合第一季里的设定,而不是这一季里一袭烈焰红裙高贵端庄的圣母形象。
有些娘娘党一看吾辈对娘娘的长相发表意见就说我们种族歧视,私以为娘娘的长相根本就是五官线条和比例的问题,某些同志老是爱把这个话题和种族主义挂钩让我觉得他们才是种族意识最强烈一群人,姐真的太烦这种矫枉过正的心理了,难道我们为了标榜自己的种族平等观就非得硬着头皮学第二季里的山大王对娘娘说:“你如传说中一样美丽”吗?
“美与丑存在于任何种族之间”这种亘古不变的真理为什么有些同学就是不愿意承认呢?
如果剧组为了强调他们的种族多元观念而非得让黑人来演圭尼维尔,个人认为让《神秘博士》第三季里的Martha来演就不错嘛,至少伊穿上烈焰红裙不会像滚娘娘那样扎眼。
所以娘娘党如果要拿“种族歧视”牌来攻击吾辈那还是免了,这一招还不如“你们都是肤浅外貌党看不懂娘娘的心灵美”来得稳妥。
陈年旧槽至此吐完,现在吐槽刚刚看过的S5第一集:1.这一集完全就是各种《冰与火之歌》的即视感!
空旷的雪原、莫姐姐那一袭黑色大麾、残破晦暗的城堡基本上就是照搬临冬城和北境长城的场景,更让人喷饭的是和莫姐姐联手的巫师居然是《冰与火》里的洋葱骑士!
我靠( ‵o′)用不用穿越得这么彻底啊!
2.虽然咱们老早就知道编剧一直都把为数不多的脑细胞用在了卖腐上,但是这样一集比一集卖得刻意卖得露骨实在是……什么骑士先生半裸同眠啊、二瑟和梅子在一张网里纠缠翻滚了一夜这种梗都倒腾出来了!
这年头节操不值钱也不能这样随便乱扔啊!
3.梅子胖了,恢复了第一季时的包子脸——对此姐不知道是该哈皮还是忧桑。
4.莫姐姐算是英剧里不多见的美女了,不过伊的演技就……火候总是掌握得不好,常常有用力过猛的感觉。
而且……莫姐姐这一季的领口开得好低。
5.小莫的新一任扮演者和之前的Asa落差比较大唉,而且我老担心这哥们逃不过本剧所有年轻的主要男性角色都会遭娘娘染指的悲催命运(梅子的初吻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啊!
)……6.还有高爷遇见的那只半透明外星生物是肿么回事啊?!
嫌这剧不够穿越还要放只异形来添乱肿么的?!
看过《普罗米修斯》再看到这个姐老是担心高爷下一秒就要被这玩意儿口爆了啊!!!
PS:其实严格来说本剧的卡司里我最喜欢的是约翰.赫特爷爷,不过伊是给龙先生配音的,露不了脸姐也就懒得算在内了。
Part B:看完大结局不补一篇吐槽对不起坚持看完五季的自己。
由于编剧的智商大家都有目共睹,所以这一次bug和逻辑硬伤什么的仍然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首先要说的是那场final battle拍得未免也太随意了,侬们至少要让梅子和莫姐姐魔法对阵几个回合才过得去嘛!
结果梅子拄着拐杖放了几个动感光波(哪里不对)就把所有大小boss虾兵蟹将在5分钟之内搞定了,而可怜的莫姐姐能做的也只是仰天长啸一声然后就惨兮兮地倒地上了,这尼玛哪里是个boss级高级女祭司应有的待遇啊?!
好歹是大结局你们就算经费比编剧的脑细胞还稀缺至少也要拿出点诚意来啊!
五分钟战斗就结束剩下四十分钟拍成二瑟君slash梅子的蓝色生死恋完全就是在敷衍观众好嘛!
况且这个蓝色生死恋的结局也并不得人心╮(╯_╰)╭,什么“千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种狗血的调调完全就是AO3上虐心同人文的风格嘛,编剧这样明目张胆地抄袭是不是太没职业操守了点?
而且之前编剧居然好意思说“这绝对是让大家都满意的结局”,我( ‵o′)姐不是Merlin粉不是同人女看了结局都差点虐出大姨妈了好嘛!
看的好好的欢乐无脑儿童剧最后的结局居然变成了“二瑟君魂归西天,小梅子守寡千年”这种泡菜味十足的虐心同人戏码谁他妈会满意啊?!
我们又不是变态!
你以为看这剧的全都是有强烈SM倾向的同人女吗?
所以别以为侬们最后一集让梅子公开出柜深情表白让二瑟君说出“Just hold me,please.”这种没节操的台词就能让妹子饶过侬们的狗命。
想当年姐瞄上这剧纯粹是因为Colin,要早知道这剧的基调会从“魔法少年的奇幻历险”演变成最后一集的“狗血恒久远,一滴永流传”老娘才不会往这大坑里跳呢!
而且更狗血的是,当年姐针对这部剧几乎要演变成《滚娘娘的崛起》的吐槽到最后一集居然成为了现实。
敢情梅子那么多年做牛做马,那么多人相爱相杀,到头来都是为娘娘的登基铺路啊!
所以这部剧的本质其实是拍给玛丽苏女屌丝看的励志剧,正常的观众当年根本就没必要凑热闹。
最后要吐槽的一点是:除了梅子,这部剧里的帅哥——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小兰到吃货帅哥高爷再到苦逼地和娘娘纠缠了四季的二瑟君……全都挂了。
(>_<) 这绝壁是报应啊!
是对我们这些傻丫头执迷不悟地追这部无脑儿童剧的惩罚啊!!!
虽然之前看过影评,弹幕也剧透无数次,但是但当我看到结局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坐在堆满零食口袋的床上,顶着一头因为烫了离子烫两天没敢洗的乱毛,不顾自己一副女屌丝形象,抱着电脑哭成了狗。
看这部剧,纯粹是因为大名鼎鼎的滚娘(后来却无比嫌弃她)。
看了两三集之后,我觉得特别好看,兴致勃勃地发了条说说,结果被同学充满恶意地回复:“这种弱智特效剧情装13的剧你也看!
”事实证明他说的基本属实,就是话说得难听了点。
但是我还是坚持看了下去,根本原因大概是因为colin morgan的人格魅力。
明明长得不符合我的审美,但是在观看过程中却暗自舔屏,大概就是我当时的观剧状态了。
五季过去,young boy也变成了young man。
当盖乌斯问梅林,当年那个来到我家的小男孩去了哪里时,梅林说,我长大了。
时过境迁,梅林经历了无数朋友或敌人的生死,唯一不变的是他与亚瑟之间紧紧相连的命运。
他年幼的时候,也曾想改变所谓的destiny。
比如当她遇到心爱的女孩菲丽雅,比如他遇到自己从未见过的父亲。
可是,命运作弄人,这些心爱的人,都在自己眼前眼睁睁死去。
有人说,第五季梅林变得太执着于预言,他的阻挠反而促使了预言的发生。
他也曾经相信自己的直觉,放走莫甘娜,救了莫德雷德,但是他的决定却也同样促使着事情的恶化。
他是那么坚定的要保护亚瑟,怎么肯允许自己有一丝侥幸。
即使梅林没有见到这些预言,该发生的依然会发生。
可是,正因为他知道这一切,反而更增添了他的痛苦。
当梅林送走亚瑟的遗体时,他没有像对待菲丽雅、兰斯洛特那样,让他们随着火焰一起消逝。
因为他坚信着巨龙的话,总有一天,亚瑟王会重新崛起。
他坚信了一千多年。
一辆卡车驶过,与年迈的梅林擦肩而过。
他穿着现代的服装,匆匆路过阿瓦隆的湖水,停了停,没有回头,便继续向前走去。
他不用回头,曾经的一切都在他心里。
亚瑟陪着梅林从boy到man,可是梅林却因为巨龙的一句话一个人孤独地等了亚瑟那么多年。
当梅林送走载着亚瑟的船时,我只是无声地流泪,但当我看到千年后的梅林孤独的身影,却忍不住哭出了声。
即使没有任何明确的表示,但是我坚信这是爱情。
最后一集,我分明很清晰地听到梅林和亚瑟躲在树下时,梅林对亚瑟悄悄说了一声“I LOVE YOU”。
当然可能是我的错觉,虽然我确定我听的很清楚。
毫无疑问,滚娘也是爱着亚瑟的。
可是她只是一个有着谋略的普通女子,倘若她有梅林那样深厚的法力,却不一定能像梅林那样,只为他一个人坚守。
(说到滚娘,我觉得导演选择她可能是考虑到种族平等问题,立她为后是出于对男女平等的呼吁。
当然这都是我自己的想法,毕竟黑人美女一抓一大把,干嘛要选在黑人里也算不上多好看的她。
)看到过一句话,阿瓦隆的湖水埋葬了他的一生。
深以为然。
梅林曾经在阿瓦隆送走了初恋、挚友,和他命中注定要辅佐的那个人。
他们三个无疑都有着悲惨的命运,但更悲惨的是亲眼目送着他们离开的那个人,承受孤独与自责的那个人。
无论是制作还是剧情,《梅林传奇》确实称不上上乘。
但是很奇怪的是,我看完结局就吃不完饭睡不着觉了orzzz。。。
即使我安慰自己这只是根据传说改编,而且这部电视剧连传说都没尊重,但是还是心塞,很心塞。
我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脑补着梅林在离开卡梅洛特之后其实是过着娶妻生子,幸福安康的生活。
如今他已经平淡而幸福地生活了千年,一边回忆往事,一边等待着自己早该到来的命运。
P.S.如今腐国同性婚姻法案已经通过,二瑟你回来吧。
平时玩游戏时我最喜欢的就是魔法师这个角色,也许有了这个因才会在看到梅林第一眼时便喜欢上了这部电视剧.有研究心里学的朋友对我说:喜欢魔法的人是因为他们对未知世界有一份强烈的好奇,他们喜欢新的事物,新的开始,同时他们也对自己面对的现实世界有些无奈,然后内心深处想要逃避.也许吧!在亚瑟的父亲乌瑟王统治时期魔法是被完全禁止的,魔法师们就像过街老鼠一样见不得光.而这一切命中注定会在梅林法师的努力下改变.剧说梅林在孩童时期就表现出了惊人的魔法天赋.只是他还没有学会怎样控制魔法.当然他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更多的知识,哪怕只是控制自己脾气的小问题.梅林很少使用魔法,因为他是亚瑟王的贴身仆人,一旦被人发现他的性命可就不保了.看了大约有十集了吧,发现他的魔法也就是点点火,把人推倒等等,都没有摩根娜的法术多.但是当看到他愿意去替亚瑟修复冬之女的两界屏帐时,我问自己可以为了使命无所畏惧吗?或者失去所有只为成就别人.可以吗?忠诚,勇敢,善良等等一切人类所拥有的美好品质在危机的时刻有能有几人还去坚持呢?"良禽则木而栖"请问当敌人对大势以去的你说这句话时你会如何选择?这是体现忠诚的时刻!!当战争真正到来时你会去第一线吗?那可是每日面对生与死的时刻.当你手只的食物不够多的时候,你还会把食物分给快要饿死的人吗?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走向死亡.不知道是未来的哪一天,但终会有那么一天,那只是你的终点吗?
为什么我会一直追这部硬伤累累的剧.....不知道.....理性不管用........
在彻底沦落到少儿不宜前终于收关了
弃
脑残编剧。。。无力吐槽。。
这么烂的剧终于剧终了,梅林表白了,二瑟差点kiss他了
可惜再等不到下一次真正一起并肩作战的机会了
结局好虐。
垃圾剧终于完结了?
第五季明显演技都不那么拙劣了,只是为了大不列颠被一个黑人女仆统治的结局,嘻嘻我在医院愉快地给出一分
结局????????为奴十二载,守寡一千年????
最后一集梅小媳妇和相公各种无节操哇无节操
终于时隔一年之后才来看了最后3集,这样才得以忘记了当时满脑子滚娘的痛苦。
五年啊
建议改名成史上最强忠仆。这queerbaiting剧坏得恶心,谨慎下嘴。
除了滚娘是黑人其他都很不错。
老娘昨天抽了什么疯把这个结局看了。杀了我吧!
结局蛮虐
看不下去了....
Merlin居然等了那么多年,真爱!
2008.9.18我大学入学;2008.9.20梅林开播;2012.12.24平安夜梅林完结,我在英国小镇的二层房间里看BBC直播,哭得不成人形;2013.1.3我结束了留学旅程,从英国飞回了北京。梅林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大学时期,它的意义已经不仅是一部喜爱的电视剧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