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我家买了人行家属院一套旧楼暂住在那里等回迁房盖好老妈的麻将搭子就换成了旧楼附近的人在离旧楼不远处的平房里有个四十多的无业男人总去打麻将听说他前后娶了四个老婆,准确点是除老婆外有过三个固定姘头原配生了一女,第二个姘居多年走了第三个生了个儿子,留下儿子也走了现在女儿跟我年龄相仿,原配给看着儿子,他又搞上一个20左右的女的他家住第二排胡同,小相好安排在第四排胡同吃饭时小相好也过来,一大家子人总是吃加盐巴的挂面,菜很少打麻将时小相好去看着,男人叫她坐在自己膝盖上,会调侃说“叫爸爸”据说小相好看着缺心眼,有点傻我一度被震惊到不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吧。。
姑姑说这个社会的最上层和最下层都是这样的我只活动在巨大的中间层,当然难以接受这种事情“什么样的家庭都有,书上的过去现在都还有”在法院工作了一辈子,姑姑显然已经见怪不怪了又想起做民警的同学提醒我“这个社会什么人都有”只有见过了,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都有”的范围有多大这个电影的写实味道跟《最爱》比起来,显然更得我尊重突然觉得人生只要活久点就更有意思不禁对未来的岁月多了些猎奇的期盼愿导演下一步更顺利!
看此片时,没有看介绍,就冲着他的高分去看。
一开始,想,怎么会如此恶土,后来才知道,越土越真实。
4个老光棍,在岁月的弥留之际,看淡了人情世态,说没有追求,却总想搞点撒。
低俗的农村片么,也不能这么说,透着一股无奈和无稽。
老杨光棍也许是最深的印象,下流和猥琐在他身上淋漓。
也许真的是因为他们都是一批没有文化的人民,没有专业是演技,才显得如此真实。
人生,有多少是需要勇气的,如果没有勇气,也许就只是这么过日子。!
如果用评论大电影的管用手法'这部电影同样具备很多出彩之处'充满的人性'暴力'性'血腥'金钱'死亡'唯一被代替的毒品是性情的劳动'杀戮也被朴实替换。
片子写实的找不到一些现代。
亮点是女主角门什么都看不到'漏肉的话估计很多人要吐出来。
片子写朴实生活的时候总会带点新闻'国家领导人的新闻,不知道是想表现国家的领导有方还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女村民跟很多人搞'那些个孩子悲剧'不知道谁是爸爸'还没有妇科病'很假。
死了人唱荤缎子'原生态。
哈哈哈,这片全程无尿点啊。。。
这种题材,真心的还是需要业余演员来“演”代入性强啊。。。
这些人根本就不在刻意表演,就是他们自己身边的生活啊。。。
尤其主角那个娶了四川媳妇的杨振君老头。。。
完全好评啊。。。
各种亮点。。。
尤其娶了媳妇当天晚上,小孩们来抢糖那场戏老头笑的真的是从心底里出来的,一个老树皮一样的人,脸上的花真的像刚被雨洗刷过。。。
中间村长媳妇收钱时候的镜头完全赞。。。
(貌似很考验演员)不过,演员的各种表情真的是完全赞!!
完爆女主角。。。
最后一场戏,完全爆笑的台词:你都是我(和你妈生)的。。。
画面一静,仿佛就是杨振君的心情。。。
尼玛世界瞬间凝固了。。。
再说开场戏,小孩拿棍子捅墙缝。。。
完全就是个非常强烈的暗示。。。
(为b奋斗一辈子啊。
哈哈哈)
道德跟文明程度既不成正比也不成反比,原生态的东西没法用道德去评判。
能说原始人不道德吗,显然不能;能说现在的都市人道德吗,显然更不能。
那么,什么是道德?
谈论道德首先要设定一个场域,这个场域要么是一定时空下的农村,要么是一定时空下的城市,在这个场域中,我们说A比较道德,B比较不道德。
举例来说。
村里的光棍儿跟城里的妓女,你没法说哪个更道德。
你只能说那个同性恋的光棍儿在这个村子里的光棍儿中,是比较不道德的一个,因为即使另一个光棍儿睡觉的时候摸小姨子,在其他光棍儿看来,也是男人的正常需求,因为“古人都说了”,“爱走东的不走西,爱操屁股的不日逼”,显然这是另类,不符合大众性取向。
你会说同性恋就不道德了吗,当然不是,之所以说当然不是,是因为我们跳出了那个特定的场域,我们以现代都市人的眼光看,同性恋一点都不算不道德,或者我们不赞扬也不批评——而我们为什么非要站在我们的场域去评判另一个场域里发生的事情?
这显然是不道德的。
或者我们再细分场域,单从同性恋光棍儿单方面考虑,他肯定觉得委屈:凭什么我就是那不道德的,我就是喜欢操屁股我就是不想日逼,我从娘胎里出来就是这样的我有什么办法啊!
还真是。
是别人把场域搞乱了,不分析场域就做评判的人才是不道德的。
再看城里的妓女,站在光棍儿的角度看,那个妓女很不道德,说话不算数,讲好八十块钱打炮后来非得说她们那打炮就是用手的,欺负乡下人没找过小姐,但光棍儿不管那个,他就认死理儿,说好打炮就得打炮,不打炮就退钱。
光棍儿进了趟城,肯定觉得城里人很坏,就像我们这些外地人刚到北京的时候也都说北京人很坏(但时间长了,我们肯定会跟北京人一样“坏”)。
其实不是这样的,城里人有城里人的生存环境,既然大家都说话不算数,那么说话算数的可能就会在城里待不下去。
然而,如果在城市的同一场域内,有一个妓女在说话算数这方面还有所坚守,说好打炮绝不用手,那么我们就得说,在这个城市的色情场域里,她是一个比较有道德的妓女。
显然,我们很难把不同场域的人的行为综合起来比较,说哪个道德哪个不道德。
评判一个人是不是道德,应该设身处地进入他的道德域,以他的生存环境作假设,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公正的结论。
比如我们经常骂汉奸,骂他们没骨气,背叛国家民族,我们到底有没有想过,如果换成你,接受严刑拷打时,你会不会屈服,如果你做不到不屈服,你就不要骂汉奸。
而如果你跟他一起被拷打,他挨了一鞭子就招了,你挨了十鞭子才招,那么你可以说他是比较不道德的——相对于你。
就这部电影来说,我们首先要进入光棍儿村的道德域,只有了解光棍儿村村民的生存环境,理解他们在那个场域中很难做出其他场域中的人的行为,才有可能不对他们做盲目的道德评判。
我们研究历史也是如此,很多人站在现代的立场以现代人的观点去评判历史,是很不对的。
你永远无法证明你比古代人生活得更幸福,或者你比他们更有道德。
对牛弹琴的本义是:你要求一头牛听懂你的琴声,愚蠢的不是牛,而是你。
可大多数人还是把这当成一句骂人的话。
说得有点跑偏,但如果你使劲想,由这个电影,你终究会想到一个词:宽容。
宽容是时时处处换位思考,然后再做评判。
——其实这还不是真正的宽容,真正的宽容是从来不做评判,永远不做评判。
我们什么时候看到上帝对穷人跟富人做评判了,什么时候看到上帝让好人得好报让坏人遭恶报了?
在上帝眼里,没有穷与富、好与坏的区别,我们都是上帝的子民。
所以,作为凡夫俗子,我在这里评论这个电影,说到底也是不明智、不宽容,甚至是不道德的。
看变形金刚就像喝啤酒。
大口下去痛快至极,正如片中过瘾的特效,可出了影院一趟厕所也就不剩什么了。
看少年派则像喝日本清酒。
入口清新如观赏片中美景,而暗线挑明时的震撼,像极了起身时猛烈上头的酒劲儿,久久无法退去。
看这片子,像用皮管子往嘴里灌二锅头。
每一个镜头都朴实并强烈地冲击着大脑,三观如多年练就的酒量,在这种攻势下毫无存在价值,全无招架之力。
90分钟过后,无力地问自己,还能这样?
却也十分清楚,事实就是这样。
真实性:片子很残酷以至于有人会认为这不真实。
在2011年高度城市化的中国,在离京城如此近的张家口郊区,真的会有大量这样生活的农民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记得2005年时候,在甘肃南部第一次亲眼看到家当不过50元的农民家庭,全家出门的衣服都不全,只能靠吃点土豆为生。
此片中的状态我丝毫不意外,西南西北许多贫困地区还不如影片中的水平。
据一山东大嫂称,此片真实的令其崩溃。
她听他爹说,她爹老家那个小村虽然只有几十户人家,但民风极端不纯朴。
有公公扒灰的,有丈母娘给女婿生了儿子的。
还有个老奶奶,生了四个儿子,每个都有不同的爹,但没一个娃儿的爹是她老公……当时她脆弱的小心灵啊!
真是森森震惊了。
性生活:里面各种乱。
二丫头为供孩子读书,成了光棍们的公共性工具,当然了,她也是乐趣所在、乐在其中。
较好地扮演了安抚光棍肉体与心灵的角色。
而俏三他娘跟老头的暧昧史也让我小惊了一下,一个连话都快说不明白了的白发老头,一口一个“抱抱”。
老杨浑身是伤跑到另一老头家过夜,差点被捅了菊花。
很多人说这是同性恋,但我个人觉得他们没有同性恋的概念。
只不过“透屁股”是为了找“透B”的感觉,代替异性,而老杨的胸部确实还比较白皙。
老杨重伤之下最终只能找二丫头再来上一炮,以缓解他郁闷的心情。
人贩子:看到老杨买四川妹子那段觉得有点残酷,开始还以为两个人贩与川妹一起忽悠老杨,结果发现不是,川妹留在那里了。
老杨下了血本,六千大元,还宰了鸡,代价就是川妹被老杨破了身,夜空中声声凄厉的呻吟。
导演郝杰说,他们那里素来有买四川侉子的传统,拐卖妇女在农村一直很流行,有些川妹是被人贩子卖到河北,也有些妇女是纯自愿的,穷人太多了。
老杨聪明人:老杨其实是个很牛的人物,在各个方面思路都很清楚。
比如卖瓜、娶媳妇、嫖娼等等,每一笔都算计的比较明白,绝不吃亏(除了嫖娼)。
以老杨的经济实力和头脑不应该那么清贫。
他有钱,只因是他是光棍而不想改善。
他能攒到6000块钱,完全可以把房子重新翻修甚至另盖一间。
老杨挺仁义,姘头儿子考大学,硬是塞了钱,嘴上说是老了能指着这个后生养活,实际还是与村长媳妇有青梅竹马的感情基础。
而且最后,又给了川妹回家的路费。
总体来说,老杨还是个重情谊的厚道人。
彪悍的民风:一句不合就骂,两句不和就打,感觉离城市并不遥远,但仿佛却脱离这个世界。
外地的人来这儿买瓜风险巨大,强买强卖不说,一句不合就要打,车轮子底下还得躺着一个,一边躺着一边吃瓜。
彻底摆出刁民之姿,以后没人愿意过来收瓜了。
当然,这件事上老杨是智慧核心。
东北小姐:老杨嫖娼那场戏我觉得是全剧的大亮点,意外感十足。
老杨一个人跑到张家口城里嫖娼,被忽悠了,强迫之下80块钱打了飞机。
东北小姐演的很到位,典型东北小姐状态,让人怀疑是否是导演真找来一个东北妓女。
台词很赞,讨价还价。
女的就看他是土老帽,没见过世面,开始忽悠骗钱。
老杨得知被骗开始辩解:“我是张家口的,你是东北的。
大家都不容易。
”小姐说:“我付出劳动了,很辛苦。
”老杨边提裤子边说:“我也很辛苦!
”实际就是被撸得很难受了。
其实肯定很难受,带着塑料手头撸……三人行骨头王火锅什么的。
语言与翻译:原来觉得纳闷,张家口说话怎么成那样了?
后来一查,发现原来张家口市河北唯一一块属于“晋方言”的区域。
所以其他河北地区的人都可以发卷舌音,而山西人则没有卷舌音。
片头的当地歌曲很是亮点,真正的民间艺术:“头迎东来脚朝西,姑娘裤子脱到底,露出姑娘一片好东西。
”键盘手一脸微笑地注视着下面的群众,叼着烟,镇定自若。
台词十分生猛,夹杂各种各样的大量的山西脏话和生殖器,但英文翻译起来比较简单,一句“Fuck off”,全部解决。
其中打飞机那段也有亮点:it's difficult to shoot like this 。
其他:四个光棍三个意识不清晰,之间的对话总觉得是不在状态,仿佛《昨天》里精神病院的人之间的谈话。
电视中胡锦涛访法那段很有意思,确实是四万亿跟我有蛋关系。
村长儿子就是导演郝杰。
微博短评:作为中国的独立电影,这部片儿牛逼了。
讲农村里四个光棍儿的性生活,赤裸裸的生猛鲜活。
作为人性和生存法则,农村的男女关系竟然要比我们想象的开放得多。
戏台上,荤段子段儿段儿地唱;光棍儿老杨,年轻时爱过,老了吃过嫩草,晚年嫖了妓,还被搞了基…荒诞又荒凉的现实感。
朋友在微博发的这条视频信息被转了上万次……
《光棍儿》是三十岁的郝杰的电影处女作,主流院线以外的独立电影,三十万的小投资,在西班牙举办的第58届圣赛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大获好评,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和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上,分别获得评审团特别奖、亚洲电影促进奖。
电影讲述四个老光棍的故事,老杨当年还是小杨那会,是个穷羊倌,和二丫好上了。
二丫爹妈嫌小杨“穷得连席子都没有,屁股还瓦盖着呢”,听说女儿怀了小杨的娃,打到小杨家,逼小杨带二丫去医院打了胎,然后把二丫嫁给了未来的村长。
小杨则光棍一直打到成为老杨。
但几十年里,二丫和老杨没断了关系,逮着空就偷回情。
作为回报,老杨长年贴钱给她,她的家境在村里算是最好的了,有条件供儿子复读,直到考上大学(演二丫儿子的就是郝杰);六软是同性恋,十二岁那年,父母为他娶了亲,大媳妇小丈夫。
新婚之夜,媳妇把不肯同房的六软暴打了一顿;顾林有过老婆,但他太贪心,想一并睡了小姨子,老婆一怒之下带着小姨子跑了;梁大头年轻时,是生产队队长,借指导姑娘使用打谷机之机,吃姑娘豆腐,一不小心把自己的一只手喂进了打谷机。
郝杰说故事的原型都来自他土生土长的顾家沟,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演员也都是他们村里的农民。
光棍们演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故事。
电影结构稍显稚气呆气,镜头却有几处出乎意料的好,语言很棒,开头结尾也很棒,演员们的表演没话说,原生态,但他们的原生态中又有那么一点点表演的意味,带着些许郑重其事,让整个片子看起来,不是纪录片,是故事片。
这一点很重要。
顾家沟,河北张家口地区的一个普通村庄。
郝杰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大学毕业后,城市也闯荡过,后来回到村里写起了剧本。
当支书的父亲2008年带领村民打井,施工中中毒死在了井里,郝杰有了紧迫感,急切地想要做点事。
当导演,一直是他的梦想,而拍一部跟现实生活有关的、不假的电影,在他看来是多少带着些使命感的事。
因为他坚信,比如他们顾家沟,他不拍,永远不会有人拍,顾家沟不可能得到任何文化上的关注。
而光棍的故事,似乎也从来没人讲过。
光棍在北方农村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把光棍们的原生态生活,那些荤段子、黄曲儿、偷情、从人贩子手上买媳妇儿、不合适再转卖、嫖娼、同性恋等等搬上大银幕,正式发行、进主流院线,自然是想都别想的事儿。
三十万元在搞电影的人眼里,根本就不算钱,可郝杰,一个没有积蓄、没了父亲的农家子弟,筹到这笔钱可没少费劲。
而且这一类的投资,最后多半总是来自海外。
片子拍好后,演员们(大都是村里的农民)出于炫耀,把剧组送他们光碟转送他人,迅速被放在了网上。
顾家沟土产到张家口的一位什么局长,看罢大为光火,认为抹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出狠话要抓人,没说抓郝杰还是抓光棍,反正老杨吓得不敢回家了。
当地中学的老师看了片子,痛心疾首地质问郝杰:你究竟想表达什么?
你想教会孩子什么?
就差没说郝杰毒害青少年了。
其实村里那些孩子还在被娘抱在怀里时,就跟着爹娘听地方戏了,曲里唱的不是光棍就是寡妇,真实得生殖器的长相都要唱出来,白描,毫不美饰,带点嫌恶的……道德护卫者们不知为啥没去把那些东西连根拔除。
根子在穷,只是这几十年了,还是穷。
农村娶个媳妇也要好几万,家里没小楼,没女孩愿意嫁。
村民干一年两三千元钱的收入,刨去吃喝来年的生产成本,还能剩下几个钱?
要攒下几万块,真正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姑娘成了资源,资源流往高处,穷人嫁富人,村里的姑娘嫁到县城,县城的姑娘嫁到市里,市里的姑娘嫁到省城,省城的姑娘嫁到京、广、沪这些更大的城市,最后剩下的是农村大面积的光棍儿们、城市里大面积的未婚女青年,两头永远无法对接。
电影一开头,一个小男孩用一根棍桶土墙,重重复复,加上土墙豁口那个形状,便带有强烈的性暗示了。
小男孩吟唱的童谣,看似热闹,其实说的就是“穷”。
童谣说小孩坐着白马套的马车回姥姥家,姥姥痛,姥爷爱,舅舅骂逗小外甥,一转,“舅母舅母你别搁扭,不吃你的饭,不喝你的酒,当天来了当天走。
”几个亲戚几顿饭,在贫穷的农村,是大事儿。
乡村的性开放,太超乎想象。
戏台子上唱:“自古有素就有荤,如果要是没有点荤,哪里能来这么多多人,一男一女能作甚?
……”老杨虽然有二丫,但毕竟不是自己老婆,而且二丫真是性乱呀,看上去她跟村里的老光棍们个个都有一腿,水汪汪的大眼睛永远笑盈盈的,她的村长丈夫头颈没被绿帽子压折,真是奇迹。
老杨讨价还价花六千块从人贩子手里买了个漂亮的川妹子当媳妇,——一看就像是个套——逃跑不成的川妹子跑来俏三家,赖在炕上死活不走,说看上了俏三。
插播一下俏三娘,她便是当年那位让梁大头分心,失去一只手的女人。
两人也是暗中偷了几十年的情。
俏三对川妹子一见钟情,川妹子和老杨新婚夜,俏三半夜里在自家炕上一通闹腾,非要老爹去找老杨,让老杨把川妹子转卖给他。
那么大的儿子和爹娘睡一个炕,三个半裸的成年人打骂了好一通才平息。
第二天一早俏三爹真的去找了,老杨不肯。
我以为他会一桶尿泼俏三爹身上呢,没,看来乡民们对这种要求并不觉得是受辱。
一群人后来闹到村长家,好一番争吵打闹,最终老杨忍痛割爱,收回的钱却转手到了村长老婆二丫手里。
真叫人弹眼落睛!
除了一系列稀奇,别忘了这可是在村长主持调解下达成的结果。
没几天,川妹子写回老家的信被退了回来,说她爹死了。
她称要回去奔丧,俏三娘怕有诈,不给盘缠。
川妹子跑去找老杨借钱,条件是性。
俏三把老杨打了个头破血流。
郝杰说电影里的光棍们和其他群众演员大多都是文盲,有剧本也不会看,演的时候就基本都是他们自己的语言。
那真是生动鲜活啊。
老杨到六软家避难。
夜里六软搂着老杨又摸又抠,老杨恼极:“在你家睡一夜吧,抠起没完了,挤挤擦擦的,你这个六软,有钱弄个女的,我这个男的能让你使用?
在你家避一夜吧,不是抠就是搅和,球粗猛个劲了,你一个人睡吧。
”老杨走了。
第二天清晨,老杨和村里的老人在山头聊天,郁闷地讲起昨晚的遭遇,老爷子开解道:“他这种人在娘胎里就这样了,爱弄啥就弄啥,你看老古人说旧了,爱走东的不走西,爱操屁股的不日逼,他这种人就是这样的……”哈哈哈,这理儿讲的,持同性恋为不道德论者最该听听。
老杨似信非信,老人对他一通嘲笑,“你才活了几天,我在顾家沟什么情况都知道。
”再往下讲,原来村民们的性开放可是有年头了。
老头说老杨娘年轻时为了吃个土豆就会上他家去,说到后来,他竟成了老杨的爹,老杨骂骂咧咧地表示不相信。
三个光棍生平第一次坐了飞机,一飞就飞出了国门,到西班牙参加国际电影节。
走红毯,被帅哥美女簇拥,拥抱、亲脸,很开心。
老外不仅不歧视他们,反而认为在那样贫乏的物质条件下,他们能够那样鲜活地活着,很了不起。
他们哪知,那所谓的鲜活,其实是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下少有的选项之一。
性,人身自带的,最无文化障碍,最具世界性,大家都能理解,也乐于理解。
光棍们从西班牙回到顾家沟,该种地种地,该打工打工,郝杰说“生活继续”,光棍们恐怕也没想过借此摇身一变成为什么。
(请勿转载)
2009年,郝杰回到他自小长大的张家口市万全县顾家沟村,这里有他从小就认识的村里的叔伯姑姨,他也熟悉这里的人情世故。
这次回来,他带来了一个团队和一台高清摄像机,他打算拍一拍村里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破事儿。
可是和一般的已经逃离农村的人再次回到他们的家乡时所惯常持有的那种看似“纪录”,实则俯视的态度不同,郝杰准备要拍一部所有演员都是“自家人”的故事片。
这是一件需要毅力与想象力的事情,至今我们还不得而知那些自然流露的影像的创造机制到底是什么,是亲情,是控制力,还是只是某些瞬间的欺骗性剪辑?
对于这部名叫《光棍儿》的独立电影,导演郝杰却是这样说的:“我们一代一代就是这么生活过来的,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所以有那个态度,才会让真正懂它的人舒服一点,否则的话会不舒服。
”《光棍儿》的故事和那些“荤曲儿”一样,不登大雅,却鲜活,有人味儿。
四个老光棍经常坐在村口的土丘上唠嗑儿,同时他们的眼神儿也打量着过往的大姑娘们。
他们成为光棍,各有各的原因:梁大头年轻时偷腥被机器轧走了一只手;顾林早年想睡小姨子结果老婆一气之下带着小姨子跑了;老杨是年少时和二丫头偷吃禁果,后来二丫头当上了村长夫人,他就只能打起了光棍;六软则是童年时被逼婚,对女人有了心理阴影,结果成了同性恋。
另外还有两个女人周旋在光棍们之间:一个是村长夫人二丫头,她是村里主要的“性供应者”,她以身体安抚那些受制于性苦闷的光棍们,村长的面目在影片中始终是模糊的(影片中甚至没有他的正面镜头),难以想象他对妻子频繁的性供应活动毫无察觉,但是作为这个村庄的最高政治领袖,他能容忍妻子的行为的唯一解释,就是这种行为能给他个人和他的政治前途带来不小的好处——前者比如老杨答应给他儿子提供大学学费的资助,后者则可以猜测为他使用妻子的肉体控制着村庄中的最强大的一股不安定因素。
另一个女人则是中途被卖进顾家沟村的四川妹子。
年轻靓丽的川妹子的到来显然动摇了二丫头的性供应者的垄断地位,失去垄断地位就失去了垄断利润——老杨曾许诺的学费资助几乎泡汤——这样的经济学原理在一切稀缺资源的供应流通环节中都得以成立。
但是外来者川妹子最后选择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俏三,因为相对于年老色衰的已经脱离性苦闷的二丫头来说,川妹子本身自己也是一个性苦闷者,她需要她自己的性供应者——这一模式和二丫头的性流通模式正好相反。
在这个封闭的农村之中,力比多的释放似乎除了性之外,很难再找到其他的途径了。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有某种其他途径的出现——不管合不合法(因为法律在原始的力比多释放面前只能哀叹其力量的弱小),力比多都会夺门而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正反映了这一情况:两个外路人来到顾家沟收购西瓜,他们试图压低收购价格,最后他们和村民达成协议,价格可以稍低,但是要整体收购,有多少收多少。
于是村民们纷纷拿出所有的西瓜,包括烂瓜、次瓜。
当外路人不同意收购烂瓜的时候,村民们毫无理由地愤怒了,他们像疯了一样厮打外路人,男人女人齐上,锄头镰刀乱飞——整个场面像极了一次无预谋的混乱的轮奸——难得的狂欢,难得的力比多的释放!
整部电影的人类学倾向令我想起了另一部经典的日本人类学电影——83年版的《楢山节考》。
两者的的环境设置都是如此极端——封闭的村庄,但是前者专注于性匮乏,后者则把性匮乏建立在更基本的食物匮乏之上。
所以后者所呈现出来的是一幅残酷的你死我活的生存斗争,而前者则是对力比多释放途径的喜剧性描摹;后者举重若重,穿插于剧情的春日动物交配场面也暗藏着杀机,前者则是举重若轻,多少年的压抑与苦闷,都可化为饭后的一段荤曲儿,炕上的一阵摩挲,日头下的一串干笑。
说到底是一个性资源分配的问题。
在政策资源、水资源各种资源都缺乏的情况下,性资源也成为其中。
在一胎政策和重男轻女共同作用下,那数以万计的光棍儿们连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满足不了。
在BBC的《被遗弃的女孩》中,有说道,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存在于中国。
被遗弃、甚至杀死的女孩越来越多。
片子里,那些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孩子也基本上都是女孩。
而男孩越来越多,但是,谁来嫁给男孩?
于是贩卖妇女也开始猖獗。
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同时,导演郝杰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的时候说,现在的姑娘,村里的找镇上的,镇上的找县里的,县里的找城里的。
那些打光棍儿的就是那些混的最差的了。
两项因素最终导致,或者本来就有是互为因果关系的,性成为一种资源。
你有钱的,就是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老婆,专属于你个人的打炮工具。
更有本事的,还有二奶三奶四奶N奶。
钱越多资源越优质,资源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小。
而混的最差的就该是《光棍儿》里的老杨们了吧。
华中师范大学的性学教授彭晓辉呼吁中国应尽快确立同性恋婚姻的合法性。
那样至少能解决大部分的光棍。
男男结合了,再把数以万计的同妻释放出来。
毕竟从科学的角度讲,男同是比女同多的。
(当然我也不明白这个科学在哪里)。
这是一个法子。
但是毕竟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要根本解决光棍儿问题的,就应该放开二胎政策。
不用担心中国人口会猛增,现在从奶粉问题到墓地涨价,都显示着生存的困难性,没有人想要自己的孩子出来遭罪回头自己也吃力不讨好的。
再者就是打破让性成为一种资源。
那就是要男女平等。
这种平等不仅仅是给予女性和男性一样的机会。
而是在能力有差别的情况下让女性也能享受到和男性一样的权利。
这里的能力不是指自身的工作学习能力,而是指性别差异所带来的男女差距。
需要补齐这种差异。
比如说,在领导层中必须保证有几席位置是女性拥有的。
保证女性在领导中的话语权。
如果不能保证这个,依旧是歧视女性。
因为在歧视的概念中,不仅仅包括不给某种权利,也包括,把相同的权利给了不同的人。
比如说残疾人,你不让他上路是一种歧视,你让他和正常人一样上路也是一种歧视,他需要无障碍通行。
这样保证女性的地位,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那样那么多姑娘也不会把自己的美貌和性作为一种资源跟筹码来换取更高的生存地位。
那样光棍儿也不会是所谓混的最差的。
而完全让爱情来维系婚姻。
蠻特別的誒
凭演技淳朴真实给的两分,没别的了。没剧情,没画面,没笑点,甚至没有一句纯正普通话。抱着三岁小孩听荤段子。七旬老翁私藏春药。标题党应该会很喜欢。
原生态的生猛片,老外的电影节最喜欢这种尽情展现中国人民性无知的片子。
真实感。
张家口是河南吗
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这样的一部电影。原生、真实、重口味……欢乐又添堵!
假如说《光棍儿》《美姐》都是低成本,缺乏资金投入,表现手法难尽如人意的话,到了《我的青春期》再看,郝杰的确是个电影门外汉,镜头语言简单粗暴且毫无章法,原生态倒是有的,但也太过于粗糙了,路还很长,慢慢走吧。
40|不稳定表演和真实幽默。
能不写同性题材吗,同性的事儿就占百分之一也算得上同性题材的话,那我觉得情色占的更多吧
嫁妆一牛车
一部原生态的恐怖片。还是要给导演的能耐加点分,能把镜头对准乡村中的光棍,而且能从这些光棍中透视某种意义上的人生百态。在这里,欲望与观念都是模糊的,时而保守时而开放,没有品评的角度,也不需要多说。就像当中人物,再激越的冲突,也似乎能找着平衡心态。导演倒客串了个复读生。三星半。
炒作概念大于实际内容的片子,在大城市里男盗女娼、小三多P腻了,听几句方言荤段子,拿着别人的愚昧和贫穷取乐,空了还做出悲天悯人的表情,哀叹城市化泯灭了性的禁忌,送你到那黄土坡里滚爬几天,怕是就不那么羡慕那里的放纵和肆意了。除了荤段子接点地气,其他离电影都还有不小差距。
爱走东的不走西,爱操屁股的不日逼...
透你爹!中國農村女性=財產、物件,女性解放漫漫無期,叫人實在心酸。若被拐賣的人口是男性,這個世界會怎樣?
展示民俗奇观是条死胡同,听说导演下一部拍的曹乃谦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倒是挺搭的。这片子,怎么讲呢,很难说,不是我审美范畴的东西。
耍花头的电影一律差评,包邮都没用。
俩老头那段太尼玛蛋疼了
三十万能拍这样子,已经是很牛逼了。
一开始以为是纪录片,看到后来发现导演在这同情乡村老光棍一辈子找不到媳妇呢? @2022-05-09 21:59:23
外国人tmd就喜欢看国外人这样的片子。。。 其实这片儿的亮点tmd不就素结尾那部分嘛--搅基撒。。。 shit,shit ,shit,虽然是原生态,我tmd就觉得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