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半年我就要十八岁了。
在这之前的十七个年头,就像是一条从家到学校的路,有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路人和你擦肩而过,有刻意跟你过不去的黑猫,也有百吃不厌的雪糕。
我躲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门。
青春里的小事,就发生在这条线段上,看似变化多端,却不偏离它应有的轨道。
我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的时候,心跳得特别快,现在长大了反而很少再有那种激动了。
我回家,把红领巾平整地摊在床上,只觉得它闪着神圣的光,戴上它光环就会跟着我走。
我天性胆小,第一次举手发言我作了很长时间的心理斗争,这其中也少不了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关怀。
他们很费心,教育小孩子不得不用很多比喻句,祈使句,条件句,不得不用夸张的面部表情。
当我犹豫着抬起小手时,我看到了老师的眼在放光。
我第一次戴上中队长的徽章心里别说有多自豪了。
我迷恋徽章的形状,把它别在校服上就透出一种制服的威严与力度,就像军人肩上的勋章。
邻居的奶奶见我就夸,同学看见我都会多盯几眼,我就别提多满足了。
那时候热播的《流星花园》让我进入了花痴时期,但这以后也没有任何偶像剧能给我那种灰姑娘的幻想。
我升中学时第一次面临陌生的环境,我很怕生,但更怕孤独。
有个女生我看见就喜欢上了,她皮肤白,头发厚,鼻子上有颗痣。
当我鼓起勇气向她自我介绍时,她笑了。
从此我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第一次参加运动会心里特别纠结。
当裁判的枪声想起时,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虽然我从没有拿过奖牌,但我还是很喜欢运动会。
我第一次数学得满分时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尽管那次班上好多同学都是满分。
我从那一刻起突发奇想认为自己爱上数学,数学也爱上了我。
但不久后这被证明是无耻的谎言。
我第一次上台演讲就成了我最悲痛的回忆。
开场挺激情澎湃,可没过多久,我就忘词了。
我先是一愣,然后脸红,最后在台下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下羞愤地下了台。
我的朋友到后台安慰我,我还是没有脸走出去。
我在初三时将这件事写在了作文里,最后得了高分。
我第一次在音乐教室领唱,没有想到得到了大家的仰慕。
他们都说我有一副好嗓子。
我也因此加入了音乐社,后来成了音乐部部长。
我第一次吃意大利面,竟不敢发出任何声音,虽然面很诱惑,但我还是很注意形象地吃得一根不剩。
刀叉对当时的我来说很重,我真恨不得手抓。
我第一次坐过山车,没有任何退怯,我怀着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完成了刺激探险,但我手里拿的棉花糖在坐完后只剩一根木棒了。
我第一次给过生日的妈妈买礼物。
我只花了十块钱买了一个小戒指,妈妈却至今都把它保存一个比戒指贵很多倍的盒子里我第一次因为要参加学校的元旦晚会而化妆时,心里猛然有了蜕变成美丽女人的幻想。
我在幼儿园时曾发誓以后要做穿高跟鞋,走起路来噔噔响,肩上还挎着拎包的,涂着红色口红的阿姨。
我第一次喜欢上高年级的学长时,我明白了擦肩而过的心跳。
我为了认识学长而费尽心机,在成为朋友后我为了让学长喜欢我也费尽了心机,最后的总结是——love requires skill and perseverance.我开始迷上看电影是在上高中过后,当我学会在电影结束后流泪时,内心的伤口却愈合了。
………………这些都只是这段路上了一个个镜头而已,青春的小路,有很多冒险,却没有陷阱,因为,青春,没有失败。
We are young so we have a lot of time to experiment.那些只属于青春的故事,那么短,而永远没有办法重复。
就比如今天,我第一次参加义卖会,我的路上有多了一颗钻石。
我用自己的双手为灾民捎去了一粒米、一角步、一线生机,我很骄傲。
还有不到半年我就要十八岁了,还有不到几天我就要高三了,还有不到一年我就要上大学了……还有多久青春就要离我远去了?
高中时看青春片的时候,有长辈觉得很奇怪,说“你小小年纪别看青春片,青春片是给大人看了用于缅怀的”当时觉得这是个谬论,就像我当年确实也不理解已近四十的我爸,在一次无意之中陪我看了一集《野猪大改造》后,居然会自己找来碟片,自己在家里看得泪流满面。
那时候在我眼里的青春片是充满了与我日复一日乏味的学生生活全然不同的欢乐与激情的,我可以以此憧憬主角的爱情,友谊还有领悟。
当然那时候的我也不好奇,好奇那些剧中的人物是去了哪里,他们读了哪所大学,找了什么工作,后来他们的友谊有没有长青。
好像全部都停留在演出或者校园祭结束的那一刻,他们永远那么年轻,这就是结局。
直到去年的这个时候,在硬盘里翻出了高中下载的《linda linda linda》,曾经因为画质粗糙,且前半段表现的生活也十分琐碎,节奏实在缓慢,好几次都没认真看进去。
而这次心血来潮,静下心,一个人在大学寝室里默默看完,之前那些难以入戏的画面竟然让我心生难以割舍的怀念,中午的便当,制服,灌装饮料,甚至是重复录制的校园录像,事不关己的班主任。
虽然是日本热血青春片的惯用套路,在校园祭上大放异彩的少女们开口唱歌的那一刻起,自己便陷入一种奇怪的嚎啕大哭的状态。
故事是这么平凡,导演甚至都没有刻意的煽情,可你就是忍不住又哭又笑,身体完全控制不住地颤抖,当你问我那一刻是否想起什么,其实没有,没有任何具象的高中片段闪过,可能我只是突然想起已经离开青春期好长一段时间了。
而之前看的矢口史靖的《摇摆少女》,几乎也是出现了同样的状况,我不想把自己的论调继续摆得老气横秋。
只是当看着上野树里这么奋力地向前奔去的样子,联想到那句“说来惭愧,这可能是我高中做过的最认真的事了”就会控制不住地让自己跌进这个没有新意的电影套路之中。
向前奔去的少女一直不曾停下。
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很少考虑未来的事情,我们都有过完成一个完美的班会,一次篮球赛的夺冠,那时候我们多么自豪,感到无法抑制的满足和欣喜。
而之后我们很快就会忘记这些,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忙碌,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开始去计算得失,计较是否公平。
我们有了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的目标。
以人生为终点的事业一旦开始,就再无喘息的机会。
所以我们需要,我们需要青春片这样的结局,就让一切全部停留在那一天,我们对未来毫无恐惧,只放手做我们想做的事情的那一天。
矢口史靖毫不吝啬,让最后十分钟的演出是如此得尽兴,每个少年看起来是这么投入,似乎一个水上芭蕾就已经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而每个观众都是这么善良,他们会毫不吝啬为你捧场和欢呼,会有人适时伸出援手,就算你们做的只不过是一场高中庆典的演出,但它看上去是这么滑稽又是这么振奋人心,你忍不住被逗笑,又忍不住为自己傻坐在电脑面前哭起来。
遗憾的是要承认20岁的我也已经开始理解那句“青春片是给大人看的”这句话了,接下来我还得去马不停蹄地生活,周旋人际关系,为我大学后的出路做准备,为成为一个对的人而努力。
又庆幸人还能有残留在脑中的影像,在我叹气的时候供我想起,还回会心一笑就够了。
而我不曾热血的青春枉为青春,不对,不曾热血的青春枉为人生。
立意:如果一群少男,被报名参加花样游泳比赛主题:当你面临一个不属于你,也无法完成的目标时,你是勇敢挑战,还是临阵退缩?
阻力:阻力中包含动力:1. 被性感女老师诱骗-上路动力2. 被篮球队嘲笑抢走游泳池-归还游泳池3. 被其他队员抛弃-再次集合4. 被女校学生吸引-邀请5. 被商家拒绝-观看6. 被卖鱼大叔假老师忽悠-教学7. 被老师拒绝-媒体曝光后获支持引发事件:突然被迫遭遇的一件事,带主角进入热爱的领域,但很快这件事失去意义。
老师报名了水上芭蕾表演,然后很快怀孕离开。
上路动机:不是自己真实愿望,有一个更加原始更接地气的原因“好色”情节点1:真正上路,不得不上路的原因。
闯祸,要靠门票赔偿。
——节拍表——引发事件:新来的女老师要教游泳,男同学都想参加女老师是教水上芭蕾的,大部分男同学临阵退缩,篮球队嘲笑激励事件:女老师报名了校庆表演争辩:1. 【阻力】女老师呕吐,怀孕8个月,被丈夫带走2. 【阻力】女生来校观看,排进节目表前,要放弃演出,把游泳池让给篮球队钓鱼3. 【动力】用望远镜偷看隔壁女校4. 【动力】被迫明早读书,手里把玩鼻夹5. 【阻力】听到篮球队嘲笑他们本来就没有打算表演,只是好色,做什么都不成,打赌6. 【动力】被篮球队刺激后,狂奔游泳池7. 【阻力】游泳池里已经有很多鱼,除非捞出来8. 【动力】捞不出来,放掉水捞鱼9. 【阻力】被保安抓,被老师罚款水费,要请家长情节点1:用水上芭蕾门票赔偿游戏时间:10. 【阻力】卖门票被众多商家拒绝11. 【动力】风俗所卖出票,但牺牲色相12. 【动力】看教材,游泳池训练,水底静坐13. 【阻力】跳水受伤,进医务室14. 【阻力】接受老师检验时,表演失败,头发着火15. 【阻力】放假,校长讲话,让专注学习16. 【阻力】铃木买饮料,认识女孩;街遇风俗馆男妓,不敢告诉女孩水上芭蕾中点:铃木和女孩看海豚表演,看到卖鱼人,受到启发,答应无条件17. 【动力】寻找其他队员,他们都在独自锻炼18. 【阻力】最后一个队员不愿意参加19. 【动力】最后的队员又追车加入20. 【动力】老师用训鱼证明手段21. 【阻力】老师安排擦玻璃,被小女孩嘲笑不懂22. 【动力】擦完所有玻璃,几周后,也观察并了解了所有鱼23. 【动力】老师用鱼类动作教学员24. 【动力】老师带到游乐场跳舞机,学会律动25. 【阻力】在海里训练,被扔鱼26. 【阻力】在水族馆给海豚听音乐学习,差点弄死海豚27. 【阻力】女孩来水族馆,邀请校庆时去她校28. 【阻力】铃木谈恋爱引发内部分离29. 【动力】海边训练以为是溺水,报警迎来电视台,火了30. 【动力】老师接到很多电话,答应申请就给他们游泳池31. 【动力】原来离开社团队员看到新闻后,重新要求加入训练32. 【动力】社团成员把原有体操田径经验加入水上芭蕾,数学经验被用于训练33. 【动力】水上芭蕾海报粘贴在商家门口,被送吃的34. 【阻力】遇到其他男同学,被嘲笑腿毛35. 【动力】遇到女校队员伏笔36. 【动力】比赛前一天,铃木发表演说,这是现在才能做的事情,要尽兴而归,获得服装赞助37. 【阻力】女朋友说校庆同一天,无法参加对方校庆一无所有:烟花导致失火,失火用掉了游泳池水,无法表演38. 【动力】女校队员邀请去她们学校游泳池,解决掉女朋友不能参加问题,也让女朋友知道自己演出芭蕾39. 【动力】生孩子女老师到现场观看表演,女同学骑自行车带路,女朋友去观看,风俗馆持票到场40. 【阻力】铃木看到女朋友41. 【阻力】领不临阵退缩,不表演了,其他队员上场,老师来启发:难为情比终生遗憾好42. 【动力】最后一个上场,开始表演43. 【动力】演出很精彩,获得观众掌声,老师说是自己教的,风俗馆掌声44. 【阻力】泳裤掉了,女友给了一个
不记得之前看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印象不是很深。
只记得最后表演的场景。
这次看,给了我不一样的印象。
我看到了年轻的力量。
一帮年轻人,在为梦想前进的力量。
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个梦想放得多大。
也许就是那么一次简单的表演。
却彰显了我们的精神。
却给我我们终身的美好回忆。
能为梦想冲刺一次,也是很开怀的事情。
也许这次印象深刻,是因为真的在年轻的边上。
仿佛走进社会就要丢掉年轻本身应该有的一些东西。
现在看来,不要。
年轻,就是有彰显力量。
早就知道这是部青春片,但没看的时候绝没想到有这么青春!
敢想、敢做、热烈、奔放!
处处都是夏天的气息、阳光的味道、都是青春、都是荷尔蒙!
他们说,夏天是离别的季节。
我们在夏天告别了小学,告别了初中,告别了高中,而现在,我即将要在这个夏天告别大学,告别我的学生时代。
很高兴能在即将毕业的时候看到这部14年前的电影,它告诉我要趁年轻好好珍惜当下,告诉我青春就是痛快去痛快,放肆去放肆。
什么都不挥霍的日子,怎么能叫青春呢!
同时,通过这片子,也可以深切感受到,在临毕业前,在最后一个夏天,全力以赴地去做好一件事情,那种体验是多么地美好。
突然想到了《龙樱》。
哈哈不得不说,五个性格各异的骚年,对此片的精彩贡献实多,我们几乎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和所有同龄人的影子。
有闷骚,有基情,有热爱,有搞笑,有学霸,有学渣,有恶作剧,有初恋的青涩,有闯祸,有拼搏,有说,更有笑,还缺什么呢?
当然,竹中直人那股骚劲,更是在那一条条黝黑的小年轻里显得水流花放!
凭此夺得第1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也是实至名归了!
突然想到《谈谈情跳跳舞》,我又笑了。。。
太醉。。
最后,很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结尾的表演,实在惊艳!
配乐也好到不行!
真是快给鬼子跪了!
太厉害!
除了上课就是书,然后是食堂澡堂厕所!
无聊的生活,总是没有激情。
我的青春何时才能像没有压力的少年一样,在阳光和水中,那么自由地笑
我是个旱鸭子,但这也不妨碍我喜滋滋的在游泳池边一站三个小时看着别人扑水嬉戏。
看肌肉健壮的帅哥是个由头啦,最重要的是那一池清水总让我联想起无忧的青春。
《五个扑水的少年》是典型的日式励志青春片,导演矢口史靖就是中意拍这类清爽中带点怪异的青春片,《秘密花园》和《摇摆少女》都是他的作品。
这部《五个扑水的少年》是他2001年的作品,说老实话当初是冲着追看玉木宏所有作品的目的才下的这部片子,没想到这么出彩,意外的收获。
妻夫木聪是男主角,我老是爱把他的名字叫成“夫妻木聪”,谁让日文名字这么搞怪呢。
他饰演一个热爱游泳但无奈游泳队在学校式微的高中男孩,细瘦的小体格,跟现在判若两人呀。
玉木宏顶着一个黑人头,上来就吸引了不少眼球,性格大大咧咧,皮肤黝黑,肌肉健壮,让人心生喜欢。
(我现在是正太控……)既然片名是五个少年,当然少不了其他的绿叶。
一个痴迷数理化的一根筋的眼镜男,一个誓把自己锻炼成肌肉男的跳舞机达人,还有一个从小暗恋XXX的娘娘腔的小GAY同学(不告诉你他暗恋谁~),有了这些角色设置,笑点自然一波波的翻涌而来。
说是扑水,其实他们五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男子花样游泳队”,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笑翻。
期间的冲动、放弃、反悔、苦练、胜利,自然不足与外人道,只有自己看了才统统明白。
想要说的里面的两个出彩的配角,一个饰演水族馆教练的竹中直人,看过《交响情人梦》的同学相信都知道。
他在这里面的表演一样自然可爱搞笑,一个误打误撞的“男子花样游泳队”教练,他会用什么“魔鬼方法”来训练队员?
还有一个是牛郎店男扮女装的妈妈桑,竟然是最近热播日剧《流星之绊》里面饰演要润爸爸的欧吉桑,在这里的表演可圈可点,尤其那一把捏住妻夫木聪同学PP的大手,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的最后,汇演开始啦!
他们究竟能不能在文化节上一展锋芒,一鸣惊人呢?
各位,请自己慢慢观看品尝吧~
这几天电影资料馆是体育电影节,前两天都赶去看电影,是旧片,且很喜欢,一部是《小鞋子》,一部是《五个扑水的少年》。
这些电影都单纯,流畅,准确,焕发着某种梦幻般的光彩,是当之无愧的好电影。
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看的,印象深刻,许多细节和画面历历在目。
《小鞋子》还是在南京看的,那是第一批淘碟的产物,那时巨流行淳朴美好的瓶子里做文章的伊朗电影。
《五个扑水的少年》是刚来北京看的,我记得,是在电影学院的拉片室,每天看大师片的录像带,一日看小津的《晚春》看得昏昏欲睡,看了这一部青春片精神为之一振,里面裸身黝黑的帅哥们让我爽得死去活来。
那时,为了心中的大师们,逼自己看了无数看不懂的电影,回忆起来只剩下吉光片羽,恍惚的影子。
倒是不正经看的片子,反而牢牢的印在脑海中。
真可爱啊,无论是那个勉强自己的昔日文艺小青年,还是那个在拉片室内看见帅哥就忍不住雀跃欢呼的小女生。
老电影之所以美好,在于它承载了昔日的自己。
每个情节都烂熟心中,转折并不惊奇,而就在预料之中的转折,给了自己熟悉,安心,怀念的理由。
总有一些细节和画面,是记忆遗漏了的吧,重新捡起,如和老友叙旧,那么愉快。
总还能看到一些往日自己看不到的亮点,比如《小鞋子》里淡淡写了几笔,贫富差距如此巨大的现实。
但是只是点出来而已,哀而不怨,波澜不惊的,并没有控诉和批判。
这样就够了。
比如《五个扑水的少年》里面,有一个从事女性化运动的腼腆男生,就会对照着出现一个从事男性化运动的豪迈女生。
以及,对青春期的同性爱情,给予宽容和幽默,淡淡的写法。
这样就够了。
顺便一说,敢情那个嘴角有痣头顶鸡窝的甩哥们是玉木宏啊,啊,真的是玉木宏啊,哇卡卡~~~
一口气看完矢口史靖的两部片子——《五个扑水的少年》和《摇摆少女》。
日本电影最屡试不爽的两个主题,恐怕就是死亡和青春了吧。
而矢口的这两部电影大打青春牌。
《五个扑水的少年》,讲的是五个普通的高中男生,一个很腼腆,一个爱耍帅却又很二,一个娘娘腔,还有一个瘦猴和一个书呆子。
因为一个美女老师的缘故,他们决定一起练习水上芭蕾,想在文化节上表演。
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基础,没有老师,没有场地,没有钱,没有人看好,连他们自己都觉得男人跳水上芭蕾很难为情。
他们闯了很多祸,终于找了个驯海豚的老头当老师,找了水族馆做练习场地,找了鸭子俱乐部的妈妈桑付钱买票……结局自然是: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队伍,最后捯饬出了一个精彩的表演。
《摇摆少女》,讲的是四女一男,女生除了惊惊乍乍地闯祸没有别的才能,男生在管乐团里也总是平平淡淡。
女生因为不想上补习班,而误打误撞地顶替校乐团,痛苦地练起了管乐。
当她们在平淡男的训练下终于吹出了一点声音,校乐团回来了。
四女一男很不甘心地又组了个爵士管乐团。
然后跟那五个扑水少年一样,他们闯了各种祸之后,成功地吸引了更多人加入乐团,最后也折腾出了一个精彩的表演。
典型的套路,相似的人物结构,一样的小地方街景,带着一种质朴而真实的美,甚至两部片子都有一个半调子老师,还都是竹中直人老头演的。
至于扑水少年由玉木宏主演,而摇摆少女由上野树里主演,这在我看来也算一种相衬了。
其实玉木宏和上野树里的《交响情人梦》反反复复讲的,不也是一堆不起眼的普通人集结在一起折腾出一些精彩的事情吗?
这三部片子都有一群作为对照的角色,他们不是普通人,而是体制内更被认可的人——篮球队、校管乐队和A乐团——最后却都被普通人、小人物或失败者所超越,前者反而成了失败者。
但这种失败只是相对比而言的,三部片子都没有明确地说他们有什么不好,只是一直就那样平平淡淡地“好”着,而不像主角那般华丽地绽放。
其实,走这种套路的电影电视剧堪称海量。
这样,我就有一个疑问。
讲小人物的异军突起,自然是戏剧化的需要,但是凭什么总是要拿之前比较优秀的人来做陪衬、来被赶超?
人家向来优秀说不定是因为向来刻苦,为何要被那些突然间刻苦的人所击败和间接讽刺?
这样的立意,在充分励志之余是不是存在硬伤?
比如我就一直很不理解,《交响情人梦》里那个指挥大师从德国跑到日本后,为何放着现成的优质的A乐团不栽培,要另外挑选一拨“得不到机会”的学生组团训练?
辛苦地绕了这一大圈,只为了复制一个A乐团吗?
哪怕复制品超越了前辈吧,但这样低效率的行为,除了耍帅,是不是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
然后我就想到最近反复看到的一个帖子,里面最刺激人的信息点是:十年前韩寒崭露头角的时候,被主流声音所鄙薄和批斗,而今坏小子成了主流媒体广泛赞颂的公民代表;而当年广被舆论宣传赞扬的主旋律女孩们最后纷纷跑到了异国相夫教子——刘亦婷嫁了一个美国白人、拿了美国绿卡,开公司做金融;马楠在克林顿来访时“代表”中国青年表达过对美国的不满,之后也嫁给了一位美国白人;钢琴才女黄思路现就职于纽约百老汇尼德兰德演出公司——她们曾被称为中国社会发展所最需要的人才,但现在她们都在美国待着。
选择怎样的人生,只要不犯罪不缺德,都没什么可批判的。
三位昔日才女现在的人生,其实也是很多人所羡慕的,谈不上失败。
在国外从事金融行业、娱乐行业还是在中国当作家为民请命,这也只是职业分工不同,没有什么可非议的。
但令人觉得刺激的地方在于,曾不被看好的人,坚守了自己,终于成为真正能推动社会的那种人,还是独一无二的;而曾被看好的人,却就一直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地“好”着,他们所干的活儿,很多人都能替代。
这一对比,岂不让人唏嘘?
兔子被乌龟赶超,只是一种戏剧化的表现。
现实中并没有这样的套路,没有谁注定要变得暗淡或辉煌。
但是为那些坚持自我、不甘平庸、不愿原地踏步的人喝彩,这样的立意,绝对是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朋友,看过水上芭蕾吗?
女子水上芭蕾有看过,那你有看过男子水上芭蕾吗?
阳光少年本来就合并吸引女性观众了,更别提玩水的阳光少年了。
本片的题材很新颖,令人十分好奇,男主,怎么玩水上芭蕾?
是不是……总之,这部影片的男生都充满了阳光与活力,在水上努力排练的样子也是十分的可爱!
剧情十分简单,就是少年们为了水上芭蕾努力奋斗的过程。
闪闪发光的泳池,挥洒青春的少年,欢快轻松的配乐,时不时发生的搞笑时间,都让人看得十分快乐和轻松。
而最后那场精彩的表演,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要过很久才知道,穿着凉拖奔跑的午后,你追上的不是一辆大巴,而是一整个盛夏;万众瞩目的那个晴天,你舞动的不是芭蕾,而是全部青春。少年正在发育的臂膀激起的水花,闪耀在最美的年华里。旺盛的荷尔蒙留在了捉过鱼的游泳池、触过电的海豚馆、人声鼎沸的学园祭。我们终将告别少年,长成梦想中的大人。
为数不多的逃脱青春片范畴的青春片,不讲成长,不表现残酷物语,就讲五个傻小子的假期囧事,最后的狂欢直接笑翻,从水族馆偷师学来的动物仿生学舞蹈,插科打挥的各社团特长,眼花缭乱的精壮小伙子,哈哈,乱七八糟都往里塞,电影还是控制这般有序,导演真是有料啊!
又臭又长,无聊难看
还可以。但我看的版本实在是不清楚><
“也许会觉得难为情,但也不要让自己一辈子遗憾……”我看到五个青春活泼乐观向上的少年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努力着,打动带动了身边的人们,过程中有笑有泪并,这是最靠谱儿的青春了,不是吗!(为啥这部里妻夫木的脸老是让我想到John Cho ==
精彩!!五个热血少年,青春是在阳光下肆意挥洒,在公车后排的嬉戏打闹,在泳池边女生前大胆热舞。。。如此可爱,叫人如何不喜欢!
男高是这样的,自作多情想入非非,嘴上输出自诩追梦,全程只有最后几分钟被欢呼的氛围感染到。当然,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里不包括比例差劲的年轻肉体。青春片拍成这样真是空洞啊
不是我的菜、
妈蛋没想到宏爷还有跟矢口混的黑历史啊,太丧失了笑死老子,矢口这种黑导演完全是节操粉碎机。
青春就是那么美,如果再加点好的品质,比如认真,比如执着神马的^_^
前面看着还是觉得蛮好笑的,但越看越觉得过于用力甚至油腻了,感觉这种日本这种中二的表演形式只适用于动漫中。并且全片看完也没太能体会到花游的魅力,遗憾呀~不过寸头男二蛮帅的嘿嘿,也超级喜欢五个人在大巴上打打闹闹的样子,真好。
最后的夏天,一定要去做
好欢乐好阳光好青春啊!这才是青春片该有的样子嘛!愈挫愈勇百折不挠,五个菜鸟一台戏,备受打击却永不言弃,秒变逆袭的元气少年,他们甚至从海豚身上学花样游泳,OMG!除了妻夫木聪和玉木宏两个美少年,竹中直人和柄本明两位大叔都有颠覆性的亮眼表现,穿插其中的LGBT情节不仅不违和蹩脚(也没有刻意丑化)反而是自然诚恳动人的!看着年轻黝黑的肉体在阳光下的泳池里翩翩起舞,爱的回响自由飘荡在象牙塔的上空,整个人就瞬间穿越回年少无敌的那些年了!致青春!
除了最后的部分高能,其他段落怪无聊的。小七的成名作啊~始终是辣么可爱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萌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纯纯的青春片,甚至连爱情、友情都不是核心的青春片,真是简单、直接。不过表演上真的可以说是捉襟见肘,非常古早味
这便是青春校园运动题材的轻喜剧,定位准确,思路清晰,虽然剧情有很多不值得推敲之处,但是看的就是青春喜剧,谁在意那么多,所以结尾那么些都是可以接受的,全在笑中而过了。加了些恋爱的元素,也都是好点缀了,这便是明亮又单纯羞涩的青春味道。
“少林大棚大师”,至于男生能不能跳水上芭蕾,它终究是没论个明白,更别提怎么跳——柔?还是刚?
真好看!5个人一起在大巴最后一排打打闹闹的样子真好
可能完全get不到日本人的某些点 甚至会觉得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