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如的男装看着其实还是略微有点出戏的,各大咖的客串倒是不少,可惜出镜太少,整个电影就像是各种梗或者说是噱头的累积叠加,故事情节不仅糟糕,还很尴尬,也没啥特别搞笑的点,卡司是很强大的了,但是人物关系什么的很杂乱,没有捋顺,无法讲好故事,总觉得不够完整,果然还是不是很适合看这种港式无厘头式喜剧啊
我承认几搞笑,无论是吴君如的反串,亦或影片中港式笑料和众星客串,都令我颇愉快。
但一想起《金鸡》,就顿感失望,曾经为阿金无数低叹,这部看来,实在是圈钱之作,消费情怀罢了。
吴君如不该如此令人失望的,多少有些感官不适,金鸡的好口碑反而变成了一盘明星大杂锦。
《金鸡》反射出一种自强不息态度,而这部《金鸭》更似是进入夜场对一班鸭子评头论足,颇有歧视之意。
有些桥段嫁接得也不合理,还有最后鹿晗和彭于晏奇怪的镜头,颇有讨好内地之嫌,果然如传闻一样,陈可辛完全抛弃了香港,专心做他的内地一线大导了,不过这也是他们选择吧!
除去姑姑杨过合体,我发觉看《金鸭》,不如去重温三部《金鸡》啦!
电影反映现实,但电影亦成为它所反映的现实。
名字是12金鸭,其实是讲香港,男主是很容易理解的香港化身,他曾经是辉煌的古惑仔,但是老了,却依然不肯低头。
但影片本身何尝不是香港化身,电影质量和票房都大不如前,博噱头要找内地小鲜肉,这是更深一层的隐喻。
香港应该多学习女主的精神,做鸡时勤勉开工,做老鸨时努力跟上时代变化,总之不要沉湎于余晖了,那没什么好处。
文/Sally我们的“泡妞圣手”张近来自少便能迷倒上至中年大妈下至小萝莉,对女性说尽蜜语却从不走心,有这本事自然就走上了哄女孩开心的鸭子行业。
鸭就是哄女人开心然后赚钱利益的存在。
那他们理应是没有多少“人情味”的。
然而人终究有情欲,逃得了风情万种的外国美人的五指山,却在纯情少女上栽跟斗。
看来这戏的基调是“情”而不是“欲”,接下来“鸭子四人组”的纯情动人的片段就轮番上演。
他在客人的告别单身派对里,遇到了将要成为新娘的旧情人,没说什么就只要求一张合照,还把它删了,这嘻哈的表面的底下是对旧情人的念念不忘。
听着张近来的“move on”也是稍有心酸啊,可那又能怎么样,对方都要结婚了,而新郎也不是你,除了“move on”你又能做什么?
这是其中一鸭的小纯情,另外一鸭的小清新也挺亮眼的。
自认为是“外星人”的他本来就有些脱线,所以他的客人也稍有奇特,她也是认为自己是“外星人”的梁洛施。
戏中的梁洛施够高冷,能压住场,在餐厅的起舞有灵动的美,自带仙气也有点点忧伤。
相比之下,他的舞就显得有点滑稽了。
一舞毕,梁洛施的黯然离席,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想着能继续看着他与她的故事。
镜头又回到张近来身上,行走的荷尔蒙的他不仅能迷倒女人们还能迷倒纯情男人——谢霆锋。
谢霆锋以做相机广告人的姿态出场了,缓缓移动相机,露出了爱慕的眼睛。
他原来在读书期间就暗恋着张近来,更是被一吻倾心,多少年来默默关注着他,拍着他的相片,然后一人默默在暗室内洗照片,真是纯情的男人啊。
回到现在,他慢慢靠近张近来,用带磁性的声音说着“美好的一瞬需要慢慢等”,拥抱着他却拼命抑制着将要泛滥的爱意,觉悟不能在一起的事实就断然离开,听到一声呼唤便停下脚步,依依不舍的眼神看着他说出他将要送他一份生日礼物。
看到这里,我还真的挺希望张近来是弯的,这样他们便能在一起了,可谁也知道他是宇宙直男。
所以这小希冀还是算了吧,不意淫了。
除了动人的爱情以外,他们为媚姨庆祝生日的场面也是挺动人的,有着浓浓的“人情味”,也回应了任达华说的“对客人都有感情了”。
在他们的陪伴下,她仿佛回到年轻的时候的那段画面太美了。
哈哈,女人被人哄一下果然就能开心不少,人也年轻一点似的。
虽然这剧不乏一些脏话和一些较为内涵的对话,可我怎么觉得这剧很小清新,是因为我口味变重了吗?
《12金鸭》由邹凯光执导,吴君如创作、监制并且领衔主演的贺岁老实说,很庆幸这部电影没有阖家去影院观赏,一来题材不适合,二来浪费钱。
作为一个新年贺岁片,你电影剧情大众也不会要求太多,可是连最基本的欢乐大笑也没有带给观众,那这部戏是真的不合格。
香港电影难道已经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吗?
无厘头的港片,整个故事没有意思,剧情牵强无聊,即没有让我们心动,也没有让我们感触,连笑点也不能称之为笑点,想说看个影片松解下来大声欢笑的一分钟也没有。
影片集结了很多大牌,赵薇、谢霆锋、陈奕迅、古天乐、容祖儿、黄秋生等一线大咖,同时为了迎合年轻粉丝,也找来了彭于晏、鹿晗、陈妍希等青春小鲜肉、小美女,可是也不能为影片加分。
很多制作人一直以为聚齐越多大牌,影片会越卖座。
这其实已经是过去的想法了,现在的观众都很理智,现在的电影都在讲口碑,哪怕是找来了默默无名的演员,只要题材好,故事棒,演员演技可以,导演拍摄手法到位,这部电影就会爆。
找来了这么多的大牌,却没有放精力在剧本里,以为就可以随随便便让观众买单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听说吴君如为了拍这部戏,由泰国造型师每天花上七小时化上特效肌肉妆。
肯花那么多时间在这,为何不花多点时间在剧本上。
这边拼揍一点那边再撮合一些,故事低俗无聊没有营养。
前半部想带出金鸭奋斗史,可是真的没有看出来有多奋斗。
后半部,想带出孤独老人需要大家的关怀,却也不能触动人心。
中间穿插一些笑点,想说让观众来个哄堂大笑,可惜大家连强颜欢笑都很难。
之前看了《金鸡》,没有想到这部《12金鸭》会更烂。
《金鸡》至少我记得了张家辉,记得了老大的时代已经变迁,以前呼风唤雨的时代已经不复返。
看完这部《12金鸭》,我什么也没记住,只记得这是一部低俗的电影。
哪个时间点出现的很重要。
美好的大学阶段四部娱乐至死港片,对我产生深刻印象。
2011《潮性办公室》,几个人一起爆笑看完,美好体验。
接触詹瑞文,各种表演栋笃笑,张达明语言栋笃笑。
2012杜汶泽最威那几年,《低俗喜剧》,开创港片此类型风潮,没有能去电影看到觉得非常可惜,影响深远2013杜汶泽 《飞虎出征》,台词天天挂嘴边,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搞得非常想通班朋友去威。
2014杜汶泽 《3D豪情》,和朋友哇哇声看完,屌爆了最后,劲爆爽翻天。
2014 吴君如 《金鸡SSS》,延续金鸡系列情怀感,爆笑中附带香港精神,这时候香港社会已经在走下坡路2015 吴君如 《十二金鸭》,和朋友在大马吉隆坡电影院看完,笑点越来越少,代表我个人的某个时代结束了。
Time over。
《12金鸭》应该算是一部典型的香港贺岁电影:众多影星客串演出,走马观花式的明星出场形式,尤其是黄百鸣为代表的《家有喜事》系列。
一个简单的故事,聚集了众多的旧的或者新的笑点。
结尾一定是节日或者纪念日之类,然后大家一起跳舞唱歌,然后一起说恭喜发财。
看到这个名字,《12金鸭》,还是还以为是一部彭浩翔式的轻性喜剧。
一看才知道这原来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成长电影。
话说张近莱一起是一个万人迷,后来因为感情失败自甘堕落。
后来经过老师的开端,打算重新做人,然后再众多同学的帮助下脱胎换骨,例如陈奕迅帮他设计发型,古天乐帮他重铸身材,任达华提升了他的能力。
张近莱待人真诚,所以也得到许多贵人相助,所以从此虽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终于都重新做回了那个万人迷的自己。
这似乎比许多的成长电影励志多了,张近莱毕竟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整部电影里好像没有那么多的心机婊,虽然他们是“鸭”,但是也是有原则、有爱心、有梦想的“鸭”。
张近莱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而面对需要帮助的梁能仁和梁李笑希,他宁愿放弃自己可以出人头地的机会,而帮助他们夫妻复合。
里面的每个人都充满了正能量,就好像任达华饰演的人物说的那样,个个都是有感情念旧情的人。
电影里很多出人意料的点,例如吴君如居然出演一个男人、陈希妍饰演骗子、陈奕迅饰演一个贱贱的发型师、还有杨过和姑姑重新相聚、谢霆锋饰演一个GAY、赵薇和彭于晏的客串。
都让我感到非常的惊喜,因为这些看似不太可能在一部普通的电影里面出现的画面都真的出现了。
当然鹿晗的出现的确就太突兀了,就是为了让人物出现而让人物出现,为了让人物跳舞而跳舞。
总之,这肯定是一部好电影,一部非常合格温情喜剧。
如果你是看过《金鸡SSS》后慕名而来的,那你就可以换台了!
如果《金鸡SSS》有80分,那《金鸭》就要砍掉一半!
这部以男色为卖点的电影从吴君如决定自己演的那一刻开始就悲剧了!
从张近莱出场的那一分钟开始,我就分分钟在出戏、在吐槽!
女扮男装的吴君如真的不能看,尤其是角色设定还是一个头牌舞男!
其实这部戏的阵容真的很强大,情节也有一定的深度,关注了空巢老人和同性群体,如果让吴彦祖、谢霆锋之流来出演张近莱,那真是想不火都难,可惜了!
外貌协会就不要看了,相见不如怀念!
港人无疑在某一层面是自由的。
即便嫁了才子导演,如此年纪的三姑依旧能在电影中任性,这并不是传统女明星全身而退般的道路选择。
歌神亦能大摇大摆地在电影中展现猥琐,似乎会让人忘却他转个身上台便依然句句动听温柔杀人,也似乎才让人想起他其实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
鬼马词人、创作才女,也个个收放自如,小情小爱自说自话的文艺气质说丢就丢,从不顾忌。
新科叱咤男金,也不免要在大银幕上堂而皇之地被狼女们除去衣衫。
在放下架子这件事上,港人已在喜剧片中发挥到了极致。
大小明星,都能够卸下本身的光环,心甘情愿似的为人设随意捏造自己的演出。
尤其港片的黄金年代,没有哪个优秀的演员演不好喜剧。
肆意荒诞的嬉笑怒骂,从许冠文到周星驰,港产喜剧片一脉相承。
接地气本来就存于港人的骨血之内,街头巷尾杯碗盘碟的市井气息亦是港片的灵魂之一。
在金鸭里仍看到这些,虽说变味是一定,但看到上到卢海鹏下到郑欣宜,无一不继承着港人这分入世。
于是看到反差感最大的演员们本也是港片的趣味与价值所在,这也是港人的自由,属于港人的舍弃与成全。
而眼见港片衰落,这份自由摆在眼前,却居然徒生穷途末路的不自由之感。
港人们的卖力出演乖张嬉笑,更像挖空心思后的无能为力,更像压抑过久后的诡异宣泄,否则薛凯琪也不至于在暴打姜皓文时喊着C.Y.Leung,“TBC”一梗也不会如此生硬。
港人夹带私货无可厚非,于完全非受众群体的内陆观众而言,永远只是过分焦虑后的过分转移。
在12金鸭中看到熟悉的香港本土气息,诚然珍贵,但又只觉不诚恳。
并非只是地域原因所造成,而是港人所谓的自我本土意识其实并无电影中强调的那般浓厚,甚至早已丢失,所谓的自我意识强调,早已无形中成为了束缚。
港人如此的自我矛盾早不是一天两天。
陈妍希的那些年和彭于晏的肌肉早已成为港人能够津津乐道的符号,于是电影里也顺理成章地继续消费。
并非排斥外来血液,不过港人的头颅一边高昂一边低垂,也实在令人费解。
的确,师兄刘浩龙也是唱得之人,如今却到没歌唱以卖力演出曲线救国的地步;也对,有歌唱的王菀之亦要在喜剧片中发现表演天赋,不知意外惊喜与无奈苦涩孰消孰涨,无论怎样,港人更是迫不及待地将奖座慷慨奉上,似乎显得慧眼识珠一般。
好在导演还算心软,将梁洛施拍得正正常常,似乎才让人想起她曾是香港女演员的希望,她要回来了。
不知结尾处出口转内销的韩流艺人和两位本土港人一起喊出“争气”口号之时,港人是否真的会感同身受,是否真的会有“争气”之感呢。
老人家话天上雷公,地上舅公,可惜点比豆比唔上好老公。
吴君如金鸡玩到玩无可玩,干脆反串做鸭,流落泰国那唏嘘的造型,颇有星爷当年《国产零零七》猪肉档的味道,而好老公陈可辛“碌”爆人情卡,用星光熠熠来形容cast都显得小气,净系走马观花般睇明星已经值回票价。
可惜好食材遇见烂厨师,玩下怀旧,玩下所谓情怀,再搞下gag,香港电影近十几年的粗制滥造已如流水线作业,讲句积重难返都毫不过分,剧本之烂,已经难用笔墨去形容,唯有靠明星各自为政发挥个人魅力去救场。
卢觅雪扫黄好玩,姑姑和过儿修炼古墓派绝技惊喜,eason的情欲发型师及王菀之的泰国婆造型都出彩,可惜只能系段落式,难以成为整体。
讲真,假如彭浩翔来翻拍,该有多精彩?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北影节英嘉
BJIFF 240425 党史馆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Cannes2023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