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点有趣的,盲猜巾帼枭雄系列中的数字游戏。
柴十七和七爷,名或号里都有数字,“柴十七”叫起来还有点拗口,有没有特别含义?
难道编剧给角色命名时图省事,随便加个数?
结合前两辑大胆猜测,这里头可能暗戳戳玩了个数字梗。
为什么?
因为乘法口诀早就告诉我们:七七四十九。
一个“七”,一个“十七”,合一起就是“七十七”,也即“7+7”。
不仅加号凸显了“女主+男主”强强联手的设定,而且“七七=四十九”,自然想到“四十九”可拆作“4+9”,也即呼应第一部中的四奶奶与柴九,何况其中一个还同姓,指向很明确吧!
最初给巾1角色起名时,当然主要为贴近角色身份。
“九”与“狗”在粤语中同音,起名“柴九”包含了角色低贱出身的设定,也与特定情节关联。
到了巾2,女主叫“郑九妹”又带有个“九”。
单从人物背景看,好像剧中并无确切说明“九妹”这个“九”的由来。
恐怕从那时起,编剧就已经开始在玩数字游戏了。
大家有没有相似的感觉?
巾1中最突出的是柴九线,不论人物刻画,还是情节推进,都非常出彩。
到了巾2,许多高光时刻转而放在了九妹这边,烧鸦片、杀少佐、救刘醒。
不是说男主那边不够出彩,而是男主出彩的桥段,主要落在女主与兄弟家人身上。
九是个位数最大,而巾1中最出彩的男主叫“柴九”,刚好名字里带九最大。
于是到了巾2索性改由女主名字里带九最大,会不会早已在暗示:巾2主角剧情是对巾1原有的高光铺排进行了对调互换?
其实巾2对巾1中的不少人物性格都做了相对应的扭转,这种事先通盘考虑的设计,是有迹可循的。
有了巾1巾2的解谜思路,到了悬崖这一部,破解数字游戏就比较顺当、简单了。
巾1、巾2虽相继播出,但二者风格还是有所不同。
巾1更偏向戏剧化的夸张,类似于同个制作团队早前的不少作品,更因柴九这个角色有了悲喜剧元素,戏味更浓。
巾2主题与背景更宏大,整个格调也相对平实沉稳,更有大剧之风,更着重于情感张力与家国情怀。
而这回名号中都有数字七,且七七四十九,或已暗示在立项时就已定位,这一部对标的是巾1悲喜剧的戏味风格,而非延续巾2的偏写实格调。
从时代背景看,这回也与巾2有重叠,更像是平行时空的另一个故事。
具体到角色层面,名号中数字同时有“七”,或暗指人物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更为势均力敌;二人都是缺缺的“七”,不再以“九”为大,显然各有各的不足,或将在互相成就、救赎中有更多变化的空间。
所以这回,不如就当作巾帼枭雄系列在传承中回归到最开始那样,重新开启的一部剧,新人物,新玩法。
如此盲猜,纯属娱乐。
或有些穿凿附会,如有不同看法,付诸一笑就好。
==========有趣与感性的分割线===========娱乐之外,聊点感性的。
老实讲,年中被推送该剧的巡礼片,连看一遍都有些不忍心看下去。
知道那是面向招商的,重在唤起大众市场对经典系列的回忆,复用了不少巾1巾2的标志或场景。
然而隔了十五年再续前作,直叫人感慨物是人非。
等到先导预告片出来时,反而觉得这部新作开始有点意思了。
招商完成,这次主打的是面向观众,不再卖情怀,立足剧中故事人物,有了初见的轮廓。
其实早在巾2时,编剧就复用了巾1中不少桥段、场景甚至台词。
且两剧前后脚播出,更容易被发现。
可能因为巾1主角生死与共的情义、似有还无的感情十分动人,且巾2的时代背景放在巾1之后,很多CP粉把巾1巾2视作前世今生,非但不反感,反而更为两剧中那些似曾相识的、联动的情景及台词津津乐道。
然而过了十五年,难道真要再搞一出来凑足“三生三世”?
先把这问题搁下,换个问:有多少人,会有以下相似的追剧经历?
过去看剧很杂,只要好看。
在港剧这块,大男主的《创世纪》看过,也曾觉得又当又立的叶荣添比不上爱妻号经典反派许文彪;大女主的《金枝欲孽》看过,也曾觉得该剧结尾处的悲剧式批判,将宫斗戏的主题拔高了几个等级;此外如欧阳胖胖,一段时间他的剧一部接一部,因为开心,可不久就审美疲劳了。
法证1是因为前头看过《鉴证实录》和几季CSI,只觉得该剧的本地化改编很成功,而法证2明显改动了剧集重心不提也罢,连带到后面的法证3就没看了。
类似的追剧体验还有不少,而具体会留意到巾帼枭雄系列,却是在疫情期间的无聊时。
早前听过“巾帼枭雄”这个剧名,觉得有点老套,随便看了巾1中一段,见一大家子古装人在吵架,心想又是争产?
又是溏心?
就没看了——溏心2的宅斗与煽情确实厉害,时不时就往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使劲搓,但整个看下来后,会觉得精神上有些虚脱。
原本溏心12与巾1巾2的编审就是同一个,张华标,非常资深,有很多出色作品。
但稍微看多些港剧就会发现,在其编剧编审的剧集中,经常有相互借用的桥段,而大多时候,他总有本事把相似的桥段改一改变出新花样,例如巾1中的柴九线。
有没有人会觉得,柴九与四奶奶的人物关系,可能是从溏心2中莲子蓉与荷妈的片段扩展出来的?
但在此基础上,巾1赋予了柴九更为完整、独特的成长与蜕变路线,这就是编剧的厉害之处。
坦白说,若非有柴九这个角儿,或许还会一直把巾1当作是溏心的古装重载版,放在一旁。
之所以会再次对巾1产生兴趣,正是无聊时刷到柴九与四奶奶的片段,继而看了全部剪辑;有人推荐巾2更好,就又看了巾2;后来还把巾1完整看过,如此才真正注意到这个系列。
也正是从那时起,注意到张华标这位资深编剧,注意到剧中一众主角配角。
女主演员,原以为她早在金枝1那时就是女主了,没想到她那是以最初的女配演出了女主范,当然金枝1其实更倾向于群像刻画;对男主演员唯眼熟尔,没想到其现实中的励志程度,竟不亚于剧中柴九,更没认出港版《西游记》的猪八戒也是他演的,相信巾1巾2彻底改变了许多人对其旧有的印象。
配角中也有不少出色的,如惠英红,在《创世纪》中只是很普通的小角色,没想到在巾2中的演出那么有爆发力,所以很快跃升影后一点都不奇怪。
这些人都堪称港剧里真正的演员,他们都曾演过不少大家熟悉的、经典的剧集。
可对他们的整体印象中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好似他们这群人,在各自的路线上积攒了从艺的全部能量,刚刚好,都在这个系列尤其是巾2中,集体迸发了出来!
在一众主创最成熟、最美好的人生阶段里,能为观众留下经典,岂非幸哉?
夫复何求!
就巾1客观来讲,不论编导演把柴九这个人物刻画得如何鲜活生动,多少都会看出同个制作团队、甚至同个演员过往剧集中的影子。
若不是巾1后期给柴九安排了“劫后余生”的重大转折,使之快速转变为真正的枭雄,并与四奶奶达成情义两心知的情感升华,巾1的后劲恐怕也不会那么大,或许也就不会很快有后边的巾2。
所以回顾这个系列,不禁感慨当年的成功总有些机缘在其中,更对该剧的编剧编审很是佩服。
张华标能够在类似题材中植入差异化主题,能够对相似的桥段进行重构再造,赋予角色足够的生命力。
此外,还注重戏剧性之外的合理化铺排。
仍以此系列为例。
本质上,巾2的郑九妹是巾1四奶奶的镜面。
正反一体两面,两个都深明大义、甘愿为崇高目标而牺牲自我,只不过出身不同,手段不同。
本来这种圣母类型并不讨好,但编剧给两个角色的行为逻辑做足了铺垫。
巾1中是受到父亲影响,而她之所以会赏识、重用柴九,是因她自己也曾是底层的厨娘,受过冤屈受过苦。
而对巾2的女主,剧中花了较多篇幅去讲她小时候被拐的经历,既为她一再保全、迁就丽华提供充分动机(报恩),也为她早早觉醒继而烧鸦片、多次救小孩提供了充足动力。
相比那些只顾拼凑刺激剧情不讲基本逻辑的爽剧爆剧,这种扎实的编故事能力,于现时已不可多得。
随手一查,张华标早在90年就曾做过一套叫《人在边缘》的年冠剧集。
当然,谁都无法保证相同的编创经验每次都能成功,他也有些剧集出来后是不行的,这当中涉及到编导演整个团队的太多因素。
但就巾1巾2来说,除去主题价值,从另一角度去看,充沛且合情合理的戏剧性,加上编导演近乎完美的组合,或许才是这个系列最大的亮点。
相比巾1,巾2走得更远。
除了格局更大,整部剧前前后后设下了多少情节伏笔与细节呼应!
剧中一些段落的镜头,显然经过了分镜台本的深思熟虑,很有想法。
看巾2不时会感叹:原来出了名流水线制作的港剧,也是可以很艺术地玩镜头的!
回顾至此,归结一句:巾1或为“无心插柳”,但巾2,绝对是建立在巾1编导演充分磨合之后,整个团队为了共同目标全身心付出才可能成就的经典。
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性,注定了该系列的经典可一而不可再。
经典已成过往,时隔十五年,很多人与事都变了,不变的或只是怀念经典的记忆。
所以,早从那一部几乎被所有人开除出系列的《谍XXX》开始,不管是以前的监制,还是现在的编剧,背后的制作方早已在想办法重构这个系列。
有趣的是,有人拿溏心3当反例 ,说明系列“富不过三代”。
但别忘了,那个强行把一个横沟正史阴暗身世变态悲剧人格外加妄想挖宝当皇帝的偏执狂与一个人见人爱无比伟光正何其大公无私到一再牺牲自己女人的高大全历经千奇百巧拼接成双胞胎兄弟的缝合怪早已首当其冲代本系列应了劫。
嗯,玩笑而已。
前世今生,已近乎完美。
就算剧中人物命运各有遗憾,那也是使之成就经典的遗憾之美。
或因此,悬崖这一部才会重新对照巾1之初,尽量设计出不同于前两部经典的人物与故事。
时隔十五年,想要再现经典?
不大可能了。
可以延续的,或只是巾1巾2中“强强联手”的戏剧性,以及编导演“强强联手”的共同努力吧!
所以不如平常心看待,这一次,只当作十五年后回归系列初心的一个小小纪念。
在开播之前,借由这个系列回顾多年来“欢乐儿童追港剧”的经历,也算是为过往的美好记忆画下一个句点。
其实记忆中还看过不少精彩、经典的港剧,从《上海滩》到《大时代》,再到90年代的武侠,还有《寻秦记》等等,太多了。
之所以拿巾帼枭雄系列来举例,是感觉这个系列经历的轨迹,一定程度上映照了港剧(或具体限指其背后制作方)的发展与变迁:从当年类型化的守正创新,到众志成城铸就了经典;从外来干扰的一时混乱,到现在重新开启的努力。
十五年过去了,大家娱乐的选择多了,在影视这块的选择更是极大丰富,却时常感到选择太多,什么都选不下手,追剧的时间反而少了。
有人说新港剧的港味变了,有时一年连一部想看的都找不到。
其实不只是港剧,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美剧英剧日剧韩剧等等,全都是差不多的趋势。
爆剧爽剧或可以通过制造话题、模式化生产出来,但经典?
比较粗浅的解释或许是,影视中好的故事、好的角色都被反复用过了。
互联网如此发达,大家见多识广,看过太多好东西,嘴刁了。
尽管理性上知道港剧经典是见一部少一部,很羡慕那些还没看过多少的“后生女后生仔”。
但无论如何,在感性上还是希望新港剧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以此为念,愿今后有更多追港剧的“欢乐儿童”!
编剧大哥,你不要太玩我好不好。
同一个演员以不同身份出来三次(截止到目前),大哥他已经死两次了好不好。
他到底要干嘛呀,他图财图色图报仇啊。
他给个痛快话好不好啊。
他让我活的好累啊。
他能不能找个合格的化妆师啊。
他被人发现之后能不能别总一脸懵逼啊。
他别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行不行啊。
他吃nm个狗屁wasabi啊!!!!
11月1日更新龙四海你是《小丑》看入迷了吗?
你模仿就算了,你不要这么拙劣,你表情挤的皱纹全出来了。
求求你了,别再这么表演了行么。
你自然点,你放开点,你诚意点。
第十三集的剧情有点让我有很多疑问,就是说,萧正楠不是部长吗?
手上有兵权,所以警务处长,一个警察,怎么可能有权利去抓当兵的,而且还是个不小的官?
他手下那么多兵,怎么可能就那么轻松的抓住?
就算是市长,也没这么大的本事吧?
但是萧正楠就突然越狱,突然就被枪杀,那么萧正楠的这个角色到底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没搞懂。
然而萧正楠死的时候,又说“家姐,我会回来的”,这是灰太狼每次要吃羊,失败后,就每次都说这句台词吗?
那么萧正楠为什么每次死了,都还可以复活呢?
这些疑问还没解开,第二个疑问就出来了,第四次救了胡定欣的黎耀祥,苏醒后居然有短暂性失忆,虽然失忆,但是却记得萧正楠,你说是不是选择性失忆呢?
但是在紧急关头,这个记忆就回来了,又在股东大会上帮了胡定欣,然后马上就好了,还好到省钱的两个人坐一辆人力车,这摆明了就是互生情愫了,要不然干嘛这么近距离?
胡定欣靠在自己肩膀上睡着了,还不叫醒,你说没感情,是不可能的。
朝夕相对,两个人自然有好感,但是就是不说出来,胡定欣舍不得回家,想和黎耀祥多待一会,然后就走了,又回来,要求黎耀祥跟自己一起走走散散步。
然后陈晓华遇到危险,虽然说是黎耀祥摔跤,开了两枪,但是呢,事后又怕胡定欣的手枪走火,还特地翻人家包去检查手枪。
胡定欣看到了也不生气。
你说这两个人眉来眼去的,没好感,都是假,那么胡定欣是在等黎耀祥开口,还是说黎耀祥觉得这样的感情是不可能的,索性就不说,踏踏实实的做助手,辅助呢?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悲伤的感觉就好像预示着这两个人的感情很难有结果一样。
第十四集几乎就是开始在讲感情的事情了,没什么太大的故事出现,导演开始慢慢推动这两个人的感情,好在胡定欣主动表白了,但是黎耀祥就是逃避,你看黎耀祥逃避感情,拒绝人家,说白了,就是怕高攀,人家有钱,他没人家有钱,地位的悬殊。
不过用高速镜头拍摄的一段的水花戏,我觉得还是不错的,预示的是这种感情是镜花水月一般。
女人为了爱情,总是会哭,胡定欣也哭了。
第十五集我感觉剧情是不是有个漏洞?
罗天宇为什么之前打不过曹大虎,然后现在居然可以轻而易举的打过?
而且曹大虎还那么胖他的样子呢?
不过罗天宇很聪明的找黎耀祥做时间证人,现在做事情有头脑了,只是不明白曹大虎那么厉害,当初差点要了罗天宇的命,那现在怎么会怕到死?
不过第15集也算是在水剧情,没什么故事讲的感觉,就是在水剧情,不过罗天宇知道陈桢怡喜欢自己,自己说不喜欢对方,而陈桢怡撒谎纹身的事情,其实有些爱不是爱,有些爱就是嫉妒,就是幻想,陈桢怡嘴巴祝福,心里就是嫉妒恨。
这样的感情是危险的。
所以陈桢怡的结局一定会是导演写她领盒饭更适合,回东北,我就不觉得适合了。
在第一集,黎耀祥帮女主角解决那个银行的危机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大的漏洞了,因为我觉得这么简单就能解决,谁不会呢?
还要花费那么多心思,女主角的弟弟想害他,让她的银行破产,但是他弟弟竟然有半副身家存在她银行。
而且各个地图各个背景镜头切换的非常突兀,一下子又到了杭州,一下子又到了上海,一下子又找一大群人开会,就中间那个镜头转换的感觉就像看短剧一样。
而且在一集的时间之内,同时又展开两条故事线,一边在谈生意,另一边又搞个什么帮派的谋杀,老实说,到现在我都想不起来那三波人到底是干嘛的。
还有女主角说话的声音有气无力的,就是刻意把自己的声线压低,显得一种很霸气的样子,但是呢就只有气而没有声,每次听到他说话,我都想给他一个氧气瓶吸两口。
巾帼枭雄经典台词拼命抄就算了,还抄越狱,抄one day,有没有离谱点。。。。。
这个编剧真的是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吗,人无语的时候真的会气笑。。。
萧正楠的角色就这么死了也是有点突然,估计再不真死也编不下去了,这个估计也是哪部剧的情节?
古巨基唱的主题曲有加分,红蝴蝶一口气用三部曲也是赚大了,只能说回忆杀吧立马翻煲前两部,我相信邓萃雯不接这剧真的不是为了钱
一、邓萃雯的无奈经常关注雯女微博就知道,粉丝期盼她和黎耀祥再度合作的呼声是一浪接一浪,从2012年就念叨到2021年,雯女也是非常宠粉,一直都有在探讨合作的机会,义海豪情播出11周年的时候还找黎耀祥一起直播,展望未来。
好不容易等来了TVB启动巾帼枭雄4,但可能因为剧本、档期、片酬等因素,最终还是没有拍成。
她自己口头虽然无所谓,但内心肯定是失落遗憾的,因为她和黎耀祥最好的合作环境就必须是在TVB剧集,有熟悉的氛围才更好发挥。
随着错过这次巾帼枭雄4,二人也年岁已长,精力不再,真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有机会合作了。
二、黎耀祥的无奈在巾帼枭雄4之前,黎耀祥参演了巾帼枭雄全三部,相比前两部的成功,第三部口碑太差,都没怎么宣传。
难得第四部终于开拍,是和雯女合作的最好契机,黎耀祥肯定是希望她能够不要抱着那么高的要求,先满足观众和粉丝们长久以来的期望,但雯女的性格就决定了她不会妥协,最终这套剧她还是没来。
黎耀祥是TVB的签约艺人,身不由己,公司既然安排了这套剧集,只能硬着头皮拍,就算女主是和自己合作多次的胡定欣,但感觉还是有很大差别,邓萃雯才是巾帼枭雄的灵魂人物,第四部引用了那么多义海豪情的经典台词,还重新翻唱了《红蝴蝶》,可见编剧摆明了就是来贩卖情怀的,本来黎耀祥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拍档、演艺生涯的贵人重温昔日的时光,可惜雯女不来,一切就都显得那么的索然无味。
三、胡定欣的无奈胡定欣也是TVB的签约艺人,被公司赶鸭子上架式的安排来拍这套剧,心里多少有些无奈,毕竟邓萃雯珠玉在前,拍得不好肯定会引来各种非议。
当初邓萃雯拍义海豪情的时候44岁,如今自己42岁,在相仿的年纪接拍同系列的电视剧,也算是奇妙的巧合了。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当年TVB还有很好的监制和编剧,能把控好剧本,有很多演技精湛的演员,大家共同努力,能拍出来很精彩的戏剧。
如今TVB已经大大衰落了,人才严重流失,看来看去,就只有作为2届连庄视后的胡定欣从资历履历上比较适合,独挑大梁来撑起这套剧。
可惜自己的擅长的演技戏路不在这个方向上,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确实不够好,画虎不成反类犬。
四、TVB的无奈这套剧是由内地公司投资,TVB出人出力,可以说TVB沦落到今天,多少有点自作孽不可活。
喜欢搞山头文化内斗内伐,又抠门成性,把众多好演员都逼走了,又培养不出新的明星,写不出更好的剧本,只能靠翻炒旧IP来贩卖情怀,再引一波流量。
可惜这套剧拍出来完全是狗尾续貂,顶多算是给自己本来已经很差的口碑再踩上一个鞋印。
第三部都看完了,但这剧真的看不下去,风格一言难尽。
喜剧不像喜剧,正剧不像正剧,商战像是过家家。
场景宏大、逼真,却不是那个味儿了,很别扭。
两个主演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黎耀祥老态毕现,胡定欣妆造浮夸,表演大同小异,审美疲劳。
那对小情侣就更别说了!
罗天宇是不是应该减肥了?
一个常年在乱世道上混的年轻人,枪林弹雨,身型不会那么养尊处优吧!
演技也没啥进步,和吴卓羲的路子越来越像。
陈晓华漂亮是漂亮,但没有特色,木讷,鲁钝,几乎没有演技,执掌酒家的大小姐做派一点也无。
虽然对新人的演技不能苛求,但看不到一丝灵气。
两人的cp感是零!
之前罗天宇和黄智雯的姐弟倒还有点感觉,可惜也没恋成。
没有港味的港剧,何去何从?
不知道是不是编剧跟黎耀祥有仇还是视帝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我没看前面 但是看了骂员工那一段 太爹味了 像董事长训人大会 我要是他员工我白眼都得翻到天上去 什么爹味中年男来了没几天比老板还大牌 我还以为他救了全公司人性命 幸亏这部剧只在大湾区出名 不然得被冲爆 然后说着粤语但是场景是内地剧这种感觉好奇怪 还是不要炒冷饭了 都馊了
我觉得那些打一颗星的完全没道理,你用心看过剧吗?
TVB已经多久没拍过这种感觉的剧了,你知道吗?
熟悉的配音又回来了,我苦苦等候就是这部剧,我是个每晚必看TVB剧的人,每天都要看港剧才睡得着,我觉得黎耀祥虽然老,但是演技还是在线,胡定欣如果有你们说的那么不堪监制也不会找她了,李添胜已经退休了,不要再扯这个老头了好吗?
邓萃雯现在的颜值估计你们又要说她太丑了看不下去,真是众口难调!
黎耀祥在《巾帼3》的时候就已经显出老态,今年正好60岁,你们要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演成什么样?
你们说说!
我还是推荐这部剧。
真的很烦,老是红蝴蝶的歌在响,也许它想向观众表达,巾帼枭雄系列要结束了。
如果无线真的重视这个项目,应该选小生,黎耀祥已经肿得看不下去了😂😂😂胡定欣55岁的妆化得太年轻,不像55岁,但是65岁的妆要给个大大的赞👍🏻太像了,特别是黎耀祥,看他的老年妆想起我的外婆,外婆已经去世11年了。。。
其实萧正楠死的那个时候就可以大结局了,强行多拍两集,不知道为的什么?
最后一集剧情婚乱,香港那段太烂了,还有胡定欣唱越剧,太难听了!
罗毓仪是关系户吗?
演技又差还老是占重要角色😱我总在期盼萧正楠最后两集还能死而复生,再次归来,没想到不是这样的,他根本就没出现。
有个疑问❓七爷不是没做手术吗?
怎么能活那么久?
剧里说不是最多活八年吗?
还有七爷让十七每年求婚的桥段我想起了汪明荃和罗家英,简直是现实的写照啊!
陈晓华算是长得比较靓的港姐了,你们说她演技不好,没事,我看她的颜,我挺喜欢这样的女人的,看着舒服!
罗天宇怎么捧也捧不熟,演技毫无进步,可以放弃了。
韩马利的老公演技不错的,可惜几集就死了。
韩马利不要再来演了,已经老成那样了,没法看。
谢雪心一出场震惊到我了,没想到老了那么多。
李成昌听杨玉梅的话微整了一下,现在上镜好多了。
萧正楠一人演三个角色,现在没拿视帝的就他了。
康华为什么要整呢?
其实本来骨相就挺好看的。
宁俐这个角色不好看,可有可无。
龙督军演技不错,记得他是个唱歌的,曾航生,对他的记忆犹新!
吕珊也老了,跟宫心计比。
潘志文很久没看到他了,可以退休了。
其实邓萃雯回来也未必会好,因为她和黎耀祥一样,都老了,而看剧的我们,也即将步入中年。
好感人,65岁还在求婚
黎耀祥真的老了,没有当年柴九的那种正当年的“火气”,神态眼神也有点刻意,可能是状太浓或者滤镜的问题。
暂且抛开剧情不谈,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TVB这些年的剧尤其是合拍剧对主角人物的刻画几乎都在往“政治正确”上面走,主角永远都是好人,要么大忠,要么就是弃暗投明改邪归正,正或邪、对或错、忠或奸总是分得太清楚。
巾帼枭雄1里的柴九为了吃饱饭什么都做得出来,偷吃了一顿狗肉被彭铿发现,甚至愿意叼着狗骨头爬一条街;巾帼枭雄2里的刘醒为了保住工作在非凡哥面前低声下气受尽屈辱...而柴十七一个生意失败负债累累的人凭什么凭着三两下嘴皮子功夫就能免除债务获得女总裁青睐,这样也都算了,为什么柴十七在面对自己的伯乐时居然可以如此的自命不凡自视清高......柴九对待康宝琦、刘醒对九姑娘,在我看来才是一个普通人在遇到伯乐时该有的表现,没有什么大道理也没有说教,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然后就是我最想吐槽的,柴十七三番五次提辞职,去骂七爷,这么对待自己的伯乐就是为了坚守自己那正义的价值观?
柴十七整部剧里都在当好人、教别人当好人,乱世下能活着已是万幸,这种“伟光正”的人物刻画反倒让人物有点失真了。
最后的部分剧情显得干巴了一点,演员们的演技都不错的,其实巾帼枭雄系列还是要剧本与演技并重才好看的。
我觉得挺好看的呀!只要是黎耀祥和胡定欣演,我就追到底,他们合作很多次,可惜大多悲剧,希望这次不要太虐,太曲折,一定好结局!另外一看见萧正楠就想起凌添寿,一脸邪恶,好怕他又像害倩蓉一样害七爷,早日下线吧!
这个剧本就很离谱,看了几集,真不知道七爷怎么爬到这个位置的,几个主角的角色很多莫名其妙的安排和性格,前后反差就差异,剧本感觉挺硬的,七爷和十七演员设定换一下我觉得都能圆一下,胡定欣根本把握不住女强人的形象,剧本和演员都回不去巅峰的第一部水平了
评分低了,黎耀祥演技依然不错,柴十七有血有肉,重情义,有谋略,胡定欣的七爷也是很真实,看的想打她,前期七爷是唯利是图,所有东西都可以出卖,这个角色如果找邓萃雯就不适合,因为七爷太势利眼,胡定欣就很适合,不错
3⭐️ 在剧本如此单薄的情况下,主演依然有能力用演技把故事呈现出来。可惜的是整部剧并没有多少亮眼的地方,故弄玄虚的一角多饰也并不加分。
基基的主题曲是真的不错,但黎耀祥胡定欣合唱版红蝴蝶就一般般了,起调太高了,还不如十多年前黎耀祥独唱版好听,而且背景音乐好嘈杂,台词方面有些地方好难顶,最受不了“神经病”,而且还讲那么多次,明明广东话都是讲“黐线”的,内地群演也把水准拉低好多。还好主角演技在线,他们之间情感塑造还是容易引起触动的,大反派萧正楠一人分饰三个性格不同的角色真的挺爽,不过貌似剧名“悬崖”没什么意思
七七八八两三天看完了,没有太多让人深刻的记忆点。唯一记住的是"世间什么爱叫纯洁/你甘愿化为振翅红蝴蝶"这歌词太牛了…从第一部开始,确实印象很深👍黎耀祥确实老了些,胡定欣的七爷气场还逊一点,萧正楠演技不错,一人三个角色的设定,戏中很多老戏骨都不错。整体三星
靠胡定欣和黎耀祥的演技撑起全剧 结局挺感人的
和前面两部没法比
丽华趁九姑娘唔喺度就开始作威作福了。
还是不错的,家国情怀,金融大义!
被胡定欣圈粉了,演得不错~都很棒!
不足,演员老了,但是爱看,剧情相比之前肯定差些,但是不走老路,方向也没错。期待下一部。
tvb 新铁三角,尽管烂,太劝人向善。。。
好看,有tvb轻喜剧的感觉,跟前作有所区分,有些人总是拿前作九姑娘来比真是完全不是一个人设囖。
老天爷……没get到七爷的能力在哪里……
编剧一直在权衡整部剧的国仇/家恨/私情的比重,以至于最后两集狂找补。
后两集???
看了第一集,似乎TVB的感觉又回来了!后续有待观察,但评论区很多人吹毛求疵,各种嫌弃,感觉评分结果有点悬!终于看到大结局了,前面剧情也就那么回事,但是最后几集还是有些感人的!合拍剧就这么毁了这么些好演员
一個個像npc 一樣,劇情很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