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法式火锅

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火上锅(台),味游心窝(港),多丹·布法内的欲望,The Taste of Things,Le Pot-au-feu de Dodin Bouffant,Pot Au Feu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伯努瓦·马吉梅尔,埃马努埃尔·萨兰热,帕特里克·德阿萨姆曹,加拉泰亚·贝露琪,扬·哈梅内克,弗雷德里克·菲斯巴赫,邦妮·夏诺-拉瓦尔,让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23

《法式火锅》剧照

法式火锅 剧照 NO.1法式火锅 剧照 NO.2法式火锅 剧照 NO.3法式火锅 剧照 NO.4法式火锅 剧照 NO.5法式火锅 剧照 NO.6法式火锅 剧照 NO.13法式火锅 剧照 NO.14法式火锅 剧照 NO.15法式火锅 剧照 NO.16法式火锅 剧照 NO.17法式火锅 剧照 NO.18法式火锅 剧照 NO.19法式火锅 剧照 NO.20

《法式火锅》剧情介绍

法式火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欧仁妮是一位手艺出色的厨师,她在过去20年里一直为美食家多丹工作。他们的感情日渐深厚,最终发展成一段恋情,两人做出了令世界上最杰出的厨师都赞不绝口的美味佳肴。当欧仁妮拒绝多丹的求婚后,多丹决定开始为她烹饪。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哈罗,UFO清醒上流社会魔女传战斗妖精雪风沉静的美国人新安家族科技舞曲兄弟机甲拳击第二季神级秘书七十七公里伦敦一家人奴隶区TheAnimation终结时分乔家的儿女金色面具英雄蛇灾:蛇岛惊魂特朗勃某科学的超电磁炮魔诡转账玩命逃杀蜜月计划神探袁可立食人屠夫卡尔・登克橘色骄傲逍遥医生血珠七夕之恋达格利什第二季在下一炷香

《法式火锅》长篇影评

 1 ) 欧仁妮--她是最幸福的人,也是最幸运的人~

你是不是早上起来匆匆忙忙往嘴巴里塞点东西填饱肚子就行;你是不是工作的时候敷衍了事,认为那些认真工作的人才是最大的蠢蛋;你是不是因为感到孤独,或者年龄大了,又或者怕外界的眼光才终于选了一个“合适”的人去结婚。

你是不是从来都没有认真的做过一件事?

因为生活中所有的事都不值得。

吃早饭这种事,太琐碎,谁会在意?

工作这种事,不都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我拼命岂不是中了他们的计?

结婚啊,不就是搭伙过日子,所谓灵魂伴侣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传达出的生活态度就是我一直践行的生活态度。

当然,电影中的主人公对生活态度的践行比我的还要认真、还要专注、还要诗意,还要美 通过这部电影,通过导演的镜头语言,通过朱丽叶 比诺什完美的演绎,我发现自己真的非常羡慕电影的女主角-- 欧仁妮。

一个人,一个女人,她将生活、事业、爱情这三个人类最难调和(平衡)的关键要素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她是最幸福的人,也是最幸运的人。

朱丽叶 比诺什,简直,是,太美了! 正如欧仁妮所呈现的一样,她们的美不再是春天的懵懂稚嫩,也不是夏天的热烈躁动,当然也不是冬天的静谧萧索,她是秋天的丰厚与喜悦。

当她做饭时,眼神中流露出一个人沉浸在热爱的事物中忘我的喜悦;当她看向宝琳时,眼神中流露出发现天才并愿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的喜悦;当她看向多丹时,眼神中流露出人生得一知己足以的甜蜜幸福的喜悦 十九世纪的法国我不太了解,但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都市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我多少还有点发言权。

正如我文章一开始所说,有多少人在认真的活着?!

除了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多数人的烦恼又何尝不是自找的。

有了90平米的房子,还想要140平的,于是贷款越加越高;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想要更高的职务,于是加班越来越多;有了携手相伴的爱人,还想追求更刺激的体验,于是有了情人。

看看我们电影女主欧仁妮吧,明明可以和男人们坐在一起用餐,但是这份“殊荣”她不要,她要的就是尽情享受做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本身。

面对男主一而再再而三的求婚,她也不为所动,她对男主说,我们这样朝夕相处已经非常幸福了,为什么非要结婚呢?

是啊,为什么非要结婚呢。

结婚能为欧仁妮带来更多的什么吗?

她依然是多丹最好的工作伙伴, 她依然是多丹最爱慕的灵魂伴侣,她依然是多丹最敬重的厨师!

其实为自己活的人才是最无私的,也是最快乐的,因为为自己活,所以不会将目光向外,才能有自信不索取, 才能有能量去给予!

 2 ) 沉寂20年的亚洲大导演,真的翻身了吗?

·编者按·越南导演陈英雄的新片《法式火锅》近日上线流媒体。

在2000年拍出《夏天的滋味》之后,陈英雄开始转战拍摄非越南语片,但此后的英语片《伴雨行》、日语片《挪威的森林》、法语片《爱是永恒》都不温不火,没能获得太多关注。

直到2023年的戛纳电影节,陈英雄凭借《法式火锅》获得了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此后在中国国内的几个影展中也有露出,引起了国内影迷的不少讨论。

深焦口碑榜中,对于《法式火锅》的评价趋于两极化,从正向评价来看,影片把烹饪的过程,味觉的感受,美食的文化和沉浸其中的灵魂伴侣关系融入了一锅,拍到了也沸腾出了情意绵绵的私密感,气韵缭绕。

它透彻的展现了一种痴迷和执着交织下不受外界纷扰的活着的愉悦和热情。

反对方则普遍认为本片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美食vlog,有主题但看不到人物,厨房里的女性生命慢慢消逝,吃作为人生存的必需,但除了记起烹调过程就什么都记不起。

具体评价可在文末查看。

今天,我们通过一篇rogerebert.com对于陈英雄的采访,一同走进这部电影。

在采访中,陈英雄谈到了拍摄的困难、妻子陈女燕溪对影片的帮助、沟口健二的影响等问题。

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去品味陈英雄的《法式火锅》原文作者:Isaac Feldberg原文链接:https://www.rogerebert.com/interviews/take-time-to-savor-it-trn-anh-h%C3%B9ng-on-the-taste-of-things译者:费费喜欢电影、哲学、英语陈英雄的《法式火锅》精致且深邃,几乎注定要作为一部伟大的关于美食、爱和分享爱与美食的人的电影而被人铭记。

《法式火锅》剧照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法国,这个细煨慢炖的爱情故事描述了著名法国美食家多丹(Dodin Bouffant,伯努瓦·马吉梅尔饰)和他的私人厨师欧仁妮(Eugénie,朱丽叶·比诺什饰)之间长久的关系。

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烹饪艺术,同时在他们为自己、对方和小圈子朋友制作豪华而又微妙的餐品中共享一种爱的语言。

多丹和欧仁妮最根本的幸福建立在创作美食的兴致中,他们恒定且耐心的劳动铸就了大量只属于那个时代的美食学优秀餐品,对他们两人而言,美食创作能带给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营养,这种营养是一种有创造性的超越,不仅体现在他们彼此之间建立起交流,同时还体现在他们与他们生活着的四季里那些美丽却无常的事物之间搭建起交流。

《法式火锅》剧照电影最初的半个小时呈现了一场米其林级的芭蕾,在艺术家们一系列独具匠心的动作中——切碎蔬菜、煨生菜、煮大龙虾、在牛奶和白酒里炖大菱鲆、煎牛腰、搅拌酱汁、提纯肉汁,伴随着厨房里沁人心脾的咝咝冒泡声,品味着准备一道道珍馐时的点滴,通过多丹和欧仁妮如舞蹈一样的有节律的烹饪动作,观众参与到多丹和欧仁妮的愉悦中去,通过乔纳森·里克伯格(Jonathan Ricquebourg)高度感官化的运镜,多丹和欧仁妮把一种日常习惯提升为神圣的仪规。

《青木瓜之味》剧照对于这位自12岁以来移居巴黎的越南导演来说,食物一直都能给他启发。

三十年前,他的首部长片作品《青木瓜之味》通过放大越南的家庭生活细节来描述一位女佣(陈女燕溪饰)在做饭、打扫卫生以及长大成人时的内心世界,从拍这部电影时起,和食物有关的感觉和情绪就和陈英雄的创作紧紧联系起来。

《法式火锅》原著《The Passionate Epicure》“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关乎美食学的主题,从职业和艺术两个角度去探索这个主题,”陈英雄在提到《法式火锅》的灵感来源时说到。

他发现了马塞尔·鲁夫(Marcel Rouff)1924年小说《The Passionate Epicure》(暂无中文译名,字面含义是“激情澎湃的史诗”——译者注)中关于多丹的章节,不过,他考虑到“这个故事在被写成书之前是什么样子呢?

我要讲清楚”,在摆脱了书的限制后他可以自由地关注多丹和欧仁妮之间的关系,而在书里面欧仁妮的篇幅并不多。

“我想要同时展示,爱和友谊”陈英雄说到。

这部电影被正式地命名为《法式火锅》,首映于第7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陈英雄借此获得最佳导演奖。

在IFC获得了《法式火锅》在美国地区的发行权后,该片被选为第96届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的法国参赛片,尽管没有得到提名,但该片进入了前十五强。

在报名参加奥斯卡之前,《法式火锅》被邀请参加了多个美国电影节,包括纽约电影节和芝加哥电影节;这次RogerEbert.com的Isaac Feldberg与陈英雄的访谈被分为两个板块,考虑到前后逻辑清晰,访谈内容已经被精简。

Isaac Feldberg:拍摄这部电影里烹饪场景时您只用了一台摄影机,这让我们感觉到是在真实的时间里看到饭菜被端上来。

协调那些如舞蹈一样的烹饪动作肯定不会容易;您是怎样协调运镜与演员动作的呢?

《法式火锅》幕后陈英雄:通常来说,当我拍一部电影时,我从来不会准备什么。

我不会与演员们进行排练,我经常就是来到片场后再决定我要怎么拍每个镜头,一切都是即兴创作。

然而,在这部电影的序幕里,我需要和我的团队排练。

我用我的iPhone先拍摄了一遍,从而知道了我的摄影机应该怎么运动以及角色们应该怎样在厨房里走动,我们把这些告诉了演员,然后从头用摄影机拍了一遍。

当然,因为我们厨房里准备的一切食材都需要被烹饪,拍摄非常困难。

当我们不得不把一个镜头重拍一遍时,我们需要一套新的道具和食材,非常复杂。

但是我总是需要去相信我在片场尝试的东西,因为到最后我所尝试的这些都会变得很有趣、很宝贵,这会让我在工作中感觉到有把握。

Isaac Feldberg:您曾充满敬意地谈到过日本电影导演沟口健二,《法式火锅》的结局有一个惊人的长镜头,让人想起了《雨月物语》,您能告诉我一些有关他对您的影响吗,或者说,对您电影制作上的影响?

上图:《法式火锅》结尾

下图:《雨月物语》结尾名场面陈英雄:当我年轻还在学电影时,沟口健二对我非常重要,他的长镜头、摄影机的移动,这些概念一直紧随着我。

我还喜欢西部片和歌舞片。

在西部片里有一些身体性的内容,比如角色怎么用拳头搏斗,怎么坠入水中,最终被血液和泥土覆盖。

电影里身体性温柔的一面则体现在歌舞片:当一个男孩遇到一个女孩,然后突然开始跳舞,一切都关乎运动,关乎身体,这些对我来说看着都特别精彩。

《法式火锅》剧照当我制作电影时,我都会想我的电影都需要这种身体性,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动作片里的追车场面,因为这一切都关乎身体,关乎身体能承受多大的冲击。

在《法式火锅》中,当我决定展示角色们烹饪的镜头时,我知道我需要先看看身体在行动中的样子,因为整体上我想要一种感官的、亲切的效果,我的这种倾向来源于歌舞片和沟口健二的电影,所有的烹饪镜头都要像芭蕾舞和追车场面一样具有动态感。

我告诉我的摄影师我们需要接近并品尝我们要拍的一切食材,不光是味道,还有咀嚼这一动作本身,因此烹饪的镜头会同时具有温柔和暴力两种特质。

Isaac Feldberg:关于电影的剪辑,你镜头之间的连接似乎很想传递一种快速、果断的感觉,有时这样会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有时会让人陷入深深的伤感。

陈英雄:对,我非常喜爱这种快速的感觉。

我喜欢电影里传递的那种冲击力和乐感。

在一首曲子中,有时曲子会突然中断(根据乐谱的安排),然后再响起,或许再响起来之后和之前完全不同。

剪辑就是要让一切都在意料之外,都在突然性中,因为那种突然性有一种身体性的感觉和意义。

Isaac Feldberg:嗯,同理,多丹和欧仁妮身体的参与感特别强,在他们准备餐品时,您拍摄了他们在每一个动作里有多专注。

相比成品,我们更多时间是在看他们在厨房里忙活时的动作,尤其是手的动作,从中可以看到他们细致的注意力。

陈英雄:不论是电影里还是生活里我都爱看人们工作,看他们劳动,工作着的双手,对我来说一直都是很美的。

我一直记得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扣上他的衬衣时的方式,我不记得是哪部电影了,但是我记得他的手,非常美,而当手在烹饪时,我会感到很大的喜悦,我想把这种喜悦通过电影分享给观众。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看他们的面孔时,我们也能看到他们正在享受那些他们不常做的事;当多丹在为欧仁妮做饭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非常焦虑,因为他想要给她一个惊喜,可你要怎样烹饪才能给一位经验丰富的厨子制造惊喜呢?

这并不容易,我们在他的脸上可以看到这些疑问,同时我们也看到他的手在不停忙活,他的这些疑问、劳动,都是为了她。

Isaac Feldberg:《法式火锅》中的每一道料理都以某种方式传递了多丹和欧仁妮想要表达的情绪,比如欧仁妮为了做鱼肉香菇馅饼而准备的鲤鱼、鱼籽、煎蛋卷,还有多丹塞进烤鸡里的松露薄片,借此来挑战欧仁妮的厨艺,并且引诱她的心。

这部电影的菜单您是怎样定下来的呢?

《法式火锅》幕后陈英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与皮埃尔·加尼耶(法国厨师,同时也是本片的烹饪指导)合作时,我告诉他要找一些有影像感染力的料理,比如电影里第一顿饭需要表现出一种丰富、量大的感觉,现在的高档餐厅料理中食材的量都不多,摆盘漂亮就够了,但我想把观众带回那个提倡量大丰富的料理的时代,你在电影里开头看到的那顿鱼肉香菇馅饼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法式火锅》剧照电影里有这样一幕,多丹为欧仁妮烹饪料理,料理食材选择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因为欧仁妮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时间背景又是19世纪末,还有一幕,多丹谈到这个时代的重要性时说到了法国近代料理宗师安东尼·克勒姆(Antonin Carême),那时他才去世不过十三年,还说到了将法国料理代入现代领域的奥古斯特·埃斯科菲耶(Auguste Escoffier),所以综合背景和欧仁妮的精湛厨艺来看,多丹要想要让她感到惊喜,就必须另辟蹊径,因此,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他为欧仁妮烹饪了一顿与众不同、现代化的料理,这就是现代法国料理的开端。

Isaac Feldberg:多丹同样为欧仁妮准备了一个被糖纸包裹着的多汁水煮梨作为甜品,您直到那一幕快要结束时才让我们看到了这道甜品的全貌,但这样让我们观众全心去体会他为她做甜品时的激情。

陈英雄:我想要给观众呈现出一个充满惊喜的场景。

最开始,我选择故意不拍甜品的真面目,从而刺激观众萌生想要看到甜品的欲望,最后,我想要通过呈现水煮梨的全貌来给观众一个惊喜的场面,这种惊喜随着我把镜头切向欧仁妮躺在床上的身体时达到高峰,惊喜连着惊喜,且这个过程温和、柔软。

《法式火锅》剧照当这部电影的拍摄还在筹备过程中时,皮埃尔·加尼耶把这道甜品做给我看,我出乎他意料地惊叹于他制作的糖纸,因为它非常纤弱。

当你从烤炉里把它取出来时,尽管它很烫,但你需要趁它还烫的时候用手塑造好它的形状,从那时起我就直到这道甜点是这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同理,看伯努瓦(BenoîtMagimel,本片男主角“多丹”的饰演者)完成这道甜点的过程也会很有趣,毕竟当你的手指感觉到烫的那一刻你根本没办法控制你的手,除非你是一位专业的厨师,专业到能够找到特殊的办法去控制烫手的原料,所以看伯努瓦找到控制烫手原料的特殊办法会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Isaac Feldberg:作为一位电影人,您经常把烹饪描绘成一种有关爱的语言,这种爱好是从何而来呢?

《青木瓜之味》剧照陈英雄:我觉得,应该是在我童年时和母亲的相处中来的,我的父母都是工人,所以我们并不富裕。

我们住在越南中部的一个偏远城市,在那里我能看到的一切都没有任何美感,而唯一让我觉得美的地方就是我母亲的厨房,当我回忆过去时,总会想起母亲的厨房,那里很暗,锡纸包着墙,地板很潮湿,上面堆着一处炭火,在厨房那里你可以听见隔壁家发生了什么事,天花板有一处开口,光借此可以照进来。

当我母亲从市场买菜回家时,可以看到她带回的鱼、蔬菜、水果交织成了一幅色彩纷呈的景象,非常漂亮,她做饭时的场面也很美,因为可以看到食材的颜色随着她的劳动而变化,这是我人生中第一堂美学课,来自于我母亲。

越南鱼露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一直把食物看得非常重要。

我喜欢普通的食物,因为我童年时我们家庭买不起贵的食物。

多年以后,我在意大利料理中发现了鳀鱼露,和越南的鱼露有着同样的味道,它们的做法总体都一样的,不过鳀鱼露的做法中多了一些精确的意式方法,而且鳀鱼露比越南鱼露要贵200倍,但我还是买了一些带回家,回家后,我先煮了一块猪腩肉,把它切成薄片作为配菜,然后我们一家人,包括我的妻子、孩子们,一起尝了越南鱼露和鳀鱼露,看看有什么不同,最终,我们达成一致,鳀鱼露味道好多了,因为意大利人之前把鳀鱼露分小批放在橡木桶里陈化,慢工出细活,鳀鱼露比越南鱼露好也是情理之中。

Isaac Feldberg:引用您在《青木瓜之味》上映期间的一个采访中说过的一句话“爱使服侍不再作为异化。

”多丹和欧仁妮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出这种理念,因为他们都是用各自的厨艺来表达爱,他们这种互动方式是一种深邃的爱和平等的体现。

《青木瓜之味》剧照陈英雄:我不想在电影里传达任何政治上的隐喻,完全没有。

他们如何相遇、如何一起工作从而在彼此之间建立纽带,都只关乎他们个体,如果说这种纽带有一种很强的感染力,那也是他们人性使然,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全部,我不想强加一些宏大的概念进去,这仅仅关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我只是感觉,当你花很多时间和一个人一起工作,尤其是一起做一些充满创造力的工作,你都很难避免和这个同事产生这种纽带,你会对那个人有一种爱的感觉,这个过程很自然,这部电影就是关于如何让这种爱的感觉保持恒定,不会被时间削弱。

Isaac Feldberg:《青木瓜之味》的制作人员中有您的夫人兼合作者陈女燕溪,她也参与了您所有电影的创作,包括在这部《法式火锅》里担任服装设计和艺术指导,在电影结束后出现的第一个就是她的名字,看得出来您想把这部电影献给她。

可以告诉一些关于您和她合作的事吗?

陈女燕溪陈英雄:从我导演生涯的第一部电影《青木瓜之味》开始她就已经在片场和我一起工作了,一切似乎都自然而然。

除了在电影里出演一些角色,她还帮忙给道具涂漆、在窗户上绘画,渐渐地,她的工作越来越正式,在《挪威的森林》拍摄中她头一次正式地负责布景、道具设计、艺术指导、服装设计,经过这次拍摄我们发现她能胜任所有这些工作,是一个我能信赖的人。

《挪威的森林》剧照你在银幕上看到的一切都是她决策的,在拍摄时,她就坐在我旁边掌控一切,当我在指导演员时,她也会去调整道具、布景等等,让它们在镜头里呈现的效果更好,不过,我认为她只能掌握电影中的美感设计,剩下的,如镜头语言之类的设计就是我们电影制作人要完成的了,在片场,唯一一个知道电影走向的就是导演,即使是摄影指导乔纳森·里克伯格也不知道电影的走向会是怎样的,毕竟,我也是在拍摄中慢慢地寻找灵感。

Isaac Feldberg:您对您和陈女燕溪女士之间关系的描述很像多丹和欧仁妮的故事,他们在厨房里一起烹饪,在厨房外是恋人,在厨房里外他们的关系都很协调,在烹饪艺术上也有很多交流。

陈英雄:这部电影确实很私人化,故事本身源于我妻子对我的启发,所以这部电影确实就是我和我妻子关系的一种写照,这也是为什么我想把电影献给她,我感觉,我和她的生活以某种方式在电影里表现出来了。

Isaac Feldberg:您觉得与伯努瓦·马吉梅尔和朱丽叶·比诺什(两位演员现实中曾是夫妻,两人育有一个女儿)一起塑造他们的角色是怎样的感觉?

陈英雄:他们非常棒,非常专业,和他们工作很轻松,电影里有一个很明显的点是,这两个角色并没有太多对话的戏份,观众们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在厨房工作的场面,在这里他们度过了绝大部分时光。

所以,对我来说,如何在故事里加入一种固定的情感结构来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有说服力有必要的,因为相比于演员的表演,观众更多是从这种情感结构感受到他们之间关系的表现。

当我和演员们工作时,我经常跟他们说不要在行动中带入过多的用意,比如在一段对话中,对话的意义已经在对话的内容中呈现了,也就是在剧本上已经安排好了,就不要在表演中加入多余的意义了,相反,我会让演员在说出对白之前先花时间品味对白,如此一来观众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演员的嘴唇上,期待对白出现,我喜欢的就是这样充满味觉感官的镜头,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演绎方式。

Isaac Feldberg:在做电影期间,你也做陶器,陶器也是一种手工艺,在您的电影创作与陶艺创作之间有任何联系吗?

陈英雄制作的陶艺作品陈英雄:陶艺是一个手工制作实物的概念,而我制作一部电影后只会得到一张DVD,这没有什么让我激动的,假如我只能做出DVD,那会让我很沮丧,因此我开始做陶器。

我记得我童年时我的父亲帮我洗澡,他说我脏得身上的泥土洗下来都能用来雕刻一只小象了,我父亲年轻时非常善于用在周围随意找到的泥土做小动物的雕塑,这加深了我对这次洗澡的印象,并且我一直记在心里,久而久之我有了做陶器的念头。

在刚开始时我对陶艺一无所知,经过一年半的勤学苦练,我已经可以做陶艺手工了,你在我的ins账号上看到的那些陶艺作品都是我做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做手工非常有趣,有时,你的双手会保留你制作瓷碗的肌肉记忆,举个例子,当你两三个月没做陶器后打算重操旧业,这时从头开始做一个瓷碗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一旦你动手了,瓷碗慢慢地就做成了。

- FIN -

 3 ) 短評寫不下的台詞

:「Marriage is a dinner that begins with dessert. The first couple Adam and Eva, started with dessert. 」前有人之大慾食色性也的飲食男女 這裡直接把性慾比作餐後甜點還蠻有趣的。

:「Let’s wed in autumn and welcome winter’s pleasures together. 」綠蔭下河邊的草坪聚餐那段太美了 在朋友們的見證下宣佈與愛人將在人生之秋的暮年在收穫美食的季節走進婚姻並許下浪漫的誓言。

:「The first cool drops of rain, the first snowflakes, the first chimney fires, the first buds. These first things that come back every year delight me. 」這段台詞第一次出現在聚餐後的日落時分 白日時還綠油油的草坪被夕陽灑成黃綠松綠至金黃的過渡色 與愛人漫步回家的路上聊著四季的美好。

第二次是在電影的最後 一個時空倒流的搖鏡頭 整個畫面同樣沐浴在柔和溫暖的橙黃余暉和光影中。

因為所有都太美好 連死亡都變得沒那麼沈重和憂傷了(。

 4 ) 法式火锅:一个厨房艺术家的爱情故事

朱丽叶·比诺什出镜时真不在意自己的形象。

电影《法式火锅》一开场,朱丽叶·比诺什就出现了。

看见她的脸,心中一悚:她这么老了吗?

2023年上映的这部电影里,朱丽叶·比诺什已不是《布拉格之恋》里的她英姿勃发,也不是《浓情巧克力》里的她温婉明媚,就是与《锡尔斯玛利亚》里的玛利亚相比,被唤作欧仁妮的朱丽叶·比诺什,虽还是我们熟悉的容貌,但是,肤色已不那么明丽,脸上的皱纹也明显增多了。

可是,生于1964年的朱丽叶·比诺什在出演欧仁妮的时候已年近花甲,六十岁的女人不就应该这样吗?

只是,相比不需要与摄影机对话的普通人,演员朱丽叶·比诺什的眼神依然有光且犀利。

当然,朱丽叶·比诺什完全可以像那些喜欢在自己脸上孜孜不倦地大做文章的明星那样,显然,她不屑于那么干。

那么,银幕之外的朱丽叶·比诺什都在干些什么呢?

想要了解这位与绯闻绝缘的女演员的戏外戏,唯有通过戏里她对角色的把握程度。

欧仁妮是个厨师,当然,陈英雄不会用旁白这种最无可奈何的办法来介绍女主角在《法式火锅》中的角色担当。

镜头给过欧仁妮一个脸部大特写之后,用一个全景告诉观众,身着剪裁合身的浅蓝色衬衣配一条深蓝色曳地长裙的她,多么纤细。

就是这样一个苗条淑女,在菜地采摘自己需要的菜蔬时,却能力拔山兮,尤其是,将一根带泥的胡萝卜随便削两刀就放进嘴里慢慢咀嚼,仅这个细节,朱丽叶·比诺什把一个从食材起就精益求精的厨师的这一笔,描画得令人信服。

何至于此!

拎着菜篮子回到厨房的欧仁妮,马上动作麻利地亲力亲为起来,洗菜、切菜、观察正在锅里咕嘟的酱料的熟度、察看小牛腰肉的成色……刚想说朱丽叶·比诺什弓起后背、拱起双肩的姿态过于不讲究,《法式火锅》的导演陈英雄让镜头慢慢往下摇,只见正在剖鱼的欧仁妮右手轻轻按了按刚被她从鱼腹里掏出的内脏——对食材的爱惜,让我们看到欧仁妮已将厨师职业与自己的人生态度糅合得天衣无缝。

喜欢在银幕上不紧不慢地涂抹人物的性情从而在故事讲完时让其深植到影迷心里的陈英雄,限定了朱丽叶·比诺什的表演空间即那间厨房的同时,给了她足够的时间。

而朱丽叶·比诺什不疾不徐的表演,真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资深厨师!

瞧她用一块毛巾包起滚烫的小牛腰肉骨头从烤盘里移出的熟练劲儿,瞧她往深口大锅里一条条摆放大鱼的讲究劲儿,瞧她故意让酱汁垂流到勺柄上以便尝味的随意样子,瞧她往蛋糕上裱花时的从容样子……尤其是她处理那一尾已在奶油汤里焖熟的菱鲆鱼时,先轻轻刮去黝黑色的鱼皮,再将雪白的鱼肉一小块一小块地片到一个个餐盘里,就这两个动作,非勤学苦练一个非专业厨师是难以做到的,就更别提像银幕上的欧仁妮那样做得那么好了。

戏外的朱丽叶·比诺什,看来是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把自己变成将要塑造的角色上。

顶多是一个喜欢烹饪的家庭主妇,为了《法式火锅》朱丽叶·比诺什学成了个专业厨师,肯下这番功夫,是因为她认定陈英雄给她的这个角色,比对自己以往塑造的人物,很不一样。

的确,在欧仁妮之前,朱丽叶·比诺什何时在银幕上这般演奏过锅碗瓢盆交响曲?

但在陈英雄看来,无论欧仁妮从事何种职业,他的女主角所要表述的,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

而厨师,整日面对的就是柴米油盐,这种角色设定让我想起了作家豆豆在她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借男主角丁元英的口说过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天下之道论到极致,就是百姓的柴米油盐”,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导演陈英雄一定没有读过豆豆的小说吧?

那就是人间至理天下同。

而电影的后半部,像是在诠释豆豆那句话的后半截,“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

”有一个副标题,对电影来说少见,而《法式火锅》就有一个副标题,“多丹·布法内的欲望”。

法式火锅,是多丹·布法内为招待一位权贵特意为其安排的菜单,所以,“法式火锅”是这部电影的“表”,“多丹·布法内的欲望”才是电影的“里”。

那么,美食家多丹·发布内的欲望是什么呢?

电影没有铺陈,但通过欧仁妮与他人闲聊时的三言两语中,我们可以猜到,跟随面包师父亲和厨娘母亲学成厨师的欧仁妮,与颇有名气的多丹合作已有经年。

眼看着搭档从一个厨师蜕变为以柴米油盐为原料、以蔬果鱼肉为素材,在厨房里挥洒自如的艺术家,多丹想与之结为琴瑟和谐的夫妻,但欧仁妮一直在犹豫中。

她可以为多丹留着自己卧室的门,多丹像肆意闯入她的卧室,却是欧仁妮不愿意的,这,就是欧仁妮生活的年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努力为自己争取到自由的生活空间。

但是,“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欧仁妮终究体会到了多丹对她的一往情深,而陈英雄又是讲述爱情故事的一把好手,他又设计了一顿饭,这一回主厨是多丹,客人唯一,刚刚病愈的欧仁妮。

一人餐陈英雄也处理得那么铺张,开胃酒、前菜、汤、主菜、甜点一样不少,且一道道都是行家里手多丹的创新菜。

最是那道造型为展翅欲飞的鸟儿的佳肴,看得人唏嘘不已,欧仁妮知道那里头“埋伏”着一枚戒指吗?

多丹到底没能等来大喜的日子,欧仁妮去世了。

这时候,距离影片结束还有半个多小时,陈英雄的处理不免让人狐疑:多丹·发布内的欲望难道不是与欧仁妮白头偕老吗?

欧仁妮已去,多丹的厨房还要存续下去。

那么多前来求职的厨娘要么被多丹呵斥走了,要么自知做不到像欧仁妮那样也走了,唯有那个名叫波丽娜的小女孩,几经周折后得以留在了多丹身边学徒。

是波丽娜父母及亲属的一番好话打动了多丹?

不。

多丹记得,欧仁妮活着的时候曾为这个小姑娘的天赋异禀感到惊艳,她居然能将一勺酱汁里的成分一一辨析出来。

多丹觉得,总有一天波丽娜也能像欧仁妮那样从一个厨师华丽转身为一个以厨房为舞台的艺术家。

以此对标,多丹·发布内的欲望究竟是什么?

“法式火锅”未必是这部电影的“表”了,或许,它象征的是至今都被世界各地的老饕们津津乐道的法餐。

 5 ) 他比任何一个中国导演都懂东方美学

这部电影跟我看的陈英雄的第一部电影《青木瓜之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比起《青木瓜之味》这部《法式火锅》(我是真不理解这个好劝退人的名字,如果不是陈英雄,我看着名字我就放弃观影了)叙事性更弱一些,光影更精致一些。

这部片子的人物调度 镜头调度都让人觉得特别舒服,画卷式的镜头调度现在很多中国导演都不做了,或者说,做的没那么好。

上一个让我影响深刻的是贾樟柯《三峡好人》里那个镜头。

其实这样的镜头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但是现在的导演不会用,也用不好。

光线打的非常舒服,连发丝都好美好美。

整部电影不仅声,光,画面让人沉醉,你甚至可以感受到“气味”欧仁妮和多丹两个人的感情也非常符合东方的含蓄,细腻,内敛的特点,虽然拍摄的是一个欧洲社会的故事,但是内核和《青木瓜之味》一样是极其东方的。

 6 ) 《法式火锅》就是美食电影中的《地心引力》

《法式火锅》在我看过的所有美食电影中排行第一,独树一帜。

它就是一首劳动的赞美诗。

如同《地心引力》《恐惧的代价》这样专注于呈现动作一般,《法式火锅》专注地呈现劳动和创造的过程。

与所有美食电影不同,它坚持提纯,在预设矛盾后又否定矛盾,在爱情副线中否定爱情,一切让位于对厨子烹饪和食客咀嚼动作的白描。

王子斗厨线,能做到戛然而止不心疼;我们以为女主会锁门,结果男主当晚能长驱直入;新收小学徒,省略了从拒绝到接收的纠结反复;甚至在看学徒端盘子时,我都期待能摔一跤搞点事出来,但是没有。

故事行进都像热刀切黄油一般丝滑,划去了几乎一切可能引起观众疑惑和不适的细节和线索,以此反衬突出女主中途抱憾去世的叙事力量。

这样都能撑满两个多小时,它确实拓宽了美食电影的表达维度——或者收窄。

陈英雄坚信光是给观众提供凝视的平台,就足够表达像瀑布一样深沉而必然的人生了。

他赌赢了。

 7 ) 厨子还是妻子

月下,像任何一个艺术家平日会做的练习画里那样,多丹数不清第几次向欧也妮求婚,也不知道第几次欧也妮拒绝了。

他们已有夫妻之实,不仅互相陪伴二十余年,也一起工作。

这样不就很好吗?

或许寻常夫妻都做不到这样。

欧也妮觉得。

欧也妮作为厨子的二十余年总是在厨房里忙活,不仅要做日常的一日三餐,还与多丹一起工作将纸上的食谱变成现实的美味佳肴。

这天从下午开始她就一直在处理食材指挥女仆为私人晚宴准备,卡好每一道菜上菜的时间,令人无从指摘。

多丹的朋友渴望见到她,可要是要准备一桌为人称道的饭菜,厨房里怎么能没有人呢?

作为一个厨子,欧也妮呆在厨房一直忙活也很合理。

也许成为妻子之后,就无法再拒绝敲门和做饭了。

虽然二十几年来一直是妻子的角色,但是妻职似乎还是让欧也妮害怕。

不知道有多少人困于婚姻中,困于一地鸡毛中,而像他们这样没有任何强制性的相伴似乎更好,双方都给彼此一点距离和尊重,距离产生美。

也许他们真的不适合结为夫妻,即使他们终于在多丹的秋天和欧也妮的盛夏有了这个想法,最后也没有成功。

是厨子还是妻子重要吗?

空荡荡的厨房里,爱仍在流动。

(今年百丽宫法国影展看的唯一一部,在巨幕上看什么片都不会难看吧(奶油煮万物的大特写看得我些许不适

 8 ) 法式火锅——由男与女共同烹饪

美食评论家和厨师相伴走过了二十多年,漫长的时间在做菜、吃饭之间过去,他们是同事、知己、恋人,唯独没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夫妇。

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夫妇”关系,也许就是导演陈英雄想要打破的吧,他正在东方男权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之间寻找平衡。

即便是在拍摄一部法国电影,他也永远是怀望故乡的,那些宁静的、禅意的、含蓄的镜头描述了一个东方式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关系,男性抛头露面、大声评论、百无禁忌,女性生性腼腆、不喜交际、埋头苦干,在一蔬一饭中平淡度日、默默爱着。

又是充满个人主义思想的碰撞,即便他们是这样的相处方式,仍然充满了自由、平等与尊重,彼此之间的欣赏和认可,工作之中的互相配合,拒绝婚姻的独立行走,让他们的关系——在美食评论家多丹与厨师欧仁妮的势均力敌下得以并肩而行,而不必让妻子的身份依附于丈夫的存在而绑定。

高光是在最后一刻,当欧仁妮问多丹:- 我是你的厨师还是…你的妻子?

- 我的厨师

也许这是陈英雄终其一生在自己出身和所获得后天教育之间找到的和解,毕竟在《青木瓜之味》(1993)里面的男女关系,答案是以男性钢琴家主人教育女佣梅读书写字、怀孕结婚而结局。

当然了,英文译名the taste of things确实更接近陈英雄的风格和在六十岁之际的心境吧,things涵盖了无限表达,有了一点世事无常,顺其自然的意味。

我常常觉得男人对浪漫过敏,但我始终愿意去捕捉那些台词里的小小浪漫:- 但是夏天的太阳…我喜欢它在我身体上的灼烧感,就像我每天处理的炉火余烬- 我明白的

- 我们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二十多年,你是如何保持对我的恒心和毅力?

- 圣奥古斯丁说过,幸福,就是继续渴望我们已经拥有的事物

 9 ) 是美食,更是激情

《法式火锅》可能是2023年出炉的各类文艺电影中最慢热的一部,一方面,导演陈英雄还是以他一贯的方式在拍电影,持守着他一贯的风格;另一方面,这部作品看上去也比较难以满足那些对艺术思想性有特别追求的观众,特别对中国观众而言,《法式火锅》这个中译名更倾向于把电影定位成一部美食片,从而淡化了它的法语原名《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多丹·布法特的激情》)中形而上的倾向。

当然从影像的内容本身来看,确实很有些美食片的意味,不过,与其说它是在拍摄美食,倒不如说是在持续地展现制作美食的过程以及与之关联的环境。

美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元素,而是一个入口。

电影的开始,天色微亮,女主角欧仁妮穿着家常衣裙缓步来到田埂间,采摘当天烹饪需要的蔬菜。

镜头一转,男主角多丹起床,询问女仆是否准备好洗澡水,女仆回答:“再烧一桶水就够了。

”一天的生活由此拉开帷幕。

然后,就是那个著名的长达20分钟的烹饪场景。

依据传统烹饪节目或美食剧集的拍摄手法,比如前些年大火的日剧《深夜食堂》,一般情况下,烹饪的镜头都不会超过五分钟,大略地展示一下剧中角色处理食材的过程就结束了。

而陈英雄却如此有耐心地去展现一个几近完整的做饭全过程,这考验的其实是观众的耐心,为的是让观看者自己意识到他们正在进入的是一部反出此类影片一贯表现形式的独特作品。

研究叙事学的理论家通常会认为,叙事是一种时间行为,故而主流影视作品的叙事进程,它何时开始进入,何时达到高潮,何时走向尾声,决定了它的时间长度,也同时被时间长度所决定。

面对一部预计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如何叙事是导演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但显然,陈英雄并不愿意以主流电影对叙事时间的要求来规定自己的电影,他要在作品中重塑叙事时间,并将一种特别的时间观念传达给观众。

那么,这种别具一格的时间观念到底指向什么,意味着什么呢?

镜头慢慢略过屋外的阳光,厨房的布置,料理台上的器皿,转向欧仁妮和多丹处理食材的动作,女仆走来走去,皮鞋踩地的声音咔咔作响,烧水、制冰、点火、翻炒、尝味、沉思……各种细微的声响,包括锅具碰撞发出的声音,伴随着最具体的料理动作在观众的眼前缓缓流淌,给人留下足够的机会去捕捉哪怕最不起眼的细枝末节。

这种对最日常化的生活细节长时间的反复表现,表面上看是在精细模拟日常本来的面目,但导演真正的意图是,引导观众去适应一种由各类细节,包括动作,光线和声音所共同构成的节奏。

这是一种生活的韵律,或者说,是一种对节奏化的生活的捕捉和重塑。

当生活以劳作作为最具体的形式,它是具有音乐性的,而这种音乐性又与画面合而为一,构成深刻的形式意义。

类似的表现手法,无论是在近期另一部优秀的电影,维姆·文德斯的《完美的日子》中,还是在陈英雄自己早年的处女作《青木瓜的滋味》中,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类风格近似的电影又被称为“生活流电影”,它的重点其实不在“生活”,而在“流”,即生活的形式。

文德斯在《完美的日子》中聚焦清洁工平山每天的生活,他的拍摄方式就是赋予他的一切活动一种平稳和持续的节奏感,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从具象化的日常表层细节中抽离出来,去感受那种节奏,去理解那种时间。

故而,在导演看来特别的时间观念指的并不是刻意炮制出一种生活的仪式感,而是揭示生活本身已经拥有的形式,并且这种形式并不仅仅来自于生活的细节本身,更来自于人对生活的体验,或者说,“激情”。

当然,对美食的激情只是多丹诸多欲望中的一部分,女性,也就是欧仁妮,看上去更是他激情的源头。

欧仁妮是他多年的厨师,负责将他对美食的构想和体会变成一道道具体的菜肴。

她是他最亲密的合作者,也是最能了解他各种意图的人,甚至在身体上他们也有极其亲密的关系。

但多丹并不因此满足,他渴望着欧仁妮能成为他的妻子,被他完全拥有。

众所周知陈英雄擅长塑造女性形象,此次更是将女主角朱丽叶·比诺什那沉静而松弛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与同期在法国上映的另一部突显女性形象的作品《坠落的审判》不同,如果说后者理解女性的方式是将一个女性个体从一段关系(夫妻关系)中剥离出来去推敲审视,那么《法式火锅》则是让这个个体回到一段关系中去。

因此,导演茹斯汀·特里耶要面对的是关系中破裂、冲突、不和谐的那一面;而陈英雄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要在一段看似已经非常和谐的关系中去探寻欲望的本质。

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多丹向欧仁妮求婚的场景,是在一个月夜的花园里,他们相处的状态看上去完全就是多年的夫妇了,然而,欧仁妮还是再次拒绝了多丹。

相似的拒绝,还出现在多丹的美食家伙伴们邀请她与他们共进午餐的那个场景里。

她站在灶台边,有些不知所措地对他们说:“我是属于这间厨房的,并且你们吃的每一道菜我都已经尝过。

”言下之意是,我与你们最深刻的交流已经借着我亲手烹制的菜肴完成了,这在我看来,就是最合宜的“关系”,不需要再推进。

我不愿离开我的厨房,而你们,则是属于餐厅的。

有人可能会认为欧仁妮作为一名女性缺乏进攻性,过于传统,但拒绝本身其实是一种非常主动的态度,欧仁妮借此表达了她的观点,她认为最好的关系是在它已经自然呈现出来的气息与特质中被把握并享受的。

于是,烹饪的过程成了她理解一切的支点,包括她的灵魂伴侣多丹,既然在烹饪中两人已经有了这般程度的契合,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进一步了。

欧仁妮并没有成为多丹欲望投射的对象,在拒绝求婚的背后,其实是她对成为“女神”的反抗,这种反女神的本色,通过比诺什游刃有余的表演显得很有说服力。

不过,当欧仁妮知道自己身患重病之后,就决定答应多丹,这是一个充满了奇妙韵味的“反转”,如果称得上反转的话。

他们都知道她已身处死亡边缘,因此她完全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再求婚,而他也知道这次她会有所回应。

他们彼此配合,不是为了迎接未知,而是为了留住已知。

欧仁妮心中最神圣的时刻是关于“邂逅”的,在最后一次谈话中,她向多丹袒露了自己对此的憧憬和满足。

然而这“邂逅”并非源自于意外,而是基于足够笃定的预判和足够耐心的期待。

带着对这样一种对“邂逅”的执念,她固守女厨的身份,直到生命尽头。

欧仁妮的主体性,或者说在她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中,有一种隐匿的“我执”,只是不表现为进攻,而是表现为隐忍和坚守。

很多评论提到这体现了一种东方式的“女性美学”,不过导演陈英雄12岁就因战争逃离出生地越南,跟随父母来到法国,故而仅使用地域的概念来辨识其电影美学的特征,虽然不见得无效,却也未免简单了些。

就如多丹这个不言而喻的“欲望主体”,身上就有着与欧仁妮非常不同,却又能构成微妙呼应的特质。

电影中最美的一处外景,拍摄的是订婚宴结束后两人漫步丛林的场面,仿若回到伊甸园。

他们随意表达着自己对季节的感受。

多丹说,所有的季节都为他所爱,第一滴雨水,第一片雪花,壁炉里第一捧火,树梢上第一株嫩芽,这些周而复始的季节变化,都让人欣喜不已。

欧仁妮却回应说,她只喜欢夏天的炽热,这会让她回想起自己每天处理的炉火,她认为自己只属于夏天,也会留在夏天。

除了暗示自己的死亡,欧仁妮对季节的感受其实很符合自己性格中“我执”的那一面,夏天,或也可理解为“激情”的自然式表达。

多丹就不同了,他的身份是美食家,被朋友们称为19世纪法国美食界的“拿破仑”,影片中多次出现他用丰富而精准的语言体会和品鉴美食的场景。

对食物丰富的感受力和评价能力意味着拥有一种可以在事物中捕捉价值和美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又必须建立在与评价对象保持适当距离的基础之上。

所以多丹亲自下厨制馔的能力非常有限,在这个意义上,他依赖欧仁妮,但不仅是欧仁妮,他更需要依赖他的激情,这激情将他引向任何一种美好的事物,却又不至于长久地占有它。

对于一个美食家来说,好奇心,必须在终极的意义上胜过占有欲,这既塑造了多丹,也成就了欧仁妮的选择。

在影片的最后,导演用类似于“番外篇”的方式将多丹与欧仁妮进行了对调。

此刻,那个总是淡定自若的欧仁妮变成了提问者,她问多丹,是如何做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对她的包容与恒心?

多丹答:“圣奥古斯丁说过,幸福,就是继续渴望已经拥有的事物。

”欧仁妮接着问他,她究竟是他的妻子,还是厨师?

多丹沉吟片刻,说:“我的厨师。

”这个始终对欧仁妮抱有热望的男人,虽然常常陷于无法拥有挚爱的失落心境,但在根本上,他守住了“继续渴望”与“已经拥有” 之间微妙的平衡。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有形的美食还是事实上的婚姻都已不再是影片最终的表达,Passion,无论是译成“激情”还是“欲望”,将其作为存在的一种本质状态来展现,构成了这部作品真正的思想根基。

陈英雄的电影其实是高度观念化的,这或许和他本科期间主修哲学有关。

然而,他的思考虽然极为抽象,他的镜头表达却又如此具体,显然并不愿依靠影像本身直接抛出那些观念,这是对电影作为视觉艺术的极大尊重。

但也因此,影像和观念二者才能始终保有朝向彼此,但又不完全占有彼此的状态,就像多丹与欧仁妮的关系那样,带着无限的阐释可能性抵达观众的内心。

艺术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是完美的,而在于它的流动性,在创作者、作品、欣赏者和现实语境之间,它始终被理解着,诠释着,却无法完全地确定下来。

思想虽然是任何艺术作品的灵魂,却不能以结论的形式出现在作品中,而应该以可能的方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包括观赏者的精神世界中。

在这方面,陈英雄或许不是最好的哲学家,但一定是优秀的艺术家。

作者按:此文刊于《北京青年报·北青艺评》2024-6-5

 10 ) 昼夜、厨房与爱

看了一个片子《法式火锅》,法语是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直译过来是“Dodin Bouffant的热爱”。

Dodin Bouffant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有想象力的美食家,也很擅长烹饪,有一个和他一样热爱厨艺且极其有天分的主厨。

在影片开始的半个多小时,都是他俩带着两个小学徒不慌不忙的做菜过程。

场景是19世纪末一个城堡里的厨房,宽敞明亮,处处鲜花(喜欢花的真该好好留意那些插花,有种毫不费力的自然和美),炉火温暖,巨大的灶台和料理台,足够好几个人从容地操作。

所有人的动作都精确、优雅、一丝不苟。

每一道菜都十分复杂,运用的食材众多,需要好几道程序。

虽然做菜过程很长,但实在是赏心悦目。

看完了有点迷惑这个Dodin Bouffant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似乎没有餐厅,也不对外营业,只是身边有一群食不厌精的好友,他也乐于做饭给他们吃。

真有其人吗?

查了一下,原来这个电影是根据一部法国小说改编的,作者是Marcel Rouff,小说原名叫La Vie et la Passion de Dodin-Bouffant, gourmet(美食家Dodin Bouffant的生活与热爱),出版于1924年。

小说里Bouffant是个很富有的美食家,生活几乎完全围绕着寻找、准备和享受美食展开——这样的人设,又住在风景优美的法国乡下,去天堂也不换吧。

小说里Bouffant原来的主厨去世了,他花了很长时间寻找下一个主厨,因为他的标准奇高无比,几乎没有人能达到他的要求,直到他遇到Eugénie。

在影片开场,Eugénie就已经和他相伴二十多年,是他的主厨、知己和情人。

Eugénie和Dodin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在二十多年共同度过的日子里,他们早就成为世界上联系最紧密的伴侣。

白天,通过一起研究食谱和烹饪,他们心意相通。

夜晚,有时他会去敲她的门,她也总是欢喜地迎接他的到来。

但是她不愿意接受他的求婚,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立,保持关着门的权利。

从这一点来说,这个女主人公有着相当现代的灵魂。

在影片末尾,镜头绕着厨房摇动一圈,最后停在他们身上,黄昏美妙的金黄的光线笼罩着他们,她问他:我是你的厨师还是你的妻子?

他回答:我的厨师——这是对她作为独立个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

两个人,通过共同热爱的事(不论这是什么),在庸常生活里保持对彼此的激情和爱意,真是非常动人。

主演Juliette Bioche和Benoît Magimel也曾是恋人,在分手二十多年之后合作,那种幽微的默契还在。

这个电影对法国传统美食有地道而正宗的体现,等我看完发现导演是陈英雄,真是很惊讶。

我以为这一定出自法国导演之手呢。

不过查了一下他12岁就去法国了,也算是个法国导演啦。

陈英雄的片子我以前一部都没看过......这次被他影片细腻优雅的美感打动了。

看来得把他别的片子也看起来。

影片可以说是为传统法式的美食而生,又十分唯美和纯粹。

我读过《纽约客》作者Bill Buford的书Dirt,他在里昂的星级餐厅的后厨实习过,揭示的是更为真实的美食背后的世界:忙碌混乱紧张劳累,等级森严且歧视女性。

而在这个影片里,Eugénie算幸运吧,她只需要对一个认可、欣赏和尊重她的男人负责,做饭时候一滴汗没有。

电影自然也不会呈现乱糟糟的备菜过程和装满用脏的厨具餐具的水槽......所以,观众享受场景和氛围的美就好啦,难怪得了戛纳的最佳mise en scène奖。

片中美食如果深究起来可以写个几万字。

有个特别有趣的片段是几个老饕围在一起吃小鸟,吃的时候把餐巾罩在头上:

我查了一下,这种小鸟叫ortolan圃鹀,是一种会唱歌的小鸟,很早以前就被视为一种无上美味,据说大仲马和拿破仑三世都很爱这道菜。

传统做法是抓到小鸟后白色小米喂胖它们,然后浸在白兰地中淹死,接着调味、拔毛。

影片里显示了这种小鸟做的时候用热油不停地浇熟。

吃圃鹀的确有特别的仪式,就像电影表现的那样,要把餐巾罩在头上,一口吞下小鸟。

这样一是为了封住香气,二是不然别人看到自己咀嚼的样子。

法国大厨Michel Guérard曾经形容这道菜:“它被包裹在肥油之中,有榛仁的微妙口味,趁热一口吃下肉质、油脂和细小的骨头,感觉就像进入了另一个空间。

”现在这道菜在法国已经被禁止了,因为小鸟的生存状态堪忧。

我希望小鸟能快乐地活着、鸣唱,不要成为老饕们的盘中餐。

其实我更感兴趣而且跃跃欲试的,当然是片中的甜品。

影片里介绍了一道甜品叫omelette norvégienne,以前从未听说过。

字面直译是挪威煎蛋卷,简直跟实物没有半毛钱关系。

它的做法是把海绵蛋糕和冰淇淋分层叠加,然后外边抹上打发得比较硬的意式蛋白,裱上花,最后用高温把外边的蛋白烤一下。

影片中说因为蛋白的导热性比较低,所以即使在烤箱中烤过,也不会融化里边的冰淇淋(我估计火候会很难掌握)。

在端上桌时,还经常会浇上君度酒这样的烈酒烧一下,吃的时候就有热的蛋白霜与凉的冰淇淋混合的口感,再加上弹性丰富的海绵蛋糕,啊,想起来就觉得应该十分美味!

片中的小学徒Pauline形容自己吃第一口的感受:我都快哭了。

网上有许多版本的食谱,当然也有简单些的。

我找了一个看起来最靠谱的,但步骤多达51步!

而且冰淇淋还是买的,不是自制,否则就更加繁琐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https://www.meilleurduchef.com/fr/recette/omelette-norvegienne.html

《法式火锅》短评

从青木瓜之味我对陈英雄的印象就是“那个美食导演”,今次证明了他拍美食的确得心应手。除了令人垂涎的烹饪桥段之外,他的电影美学我也很爱。清汤入瓮,游鱼下锅,他一贯爱用的摇镜头用不紧不慢的节奏给法式料理带来了东方的典雅韵致;没有一丝配乐,但蛙声隐隐,鸟鸣嘤嘤,柴火暖炉噼啪作响,还有脚步声,脚步踏过泥土、砖块、木地板和地毯不同声音。最美的是全片的光源来自大量闪烁的烛火,配上水晶餐具、吊灯和蕾丝餐巾,光影画面就是伦勃朗画中的样子。我一直相信美食和爱都是源自欲望且可以相互转换,唇齿间不仅是美食交响还有爱意呢喃,虽然已经不再是当下流行的观念,但这份隽永依旧打动了我。而且直到最后一刻,“我是你的厨师还是妻子?”“是厨师。”我潸然泪下,坐在卢米埃尔厅哭的很惨…

6分钟前
  • 宝莲
  • 推荐

即使是做饭的段落,摄影机最感兴趣的也只是如何制造漂亮的调度,整体精致但无味。

10分钟前
  • 贾...
  • 较差

真的看的又饿又想笑,做饭的长镜头还是很赏心悦目的,但也仅此而已了,最佳导演奖真的???

11分钟前
  • JC
  • 较差

零星。戛纳影帝影后妄图上演古装版《饭祷爱》再续前缘,无奈青木瓜早已变啤梨,陈英雄根本硬不起来。

13分钟前
  • HarperDie
  • 很差

看不下去

18分钟前
  • 十二辰子
  • 较差

确实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起《巴贝特之宴》

19分钟前
  • 叶梓开
  • 推荐

法国人选对了,字面意义上的“流动的盛宴”。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巴贝特之宴》的精神续作,都是通过做饭来展现丰富的精神生活。看到短评有人说这片拍得老套保守,我咋觉得恰恰相反呢

24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Κυρ, 12/11, 21:30 Κινηματογράφος ΕΛΛΗ 那个泡梨和比诺什大屁股啊啊啊堪称年度WTF蒙太奇

29分钟前
  • 法特
  • 推荐

浪漫平和、芳香四溢的法式浓汤~

34分钟前
  • 非魚
  • 推荐

难评,故事倒没什么,就那些镜头看着真费劲啊,

36分钟前
  • 豆友
  • 较差

不太行,还是觉得陈英雄的电影特别像没有感情的无机生命——菜肴繁复靓丽却感觉不到香,感情愁肠百转却感受不到爱,再高级雅致的空洞,也还是个空洞。片中的厨师,对烹饪过程要求很高、对食物评价也很专业,但是看不到他投身其中的乐趣,也听不到一声简单的「好吃」。一个本该简单而可口的故事,被拍得如此冗杂劳累;烹饪如创作,有时候一声好吃,胜过千言无语。

37分钟前
  • 新世纪腐银战士
  • 还行

不紧不慢地一步一步地做好一份食物,不着不急地一天一天地陪伴一个人。食物与爱情,都在过程和结果中散发着浓郁地味道。当有一天味道消失,能够唤醒他的,肯定是另一种香味。

39分钟前
  • 倚风帘
  • 推荐

非常难看,非常男。所有家务女人干,所有风雅男人谈,男的还可以随便进女的房间(没锁)看女的洗澡,且女的完全没感觉到?离谱,什么傻叉男导演男编剧

42分钟前
  • 窗边の豆豆
  • 很差

岛台上的煎熬。

47分钟前
  • 刘浪
  • 还行

陈英雄的灵感应该是《巴贝特之宴》吧,做菜占了最大的比重,由吃开始,食物可以交友,也可以见人心,最后差点朝着纯爱片的方向而去,但被及时打住了。其实不止这一条爱情线被打住,学徒线和宴请王子的线都被按下,避免了套路化的俗套,导演只想把重心放在做菜上。一男一女在一起做了二十年的菜,女人问男人,你把我当成是你的厨师,还是你的妻子?男人答,我的厨师。女人听后心满意足,做菜已经超越了爱情,让两个人心有灵犀。

4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美不胜收!各种意义上的 感情戏写得太好了 “如果我们结婚 恐怕我就没有关门的权力了”

52分钟前
  • 十山
  • 力荐

m2447:镜头太晃,最后一句发人深省。导演在美食与爱情间平衡有失,重于形式,

56分钟前
  • Timing
  • 还行

‘Happiness is to keep desire what you already have.’ ‘Marriage is a dinner starting with the dessert.’ Only enjoyed the first part of this film when all they were doing was cooking. 糟糕的長鏡頭運用。每一個鏡頭都沒頭沒尾的。糟糕的內容,俗氣老套過時。

1小时前
  • 榴槤乜乜乜
  • 较差

镜头的调度很精妙,影片开始男女主角和女仆们一起制作餐食的场景很喜欢,但是后面的爱情戏像是偶像爱情玛丽苏文,整体来说剧情的缺陷掩盖了其他的优点,拿破仑背景的法式贵族生活情景可以看看,特别是每一次做饭的情景,不过其他的东西都像是没有内涵的堆砌。2023/05/26

1小时前
  • commemoi
  • 还行

4.0。BC法国电影展,陈英雄和陈女燕溪映后。1.用制作美食来表达男女主关系,甚至不惜用长达30分钟来呈现,相比《青木瓜之味》关系隐喻包裹得更严,表意藏得更深,以致于很容易被当成美食电影。2.美食梨食材特别暧昧,直接表意女性裸露的胴体。3.属于导演献给自己和陈女燕溪的一封情书,戏内的发问也应对着戏外,“献给燕溪”,导演自己解读“作为厨师”是为了表现女性独立自主的一面,而不是成为谁的妻子。

1小时前
  • 假迷影真胖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