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三部曲,从这个角度没有比较地进行评价,也算中规中矩吧,虽然整体也是英雄拯救世界的套路,但解密的方式还是给人不一样的体验的。
另一个角度的灾难片,虽然一开始满脑子都是黑人问号,但疑惑随人物的回忆碎片的拼接和情节的发展而慢慢解开,和人物一起冒险,剧情的反转也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整体来说还可以。
不过,前面对地狱的铺设虽然确实引起了疑问和兴趣,但难免有些故弄玄虚,架构地大了一些,后面收尾略草率,让人觉得没有看过瘾,看完后回过头细想,没有给人留下回味,反而有一种一本正经地说瞎话的意思,一场精英阶层内部的撕逼大战。
一方面我挺认同亿万富翁的观点的,因为当今世界人口问题的确很严重,我也十分反感人太多。
包括亿万富翁演讲的论据,其实是很有说服力很充分地。
但另一方面他的想法未免过于偏激,或许一次性便好,长痛不如短痛,但这会对活在世上的人造成极大的伤痛,这份伤痛还会传给下一代,不仅仅是类似周围所爱的人死去的悲痛,还有类似于教授幻觉中世界一片混乱无望的悲痛,当看到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被毁灭,一半完好的建筑一半被毁的废墟,废墟残骸哭泣,人们还会经历另一种绝望和悲痛。
亿万富翁的做法所造成的后果其实也是无法确定的,伤害也无法估量。
我想正是由于这种不可估量,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才会难以解决,一直在不断的商讨。
但我想这种商讨,也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
我看到短评高赞回答“ 既然研究出了病毒,随便找个水厂投了不就得了吗,干嘛要藏得连自己人都找不到,还要设个圈套请专家解密,跟各大名胜古迹硬扯上关系,文艺青年就是作。
”在我看来,不随便乱投是因为教授所说的门口效应,边界效应,亿万富翁要确保病毒感染人数,要确保概率问题,所以他不随意选择地方。
而且亿万富翁的信仰多深就不必再说了吧,发表这么多演讲甚至找上世卫还自己用两年努力研究病毒,他的地狱是有由来的,开启地狱当然要有过程咯。
亿万富翁本身对于但丁有着一种感情,他创造的地狱本就引用了但丁提到的地狱,这类似于一种文艺复兴,用旧的事物来宣传新的事物,来使得自己所创造的地狱有一个确切的来源和定义,提高知名度以及满足自己的信仰。
所以亿万富翁选择了一个和但丁有关的地点。
牵扯进来了对但丁研究颇深的教授。
密码之所以和但尼丁有关,包括死亡面具上的诗,大概都是因为亿万富翁的对有关但丁的地狱的信仰。
至于为什么要设密码给自己人寻找,这不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吗。
不告诉女生确切地点可能是亿万富翁自己的想法吧,没法理解。
或者是他谨慎。
抗战时期我们的特务还需要密码呢,而且这个病毒简直利害关系牵扯太大,这都不用密码什么用密码。
摩斯密码这些密码还发明干嘛。
做大事的人,包括一些天才们,存在一些信仰和原则不是很正常吗。
话说到达“水下宫殿”时,里面的人在开演奏会,如果是我在里面,肯定觉得特别酷。
突然进来许多武装部队能不酷吗?!
然后谁能想到看着演奏突然发生爆炸?
难以置信加很酷,但这个很危险,还是别有了。
看到西耶拿打电话无信号时我真是太佩服博士的命令。
也不知道她当时下令封锁手机信号时是否是出于考虑到这个原因,毕竟她的工作可能也会遇到其他的炸弹事件进而了解到一些关于炸弹的知识,但也有可能没想到,是出于其他原因,但是碰巧了。
但是很不理解博士为何不下令清空场地,毕竟后来的爆炸若是一开始清空场地或许那些演奏者和观众们就能离开过了,毕竟爆炸时已经走了很多人了。
后来知道西耶拿是亿万富翁的人我真是服了她的演技了,不去当演员都可惜了。
前面这么多的提问相处都是装出来的,服了。
私人安保组织头目也怪惨的。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要为这件事付出生命,虽然吧他帮忙也是不想包括自己的许多人惨死,但他帮忙最后死了还是惨。
最后人抬出来的那具尸体,就是教授看着发呆想到西耶拿的尸体也不知道是他还是西耶拿。
很大可能是他,因为胸口中刀呀啊啊啊!
我怀疑电影有一些bug,比如那个长发男,西耶拿的人,被私人安保头目砍的那么重都没死简直是小强,还能下去游泳更是服了。
然后私人安保里先前派出的那个女警,怎么找到的500人大厅顶部的路,不可思议。
私人安保头目杀那个要卖病毒的叛徒时,是从后颈下刀,一般而言,从后颈下刀观者是不会有太大恐惧的,因为你又看不到,教授表情太夸张。
如果我我就不会有太大感觉,会害怕没太怕,而且我也不晓得你一刀能否致命。
私人安保头目杀死那叛徒应该是想要伪装现场,伪装就伪装吧,你拿着一个罐子闻是个什么鬼,难道罐子里的东西或许也能帮助伪装现场?
maybe。
我对于死的那个女警简直愤怒之极,她杀人也就罢了,在500人天花板上面开枪简直太过分了。
根本就是毁灭古迹,毁灭艺术珍宝,这些都是无价的。
她开枪的时候擦过木柱我心里气死了,再怎么样也要珍惜古迹呀。
看到后面,很是感动,博士和教授他们为了不让这个病毒传播,为了全人类的安危,他们在保护病毒时从未想过自己的安危,就是紧紧的抱着病毒箱,不顾枪击等周围人致死的攻击。
那段水下争夺,真的体现了他们的无私以及对人类的爱。
教授与博士的爱呐。
我想这是否是相爱的人未必要在一起呢。
喜欢博士的话,“还是有些神秘比较好”。
感觉超级喜欢这类型电影!
刺激!
有想象力!
咋咱中国像样的就这么少呢。
不过中国也有一些想象力的好作品,中华小子不错,里面下水道那个简直太刺激了,一种独属于中国的诡异悬疑,可惜被禁播了。
话说病毒这种害人东西最不好处理了,博士找到病毒也不能随意丢弃还要想办法消灭。
生化武器可怕呀!
这个电影或许还和其他电影有关联吧值得寻找。
原来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美丽心灵一样,难怪看电影时发现一些bug和美丽心灵的好像。
比起一般的动作大片或是灾难片,显然这种有反转有悬疑的动作片比较吸引我。
没看过原著但是也能不那么费劲的投入剧情,不停的尤其是后1/3的反转直接让我和室友在影院叫了(呵呵,希望大家克制,不要像我们这样,这是不礼貌的。
)。
不过对于我而言的缺点是太长了!!
而且我是一个害怕激烈打斗戏的奇怪看客,所以里面的躲避与追逐,搏斗与杀戮尤其是最后水中搏杀,甚至是突然出现的某个场景都会因为音效把我吓得嗝屁。
但是这是我的一个奇怪的取向,就像很多人害怕鬼但还是看鬼片一样,我并不会因此受影响。
当然 结局不外乎病毒没泄露主角都存活。
不过那个身手不凡、开头没多久,因为看了那个跳楼自杀的智障邪教担当的自拍视频就主动(??
)策反的反派头子我挺喜欢的,就这么便当了我很难过,毕竟他承担了不少本篇笑点。
原著我没品过,但是这部片子帮我欧洲一日游还长了不少知识,并且让我坐了长达两小时不犯困,我觉得这28块钱还是没被浪费的。
本来看了电影想给四星的看了看别的影评中提到的小说感觉电影改的乱七八糟 就还是给了三颗星电影总的来说 拍的还是挺美的 看完挺想去这几个地方旅游的不过感觉推理线挺弱的刚开始以为会在那张图上下大手笔结果作为一个线索贯穿了一下女主最后的突然叛变确实吓了一跳不过之前提到有个男人经常到她这里在女警枪击的时候 还顺手把教授的衣物拿走 也算有迹可循吧不过这个用塑料袋爆破的设定真是...还给自己的对象出个谜题真是...小说显然靠谱的多虽然我也有过人太多了 应该采取点行动什么的任何借着为了别人为了地球为了未来什么的理由伤害他人的行为都值得遭的唾弃
【死亡病毒能拯救人类吗】人类的灭绝,能被预见和避免吗?
如果是自然灾害使然,只能见招拆招了(驶向宇宙或者藏在“诺亚方舟”类似物里......),如果是自相残杀,过去的战争已经说明了一切,人类会皈依自然丛林法则优胜劣汰,我觉得这样人口减少也是彻底没招的下下策,但是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有用的最后一招。
所以我觉得用死亡病毒救人类这招实在不行,既然都要经历死亡的绝望,那还不如用战争,至少是所有相对温和的方法都用了个遍还没用后最后的选择,而恰恰这之前很多办法都有用,可以拖个十年八年的,至少一年半载吧。
拖拖拖,拖到找到新地球。
找不到,那也就是人类的命数了,能说什么吗,你看,博物馆里恐龙的标本不一直很安静么。
【女神】菲丽希缇·琼斯,是梦中女孩的样子。
双眼大而深凹,高耸的鼻梁,精致的五官,智慧又明朗。
经历了多少事(真正演员的人生经历往往比我们丰富,她们活进了每一个扮演的角色里)才有这等风度和气质,简直新女神上线。
【难以公平的困难】影片开头兰登教授头脑里闪现的那些片段着实有些惊悚,但丁地狱的情景,说谎者、占卜者、偷盗者受到的惩罚十分惨烈,普通人们的生活也在火架上炙烤。
也许,真的在人口过剩到一定限度之后,地球会堕入地狱。
但是,让无数单个个体跳出自己的圈,牺牲仅有一次的生命,为未可知的后代,实在太难了。
这本质上要每个人(至少是故事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承认自己是与别人相差无异的尘埃,为了人类的绵延是可以被随机选择抹去的那一块灰色,这一代人被给予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双重否定。
太不公平(为什么不再生几代再放病毒,要去看《公平》公开课了)。
【问题】如果你生在现在,大多数都会抗议他们残忍地掠夺自己的生命。
但如果你生在未来,那时地球和平鸟语花香,在了解和同情过去那场不知名的瘟疫的同时,也许会幸庆幸免于人口过剩地球饥饿和战争的层出不穷。
现在的你,未来的你,假设在两个时空,你选择让哪一个活下来,哪一个活下来是完全一样的选择吗?
*其实要感谢《但丁密码》,让拖延症&懒癌晚期患者终于提起笔来写下好歹跟这次意大利旅行相关的第一篇文字。
尽管口碑和评分都不如前作,仅仅因为本片取景地——佛罗伦萨,还是坚定去了影院支持,俺可是刚从意大利回来一个月不到呐。
在决定意大利之旅后搜罗了一些相关电影,印象深刻的包括《天使与魔鬼》和《绝美之城》(这一部强烈推荐啊)。
在罗马的几天,不论是在万神殿仰望圣光,还是四河喷泉驻足流连,总是想起电影里的场景,带来很多不一般的感受和乐趣。
没想到除了佛罗伦萨,本片取景地还有威尼斯和伊斯坦布尔——去年去了土耳其,今年去的意大利,简直为我量身定做!
当银幕上阿汤叔奔波在欧洲三城,看到那些熟悉的地方和场景,恍若身临其境,那些游逛在三城的记忆也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佛罗伦萨百花大教堂: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佛罗伦萨美丽的百花大教堂。
在佛罗伦萨的四天时间,几乎每天经过它的身旁,无论穿街走巷的抬头一撇,还是米开朗基罗广场的遥望夕照,抑或爬上教堂钟楼俯瞰巨大穹顶,它,一直站在那里,最醒目的佛罗伦萨地标。
兰登在医院里从昏迷中醒来,尽管失忆症让他忘了咖啡叫做咖啡,却从窗户中瞥见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而瞬间得知身处佛罗伦萨。
巴迪亚教堂:接下来的钟楼追杀,被追杀的男人从钟楼纵身一跃拉开影片序幕,这里是巴迪亚教堂,作者选择这里作为小说开篇是否因为教堂对面就是但丁博物馆呢?
据说但丁小时候就在这里居住并成长。
诺,就是下图这个略微其貌不扬的教堂,登顶百花大教堂就能轻易看到它的塔楼。
碧提宫:建于1487年的碧提宫,影片中兰登和西恩娜就从这里穿过碧提宫的大花园开启逃亡之路。
记得那天从老桥一路走来,穿过狭窄小路两旁热闹的店铺,宏伟的碧提宫突然出现在道路左侧,和周遭嘈杂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三三两两的游人坐在广场中间,阳光灿烂,闲暇无比。
瓦萨里走廊:接下来他们通过秘密的瓦萨里走廊最终进入乌菲齐美术馆。
瓦萨里走廊是历史上一组非常著名的密道,由文艺复兴画家兼建筑师乔尔乔•瓦萨里主持修建。
当年美第奇家族居住在碧提宫,而从碧提宫前往乌菲兹宫办公处则必须穿过人来人往的佛罗伦萨大街,这被认为是一件相当不安全的事。
因此,他们修建了这条连接两处的地上秘密走廊。
这样的密道,为什么总觉得该发生一些香艳的爱情故事呢?
维琪奥桥:瓦萨里走廊连接的另一端就是维琪奥桥,就是大家俗称的老桥。
据说从前这座桥上挤满了揽客的屠夫和制革工,而如今则被金碧辉煌的珠宝店所占领。
店里售卖的大部分是18k黄金首饰,做工看起来很精致。
被橱窗中的一条项链吸引,竟有华人导购热情招呼,不过最终想想只是18k金还是放弃了购买的念头。
不过,这座桥之所以著名,则是因为诗人但丁和其一生至爱的凄美故事。
但丁与贝特丽丝在这座桥上初次相遇并一见钟情,和所有的爱情悲剧一样,贝特丽丝嫁给他人并在其后不久夭亡。
最美最深的爱大抵总停留在初相遇,得不到的才是最好。
现在桥上还伫立着一座但丁雕塑。
乌菲齐美术馆和波提切利:这部影片围绕一副《地狱图》展开,这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波提切利根据但丁的《地狱篇》绘制而成。
对大众而言,波提切利可能不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等出名,可是他的两幅名作《春》、《维纳斯的诞生》却是我超级喜欢的作品。
站在乌菲齐美术馆的这两幅名画前,深感自己文化素养的匮乏,内心竟然只能发出啊啊啊真好的感慨而想不出其它更美的语言!
就算只为了这两幅画,也不枉16欧的门票和提前一个月从国内预约啊!
维琪奥宫:维琪奥宫俗称旧宫,是整个意大利最重要的公共场所之一。
据说拍摄团队在这里连续拍摄四天,呈现了内部诸多景点,兰登也在这里慢慢找回了自己失去的记忆。
如今,这个古老的宫殿作为市政厅还在履行它原来的使命,不过更多时候是作为博物馆存在。
在佛罗伦萨的几天,几乎每天都会经过旧宫门口,看到门口伫立的米开朗基罗大卫像(复制品)。
旧宫外的市政广场大概可称为意大利最美广场之一,因为这里除了大卫雕像,还陈列着切利尼《帕尔修斯》、章博洛尼亚《海克力斯与半人马》、巴托洛米奥•阿曼纳蒂《海神喷泉》等著名雕像以及多姿多彩的青铜雕像。
据说影片制作团队为了感谢维琪奥宫的支持,向但丁死亡面具修复项目捐赠了一大笔资金。
佛罗伦萨圣若望洗礼堂:与圣母百花大教堂和乔托钟楼相对,兰登和西恩娜正是在这里找到丢失的但丁死亡面具。
圣约翰洗礼堂是佛罗伦萨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同时也是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但丁和其他很多文艺复兴时期久誉盛名的人物就是在这里接受洗礼。
非常幸运我前往的时候洗礼堂结束了维修重新开放,得以所见那道最著名的天堂之门——由吉贝尔蒂花费27年时间设计并修建而成。
而洗礼堂最让我震撼的则是它的金色穹顶,其古朴和栩栩如生的壁画一点不比百花大教堂的穹顶逊色。
这样的取景对佛罗伦萨也是一种荣光吧,导演朗•霍华德因此被佛罗伦萨市长嘉奖并被授予城市钥匙。
不仅实地拍摄,电影主创还选择佛罗伦萨作为首映礼所在地,在佛罗伦萨举行了为期四天的盛大全球首映活动。
猜测下面这张合影大约是在米开朗基罗广场附近拍摄,这里每天都聚集着大批游客痴痴守候佛罗伦萨的日落,当然我也不例外。
最后,再来两张我个人特别喜爱的佛罗伦萨老城之夕阳西下。
威尼斯兰登和西恩娜取回但丁面具后就乘坐高速列车从佛罗伦斯来到威尼斯。
我们当时结束五渔村的行程后从拉斯佩齐亚前往威尼斯,因为意铁优惠车票而选择了米兰转车。
当火车穿过跨海大桥进入威尼斯主岛,透过车窗看见阳光洒满波光粼粼的蓝色海面,美艳不可方物。
电影镜头一转,转到了兰登和西恩娜在威尼斯运河上泛舟。
哈哈,他们坐的water taxi水上出租车,这可是除了冈多拉而外威尼斯最贵的交通工具了,一段10分钟路程就能花掉整整80欧,这么贵我自然没舍得坐,还是水上公交车water bus经济实惠又方便啦。
最后,他们来到威尼斯的中心圣马可大教堂。
当看到兰登和西恩娜谈论在这中心广场传播瘟疫的话题时,禁不住微微一笑。
圣马可广场那个人潮拥挤啊,确实是传播瘟疫的绝佳场所,不但人多,鸽子也巨多,又想起那日在广场喂鸽子的情形,真是开心。
说回圣马可大教堂,这座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跟意大利其他热门景点一样门口又是长长队伍,不过尴尬的是当我们排到跟前才得知这里甚至连相机包也不能带入,安保人员非常友善,让我们先去旁边存包然后直接来门口不用排队就可进去。
教堂内部金碧辉煌不许拍照,这里也是我意大利之行遇到的唯一不让拍照的教堂。
最后来张威尼斯全景,被我偶然发现的360度绝佳观景台,关键还是免费!
免费!
伊斯坦布尔索菲亚大教堂:在电影后半部分,兰登等人来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第一站就是美丽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看到电影中空空荡荡的教堂,我第一反应就是真好啊这也太适合拍照了。
想起当日熙熙攘攘的大教堂,想要找个人少的角度拍照可是相当不容易。
巴扎市场:镜头转到西恩娜,她围着头巾也出现在伊斯坦布尔,人潮拥挤感觉类似巴扎的地方。
不禁回想起伊斯坦布尔热闹的大巴扎,拥挤的人流,热闹的气氛,五颜六色的斑斓商品,也未能免俗买了些盘盘碗碗精油等小玩意。
地下水宫:影片的重头戏病毒争夺大战的场面,让我一看就忍不住脱口而出——地下水宫!
然而看了电影背景介绍,《但丁密码》艺术团队居然是在布达佩斯工作室复制了这个水宫并拍摄了这部电影的最高潮部分。
这个地下水宫和圣索菲亚大教堂相距不到两百米,真是一个神奇的所在。
看完电影,突然想起一个小细节。
女主名为西恩娜Sienna,让我联想到曾在历史上和佛罗伦萨争夺文艺复兴中心城市的托斯卡纳小城锡耶纳Siena,这是一座低调到历史名城,在意大利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
《但丁密码》中有“黑死病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这句话,男反派也正是用“控制人口”的堂而皇之理由而创造了瘟疫病毒。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锡耶纳也正是因为黑死病而逐渐衰落。
鼎盛时期的锡耶纳原本打算把城内的锡耶纳教堂建成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可惜天不遂人愿,十四世纪欧洲大规模爆发黑死病,锡耶纳也未能幸免,整个城市的人口直接锐减一半(有说1/3?
2/3?
懒得去查证了,反正是很多)。
我一直在想,这两个名称的巧合是作者的有心还是无意呢?
同样的,历史上曾经爆发的地中海鼠疫也正是发生在影片中的三座城市: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佛罗伦萨和威尼斯。
《但丁密码》也恰好选择了这三座城市,也许不仅仅是巧合呢。
托斯卡纳文艺小城——锡耶纳Siena
托斯卡纳文艺小城——锡耶纳Siena影片最重要的背景人物但丁,来两张他的雕像吧——图一是老桥,图二是圣三一教堂门口。
当然,由于各种逻辑问题以及改编诟病,这部影片其实不算上乘之作。
看着满面皱纹的兰登教授和女主一起在欧洲各地奔波,阿汤叔发福了也确实老了。
可是看到影片中那些场景,内心依然莫名激荡无可言述。
如果你也恰好去过佛罗伦斯威尼斯和伊斯坦布尔,如果你也恰好喜欢这几个地方,就一定明白我的心情和感受。
1⃣️这世上所有的暴君都借着爱的名义施暴,但这都不是爱。
2⃣️感情,不用心经营自然就会分开。
3⃣️总有解不开的谜。
4⃣️镜头晃的我以为自己在看推理版的谍影重重6。
5⃣️佛罗伦萨的建筑美的无边无际。
6⃣️把文艺复兴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事实上,那个时期的觉醒和思想的确是深邃迷人。
7⃣️与第一部达芬奇密码的惊艳感相比,这部更偏向动作类型的解密推理戏,真是难为汤姆汉克斯了。
8⃣️真正开始好看是在反转之后,但或许是开头铺垫的太大,高潮总觉得没到,结尾总觉得仓促。
头重脚轻的感觉挥之不去。
9⃣️没事多看书多读书,尤其是史书,相对客观的那种。
阴谋论可以有,看看就好。
🔟环保是个好切入点。
原著应该比电影好看。
很庆幸,在影院看完《但丁密码》之前并无翻看各类评分与影评,才让我体验到今年最佳的视听盛宴。
影片的叙事节奏、配乐和本来就深刻的主题让作为观众的我真正参与到了兰登教授绷紧神经的解密中,真正地与教授感同身受,每一个转折都让人十分诧异,每一次生死悠关时都握紧拳头,最后真相浮出水面,又与教授一齐化解危机。
整部电影惊险刺激,看完后一个爽字岂得?
有人说相较前几作弱化了宗教符号的地位,但却没见到电影里有许多事物映射了神秘主义的宗教故事,如在背后不被世人相信存在的安保公司。
有人说故事套路,套路的故事理应让人猜得到故事走向,但我却在几个转折时目瞪口呆。
然而这部影片让我投入的程度,我在观看前作并无体会。
无论评分再低,这部电影在我眼里依旧精彩。
开心,我与“评分”终于对立。
冒险只为真相,逃亡亦是拯救。
原本以为该片能有3D的,但一顿搜索都是2D,那就索性看IMAX的吧,看下来倒也觉得应该顾及成本拍2D,因为至少中国票房会很堪忧啊!
言归正传,评电影,说句实话,Robert Langdon三部曲中,这部真的是差强人意,整体看下来,就是一部欧洲观光文艺片呢,害得我有点儿想去佛罗伦萨和伊斯坦布尔了!
情节单薄乏味,感觉两主角就是在意大利活活的上演了一部大型的Temple Run。
起初教授那些闪回总让我以为在看丧尸片,人物塑造太刻板,节奏不够紧凑,电影整体解谜拍的很水,导致魅力尽失,沦为走马观花看古迹,顺道拯救世界,可笑的是,最后拯救世界的高潮仅仅是两个人在水池里打架,前戏关于人间地狱的铺垫又很浮夸,显得头重脚轻,故弄玄虚。
不怪汤叔,花甲之年,有此体力拍片也实属不易,只怪故事太无聊!
虽说“铁打的汤姆·汉克斯,流水的女主”,但这部戏还是有一点儿惊喜,就是汤姆·汉克斯和菲丽希缇·琼斯的配戏真的是完美互衬,抽丝剥茧的过程中看清两个角色的真面目,也倒都是好演员!
另,“但丁死亡面具”作为最后一个镜头,也倒是挽回了一些份量和味道。
照例以经典台词做结“生活中总有些谜题是永远解不开的”。
看下来发现,这部戏与但丁的关联特别牵强!
三部曲: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但丁密码!
PS都说原著很精彩,动了想看的念头,我特别想知道丹·布朗,看到电影是你怎么想的!
之前看评价一般就没看,这次人在佛罗伦萨就顺便看看,果然是烂片,两星就当它个文化旅游片看。
亿万富翁和天才女友打造出来的病毒最后装在一个塑料袋里扩散,这剧情主线讲出来都觉得无语… 剧情槽点多到数不清,两个人就造出能毁灭人类的病毒,富豪男友去散播不告诉女友地点,也不想给别人交易,反正就是宁愿死都要独自完成拯救地球的大业,真的反派死于话多和个人英雄主义。
兰登博士和前女友的爱情故事拖沓讲了一大堆,对剧情主线毫无贡献一直眉来眼去的硬是要凹进去那点爱情戏占时长。
飞机上两人对话的时候富豪的私人杀手坐在背后后脑勺全程占一半画面,神秘感营造得妥妥的还以为杀手最后还要再反水一波,结果三下五除二就被干掉了。
这实力能干这么多年秘密保镖工作??
还有最烦的三部曲的女主全程都穿高跟鞋,我请问呢有事没事就要逃的戏份这样真的合理吗,意大利这种石板路没走两步必会卡进缝里或者打滑,女性形象看起来塑造得很聪明实际上一点不合常理 真的装神弄鬼加硬凹爱情戏占时长的必是烂片,跟前两部比起来真的是翻大车😒
沒看原著果然就沒失望,解密更復雜點大概會更好看。我只有一個疑問,你倆人逃亡,長得這麼顯眼還不知道喬裝一下,是為了照顧演員的情緒嗎
3.5,套路套得还蛮好的,蠢笨饭不容错过hhhhh
史上最傻逼反派组织。他们把毁灭世界病毒的全部线索全写在一个靠拼字游戏就能找到的小石块上(拿死亡面具做包装立马高大上了),然后把能毁灭世界的病毒拿个小小保鲜袋包着放在水里,然后想着怎么去拿炸弹炸爆小保鲜袋……
观光旅游片,角色翻脸就跟翻书一样,已经受够这种没有想象力的套路故事了。
本来这本书就是丹·布朗所有书里我唯一看不下去的。电影拍得也是,乱。降低了系列特色符号解谜导致看得就觉得是一个个场景切换罢了,就汉斯·季莫的配乐还能让人想起来这系列原来是干嘛来的。本·福斯特的西装汉克斯穿你逗我?Irrfan Khan的角色最讨喜,他和Omar Sy从侏罗纪打包到了这儿啊。
这部原著还没看,就电影来说,个人觉得是三部曲的最佳!情境的渲染,紧张的气氛,地狱的刻画,精准的拍摄角度,精致的模型,佛罗伦萨、威尼斯、伊斯坦布尔三个城市的风光,还有甚至比电影还恢弘的配乐,都是丹布朗原著与商业电影结合的典范。2018.7.31伊斯坦布尔归来二刷
「Killing billions to save lives. That's the logic of tyrants. The greatest sins in human history had been committed in the name of love.」
可惜聪明妹子脑子进水把自己当救世主了。欧洲风光大片,整体也不差啊。
这拯救全人类的戏真的一点儿也不紧张啊……
不算好,但也没有那么差,7分总还是有的。
话题很大,人口过剩,行动目标也很大,拯救人类,可这些都冲淡了这系列最可贵的部分——对嵌套进艺术与历史的谜团的解密快感。虽还在解密,还有名作、城市与历史,但又有很大一部分在拼接记忆外加不断的幻觉,且每当想到他们是要拯救人类时,悬念感就会被削弱,因为人类…终究是会被拯救的。
翡冷翠应该再去几次,但丁死亡面具我也见过,,只是这片子拍得有点弱
延续了前作的风格,以解谜手法穿梭于欧洲古镇,顺带介绍历史人文,是不折不扣的旅游广告片。但是解谜手法已不高级,汉克斯的表现也力不从心了,加之频繁的追逐、谎言和受伤,没有有效直接的解决方式。导演还反复强调但丁炼狱的视觉呈现,有点故弄玄虚了。
汤姆汉克斯居然没有像小说所写跟面容姣好的女主暧昧,而是安排让女主彻底黑化,让他跟WHO的半老徐娘叙了叙往日旧情,可能也是迫于政治正确吧。
特别标准的三星片,故事漏洞很多,也很俗套,但看在2小时去了这么多欧洲景点的份上……
艺术、历史、传说、解密,还是有趣又精彩。记得看原著的时候就觉得,这是计划生育的宣传片。
什么乱七八糟的,太乱了
总有人想毁灭世界也总有人想拯救世界,多么幼稚的人类!
睡着了。
欧洲历史名城名画解密游,比十年前的《达·芬奇密码》好看。紧张起伏,剧情中规中矩,也许这种题材真的不容易拍吧。Ben Foster和Felicity Jones的搭配耳目一新!大银幕难得一见现代装的Ben Foster太苏了(ฅ>ω<*ฅ)!部分镜头的确像小粉~。中间的反转令我大吃一惊……原来她居然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