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那些给4、5星的人都是水军,但是看发布时间,电影上映时间早过了,水军根本不会再发软文了,原来真有认为这片子值4、5星的啊……我是看完《惊变28天》之后怀着迫不及待欣赏续作的心情看的《28周》,但是除了开头那个弃妻而逃的情节让我眼前一亮之外,后面的剧情无数低智商的槽点实在让我对这部片子提不起好感。
我是那种见不得电影情节出现逻辑上或者说智商上的漏洞的人,凡是这种片子,不管你情节多感人,叙事手法多高明,一律斩立决!
因为事情发展的逻辑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必要条件,导演不能为了硬要凑出那个情节让剧情往某个方向发展而在片中做出一些无脑的设定。
比如说(以下剧透):1.为了让被感染的妻子被发现,导演两个熊孩子从美国大兵的监视下跑出了封锁区,然后在他们刚好到达目的地(他们原本的家)的时候出现,把两人以及被感染的妻子带回。
2.为了让病毒从有抗体的妻子身上传播到丈夫身上,导演不在妻子的隔离病房外面设置任何警戒,让丈夫轻易的进到病房里,然后接吻,感染,然后感染发狂的丈夫用门禁卡打开病房(真亏他发狂状态下还有这智商),咬死那些导演不让带枪的卫兵,不知怎么的冲到隔离区。
3.为了让感染扩大,导演让美国大兵进入红色警戒(好像是这名字吧),把平民们都集中到隔离区,然后锁上门,在其中一个入口配置上警戒,另一个入口啥也不管,而且门也不锁好,于是被感染的丈夫不知怎么的到了那一个入口,破门而入,感染扩散。
除此之外,电影里面还显示,在进入红色警戒状态的时候,平民是被强制锁在隔离区里的,军方怎根本就没有对他们做任何解释,可以看出平民在回到英格兰岛之前也没有接受过相关训练或者告知,这直接导致隔离区的人们陷入了恐慌,恐怕就算被感染的父亲没有冲进来,恐慌也得让隔离区里出几条人命)4.写到这里我不想写4了,前面能有这些低智商的情节,病毒传播出英格兰岛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最后吐槽一下,这部片子除了设定沿袭了28天以外,剧情上和28天没有任何承接关系,想看真正“28天·续”的就算了吧。
影片开始就给人危机意识,也许是续集的关系,这种没有铺垫,直入主题的方式还真有些一时适应不过来。
奔跑的Don,四周蜂拥而至的僵尸,伙伴被咬后,毫无潜伏期的变成魔鬼,晃动的摄像机镜头表现出的压迫感让人绷紧神经,这不像生化危机中的逛街型僵尸,这里的怪物个个练过110米栏。
重回伦敦的两个孩子表现的兴奋多过恐惧,偷偷跑进隔离区后兴奋的样子,让人怎么也难理解这是两个家遭如此变故的人。
这一家人似乎就是被派来毁掉人类的,母亲依靠顽强的生命力将病毒成功带入,父亲接过接力棒,开始肆意繁殖同类,并在临终之前把将病毒发扬光大的任务交给了儿子,而儿子最终在女儿的帮助下成功将病毒感染到整个欧洲大陆。
简直是联邦速递,使命必达。
本来认为是男女主角的两个人相继以惨烈的方式死掉,原来主角是两个孩子,两个将全人类安危当儿戏的孩子,人类以这样的方式毁掉,还真是可悲可叹呀。
这个星期看了两部Rose Byrne的片子,算是五官精致的美女,不过恐怖片中的美女总是让人没法看到最好的一面。
Imogen Poots算是第一眼惊艳型的美女,有些像Scarlett Johansson,但越看越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先暂且归类为年少没张开吧。
没看过这么垃圾的剧情,从野外救了个感染者回来,病房居然没有守卫,感染者的老公爱心大发,居然去热吻感染者——你TM这可是导致英国数千万人死亡的超级病菌,科学家还没来做检查,你就吻上去了,这是为了表现爱情的伟大是吧?
人性的光辉是吧?
我呸!
那些给高分的观众,你们自己摸摸良心说句实话,换了是你,你有胆子吻一个还没经过检查的高危感染源吗?
还有地下室爆发那段,实在蠢到头了,把难民们集中到地下室,本来是个不错的主意,可是另外一头居然又没有守卫!
又没有守卫?
是不是指挥官投降卖国,把难民们出卖给僵尸了?
现实中哪有这么蠢的军官。
编剧,你以为军校招的都是阿甘那样的弱智是吧?
看到这里我就把碟扔垃圾桶了……
刚看完惊变28天觉得挺好于是就来看看着所谓的续集,没想到,这片子倒是再一次验证了“续集不如原作”的观点。
若就是当一个看看恶心恐怖的丧尸电影来打发时间还凑合,若是稍微注重点理性逻辑,认真分析一下情节安排就觉得十分无厘头,硬伤过多,完全没有太多的逻辑;为了使僵尸再次出现,剧情主线做得把人的看得太过愚蠢。
我想不通一个难民区居然出口居然那么简陋,居然让俩小屁孩轻易跑出;我想不通一个平民居然能那么简简单单刷卡进入隔离室,这么一个重要的感染者所处隔离室旁没有军人看守;我想不通丧尸出现,隔离区里居然会是如此狭小拥挤,也没多强的军力在门口守卫,貌似就一个士兵.....可能么,还TNND是一个垃圾锁锁的一个破门......太低估美军的智商了吧反正看了就是让人觉得胸闷,无语...
终于在多次干扰下,分四次看完了《28周后》。
看后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如下。
(敬告:思考较多,文章较长,须谨慎阅读) 思考问题一:关于僵尸与类僵尸生物的界定 小蓝不止一次的纠正我,《28周后》中的怪物是受病毒感染的人类,是活的,绝不能将其误认为僵尸。
看完影片后,发现这些怪物确有别于传统僵尸,但又不能算是人类,应当属于某种类僵尸生物。
简单普及一下相关生物学知识。
僵尸,从词条上看,僵为定语,尸为中心词。
笔者认为,僵尸的产生原因是由于人死后神经中枢还残留某种简单意识,在阳光、温度、水分等外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具体什么条件目前尚不得知)发生尸变,使得尸体具备某种行动能力。
但由于尸体存留的意识低级,因此僵尸的行动能力主要限于原始的捕杀。
但由于尸体存留的意识低级,因此僵尸的行动能力主要限于原始的捕杀。
僵尸的攻击力虽强,但智商低下,行动缓慢,人类只要避免暴露在其视线范围内就不会受到主动攻击。
因此,万一某日偶遇僵尸,笔者建议你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找个地方藏起来等待救援或是摹仿其形态混于其中伺机逃跑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切记把手机调成震动以免暴露目标。
也有部分进化后的僵尸存留了较高的智商,比如《活死人之地》中的具备一定领导才能的僵尸首领,或是《恐怖大师》中要求民主投票权的越战阵亡人,还有《僵尸管家》中服务于人类的工作型僵尸,这类非典型性僵尸已经具备了一定自我认知意识,如果能够获得适当的尊重,还是能够与人类和平共处的。
鉴于僵尸并不具备功能健全的消化和吸收系统,因此其撕咬吞噬人类的行为应当不是出于果腹的需求,也许这只是他们特有的无性繁殖方式吧。
但是《28周后》中的怪物则不然,他们的确如小蓝所说是活的,因为影片开始处曾介绍说,灾难发生五周后,最后一个受感染者因“食物”缺乏而死亡,反之则可推断,它们曾经是活着的。
据笔者观察,这种类僵尸生物是感染了一种类似于狂犬病的病毒,被这种病毒感染了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假死亡的状态,比如呼吸心跳停止,但大脑仍未死亡。
再过一段时间后,病毒侵袭神经中枢,会让被感染者重新具备简单的行动能力,出现所谓“尸变”的现象。
此时的被感染者会出现狂燥、嗜撕咬、攻击性强的特征,并通过唾液、血液继续传播病毒,直至其神经中枢被摧毁。
《28周后》中人类在感染病毒后并不会死亡,而是立刻会出现狂燥的症状;受害者如果被袭击的是致命部位,会正常死亡(如电影中的PP女医生),如是没有受到致命袭击,就会成为受感染的怪物,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这与僵尸死后再复活是完全不同的。
这些怪物受病毒感染后基因变异,出现了一种狂燥症状,不仅主动攻击人类,而且行动迅速,身手敏捷,完全没有“僵”的特点。
《28周后》中变异后的父亲,轻易逃出被军方封锁的基地,并多次躲过扫射、毒气、轰炸等大规模杀伤手段而存活到最后,其智商非普通僵尸所能项背。
本质的不同导致他们的生命力也不同。
类僵尸是活的,所以它们虽然攻击力较强,但也具备生命的脆弱,被子弹击中要害部位、吸入毒气、爆炸后引起的火焰均可将其消灭。
但是,僵尸则要顽强得多,大家应当还记得《僵尸的黎明》中众僵尸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以及在火中涅磐的奇观吧。
对于克制僵尸的方法普遍存在理解误区,有的同学以为脖子上缠圈大蒜就可以让僵尸退避三舍,有的同学高价制作桃木剑、进口圣水以备防身之用,有的同学彻夜观看斗牛表演、苦练“十字穿心”克敌,甚至有的同学天真得以为只要不在月圆之夜出门就不会受到不明生物袭击。
唉,笔者曾经告诫他们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他们没有听信,直到变成僵尸后才追悔莫及。
笔者在此郑重声明,僵尸的弱点在其中枢神经,因此消灭僵尸的唯一方法就是“暴头”!!!
无论是用枪、铁锨还是折凳(伟大的肖恩同学还曾经用黑胶唱片暴过一只,当然是他最不喜欢的那张),只要把僵尸的脑袋打烂,就再也不会出现它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又爬起来了的可怕场面了。
思考问题二:最后到底是人类杀光僵尸,还是僵尸吃光人类呢?
如同唐僧与妖精的博弈问题一样,人类与僵尸(或类僵尸生物)的关系也是笔者经常思考的一大难题。
正如前文所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僵尸与类僵尸生物完全有存在的可能。
那么一旦人类与它们发生冲突,谁能取得最后的幸存权呢。
本来笔者是坚信人类是可以以其数量及智商取得胜利的,但观看本片后,我开始怀疑地球的最终统治者很可能是僵尸或类僵尸生物。
《28周后》的开头,两个孩子因怀念母亲把受感染的母亲带到安全区,父亲又因与母亲接了一个“死亡之吻”而再次掀起类僵尸生物的狂潮;姐姐明明已看到了弟弟猩血的眼白,却因为“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再也不要分开”的承诺,骗他没有受到感染(否则深明大义的弟弟肯定自暴以谢天下);最后,一向谨慎的黑人士兵也被姐姐无辜的眼神蒙蔽,把传染源带到了安全区。
如此看来,爱成为了病毒蔓延的根本原因。
设想,如果当初坚定地执行“红色警报”命令,将出现传染源的地区一律炸平,就不会出现续集的可能了。
反观类僵尸生物,从一开始就报着咬一个不枉此生、咬两个老子就赚了的简单信念,执著而坚定的发展下线,即便在人类一次又一次的灭绝性攻击下,依然如燎原星火般颠扑不灭,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
看影片结尾处一群新生力量,那一路小跑简直比《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章子怡更具青春活力。
思考结论,人类的感情太复杂、欲望太多,个性太强,可能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时是把好手,但真正谈到纯粹的进化与生存,还是简单低等的生物更有适应能力吧。
思考问题三:关于数字28与僵尸的无限可能 “28”系列已经拍了两集了。
28天后,一场病毒将伦敦变成几乎空无一人的死城。
28周后,政府认为病毒已彻底失去载体,幸存的英国人得以重返故土,重建家园。
《28周后》的结尾处,感染源再次流入安全区,接下来还有无数种可能,笔者提供其中两种以供参考。
《28月后》,科学家们发现了《28周后》中对病毒免疫的姐弟,从他们的基因中提取抗体制作了“抗尸毒一号”,并派出注射了这种抗体的二十位特种兵去消灭类僵尸生物。
二十位勇士与类僵尸生物厮杀数日,最终有十二位特种兵伤痕累累地凯旋而归。
28个月后,科学家们发现,曾经用来做抗体实验的猩猩发生基因突变,于是政府将十二位特种兵招回进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其中两位特种兵先后变成了类僵尸生物,时间恰好是其受僵尸袭击之日的整整28个月后。
科学家们认为,“抗尸毒一号”对病毒免疫期只有28个月,免疫期一过,原先潜伏在幸存者体内的病毒便会发作。
为了全人类的安全,政府下令将其余十位特种兵杀死。
几个科学家认为这种做法对于曾经冒死拯救人类的英雄太不人道了,于是将十位特种兵救出,并再次注射了他们研制的新型抗体,一群人从此踏上亡命之途。
一路上,他们既要躲避政府的追杀,又要时时堤防自己的队友狂性大发。
不断地有人发病,科学家们不断改良抗体成分以增强抗体的效力,每个人到了自己受伤28个月后的那天都会岌岌可危(影片在每个人出现时,旁边可以标注“谁谁谁,于X月X日遇袭受伤,并回放当初遇袭场面”),害怕自己会发病,也害怕遭队友杀害。
当其中一个人谎报自己的受伤日而发生意外伤亡时,剩下的几个人便相互猜疑,整个团体发生信任危机和冲突。
经过一番惊心搏斗,当初所有的幸存者都死亡,连主人公俊男科学家也被咬了一口。
又过了28个月,幸存的靓女科学家拿着枪对着五花大绑的俊男科学家,等待新型抗体的最终结果?
然后黑屏、尖叫、枪声、片尾乐起字幕……有耐心看完长达十分钟字幕的铁杆影迷,会在字幕结束后看到最终的结局,俊男科学家狂啃靓女科学家…… 《28年后》应当就是狗尾续貂之作了,讲28年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已经全部灭亡,一群外星人来到了地球,想利用高科技恢复曾经的文明,于是复制了地球上的生物,其中包括人类和类僵尸生物,于是人呀,僵尸呀,外星人呀开始混战,乱七八糟地打呀……凭此剧本,《28年后》应当能斩获2010年金酸莓奖多项提名。
如果有冤大头愿意投资拍摄这两部续集,笔者愿免费转让版权,前提是可以让笔者在其中卡一角,扮演一个类僵尸生物。
反正既然连阪上美空这小Y头都可以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以笔者的姿色和演技,凭个类僵尸生物的角色问鼎奥斯卡女配也不算是痴人说梦吧:)
根据无敌的B级恐怖片续集创作理论,恐怖片的续集只要找到砸钱的主儿,抓个猴子都可以编剧。
而如果恐怖主题是僵尸,那么连猴子的钱都可以省了。
故事一开始,一家人躲在地下室里(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并不是一家人),一个孩子跑了进来,而后引来了一大群变种僵尸。
在开头曾经脉脉含情的丈夫抛下了妻子,独立跑掉了。
第一段似乎起到承接上集的作用,说明在大难面前,再甜蜜的诺言,再亲密的爱人都抵不过人对于生存的渴望,望着妻子拍打着窗户眼中流露的失望,丈夫一面跑一面回头看,有点内疚有点恐惧,我就知道这段丈夫“背叛”妻子的情节绝对不会一闪而过,再下文中肯定会是一个关键。
故事之后马上点出了标题--28周后,原来英国在历经半年的僵尸事件之后已经将将要灭国,好在现在变种僵尸已经完全灭绝,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英国即将开始重建工作。
但是当军方负责人对质疑灾难已经过去的女科学家面前作出承诺:“这样的事情永远也不会发生”时,我已经大致可以猜到本片的内容--The Return of The Zombi,唯一的疑问只剩下僵尸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死灰复燃的,接着我又看到了在片头逃生的丈夫和他的两个孩子,当两个孩子偷偷跑到隔离区之外以后,一切的新奇感都丧失了,只剩下呆呆地看着电影演完了,这个时候我也就是一具没有攻击性的僵尸罢了。
编导通过僵尸的故事再说什么呢,首先似乎和28 later一样,有着一种暧昧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在前作中,当灾难来临时,作为国家和政府权利象征的军方非但没有起到阻止灾难盲眼,保护平民的义务,反而趁火打劫,为了一个荒唐的交配繁衍权利斗得你死我活;在本片中,虽然一开始仿佛军方成为了百姓的保护神,但是当形式一旦失控之后又马上变回了滥杀无辜的刽子手本色。
第二,本片对于家庭在整个灾难面前的定位也是混乱与失控的,仿佛要表达只有在家人的互相帮助和不离不弃的爱的支持下,才可以战胜恐怖的灾难,似乎在28 later中也有这样的主题,不过更多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应该说这样的说法完全正确,但是却没有实际的意义,我不相信当真的到了大难临头的关键时刻,谁能够真正的放弃自己的求生欲望,做到先人后己。
在影片中,当两个孩子得知自己的父亲是因为胆小而主动逃走时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但是事实上,我们谁又真正有资格去谴责呢,后来两姐弟不是也只好在某些有良知的军人保护下逃跑嘛,他们怎么没有想到去救其他的无辜者,难道舍己救人还需要有所限定吗?
第三,最令我无法忍受的则是本片中关于“神选者”的设定,很多恐怖题材的逃亡片中都有类似的角色设定,他们是解决整个故事的钥匙,所以无论如何,编导都会保护他们的生命,于是在电影里无论外界是僵尸横行还是火山爆发还是子弹横飞,人家过个马路都死七八回,但是“神选者”将始终金刚不坏。
但是相类似于其他类型片中无辜的“神选者”,在本片中的“神选者”--两个孩子却是整个灾难的肇事者,编导毫无理由地让两人跑出隔离区,仅仅是为了取一些衣物,或者最重要的母亲的相片--也许这种情节隐含着两个孩子对母亲更亲,对父亲本来就有隔阂,所以才会有之后的举动。
正因为这两个“神选者”本身才是最应该为整个事件负责的人,但是仅仅是因为他们身上有重要的治疗血清,其他人就只能拼死去保护他们,每次我看到两个孩子装模作样的欲死还生,而其他人则义无反顾做炮灰的时候就牙根痒痒,我如果在现场,宁可变成僵尸也要打死他们。
另外让我很不舒服的还有本片的摄影风格,也许是为了表现灾难时刻的气氛,很多DV镜头看起来既混乱又失控,从僵尸主视角表现的咬人镜头则毫无存在感,另外一闪一闪的白质光场景差点让我发作癫痫。
但是这种摄影风格其实也正是电影内容的风格。
当28 days later中僵尸不过是无政府的一张皮,而28 Weeks Later僵尸完全变成盖在皮肤上的一帖膏药,而下面是溃烂的肌肤时,我万分怀念活死人之夜里tonny tood空洞的眼神。
僵尸片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
几年前我就觉得男主有潜力,现在果然红了。
一个自私的母亲毁了两个国家一错再错1、电影一开始 大家躲在房子里小心翼翼求生存 她执意要开门放人进来 哪怕后面有N多僵尸追兵2、僵尸闯进来大家逃命 她母爱泛滥 一定要找出小孩自己再跑 结果被僵尸抓到 小孩肯定是死了 她还要老公陪葬 幸好老公跑了3、被救后看见老公 怀恨在心6个月的恨爆发了 不管自己亲生儿女会不会变孤儿 传染了自己的老公 这时候就不谈母爱了可怜的老公被传染后抠掉了妻子的眼珠 我看的直呼解气 4、母亲的自私顺利遗传给了一双儿女 于是整个英国和法国的人们都为他们自私的一家陪葬了 当时2孩子闯进污染区就该立刻击毙 基本上就不会有后来的惨剧了
整个电影看下来没有啥太惊艳的,惊悚程度不够,煽情程度也不太够,特效也有点一般!
印象最深的就是渣男,前面很多人共患难于一座别墅里,僵尸入侵后,渣男放弃了爱人独自逃跑,成功活了下来!
妻子之后在自己家里被发现,经检测体内有自然抗体,本以为后面能惩罚一下渣男,没想到被女主传染的渣男战斗力爆表,轻松把妻子搞死了,真的是太憋屈了!
在真正的危机面前,人类的自以为是往往是真正的最大的灾难。
一开始的母亲如果不自以为自己能来得及救那个男孩,完全有机会和父亲一起坐船逃掉,结果把自己搭了进去。
当然,你可以说她很有爱心,很伟大,但事实就是她自己断送掉自己。
政府方面认为病毒得到遏制,并且开始重建伦敦。
在没有实际可靠证据就做这个判断,自以为是的过分了很多……那2个孩子也是属于强悍的逆天级以自我为中心,一切绕着自己来的强人。
从一开始明知道禁止去岛外的建议,仍然设法跑出去。
直到最后明知道弟弟成为带菌体,仍然带出去,我就佩服了。
这个以自我为中心也太强了,完全不用顾及他人死活。
想想现实社会,可怕的人类,也许人类最终的毁灭就是断送在自以为是上的说……
跟前作没法比
第一部是优秀的文艺片,第二部是优秀的商业片,画面唯美,音乐到位,空无一人的伦敦实在是太震撼了,少了几分前作那种寂静的末日感和关于人性的刻画,加入了更多能给人感官刺激的元素,两部哪个更好得看个人喜好了吧,期待第三部!
09/09/04
很惊悚。不过某些情节很让我抓狂,因为实在很无厘头。
看过,忘了细节了= =
末日
mb,破b小孩害死那么多人
荒唐,两个2B小孩+恶作剧之吻
MD~摄影你敢别那么晃来晃去行吗?
果然小孩到哪里都是惹祸精~
没有28天好,
1小时40分钟的电影,只有15分钟是能看的下去的
28天的添足之做,完全无末日感,作为好莱坞式打怪片勉强及格
不错了片子
爱让病毒延续
只看了JR的部分,把M21当手枪使的狙击手帅死了好吗....他是有多适合Army。
不一样的英式僵尸恐怖
= =我就记得我是跟个特xo的人去看的……比电影更惊悚
末日情结,物哀审美,其实这一切都挺美好的!
太僵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