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片子其实是因为同为“千里背尸”片的《落叶归根》几乎所有的影评都指向这部Jimmy Lee Jones第二次执导影片便拿下戛纳影帝的作品。
片名其实应当译成艾斯特拉达的三次葬礼,如此看来还是台湾译名“马奎斯的三场葬礼”比较靠谱。
编剧Guillermo Arriaga凭借此片获得2005年戛纳最佳编剧,至少证明了一件事:一个人对自己的若干此重复,或者坚持,终归会获得人们的认同。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Arriaga的编剧作品都是这个套路,《爱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一种后现代的文本结构方式,从同一时间的多个角度展示一件事情,从而获得一种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整体效果,属于自《低俗小说》以来流行一时的环形叙事的变体。
初看《爱情是狗娘》的时候还觉得尚可,然而已经没有了昆汀当年那般惊艳;然而看到后来就开始审美疲劳,尤其是当《撞车》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并将这一叙事经典化之后,我再看到这种叙事结构便开始倒胃口,在《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的前一个小时,我真是有数次想关掉电视的冲动,然而我还是忍着看了下来,后一个小时带给我的感动让我喜欢上了这部片子。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结构很是奇怪,前面一个小时是Arriaga惯用的三段式交织叙事讲述的对艾斯特拉达之死的调查,而后面一个小时则变回了单线叙事。
于是影片奇特地从一部侦探片变成了一部西部片。
真是orz。
而这部影片最动人的力量则来自后面那一个小时的承诺之旅,也是救赎之旅。
于是我们看到导演亲自扮演的本是和蔼的老牛仔面露凶光,是他近乎偏执地为了履行对朋友的承诺而踏上了漫漫黄沙。
然而这并不是一部典型的西部片,虽然它具有各种西部片的要素,但是在美国社会不需要西部片来建构他者、统合民族心理的时候,如《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这样呈现的西部片便更加值得关注,仿佛是回声,没落已久的西部片在Jimmy Lee Jones手中再度复活,这是一部关于友情和诺言的影片,然而似乎注定一般,故事的最后这个影片的内核也被解构。
老牛仔历尽艰难,逃过警方的追杀后找到了朋友描述的墨西哥家乡,却发现这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而被艾斯特拉达反复提起的家庭竟然也是虚构。
他为“友情”的坚持和牺牲瞬间没有了意义,然而他还是赋予了行动以自己的意义,为朋友的“家乡”命名,并且让杀害朋友的警察做了忏悔。
这是他行动的初衷,因为一句承诺。
然而在发现了真相之后,他仍然坚持这么做。
或者是他需要一个意义来证明自己的行动有价值,或者是他无法接受现实,于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出口——仿佛西部片自身的尴尬处境一般,当意义不存在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所以我们还是一路走走停停看看风景,后面一个小时让我目瞪口呆地看着美丽的德州和墨西哥的沙漠和山谷。
虽然那份友谊并非多么深厚,老牛仔的坚持却一再打动了我,那是承诺的力量啊,为得仅仅是一个讲西班牙语的偷渡者,交情也无非是一起骑马钓鱼和招妓(原谅我,我现在看到两个牛仔打扮的老爷们儿在一起钓鱼骑马就想到断背山……),我一直在思考老牛仔的行为动机。
然而影片的主题并非救赎,那个误杀艾斯特拉达的性无能的小青年跟道具没有什么区别,然而现在是他们的天下,那些牛仔们正如艾斯特拉达的家园一般,只存在于传说和想象之中了。
也许Jimmy Lee Jones要完成的正是对西部片的一次朝圣和回归。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308099/
好喜欢开头那段音乐,是古筝和笙耶。
李琼斯是二逼吗。
真的很牛耶!!!!
好喜欢尸体耶,长虫子的那种好有食欲!!!!
好喜欢他打电话给那个碧池那段,好带感,好友感觉,要感动爆了。
好喜欢那个老年人那段,要哭了好吗!!!
不是旁边坐一脑残女先哭了,我肯定会哭的好吗?
好喜欢给埃斯卡达搭建坟墓那段,我死了以后也好想有个人这么埋我。
呵呵呵呵呵,总之就是很喜欢这部电影!!!!!!!!!!!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是挺好的一部片子。
不仅故事不错,而且人物形象饱满,更难得的是将各种元素捏合到了一起也没有看起来杂乱无章,条理自始至终清晰,片子主题并不鲜明,但却能使观者有所感触,引发思考,相信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影片是严肃的,并且主题也不单一,承诺、背叛、救赎、苦难等沉重的话题都有所表达,而贯穿始终的词应是——寻找。
承诺一词集中安排在主角老皮特的身上,汤米李琼斯真不愧为老戏骨,愣是塑造出了美国老牛仔版的关公千里走单骑,一诺千金,义薄云天,看过的好莱坞电影中为友情两肋插刀勇闯虎穴的英雄大有人在,而如老皮特这种这般珍视友情、坚守承诺的角色还真不多见,西方人大概是重视诚信的,但多半体现为一种契约精神,但影片中老皮特的行为好像不太可能用契约精神来解释,不知导演兼主演的老汤米李琼斯是否看过《三国演义》,据说某个版本的《三国演义》被西方人译为《战神》,说的就是关羽。
关于背叛,剧中主要人物可以说都存在着背叛的行为:年轻的巡警迈克和他同样年轻的女友貌合神离;咖啡店老板娘与不同男人不定期的乱来,甚至当着丈夫的面与姘夫动手动脚;葬礼主角艾斯卡达的妻子坚决否认照片中的自己,或许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奇怪的是,我们却看不出影片否定这些背叛行为,相反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美化,比如迈克的妻子与咖啡店老板娘结伴与男人去开房就呈现得一点都不龌龊;而老皮特从墨西哥酒馆打给老情人的长途电话更是演绎得让人无限同情与唏嘘。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些背叛行为是否恰恰隐喻了影片的现实大背景——非法移民离开祖国前往美国的前仆后继?
如果说逃离自己的祖国也可以定义为背叛,那么此处的逻辑就说得通了——离开没有希望的家园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与离开冷漠无情的婚姻关系去追求热烈的爱情或激情道理上是相似的。
承诺与背叛或许就是硬币的两面。
救赎与苦难则更是孪生兄弟。
杀人者迈克被老皮特绑架着走上了自我救赎之路,九死一生。
救赎是宗教的名词,片中老皮特在对待迈克时俨然充当着上帝的角色,他掌握着年轻人的生死,迈克所犯下的罪在老皮特看来是为原罪,然罪不至死,也不能死,只有在朋友艾斯卡达最后的葬礼上做出彻底的忏悔,迈克的罪过才能消除,才能被原谅。
在救赎的道路上苦难是必须品,迈克所经历的在沙漠中差点被遗弃,在山洞中被蛇咬,直至到了墨西哥后冤家路窄,被曾经自己殴打过的偷渡女子打回来,一切的一切无不是在偿还其犯下的罪过,是为救赎之路。
片中安插的老牛仔的桥段则有更加直白的宗教意味,老牛仔正在经历的苦难是人类个体最后的也是最另人无奈的苦难,可以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或许,观众眼中可怜的老牛仔在上帝的眼中并没有完成自我的救赎,没有洗脱原罪。
最后要讨论的名词是寻找——履行承诺也好,完成救赎也罢,这部前半段用了时髦的非线性叙事后半段俨然一部公路片的电影,如果存在着贯穿始终的主题的话,应该是“寻找”二字,前半段片中的大多数人物和片外的观众都在找凶手;后半段名义上一老一少二位主角是在找艾斯卡达的家乡,观众的感觉则更像是在寻找影片的结局及其所要表达的意义,正如你所看到的,老皮特最终没能找到艾斯卡达所描述的家乡,因为这已不再重要,老皮特认为他已然找到了。
也许找寻的意义不在(再)于是否能找得到。
几周没写东西,编辑大人要稿这日我一口气看了五张DVD,最后一张是老汤米演的,我感觉和《兄弟》中李光头一口气看了五个屁股,最后一个是他们刘镇的美女的屁股有异曲同工的感觉。
老汤米的胡子白了,但黑超特警的记忆消失棒的功能对他无效,他还是记得很清楚德克萨斯州西部同墨西哥接壤多年前的一桩边境暴力惨剧,才有了他首次执导的本片。
和汤米成为老友的墨西哥移民牛仔艾斯卡达被人意外枪杀,而这位牛仔托付给汤米的一句话“如果他死在这个地方,一定要让他将遗体送回故里。
”就成了汤米的要行进的全部内容。
为了莫逆之交的一个心愿, 汤米把凶手揪出,押解着凶手扶着尸体,展开了长途跋涉的葬礼征程。
作为拍过大量好片的汤米,虽是一次触导,但穿透力极强,全片力求展示普通的常态,没有太多煽情,这样反能叫人想得更远,可以看出这是汤米希望观众思考的电影。
汤米在故事的内心世界藏得够深,连喜怒哀乐都不冷于表达,我想他演绎时肯定加入了周星星所说的“孤独的冷”这种感觉。
除了前半个小时用过多零碎的场景交代各人的背景看得有点不明就里外,后边一入戏就马上显山露水了。
可我看见两个牛仔的莫逆之谊,自然有点胡思乱想,加上《断背山》效应,我一直猜测汤米在故弄什么玄虚想,好在最后也明白他,押解的故事的背后,要进行的是一次心灵的救赎。
导演:汤米•李•琼斯主演:汤米•李•琼斯 巴里•佩珀
马奎斯不想死却被边防巡警给误杀,瞎眼老丈想死却不得。
恰恰是偷渡边境未遂的墨西哥女人救活了那个抓捕并打断自己鼻梁的美国巡警。
很是巧合对不?
是否说,巡警的一次被迫旅行所观所感会让其重新做人,至少以后再遇到偷渡者,会施以最大善意吧。
美墨边境风情地貌有所展示。
起先有点不明所以,及至老牛仔闯入劫持巡警,后面的故事就精彩了。
美边防部分后来等同于渎职,那个小头头干脆度假去了,说不关己事。
后来出动的直升机等也并没给老牛仔带来太多麻烦,好奇美边防部门可以越界执法?后来找到瞎眼老丈的胖子,有在《地球上最后一个男人》和 《绝命律师》中出现。
此前,被射杀的马奎斯是否睡了巡警金发老婆?
不可能只跳舞。
因果报应?
本片就是教男人如何做一言九鼎的爷们汤米.李.琼斯执导并主演的一部反映美国人性的感人至深的电影。
一个在美国德州打黑工的墨西哥人,碰到收留他并看重他的牧场主老牛仔,他们既是雇佣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墨西哥人甚至庄重地告诉老牛仔,“若我万一死在美国,你得把我的尸体送回家乡”——就为这一句看似信任其实只是瞎扯淡的委托,老牛仔当了真不说,还为此绑架了美国公务员……墨西哥人被边防巡警误杀,然后又因尸体开始腐烂、家属联系不上,被警方迅速掩埋。
老牛仔为了曾经的托付和承诺,不仅绑架了凶手,还挖出了墨西哥人的尸体,把他们一同捆在马背上,一路向南。
千里送尸还乡的友情就这么昭彰到强悍。
被迫跟着向南并受尽苦头的凶手本来还只是惧怕杀人偿命,最后他在老牛仔坚毅意志和忠诚践诺的感召下,灵魂被深深触动,开始真正地忏悔。
恩,没错,本片就是教男人如何做一言九鼎的爷们的。
除了导演兼主演汤米.李.琼斯那张熟悉的脸之外,本片的编剧吉勒莫.阿里加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墨西哥最受瞩目的新生代编剧,《爱情是狗娘》《通天塔》《21克》等都他的作品。
还记得《通天塔》里的种族障碍么,本片也有。
美国德州与墨西哥接壤的边陲小镇,这里向来就是是非之地,因为这里充斥着从墨西哥进入美国非法的入境者,毒品、枪支也在这里泛滥。
艾斯卡达(胡立欧•赛萨瑟迪罗 Julio Cedillo 饰)是从墨西哥来的移民,在当地一家农场当牛仔,正直善良的他很快和农场管家皮特(汤米•李•琼斯 Tommy Lee Jones 饰)成了好朋友。
岂料这天艾斯卡达失踪了,很快他的尸体被发现了,当地的警察把他葬在了当地。
因为艾斯卡特生前曾托付皮特如果他死于他乡一定要将他的尸体运回故里安葬,所以皮特开始了他生平最大的一次冒险。
一方面,他誓要找出杀害好友的真凶;另一方面,他要触犯当地法律千里运尸。
©豆瓣
让我震撼的:1/路上遇到孤独濒死的老人,老人最后的那句话。
请求你给我一枪吧。
2/把尸体运到了死者所说的家乡,却不存在那个地方,主人公的微笑。
3/主人公打电话给他喜欢的女人,那个女人的表情。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同墨西哥接壤的边陲小镇,这里的巡警每天都要随时注意边境,因为来自墨西哥的非法入境者总是络绎不绝。
正直善良的墨西哥移民艾斯卡达是个牛仔,在小镇上的农场找到份工作,并和农场管家皮特(汤米·李·琼斯饰)成了莫逆之交,他托付给皮特一件事,如果他死在这个地方,一定要让皮特将遗体送回故里。
迈克(巴里·佩珀饰)是新调来的警察,他和妻子住在铁道边的简易房里。
虽然夫妻俩年岁不大,却貌合神离,每天平淡的生活让两人的表情总是麻木不已。
每当迈克上班,百无聊赖的妻子便会坐进咖啡馆,望着窗外打发时间。
而咖啡店的老板娘蕾切尔,则是个不甘寂寞的女人,周旋于丈夫、警长和皮特之间。
一天迈克到边境执勤,空虚无聊之际拿着色情杂志手淫,突然的枪声让他手足无措,慌乱中,他盲目的开了两枪,竟打中了远处的艾斯卡达。
原来,艾斯卡达放羊时看到狼在附近出没,于是开枪打狼,没想到转眼之间,已经撒手人寰。
闯下大祸的迈克匆匆掩埋了艾斯卡达,希望能瞒天过海。
不久,警方接到发现尸体的报案,得知真相的警长玩忽职守,企图袒护迈克,在他指使下,举目无亲的艾斯卡达又被葬进了流浪汉的墓地。
皮特早就发现警方拒不立案另有隐情,从警长口中听到真相的蕾切尔告知皮特,杀人的就是迈克。
皮特决定为好友复仇,夜里他破门而入,殴打并绑架了迈克。
皮特将迈克带到墓地,让他将艾斯卡达的尸体挖出,然后赶往艾斯卡达的住处。
皮特简单处理了尸体,胁迫迈克一同踏上了去墨西哥的征程。
警察开始追捕皮特,警长在悬崖上瞄准了皮特,却没开枪。
皮特带着迈克和艾斯卡达的尸体继续前行,走过陡峭的悬崖,穿过起伏不平的沙漠。
皮特总是不失时机的折磨迈克,甚至让他睡到腐烂尸体的旁边。
迈克尝试逃跑,却被毒蛇咬伤。
一个墨西哥人带领皮特和受伤的迈克进入了墨西哥境内,为迈克医治毒伤的竟是几天前在边境被迈克毒打的墨西哥女孩,在皮特的请求下,女孩同意帮助,不过却让迈克同自己一样也被打折了鼻梁。
皮特找到了艾斯卡达照片中的女子,可她并不承认艾斯卡达曾是自己的丈夫。
几经周折,皮特和迈克终于找到了艾斯卡达描述过的地方,重新搭建起残破的房屋,并将艾斯卡达的遗体终于安葬在他眷恋的故乡。
幕后消息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同墨西哥接壤的边境,向来是是非频发之地,一条大河分隔了美国和墨西哥,在其附近发生的暴力犯罪和种族歧视也屡见不鲜。
最近发生的惨剧是在1997年,18岁的美国公民埃塞吉埃尔·赫尔南德兹居住在界河边,当时4名全副武装的美海军陆战队士兵正在周围埋伏,任务是堵截贩运毒品的不法之徒。
他们将这个男孩当作可疑目标,并在上司的指令下于150码远处射杀了男孩。
尽管后来有证人出面指证,而且国会调查组也随之展开调查,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人受到应有的指控和惩罚。
汤米·李·琼斯多年来一直对这段不公事件耿耿于怀,希望能用电影语言给予揭露和控诉。
相当精彩的影片,关于一个男人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犯罪之后想方设法逃避,死者的好友充当一名法官一般的人物以他的方式,让轻狂的男人学会了忏悔。
看着片子觉得这叫一个奇怪啊:杀错人的Mike Norton并不知道老P的为人,但观众通过无数老P和他神秘的墨西哥朋友的温馨画面,已经知道老P是一个心肠不坏的倔老头。
让他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方式解决掉犯了错误的Mike,全世界观众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Mike不知道啊。
于是倒霉的Mike在毁了自己的婚姻,心惊胆颤的熬了若干天后,被老P象条狗一样拖走了。
片子末尾的台词说明,自打被绑架,他就觉得老P铁定是要杀他的。
漫长的通向墨西哥的旅途,逃命应该是他头脑里头等重要的大事。
喜欢看虐待帅哥的同人女们,在这片子里可以随便看看Barry Pepper演的Mike:整整120分钟,他惨叫的次数大概比说话多。
不过Mike有TOM猫似的优秀品质:皮实着呢,无论多么艰辛困苦,他总能精力充沛的骂人,逃跑然后挨揍。
这个优点也让他受尽了老P的折磨。
其实这片子再现实点儿,Mike应该早就决定杀人越货,赶早跑路的。
虽然他带着手铐,也没有穿鞋,但戈壁中干掉一个老头儿还是很有可能的。
但事实上Mike从来没有尝试灭掉老P。
他一直试图逃跑,仅仅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而已。
结果他遭了蛇咬,被送到了当初被他狠揍了一拳的女医生手里。
这个墨西哥女医生也够直截了当,等他清醒过来后马上回之一拳,再给他肿得发黑的脚上附送一壶滚烫的咖啡,Mike只有继续惨叫。
看到这里,不由不提及他们的过结:那女医生试图越境,在一阵疯狂追捕后,被巡逻美国边境的模范公务员Mike一拳打破了鼻子。
我住在边境附近的时候,听说过巡警对这种场面的描述:其实墨西哥人越境的时候,都有固定休息和隐藏的地点,里面水瓶和罐头垃圾成堆。
赶上墨西哥人拖家带口的越境,巡警当然不能用枪,只能干跑,如果侥幸抓到,遣送回国几个星期后,还是这批人孜孜不倦的继续越境。
这工作绝对是项让人脑袋大的生计。
所以可怜的Mike在墨西哥受折磨,真有点那个落平阳的感觉。
为什么说那个死掉的墨西哥人“神秘”呢?
因为他拿出一张照片,向老P解释里面是自己的妻儿。
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后面远远走来的是他本人。
要说是张全家福,男主人怎么可能距离将头那么远?
而且从墨西哥人和Mike的漂亮老婆一夜浪漫的经历看来,他不象是有性经验的样子。
但老P被深深感动了,觉得一定要遵循朋友的意愿,把他的尸体带到墨西哥家乡去埋葬。
但到了他所描述的地方后,却发现没有此镇,更没有此人。
所有的信息都是模糊一片。
5年的功夫,墨西哥人所描述的家园已经当然无存了。
老P找到几片断墟残壁,就确认这是墨西哥人的老家。
不知道老P是否相信这真的是墨西哥人的家,至少头脑发昏的Mike认为终于到了目的地了。
我觉得Mike你现在应该担心老P是否要杀你祭坟了吧。
否则千里迢迢把一个凶手拉扯到死者的最终坟墓前,还有其他什么深刻的意义呢?
老P是个不苟言笑的单身倔老头,使劲浑身解术把死尸做防腐,偶尔对着烂得挺有进展的死尸说说话。
综上所述,他就是一个变态老牛仔,在戈壁里寂寞惯了,居然有这么个怪癖好。
(有网友说他这么津津有味的折腾Mike,一定是看了Pepper演得Battlefield Earth,胸中有股恶气所致。
)Mike大概想忏悔多于想自己的结局,居然还很积极的和老P盖了房子,埋了死尸。
末了老P让他对着那张家人的照片跪着忏悔,“道歉,要么现在就下地狱。
”这家伙居然用非常客观的口气回答:“我不相信地狱啊”。
然后招来一顿恐吓的乱枪,Mike只有嚎啕大哭。
如果一定要用恐吓才能让人忏悔的话,那这眼泪鼻涕也就太廉价了。
更何况脖子上套着一根绳子,被马匹拖来拖去的时候,对崇高的忏悔真诚和想象力是十分有限的。
如果我是Mike,早就由悔生恨了。
所以我现在还想不通,那嚎啕大哭是否只是一种发泄。
片子开始有一段很让人丧气的厨房那个镜头。
不得不承认西方人对厨房的诱惑很没抵抗力,有各种杂片为证。
别想歪了,我说的是Father of the Bride那种片子。
在这片子里,明明是两个年轻漂亮,身材养眼的躯体,一个在漠然看电视,另外一个在几分钟之内解决问题,真的很不给情绪,而且在此之前臭男人和笨女人的各种坏毛病全部展现,目的是说明这婚姻有多么枯燥无味。
尽管如此,当Mike在戈壁上无意看到他老婆常看的肥皂剧时,久违的文明和安逸让他好好的辛酸了一阵。
片尾是个阳光和煦的早晨,Mike蜷在墙边,看着老P离去,居然觉得老P需要他的关心,于是大声喊了一句:Are u ok? 但他自己能否回家呢?
即使回家,他怎么再去寻找家庭的另一半呢?
这片子里的都是善良人,但为什么大家的道路都这么惨呢?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24北影节 缓缓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父女关系对我来说好像就是这样的。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电影那一刻,竟然有点感动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
北影节英嘉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3.5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