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2018过去之前看完这部很久前就想看的剧 之前YY各种百合但确实不是百合三角恋之类(虽然泪目但还是不想当鸵鸟因为之前都反复看过高分剪辑杀青特辑拍摄花絮并且对剧情大概有所了解 加之本剧就是典型正叙 导致看的时候木有任何悬疑感 有考虑过这么有意思的犯罪故事其实可以从黄大衣羊姐视角入手 先讲弟弟莫名失踪然后搞调查 调查中发现直美是弟弟的小三 然后后面又发现可能搞错了于是一路辛苦追真相 最后再倒叙一遍犯罪过程 让观众站在羊姐角度看可能更刺激吧 八过这样恐怕会减轻观众对杀夫CP的同情感 但是现在的叙事结构如同本剧犯罪手法一并有些拙劣啊然而还是要给五星 不光是因为是广末老师的戏 是因为故事和演员努力展现的层次性以及不完美的真实性 尤其是李虾饺和黄大衣角色的成功塑造讲真直美的角色固然是全戏(或者除李虾饺之外)可能最讨大部分观众喜爱的 本身就是个愿意为亲友抱不平出头的能闯敢干的人儿 讲真我甚至觉得这是广末老师众多角色中最像她本人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 太像了所以不太需要太多力气多做刻画 她欠缺层次感 可能除了杀夫现场她突然掉了一下链子有些怕了有些慌了之外 形象过于正向和完美 就是这种完美导致观者产生了强烈不真实感 因为木有看过原作 所以不知道是广末老师塑造不足还是原作形象乏力加奈子的话让人颇为欣喜 从一开始的完整受气包到后来逐渐的坚强化 尤其是杀夫现场的冷静沉着以及被刑警讯问的强抗压性 再到面对冒死拯救自己的亲友与隐约的渴望的爱情之间的犹豫 层次感极强 让人非常欣慰 觉得木有愧对直美的满腔热血与英勇献身这对杀夫CP虽然成了共犯 也就是传说中人类最为紧密的连接 可惜在剧中被李虾饺和黄大衣压戏不少有人说李虾饺是最近年代屏幕上塑造的最成功的中国人形象了 看过全剧更觉此言不虚啊 不但举手投足口音间相当有中国大妈特色 深层次的思维方式里的重感情直肠子小幽默等也是十分中国的 我猜原作本身比较懂中国人 然后淳子老师用自己无敌的想象把角色塑造的活灵活现 几乎每次出场必有亮点 而且她在本剧中的地位极端重要 从教唆犯罪到协助逃亡 不但是严肃犯罪戏的灵魂人物 更是缓和观众紧张感的一剂毒鸡汤最后说黄大衣 我通过这部戏彻底成了羊姐粉丝 最初几集她戏份不太强 自从中间犯罪完成之后她的作用重要了起来 简直就是沙威一般的对罪犯穷追猛打的存在 她虽然强干 但因自己掌握信息的局限性在侦破起初犯了致命的错误 导致了最佳抓捕时间的延误以及可能最终杀夫CP的落网 她又极为坚韧以一敌众 动用自己能想到的一切办法还原事实真相 是一个极为出色的替弟弟出头的大姐的形象 可能有些观众看到黄色确实产生心理阴影感 但我觉得羊姐塑造的该角色魅力十足 完全可以在戏的后半部让观众的心理天平持平 不至于太偏向杀夫CP一边整体来说 虽然故事是开放性结局 但在我看来 李虾饺加上黄大衣(虽然他们不是同一阵营的)在角色的层次感真实性上胜过杀夫CP一筹 本剧配角们真是出彩的让人哭泣 给双女主压戏不少十分 十分安利
既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为了不少人的童年阴影,那朕就不唤起你们脑海里不好的回忆了。
恰巧最近在看一部日剧《直美和加奈子》。
这部剧也是关于家暴的,但侧重点是讲述两位女主角怎么有步骤地杀人。
我们借由这部剧看看家暴这件事儿。
1家暴常见吗?
我们经常会陷入一种思维误区:如果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它就不具有普遍性。
可是有些东西你没看见,不代表它不存在。
<图片1>这是2015年腾讯新闻的报道。
红框的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位受虐妇女的话,那么,受虐人数达到这么多:<图片2>这又是什么概念呢?
<图片3>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声明:朕爱四川,采用数据仅举例用,不具针对性,非地图炮)换算过来,差不多一个省的人遭受了家庭暴力。
而被家暴的女性,有些秉承“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生怕别人耻笑,不敢向外声张。
2没文化才家暴?
家暴多发生在偏远山区或文化层次不高的家庭,比如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但受到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就没有了吗?
《直美和加奈子》里加奈子的丈夫服部达郎是银行的精英人士。
直美的父亲在市政府工作。
他们无疑都是外表光鲜的高知识分子代表。
<图片4>但家暴依然发生在他们的家庭,讽刺的是他们还是施暴者。
所以,家暴和没文化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如果影视剧不够说服力,举个现实例子。
李阳的家暴门,英语没了,只剩疯狂。
3家暴成因以两部电视剧为例<图片5>工作辛苦/压力大加奈子的丈夫服部达郎在银行工作,面临升职压力,回家看见妻子不爽就动手。
恕朕说一句,活着不容易,谁TM还没有点压力啊。
胖子吃口蛋糕都觉得鸭梨山大。
全世界就你压力最大。
奥巴马觉得压力大,受不了按下核武器,把平壤炸成渣渣沫沫,然后在电视机前痛哭流涕,全世界人民都觉得他可怜,原谅了他。
以“爱”之名还是要冯远征老师出镜啊。
安嘉和是个心理扭曲到变态的人。
他猜忌心重,控制欲极强,老是怀疑妻子跟别的男人好,即使是妻子跟路上的行人说一句话也不行。
<图片6>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导致家暴。
而所有的家暴无外乎是一触即溃的自尊心和物化女性的惯性思维。
4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听到家暴,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不离开他”。
腿长在自己身上,想去哪儿还不容易。
初次家暴后,施暴者会用这样的托词来安慰妻子,“昨天是我太冲动了,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典型的给一巴掌再给颗糖。
看着忏悔的丈夫,妻子会想起他们以前的过往,然后原谅了他。
<图片7> 可家暴就跟吸毒一样,一旦尝了第一次,接着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施暴—道歉—施暴—道歉—施暴,这样恶性循环会永远持续。
另一方的做法是什么?
相信!
她们会忘记上次惨痛的教训,继续选择相信丈夫。
他发过誓的!
他不会再打我了。
与施暴相对应的是,被虐者不断地进行自我说服。
<图片8>如果妻子想离开,脱离压抑、黑暗的环境,容易吗?
回答是:世界这么大,不是你想走就能走。
首先,施暴者会威胁恐吓,甚至威胁受虐者家人、朋友的人身安全。
<图片9>因为见识了施暴者疯狂丑恶的一面,即便施暴者只是口头过过嘴瘾,受害人还是相信他会疯狂报复,伤害家人、朋友,这反而促使受害人害怕,不敢走。
如果自己不能逃脱,为什么不寻求警察、他人的帮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事找警察”这句话并不100%适用家暴。
因为在警察眼里,这就不是事。
家务事能算事吗?
不算!
所以,董珊珊八次报警,数次逃脱。
她的一生却化作了案卷上这样一行字。
董珊珊,26岁,北京人,2009年10月19日因家庭暴力死亡。
她生前所受的虐待只能通过照片、施暴人丈夫的供述来呈现给大众了。
四川资阳李彦遭受丈夫谭勇家暴后,也曾寻求了派出所、妇联求助并留有记录。
当时法院认定家庭暴力不成立,原因是:证人与其有利害关系,派出所、妇联虽有记录,但均系其一人陈述,未曾调解。
日记、照片无法证明伤害系谭勇造成。
更多的人去寻求家人的帮助,得到的是“忍忍吧,他就是一时冲动”“等孩子长大了,你们就离婚”的回答。
在堵塞了任何的可能性后,受虐者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要么自杀,要么杀人。
电视剧里,直美想要帮助好友加奈子脱离这种环境,遭到加奈子拒绝。
加奈子表示自己如果能做,早就这么做了。
无意间得到上海老阿姨“提点”的直美,最后劝说加奈子杀夫,并与她合谋杀死了服部达郎。
<图片10>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
杀死恶魔何必要用玉石俱焚这种惨烈的方式呢?
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刺不到自己身上,我们就不会知道有多痛。
李彦的最终选择是杀夫烹尸。
她被绳之以法,判处死刑,后改为死缓。
结婚证不是家暴许可证,家庭不是法外之地。
我们庆幸有反家暴法的出台,或许落在女性身上的拳头会迟缓那么几秒,甚至减少几下。
但消灭它还要走很长的路,毕竟让禽兽弄清“别把自己当人,别把别人不当人”这个道理还是很困难的。
至于劝受虐者忍受家暴的人,请问把你和藏獒关在一个笼子生活可以吗?
————————————————————————我的公众号:朕有话要说坚持三个主义不动摇——不严肃主义、反鸡汤主义、宇宙大脑洞主义 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哈<图片11>
下文是该剧集官网上对广末凉子的一段采访翻译。
原文:http://www.fujitv.co.jp/naomi-kanako/interview/interview_01.htmlQ:《直美和加奈子》是广末凉子小姐你久违的连续剧作品。
A:是的,近期一直在家中作为妈妈照顾小孩(2015年9月生的第三个孩子),这个剧本很有特色,很对我的胃口。
Q:听说你阅读了奥田英朗前辈的小说原作,那么对于这部剧的脚本你怎么看?
A:这部剧主要面向女性观众,设定是一部悬疑片,但是我们不会刻意营造暴力、恐怖的氛围,这是导演和编剧以及大家的共识。
这部剧既有悬疑的因素,也很丰富的营造了人物形象和背后的故事,对于直美和加奈子(内田有几),通过两者的互动让角色形象更加丰满。
我觉得对于女性观众而言,应该会比较容易产生共鸣。
Q:剧中你所饰演的角色直美,为了守护密友加奈子,可以说超越了底线(打算谋杀加奈子的家暴老公),你对这个设定是怎么看的?
A:剧本里犯罪的部分,我自己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肯定的,所以对这部分的共鸣和角色扮演其实蛮难的。
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了竭尽全力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想要挣脱、重见天日,我觉得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努力去考虑能让自己真正幸福的道路,过程也许会很艰难,但这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个剧中直美和加奈子无可奈何的采取了犯罪方式,是无奈中的无奈吧。
另外一个感想,就是友情真的很伟大。
观看的时候,我们期待观众产生[我可能也会这么做]、[要是我,也肯定会这么想的吧]的想法和共鸣,萌生在电视机前支援直美和加奈子的念头。
这是我们期待的,这也是对我们的认可。
对于我自己而言,这是一个题材全新的作品和角色,不知道自己后期能演绎得如何,还是有些期待。
Q:你觉得直美这个角色,你有什么想说的么?
A:对比于温柔可人的加奈子,如果用色彩夏美,直美倾向于黑,是一个干练潇洒的上班族形象。
对于角色而言,比起单一的性格特色,性格中有一些复杂的成分在,会让角色更加有现实感和亲近感,比如说一个事业顺利、富有正义感的角色在无法理想化解决问题时,产生了些许阴暗面,这样的复杂性和反差会丰富人物性格,也更加考验演员演技。
直美这个角色就是这样的存在,导演提到了剧中直美和加奈子会有一些立场转变的场景,第一集中直美很显然是比较强硬的一方,而加奈子从初期的不知所措随着剧情发展也许会发生转变。
这种平衡感的变化和角色之间的互动我觉得是剧本和角色有趣的地方,是吧?
Q:我越来越对广末小姐饰演的直美感兴趣了。
A:在看剧本的时候,我觉得比起加奈子,直美和我自己的性格更加接近一些。
对于直美来说,加奈子所需要面临的现状是需要直面这个无法逃离的现实,直美会一直帮助她一起度过。
比如我重要的人遇到了挫折、受到了伤害,我会希望能够替她分担,这是人的一个本能吧。
直美这个角色和我自身的这个想法很贴合。
Q:最后一个问题,饰演家暴丈夫的佐藤隆太、饰演丈夫姐姐角色的吉田羊 、还有饰演对直美和加奈子产生很大影响的李朱美的高畑淳子,剧中真是实力派演员云集啊。
我想听一下下广末小姐和大家共演的一些感想。
A:佐藤桑在戏外其实是一个很温柔的人,在戏中饰演反派也很上手,我很佩服,这次他要分饰两个角色,很期待佐藤桑的发挥。
高畑前辈饰演的是李朱美,这是一个很具特色和典型的中国人形象,光想象就觉得很搞笑了,她和直美敞开心扉,对直美的犯罪行动(或者说对密友的解救行动)有着推动作用,我觉得这个角色只有高畑淳子最适合,和她一起拍摄很开心。
还有吉田羊演技非常优秀,这是第一次和她共演,很期待剧中和她的对手戏。
本文已发在桃桃淘电影公众号。
直美和加奈子的自由计划几乎是仓促中布置完成的。
受不了丈夫家暴的加奈子一开始就切断了退路:就算逃到天涯海角dv男还是会找到她,继续施虐,甚至威胁到她的家人,她能够做的很少,没有反抗没有说教更没有报警,虽说是隐忍和承受,却也是无奈中唯一不会伤害他人的选择……这也许是现实中大多数遭受家暴却不作为的人的内心写照,他们害怕却也勇敢,他们懦弱却也“坚强”。
不能让那个说他们对,也不能说错,矛盾才是事情的本来面目。
怀揣梦想却只能做普通工作的直美是不幸福的,当她重逢就是好友是多么开心,她不愿她担心,可一直在关心对方。
前面的部分可以说直美是坚强的,她真诚勇敢,细心体贴,这跟她幼时的经历有关——父亲是个dv男。
她知道母亲受过怎样的苦,她经历过那种担惊受怕,所以她也第一时间敏锐地察觉到了加奈子的变化:她在遭受家暴。
加奈子和直美的反抗也许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李社长绝对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而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
她小气爱贪便宜却也仗义直言不讳,她说:对女人施暴的男人没有存在的必要。
她说:杀了他。
她说:你欠我一个人情。
她也说:快逃。
说这样的一个看起来市井的人是人生导师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但她的一言一行都让人看的酣畅淋漓,真想让她披上圣衣去制裁真正的恶人,但是不可以。
林龙辉的出现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更加坚定了直美帮助加奈子的心。
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长的跟dv男一模一样,却又那么不同:他温柔善良,他偷偷摸摸躲躲藏藏,他喜欢加奈子。
斋藤女士也是恰到好处的出现了,她给了直美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模糊视线的机会。
在她们看来,一切都顺理成章,杀人抛尸伪装成携款潜逃,让林龙辉冒充前往上海。
而这个赌上一切为了自由而战的计划一点都不完美,唐人街有那么多人知道林龙辉偷渡客的身份,公寓的监控录像看得一清二楚,行车记录仪的记录暴露了行踪,还有dv男的聪明姐姐。
加奈子重生了,她终于可以喝上不苦的水了;直美笑了,虽然她有负罪感,但她没有错。
就算时光倒流,他们也会重新做一遍同样的事情,即使一点都不完美。
可这世界上又有什么是完美的?
事情败露是迟早的事,纵然死到临头,直美和加奈子依旧没有放弃希望,她们还有彼此有李社长这样的姐姐也有林龙辉的付出。
结局是开放式的,直美和加奈子笑着踏上去上海的航班,警察在人群中慌乱的冲出来,带着逮捕令和来自姐姐的愤怒和悲哀。
你说她们没跑掉?
谁知道呢,连直美都说,日本警察是很优秀的。
你说她们跑了?
是啊,至少加奈子喝到了甜甜的水,直美也辞退了并不喜欢的工作。
两个姐姐都拥有了想要的自由,这是自由之战谁管他犯罪与否,她们解脱了,剩下的就留给明天来解决吧。
《直美与加奈子》 议『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是友情、爱情、亲情等一切我们极重视的感情。
亲密关系在我们的人生发展上、稳定内心世界上有极大的效益,抚慰伤悲,技能、经济互助……我们需要亲密关系。
正确的亲密关系好像方鸿渐和赵辛楣,毛周二位主席,“璎珞和乾隆”。
这些亲密关系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爱与力量,促使我们前进。
错误的亲密关系是剧中的加奈子夫妇、东林党……随着错误,痛苦和仇恨亦是在加深着,最后是扭曲和不幸。
亲密关系首重人品、道合,技能与收入次之。
人品、道合决定了这段关系能够走多远,技能与收入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若是扛不过风险,如果二人足够团结,亦是不虚此行了。
《直美与加奈子》最终话上周四播出,不知不觉间,近三个月的追剧日子就此结束了,我仍然喜欢内田有纪的颜值,但本剧中最闪闪发光的是直美,世间最好的亲友。
从一开始被我忽视的外商部小职员,到后面屡屡给我最大的感动,不知觉间目光都转到她身上去了。
最终话里直美说出“我不后悔”时,那简直是种震憾,我没有当场泪目,也没有在之后回想时感动落泪,我只是顶着一张面瘫脸,上豆瓣网给这部剧打上最高的5分。
杨绛曾说“暴露社会的小说,牵涉到的方面越广,结构愈不易严密,作者不能用一个故事来包罗万象,往往就用一个主角来贯穿许多不连贯的故事。
”而电视和小说在讲故事这方面是类似的,以此而论,那些在弹幕里嚷嚷“犯罪手段太低看不下去”、“主角智商堪忧”的人,我怀疑你们没有好好看剧,《直美与加奈子》它就不是个侦探剧,故事的要点一开始就被说明白,所以杀人这件事完全不是悬念,作案手法简单又处处疏漏,全部摊开给观众看到,因此观看犯罪的过程中,观众没有悬疑只有方了。
它的看点不在于杀死DV丈夫的犯罪中的刺激、悬疑和推理,而是犯罪之中反射出的社会问题与人性。
请你们好好再看一次,这部剧值得。
作为对本剧的推荐,我想对没有看过的人说,虽然很抱歉这里提到一些剧透,但观看这部剧集仍然对你有好处。
不论你是在什么地方看的《直美与加奈子》,当你打开它的评论区,一定有人在说“无论如何,杀人是不对的。
”或者“犯罪就一定要被抓,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作为生活在当代法制社会的人,从方方面面的人生经验来看,有一种幻觉,法律体系是一个系统的、有逻辑的和无所不包的东西。
它给我们这样的印象:从一个条文到一个条文,从一个法案到另一个法案,法学家们已经研究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法律条文千锤百炼后已成定局。
法律书从地板堆叠到天花板,一串串的条文让普通人眼花缭乱。
可是事实是什么样?
今天之法律与三十年前的法律、五十年前的法律、一千年前的法律绝不相同,天朝与外国的法律绝不相同。
天朝反家暴法今年三月才推出,民法典更是自建国以来四次启动而至今未能修成。
我们在新闻里听说过,在某邻邦国偷一条标语要以颠覆罪被判十五年劳教,在世界上某些真理教的神权国家,一个女人要是控告强奸她的男人,需要四个成年男人作证,否则犯罪的就是她,应该被拿去坐牢甚至于杀死。
这种千奇百怪、时时变化的法律,它的神圣性到底在哪里?
《直美与加奈子》一共才十集,看完它不用多长时间,可能之后你会和我一样被评论区的争吵吵到心塞心痛,但也有可能和我一样认识到法律根本不是什么无缝的天衣,不但远远不完美,连现有的部分也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点一点积累而来,神圣的法律这种东西根本就不存在!
咬文嚼字的法律条文,不能揭示出现实生活中的苦痛、挣扎、反抗和血泪。
一旦想到这一点,也许你不但能享受到观剧的乐趣,还能得到一点勇气,不会因为开放式的大结局不如你的预期而心塞烦恼。
无论最后你站在羊姐的一方,还是站在杀夫CP的一方。
古歌中有唱到“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
”杀人是不对的,以暴易暴不是好的办法。
可如果在没有其它办法的绝境,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与自由,以暴易暴可以是一个选项。
当加奈子从“只有我死了,这一切才能结束”的心态转变为“一想到达郎不在了,我就有了很多想要做的事。
”作为观众,我有点感动。
当直美说“如果没有这么做,你可能已经没命了,如果我什么也没有帮到你,我不会原谅我自己。
我不后悔。
”我简直被震憾。
一个人,一个女人,在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之前,究竟要走过多么惨痛漫长的道路?
愿加奈子和她的婴孩,能从一个国度走到另一个国度,从家内走出到家外,没有人敢再打她和她孩子的主意,没有人敢、也没有人能够再殴打她、伤害她和她的孩子,愿普天之下,只有公理没有强权。
愿这样的理想世界早点实现,可在这之前,想要保护自己的人生没有什么不对!
想要弥补小时候不能保护妈妈的遗憾没有什么不对!
从你们认真想要反抗的那一刻起,就是走向自由的每一步!
直美与加奈子,我永远支持你们。
---------三观不正预警---------------- 作为观众,开始追一部剧集之前,我期待的不过是一点点的欢乐或者感动,多一点好笑的情节,多一点美颜(可舔屏),少少有一点感动最好,没有感动,也无妨。
没有期待过更多的东西,比如思考什么正义、法律和自由。
字幕组翻译好的大结局一出来,评论区和弹幕区都为到底是HE还是BE吵起来,我也抓着鼠标,扑微博、搜百度,看中日各国的迷妹迷弟们列举出的双方证据,以力证两女主是被抓了或是顺利地逃到了上海。
看得头昏眼花之后,开放式的结局还是一片迷雾,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我猛一抬头,发现夜已很深了,啊,我这是为了谁操这份心啊?
到底是为了谁,为了什么啊?
明明,在前两集,我还觉得加奈子不离婚太软弱,直美从劝说分手离婚到劝说杀人太惊耸。
在后两集,我还觉得加奈子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直美的人生完全被她毁了。
在观剧之前,主役的广末凉子于我只是路人,主役的内田有纪于我只是《伪装夫妇》里高颜值配角,观剧之后,越到后面越觉得直加组两人尤其是直美闪闪发亮。
明明,我是为了美颜(舔屏)而来,但最后我为这两人加油的时候已经与颜值无关。
闪光的是人性。
同为女性,我天然地倾向于直美与加奈子的一方;同为力气不如男人的女人,我天然地憎恶对女人施暴的男人;同为人类,为了自由,豁出性命也要反抗残酷压迫,这一点我感同身受。
在某一集,在结婚周年记念日的冬夜里,加奈子被殴打、被锁在阳台淋了一夜冻雨,当时的弹幕里有一条让我印象很深:“编剧请把我写进去当杀夫的帮凶!
”很幼稚吧?
幼稚!
我简直想给它点一万个赞!
所有这些幼稚、偏激统统都是人性啊,不能接受这些幼稚偏激的请绕道,因为我们不打算改。
如果想要与我们长久地和平共处于这个世界,请有接受这些不美好人性的觉悟。
我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
剧情丝丝入扣,我在看的过程中一直揪着心,不知道最后女主到底有没有被抓到,几度想要查豆瓣看剧透,好不容易忍住看到结局,竟然是开放式结局……好吧,那我就当她们没被抓住,而且亡命天涯成功吧……看评论很多都不理解家暴何至于杀人,我只想说,不是当事人,谁也不应该轻松地说出这种话吧……杀人对普通人来说是多么恐怖的事,她们依然执意执行了,若不是被逼到无路可走,怎么会走出这一步……这部剧有意思的是,所有的关键人物都是女人,被家暴的是女人,帮助被家暴者的是女人,想要掩饰家暴的也是女人……呵呵,真的很反应现实了……李会长这个豪爽的中国大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她和林桑身上都有着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但她听说家暴的事后说:“要是被揍了就揍回去,打不过就叫上家人一起打,家人不帮忙就叫上朋友打回去。
”这种话我不知道上海女人说不说得出来,我们湖南女人绝对是这样的……谁敢揍我我就揍回去,揍不过就叫上家人朋友来帮忙给他颜色瞧瞧,才不会乖乖被揍呢!
这一点确实很像中国女人尤其是中国大妈的性格呢。
连着两天一气呵成地看完了。
对日剧的印象都是表演很做作很出戏的感觉。
但是这部剧却让我觉得很真实。
演员的表情很贴切,少了别的电视里面的那种客客气气的感觉,该软弱时软弱该虎视眈眈时霸气十足。
还有人物的心理发展。
一开始加奈子是受害者、被迫害的角色,唯唯诺诺不敢反抗,只能对关心自己的好友大吼着压力太大,实施计划的时候直美退缩她在千钧一发的果断,最后为了守护自己的孩子面对丈夫姐姐和警察咄咄逼人的追问始终不松口。
以前总是觉得为什么女人面对家暴要妥协,该离婚就离婚。
可是现在觉得这种想法才是太天真了。
每个人面对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心里最重视的东西也不一样。
且不说呗被家暴的女人是否知道自己的状况,哪怕在日本文明程度这么高的地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明白自己的人身权利却还是不敢提离婚,她害怕丈夫的报复,担心自己不知道如何一个人生活下去,只能寄期望能跟丈夫继续下去。
感情这个东西很难说,你以为自己会怎么怎么样的去处理好各种关系,可是当事情真的来的时候,你未必能像之前想的做的那么好。
看猎罪图鉴的时候,一个案子是两个女生联手干掉了家暴男,一下子想起来直美与加奈子这部剧,又找来看。
其实直美和加奈子设计的所谓“让家暴男永远消失而又不被抓到的”作案手段还是比较稚嫩、漏洞百出的。
但是成功干掉家暴男的时候剧集才刚刚过半,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作案成功后并不是一了百了,两人迎来幸福的新生活。
作案后面对家暴男家人的步步紧逼、家暴男工作单位的调查,直至后来警方的介入,二人的活动才是尤为精彩的部分。
直美是整个事件的发动者。
目睹好友的艰难处境,她积极热情仗义相助。
但其实从后面能够看到,这其中除了对好友的关爱之外,还有一种补偿心理。
直美的妈妈也是家暴受害者,但当时她什么也没能帮到妈妈,所以当好友面临同样险境,她迫切希望能够助好友一臂之力,弥补内心深处那一份内疚和遗憾之情。
可是真正实施杀人的时候,她也会有犹豫害怕,我觉得这十分真实。
因为相较于加奈子,直美毕竟是局外人,她和家暴男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和仇怨,杀掉这样一个无关的人,尤其是直面他的死状,不仅可怕恐怖而且会使她一生和强烈的负罪感、不安感相伴,而支撑她此次行动的仅仅是友情、侠义之情和内心弥补遗憾的愿望。
直美愿意为加奈子做到这般番,也足见二人感情深厚。
再看加奈子,一开始对遭受家暴的事情隐瞒,在好友提出要帮助她时也一再退却回避,持续忍让并寄希望于家暴男痛改前非。
但当现实一次次给予她痛击以及好友的坚持下,她内心那份对新生活的渴望终于支撑她成为一名坚定勇敢的战士。
显然在实施杀人和埋尸的过程中,加奈子占据了主导地位。
对她来说,这是对直接压迫者的正面反抗,此次行动能带给她的是明显优于现状的新生活。
所以她在作案时和作案后和直美是两种状态,她毫不后悔,也没有很强的负罪感,反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我觉得剧集在对二人案前案后心理状态的体察都是非常细致入微的,也十分符合逻辑、贴合人性,所以角色形象树立的非常真实丰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观众会有比较强的代入感,也会和剧中人物产生较强的同理心、共情心。
我看到两位美丽姐姐干掉家暴男的时候,真心为她们感到痛快和高兴,后半部分看到她们不断编织谎言应付各方的时候又十分紧张,真的是心都揪到一起了,最后又为两人互相扶持互相救赎的姐妹情深感动到落泪,希望她们能够成功开启新生活。
当然这也离不开两位大美女的成功演绎,人美演技又好,真的很难不喜欢!
这里再点名一下猎罪图鉴里的那个案子,前妻和现女友出于受同一个男人暴力对待,见过一次面后就决定携手作案,而前妻明明已经脱离了家暴男,她参与作案也仅仅能够使现女友情况改善,明明摆脱家暴男是为了自由的更好的新生活,却甘愿为了现女友顶罪,葬送来之不易的自由,而且她和现女友也没什么感情基础,要说就是心中有大义想要帮助一个受苦的女生也可以,但总觉得这个人物好的过分不真实了,让人很难共情,“girls help girls”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上挂着的美好标语。
我是看完《我的危险妻子》去补的这部番剧。
这两部日剧可以作为上半年日剧里最受人关注的两部社会派题材。
虽然在评分上《我的危险妻子》比《直美与加奈子》高一些。
可我感觉,《直美》这部,在剧情发展与人物设定上比前者更加成功,特别是她给了我一个很正确的三观。
这部以家暴为题材的日剧在近些年日本少有出现。
我唯一看过的另外一部就是荣仓奈奈的《为了N》,不过荣仓这部剧情进展太慢,而《直美》则在每一集的设定上都有不俗的表现,每一集都有高潮,都有悬念。
而且剧情进展非常合理,里面加奈子从最初不断忍让,以及想出各种办法去逃离、去反抗到最后都宣告无效。
直到最后杀死DV男,又到后来被姐姐发现出逃,在剧情过渡上非常合理,并没有什么不顺之处。
而且,里面的配角,中国大妈的形象塑造非常鲜明。
1)关于杀人从杀人手法上看,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杀死DV男,再让人误以为是出逃中国,这一点的设定虽然很巧妙。
不过,在作案中留下了很多证据,也让剧情不会朝着如何完善杀人手法的方向展开。
可是,我认为,整部剧并不是让我们去欣赏完美杀人方法的。
更多的是让我们对家暴这种现象去思考。
这部剧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在看的时候,我们的内心肯定是希望两位女主能够顺利逃脱,可是又会说服自己,这毕竟是杀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果杀了一个应该杀的人,是不是可以从感情上认为法律不应该判罚。
于是结局好像给了我们一个双向选择,可以认为是被抓,也可以认为是顺利逃脱,这一点要自己去说服自己。
(不过从里面大量的细节可以看出,两位女主是顺利逃出的。
)可是就像里面阳子说的,不管达郎怎么对你,他毕竟是我弟弟。
这也是对杀一个坏人,是否应该受到法律制裁最好的解答。
杀人这么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论是因为什么理由都不能成立,即使这个人多么十恶不赦。
仇恨不是解决事情的唯一途径,不过我不想去讨论这一层面的道德问题。
这部剧很好给了我们诠释,阳子在里面设定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每个人看是不同的。
就像《死亡笔记》一样,到底里面的杀人是不是正确,每个人都有看法。
里面L和夜神月谁才是最应该死去,也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解读。
而阳子在最后机场无助哭泣的一幕,是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作为传播媒体,特别是日本对道德拥有比较传统理念国家,在拍摄这方面剧上剧情设定一定是会让犯人受到惩罚的。
这才是比较正确的三观,没有任何一个人活着是多余的,正如没有任何一个必须被杀死。
2)关于友情在结尾处,加奈子对直美一直抱歉,说把她的人生毁了。
直美则说,如果不管加奈子,她会更加后悔。
这一点看上去很荒诞,毕竟在真实的世界中,不会有谁会为了自己好友把人生都赌上。
可是,电视剧是高于现实的,这里大家不要有什么百合的思想加入。
抛开杀人这种事情,在现实中,友谊达到如此程度的确非常令人动容。
这部剧给我们看到的是真正的友谊,可以超过爱人的信任。
虽然整体上讲,剧情设定与进展还是很不错的。
但也会有一些瑕疵,就比如杀人这件事,怎么想在剧情上还是太突兀了,好像李社长一句话就把直美引入杀人这唯一的一条路,而且加奈子那些达郎会把她抓回来、不肯离婚这些设定,都是自己的想象,也都是一个人在承受,到后来加奈子只有杀死达郎这一个途径显得不是特别符合逻辑。
我觉得如果在剧情上,能够把这一点圆满一下会更好。
可也不能算影响整部剧的发展,这部剧在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后,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三观。
总有人主持正义,总要有人会为失去亲人难过,也总会有人为了自己的生活想尽办法。
如果真的被抓,请让古美门帮她俩辩护。
我在看这部电视剧 2016-10-21 。16冬
最后一集尸体被发现 两个人逃出机场出境那段我紧张的都不能呼吸惹……!作案不太高明啊bug 好多 一想到内田姐姐现在的男朋友是柏原崇 真是什么剧情都能原谅了
整部剧都在紧张,最后虽然开放式结局,但分析两人轻松的笑和脱下的外套?难道是成功逃跑?但是阳子的笑又让我怀疑。总之很好看!!
一般
看了六集,不打算再浪费时间了。四不像电视剧。说犯罪剧,主角智商、手段明显不够,说女性剧,对二女的背景、心态挖掘都深入不足,加奈子的家庭关系完全不涉及,好像是个孤儿一样,说伦理剧,对人物的刻画又偏向于平面化,有冲突而无挣扎。几位配角表现出彩,胜过二女主。
给高畑淳子点赞
低智商犯罪……
我觉得编剧还是将中国顾客刻画的入木三分的哈哈哈哈
现在日剧都是百合CP,不过我就是好这口,一起杀死DV男
这是个鸡吧结局,全程跳着看就好,要黑中国人至少把你们的舌头拉直了好好学几句普通话,也是鬼子写的汉字真鸡吧丑
剧情有点慢 凉子转型后一直适应不来 她永远是心中那个绿介刑警里的俏皮girl 希望她不要老去
两人挖坑后看夕阳那段,我哭了,正好是朋友经历的一段黑暗时间,只是境况不太一样。虽然不是直子去帮她杀人,可也尽量去帮她了,而她也不是加奈子没那么惨,明明可以有新的出路和选择,我不明白她为何拖到现在,似乎很多中国女性都是如此……
上海大妈2333333
叙事风格还是很重要的,完全没用剧情张力,类似综艺节目的情景重现,是要人抱着同情心才能看下去吗?
凉子姐姐美呆,高畑淳子演技最高可爱炸
除去前面杀人啥的剧情漏洞不说,后面被抓简直是必然啊,就不能动作麻利点,被发现了还要过个夜再逃命
你们要杀人运尸都不看看有没有摄像头的么...关键是就这样都还没被抓,也真是捉鸡.....
杀人杀的太粗糙逃得也太粗糙了 上海大妈可爱www
所以究竟是为什么一定要等到第二天下午才能走?我隐约觉得编剧脑袋被门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