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女贞德
Jeannette,圣女贞德的童年(港),摇滚少女圣贞德(台),Jeannette: The Childhood of Joan of Arc,Jeannette
导演:布鲁诺·杜蒙
主演:莉莎·勒普拉·普鲁多姆,珍妮·沃伊辛,露西尔·高蒂尔,维多利亚·勒费布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7
简介:1425年,法国百年战争期间,少女贞德只有8岁,她在一个小村庄多雷米生活,每天照看羊群。有一天,她告诉她的朋友奥维耶特,她已经不能忍受英国军队对法国人民的摧残。然而修女太太热尔韦斯却试图跟这个年轻小姑娘讲道理,告诉她不要试图去抗争。但是贞德已经准备好拿起武器,跟英国军队对抗到底,带领法国走向解放。详细 >
真的是缘,我这两天正在构想这样的场景。电影使我快乐。
杜蒙说他把原剧作里看不懂的地方都变成了音乐,以便让观众"感受"而非"理解"佩吉语言的诗意。且不说这种效果的语言限制,他亦不能解释导演和作曲是否在这过程里已发挥了“阐释”的功能。也许他的确创造了一部发生在此时此地的影片,观众被困在这出中学音乐剧制作里,为青少年尴尬的装大人行径鼓掌喝彩。
写了长评!
一言不合就尬舞,中世纪金属,杜蒙的脑子被驴踢了吗?
杜蒙试图在同一个真实情境下 通过跳跃的质的对比,达到一种“触情”的东西 ,已达到他构建影像生态的目的。为了让不同的质共存在一个空间中,他选择了感知-影像的视角来构建深焦图景 :这是最高形态的蒙太奇
重金属摇滚尬舞尬唱疯癫版《圣女之歌》,法国英雄贞德在战功彪炳前鲜为人知的童年,rap社会摇怎么随性怎么来,极力亵渎宗教的庄严肃穆。看过关于中世纪儿童十字军东征的文章,更坚定了对贞德的故事质疑的立场
杜蒙可能是我看过最奇葩的导演,其实就是一部小剧场先锋话剧。用后现代的形式讲述贞德这个古典式故事。说不定杜蒙就觉得贞德非常有摇滚精神,所以整了一出融合重金属、rap、现代舞和甩头的戏。确认过风格,是找福茂干架的人没错了。
又唱又跳的,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吃了摇头丸吗
杜蒙这十年找的演员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神经质又偶尔突然正中核心。和宽宽对应,交叉拍摄大概也意味着什么。这部感觉还是更像玩的实验品,半成品。
形式怪诞到无法分清恶搞或解构的界线,几乎找不到什么角度去进入这个世界,只剩下在重金属甩头和严肃唱词之间勉力维持不笑场和不瞌睡的尴尬。
哈哈哈哈哈服气的 牛皮 杜蒙牛皮
【B】一部分原始的召回,是定格的、装置艺术的。一部分后现代的排演,是嘈杂的,动作化的。比起啼笑皆非的魔性摇头,下腰的动作才真是非人又迷人啊。
哈哈哈哈,形式非常有趣、内容非常有趣、导演非常放飞自我,来!每年这样的片子给我再来两打。
小孩子演技好烂
在半睡半醒间欣赏完了一部黑色摇滚音乐剧。@BIFF
风格太朋克了,难以理解。
汤浅的平家物语类似,旧酒新瓶
曾经看过一个乡村剧团的歌舞表演,这部电影终于让我找回了久违的那种感觉。如果是个无名之辈拍出的这片子,一定会被观众和影评人集体嘲讽到精神失常后披头散发地跟着一群羊跑到沙漠中尬舞三天而死。
用摇滚来诉说痛苦
★,结合宽宽/玛鲁特,杜蒙近几作不仅全面完成了对演员肢体动作与口语的双重训练,更依据肢体动作的自发与否(或音乐节奏触发),口语表达含混囫囵与否(或清晰坚硬),分化出两套表演机制,是上个年代创作能力最高的导演。务必一次性看完,因为不仅吟唱,人物的对话与自白都处在演出节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