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按权重给分:故事4分,肯定的地方在于主线剧情首尾,各种角色最终都给了交代;手法2分,阴阳两线的真假叙事套路十分明显,以至于我倒是期待着导演能不能考验考验观众的理解力;人物3分,敬的是鬼神诉的是人心,毕竟能播出的门槛儿立在那里,“不能成精”的解决方法便是“心中有鬼”,所以人物刻画中规中矩,有内涵深厚的,也有生搬硬靠。
这样算下来应该给3分,多出的1分给前景,若是有足够的时间和预算,这么好的题材可以拍成爆款网剧,让迷雾越走越浓,让人心越挖越透!
这几年这么忙活,崔走召是不是以后要出一本《我当网大编剧那几年》?
尚老爷子不错,一个人挑起了整出戏,人家好歹国家一级导演,这是给了多大面子。
其他人太拉跨了。
主线没大毛病,但是很多细节要改,正好今天有时间,简单念叨念叨。
以下剧透,不喜勿看。
首先说光影,兴安岭老林子能那样吗,别说兴安岭,任意一个老林子的光影都不会是那个效果,一味追求强对比色烘托恐怖效果的结果就是失真;再说方言,一个东北屯子里说啥口音的都有,就是东北味没有,您当是德云社兴安岭分社呢?
然后是人设,当过战地记者的大侄子不知道马上上位止血,事后还扶着二爷一起往外走,没出林子,您俩就得找马克思他老人家报到去了;龙脉的守护者,见面没超过几分钟,就把自己的隐藏职业和守护宝物告诉一乡野郎中,活够了吧,还给金豆子, 不露白不知道吗,这是告诉郎中我这就是有金脉,妥妥哒;都说了李郎中只给牛马接过生,这咋就给人接生上瘾了呢,屯子里的产婆不得站您家门口骂街去,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您都杀人家两次了;春生就算去冒充了几天永庆麟少爷,也没时间学习伏尔泰诗词吧,再说还用错了;龙脉守护者的大闺女就算深藏树林里,还能那白净,天天吃穿貂、啃参、吃乌拉草还是咋地?
还有康熙爷也是,您赏地就赏地,还派一家手无缚鸡之力之辈看守龙脉,要不大清朝亡了呢,都是您害的!
特效就不说了,网大顽疾,偏方都治不好啊。
全片就一句话最靠谱,天下无鬼神,有的只是人。
狐仙说了,我是建国前成的精,那抬轿子的不是纸人,是先秦传下来的机关人猴子说了,我没成精,只是知恩图报通了灵女子说了,我不是鬼,只是老树的记忆,不要太在意野鸡脖子也说,我不是不想吃二爷,二爷是圣人,不能吃话说回来,二爷,您说您在山里活了大半辈子了,这一嘴京腔是不是小半辈子在北平学的,又一嘴地道胡子话那肯定也是回山里前闯江湖学的,那为什么又要回山里呢,避祸还是为情所困?
虽然没说,在下斗胆一猜,肯定是一番白衣飘飘、快意恩仇、血雨腥风、儿女情长的光景!
那现在,敢问二爷,您猎的可是寂寞?
关于几个故事的正反面有很多人议论了,我不做赘述。
在这里把故事时间线和主要事件画成图,大家一目了然。
欢迎讨论,我写字不好看,耐心看吧。
结论和时间推导都在里面了。
故事从发生到最后的爆发结束不超过六年。
妹子和春生都没变老,苦等了几年。
战地记者至少20岁,与妹子同龄差不多,不可能是妹子的儿子或者弟弟。
之前看到某软件有一个分析豆瓣给电影低分的用户都是些什么群体的话题,说这群人是没看完就刷存在感的屌丝什么的,说豆瓣早就变味了,还不信,寻思玩豆瓣的人总比离了网络梗不会说中国话的微博用户强吧。
今儿来一看这电影总体给分六分?
惊了,这甚至不能比那些娘炮流量的院线强吗?
醒醒吧,大清早就亡了,你们geigei被抓了跑这泄愤了还是怎么滴,给低分的都是傻逼,就这样。
近年怪兽题材火爆电影市场,各方均认为大多题材已被充分挖掘,难以出新题材时,《兴安岭猎人传说》横空而出,印证了每个题材都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
不过,在现实环境下,由于众所周知的审核因素,该题材过审窗口定会很狭小,除非故事确实讲得足够优秀。
咱们先来论述这部民间传说题材的改编电影。
背景故事里,地点选择了对于大多国人来说,足够知名却又充满神秘的兴安岭地区,再搭配一向和深林野兽为伴的猎手形象,以及众口铄金的神秘传说志异故事,三者构成了一副充满悬疑神秘气息的东北山林传说图,这样新奇的角度切入,满足了近年被玄幻、怪兽冲刷视线的观众口味,引爆了众多自来水纷纷讨论,口口相传的互联网链式反应加速了电影的火爆程度以及进一步的破圈。
接下来故事的讲述就更加有意思了,环中环、套中套的讲述方式,搭配情节转折的惊悚感,活生生让观众跟着导演的视角一步步深入故事内核,在突然被吓、意想不到、感叹感慨中看到了渐渐清晰的迷雾中的真相,而那真相才是最让人胆战心惊的“恐怖故事”。
电影最后,一开始让人害怕的神秘大马猴,却从神秘通灵物种,变成了“重情重义大马猴”,而在我们身边,看起来人模人样的同类,却成了最惊悚可怕的恶鬼。
不由得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影片对于民间志异的祛魅,也值得一提,时至今日,互联网上仍然散布着大量灵异故事,该片将东北地区的灵异传说摆到了台面上来,由当地最负盛名的老猎人牵头,破获了一桩桩奇异小故事,进而拨开云雾见真相,将一个饱满圆润充满人性的故事展现出来,不得不让观众跟着电影叙事叹服一句:这是人吓鬼,可不是鬼吓人。
就在去年2月份一部名为《法医宋慈》的网络大电影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大”,影片凭借不错的质量,让很多观众一改对“网大”固有的不良印象。
紧接着在3月份一部翻拍版的网大《奇门遁甲》上线,神奇的是影片居然凭借自身的超强实力,在口碑上一举超越了2017年由袁和平和徐克联手推出的那部同样是翻拍的奇幻大片《奇门遁甲》。
从种种迹象表明,网大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电影模式的布局,网大跳过了实体院线的环节,采取直接在网络上播映的方式,在某种程度来说,网大在风险变小的同时,还提高了观众观影的便利性,可谓是一箭双雕。
进入2021年,电影圈的票房厮杀依旧足够惨烈,在争夺观影群体的战争中,基本上还是那些大片的天下,一来是他们拥有更广阔的资源,二来是他们拥有更强大的实力。
不过,事情总不会那么的相对绝对,总会有异军突起的时刻。
2021年4月1日,网大《兴安岭猎人传说》登陆线上,这部主打惊悚和悬疑的影片,并不具备强大的阵容,整部影片名气最大的演员也就是饰演男一号刘二爷的老戏骨尚铁龙。
影片以民国时期偏远的东北兴安岭老村子为故事发生地,尚铁龙饰演的刘二爷是老林子里闻名遐迩的老猎人,在处理一起谋杀案的时候,一起关乎利益争夺的大战逐渐浮出水面,而真相令刘二爷震惊。
影片采用了从头到尾大幅度的深色色调,来衬托惊悚和悬疑的氛围,其实影片虽然仅有不足90分钟,但是并没有特意过多的去故弄玄虚,相对来说比较直截了当。
影片的故事采用了交叉叙述方式,这主要体现在惊悚和悬疑上,其中惊悚部分体现在复仇的大马猴、突然出现的巨蛇及几段讲述的恐怖故事,悬疑部分则体现在神秘的凶杀案和疑似阴魂不散的神秘女子。
从特效层面来说,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制作,而且在细节上看也有明显的瑕疵,但是好在非常的用心,经过最初几年的摸爬滚打,影片的导演刘轩狄也是沉下心来,在内容上下起了功夫,所以相较于他之前的诸如《鬼话怪谈祥云寺》和《伏妖白鱼镇》来说,进步可谓是质的提升。
《兴安岭猎人传说》在网络上映8天,分账票房就超过了3000万,成为有史以来首部用最短时间实现3000万票房分账的网大。
能够做到这一点,这部影片还是充分显示出了“内容为王”的强大力量,对于刘轩狄来说,可喜可贺,对于他的很多同行来说,不得不说是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END】
值得鼓励!
情节构造真的不错。
特效没办法,经费在那摆着呢,不可能有多好。
唯一出戏的就是非要整个老外,没什么用处。
部分情节转折有点生硬,让人感觉缺失镜头的感觉本来看的时候就是无聊点着玩的,没想到看进去了。
这要是按院线片来拍多给点经费多打磨打磨剧本的话,会更出彩。
刘二爷这个角色塑造的好,演员选的真好,老爷子带了狗皮帽子再抗把老套筒,简直了
真实的故事发展顺序,几年前,守山人的女儿,爱上了邻村的穷小伙,还怀了身孕。
而当小伙得知宝藏的事以后,就向守山人提出要把宝藏挖出来,结果被守山人一顿毒打,小伙因此怀恨在心,抛弃守山人的女儿,独自下山寻找发财机会去了。
一个雨夜,投宿到一个老太太家,得知她家的孙子是一个军阀很久没见的儿子,只有一个肚兜作为信物,于是心生歹意,杀死了老太太和孩子,拿走肚兜,冒充军阀的儿子 守山人的女儿快要生了,为了不让外人知道,连接生婆都不敢请,只好去找土郎中,事后还给了他一袋子金豆作为封口费。
守山人走回院子,发现一个受伤的小马猴,精心照顾下,救了它一命。
女儿受了刺激,精神失常,根本照顾不了孩子,就骗他的女儿说,生下的是一个小马猴,还雕了一个木头婴儿给她。
这几年,小伙冒充戴家少爷,可是一直不被重视,心里始终惦记着深山里的宝藏。
三个月前,戴老板生病,小伙终于等来机会,找人冒充大夫,骗戴老板说只有人脸树上的果实能救命,于是回到村里,找到郎中和村长,让他们去骗守山人的地契。
土郎中和村长没有想到,面对5000大洋的诱惑,守山人根本不为所动,村长见事情办不成,动刀杀了守山人和他老婆,小孩子趁机跑了出去,结果被土郎中的老婆截住,拉进旁边的仓房害死了。
小伙,也就是小戴老板,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害死,他的眼里只有藏宝图。
红衣女人站在树下,虽然疯了,可看到心爱的人骑着高头大马回来了,禁不住上前去问,“你咋回来了”?
可是父母和小男孩的惨死让她害怕,不愿意相信这就是那个自己曾经爱过的男人,浑身瘫软跪在了地上,嘴里还喃喃得到说道:原来不是你。
曾经爱着的那个人再也回不来了,即使站在眼前,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人,随即又笑了,这样的一种自欺欺人,心痛的感受,又有几个人能体会呢?
为此放下这段感情,万念俱灰,留下了眼泪。
这一切都被树上的大马猴看在眼里。
小戴老板拿到藏宝图回了城里,开始物色能为自己寻找宝藏的队伍,于是找了光头这一伙盗墓贼。
土郎中和村长也回了村子,看到土郎中得到地契,发了大财。
村长心生贪念,杀了他们一家三口,还说他们家招惹了不干净的东西 为了掩盖自己杀人的事,就说是闹邪病,村长还请来一帮跳大神的,整整折腾了一天。
热闹的人群引来了大马猴,还在土郎中的家里撒尿。
正巧猎人刘二爷也赶来了,发现了柴火上的马猴尿,于是做了一个更大的场面,终于用笼子抓住了大马猴。
虽然被困住,但是看到杀害自己恩人的凶手,大马猴再也控制不住,打破笼子冲到村长面前,撕碎了他的喉咙。
大马猴报了仇,离开村子。
刘二爷也要走了,土郎中的侄子想知道二叔到底怎么死的?
于是跟着刘二爷一起进了山。
光头一伙盗墓贼收了小戴老板的钱和地图,进到深山寻找人脸树,夜宿破庙,遇到守山人的疯女儿,半夜,胖子起了色心,把她强奸了。
这事正好被一个良心未泯的盗墓贼撞破,喊来了老大光头,可光头却示意胖子杀掉守山人的疯女儿。
光头一伙离开破庙,路上遇狼,恰巧被猎人刘二爷和小记者所救,胖子以为他们两个也是同行,来寻找宝藏的,就炖了毒蘑菇汤。
还好被刘二爷看穿,暗示小记者,两个人安全离开。
没走多远,盗墓贼就起了内讧,胖子打了那个良心未泯的盗墓贼一枪。
听到枪响刘二爷和小记者也往回赶,正好看到躺在地上的盗墓贼,手里还握着守山人女儿的半块玉佩。
盗墓贼一伙继续寻找人脸树,路上遇到大蟒蛇,结果,一个盗墓贼被蟒蛇吞了,胖子和光头误打误撞找到了人脸树,树下走出一个守山人疯女儿,嘴里还一直重复着,“你咋回来?
”光头和胖子被吓得失魂落魄,刚一转身就被巨蟒吞掉了。
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被刘二爷和小记者看在眼里,可他们不知道在神奇的人脸树后面,大马猴正在盯着他们,这里出现的守山人疯女儿,是大马猴那天曾经看到的。
大马猴能通过神树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重复出来 小戴少爷故技重施,又雇了一个演员骗商会会长,说只有人脸树上的果实才能救命,会长已经病入膏肓,只能选择相信,把扳指给了小戴,让他搬兵去找人脸树的果实。
大权在握的小戴,毫不犹豫地干掉了会长。
同时小戴也收到了光头一伙的消息,虽然只有一个人回来,但是已经确认了,人脸树确实就在森林深处,只是还有一老一少两个猎人在碍事。
刘二爷和小记者在河边救起一个年轻人,两人发现,这个人戴玉佩和守山人女儿的是一对,就先把他送回村里,这个年轻人就是小戴会长。
这个小戴会长还派人扮成邻村村民假传消息,先把刘二爷骗走,然后再忽悠小记者带自己去找人脸树。
路上刘二爷感觉方向不对,率先识破对方的诡计,把预先埋伏好的坏人都收拾了。
刘二爷赶回来救援小记者,不想却被包围,被洋人一枪打中,多亏大马猴及时出现救了刘二爷和小记者,大马猴和洋人同归于尽,一起掉落山崖。
小戴会长慌不择路,结果意外跑到了人脸树下,却看到守山人的女儿从树后走了出来。
小戴会长下意识地喊出:你还要缠着我么?
满脸愤怒,说着就把刀向守山人女儿的身上挥去。
穿过小戴会长的身体,守山人女儿的身影也消失不见了。
小戴会长崩溃了,刀也扔在了地上,跪在地上不断哀求,这时巨蟒从旁边窜出,一口把他吞了下去。
天亮了,守山人女儿的身影也在阳光下随风飘散。
小帅对大马猴的死感到遗憾,回去的路上,听到森林里的叫声,老猎人告诉小帅,大马猴不止一只,多着呢!
电影里大马猴和人脸树都是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人,他们就是兴安岭的化身。
今天聊聊电影《兴安岭猎人传说》。
片名Xing-An Ling lie ren chuan shuo (2021),别名猎人传说之兴安岭。
这是一部国产网络大电影,而且是拍摄的恐怖元素题材。
按照观众们对国产网大和国产恐怖电影的常规经验来看,本片属于两种烂片群体的叠加范围,应该毫无疑问是烂中烂。
可《兴安岭猎人传说》偏偏不同于那些妖艳烂片,拍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完全没有落入烂片陷阱,反倒是全片一直给观众带来惊喜,让人大呼有趣。
国产恐怖电影有一个绕不开的“紧箍咒”,那就是“建国后不能成精”。
不能用鬼怪妖精吓人,也不能玩一惊一乍的跳跃式惊吓(Jump Scare),仿佛国产恐怖电影先天就陷入了无法发育的陷阱。
国产恐怖电影也只能靠着人吓人加精神病来自娱自乐,这也一直遭人诟病,成为烂片代名词。
《兴安岭猎人传说》另辟蹊径,在符合常识的前提下,加入各种民俗怪谈,真相和谎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东北“皇围猎人”的神秘传说。
影片以最后一代皇围猎人刘二爷为主角,串起了四段小故事。
而四段小故事结合起来又构成了一个完整故事,在骇人的表面故事之下,隐藏着令人唏嘘的险恶人心。
影片中特效算不得精湛,甚至可以说算得上简单。
简单的特效并没有成为限制影片效果的短板,反而成为烘托恐怖气氛的利器。
此外影片还选用了惨绿的色调,搭配低饱和度颜色,成功搭配出民间鬼故事的气氛。
“以鬼眼看人,遍地都是鬼;以佛眼看人,众生皆是佛。
”心外无相,相由心生。
守规矩的人在规矩框架下安稳做事,老林子都看在眼里,自己也过得安心。
不守规矩的人满心痴嗔贪,越玩越大,总有一天会惹到惹不起的事物。
影片完成善恶有报的轮回,也算是给那些坏人实施了惩罚,只是苦了那些枉死的被害者。
世上无鬼怪,有的只是人。
构成故事主体的是人,人的好坏会决定故事的走向。
一切光怪陆离的奇闻轶事都是讲述者别有目的的宣传手段。
就像《罗生门》一样,每位讲述者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讲述故事,在不影响大体情节的情况下,美化涉及自己的那部分。
在《兴安岭猎人传说》里也一样,当事人假借民宿怪谈的外衣,包裹住自己的种种恶行,让自己的一切既得利益变得名正言顺。
鬼怪假故事下隐藏着丑恶人性真故事,这就是影片最大的现实意义。
影片整体效果尚可,比不上那些制作精良的大片,但的确拍得可以一看。
从影片拍摄手法和叙事形式,可以很明显看出导演花了心思,并不是简单堆砌不能成精的鬼怪元素。
如果国产恐怖电影能做到以《兴安岭猎人传说》为基线,那未来可期。
真假故事口口相传,人鬼交杂虚虚实实。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如何让《兴安岭猎人传说》中的因果报应成为一个系统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七个月的评述链接《兴安岭猎人传说》分了三段,三大标题,可以说是仨故事,虽然彼此间有一点联系,但基本上还是独立成章的,就类似周星驰那部《西游降魔篇》。
这样虽然让整部片子,看上去很整齐划一,但实际上是最偷懒的一种做法,就算是周星驰,以及更早的李翰祥导演这么处理,也只能是偷懒,或没法子。
男主角的扮演者是尚铁龙,也就是《一代宗师》宫二身边那个老姜,肩上扛着只猴的那位,吐字清晰,义正辞严。
但他给我最大的感觉,还是太像导演田壮壮,如果减下肥,或者田导壮一点,两人可以站一起演双胞胎,无论外貌与气质皆是。
其实就连美剧里选演员,可能也会倾向于找“电影感”的,说白了,就是跟某位超级巨星在外形与气质上有相通的。
尚铁龙演一个叫二爷的猎人,身边还有个后来跟着的“徒弟”,但不难发现,虽然这仨个兴安岭传说,“师徒俩”都在场,但实际上起的作用并不大,最多是讲些黑话,唠几下嗑,或者事前事后评论一番,与其说是一对世外高人,还不如说是事外之人,更多是在旁边“看热闹”。
套路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先发生一些血光“异象”,接下来老猎人到场,套两句黑话,说几下当年,然后一个相关人士开始说往事,就是闪个回,再然后就是出来个“奇珍异兽”,怪兽虽可怕,人心更难测!
这样的传说,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而且多是没头没尾,主要靠讲述的人,用那些个地方俗语来渲染气氛。
《兴安岭猎人传说》里元素其实是挺多的,龙脉,纸人,金豆,大马猴,人脸树,大蛇,人吃人,毒蘑菇……堪比低配版东北《指环王》。
只不过《魔戒》拍加长版三部曲都显得富余,而《兴安岭猎人传说》虽然元素众多,但只能是分三段,凑一部九十分钟都不到的网络电影。
这部片子就算有人说是改编自天下霸唱的小说,我也是相信的,因为真的是同一种套路与氛围。
很久很久以前,美国日本,甚至香港的恐怖片,可能也有那种以追求那种“脏”的感觉的,但后来随着审美品味与制作水准的提升,就算是恐怖惊悚片,也越来越“干净”,而且就算是再恐怖再恶心的怪物,也真的能做出让人极有共鸣的感情来,而这种干净与感情,就算是在《兴安岭猎人传说》这种级别的中国网络电影中,也是很难见到的。
再说了,虽然这个故事是有特定地方特色的,但更多还是表现在语言本身,换个口音来配,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因为故事本身并不是非得发生在此处,而是放诸四海皆准的。
这也体现出如今另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喜剧,更多依赖所谓语言特色,满嘴口音,弄得好象口音才是喜剧本身,这当然是本末倒置的。
另外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套路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陷入套路中,或者甚至连套路都拍不好。
以下就多嘴再列举两种情况,一种是套路内,一种是套路外。
一般这种民俗恐怖惊悚的片,都会出现一些“超现实”生物,当然包括网大最好的老朋友大蛇,以及那种像鬼一样的妖怪等等等等。
但这种片最套路的部分,当然是主人公先遇上,惊恐,逃跑,再遇上,逃不掉,以为自己会死,被吃掉,但大难不死,然后发现对方可怕之妖,必有可怜之处,于是同情,恐惧减轻,然后再遇上更可怕的怪物,在原来那个好怪物的帮助下,打败大反派怪物。
又或者是之前那个怪物只是假装可怜,实际上还是坏的,最后当然还是正义战胜邪恶。
而这些套路,在《兴安岭猎人传说》里虽然不能说没有,就比如那只吃人不吐葡萄皮的大马猴,其实本质上不坏,但那都是通过极短篇幅的闪回说出来的,而大马猴本身并没有空间与时间,表现出来。
另一种就是套路之外的,此片本质上讲的还是因果报应,也就是做坏事,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于是报应本身,替代了老猎人师徒俩的主观能动性,既然冥冥中肯定会受报应,那还需要凡人来掺和什么呢?
最多是在旁边做个见证。
那这种因果报应,为什么要在此片中用仨故事,重复三遍呢?
是因为重要的事情都需要说三遍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以一种更超然的眼光来讲这事?
就比如确实有一股超自然力量,就像上帝一样是管因果报应的,而且从没出过错。
但后来因为某个原因,出了错,而且这个错误,就像蝴蝶效应一样,让整套因果报应的体系都混乱了,坏人都没惩罚,而好人都没好下场,于是大家都不再相信好人会有好报,整个人类社会的道德系统眼看就要崩溃……这样子,原来这个主管果报应的家伙,必须从源头纠正过来,让因果报应系统重回轨道。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太玄幻了,不接地气。
那就走相对“现实主义路线”,主角不再是个主管因果报应的超自然角色,而是一个凡人,比如一个古代书生或民国记者。
此人长期追踪采访,发现在某个地方,比如兴安岭,因果报应系统比地球上,或天底下其它地方都要准确与全面,从未出过纰漏。
这个男主角记录了当地人几乎发生在所有人身上的大事小事,公事私隐,然后发现好心都有好报,而坏事总有惩罚。
但接下来有一个外人因为某种原因进了兴安岭,此人做了一些不可告人的坏事,但接下来却一直没有受到惩罚。
还是一样的道理,当地民众都开始怀疑因果报应了,而男主角可能就为了维护这一信仰传统,不惜亲自对这个原来的外人施以惩罚,但此举本身,恰恰是违背了因果报应原本应有的“自然”规则……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颜值都很在线 年下自由文艺会撩 年上也好宠她啊 结局很好品 “你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吗” 结尾那首歌好听的 不过吻戏是一点没看到啊 是我看的版本问题吗 对了年下好像年轻的kate box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哇终于有词条了!ficbook上俄人写的同人文能有100篇了,怎么不算大热(x)俄人说其实有一丢丢吻戏被剪掉了。片子初剪一共有三小时,但制片说三小时没人看啦,剪成现在的成品。剧组特别穷,所以谢谢芬兰人支持⬆️
最悲伤的事情,假期结束了。
我想啊想……想年上女演员长得像谁,播到十分钟才想到Julie Andrews.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本片最喜欢的剧情:要吃蛋糕上悲伤的和快乐的两张面具
又是summer camp!年下刚一出场就是调皮捣蛋的感觉,好像总会惹事生非,可关键时刻还是帮年上解决问题,她对艺术理解和纯粹的追求令人动容。海边的咖啡,乱入婚礼现场,顽皮的跳海,放生牡蛎,之后就是我不经意间倒在你的怀里,那一刻似乎总是严肃的年上我相信你的心绝对化了,一衣同穿,有没有她的温度?年下又从后面追上来,又是皮皮的,你闹她笑🥹当年上宠溺的把哭笑两个面具给年下时,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多少亲密的动作、热烈奔放的表达,但暗潮涌动的暖昧情愫早已藏不住,眼神里就能感觉到她们对彼此的欣赏和惊喜,但是一切都在这个夏天,年下在年上老公前不经意的脸颊一吻是她们的告别,年上载着老公飙车的时候又在想什么呢。还有孩子们 这个夏天也是他们情感萌发的夏天,我们都舍不得这个戏剧节,我们也都舍不得这感情
情感处理得克制冷静,大片的留白让人浮想无限。这一天结束了,夏天结束了,有些事发生了,有些事没发生,都叫人抓狂。非常好的be美学。
关于一些短暂 关于一些回忆 关于一些夏日的痛虽然不是在夏季“无论发生什么 夏日终属于你”
俄语好催眠
海边那段简直太暧昧了。喜欢这种克制、点到为止有想象空间的安排。
小红书推荐过来看的,因为是俄拍的更好看了哈哈哈,眼睛是什么颜色的?故事简单,也还行吧,有时候心照不宣也挺好的,注定是be啊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两位女主很有化学反应!姐姐到最后好宠
喜欢年上,俩人都很可爱很有魅力,喜欢最后分别的部分“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假期;颜值在线,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俄罗斯人的感情也跟东亚似的克制
夏天海边,为你的任性花掉五千放生的生蚝。闯入陌生人的婚礼吃饭跳舞,这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假期结束后你还记得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