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动画片是拍给成年人看的,很多人都已经不置可否了。
《别惹蚂蚁》这部好莱坞的第N部动画除了再一次印证这个事实还是有些新意的,在我看来。
如果说蚂蚁是兽,或者勉强算兽,和人相比,应该蚂蚁更像兽些。
那么这里面的爱情无疑就渗透着人兽恋的隐密之处。
一个蚂蚁界的MM(从那种接近嗲声嗲气的音调判断)爱上了一个善良的弱者(暂且不论peanut卢卡斯的年龄,相对蚂蚁而言,已经足够成熟了)。
这就是美女总喜欢文弱书生的典型爱情。
既然涉及到爱情,自然有争风吃醋、嫉妒生恨。
甚至有些或多或少带点小段子色彩的片断和对话,当被蚂蚁变小的卢卡斯问荷娃MM心在哪里时,荷娃拍拍人类屁股所在地。
当然从动物学角度完全符合事实,但多少还是有些暗示成分。
荷娃偷看卢卡斯换裤子无疑就是人类偷窥的没有道德约束的具体呈现了。
当蚂蚁MM介绍卢卡斯给一个蚂蚁教练时,说人类总喜欢把多长出来的东西用布包着。
这是典型的小段子,但这位MM说的极其自然。
当蚂蚁审判卢卡斯时,又一次展现了蚂蚁界的法律,也许是资本主义的法律健全的一种情不自禁的优越感展示。
也许是承受了太多恐怖的威胁,我发现美国更喜欢宣扬正义,像蜘蛛侠蝙蝠侠这类人兽合一的典型法人代表,都是集智慧爱情魔力于一身的超人。
这里面的蚂蚁自然也是一种袖珍型的超人N代。
正义最终战胜邪恶。
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
一个如约而至的结果。
其实这只是自己戏谑自己的调侃之辞。
从很简单的意义上来讲,《别惹蚂蚁》依旧延续了好莱坞动画的优秀传统,小故事大智慧。
其实小孩子能懂什么,教育还是得通过大人。
蚂蚁的团结互助分工无私的精神已经在人类世界接近灭绝了。
这些能更直接的让孩子有一颗真正的善心好心。
假如我是孩子……
剧情有些老套,教育小孩子的片子,不过动画效果真的很好,蚁穴里面的场景好震撼。
片子里面把孩子变小的噱头让我想起了老早以前看过的一个经典片子——《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以前杨澜赵忠祥主持的《正大综艺》有个《正大剧场》,经常放这种质量不错的外国片),那个电影是真人版的,效果也还不错。
我欺负你时,你什么都做不了,因为我这么强壮,而你,且这么这么这么的弱小。
”除了《四眼天鸡》以外,迪士尼的动画片几乎从来没有让发烧友们失望过,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故事新颖构思巧妙不说,电影采用的独特视角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
《别惹蚂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倍受附近小恶霸欺负的小男孩由于心里不平衡,转而欺负草坪里的一窝蚂蚁。
而这个蚂蚁社会的巫师在不堪自己的家园一次又一次被破坏的情况下研制了一种药水把这个小男孩变成蚂蚁一般大小,并把他抓回蚁穴。
蚁后裁决小男孩留在蚂蚁王国,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的社会,直到从内心深处便成一只合格的蚂蚁才能重获自由,回到自己的家。
之后发生的种种惊险奇异的故事,终于让小男孩认识到,人类社会中,每个人只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而不是像蚂蚁社会那样每个成员都全心全意为捍卫整个种族而努力,是不对的。
在经历各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危机之后,小男孩终于成功地获得了蚁族的尊敬和爱戴,被解除了魔法,并且回到正常生活后打败了欺凌弱小的小恶霸。
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小男孩眼中看到的世界,镜子一样剖析了人类社会中最大的情感冰点。
ps:自己鄙视一下,我把这部影片从华纳手里抢过来,送给了迪士尼
一个叫卢卡斯的小男孩儿,他曾多次用水冲蚂蚁窝,蚂蚁中有个巫师发明了使人变小的神奇药水。
为了报复卢卡斯,他们把它变小了,开始了在蚂蚁窝艰苦奇幻的故事。
在我们眼里,蚂蚁是多么的渺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没有人知道蚂蚁世界的情况,而这部电影确实让人大开眼界,知道了许多蚂蚁的常识,蚂蚁中也有各色各样的人,热忱好客的荷花、纪律严明团结一致的蚁群和空中的巨无霸以及瓢虫之间的战役等等,而小男孩卢卡斯也在逐渐成长,从蜜蜂抢蚜虫的争夺战中懦弱和自私到后来对付杀虫公司的人的勇敢,并开始逐渐了解到集体的力量,明白了团结的力量,就像那一只魔法师蚂蚁尼克说的:“大城市的人不团结,那得多原始啊!”而对于大自然,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与动物和平相处。
The Ant Bully 震撼于它的逼真特技,以及从蚂蚁视角观察人类世界的独特镜头,12月份等到中国引进后值得去电影院看IMAX的动画片!
PS:今年动画佳片不少哇《汽车总动员》《篱笆墙外》……没一部让人失望的,不知道明年奥斯卡会有何等激烈的角逐?
《别惹蚂蚁》,我看的中文版,记忆最深的就是每次蚂蚁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都会说一句“赞美母亲”,母亲是值得赞美的,是最该感谢的,这些,蚂蚁知道。
当下的孩子,有几个懂得感恩?
好像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居然有人把父母当仆人使唤,哼!
哪个懂得赞美,哪个会体谅父母多一点,哪个又会感谢母亲,哪个在看完后发自内心的说一句:赞美母亲?
面对陌生人的帮助,我们会送上一句谢谢,但是对母亲呢?
好多孩子,只会觉得母亲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只是不知道,生命中最该感谢的就是母亲,是她赋予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最大无私的爱,无微不至的照顾,永远的避风港,强大的内心依靠,难道,我们不该懂得感谢么,不该赞美么?
请学蚂蚁,时刻记着“赞美母亲”
本来以为美国的动画电影拍的都是很有新意,看来这部是个例外。
花生豆的经历尚且可以称得上离奇,但是情节并不新颖,人物没有什么创意(除了那个有点神经质的老太太)。
整体看起来比较俗套于是就成了这种电影的优点也是缺点。
看来黄金的配音班底没有带来票房的成功也并不是什么意外。
不过电影倒是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毁坏蚂蚁洞的劣迹,记得是小时候在姥姥家的院子里,那个时候老人家教给我的方法是直接用开水烫,现在想来的确是太残忍了啊。
只要有人肯好好教化他,有时间陪着他,他就会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
现实中也会这样么??
最喜欢他们搭花瓣滑翔伞旅游的片断,挺浪漫的觉得,而且很开心!
透过蚂蚁的眼睛看人类,仿佛可以透视到这世界万恶之源之一,那就是人类的自私。
个人一直认为自私和贪欲是万恶之源,但此片只放大了人类自私的一面。
小男孩这么无辜的被人欺负了,按照常理,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好可怜,此剧却突破了这种定势思维,揭示了一些本质问题,其实人都一样,都只能看到自己的角度,极度自私的压根就不会试着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小男孩虽然被欺负了,但他后来的行为并没有使他在这一点上与众不同。
不过可幸的是,他遇到了那一群蚂蚁。
此片有些地方虽然在讽刺人类,但是采用的方式却是幽默可以接受的。
很幽默的披着蚂蚁的外衣,告诉人类,诸如团结就是力量,不能小瞧弱者,善良,友谊之类的人生道理,虽然路数很老套,但是动画片的制作从细节或者大背景来说都不失水准,幽默且很真诚,喜欢这类片子,比中国的动画片只重视说教或者只有场面的片子好。
叙述创世界,无真幻,意识层
其实这部片子是严重被低估的。有点模仿<那个男人来自地球>片子里所有的细节会提供线索最终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前后逻辑自洽,讲述了一个荒诞的复仇故事。
This will end in murder 一个无限循环 书里书外
还不错啊
居然是印度片 悬疑做的不错
构思是好的,但太缺乏相关技术理论的调研支撑,虽然科学上的露怯可以用剧作法往上补,但电影技巧方面依然拉胯,导致整个片子很尴尬,看着很像跨专业学生青涩的学生作业。
剧情又扯又无聊
情节很不错,双线并行发展,结局有点扎心,有些时间线和情节有点乱。不过用对白拍悬疑片真是不容易,看的都快睡着了……
其实我觉得还可以,整个形式很有意思,很小成本,但是故事讲的还行。
开头一大段两人对话,让我放弃继续看下去的念头。这种慢节奏的电影,不是我的菜!我把这种电影一般都归纳到文艺电影类型中,反正是看不下去,不推荐!
什么玩意
实在是看不下去,只能删了
创意不错,但是好闷,制作成本好低。
剧情不说,最后作家警察医生教授四个人在房间里的对话戏感觉拍的还可以啊…
过于平淡了
第一眼被海报吸引了,虽然分很低但还是堵了一把一是存着侥幸二是觉得近年印度片子有一些还蛮有想法的。前一小段剧情真的是 进入太快叙述又太慢,只有光影和演员的表演再加上一两段人生困惑可以看看,到中部故事轮廓人物关系才大致出来…到最后结局其实老套到好猜了,但节奏和画面把握得还不错,双线叙事感觉收得还可以。整体观影感觉是越来越轻松的,前十五分钟没有放弃的话后面顺着看下去很容易~内容的话能感觉到想表达的东西但总感觉表现出来的太浅了…出来的效果有点像低预算暗光版印度楚门出走之后怎么做,只不过是以参与员工回忆录形式来记录的x
不论怎么说也是种尝试,至少说明印度电影有那份勇气。但制作的缺乏场内场外的联系,人物之间的冲突,变成一场茶话会电影了,整个电影通过对话推动,但有质量的对话太多了,力量不足。
不敢相信评分这么低。开头好吸引我,节奏也适中,整个故事说的够隐晦也够明了!最近看到的最好的电影
看到那个鼻环立刻关掉了,接受不了。
很闷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