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之河》:冰凉凉的微暖 (文:火神纪) 失业,负资产,极度冰寒,毫无出路…… 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她终究找到了一道通往圣灵之地的羊肠小径。
也许并不光荣;但是却无可非议。
——火神纪。
题记。
梅丽莎·里奥(Melissa Leo)凭借这部电影摘取了“哥谭独立电影奖”(Gotham Independent Film Awards)最佳突破演员(Breakthrough Actor),而这部电影也成功地登顶最佳影片(Best Feature);在独立电影业界所受到的赞誉让它提名奥斯卡的最佳女主角(Actress)和最佳原创编剧(Original Screenplay)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只是,既称黑马;从热门中杀出血路通往登顶处显然还是非常困难的,而无法登顶,也似乎就不再让人感觉意外了,毕竟在同类提名的阵容里,对手的强悍让它显得有些弱势。
这部电影总让我不自觉地想起2007年由莎拉·罗伯逊(Sarah Robertson)执导的美国纪录片《北极故事》(Arctic Tale);当然,我知道,这是两部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电影。
可是,在我看来,这两部电影的背景其实颇有点相似之处,所以我会把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对比。
《北极故事》讲的是北极熊的生活。
雌性北极熊和雄性北极熊交配之后怀上了小熊,公熊离开去寻找下一头正在发情的母熊,而已经怀孕的母熊则独自挖一个洞穴生下小熊,然后独自哺育小熊直至小熊能够在最恶劣的北极圈里独立生存。
单身母亲独力哺育后代,这在熊的世界里似乎是定律,没有任何一头公熊或者母熊会去怀疑这种传承千百年,流淌在它们血液里的定律。
然而,当我们看到一头小熊不幸夭折,熊妈妈守卫在它身边两天之后,无奈地带着它剩下的孩子渐渐远去的背景,我们多少会有些感伤。
当我们看到,一年不如一年的自然环境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变得更加艰难;当我们看到熊妈妈带着它的孩子依旧惘然未知地前往它母亲曾经教导给它的那个世代的捕猎场,前往那个如今已经消失不见的冰层去捕捉那些已经不复存在永远也捉不到的海豹时,我们也会不禁潸然泪下——就算,这是在北极熊的世界里,就算在它们的那个世界里,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可是这依旧无法阻挡我们汹涌而来的同情与怜悯。
在我看来,这样的一个看似悲情的故事除了“幼子夭折”之外,所有的一切似乎都重生在这部电影的人类世界里。
梅丽莎·里奥饰演的已经失业两年的单身母亲Ray带着那个嗜赌的丈夫留给她的一个破碎的房子,两个半小不大的孩子以及一堆债务独自离去,失业两年的Ray除了必须去偿还所有的债务,同时还必须想办法养活这两个孩子。
寒风呼啸,风雪飘零。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马上又要来临了。
给懵懂不识愁的小儿子送件他最喜欢的礼物,作为一个母亲来说一个最简单的愿望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一个艰难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这还是其次;更沉重的一个问题是——他们将如何生活下去。
相对而言,Ray的生活似乎还要比这部电影里的另一位单身母亲显得更轻松一些。
米丝蒂·阿哈姆(Misty Upham)在这部电影里演绎的是一个印地安土著妇女Lila。
Ray至少还能跟自己的两个儿子生活在一起,而Lila却连跟自己的儿子见上一面都十分困难。
严重近视,让她失去了工作;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她进入加拿大境内运一些偷渡的华人和巴基斯坦人进入美国。
她只能等在夜里,隔着窗户偷偷地看着被自己的母亲带走的儿子;她只能在某个公众场合里偶遇自己的儿子,听着他的哭泣声黯然地独自离开——因为她是人贩子,因为她是被自己的族群唾弃的人,因为她是将要被美国政府驱逐出境的异族。
在某个偶然的机会下,两位单身母亲不期而遇。
为了生活,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她们一起做起了运偷渡客的勾当。
幸运之神似乎也挺垂青这两个挺不幸的人,一次又一次,都挺顺利。
付清了房贷,和儿子们一起吃了一顿大餐,付清了有线电视的欠款,甚至买了一个新房子。
攒够了钱,能够让那个不在自己身边的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Ray和Lila都已经知足地准备洗手不干。
可是,当Ray发现,自己的房子被一次意外的小火灾给烧了一个窟窿;当Lila发现,自己攒的钱送过去却又被退了回来。
她们不得不再做一次。
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捏到好处地利用了我们对于女主角的同情。
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为了柴米油盐而努力奔波,为了自己的孩子而不惜铤而走险——正如孟子在《告子上》里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正是因为我们有着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所以她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选择了一种也许并不值得称道的行径去养家糊口,也就不显得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只会一味地去同情这两个可怜的单身母亲,而不会去想到法律对她们应该有的束缚。
或者说,在道义上我们会多少带着点谴责的味道来看这个故事;可是另一方面,对于弱者的同情以及对于艰苦生活的认知,还有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所有的这一切会彻底地将所谓的道义彻底地埋掉。
所以只有到了电影的最后,我们看到Ray为了拯救Lila不被驱逐出去而自首,被警察捉捕之前,我们也许会想到她们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可是我们对她们不会有半点苛责的愿望。
这是剧本的成功——因为它对于观众的心理揣摩得如此细密。
可是这样的一个剧本是不可能《米尔克》(Milk)、《机器人总动员》(Wall-E)、《无忧无虑》(Happy-Go-Lucky)以及《杀手没有假期》(In Bruges)的,非主流的价值取向可以用其它来弥补,道义的谴责虽说能用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来说服观众,可是绝对说服不了奥斯卡。
因为作为一个电影的国际最大奖,一个奖项的评出对于整个电影业甚至全世界都会有一种导向作用的;如果仅仅只是同情,那没有问题,可是如果因为一部电影而被牵涉到了导向偷渡那就可轻可重了。
奥斯卡的选择显示出了它在价值取向上的慎重。
可以去肯定同性恋者的崛起,但是不能去同情偷渡从业者。
这不仅仅只是道义上的取向,法律所允许的才可能是合法的。
鼓吹不合法的偷渡,或者向不被法律所约束的同性恋人群伸出善意的双手,这样的选择其实并不会有太多的疑虑。
两位单身母亲的异军突起,不过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而已;至少,对奥斯卡来说正是如此。
所以梅丽莎·里奥在最佳女主角上的落马也就不怎么让人意外了。
当然,你也许可以说,这部电影还是闪烁着人性之光的。
尤其是当那两个巴基斯坦人的孩子被落在了雪地里,Ray和Lila虽说已经拿到了所有的报酬却依旧义无反顾地回去寻找孩子并且最终让他得以平安回到父母亲身边;或者当她们的走私勾当终究东窗事发的时候,两个女人都愿意为对方去牺牲时所彰显出来的友谊之光。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能够让我们感觉彻底的冰凉,而冰凉后面却能让我们感觉到些许的温暖。
电影最后的结局给我们虚妄了一个并不很现实的幸福,关于将来的美好假象;可是这却并不是这部电影带给我们仅有的那点温暖,前面所说的人性之光和友谊之光也是这点温暖的轻柔铺垫。
这部电影的镜头让人很不舒服,至少给我的感觉不是很舒服。
大量的近镜和无来由的推拉,显然,科特妮·亨特(Courtney Hunt)作为一个导演来说,她对镜头的驾驭能力还是稍显不足。
可是,作为编剧的科特妮却非常出色。
就这部电影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很温馨的故事,它甚至是一个让人挺压抑的故事,可是它对于观众的心理拿捏是非常准确无误的,所以纵然它的镜头给了我一种并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它却把我的情绪照顾得非常舒服。
起承转合,压抑之后的光明,冰凉之下的微暖——我们的确需要这样。
索尼经典(Sony Pictures Classics)的介入让这部电影成功地登录院线,哥谭奖和奥斯卡的肯定也让这部电影进一步地打进了国际市场,所有的这一切不正证明了——从独立电影走向商业电影,这部低成本的独立R级电影在这方面起了一个好头。
2009-03-04;己丑牛年丙寅二月戊申初八;芳春节;插花节。
凌晨4:11。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Frozen River》 ■译名:《冰冻之河》 ■编导:科特妮·亨特(Courtney Hunt) ■主演:梅丽莎·里奥(Melissa Leo)、米丝蒂·阿哈姆(Misty Upham) ■类型:犯罪、剧情 ■片长:97 min ■产地:美国 ■语言:英语、法语 ■色彩:彩色 ■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 ■幅面: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制作成本:$1,000,000 ■发行公司:A-Film Distribution ■首映日期:2008年1月18日(美国)
圣丹斯为奥斯卡贡献了热闹的阳光小美女后,又推出一个残酷冷峻的冰冻之河。
能如履薄冰地涉险过河的是白人,必须偷渡的是中国人,有机会偷渡还被误认为恐怖分子的巴基斯坦人,而原著的印第安人则要看在冰面上是否表现良好从而留得居留权。
冰面上忐忑不安地追寻安身立命的女人们,更是为孩子破釜沉舟的母亲。
艰难带大两个孩子的白种女人,被剥夺抚养权的印第安女人,以及差点让孩子被当化学武器丢在冰冻圣劳伦斯河的巴基斯坦女人……而一旦抛下后,可别期待那块保留地会有什么罗盛教。
在体现人物行动力和反行动力的课上看得这部片子,非常感人。
女导演是第一次执导长片,而且之前的职业是律师,导演丈夫就是故事发生地方的人。
于是,导演会对当地那么熟悉,那么了解那些特殊的一点法律。
这片在圣丹斯电影节获了评审团大奖。
昆汀一直力捧圣丹斯,他评价这片是那年“最令人兴奋的惊悚片(?
)……”影片分析着重强调塑造人物,这一节是“人物的行动力与反行动力”中“隐性的正反行动力”。
在人物设定中,主角是个遭到嗜赌丈夫遗弃的女人。
丈夫在圣诞节前偷走了家里用来买房子的仅有积蓄,抛弃了妻子和两个孩子。
女人要养家孩子,还要买房(买房是行动力),可仅仅是个临时工根本筹不到钱。
没有钱是阻力,造成后面故事的反行动力。
为了使故事更加迫切,导演设置了独特的电影情境。
时间:圣诞节前,地点:边境、印第安保护区,事件:偷渡。
最终:在规定情境下,两个“母亲”达成了一种互助的结局。
题外话,想起穷困交加的女主角偷渡那些中国人时的一句台词:偷渡来这?
为什么要来这鬼地方?!
她不知道有比鬼地方还鬼地方的鬼地方吧……最后,骗了老太太信用卡号码的大儿子,向警察带来的老太太道歉!
这是一部不大“和谐”的影片,揭示了美帝国主义经济衰退过程中穷人生活的艰辛。
很明显,也很容易,本片一下子引起了人们对于两位主角的同情。
我们一直默默为她们的非法移民活动加油鼓劲,祝愿她们“犯罪”成功!
甚至,我们已不把她们的行为视为犯罪。
是这样的,当生活世界迫切的现实需要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制度的力量就变得脆弱了,制度存在的基础也显得虚无。
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位主角的身份都是母亲,都需独力承担子女抚养的责任,导演用母爱的旗帜将我们完全引入她的视角。
哀民生之多艰,更感母爱之伟大。
无独有偶,国内近期也出现了“母爱犯罪”的新闻:在郑州,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能吃上些肉,就到超市偷窃,由于缺乏“经验”当场被抓,之后面对记者的镜头,她捂住脸并拼命撞墙,希望不要让儿子因此蒙羞,而她自己已经两个月没吃过肉了……相比较一部近100分钟的影片,以上那则新闻的区区千字定然非常苍白,可它给我们的震撼与窝心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是现实的力量,生活体验远比视听盛宴更能贴近我们的内心。
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现实中可以关注的东西很多,然而,我们具有独立精神和现实精神的影片却很少。
不排除制度和文化导向的原因,可也有追求大制作、立志赚大钱、渴望拿大奖的盲目。
《冰冻之河》的成功值得我们深思,《冰冻之河》在美国的被重视值得我们关注。
希望大导演们平时都带着把扇子,哪怕天冷也都扇扇,观众需要你们保持“冷静”。
最近看了《奧蘭多》,加上讀了幾頁《伍爾夫傳》,我仍堅定不是女權主義者,有時我愛看男人傳記冒險,飛天入地,倒霉透頂勝過女性,女性故事太脆弱,無論太夢幻,或太勇敢太真實都會令人無法全情投入,你總會聯想現實女性的處境,或者詬病導演太不把女人當回事。
《冰凍之河》的導演是位女性,她的冷靜理智在於,她沒有偏頗社會的任何一方造成對女性的弱勢地位的不公和譴責,她沒有站在女性特定而窄小立場上抒發太過風花雪月的悵惘悲涼,她用兩位女性主人公在貧瘠寒冷的猶他州冰河求生存的故事,引發的不僅僅是女人這容易狹隘感性的話題,卻是在美加邊境那一片“自由之州”蒙泰克,戰戰兢兢駕駛900美元的二手車開過冰河的人們。
求生的技能可能太簡單,不用太多的錢或汽油,只要學會隨身帶槍和單手倒車。
一個缺失男人的家庭里,等待母親RAY的決不僅僅是孩子的圣誕禮物,還要允諾這個家庭曾經的夢想,那廣告上的LIVE IN DREAM。
RAY的第一步,她明白自己不必找回丈夫,她自己可以繳電視收視費,是在慘淡 經營的生活面前仍可以給兒子一個不必煩惱的微笑。
RAY給LAILA創造了一個成為母親的機會,用爛俗了的話來說,她給了LAILA救贖。
LAILA生活在被遺棄的車房裡,孩子一出生就被剝去了做母親的權利,只有塞著高脂肪的薯片,跟有一搭沒一搭的人收一些中介費。
LAILA只有偷偷將錢放在婆婆的房門口,在趕開惡狗,從冰道上黯然回家。
生活給人們畫好了按圖索驥的命運怪圈,有邊境,有法律,有定時的賬單,也有明確數字的鈔票,生活的悖論在於它把你丟入冰河中,卻命令你不能用正常的方法上岸。
RAY只有鋌而走險,在後備箱里塞進一批又一批的偷渡客,一次次開車駛上冰河,一次次膽戰心驚地看見無聲刺目的警鈴。
看這部片的時候腦袋裡總想起《黑暗中的舞者》和《冰風暴》,同樣天寒地凍,同樣是母親,北歐的冷是簡約的色調,李安的冷是逐漸被凍結的虛妄生活,《冰凍之河》的冷雪已是泥漿在自然主義的主導下,人就這樣在兩重社會的撕扯中疲憊地進行一種生活,無論怎樣,圣誕快樂,這是RAY在蠻荒的生活面前,給出的令人敬佩的態度。
RAY不止一次想平靜地錄下手機鈴聲,然而輕快的回答根本說服不了她自己。
她對周遭,對世界的答覆必然要加上那幾句髒字,她不可能坦然,也無法卸下生活的重壓,勇氣不應該成為贊揚她的詞彙,只是在天地一色的自由州,取得生活的必備。
簡潔明晰的剪輯,似有似無的配樂,敘事和抒情并齊,96分鐘,構筑了不只一個世界。
总之是我觉得五位奥斯卡影后提名人中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虽然是小制作,没有大明星。
但是感人程度百分百O(∩_∩)O
这片子真是太标准的独立制作典范了。
很小的规模,很社会化的边缘题材,很有锐气,很有深度,情感强烈,同样,很居高临下,很冷峻,但缺乏一种大气。
这片子没有给我意外的惊喜,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当然它也没有让我失望。
被逼到生活边缘的单身母亲,为了孩子铤而走险走上了充满痛苦与危险的犯罪旅程。
这几乎是天生为独立制作准备的题材,很边缘,但是可以很全面的透视社会,可以很深入地剖析人性,它还有一个其他题材所不具备的优势,就是雄厚的情感基础。
饱尝艰辛的母亲,似乎想不感动你都难。
但导演似乎先把这些东西都抛在一边,专注于讲好这个故事。
影片的气氛营造明摆着花了导演很大心血。
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强烈的凄厉,刺骨寒风阵阵刮过,只有摧毁没有怜悯;枯草簌簌天地一片茫茫,你只能孤独前行,却又不得不往前走,艰难地迈开步伐,这恰恰就是影片标题“Frozen River”的完美诠释。
在这种气氛之下,故事情节的展开就非常扎实了,可以看出导演在情节设置和结构编排上很有功夫,起承转合恰到好处得控制着观众的情绪,或者说,影片的起起落落恰恰吻合了观众的情绪曲线。
另外,影片在人物刻画上非常完美,成功地combine emotion with the story,这就要归功于Mellissa Leo的入魂表演。
你可以看出来她真的是在把全部的积累都喷发了出来,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全部投入在角色里,构成了一种强大的爆发力。
更加不容易的是Mellissa Leo在完全投入的情况下还知道怎么把情感的冲击力最大化,她很有层次地展现着角色的不同心理侧面,收放、开合非常精确又不露痕迹。
这真是情感与演技的完美结合——在保证角色完全丰满的情况下还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可看性。
因此,影片表现出来就是用一波波的情节起伏和情感攻势摧毁你的心理防线,真的,你在每个情节关键点上都会感到紧张和心痛。
最后观众一定会抱着对主人公最大的同情和希望为这犯罪之旅提心吊胆,并衷心希望这犯罪之旅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虽然明知道肯定不会)。
到这份上,观众的心灵不就干等着被影片折腾了么?
影片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折腾你的心,不折腾死你不算完!
然而所有独立佳作都会有的毛病在这部片子这儿也未能幸免——顾此失彼。
独立制作作品的野心感普遍很强,这片子的野心感就更强了,似乎这片子就是憋足了劲要shock你,为了打动观众而打动观众。
想到这儿就会为这部片子轻轻叹息了。
本来这片子“故事为重”的态度我相当欣赏,觉得这是一种相当高明的作法——在扎实的故事基础上的对社会的理性剖析或者感性哀叹都能极为深刻、水到渠成,但这部片子在讲完故事之后居然就不再走下去了。
明明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但最后却缺少一种“普世情怀”,真为它可惜。
现在越来越对政治失望,虽然这不是一部政治片,但还是会忍不住望关注的方面靠拢。
美国对于全球人民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甚至不惜偷渡过境,忍受千般折磨甚至孩子都会死在半路。
吸引他们的到底是什么?
健全的社会制度?
像这样生活贫困到只能以偷渡为生的人也没有看到国家怎样的补贴。
良好的生活条件?
本境内的居民还无以为生何况偷渡者。
经济危机也是事出有因的。
次贷危机不是危言耸听呢,像这样的工薪阶层只能寅吃卯粮,逼到尽头必然会铤而走险,银行仿佛很大方的借给大家钱,最终还是坑死了百姓。
我仿佛偏题了。
蛮喜欢影片的气势的,顺势而下,没有一点犹豫不决的地方。
两个单身妈妈为了完成对孩子的承诺和生命的尊严都在努力的打拼。
觉得拍起来好辛苦,这么冷的地方。
片尾曲不错。
开篇配乐很入神。
内容上没有什么意外,顺利的讲完了一个大家猜到的故事,但是流落出人文的关怀和冷静的态度。
一个贫困的地区里有一个贫穷的白人 + 一个贫穷的印第安人为了养家糊口倒送货物,货物是什么呢?
不再是以往在电影中老是被fuxx xxx 的 Made in china,这回变成了chinese真人秀。
这部小成本的独立影片,可以说是很成功的。
几名主要演员都演得好,开始部分觉得有些平淡枯燥了些,但越到后面,越有意思。
看惯大片的,或许一开始会不太适应,等看完全片后,就不会在意制作成本了。
IMDB.com里,我给这部电影评分是 8/10.
Frozen.River.2008.LiMiTED.DVDRip.XviD-iFN
冰冻之河下有跳动的心
温情
女人的坚强!!
Sometimes u have to stand on ur own feet. And then u could see everything will be better. Cheer up,women~! >> I like this warm Ending.
又一部典型文艺片……
不错的社会题材作品。两位铤而走险(走私)的母亲让人肃然起敬。
金融危机对美国电影的唯一好处
糙
全靠女主角不留痕迹的表演
表演痕迹太重,制作很粗糙,剧情套路化,好像那种大学生拍出来的片子
冷冷内含光
一言难尽,更像是卡佛笔下的人物,美国的另一面
她们能否顺利的完成任务,而之后的生活又该怎样继续下去呢
没有看的很认真 不是很紧凑
我就紧绷着一颗心愁容满面的看女主角困坐愁城。
不香不臭
生活不易
1.A mother could do anything for her children.2.这片子挺闷的,有点小折磨我的耐心。- -3.这女的狠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4.这么多被走私的中国人??哦...5.Melissa Leo确实演的很绝。
将整个影片的故事世界浓缩于一个冰冷的氛围之中,但是正是在这样冰冷的氛围里,却使人能从故事中感受到母性和人性双重冲击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