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7.7分的日本电影《奇迹,那天如此重要》中,“苏打”菅田将晖饰演一位决心追逐牙医与歌手两个梦想的热血青年HIDE,松坂桃李饰演他的哥哥JIN,是一位事业不顺的音乐人。
某天,HIDE将自己的小样交给哥哥,哥哥听后被弟弟的天赋所震惊,并决定担任弟弟的制作人,让弟弟的音乐魅力尽情挥洒,他们的命运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开门见山,这是部叙事节奏和剪辑稍显凌乱的电影。
对于条理和逻辑及戏剧性要求比较高的,可以跳过了。
#这是导演兼重淳执导的首部电影长片,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片的优点也很明显,让人心甘情愿地干了这碗关于青春和梦想的鸡汤。
甚至创作背景、音乐的运用,以及一些细节的处理,都能让人觉得惊喜与感动。
故事很简单,也让人很有亲切感。
小林薰饰演的医生家庭,有两个儿子,JIN和HIDE。
JIN是地下重金属乐队的主唱,靠和成员在酒吧驻唱为生。
“人啊,如果一味做自己喜欢的事,会变成笨蛋的!
”他的音乐梦想在父亲看来,却是玩物丧志,浪费生命。
因此,父亲每次见到他都是拳脚相交,两人丝毫没有理解和沟通的余地。
而弟弟HIDE呢,性格温顺,善良又孝顺。
父亲希望正在考大学的他,将来能和自己一样成为救人性命的医生。
命运有时候,总爱跟人们开玩笑。
坚持音乐梦想的JIN在演出时被音乐公司制作人相中,组合终于有机会主流出道。
JIN因此离家出走,准备和成员们奋力一搏。
但“只有符合大众的口味才能红”是不诤的事实,乐队重金属的非主流曲风遭到了制作人的质疑。
为了坚持自己作品的风格,乐队与制作人不欢而散,JIN出道受挫。
而另一边,首考落榜,复读一年的HIDE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转而报考牙医以完成父母的心愿。
这一回,他成功了。
“我要当牙医”,抱着这样的人生目标的HIDE进了大学,学着他并不擅长的知识。
与此同时,他和几个同样热爱音乐的小伙伴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写歌。
HIDE把歌曲的小样交给JIN,求哥哥帮他编曲。
#感动霓虹好哥哥啊#
弟弟和小伙伴们的音乐才华,折服了JIN,也惊艳了音乐公司。
在JIN的促使和帮助下,HIDE和小伙伴作为和声组合正式出道了。
而JIN也放弃了自己的乐队,转做制作人,为组合制作歌曲。
而疲于应对学业,不想让父母失望的HIDE,一度萌生退意。
把一切看在眼里的JIN,劝弟弟不要轻易放弃。
很快,HIDE组合的歌曲,成为知名度极高的“国民歌曲”。
元气满满的词曲,为人们带去了生活甚至生存的勇气和力量。
两人的父亲,也因为生病的小女孩和他分享“因为听到这样的音乐,而有了想要活下去的勇气”的感触,开始重新审视儿子们的梦想。
最终,他对孩子们的音乐梦想,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我看的那场电影的影院里,有很多人是冲着苏打来的,他一出场,全场一阵尖叫声。
而比起HIDE,我更在意的,却是JIN在整部影片中的改变。
我不否认,本片是一碗“鸡汤”。
但它和其他鸡汤不一样。
兄弟俩的故事,改编自日本天团GReeeeN单曲《奇迹》诞生的幕后故事。
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2008年漫画改编的日剧《菜鸟总动员》曾带起棒球风潮,鼓舞人心的主题曲“奇迹”更爆红,片段下载量突破590万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今仍是日本史上下载量最高的来电铃声。
(中视娱乐网)
JIN和HIDE面对梦想的不同选择,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截然不同。
是义无反顾地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向现实妥协不让家人失望?
这样的情况,现实中的我们,不也每天都在遇到吗?
而比起对梦想摇摆不定的HIDE,JIN的改变,是更发人深省的。
一开始,他的坚定、他的义无反顾、他与父亲对抗时的不妥协和勇敢,像极了每个初入社会、一腔热血的年轻人。
后来,乐队的音乐理念与音乐公司及市场的要求相违背,乐队成员改行修车。
他也陷入了看不见前路的彷徨与迷茫。
当听到HIDE的音乐,他开始意识到,当梦想与现实冲突时,一味的坚持,也许并不是正确的方向。
他开始尝试改变,他像伯乐一样,以专业的能力挖掘组合的潜力,帮助他们做出最打动人人心的音乐。
当HIDE意气风发地在舞台上唱歌时,台下JIN脸上难掩不甘与落寞;
当HIDE的歌得到音乐公司的认可,JIN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蹦跶起来;
当HIDE任性地要求乐队成员不露脸时,JIN厚着脸皮去说服制作人“打破常规”;
而当听到广播里患病的女孩说听到他们的歌,获得了继续努力活下去的勇气,一向坚毅的JIN泪流满面……
在坚持的路上,学会认清现实,学会回头或是转弯,也许是更难能可贵的。
在这里,要重点表扬下1988年出生的松坂桃李,细腻、到位地表现出了JIN这个角色的层次感和复杂的内心变化。
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看了电影,大赞松坂桃李:“将自己的梦想托付在弟弟身上,光用眼神就充分表演出哀伤丶喜悦与觉悟,非常性感!
”值得一提的是,松坂桃李和菅田将晖这“兄弟”俩,在片中本色献唱。
颜值高、演得好又唱得好,真是棒棒哒
在衣柜里录音的GReeeeN,666还有,饰演他们父母的两位演员,小林薰和麻生佑未表现特别出彩。
你一定对小林薰的“深夜食堂”老板形象印象颇深,但你见过他暴跳如雷,对儿子拳打脚踢,甚至要拔刀刺子的样子吗?
麻生佑未饰演的妈妈,则可爱到不行!
父子俩打架时,她一只手拦着JIN胸前护着他,另一张手拽着儿子的CD藏在背后;
HIDE出道后,她和女儿一起到音像店找CD。
找到后高兴得不得了,还说要让店员多进点货;
两个儿子都出道了,她又一脸陶醉地感叹“我两个儿子竟然都做了歌手,妈妈都没有信心可以保密,怎么办?
”
哈哈,这样的妈,一定是亲妈!
最后,向大家安利GReeeeN,一个全员牙医,出道十五年都没有露面过的4人J-POP组合。
绿色的官方组合LOGO,其中的「e」代表成员人数。
整个图案代表牙齿,参照人们微笑时露出整排牙齿的感觉设计,传达「想要成为能够传递smile的存在」的成员心情。
因为组合成员都是牙医,所以大家都喜欢叫他们——牙医。
在看过电影后,你也许更能明白GReeeeN音乐的纯粹,以及为什么他们的歌曲总是充满治愈的力量!
编剧把起起伏伏的境遇和模棱两可的青春表现出来了,在我心里是一部很棒的片子。
饰演魔戒中咕噜一角的演员在杀青的时候把魔戒拿走了,这是编不出来的彩蛋,是成年人的童话。
原来GReeeeN这个乐队真的存在,在模棱两可里真的有绿色的青春,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希望吧。
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汉德的天分,但绝对大概率有同款扼杀天分的老爹。
痛苦不会因为转移而消失,只会在自我复制过程里完成一次次扩张。
我一边叹气汉德老爹口中那些换汤不换药的否定,一边理解他成为牙医的选择,这是模棱两可中的喘息空间,是为了父母能更好过的妥协。
中间有一幕最让我心痛——汉德妈妈的纠结。
因为人都夹带着私心,在选专业的时候他妈妈曾经当面描绘过儿子当上牙医后的样子,在汉德第一次落下大学学业之后,低着头走上楼被拦住妈妈,原来她也和老爹统一口径了。
比起说汉德是一个没有主见,背负着其他人梦想的人,不如说他是一个不会撒谎的人。
因为没办法对自己撒谎,所以才会两次拒绝后自己敲开哥哥家的门。
因为无法对别人撒谎,所以才一定要和父亲坦白。
因为没办法对梦想撒谎,最后他成为了牙医。
在硬币抛下的那一刻,他没有办法对心中所想撒谎,所以看起来那么理智那么善变。
但这不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吗。
“嘻哈养不起我,我来养嘻哈”这算理想与现实的一种和解,如果大部分人都不具备天生吃这碗饭的天分,这样迂回的方式就成为了普通人的理想主义。
汉德最后说,我自己也不确定现在做的是我的梦想还是其他人的梦想,但我只知道我不能停止自己一直写歌的冲动。
模棱两可的青春,是主流与边缘的拉扯,我们身处时代的洪流间也看不清楚何为正确,于是抱着一定要有答案的惯性焦虑地随着浪潮向前卷着,希望触及灯塔和海岸。
但加入不抱着前浪,任由自己在危险中,凝望着眼前这片广阔的大海,享受一下模棱两可的青春又会怎样呢。
好的作品能描绘出普通人那隐晦具体拉扯的青春,也谢谢GReeeeN给我们演绎了一场很棒的剧本。
从《啊,荒野》开始迷恋菅田将晖,那是部很重的电影,上下两部一共五个多小时,看完后呆坐良久,内心各种情绪交织。
然后我开始了解苏打这个人,不得不说他的外貌就充满吸引力。
上扬的眉梢眼角、精致的鼻尖、瘦削的体型,满溢着孤独骄傲。
但是我错了,随着看了越来越多他演的电影/日剧,我发现苏打的可塑性极强,就是传说中的好演员雌雄同体、千变万化。
更何况,他真是再丑的发型都能驾驭啊!
在这部有关Greeeen出道的半写实电影里,苏打的少年感撑起了整个男团。
我怀疑他自带某种神秘磁场,否则为何每个和他搭戏的配角也都熠熠生辉?
因为他的存在,我甚至可以容忍小松菜奈每一帧板着的臭脸,和永野芽郁哭哭啼啼的傻样。
相较之下,电影中的哥哥似乎少了些rocker的感觉,好像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八三夭,尝试着做出心中的音乐,却终究无法让更多人产生共鸣。
然后在那个小小的衣橱里,green boys录制了第一首单曲。
说实话,我本不喜欢这种一上来就副歌叠加、高潮不断的音乐,但不知为何在少年的欢快歌声中,学生时代初识偶像的那种触电感喷薄而出。
喜欢他们脸上饱满荡漾的青春,喜欢歌词里阳光普照的积极,喜欢和弦变换节奏换档的惊奇。
在如今越来越多人钟意着“丧”文化之时,我喜欢这样热血的电影。
我心中那个昏昏欲睡的少年似乎被推醒。
我永远不会写歌谱曲,但我还能被一首歌曲击中,在心跳加速中体验着本杰明巴顿的奇幻之旅。
我甚至在大脑僵化的几年之后,又可以言叶真实的感受。
音乐这玩意儿,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把你带到哪里。
于是,我抵挡不住心中洪水猛兽般的好奇心,在看完电影之后,我搜了Greeeen的live...他们真的没有露脸!
演唱会居然是全息投影!
很佩服他们选择keep a low profile,至少将艺人身份和真实生活平衡地很好。
然后我又去看了电影中green boys的live。
四个男孩的台风有种浑然天成的逗逼感,看着觉得好欢乐。
最喜欢《道》这首歌了,比《キセキ》还百听不厌。
在这样一个阴冷昏暗的雨天,能遇见这部电影,我感到万分荣幸。
2017-6-22 10:34《奇迹,那天如此重要》(2017)。
豆瓣7.8。
平静的青春,燃烧的青春。
很佩服现实中真人原型们的执着和勇气。
松坂桃李形象挺颠覆。
菅田将晖又演了一个完全看不出和以往任何人物哪怕一丝丝相似的影子。
特别注意到他连走姿都彻底改了。
穿上白大褂的温柔的年轻牙医简直好看到透明。
兄弟俩的亲情着实戳心。
好想有个这样的哥哥,也好想有个这样的弟弟,影片以人气组合GReeeeN的名曲《奇迹》的背后创作故事为蓝本,但剧情稍显寡淡,乐队其他三人完全沦为背景人物根本没立起来。
片尾曲感觉到了好听。
可能一直以来喜欢这个从不露脸的大热乐队的歌迷对这部电影会非常有感触的。
GReeeeN乐队是一支实际存在着的乐队。
看到有人在问电影名称中的几个假名什么意思,我自己也不认识所以查了一下,结果字典里也没有,在搜索引擎里得到了答案。
ソビト —— 日语“素人”的音读读法。
素人在日语里一般是使用训读读法,读作シロウト,这里可以理解为GReeeeN乐队为了表达与众不同的感觉?
总之,这个词是GReeeeN乐队自己独创的新日文。
GReeeeN乐队简介:福岛县郡山市的4人组成的JPOP乐团。
从2002年起开始活动,2007年在十多家音乐公司的激烈竞争后,最终决定与环球音乐集团旗下的NAYUTAWAVE RECORDS签约而正式唱片出道。
全员都是大学齿科部的学生,不露脸的原因与电影剧情稍有不同,现实中的解释为“在国家齿科医师考试合格前就决不露脸”。
不过,大学毕业以后,这四人也没露脸,很多媒体人和音乐人做了一些分析,总结如下:1、露脸后暴露身份的话,他们这么有名,就会有不需要治疗也赶到医院来的人,从而给其他有治疗需要的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不露脸的话很容易成为一个流行的梗,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很多时候这会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对乐团知名度有帮助。
3、不露脸代表着同时兼顾好牙科医生和乐团活动的GReeeeN乐队的信念,对于媒体和公众而言,这也是他们独特的形象定位所在。
乐团的四名成员是:HIDE、navi、92、SOH,音乐制作人JIN如电影剧情,确实就是HIDE的大哥。
乐团的LOGO就是电影里那个,用人笑起时候四颗牙齿的形象作为乐团符号。
从08年起,断断续续一共发了30首左右单曲。
查了一下资料,只有一首单曲拿到了Oricon榜排名第一,就是电影名称的那首歌曲,叫「キセキ」(奇迹)。
电影剧情中,妈妈曾经开玩笑说,“是不是能拿日本唱片大赏了?
”实际情况是,还真的拿了,还不止一次:2007年,年度最佳新人2008年,年度十大畅销专辑(「あっ、ども。
おひさしぶりです。
」)2009年,年度最佳专辑(「塩、コショウ」)乐队的官网,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眼:http://greeeen.co.jp/ps:四人都表示,电影里演员的造型和自己的形象真的十分接近。
偶然间得知了这个电影,当时并没有抱很大的期待去看,但是看完后感觉还可以。
首先,整个电影下来我感觉很流畅舒服,没有那种很刻意的成分,演员的表现很自然,虽然剧情略显单薄。
其次,电影里的歌真的是太棒了,我之前不知道牙医这个组合,单纯就是被电影吸引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了这个组合,他们的歌很励志,很有想法,前一阵子我期末复习好几次都感觉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听一会他们的歌感觉又好像恢复满满的能量😊。
最后,我想说一下演技,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场戏就是哥哥在台上表演的时候,虽然我没有见识过真实的在那种场合唱歌是什么样子的,但我感觉他演的不错,我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仿佛他有什么情绪相对我们诉说,不论是激昂的青春,亦或是愤世嫉俗的愤怒。
当然其他人的演技,颜值也都很好。
当然,我就随便写写,你们也就随便看看吧。
仁和秀是一对兄弟,仁是一名乐队主唱,而秀正在备考医科大学。
两人虽然同在颇为严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选择的道路却大相径庭。
仁不顾父亲反对一心投入音乐世界中,而弟弟秀选择继承医生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牙医。
其实,他们都无法抗拒音乐的魅力。
在秀决定复读的这一年,仁的乐队被唱片公司发掘,出道在望。
但是由于父亲的强烈反对,仁为了乐队离家出走并不惜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
第二年,秀如愿考上了牙科大学。
他回到家中顺手弹起了仁留下的吉他,意识到原来音乐可以让自己忘却一切。
于是秀也与朋友们组成乐队,开始写自己的曲子……
看第一遍的时候是是跳过的,本来是没事随便找个看看,但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还是很有感染力的。
片头是很叛逆的演出,然后在演出时打架了,本来就很反感儿子做音乐的医生父亲知道了,回家又被打了一顿,说你这只是游戏,爱好只能是游戏不能救人,叛逆的儿子说了句你救了那么多人,却从来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就离去了,然后留下弟弟和母亲尴尬的留在那里……剧中的母亲不管儿子做什么都是支持的,而父亲觉得音乐是不正经的事,因为哥哥的叛逆,家庭的气氛都不是很好,弟弟知道,或许自己做医生,家里的气氛会好些,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上医生,最后选择了牙医,告诉母亲后,母亲没有多说什么,就说自己生了两个人后牙齿都不好了……这就更坚定的弟弟想要当牙医的决心……后来终于考上了牙医的弟弟,在茶余饭后的时候,和朋友聚在了一起玩起了音乐,刚开始只有个调,弟弟就找哥哥帮忙,让帮忙做的酷一点……哥哥本来没当回事,有回心情不好,就拿来听了下,然后就做出了《声》这首歌……我最喜欢的是哥哥刚做出来的时候,四个人用车子弄出的人影在哪里摆动着,看的我有点痴迷了。
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最后出唱片了,而且很畅销,但是弟弟并没有唱歌了,而是做牙医……我觉得吧像我这种伪文艺青年,很喜欢这个冲满的青春,叛逆,阳光的片子……
看完才知道这个乐队是真实存在的,电影也是在现实基础上稍加润色而呈现出来的,一直很喜欢[道]和[奇迹]这首歌,也是看完才知道和这部电影还有greeeen有关联,感觉才慢慢完整地串联起来。
所谓青春,理想,热血大概如是吧…机缘巧合和女友相识,以玩闹性质做出来的音乐却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甚至最后逐渐激发自己做音乐的热情,一帮相似经历的好友共同扶持前行在音乐道路上,有一个热爱音乐却无奈不得不放弃,默默支持弟弟的大哥,为自己成功而高兴的妈妈和姐姐,即便刻板守旧的爸爸最后也同意兄弟两继续逐梦。
处处充满温馨,又觉得弟弟的人生简直开挂,温柔孝顺的他为不辜负父母,始终不忘记成为牙医的必要性,而具备音乐才华的他又非常意外地开拓出音乐的道路,一切无心之作却是哥哥拼命争取却无法达成的目标。
这么一对比,人生的残酷与无奈还是抑制不住地流淌出来。
几个感人的桥段:心脏病女孩从一开始的消沉到听到他们音乐后的备受鼓舞,铿锵有力地和医生说想活下去的瞬间,让人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
哥哥为劝父亲同意弟弟的音乐之路,挂号和父亲碰面说的想当听众的心灵医生,也非常感染人。
影片尾声父亲对兄弟两说,希望他们能做出像greeeen那般的音乐,简直能感受到兄弟两的喜悦与感动。
再说音乐,电影中的这三首都非常好听,尤其我特别喜欢的道和奇迹,听着真的有鸡皮疙瘩的感觉。
所以音乐真的能治愈人心啊,沮丧绝望时听着道感觉又活过来了。
奇迹也是百听不厌地励志。
想要再多了解这个乐队,多听听他们的音乐。
据说依然没露脸,依然做着音乐这件喜欢的事和牙医这件必须要做的事。
真好啊,能两者权衡的人生真是令人羡慕呢!
还好,他们没有放弃天赋给予的机会,还好他们还努力地做着应该做的事。
因为牙医团的音乐,来看了这部电影,然后就被老套的剧情又触动了🙄在脱离又加入GReeeeN、キセキ发布成功后,主唱HIDE和女友复合时这么说:我想继续从事音乐,这心情无法控制,所以我就继续了。
梦想和现实的冲突是贯穿影片的一对矛盾。
哥哥想做音乐却天赋欠佳,父亲反对;父亲想让儿子学医,两个儿子却没一个喜欢学医;HIDE想继续音乐,却被家里的压力逼着学医。
有一段HIDE站在电车即将到来的轨道上发呆,就是他极度彷徨无措的时候。
可是他突然跑出来了,沿着轨道,和电车一起狂奔。
因为“这心情无法控制啊”。
在自己遇到这种矛盾时,大概做心里最想去做的事,追下“梦”,才不会那么后悔吧。
有人说电影只有“轨迹”没有“奇迹”。
我觉得正如キセキ里写到:能够与你邂逅,就是所谓的“奇迹”。
倘若HIDE没有被逼学医,倘若HIDE没有选择牙医,倘若哥哥没去他们的演唱会,倘若绝症女孩没有听到キセキ…就不会有牙医有“奇迹了”。
奇迹不一定瑰怪,其实就可以在各种小事里,在身边,是所谓的“奇迹”。
影片里还有些小细节,比如四个校服女孩哼着キセキ从牙医身边走过,大概是指GReeeeN的妹妹团whiteeeen吧😂;牙医们说:如果露面可能粉丝追到医院会给患者带来不方便吧,大概就是牙医不愿意露面的原因吧;电影最后的照片,是牙医的一首歌的封面哦!
细节也很用心,点赞。
就是这么一部剧情老套的电影,却是真人真事改变,并且有所感触。
最后说,我并不怎么懂音乐,但也有音乐带给我无数感动,欢喜和激励的时刻。
牙医带给了很多人温暖和鼓励的感觉,祝福他们可以一直为自己的梦而创作下去。
本来以为就是个还不错的日本青春剧情片,直到我看到了要当牙医的男主拿起吉他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这是GReeeeN的传记片啊,那个陪伴我度过高三的乐队,中文名字就叫牙医啊!
特别特别高兴,想在电影院大声K歌。苏打太好,感觉苏打就像一张比普通白纸更纯白一度的白纸,所以染什么颜色像什么颜色,演什么角色都纯粹。村长也好,村长完俨然已是硬汉、纯爷们、霸道总裁……真喜欢这种让人流下愉悦眼泪的电影啊,喜欢全场会心一笑的电影,喜欢散场时大家都在讲着牙医八卦的电影。
实现人生梦想和父母愿望这个冲突能完美化解吗。也就音乐还不错吧,我现在越来越阴暗了,看到梦想破碎的电影我可能才会给高分。
真实的故事,但拍得有些庸俗,情节套路,就牙医的歌还不错。看完发现一番是桃李,但看着怎么感觉苏打才是主角。。。PS:小林薰演得真好,完全没有食堂老板的影子。
一直知道这个不露脸的乐团的存在,但完全不知道原来背后有这样的故事。而且牙医们居然是只比自己大一两岁的同龄人。在有限的人生选择里,问心无愧地去尽力。得到了很大分量的正能量,和饰演哥哥的松坂的颜值和演技。情怀做得好就是加分项。
剧情其实也没啥,毕竟结果都是知道的,觉得哥哥真的超级好。然后多一星给曾经挺喜欢greeeen的我。很久不听了觉得歌还是好听的!
菅田将晖(怀念livehouse)
很喜欢苏打的少年感,歌也不错,电影嘛,见仁见智。
每个无论喜欢牙医、佐藤健、苏打、松坂桃李、成田凌、杉野遥亮以及其他在里面演出的演员,都会喜欢这部作品的!而且发现松本若菜演了电台dj!kiseki音乐响的时候肾上腺素狂飙!啊啊啊啊就差全场大合唱啊!
「只有轨迹,没有奇迹」←热评这句删了 让我来说
做喜欢的事情和做合适的事情一样很难吧
裹着父子冲突的音乐青春片,节奏把握的精准,音乐好听,当然还有不可缺的励志,让人看了仍然会燃烧一次。
补标,苏打是我心中牙医的样子
苏打最帅的一次了
苏打的个人特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这个电影的气氛,兄弟两条线做音乐的故事,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到《苏打像言语般涌现》,哥哥做的音乐真的不如弟弟好听,这是可以说的吗?总之就是对抗父权,追求梦想的小清新故事,还是能收获一些感动的。原声带还不错。评分:7.0/10。
励志、青春、梦想、音乐、少年,各种元素混得乱了些。
我为什么看这种片子也哭成鬼啊!
该片以日本乐队GReeeeN的真实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其从结成到其成名曲《奇迹》诞生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当家人不支持、很多人不理解的情况下对音乐的执着和坚持。故事简单却讲得有点拖沓。。。
平凡的片子但有打动人的地方,因为两首好听的音乐加一颗星。
比较正统的利用明星效应的青春励志片。人物较为脸谱化,不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