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宫心计二,没想到是个喜剧,哈哈,吴四德倒是和刘三好对上了,不过佘诗曼是真的好看啊,宫心计里是刘三好,公主嫁到里着实是个刁蛮滴公主~比较开心的是终于和皇上修成正果了,弥补了宫心计的遗憾啊!
虽然TVB的古装想来颜色鲜艳,不过公主造型zen的四吼吼看哦!!!
相对来说也更喜欢这样的女主的性格,还有金家的那个鼓掌👏,至今记忆犹新🌚。
公主嫁到算是今年我比较有力气追的一部片子。
其实说起来这部片子没有什么很特色的剧情,但是看起来不费力气,而且还是比较吸引人的。
前半部分的剧集很具有TVB式的幽默,剧中的一群演员也绝对是适合这类角色的最佳人选。
而且剧集的前半部分设置的还是比较轻松的,没有什么大奸大恶,家族纠纷。
不过到了后半部分就开始觉得有些俗套了。
多福要求分家,韦贵妃的阴谋,突厥的叛乱,这些都是TVB惯用的情节。
对于主角公主和驸马的感情安排,还是比较喜欢的。
主基调就是先吵后好,但是细节上还算是有点新意的。
公主虽然刁蛮,但是从一开始就看得出是心地善良的,不然也不会傻傻的给乞丐发碎银子。
每次搞得金家大吵大闹,其实也真是金家自己人有那么点问题,比如多寿假称自己出师少林,多福变卖御赐人参等等。
而且每次不欢而散之后,昭阳也会反省说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但是总是嘴硬不肯承认。
两人经皇上调解之后,看对眼,倒是非常迅速。
再其后,因为发现纸蜻蜓的缘分,是感情的升华。
感觉剧集的后半部分有点仓促,剧情也比较俗套。
比如韦贵妃证据确凿后自刎而死,还有金家仓促间被赐死罪,又比如昭阳和阿四被关在没有的房子里断水断粮。
正是古今皆可用的俗套,而且觉得看了不紧张,因为肯定能找到的。
还有最后集体大肚子出现,真是俗之又俗。
前不久的施公奇案II也是这样。
最觉得不可理喻的是韦贵妃没事不和别的贵妃争宠,非要搞一个已经出嫁的公主。
虽然有解释说因为她生产那天,皇帝去接昭阳回宫了,那也必要搞到昭阳已经嫁出去了,还要耿耿于怀吧。
剧集中的纸蜻蜓和金家精神爱得鼓励还是觉得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信息。
第一次看到多禄被气晕之后,就打开纸蜻蜓来平复心情,这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总的来说觉得这部片子算是很典型的梅小青的特色,而且算是不错的一部放松心情的大片。
本剧的包袱都特别的短,最多二集就抖出来。
不像以前老剧一个阴谋要埋伏下10集8集的。
怎么说呢,年轻人没耐性。
年轻人玩的也多,不会守在板凳上耐心看剧。
有二个演员是从粤剧出来的,很明显,台词跟肢体做的非常足:台词就抑扬顿挫,中气十足;肢体就眼风当先导,区别很明显。
香港地方小,有造成话题的优势。
金家精神就是典型的认为造话题。
这种重复出现的桥段有点像杂志里面的翻页广告,三四页都是相似的内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我喜欢陈法达,笑嘻嘻的小嘴巴。
《公主嫁到》挺搞笑的片子,内容与港片的《醉打金枝》有类同。
这部连续剧与《宫心计》的场景取景一样,连四司的衣服也是一样,看来连续拍唐朝的戏真的能省不少费用。
希望不是像《谈情说案》一样,好头烂尾啦!
否则真的港片失去信心啦!
几乎没有看过TVB的古装剧,冲着佘诗曼+喜剧看的,结果真的很失望。
整部剧除了演员的演技,几乎没有看点。
浮夸的置景,不能因为有钱人就家里到处是金光闪闪吧,简直亮瞎眼。
TVB的道具也很节约,来来去去就那几个场景,逛来逛去就一条街,皇宫也一点都不气派。
尴尬的台词,动不动就莫名其妙的唱rap,金家精神,还啪啪啪啪啪啪啪,每次看到就起鸡皮疙瘩。
老套的剧情,只能说内容多集数少,所有都像拉了快进,反派也太白痴了,32集包括了真假公主身世之谜,后宫暗斗,边疆矛盾,却并没有显得很紧凑,反而像过家家一样的幼稚剧情。
不过TVB最珍贵的还是演员了,虽然剧情,台词,置景都很糟,演员的演技都还是很可以的。
TVB还是拍时装剧更好看一些,古装格局太小,很容易拍的像过家家。
《醉打金枝》的剧情+《宫心计》的华丽外衣+《溏心风暴》的家庭亲情卖点+《金牌冰人》等的若干桥段=《公主嫁到》,但陈豪+佘诗曼〈欧阳震华+关咏荷,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前者只是物理组合,后者则会产生化学效应,很想念当年的“死胖子和荷姐”;《宫心计》的华丽包装还没看完该剧就有了审美疲劳,为何要在《公主嫁到》中再刺激我们眼球一把,其实港剧当年的场景及服务虽然没有大陆那么铺张及繁重,但那种清新的感觉和审美的趣味仍相当有特色,为何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呢,唉,在这些方面港剧是远没有大陆的优势的;《溏心风暴》的大卖似乎让TVB看到了家庭亲情剧的市场空间,索性在《公主嫁到》中再大打一次亲情牌,但那非常造作的鼓掌动作以及所谓的金家精神,除了让人无奈再无奈烦躁再烦躁外,不禁感叹难道编剧们真的已江郎才尽了吗,即使冷饭回锅也请加些佐料;PS:似乎近年港剧已迷恋上了喊口号似的台词和剧情,前有《宫心计》中刘三好的絮絮叨叨,现有《公主嫁到》中喋喋不休的金家精神,当年港剧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又到哪去了呢?
可能是因为关心才会挑剔,是为一评。
兴致勃勃地等来《公主嫁到》,毫无惊喜,经不起一丝心湖的波澜,没有预期的高潮迭起,没有令人回味无穷的细节考究,有的只是雷死人的情节,让人无语的三代同堂,家和万事兴,以及和<宫心计》一般的金碧辉煌。
耀眼的金色是整部剧的主打色,要的是气派,走的却是温情。
不搭调的画面感和要表达的主旨意义,不禁令人寒噤,如同《宫心计》,一再强调的醒世哲学让人生厌,从刘三好“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的人生宗旨,到时时响起的掌声叫嚣,金家精神让人囧到不行,甚至所谓的《劝世贤文》,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也难免落入俗套,还有些做作、虚伪之嫌。
耳朵生茧,直到听着想吐,着实不是一件好事!
TVB的编剧们能不这么折磨人吗?
突然开始想念康雅思的小小心机,想念丽妃娘娘的横眉竖眼,从何时开始,好人已经没有坏人得宠?
是因为坏人坏得真实?
还是因为好人好得虚伪?
自从《溏心风暴》的亲情线路大获全胜以后,编剧们着实兴奋了一把,又开始把矛盾指向所谓的温情,所谓的家族,所谓的同心同德。
以往的同题材剧集的确是经典,让人回味无穷。
然而没有新意地延续,毫无创新的拿来主义,还能让观众当之为宝吗?
老套的情节没有击溃影迷,只因为他们搬出了有演技的演员们奋力压阵,以前不喜欢佘诗曼的,如今却不敢苟同。
时至今日,能让我坚持看完全剧的,不是情节上的波澜起伏,而是陈豪等人的卖力演出。
欣赏的是昭阳和多禄的生死相随,赞叹的是银屏和有维的不离不弃,多少是有些感动的,明明能猜到故事情节却也作罢,任由他们将我们带入情境,为之辛酸,为之苦恼……或许不能和以往的经典相比,然而极尽奢华的装扮还是有给加分的,这是TVB一直以来的色彩配。
且不论其他,光是后面细腻情感的升华,就足以让我坚持下去。
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当做消遣,未尝不可!
对这么一部好电视剧要说几句实话,如果算是实话的话。
一因为工作的原因,一般只看两种片,一是纯粹的娱乐片,放松自己;二是有深度的经典片,提高自己。
一开始看《公主嫁到》就是出于放松自己的目的,但就是这无心的放松中,却得到了很多的教育。
许多事就像看这部片,无心插柳成荫。
二《公主嫁到》有很强的套路,如金家精神,纸蜻蜓,兄弟情,善恶报。
金家精神看了很有人情味,也充分表现了港人对传统家庭的顾恋。
从这几个方面来讲,包括兄弟情、善恶报,如果是单纯宣教方式,肯定让人反感,但是笑骂加上搞笑动作,就让人很容易接受。
有时想,TVB拍这个片,堪称是“主旋律”片。
教育人的东西都寓在了乐的形式里了。
尤其是纸蜻蜓的情节设计,很感动人。
三有公主就是有王权,但又是有平等的博爱精神,这就是这片的精华处,也反映了香港的集权与民主。
但是怎么变,都是有传统的文化精华在里面。
这一点处处可体现,从处事、事佛、识人、家庭合和等,尤其是夫妻相处之道,都把中华文明淋漓地表达了出来。
这也是内地片所缺少的。
也许生活在别处,越是离内地越远,华人就越像华人。
不管怎么说,被误认为的俗片带入了雅的境界,这才是最大收获。
所以,建议你也来看一看吧。
在校园网追了半个月终于把《公主嫁到》给看完了虽说该剧还是跟以往的翡翠台电视剧差不多,走套路纵使里面还有不少历史硬伤比如剧里常说道的《劝世贤文》,虽不清楚可有此书,但里面部分诗句也是明朝才出现而本戏背景却是在唐朝但是不能因为些许瑕疵就否定这部作品相反,其有不少地方是可圈可点的看我在博客里写出来,就说明我还是挺喜欢这部电视剧的啦下面说说令我极为欣赏的三点:第一,轻松搞笑其实TVB的电视剧十有八九都有这种倾向的,剧情经常透露着轻松幽默搞笑的因素这部电视剧本身就是主打搞笑的而笑点本身信手拈来,来得很自然,一路吸引人看下去我还记得大概是第二集,那是公主与准驸马冤家路窄斗得要死,但公主为了逃避被远嫁吐蕃却还要在太妃面前做场戏,让太妃恩准嫁与庸才驸马金多禄公主与驸马在情急之下的那段深情对话,不可谓不经典:”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他们一来一往的2句话结合之前的冤家斗气情结,一想到就觉得假的让人捧腹大笑至肚子疼第二,台词非常有趣台词这块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时常是想念着打油诗一样,文言、简短,但又趣味横生类似传统戏剧的念对白剧中的人时常说道趣事或者是其他事时就即兴的打着板念白,押韵、搞笑一方面让人感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对话语言是如此灵活、简单而又生动另一方面又把粤语本身的特点发挥的很好不得不说这部片子粤语是其灵魂,其对白的精彩性,是粤语赋予的这是普通话配音很难代替的第三,其核心——传统的伦理价值观非常吸引我“母慈子孝,兄弟同心,夫唱妇随”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所倡导的“和”这个字剧中金家一家和睦,亲情至上,即便刁蛮的公主,最终也被亲情所融化,成为贤良淑德的儿媳妇而且剧中主人公们皆德行积善,大的方面有忠君爱国,小至路边扶起摔倒的老、幼尽管坏人诡计多端、积恶,但好人从始至终都心存善、行带德,最终还是坏人坏报,好人全家富贵美满在今日这个多元得伦理败坏、传统不在、价值缺失的年代来观看此剧真是感慨良多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实竟是如此的简单,但是我们却视而不见带着一颗善心对待亲人、友人,乃至素不相识的受难者不要因小事而犯妒忌、不要存害人之心、不要无理取闹。。。
这些小小的信念小小的道理不就是传统文化精神、传统伦理观念嘛这些都在电视剧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观众像在路上扶起摔倒的老太太,这样的情节总比生硬的宣传口号来得温情特别提一下,我也挺羡慕金家一家的和睦团结时不时就念出他们的“金家精神”,然后拍拍手虽觉得有点像年口号,但他们那种乐观、融洽,看了还是让人很受这家人的精神的感染总得来说我很喜欢它那种在追求轻松搞笑商业的剧情的情况下,又能让受众感受到传统的人文精神让人受益,心有念去存善这样的作品可谓之佳作否?!
最喜欢米仁慈,贪心又贪生怕死,家财万贯却抠得不行😂我觉得她好可爱!
我还喜欢司徒银屏😂为了公主舍生忘死,金家有点喜欢不起来,总觉得金多禄好浮夸。
如今的TVB真的落没了,从小看到大,现在已经没有小时候守着珠江卫视的感觉了。
因为TVB我还学会了粤语😂以前的女演员都跟仙女似的,演技也杠杠的。
男演员也都好帅,现在是啥样的都有。
金句很多,编剧有才
编剧牛
一向很中意TVB的轻喜宫廷风~
这么搞笑,也是一种创新哦
主题曲真好听…
二缺。
看了一半,没追下去,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对白极其押韵,一家人好似都在唱hip hop~=_=
一集的内容太少,有点言之无物的感觉,但是当消遣的来看还是蛮不错的喜欢佘诗曼
最后一集那叫一个囧啊~~
矮油,到处金灿灿的
好吵啊
也是绣十字绣时打发时间的肥皂剧
看到抢会长什么的那段,因为只是想放松放松,自然不会再看下去了。搞笑是蛮搞笑的,但未免太三观不正了。女演员的服饰还是蛮精美的,男演员长的真是……
TVB越来越穷了本来看的时候还想着给三星的,可以这结局太恶心,都不知道计划生育的,一群母猪,太可怕了。再减一颗星。
TVB正常电视剧。。。。
不看剧情只学白话。。。一路看下来没有惊喜没有恍然大悟的简单。
很欢乐
喜欢看前边掐架的部分,后面同仇敌忾的剧情比较狗血了。粤语饶舌尚有喜感,国语版太雷
我看最后一集带发现亮点,伪装成大唐商人,欲刺杀皇帝,却被人揭发,还被皇帝布局捉拿的突厥王子本名——阿史那沙苾。。。我擦,听到突厥王子说出自己本名的一瞬间,我整个人都抽掉了好么。。。编剧大人您是有多恨突厥人啊,给人家起个名字叫“我是那傻逼”,你也太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