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森这样写日记,2000年9月18日,午后,微雨。
曼儿每天都抄一篇,端一张小板凳,把自己安安稳稳的放在回忆里。
她用薄薄的刀片划过手腕,鲜红的血铺在地上,然后她看到了什么,从身边拿起一张毛巾一面裹着受伤的手,一面搽去血迹。
她看到了一幅画,于是踏上寻找一段记忆的旅途,却意外收获另一份爱情。
我习惯在第二天不上班的日子晚睡。
比如现在。
通宵的看电影,老电影。
郑伊健曾经说过,林嘉欣是最可爱的女孩子,他想不出会有哪个男孩子不喜欢她。
笑容纯真,温柔又带着些轻盈的忧虑的林欣嘉。
曼儿在海边遇到小烈的时候,他正在教一群小孩子画画,英俊而憨厚的小烈,陪着她寻找属于另一个人的回忆。
青岛一定很美,红色屋顶的房子,弯延而下的石板路。
阳光微微的照射在冬日的早晨,处处透着清新。
仿佛在那暗角里生长的小苔藓,安静的生活。
青岛的路,大多是斜坡,沿山而见的坡路,这让我想起了时常看的韩剧。
小烈与曼儿赛车一段,从倾斜的山路冲下来,嘴角带着笑意,干净简单的爱情,在萌芽之中,露出喜悦的微笑。
突然而至的雪,纷纷扬扬的洒落在那个毫无征兆的深夜,曼儿欣喜的抬起头,夜很黑,只有昏黄的灯光照射下来,小烈站在曼儿五步以外,有些局促不安。
隔壁的伯伯死了之后,曼儿送饭给婆婆,见到年老的婆婆在抄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她突然不可抑止的悲伤起来,跌跌撞撞的冲回自己的房子,摊倒在地上。
哭了起来。
其实她找到了那个地方,但到达之后固执的以为,不是那个地方。
因为如果找到那风景,就像德森会消失一样。
找到之后,所有的事情都会真正结束。
结束的是她对生的寄托,还是对小烈的感情呢?
2004年的片子,很有几米的意味,冬天的干净和清新,在安静的海边,在清静的早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总算不负此名。
恋之风景。
青岛真美。
嘉欣mm看着画,她的表情好象在看着一场绚丽的舞会,很绚丽,那里仿佛就是全世界。
于是他们相爱了。
画家叫做郑伊健。
他有遗传病,活不长久。
自从10岁那年开始写日记,因为要离开妈妈了,他要记住所有的一切,才不会遗忘。
她们两个过着平淡的日子,一直到画家的离开,离开她,只是爱情不曾远走。
真的很老土,因为爱人生前说过,一幅景象不停的浮现,所以她要到青岛去,他童年的地方,找寻那幅景象。
很老土... 我只能说,这个很老土,老土到不能感动人,我眼中有淡淡感动的原因不是我看到了爱情,是我没有爱情,如此这般的爱情。
我没这般爱过。
你会全心的欣赏过爱人的作品吗,是否在他熟睡的时候轻妩他的脸?
是否忘情时相拥起舞,是否在他离去后拼命想给给爱人的手恢复些些的血色?
是否本已失去生存的意义,但为了爱人脑海中的一幅景象又孤单的回到人间?
我并没有。
我从来没有想过现实中会有如此这般的爱情,生活中已经丧失了美丽爱情的土壤。
或者说,我是在嫉妒。
为某些事情而嫉妒,也是件美好的事,也是件悲哀的事。
刘烨是个邮递员,总有个小孩跟着他后面,个个都说那是条金鱼之粪。
但有一天,小孩子不见了,嘉欣mm问他,你的金鱼之粪呢?
跟另一条金鱼走了 为什么?
那条金鱼手里拿着一大包的爆米花,香喷喷的爆米花。
刘烨看着嘉欣忧郁的脸,我知道他有些痴了。
吸引一个人可能要很多,也不用很多。
刘烨很执着的为嘉欣寻找那一幅景象,不知道他明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执着,我想我知道。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一定找到那幅景象,我想他自己会知道。
嘉欣到最后不知道是不是要找到那幅景象了,我当然知道她要找的只是那个人。
刘烨也知道,所以他把时间盒又埋了回去。
或许他在赌气,但你也许可以理解为心痛。
门口晒着太阳的老大爷,他的生活就是晒晒太阳。
他身边的老奶奶,她的生活就是每天陪着他晒晒太阳,牵牵他的手,把被子拉拉,吃着家里种的栗子,笑嘻嘻的看着年轻人们出出入入,招呼着那个要寻找一些东西的小女孩,把栗子硬塞给那个好心的邮递员。
我已不再单纯,只希望单纯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爱情。
去青岛的时候,是春夏之交。
很得瑟地穿着裙子去,结果被海风一吹,彻底风中凌乱了。
于是那个时候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一首王菲的被我改了歌词的歌:大风吹,大风吹,青岛真的很美。
那个时候的青岛还不太适合下海。
所以我们就一直沿着长长的海滨路走。
海水拍打岩石,发出好听的声音。
阳光照在海面,荡漾着银色的波浪。
远处的远处,看不到尽头。
海风吹过,头发飞舞。
这便是我与海的初见。
没有那么浓烈的爱,却有种拉紧了距离的喜爱。
后来,我们去了八大关。
应该也是《恋之风景》里拍摄的场景。
那高低起伏的道路、路的两侧好看的别墅、探出围墙的开得努力又随意的花,是一种彻底远离熟悉的感觉。
尤其是在一棵落着花瓣雨的树下,我跟小冰说,你看你看,这多么像日本动画的场景啊。
这样的场景,如果没有了爱情,多么浪费啊。
所以爱情来了。
刮着大风的海边,只有小烈和孩子们穿着棉袄在玩耍,曼儿边用手压着被风吹乱的头发边问小烈路,远处,是不被打扰但兀自荡漾的大海。
这场景真美好。
曼儿来找死去的男友画里的一个场景。
那么温柔和轻声细语的她,做这件事时,却显得有些偏执。
可是,找着找着,她把过去的爱情丢了。
却对小烈产生了无法言说的好感。
小烈兴高采烈地告诉曼儿找到了。
曼儿说,你就那么想找到吗?
其实,寻找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多了,不是吗?
因为找到的结果是不属于自己的。
无论这结果是一件事还是一个人。
可是寻找的过程却是一件极度私人的事情,完全属于自己。
还有那些属于过去的记忆,连时间都拿不走。
这太激动人心了。
就像小烈在夜晚学各种动物的叫声给曼儿听,和曼儿一个人戴一只手套。
在冬天的暖阳里和曼儿比赛,自行车从高处俯冲而下,车上盛着两个人的笑脸。
从曼儿感觉到对小烈的好感开始,过去的感情应该就是休止符了吧。
这就是恋爱里的风景吧。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
往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记得有一次,我看一个电影哭了。
跟小璐说,我被感动了,但是我还有更高层次的感动,我被自己还能被一部电影感动这样的事实感动了。
小璐说,这就是米兰·昆德拉笔下的媚俗。
我说,俗就俗,怎么了?
我就爱自己还能感动的状态。
但是我显然没有被《恋之风景》感动。
为了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吃亏,我就在心里安慰自己,嗯,我脱离低级趣味了,远离了作家笔下的俗气。
爱情这回事,太私人,也太独特。
每一份爱情的出生、成长、扭曲、死亡基本上都不太可能跟别人一样。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最初,你的、我的、他的、她的爱情看起来都是那么好看,也那么千姿百态百花齐放,最后却汇集到了同一个出口:分开。
这也叫他妈的殊途同归吧。
但有时候会觉得,如果我们按照结局来生活,也就基本上不需要生活了。
比如,我们知道爱情最后总要离场,那我们就永远不要触碰了吗?
我们知道终点都是死亡,我们就不要努力活得丰盛了吗?
我们知道最后生活总会侵蚀了好感,我们就不要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动了吗?
都不是的。
这太功利了。
功利可是比媚俗可怕许多的事。
记得有人说,爱情是支撑女人的理想,这里说的是爱情,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对象。
女人可以不相信她的对象,却不能不相信爱情本身。
如果一个女人丧失了这个理想,那么她基本上可以算是死亡了。
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理想这回事可是跟生活截然不同的,那么我们就算是拥有生活之外的东西了,这多酷啊。
好吧,我相信细水长流不是永恒的唯一方式。
应该是这样:海岸上总有一种旅途比终点浪漫,白云下总有一些美丽比岁月长。
曼儿的回忆充斥着失真的光晕,也许正意味着是过于沉溺往日时光后对事实的美化。
她摸着德森僵硬失去血色的双手,颤抖着拿出化妆品调色,只为给男友的关节抹上活人的红润,然后割腕后挣扎着俯身擦地。
遗憾的是,可能我对浪漫过敏,这些过于文艺的桥段都未曾打动我。
反而现实片段中,曼儿与阿烈的相处更加细节、真实,打动人心。
阳光下旋转的木椅,登瀛梨花下的奔跑与对视,和雪夜中阿烈模仿动物鸣叫声反被街坊斥骂的设计更朴实真挚。
版本问题,郑伊健国语配音过于出戏了。
对比刘烨的普通话,林嘉欣、苏瑾的台湾腔含糊而甜嗲,每每需要靠着女主美丽的脸蛋才能忍下她的台词。
喜欢几米于是买来了恋之风景看,看完之后便对电影产生了好奇.书和电影塑造的故事结局完全是两个.几米的书应该是更加唯美一些,因为书中的女孩在心爱的男友死后,不停寻找着以前梦中的场景,并没有涉及第三个人.而电影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曼儿在找的是男友以前的记忆,因为在找寻这段记忆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帮她的人--小烈个人非常喜欢剧中刘烨扮演的小烈,热心肠,有些憨厚,大大的眼睛透露出他的善良和对曼儿的喜欢,一心一意的帮助小曼找寻想要找到的记忆,在墙上画下美丽的图画送给曼儿,确实是个很贴心的男人,一个很好的男人.如果,没有德森的出现... 从一开始就是只有曼儿和小烈的话... 虽然结局很完美,曼儿喜欢上了小烈,但是我看着不禁觉得心寒.原来即使再喜欢一个人,即使为了他试图自杀过,都抵不过时间,都抵不过再出现另一个爱自己的好男人.难道就真的不能那样一直喜欢德森一直到最后么?为什么对德森的记忆会越来越少呢?为什么不能一直一个人过一生呢?为什么还会喜欢上别人呢?时间真的很可怕,它可以治愈伤口,可以使记忆被淡忘,可以淡忘曾经的爱人而喜欢上另一个人,可以夺走人的生命,却也可以让人重获新生...所以,我爱的人,请不要离我而去,我十分害怕,害怕我会把你淡忘,害怕忘记以前在一起快乐的日子,更害怕我会喜欢上另一个人...看完电影记忆最深的却是剧中的老爷爷和老奶奶.老爷爷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在做桂花年糕吗?真香啊!能吃到你做的桂花年糕这辈子算是没有白活了! 而在老爷爷死后,那个老奶奶拿出老伴曾经写过的书法,一遍遍的在照着写,好像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思念老伴,通过这种方式记住自己的老伴...
我本来很想通过看这部片子流点眼泪,不过结果有多个情节配合音乐却让我不知道该哭还是笑,眼泪是没有流出来,笑容也只是进行到一半.恋之风景.总会流动过去,这是为什么人们会说你的人生其实是一场旅行.一场场曾鲜艳曾轰烈曾生动的爱恋也都只是流动的风景.恋人们是过客.旧的和新的.治疗失恋的方法有太多,就算是什么也不做,时间也会帮你抚平伤口,除非你像曼儿一样根本不想从那种悲伤中走出来,你死命地和时间搏弈.可是不知不觉间,你还是重新地沦陷了.我过去对青岛没有多少概念,没想到会是和鼓浪屿一样让我心动的地方.那些坡路也让我想起了随园.其实我好喜欢说下就下的雪,屋子里的暖气管,林嘉欣的衬衫加奶奶衫.重新沦陷了的你,不知所措.人太不愿意相信美好的事物,总是以为自己是情圣,专一且长情,过去已经是凋零的花朵,面对美好的新生花,你却非要对自己说,这样不对,这样不好.你该在什么时候才会明白,一切都是浮云.对过去的执念能为你带来什么?
所以人活于世,理应了无牵挂.就像.婆婆反复抄写的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曼儿看着这些忽然不能控制地大哭.其实很多道理,你完全理解,但是就是做不到.仿佛只有从了你内心的冲动,生命才有意义,才能继续.当我注意到片子的英文名floating landscape,我知道我明白以上所有道理.但是放不下浮景的你和我,五蕴皆满.我的冲动,你明白.
《恋之风景》拍摄在青岛,我的青岛。
人们说夏天的青岛是一个叫人不停恋爱的地方。
老城区的胡同,一砖一瓦都镌刻着爱情,对此,我深信不疑。
曼儿来时,青岛已入冬了,这种设定独具慧心地宣告了故事的不媚俗。
黑色的线衫,黑色的风衣,黑色的眸子,黑不见底的悲伤。
曼儿在青岛的街巷中默默游走,仿佛一滴坠入澈水的墨,无声地晕染出一首爱的白话诗。
说她是深情的,没有人会反驳。
义无反顾地去珍爱一个即将永逝的人,生死相隔后将寻找恋人的记忆作为活下去的唯一动力,深情如此,可以了。
但我常想,人间自古有情痴,只是多情诚然无期限么?
曼儿总在说“我害怕。
”她怕找不到画中的风景,因为那感觉就像永远触不到自己的爱人;她也怕找到画中的风景,因为那感觉就像她跟他再无连接,真的永别了。
她更怕...... “我心里开始害怕起来,因为我知道,我越来越少想起他,结果心里所珍藏的东西,都慢慢在消失,我反而在他成长的城市里,常常想起另一个人。
” 她更怕自己“变心”。
看过《大明宫词》的人一定会记住薛绍。
薛绍自刎前的一番剖怀之言与曼儿极像,“我以为我的品格是没有瑕疵的,我以为我会守着我的爱恋忠贞到死,所以我冷落你排斥你,可如今我惶恐极了,我无法面对一个可怕的真相,公主,我居然爱上了你!
” 专情,是因为没有遇到“不专”的理由。
人,到底是贪婪的,感性的,健忘的......专情是好的,必要时选择“不专”也是对的,甚至是天性使然,否则人生就太狭隘太危险,一遭不幸便走不下去了。
执着如杨过者,可以在苦等十几载后依旧慨叹:“人,还是深情些好。
”只可惜,世上没有几个杨过,所以张靓颖才会为此咏叹“此爱天下无双”。
小烈让我想起一个故人,因为他们拥有一样的眼神一样的善良一样的倔强,还有那句“我真羡慕你的男朋友”,也是说得一样的凌人愁肠。
我跟曼儿一样,也曾为专与不专的问题恐惧过,我又跟曼儿不同,最终没有勇气背叛曾经“珍藏过的东西”。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错了,但我从不为过去的事情后悔。
张童像是专门为了反衬曼儿而存在的。
“我还是喜欢把时间用来开开心心地生活,不愿老是想着过去的事。
因为那是自己在虐待自己。
”她似乎总在忙于相亲和约会,脸上也总是不乏明媚,这一切令我怯怯地羡慕。
可当她冲上前用外套裹住寒风中的前夫,继而紧紧相拥,我呆住了。
也许她当真从不回首过去,可她竟也从来不曾忘记。
人,这一生总不免重复着两件事——自欺和欺人。
阿公和阿婆的爱情恐怕是每个人的理想。
阿公临走前抓着曼儿的手说胡话“你在做桂花年糕吗?
真香啊,能吃上你做的桂花年糕,我这辈子总算是没有白过。
”曼儿微笑了,为阿婆,为真爱。
阿公走后,阿婆每天亲手抄一遍《心经》为阿公祈福,这幅情景又惹得曼儿好一阵恸哭,为阿公,为真爱。
被问及感情史,我总是很窘迫。
爱过谁?
我不知道。
被谁爱过,我不敢说。
但我始终相信这世上定是有真爱的。
就像那幅“恋之风景”定然存在一样。
登瀛梨雪年年落,梨雪寒谁君知否?
怀抱着对某位故人的追忆看完 恋之风景发生在青岛刘烨和他很象黎妙雪这部片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对张婉婷《玻璃之城》一样的情愫想要抓住一些什么所以渡船到烟台,之后坐小巴去青岛影片里喜欢的景物截图完之后傻乎乎的彩打出来抓在手里一处一处去找,找到之后乘无人之机偷偷画下各种标记看到许多橙色的墙幻想每一道之下都有金鱼的粪追逐过刘烨的步伐啊(抒情start),我多想成为你那一条,金鱼的粪!
我最爱最爱林嘉欣为刘烨剪头发的画面最爱刘烨为她修理灯泡时的微笑摇晃爱苏景表姐的平翘不分普通话爱那一场梨花缤纷堆砌的虚假雪景爱刘烨的画儿爱一墙的花儿最爱将要离开之时,那一个意外寻得的拥抱爱的拥抱纯净的爱的拥抱几米的漫画小人适时的出现林嘉欣的歌声也很不赖整部片子唯美里面终了
世界上有没有不死的爱情,如果有,有一群人将陷入无止境的绝望;如果没有,又有另一群人浮在空中不能降落。
青岛是一个容易让人安静下来的城市,俯瞰下去像被丛林斜抱在怀里,房子大多不是很高,通常是旧旧的红色,带着旧租界的痕迹,简单洋气。
冬天和夏天长了不同的样子,以至于任何时节,都不想错过。
因为《恋之风景》这部电影,才动了去青岛看登瀛梨雪的念头。
电影的风格,林嘉欣干净的长相,都和青岛很搭调。
林嘉欣饰演的小曼因为男友生前未完成的一幅画一个人跑去青岛寻找男友念念不忘的风景,冬天的青岛清清爽爽的,竟然有了点世外桃源的味道。
小曼开始拼凑男友的过去,楼梯,学校,操场,他住过的所有地方,每走一地,心就痛一重。
青岛的路都是斜的,往下冲得时候带着歇斯底里的快乐,向上爬的时候拖着很沉重的一大书包希望。
城中的邮递员小烈一直是这样冲下去,爬上来。
电影中的青岛是冬天,海看上去很安静,沙滩上面人很少,小列在沙滩上面教一群孩子画画,小曼从远处走过来,问路。
那景色真让人心动。
当新的爱情来得时候,主人公总是很没有准备好,好看的爱情总是需要阴差阳错一波三折,这是一定的。
越是想念新的人,就越是痛苦。
因为你本来以为自己很专情以为自己曾经的爱情惊天动地以为不管什么情况出现都能海枯石烂,可是你竟然遇到新的爱情,而且抑制不住的想念一个陌生的脸孔,你多么惊恐啊!
在寻找那个模糊的风景的过程中,小曼和小烈产生新的爱情,明明是在寻找旧爱的影子,却迎头遇见新爱,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过去是痛苦的,那就把它埋葬吧。
对旧物对旧事的留恋,恰当了可以较怀旧,太沉迷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除了有自虐倾向的人,没有人会一直留恋痛苦,大多数沉浸在痛苦中的人只是被自己感动了只是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是一个多么专情的人罢了。
喜欢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它的情节,它的情节说起来算是落入俗套,使因为它的风景,那种冷静,干净,清爽,无辜的感觉吧。
等到春天梨花开的时候,就能见到小曼一直在寻找的登瀛梨雪了。
满天的梨花很放肆的开着,像是爱人给你变的一个戏法。
我去青岛的时候却是夏天,明显夏天去青岛是件很媚俗的事情。
沙滩上面,满满的都是人,我发现在沙滩上面人都很自信,不管身上叠成了几层,都敢下水。
因为不会游泳,只好晒太阳,和陪游的同学调侃沙滩上面的男男女女。
青岛最干净的沙滩是石老人沙滩,沙滩软软的,海是干净的碧蓝,阳光懒懒的。
曾经听到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大海,他将永远没有办法快乐。
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见到大海,心底会一直有痒痒的东西往上冲。
把裤子挽到大腿,站在海边,体验浪涌上来的感觉,是我这个笨蛋唯一能做的事情了,潮水涌上来,再退下去的时候,你就像被吸走了一样。
那一瞬间,真想闭着眼睛就那样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忧愁。
死党说,被水泡过,死相会很难看。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适时地让你哭笑不得。
青岛有座山,叫崂山,不是很高,一千多米,但山别泉水环绕,所以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爬,无论你怕到了那里,你都会听到泉水叮咚的声音,山上人说泉水很干净,可以直接喝,可是当我怕到半山腰,发现有人在泉水里面洗澡。
崂山也是一个性情温顺的山,不那么陡峭,爬起来不会太累,偶尔遇见平滑的大石头,可以躺在上面休息一下,前提是你去的时候是没有蚊子的季节,或者你穿着长袖长裤爬山。
到山顶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的老人在写生,我想他们是怎么爬上去的呢。
还有什么印象呢?
对了,青岛的公交车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因为路陡,斜坡多,所以你可以坐这种温和型长时间的过山车。
青岛的人,很凶,尤其是你不买他的东西,只问路的时候,更凶。
但是青岛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年轻时候,不太容易爱上一个人;爱上之后,不太容易说放手;不得不放手的时,又不太容易重新开始。
有的人留在原地,有的人走到尽头,有的人念念不忘,有的人从来不曾记起。
好不容易走你走过的楼梯 玩你玩过的游戏 做你没做完的事 这条路我也觉得好熟悉 所以我有理由怀疑 你住过这里 如果思念能随时间累积 创造另一个天地 风景一定好美丽 有点可惜回到了你的过去 找不到我的影子 闻不到你的呼吸 这些人有些暧昧的痕迹 和你有过甚么关系 你认不认识 如果思念能随时间累积 创造另一个天地 风景一定好美丽 我的回忆在哪里 让你代我去忘记 直到我忘了爱上过你 我才拿出来温习 你的回忆在哪里 让我为你好好收集 那已经成为我唯一活下去的动力——林嘉欣 恋之风景
沿著墻壁 去搜索你的痕跡
想想嘉欣,又见邮递员刘烨
刘烨拍的戏里,这部是感觉最淡的,也好.
还是很喜欢刘烨笑起来的样子
人美,画美,音乐美
几米漫画不能这么改 烂了
歌詞的風景美過電影,聽說登灜梨雪那一墻的畫已經沒了……
对我来说,一辈子,最独特的回忆,尽管这电影本身很难看
我的回忆在哪里让你带我去忘记直到我忘了爱上过你我才拿出来温习
林嘉欣那时还很瘦啊,郑伊健完全打酱油嘛,真是的!
学会一词儿——“金鱼之粪”。
我一直都很喜欢林嘉欣 可是她去生孩子了
2016 10 23 可惜没有什么好版本。美人不错。
你的离去,让我不敢去面对现在与未来。我会去看你所看过的风景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和物,但,我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场荒谬的旅程,怎么办
先听到的名字,遐想无限。故事却远没有期盼的那么美好。落差太大了。
我真的很喜歡林嘉欣..哈
剧情老套,手法平庸
原來我看了那麼多林嘉欣。
我在青岛上大学的时候,还碰到拍这部电影了
原諒最後那個司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