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结局,无限感慨。
究竟是治愈了?
还是致郁了?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这个结局,个人认为满意。
老虚在11、12话中成功将这样一个主题多次强化:——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着与希望相同程度的绝望。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同样拥有者与绝望同等程度的希望。
将绝望与希望互换一个位置,意义就会完全不同。
虚渊玄则在这两句话的转换中创造了结局。
黑长直在多次轮回中意识到自己将小圆拖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一事实,失去了希望,无法得到救赎——这个时候拯救了她的,是小圆的一句话,那句承认自己的努力的言语,表明自己其实并不孤单的宣言。
随后小圆用愿望拯救了世界,让“魔女”这一概念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此小圆的存在本身被抹杀,只有拥有时间能力的黑长直还记得。
于是魔法少女依然存在,只不过在魔法少女变成魔女之前,会被小圆吸收掉所有的绝望,因此会“消失”。
这就是动画后面一段,几个魔法少女全都不知道会变成魔女,而是认知成“魔法少女最终会消失”这一状态。
绝望的是魔女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式存在,这时候黑长直继承小圆的愿望,继续守护着这个世界。
希望产生。
最后,世界因为这种新的邪恶而毁灭。
黑长直展开黑色的翅膀,露出笑容。
绝望到希望,希望到绝望。
3、6、10各自有这样一个转折,但单单12话一话便重新转了好几次,将主题升华。
应该说,不愧是虚渊玄。
早在一九八六年,虚渊家的小女儿,玄,就已深深地迷恋上了动漫文化。
当时只有十四岁的她,凭借担任模特【有时是时装模特,有时则是……】而积攒的菲薄收入,购买了许多死宅向书籍、录像带,尤以“妹系”美少女类作品居多,藏在她的房间的壁橱里。
后来她表面上最讨厌其实最喜欢的哥哥无意发现了妹妹的爱好,当时十七岁的虚渊家长子并没有像一般的废柴哥哥那样,纵容妹妹的爱好,而是化身厉鬼,一把火烧掉了妹妹的全部收藏。
“にに什么的最讨厌了!
”伤心的妹妹如是说道,哭着跑出了家门。
她知道,身为刑警的父亲十分保守,总是教训小玄“女孩子就要像个女孩子的样子”。
她也知道,哥哥既然已经在院子里点了火,势必会将整件事转告给父亲,到那个时候……“爸爸大概会跟我断绝关系吧。
”小玄走在酷热的街道上,想到这些便悲从中来,没有发现迎面向她扑来的东西……那是一只纯白色的小动物,但并非雪貂、也不是白兔。
血红的双眼并不让人感到可怖。
长长的两耳垂向地面。
“好可爱,但是,现在的我大概没有抱起它的心情吧。
”小玄这样想着。
“抱我的话我也不会介意哦。
”宛如幼童般清澈的声音从小动物的方向传来,但小玄并没有见它张口。
自然,即使它开口了,也不会讲出人类的语言吧……然而小玄却听到了。
一瞬间,小动物纵身一跃,落入了小玄的怀中,并用惹人怜爱的小脑袋蹭着小玄的肩膀。
“你,有没有什么想要实现的愿望呢?
”小玄又听到了声音,这一次听得更清楚了。
“想要实现的愿望?
”“我可以帮你实现。
不论是怎样的奇迹都可以。
愿不愿意实现愿望、成为魔法少女呢?
”魔法少女?
那是什么……仿佛是听见了小玄的心声,那个声音继续说道——“魔法少女就是正义的战士,为了守护自己居住的城市而与魔女战斗。
假若不战斗的话,魔女会侵蚀人心,让人失去幸福感,甚至会引人自杀、犯罪。
总而言之,许愿之后你会活得强大的力量,并以此与魔女作战。
”“你真的不是在骗人吧?
”小玄犹疑地看着小动物说道。
“你放心,假若不相信的话,我可以向你证明。
”“怎样证明呢?
”“假若你的愿望实现了的话,不是就恰好证实了我所说的话吗?
”觉得似乎是这样没错,小玄点了点头。
“那么,你的愿望是什么呢?
”小玄想起了刚刚发生的不快。
班上也有喜欢漫画、动画的男生,也并没有遭到旁人的白眼,家里似乎还会给他零用钱去买宅物。
为什么偏偏轮到自己就……假若自己是个男生就好了。
这样的话,喜欢“妹系”美少女漫画也就没有问题了。
即使是古板的父亲,只要保证自己用功学习,应该也不会再反对了吧……于是,小玄许下了自己的愿望。
“我想要变成男生。
”她的话音刚落,小动物的耳朵便渐渐伸长,刺进了小玄的胸部。
光从小玄刚刚发育的胸部涌出。
小玄的身体向后倾仰了过去,视线中只剩下了被红光染成血色的天空。
那束光终于熄灭之后,小动物用尚未收缩回去的耳朵将一块瓶子形状的宝石交给小玄。
“以后不论你去哪里,都要一直带着这块石头。
你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可是,事情却并不顺利。
实现愿望后本应成为“魔法少女”的小玄,却因为愿望而成为了少年。
她因此而失去了作为魔法少女的资格。
时隔多年,小玄已经是著名的恋爱游戏剧本作家了。
和她同一时期许下愿望的魔法少女们,或是已化身为魔女,或是战死,活到新世纪的似乎只有小玄一个。
因为,他(曾经是她)从未战斗过,也没有战斗的资格。
他的灵魂宝石早已经漆黑得像深海的夜,但是,他也并未变成魔女。
可笑的是,后来的小玄就连成为魔女的资格也没有了。
如此看来,那只名为QB的小动物一定是失算了吧。
然而事情却并不像小玄想象得那么简单。
某天,QB再次出现在了小玄面前。
“这一次,终于有要拜托你的事情了。
”QB不怀好意地说道。
这些年来,小玄已经认清了QB的本来面目。
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之前编写的《沙耶之歌》一作中的“沙耶”,即是以QB为原型的。
“这一次,请写一部真正以我为主角的作品。
讲述爱与正义的魔法少女如何同魔女作战的故事。
我希望,这部作品能够成为一部为我量身打造的宣传片,为我的事业招徕更多的少女。
否则的话……”“否则的话?
”“如果在2012之间不能蓄积足够的魔力,恐怕我会被公司裁员吧。
”QB苦恼地说。
“原来如此,但是怎么说呢,玩美少女游戏的少女终究是少数啊,要是想要做宣传的话,果然还是……”“不,我并不是拜托你写游戏剧本。
我要拜托你写的是一部动画脚本。
导演我也已经找好了——南泽十八【不知道的自己百度】,跟你是老朋友了对吧?
”“南泽导演啊,他还真是个鬼才呢……”“人设是苍树うめ,音乐是梶浦由記。
如何,很强大的阵容吧?
”“看来这片子一定能红。
”“到时候,即使少女们不看,少女们的哥哥总是要看的吧。
总归还是能起到相当可观的宣传作用吧!
”听到“哥哥”这个词,小玄觉得有些悲伤。
毕竟当初让他沦落到这般境地的最初动因,就是哥哥的过激行为。
“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小玄说着,摸了摸放在身边的移动硬盘。
他一直对外说里面存放的是H资源,其实,那并非硬盘,乃是他放置灵魂宝石的匣子。
不过在某种意义上,小玄并没有说谎,因为自己作为一个H游戏剧本作家,自己的灵魂的确可以等同于H资源——那是源源不断生产着糟糕物的灵魂啊!
就这样,《魔法少女小圆》开播了。
最初的两话播出后,反响平平。
但是确实达到了QB所谓的“宣传作用”。
每次QB找到那些《小圆》的观众,她们总是非常乐意地许下愿望,成为魔法少女。
然而到了第三周的周二,一位因为看了《小圆》而与QB结缔契约的魔法少女,被魔女杀害了。
因为这件事,魔法少女们纷纷前来追杀QB,指责他没有将魔法少女的真相告诉她们。
苦恼的QB找到了小玄,向他说起了这件事。
“那样的话,直接告诉她们不就好了?
”小玄如是说道。
不能理解人类思考方式的QB点了点头。
“那就拜托你了,将魔法少女的‘真相’一点一点写到剧本里去。
这样的话,观众在成为魔法少女之前,就会有心理准备了。
”小玄照办了。
当时《小圆》的第三话已经快要制作完成了,只差两分钟的内容还没有画好。
在小玄的坚持下,剧本最终被改写了,自此开始,为宣传“魔法少女的真相”,《小圆》这部原本定位为“治愈系少女励志片”的动画彻底走向了崩坏。
但是,到了第十周,又发生了一件重大变故。
一位少女许下了这样的愿望:“让《魔法少女小圆》停播。
”紧接着,地震、海啸、核危机接踵而至,严重地打击了这个美丽的国家。
这一切是否都是QB的阴谋呢?
抑或是魔女的所作所为?
小玄并不清楚。
他所能做的只是在发现震感之后,立刻拿起所谓的“移动硬盘”,跑向安全的场所。
在此之后,《小圆》停播了。
QB告诉小玄,不必担心,只要有少女许愿说让《小圆》重新开播,电视台和NICONICO就会继续播放这个动画,蓝光DVD的发售日期也不会被推迟。
所以小玄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了乐观的言论。
虽然他不能将QB的话转告给大家,但是他暗示了《小圆》重新开播的希望。
可是两周过去了,《小圆》仍在停播……诸位之中如果有谁看到了一只又像兔子又像雪貂的小动物,并且,听到了它的召唤的话,请务必帮我许下这个愿望——让停播到此为止吧,让《魔法少女小圆》重新开播吧!!!
对结局和全剧的感想杂谈12集看完以后,我和很多人一样,第一感觉是坑爹(怎么一下子就把之前的致郁感全丢去换成真治愈了??
)尤其室友非常不满没有像麻美学姐无限枪制那样帅气的战斗镜头。
这种感觉,自从看完EVA的TV版结局后还真是第一次有。
但是仔细想想后发现这个结局有很大的讨论和挖掘价值 对于一部动画来说 这就是至少列入了良作以上 神作未满的门槛里了,至于是不是真 神作,有待下面的讨论细细道来。
原本1-10集的剧情都在SG--GS的系统中 在这一段里的剧情虽然有很多转折 但转折地合情合理,所有人的所作所为都很合逻辑 比如沙耶的黑化 毕竟谁也不想变魔女 谁也不想随时灵魂出窍 被人NTR了以后精神打击肯定更上一层 (再一想杏子倒有点死的不明不白。。
果然是殉情吗lol)第十集的轮回论更让人发觉原来老虚是从第一集开始就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到了11--12集后,SG--GS这个系统被打破 换成了另外一个系统 这肯定让很多人不适应 很多人,包括我看到最后都觉得剧情有烂尾的嫌疑 毕竟小圆太神棍了 一下子世界没有魔女 少女不用承受绝望了。
但冷静下来以后(打了2个小时游戏后),回想一下,我觉得剧情直到最后仍然还是按照小圆设定的新法则继续有逻辑的走下去的 但是我们很多人可能都太执着于前面小圆变神棍的剧情了 毕竟是最终话 铺垫都不足就直接来神展开谁也受不了虽然说少女们现在不用因为绝望就会变成魔女了,但是想一下发现有魔法少女仍然是按照小圆制定的新规则活着战斗着(消灭伤害人类和城市的魔兽并收集黑色方块,黑方用来补魔活着上交QB?就像奈叶她们收集碎片上交时间管理局?
)最后魔力耗尽的少女是否是死去了或者灵魂升天有点模棱两可 但是我倾向于小圆把她们的灵魂收走了,让她们不像以前那么痛苦就是小圆做出的一大贡献吧。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所有魔法少女都从此幸福了呢?
剧情没有明确指出。
也许她们还会受伤,疏忽的话仍然会死去,但是这恐怕比付出所有努力后还落个不得好死(变魔女)的情况好多了。
她们仍然战斗着,只是规则更公平了些。
用个现实点的比喻,小圆和其他魔法少女是劳方,QB和外星种族是资方,资方一直压榨着劳方并获取暴利,劳方怨言不断。
小圆如同gong会领袖一般与资方谈判不成后(各种嘴炮失效后),使用激进手段(剧里是神之力,现实里呢?
ba工?
ge命?
再说下去就河蟹了),虽然没有达成劳资关系完全洗牌,但仍迫使资方妥协并重写规则,重新分配利益,使得劳方的待遇上涨(不会变魔女了),资方的暴利和剥削减低(虽然QB不能靠转化绝望收集大量能量了 但是还是能靠魔法少女战斗来收集小额能量,只是效率降低很多)。
魔法少女仍然逃不出最后消亡的命运,但是待遇和处境确实比以前好了不少。
QB失去了获取暴利的手段,但老板的地位仍未动摇(至少最终话没有显示出QB一族归顺人类的意思),仍然通过魔法少女打工来获取能量。
至于这个结局是HE BE还是True End就见仁见智了...就跟Clannad有人喜欢团圆结局有人喜欢失去了渚之后能带着汐重新振奋起来的朋也的结局一样,因人而异。
我认为这个结局还是有一定深度的,但是很难给一个评价...虽然说结局没有我想象中的神展开与黑化,但也不能说是虎头蛇尾,也许“良好”可以概括吧...果然是期望被吊的太高了吗...可能动画按时播放的话我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毕竟过了一个月,结局都被讨论透了,怎么做都只能取悦一部分人。
不过这个结局真让人有一种看EVA结局的即时感:TV版结局的各种莫名奇妙,老剧场版圆脸成神灭地球什么的, 但这只是我自己的吐糟罢了。
对于全剧的评价,整部剧是不是神作需要一些讨论。
我认为动画神作这个概念应该分两种,1.包含了传统媒体评价的神作,2.宅圈内的神作。
前者很简单,就是传统意义的三大神作(宇宙战舰大和号,高达,EVA),没有其他作品可以比拟。
就拿EVA为例子,当年EVA所造成的社会效应和对动画产业的颠覆性大家有目共睹。
可以说EVA的剧情有神棍有漏洞有残缺最后结局更是坑爹无比,但是受众广,讨论多的话弥补了不少这方面的缺点。
尤其能受到主流媒体的注意,并对整个日本社会产生影响这点可以说这EVA之后还没有一部动画做得到(当然另外两部神作做到了--加注防喷)。
近期的神作最多也只是在宅文化圈里引发了讨论狂潮而已。
这并不是说它们不是神作,但受到的认可总也达不到能获得传统媒体肯定的高度。
我个人也很喜欢攻壳机动队并奉之为另一神作,在艺术情节上攻壳机动队可以说比EVA要强,但是传播度和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力远远不及EVA,知道并认可的人也更多限定于宅圈和产业人士中。
一说道EVA就说多了,回到小圆。
小圆从现在看来肯定不能与三神作并驾齐驱,但是她能否得到宅圈神作的头衔呢?
现在小圆在宅圈里引起如讨论狂潮我们都有目共睹。
对于很多人来说,小圆可能仍然处于良作以上神作未满的境界。
但我认为,小圆动画音乐制作精良,剧情引人入胜,对传统魔法少女定义有很大的颠覆,并能在宅圈中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争执,这对于一部原创动画来说非常令人赞叹,在我心中评价神作无疑。
至于是否能成为凉宫,Clannad等播出之后若干年仍然能引起广泛讨论的长期神作,而不是成为乌贼娘这样的短期神作,就要靠公司营销策略以及作品魅力的时间检验了。
一不小心写了这么长,希望大家能看完再讨论。
不看就发言的, 乱喷的,挑事的不光要出去被元首爆X, 上辈子还都是12集以前的魔法少女wwwwww。
原创,首发于百度小圆吧http://tieba.baidu.com/f?kz=1058320567那边还在审核中...
以下完全是我有感而发,毕竟“圆学”发展这么多年,不管用什么方法解读应该都不足为奇了,本文也仅是在我自己的意愿之上对其的解读。
虽然说《魔圆》是很早之前的做品了,但我将其TⅤ版看完还是在几天前,并由于我并没有看剧场版,所以本文一切解读都只基于TV版。
我们先从QB这种生物进行一个切入,如果我们要问QB代表了什么,那其可以是一个“大他者”,或也可以看作文明或秩序本身,虚伪的行而上学假象,一个伪神…………在小焰的角度说也可以是其的“能指父法”或用马 克 思主义的关系称其为“资本家”。
而“魔法少女”则代表我们所有人,叔本华说我们的人生就像摆钟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中无限循环。
这是对我们人生的揭示,而大多数人则活在一种形而上学的幻象中,无法直面人生的空无,就象刚开始被QB的传销手段或老虚的标题诈骗忽悠的人们一样。
反观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有现代化的娱乐无不包含着相同的欺骗性行为。
只有少数人会直面深渊,但“魔法少女”这个“高危职业”就没那么“幸运”了。
当然如果可以,我们还可以对“魔法少女”这个词进行进一步的追问,即:为什么是少女?
或是说为什么QB会选择少女?
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借助一种精神分析话语,以此来分析少女或说女性这个整体的特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的一大特点:追求一种完满,并在刚出生时自恋的认为自己即是那个完满,但又无法直视真正的完满,因为真正的完满即是死亡,而那让我们抗拒死的力量即是主体性的建构,或究其本质来说是“爱”。
这也就是拉康语境下的“原欲”或说是“死亡驱力”与“欲望”的对立,“驱力”也是一种原欲望即欲望的欲望,欲望欲望其自身形成的欲望。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说人最初会想象自己是完满的,而女性对这种想象的破灭要快于男性,这大概是因为女性相对于男性有一种天生的缺失吧。
所以在此看来用拉康的三界理论来说,男性更偏向“想象界”会更叛逆,更自恋,而女性更偏向象征界,会更顺从于社会,规则,秩序,在本片中体现为更易被QB规划,也因“想象界”的不足,使女性更容易陷入“实在界”,也就是更易陷那个空无,那个“死亡”,这也就体现在女性在诗歌,文学,艺术上的长处,在片中即是更易“魔女”化。
所以毫无疑问,魔法少女的结局只能是悲剧的,先由QB创造虚构的幻象,也可称作“希望”在由其对深渊的凝视将幻象毁灭,即制造“绝望”。
由此上演的悲剧便将人生之痛苦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魔法少女们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必须直面孤独,直面死亡,直面空无,直面那个充满新房昭之风格的吊诡的,精神错乱的结界中。
在影片中这种悲剧在学姐死时达到顶峰。
但还没有结束,幻象的崩塌才刚刚开始。
而下一场悲剧则是直面“主体”的不在场。
在成为魔法少女的那一刻起,她们的灵魂便被放置在了灵魂宝石中,自身是残缺的,是一部机器,是行尸走肉。
如果我们用一种诺斯替的方式来描述,放置在灵魂宝石中的应是“灵”,而“灵”与宝石一起构成“灵魂”。
诺斯替派认为:真正的神,其称之为“深渊”、“无名之神”或“元父”是绝对完美与超越的,祂流溢自己的能量、放射自己的光明、映照自己的影子,通过次第的流溢产生了一众光明的神性存在――移涌。
然后其中最小的一位因为某件错事,使得伪神德穆革出现,这位无知的低级能量用诡计获得了一些高级的“灵”,并造出了物质的宇宙、诸天、法律、人的肉身与魂禁锢住这些“灵”。
这位伪神先造出魂禁固灵,再用土造出肉身禁固魂。
而在魔圆的语境下QB即是这位伪神,也因此他是无“灵”的,不能理解也不能控制人的“感情”,这也造就了他的失败。
但灵的囚禁只是从变为魔法少女的那一刻开始的吗?
无论是影片中的角色还是屏幕前的我们,难道灵不是一直被囚禁的吗?
难道我们的社会不是一个大监狱吗?
难道我们没有把人当作机器而忽视了“灵”的存在从而“异化”了吗?
如果引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灵,魂,肉身大概可以对应其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的三位拓扑结构,那自从出生以来做为主体的“灵”便是不在场的。
即拉康所说的“我在不在之处思。
”这种揭示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异化”之苦。
也表明了作为文明本身代表的伪神QB对作为拓扑结构的身体的蔑视,对“身体”的不敬。
然而悲剧还远不止于此,屠龙的勇者必将变为恶龙,魔法少女也终将变为魔女。
那现在问题就是QB为什么会这么做?
按QB的说法他是在维护宇宙运转,但我们要知道这只是其的自以为是或者说是一厢情愿,就像那些科学乐观主义者或本质主义者一样。
而其最终QB的失败也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QB的失败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其所做的本质上不过是对控制其一无所知之物的欲望,一种自认为的合理。
就像科学乐观主义者认为只要科学发展就能解决一切,本质主义者认为存在一个高于这个世界的本质一样,都不过是一种妄想,由此我们可以说QB某种义意上是“逻格斯中心主义者”。
而这妄想之“物”是什么呢?
答案是回归“圆环之理”。
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到前面提到的“灵”,“实在界”,与“空无”的问题上,可以说上述三个词语可以视为同意的,也可以说用本作的语言,他们所指的都是“圆环之理”,惑许严格的说是圆环之理被压抑后的回归,即本作中的“魔女”。
任何被压抑之物终将回归这是精神分析中的基本关点,也正基于此关点我们的论述得以开始。
当然要明白QB的计划为什么只能是一种妄想我们还需要知道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是怎样的,用齐泽克的话说:“宇宙是一种彻底的虚空,基本空无一物”,“之所以有东西会存在于那里,是因为有什么东西出大差错了……我们称其为造物的东西,是一种宇宙的不平衡,一种宇宙灾难,事物的存在是一种错误”“唯一抵消这一错误的方法就是我们必须坚持这种错误并将其坚持到底,我们必须将这种行为命名为爱”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之所以产生,我们之所以能诞生正是因为一种断裂,即我们本来都存在于一个圆环式的世界中,其是完美的但也是“无”的,是“深渊”是真正的“实在”也是真正的“什么都没有”。
而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断裂才使得“无”中生“有”,万物得以显现。
那为什么会断裂呢?
正是因为上文所说的“被压抑物的回归”,我们要降世就必须压抑“无”,我们必须接受社会,接受文明,接受秩序才得以存活,自然“圆环之理”就成了被压抑物,而其必然的回归便是作为“魔女”而回归,即拉康所说的“实在界”。
其作为一个黑洞阻止了圆环的闭合,这听起来也许很奇怪:阻止圆环闭合的竟是其自身,而这一切却源于我出生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这世界是螺旋上升的,因为断裂所以不得不上升。
如果要让我们用一种马克思的语言来论述,那就是那个“实在界”,那个“无”,那个黑洞,那个“魔女”即是马克思所说的“物”,正是因为“物”对圆环之理的阻断,我们这个世界才是且只能是“非意识”的。
这样我们就能看出为什么我说QB是追求“圆环之理”的妄想,我们看看QB的计划:通过不断诱导人们成为魔法少女使其最终黑化为魔女,再让其他魔法少女消灭魔女以此不断循环为宇宙不断供应能量。
这不正是一个永动的圆环之理模形吗?
当然在现实中这种模形也并不少见,如炼金术中的衔尾蛇,中国的太极图等。
而QB的计划之所以只能是妄想,是因为其是逻格斯中心主义的,其对“人的感情”一无所知,对“实在界”一无所知,其即不会意识到环形结构,即使这是其追求之物。
也意识不到什么螺旋上升,在其眼里世界只是线形的,一切圆环,一切悖论点都被其展开成线,即将人们变为“魔法少女”这一行为,其注定是无知的。
从这里我们一方法看出《魔圆》在某种义意上可视作对人类的赞歌,也可看出QB在这个蠢计划中所体现出的资本家形态。
QB的资本家形态是显而易见的,其不断的榨取魔法少女们的剩余价值,但在这里魔女便是做为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危机,这也就说明魔女是QB资本形为必然形成的危机,而解决危机必须要更多的魔法少女,榨取更多剩余价值,但随之产生的是更大的危机。
这种资本主义割羊毛,滚雪球的方式在此表现的淋离尽致。
而也因此资本主义必将灭亡,QB也必将失败。
在这个结构中我们还应注意到一种主奴辨证法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下QB无疑在主人的位置,但主人这一位置往往是德不配位的,其本身是一个幻象,是没有坚固现实为支撑,其靠的完全是奴隶对其的认同,主人从奴隶身上榨取的也正是自身缺失的不可得之物。
在这种义意上奴隶也便成了主人。
主人离不开奴隶,而奴隶则意识不到自己奴隶的身份或不敢不认同主人,即使这是如此的简单。
即使有少数反抗的奴隶,但他们也往往会被大多数奴隶所阻止,奴隶之所以反抗失败并不是因为主人本身的强大,而是因为奴隶这个群体自身。
QB与魔法少女的关系正是这种主奴关系的体现。
通过上述解读,我们从多种角度对QB,魔法少女,魔女,圆环之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致的描述,即QB是想象的大他者,魔法少女是我们自身,圆环之理是被压抑之物而魔女则是被压抑之物的显现。
下面我们再来对其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要说明一点的是这种分析只基于TV版,暂不考虑剧场版的内容。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魔圆的角色之间有一条明显的感情传递即从巴麻美学姐到沙耶香,从沙耶香到杏子,从杏子到吼姆拉,再从吼姆拉到小圆。
这条线有极大的意义,若说圆的成神有什么必要条件,那一是吼姆拉的轮回,二就是这感情的传递。
在这传递中感情再不断变化,当然在QB看来这并无区别,只不过是人这种低等生物的愚蠢的连续追尾事件罢了,但也正是QB这种对人类感情的无知才造就了他的失败。
再此意义上也就再次证明了本作可以是人类的赞歌。
但与其说是人类的赞歌不如说是“身体”的赞歌。
因为在本作中还可看出对人类文明本身的嘲笑与否定,在本作中这近乎恶趣味的体现在各往魔法少女的命运与死法上。
这是老虚作品的特点之一,即一种夸张的过分的对人之为人的否定,这种否定无论在其的《沙耶之歌》,《魔圆》,还是近年来的《哥斯拉三部曲》中都有一定的体现。
接下来,我们便从每个人物入手去体会老虚的恶趣味。
(1)巴麻美谈到这位角色不可忽视的是她巨大的孤独,她希望有一个可以于她并肩作战的战友。
而当她不再孤独时,她却迎来了死亡。
这里蕴含着对人类莫大的否定,因为我们常说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或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这正是对这种社会关系的嘲讽,而学姐最后断头的死法更是将这讽刺推向顶峰,即人若同化于社会,若依附于一个“他者”,那他的主体性何在?
他的“思”何在?
他难道不是一种脑死亡状态吗?
这难道不是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或尼采所说的“贱民”吗?
当强者需要他人确立自身,不再孤独,那他便成了弱者。
这种描述便体现了人类社会性之恶,或他者之恶。
(2),沙耶香如果说巴拿美的死代表了人类社会的他者之恶,那沙耶香化为魔女体现的无疑是另一个被社会所推崇的帮助他人的道德行为背后的虚伪,即利他之恶。
印度哲学家奥修在谈论“我们是否应自私”这一问题时所作的描述就可以很好的体现沙耶香的精神状态与这种恶的本质
(3)杏子这个人物相对于沙耶加看来,两人的处世原则是完全对立,可以说这两位角色构成了一个二元结构,但最终却死在了一起,她们两人从一点出发,走向不同的对立面,但终将同归,两人一起描绘了一个有趣的断裂圆环。
但从杏子的死来看,这里又是对描述了人类的信仰之恶,正如邬斯宾斯基在《与魔鬼对话》中对“自杀”(或称为“殉教”)这一行为的描述一样:“那就是伟大的物质的胜利,或者是对人类精神、意志和意识的伟大欺骗。
从心理上来说,一刻非常有趣。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必须无条件地相信那些实际上不存在的东西的存在,相信我自己和我的统治的存在。
你明白吗?自杀是对物质无限信仰的结果。
一个人即使有最轻微的怀疑,即使只有最轻微的怀疑,他也不会自杀。
为了实现他的意图,他必须相信一切似乎存在的东西都是存在的。
”正如其所说信仰这种东西无非是幻象,由此而生的“自杀”便是对其的讽刺。
但无论怎么说,人之为人以存在,文明之所以存在都是原于信仰的,所以这归根结底还是对社会,对文明的否定。
(4)晓美焰如果按前面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说这位角色体现了爱之恶。
但这一点结合剧场版表达的会更清楚,这就不多加论述了。
至此我们便从角色入手发现了剧中所展现的“四个否定”,但要注意无论是“他者”,“利他”,“信仰”还是“爱”在本作表现的都不仅仅作为“恶”而出现,其也是“神圣的”,爱是一种恶,但也同样是神圣美好的;信仰是一种恶,但也同样是神圣美好的……这四种情感都是双向的,这即是对人类的最高否定,也是一曲人类的赞歌。
当然这句话我们也可转换成对QB的最高否定,和对圆环之理的赞歌,但不可否认的是祂们都可以属于人类自身的拓扑结构中。
说回TV版中的晓美焰,在TV版中她无疑是一位“革命者”的形象,一位反抗QB的革命者,而这一革命的实践则是她的永世轮回。
在这一永世轮回下很明显有一种存在主义的西西弗斯神话,西西弗斯不断向上推动巨石,但每当他要成功时巨石便会重新滚落,他便不断重复,那他生存的义意何在?
在这种轮回中我们应如何活着?
这是晓美焰面临的问题,也是人类共同的问题:我们在“这种封闭无隙和陌生”的世界,在这个“荒谬”,“黏滞”的世界如何不绝望?
晓美焰所作的是一种反抗,即使反抗似乎是不可能的,她也愿将其重复无数遍。
在看似无法反抗的地方,人依然是可以反抗的。
或者说,晓美焰的实践蕴含着人的终极反抗。
面对荒谬我们要主动地拥抱荒谬,并且自己赋予荒谬一种意义和价值。
即加缪所说的:“没有什么命运不可以用藐视来克服。
”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鹿目圆与晓美焰的关系,她们不同于沙耶香与杏子组成的二元论,而是她们两者都是一元的。
两者的关系更像是中国思想中的“阴”与“阳”;“化气”与“成形”。
或者可以说是“尼采”与“耶稣”的关系。
(5)鹿目圆小圆作为本片中的角色是很奇怪的,因为我们可以发现她的性格更像是传统子供向的魔法少女,当然这也不难理解,谁能说童心不是最接近于“实在”之“物”,最接近“空无”之“道”呢?
在这里小圆这个角色的出现,表达了一种类似于宫崎骏的《龙猫》或《千与千寻》中所表达的童心对世界的拯救,但作为“爱的战士”的老虚并不能认同这种完美的拯救,所以圆最后并没能拯救世界,这种拯救的最好结果也只是对世界不完美的改善和自身主体性在象征界中的死亡。
老虚在这里所向我们展示的正是童心之恶,是完美的不可能,是理想的不可能,这可能也正是老虚选择把魔法少女这一主题变为黑深残的原因。
说回角色,小圆这种童真性格的形成可能与其独特的家庭关系有关,比如说最明显的一点便是“父法”的不在场。
这种童真也成就了她作为“圣人”的形象,她不被秩序所束缚,不畏惧于孤独,不屈服于现实,她的爱是博爱的,或用犹太教的教令来说她是对邻人的爱。
在结尾,他作为一个耶稣的形象出现,他创造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道的世界,一个闭合的圆环世界,来让世界上所有的魔女回归她们真正的家园,因为魔女本就是被还个世界压抑的圆环之理的回归,魔女之夜本身就是压抑物不断积累形成的,无法解决的危机。
她们同属于圆环之理。
魔法少女一开始是个魔女战斗的,而且悲剧的是魔女就是魔法少女的化身,或者说是其的升级。
也就是说,魔法少女是和自己在战斗。
而当小圆改变了世界的法则后,魔法少女依然存在,但是其战斗的对象变成了魔兽。
什么是魔兽呢?
原作中没有说明,但是可以很明显推论出魔兽是有着男性特征的。
所以,魔法少女的战斗性所隐喻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话题——女性首先要同自己战斗,战胜自己,方能挑战这个男性主导的社会。
作品设定里面,魔法少女和魔女的关系,是一种递进的关系。
魔女是魔法少女的最终形态,是魔法少女绝望的产物。
魔法少女是女性的年少形式,而魔女则是女性的年长形式的象征。
女性在年少的时候,多是有着丰富感情和幻想的。
这也暗契魔法少女正义化身的属性。
她们因为自己的美丽愿望而拥有了超能力,做着自认为是构筑美好的事情。
但是,随着时间向前,她们逐渐发现世界的残酷性。
所以她们开始越来越绝望,直到最后的爆发。
而人的成长也是这样的。
年少的我们多梦想,甚至是有些中二。
但是年龄的增加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惨淡的现实,现实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绝望。
很明显,我们总是在梦想和绝望之间在痛苦地抉择,在不知所措。
人的期待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魔法少女因为自己的期望而拥有了超人的能力,所以她们的失望和绝望也是最大的。
一旦绝望战胜了她们,她们就会变身为邪恶的魔女。
而小圆的出现,终止了这一切。
为什么。
不简单是因为小圆改变了世界的法则,而是因为小圆始终相信梦想,相信人间自有希望在。
因为我们相信希望,所以我们最终能战胜绝望。
也就是说,女性不要因为世界的坎坷而对失去对希望的执着。
只要保存希望,只要心里有希望,有梦想,那么世界就不会以为失望而绝望而崩溃。
但是,世界并不因为没有了魔女而变得平静和平和。
因为还有魔兽。
魔兽暗喻男性,也就是说,当一个女性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后,她所面对的就是男性了。
女性战胜了自己,救赎了自己,用希望战胜了绝望,但是不合理的世界秩序还是依然存在。
所以,虽然小圆已经将所有的魔女都扼杀在摇篮里,但是魔法少女依然存在,依然需要不断地战斗。
也就是说,女性的解放,完全的解放,其最终的目标是打破男性对于世界的主导权。
这需要的是什么呢?
不是魔法,而是如同小圆一样的对于为未来的希望的执着。
唯有信赖希望才能获得希望。
利他主义,一直是被世人所高度评价和推崇的品德。
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为他人付出的感情被无数文学作品所赞美。
但是,魔法少女小圆这部动画却似乎反其道而行。
动画前11集中,在残酷的世界里,有着善良的愿望魔法少女们自己却不断遭受这痛苦的打击。
美树沙耶加是动画的前部分描写最多的人物,也似乎是反对利他,支持利己主义最好的例子。
沙耶加为了自己喜欢的男孩子能够康复,实现他演奏的梦想,成为了魔法少女,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当时,沙耶加说自己的付出不要求任何回报。
然而当她看到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自己喜欢的人离自己越来越远时,她陷入了绝望,最后变成了魔女。
其他的魔法少女们也有着类似的经历。
杏子帮助爸爸的愿望最后以悲剧收场,此后她成了利己主义者,而当杏子开始去帮助沙耶加时,她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晓美焰为了帮助小圆,不断的轮回努力也毫无结果,只是让QB更快的实现收集指标。
倒是动画前部分一直很懦弱的小圆,似乎很自私,但是却保全了自己。
动画的最后一集是一个转折,小圆与其他人的愿望不同,她通过大爱的方式改变了世界的法则。
她诠释了利他主义的真谛,不是像亲情,爱情,友情这样把付出给予个别周围的人,而是用大爱改变过于残酷的规则,减少了世界的痛苦。
没有人记得她,圆神实现了真正的利他。
利他主义之所以被世人所和推崇是因为它的稀缺,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单纯凭着善良的想法,不计回报的为他人付出是很难持续下去的。
不过,圆神所做的告诉了我们利他主义的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改变社会的规则减少世界的残酷,在此之前,尽量自私的保全自己。
事实上,人类前辈的努力已经使我们社会的残酷度大大降低了,在以前,一场战争,饥荒或疾病可能会减少一半以上的人口,现在就很难发生了,而为此作出努力的人,很多都是不知名的,他们是我们世界的圆神。
Bishi为圆神建的网站——God is Madoka国外死宅们为之全球连署申请改名的——NGC 6357星云
《魔法少女小圆》这部作品能够打破N项销量和观看记录,成为史上获奖最多,且唯一包揽神户动画奖、文化厅媒体艺术祭、东京动画奖三大业内最具分量奖项的日本TV动画,本身的过硬质量毋庸置疑。
虽然众口难调,它不会赢得所有人的推崇,但确实已经成为谈及新世纪日本动画至今注定无法绕过的经典。
虽然即使在我个人看来它也并非这几年中最好的作品,但确实是绝对值得一看,且对之进行讨论和思考的。
作为具有明显的风格特征的反类型片,其艺术手法、画风、音乐、角色设定、剧情结构、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都足以单独来拿长篇大论,这次先来写写对于主题的感想吧。
以下部分涉及剧透,还没看但是想真正体验完整剧情感受的同学可以先绕道了。
一般来说,能够成为经典的作品都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它们直面了一般作品试图否认和回避的问题,正是这种直面本质的行为,让作品变得有力量。
《魔圆》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对“魔法少女”这一题材的颠覆。
平凡少女,走在路上遇见各种神兽,许下愿望变身魔法战士,从此惩奸除恶,为爱与正义而战。
这是此类题材的经典套路,本质上也是符合低龄观众需求的俗套童话故事。
所以当观众们第一次看到《魔法少女小圆》这个名字的时候,先入为主的以为这又是一部标准的“魔法少女xx”式流水线作品,然后被坑了个十足。
正统的魔法少女故事,大多回避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凭什么少女可以许下心愿获得满足?
普通平凡的女孩,凭什么就可以获得魔法与超能力,她们付出过对等的代价吗?
《魔圆》主题的切入点即在于此,虽然标题叫“魔法少女小圆”,可实际上直到最后一集前,小圆在剧中都只是个普通女孩。
登场的魔法少女,几乎都是被动接受的契约:学姐是重伤濒死为了活下去成为魔法少女、杏子为了父亲的事业、沙耶加为了爱慕的男生、晓美焰......是为了小圆。
他们并非主动追求超人的力量,这不是单纯的许愿,而是一宗冰冷的交易。
QB完成她们的愿望,她们就必须成为魔法少女,从此为了消灭魔女而战。
她们是因为希望而获得拯救的少女,魔女们则是人心底的绝望化作的恶魔。
然而到最后,QB一句话揭露了这个契约的荒诞本质——所谓魔女,就是曾经的魔法少女。
魔法少女在一次次战斗中,许愿获得的力量会消耗,自己的灵魂会一直受到腐蚀,并最终堕落成魔。
因为本来奇迹就是有代价的,她们平白无故获得了希望和力量,最终也将化身为绝望与黑暗,来维系这个法则的平衡。
这样直面黑暗本质的描述,让人联想起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猴爪》。
和很多国内读者一样,我最初接触到这个故事也是源自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书虫系列英语学习读物。
如今已很难去描述那个夏日午后,当我翻看着系列童话故事,突然读到《猴爪》这一篇时的心情。
当时还是小盆友的我对照着译文,总算是一字一句费力地读完了这个再简短不过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对夫妇偶然间得到了一个能够实现三个愿望的猴爪。
喜出望外的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跟很多类似故事里的俗人一样,许下的第一个愿望是得到大量的财富。
不一会儿,真的有人敲门拜访,送上了很多钱财。
可是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紧接着传来的便是儿子意外身亡的噩耗,原来这笔钱恰恰是儿子身亡的抚恤费用。
悲痛欲绝的母亲决定许下第二个愿望让儿子复活,过了一阵子,果然敲门声再次响起。
当母亲激动难耐地前去开门时,却发现这一次猴爪并未发挥功效,门外没有儿子的踪影。
那是因为,清醒过来的丈夫及时举起了猴爪,许下了让妻子这个愿望失效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愿望。
初看完的我一脸懵逼,对父亲的行为非常不解,为何要阻止妻子的许愿,还浪费掉了最后一次愿望的机会。
再重看一遍,突然就细思极恐,越想越觉得背后一凉,直冒冷汗。
对这位睿智而果敢的丈夫,充满敬佩和可怜。
这种扳着你的脑袋,让你直面冰冷真相的寓言,虽然残酷而恐怖,却能真正锻炼意志与思维,引发人的思考和警醒。
《魔圆》正是用对传统魔法少女题材的解构与讽刺,来展示出其主题的力量。
它并非为了黑暗而黑暗,只是世事本来如此,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没有黑暗的衬托,光明本身就毫无意义。
在《魔圆》的设定中,涉及到的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带来的宇宙热寂效应。
QB的文明通过收集感情落差所产生的能量来抑制熵增,而他们的做法则是人为地干预情感。
QB主动找到少女们签约,诱使她们许下违背自然法则的愿望,完成能源的收集。
然后通过她们的战斗与最终必然的堕落,返还和弥补奇迹打破的平衡,最终变成魔女的她们将会破坏世界,则又变成了有序向往无序,即熵增的偏移。
如此,只好寻找新的魔法少女来对付这些魔女。
这毕竟是魔幻题材的作品,所以对于涉及的科学概念无需深究,重点在于其想表达的主题。
QB的许愿机制正如同猴爪一般,看似是打破平衡带来奇迹的许愿机,实则恰恰是最符合自然法则的交易秤。
QB与魔法少女们的这种契约,也与墨菲斯托(Mephisto)与浮士德的赌局有着本质的共性。
在歌德的不朽名著《浮士德》中,恶魔墨菲斯托与上帝打赌,自己去作为浮士德的奴仆,满足他的一切愿望与贪欲,自信能够引诱其彻底堕落。
如果能真正让浮士德觉得满足,那么主客易位,它将毫不留情地收下浮士德的灵魂。
浮士德在体验了人生百味,享受了大起大落的人生之后,虽然精神收到无穷的考验与折磨,但是一直没有完全放弃善意与热爱的本性,最终他死去,却被天使拯救,升入圣堂。
事实上,《魔圆》里魔女们的名字和诸多细节,正是致敬了《浮士德》以及《尼伯龙根的指环》等著作,现代主义的流行题材与古典主义经典思辨相结合,成功地融合出了引人入胜的魅力。
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
性格各异的魔法少女们,正好似一个个捡到猴爪的人类。
她们纠结于愿望,却无人去思考猴爪本身的力量何来。
学姐抱着过于单纯的理想而溺死于残酷的现实、沙耶加在人鱼公主式的无私奉献中被嘲弄、杏子在自我保护的利己主义下解脱出来并牺牲,唯有晓美焰在痛苦的一次次轮回中挣扎,虽然永远难逃命运枷锁的束缚,但正是她的一次次坚持,让小圆拥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
最后,小圆终于站出来面对QB,许下自己的愿望成为魔法少女。
她同样并未否定奇迹与牺牲的交换,并未否认希望与绝望的对立,而是选择自己来承担一切。
小圆因此成神,圆环之理成为了新的法则。
故事依旧坚持了那种不回避的态度,作为主角在结尾最终开挂拯救世界,这个在观众们的意料之中。
可是即使是在小圆重构了宇宙之后的新世界,魔法少女们依然需要战斗,依然会死去。
只是这一次,是圆神亲自来迎接她们上天,而非独自变成恶魔,与世界为敌。
小圆就像那位父亲一样真正接受了善恶与因果的法则,不过即使明白了世界如此残酷,却依然要去证明和捍卫美好的存在。
QB这只怪兽,如同墨菲斯托一样,用绝对的力量在人类面前展示了希望与绝望的本质,无论它们本意如何,它们在事实上教会了人类成长。
只有走出象牙塔,踏上真实的世界,才能体会和理解人性与社会的本质真相。
任何美好都伴随着牺牲,任何奇迹都隐含着代价。
在这些魔法少女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脆弱和挣扎,也看到了伟大的牺牲与抗争。
这个故事真正的主角,是晓美焰,她才是人类的代表,而小圆这个娇弱的女生,更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化角色,是博爱与美好的神性化身。
晓美焰在轮回中对其的一次次拯救,正如同人类在绝望时对信仰和希望的永不放弃,最终获得救赎的,是我们自己。
鹿目圆这个瘦弱平凡的女孩,从头到尾被保护着没有真正参与战斗,却在最后做出了最伟大的牺牲。
在得知真相之后,没有傻傻地许愿让所有魔法少女不需承担代价,而是选择自己站出来承担因果,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奇迹和希望,如果有代价,那就去承担。
她最终选择成为神,自己成为了宇宙法则的一部分。
这里所谓“圆神”,并非其他作品中类似的全知全能,或战斗力无穷大的超强角色,QB称之为“上层领域”,类似于邬斯宾斯基所述理论中的高次元概念。
在圆环之理下,永远不否定阴暗和绝望,因为那是有光的地方就会存在的必然产物,但是正因如此,才应该永远不停地战斗下去,为了维持这平衡而战。
圆神并没有给魔法少女带来希望,而是她自己成为了希望本身。
她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被抹去,以换来概念式的真理与信念的永恒,支撑所有人的继续战斗下去。
前面说到经典作品的特征之一,便是直面事实的真相,无论多么黑暗可怕,都不能回避。
而伟大的作品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在揭露了这些真理之后,教会人如何去面对,如何去战斗。
最终小圆许下愿望带来的新世界中,宇宙法则的本质并未改变。
通俗的来说,魔法少女依然需要战斗,许愿收获的希望和奇迹依然会带来绝望与黑暗。
唯一的区别在于,小圆说过,不想再看到她们流泪。
即使真相如此残酷,人类追求美好和向往奇迹的心愿不应该被否定,人类最宝贵的情感与决心不应该论为QB获利的工具,魔法少女们可以笑着逝去,因为她们曾经再绝望中获得了希望,又用自己的生命来完成了实现希望的代价,她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旧世界里,魔法少女们仅仅是为了各自或高尚或自私的心愿而存在,她们只是一个个悲剧的英雄,各自为战。
而新世界中,她们成为了圆神的弥赛亚,晓美焰作为世界上唯一还记得那个曾经的女孩的人,就是那个受膏者(the anointed one),她将承担耶稣一般的使命,引领着这个群体奋斗下去。
这个结局似乎看上去依旧不是那么令人振奋,小圆以重构宇宙的代价换来的,依旧是那么一个不算完美的世界。
但是正是这种克制,才使得《魔圆》的主题没有流俗,显得有力而震撼。
我们所处,并非伊甸之园,亦非地狱之所,而是一个残酷又美好的世界。
真正的智者会尊重那些可怕的现实,也不回避那些可怖的真相。
但是勇者也不会就此妥协,正因世间黑暗黑暗永存,才值得坚持捍卫光明。
小圆在结尾时,最后一次以小女孩的形象强调了她这句稚嫩而坚定的观点——“如果有人说怀有希望是错误的话,‘不是这样的’——无论多少次,我都一定会这样反驳。
”奋战到最后一刻的晓美焰终于听到了天边传来那个曾经最熟悉的声音的呼唤。
此番结局升华,正与《浮士德》之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
墨菲斯托输了,无论肉体经历多少世俗的诱惑与堕落,浮士德始终坚守了自己的灵魂,将人性的高贵与坚韧保持到了生命的尽头,最后众大天使们托着他不朽的灵魂飞升天堂,齐声吟唱——"但凡自强不息者,到头吾辈皆能救。
"
沙耶香与杏子的故事,在《魔法少女小圆》里面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一体两面,是混沌初开时被分割开来、却自此相伴相生的光与暗。
【契约的动因】魔法少女五人组与QB签订契约的原因各不相同:学姐为了活下来,吼姆拉为了作为保护者再次和小圆相遇,小圆为了……千奇百怪的种种原因(在无数次轮回里面);而蓝毛和红毛的愿望以及后来的遭遇是最为相似的。
蓝毛许愿上条同学的手臂痊愈,可以重新演奏小提琴,结果却被上条不知情的“辜负”;在成为魔法少女之后发愿守护城镇的和平与安宁,却被自己对世界、对自身的巨大失望吞噬成为魔女。
红毛许愿自家老爸的传道有很多信徒来听,结果父亲知道后备受打击而杀了全家并自杀;而和老爸一表一里守护世界的愿望也因此破灭,从此发誓不再为别人使用魔力。
可以说,两个人的故事内核是相同的:同样是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却最终事与愿违,沙耶香被上条所“背弃”,杏子被父亲所背弃。
而面对相似的命运,沙耶香在极短的时间内即被自己的绝望所诅咒成为魔女,然而杏子却作为战力强大的魔法少女生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事实上,如果不是最终为了拯救入魔的沙耶香,以杏子的状态,活到最后和Walpurgis Night决战没有悬念。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两人命运的分岔,就写在两个人的性格之中。
【人鱼公主的挽歌】虽然红毛和蓝毛看起来都是大大咧咧、有点男孩子气的爽朗个性,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内核却截然不同。
正如第9话杏子邀约小圆拯救沙耶香时这幅画面中的意象,沙耶香是深潜海底的人鱼公主,而杏子是用神奇的角对抗世界的独角兽。
在此不得不说动画画风过于抽象,没开弹幕的我在一周目完全没有看出沙耶香的魔女化身是人鱼……二周目注意到这个画面的时候豁然开朗,沙耶香的故事和小美人鱼多么相似,献祭自己的身体换回王子的安宁,却因为无法开口而眼睁睁看着王子和别的女人“从此以后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沙耶香虽然表面性格直爽,但其内里却是典型的low esteem人格,她面对杏子和吼姆拉时“我和你们这些自私自利的家伙不一样”的高傲,面对小圆时“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的尖刻,面对绿毛摊牌时顾左右而言他的怯懦,面对上条时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卑微;拒绝他人(杏子/吼姆拉/小圆)的帮助,放弃私心恋慕的男人,一味帮助他人而否认罪化自己的欲望,这统统都是典型的低自我价值人格的表现。
作为魔法少女,沙耶香的战斗天赋是五色团里面最弱的一个(吼姆拉天赋也不行,但人家能力牛逼……),QB传销老贼和她签约,无非是想利用她引小圆上魔法少女这条贼船。
因此在杏子和吼姆拉这样碾压性战力面前,唯一证明自己胜过她们的方式,大概就是站定自己“只为他人使用魔力”这一点;将自己辛苦战斗赢得的悲泣之种丢给杏子,对吼姆拉伸出的援手不屑一顾,也无非是为了让自己可以继续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像一个越吹越大的气球一样,掩饰着自己实际的虚弱。
作为少女,动画里面给出的明线是因为沙耶香意识到自己转变为魔法少女之后身体犹如行尸走肉,所以无法以这样的身体来祈求上条的爱;但我却总有一种感觉,就算她变成魔法少女之前,绿毛就和她摊牌,她也无法完成向上条的告白,而只能面对男神被绿毛抢走的事实。
沙耶香的性格内核是完全利他,以利己为耻,与“抢走”好友的男人和幸福所带来的罪恶感相比,似乎痛失所爱也没有那么难过了;更何况,这样的选择,还自带自我牺牲成就他人的光环,正如小美人鱼最后扔掉刀子跳入大海归于朝阳下的泡沫。
而这种完全利他,否认自身需求的价值观注定是不能贯彻始终的。
否认自身需求,其潜在含义事实上是一种对自身的不接纳,而无法接纳自身,将自己的欲望罪化,也势必导致人不能变通看待他人持有的多样价值观,也就不能接纳他人道德上的不完美;而这种对他人的不接纳又与完全利他的行事准则相矛盾。
于是沙耶香最终被绝望所吞噬;她不是因为她的王子爱上别人而绝望的,她绝望于自己牺牲了一切换来世界和平,而这个世界却根本不值得她拯救。
【独角兽的悲鸣】独角兽是正义的象征,它暴躁易怒,力量强大而难以驯服,却恋慕纯洁的少女,喜爱将脑袋靠在少女的裙摆入睡;用来形容杏子这个傲娇的护妻狂魔倒是很恰切……与沙耶香不同,虽然命运的起始点都是利他的愿望,杏子故事的走向则更像中世纪的骑士:虽然拯救妇孺,维护正义,但同时杀巨龙赚金币娶公主也毫不含糊的那一种。
杏子每次出场都伴随着各式各样的零食(以及“她许下的愿望是怎么吃都不胖吧”的弹幕……),虽然爱好零食已经是动漫美剧里面添加角色萌点的常用梗,但为什么好(四声)吃这一点能作为一个萌点呢?
口腹之欲是人最基本的欲望,位于马斯洛需求的底层,对于吃的执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让角色表现出了和婴儿和小动物一样简单直接的欲望,使得角色更萌更可爱。
所以,这个隐喻其实象征着与不承认自己欲望、不敢满足自己欲望的沙耶香相对立,杏子是一个对自己十分诚实的人。
这也使得她的故事中段有了和沙耶香截然不同的走向。
(虽然这个设定在动画里面是来源于杏子从前有一段饿肚子的经历,但是事实上杏子在其他爱好上花钱很潇洒,比如跳舞机……要反映人物有吃不饱穿不暖的遭遇有很多种表现手法,但动画选择了爱吃零食,虽然未必是基于我以上分析的内容,可也说明编剧认为这个特点能够反映人物性格。
)
如果是沙耶香的话,在父亲崩溃,杀掉家人又自杀之后大概已经悔恨绝望进而魔女化了。
毕竟和爱而不得这种青春期几乎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常见故事相比,普通人都会认为死全家,而且还是间接因为自己的原因死全家这种事情更悲惨一点吧……(而同样是面对悲剧的命运,杏子却没有因此一蹶不振甚至堕落成魔,而是走上了靠砸ATM机和抢超市为生的道路,咳咳,此段划掉。
)和沙耶香相比,杏子的内心无疑是更为成熟的,在不幸发生时,她没有一味将责任归咎于自身,并陷于悔恨之中无法自拔。
然而,她采取了另外一种防御姿势:背弃自己曾经的价值观。
在教堂约谈中,杏子对沙耶香说:“那时候我便发誓,绝不会再次为了别人使用魔法。
” 她从那个希望和父亲一明一暗守护世界的少女,变为了一个利己主义者,或者说,一个伪利己主义者。
说到底,其实杏子的故事是让我最有感触的。
现实社会像是台轰隆运转的铁皮机器,它张着大嘴胡噜胡噜的吞咽着普通人的肉体,在钢筋铁皮中把一个个理想主义者碾碎,再重新给那些已经被碾碎的渣滓套上一张人皮。
在某一个瞬间,那些没有被完全研碎的吉光片羽,还会散发出当年那动人心魄的光华,让他人,或许还有自己,意识到其实那些自私猥琐并不是本来面目。
而这样的人最为喜爱也最为憎恶看到的,也便是从前那个还没有被碾碎的自己。
所谓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不过是故事的A面;人真实的心理要比这个复杂太多。
红毛一方面希望着蓝毛可以和她一样放弃保护世界和平这样“愚蠢”的想法,一方面又希望着她可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一方面想看她重复自己的选择以此证明自己决定的正确性,一方面又想看她走出和自己不一样的路可以比自己更加幸福快乐;一方面是孤独的行者渴望着同行的伙伴,一方面是受伤的灵魂企盼着救赎的希望。
因此如果说红毛对蓝毛的情感是爱,不免太过简单,两人相遇不过三集,作品里也缺乏相应铺垫。
(这是《叛逆的物语》里官方无限量发糖的原因吗……)对杏子来说,沙耶香的出现,让她看清了自己的初心与理想;沙耶香的存在,如同无尽极夜中天空中飞掠而过的绚丽极光,疲惫旅人路上瞥见的小木屋中一盏温暖灯火。
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
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丽塔》于是,即便QB告诉她,基本上救回沙耶香是“在我知识范围内不可能”的事情,向来理智自利的杏子义无反顾的带着小圆做出了垂死挣扎一般的尝试,而和所有致郁剧一样,良知的闪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将人引向万丈悬崖。
杏子在长久的以为自己已弃绝希望,却意外被人鱼公主纯洁的歌声唤醒心底想要相信想要爱的渴望:“拜托了,神啊,在经历了这样的人生之后,至少让我做一次幸福的梦吧!
” 然而在这样现实主义的剧本里面,却让她刚刚升起的希望,立刻被狠狠碾碎。
杏子的自戕,是绝望于信仰被击碎,理想被消灭,也是所爱的、所重视的再一次从眼前消失;她所殉的并不是爱情,而是和自己当初一样,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灭亡。
可以说,杏子在父亲和家庭的惨剧发生时,便已经心死过一次,她之所以没有魔女化,是因为主动弃绝所有希望,所以感知不到绝望。
而当那颗已在地狱的心灵再次被唤醒却立刻被击碎时,对她来说,即是双重的锥心之痛。
受造恒久永罚永夜。
入此地者,弃绝一切希望。
——《神曲》地狱之门上的刻字【结语】日漫中诸多写时空穿梭轮回的作品,我最喜欢《魔圆》。
一来它的叙事节奏紧凑,几乎没有可以快进的镜头;二来其主题除了轮回中改变命定死亡、拯救必死之人外,更动人心魄的是希望与绝望的相变,不同价值观的冲撞,以及少女们的成长。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我调转身躯,追随你的光亮而终于你我,挽歌的交响
须知:1:小圆脸中有关于时光倒流的理论,以黑长直在医院中坐起来那一刻为时间的原点,每一次回到过去可以理解为穿越到另一个平行的世界,但黑长直作为一个单一时间维度的存在者,他的存在让平行宇宙之间出现了交融的现象,让无数小圆的命运都连接了起来,这也是小圆能成为最强大魔法少女的原因。
2:小圆脸中世界的希望和绝望如果量化是相等的,希望转化为绝望时可能会出现类似核聚变质量亏空之类的变化,这些变化能带来巨大的能量逆转热力学第二定律带来的结局。
3:当你想到去实现某个愿望之时,需要付出的是希望和努力。
但当某个愿望以免费赠送的形式出现时,就需要用另一种方式去支付希望与努力,而当你发现这个愿望并不值得自己所付出之时,绝望的情绪就会产生,因为愿望是免费赠送的,无法放弃的,这是所有魔法少女魔女化的终极原因。
某年某月某日,淫兽星人的科技发展到一个较高的程度之时,他们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整个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熵总是不断的增加的,淫兽星人预测到,宇宙总有一天会变成一锅变冷的粥,任何生命都无法存在。
杞人忧天的淫兽星人到处寻找解救宇宙危机的方式,直到他们盯上了地球。
淫兽们发现,地球人和他们很不一样,地球人经常被感情所左右而做出失去理性的行为,而地球人产生的感情波动恰好可以作为宇宙能量的来源,而且当未成年少女的希望转化成绝望之时,即可产生即为强大的能量,强到可以逆转宇宙变成一锅冷粥的命运。
地球幼稚的文明被淫兽星人盯上了,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魔法少女就出现在了人群之中,他们许愿来获得使用魔法的力量,但同时,由于早早的透支了自己的希望今后的人生大都是在和绝望战斗,直到有一天少女身上的绝望累计超过限度,她们就不再是魔法少女,而成为诅咒他人的魔女,同时变成促使其他魔法少女转化为魔女的必须养料。
人类至此成为了淫兽星人喂饱宇宙的养料,直到救世主小圆脸的出现。
小圆脸具有成为魔法少女的天赋,她在淫兽代表QB的诱导下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的魔法少女,和麻美这一名资深魔法少女开始了狩猎魔兽的活动,她们并不知道自本背后所承担的命运,一系列练级打怪的故事过后,她们看似迎来了最后的boss战,魔女之夜,战斗力最强麻美学姐率先便当,小圆一人打败魔女之夜,但却难逃死去的命运。
黑长直许下了一切从来的愿望,获得了控制时间的魔法。
二周目中,黑长直企图增长小圆脸团伙的DPS来不让团灭于魔女之夜的事件重演,但没有料想到,被自己愿望重压,被好友抢了男友的蓝毛成功魔女化,导致团队内耗,麻美雪姐和杏子果断又一次领了便当,最后和小圆脸两人战胜魔女之夜后魔干等待变成魔女,小圆脸拿出最后一个补魔道具悲伤之中,交给黑长直后让她回到过去打破自己的宿命。
黑长直一遍一遍的回到过去,企图让小圆脸拜托魔法少女必须承受的悲剧结局,他在一个时间的区段中来回穿梭,寻找答案。
但却让无数起因为变身成魔法少女而失去希望的事情发生在小圆脸这一个人的身上,这些希望与绝望的累积使得小圆脸的魔法少女资质越来越强大,强大到淫兽代表QB也难以预料,在最后一次轮回之中,小圆脸在同伴接连死去的情况下,终于了解到了魔法少女本身的悲哀宿命,再又一次黑长直单刷boss失败的情况下,许下了让所有魔法少女变身魔女之前就被自己所干掉的愿望,这就等同于接受了所有少女对自己的诅咒,但同时,小圆脸的愿望本身是矛盾的,她在接受所有诅咒与绝望之时,必然会产生相应的魔女反应,但她的愿望却是消灭所有魔女,于是乎她的命运变成了自己会把自己消灭,这种矛盾会让她作为生命体的概念消失,变成无法解释的存在,没有时间维度上的开始或者结束,有的只是永远需要去完成的使命。
小圆脸异常强大的存在甚至改变了整个宇宙,淫兽星人失去了他们喂饱宇宙的渠道从而改变了生活方式,地球上没有黑化的魔法少女却依旧需要和人类的绝望和诅咒作战,不同的是,她们现在没有接受诅咒的命运,似乎成为了更为纯粹的正义的伙伴。
故事似乎还会继续。
黃髮、紅髮、藍髮、黑髪、粉髮:魔法少女們:我要泄露你們隱秘的起源: 黃髮,圓桌上的未飲用的西洋茶, 黃的緞帶不斷纏繞,糖果的槍栓; 紅髮,霧氣和槍的勇氣,愛的選擇, 紅的蘋果,繁星似的蘋果在微顫; 藍髮,藍的流出的淚水,夜的另一側在怒火中或懺悔的醉态中的旋轉; 粉髪,粉色的夢境和神秘的累積, 佈滿牲畜的牧場的和平,推動的力,刻在美麗的緞帶和記憶中的和平; 黑髮,至上的號角,穿過歧義的時間, 厄運和惡魔們伴隨其間的因果鏈: 啊,ほむら,她明亮的黑色的眼睛!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