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香料共和国

Πολίτικη κουζίνα,情寻色香味,Politiki kouzina,A Touch of Spice

主演:Georges Corraface,Ieroklis Michaelidis,Renia Louizidou

类型:电影地区:希腊,土耳其语言:英语,希腊语,土耳其语年份:2003

《香料共和国》剧照

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2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3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4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5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6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3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4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5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6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7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8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19香料共和国 剧照 NO.20

《香料共和国》剧情介绍

香料共和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7岁的凡尼斯(乔治斯·科拉菲斯 Georges Corraface 饰)与家人生活在伊斯坦布尔,他的祖父拥有一家香料店,在那里,凡尼斯度过了他的童年。祖父通过类比香料的特性来教授凡尼斯关于生命、宇宙和地理的各种知识,年幼的凡尼斯还爱上了与他一起玩耍的土耳其女孩,姗美。然而不久后,政治的暴乱破坏了美满的家庭,凡尼斯和父母因持有希腊国籍而被驱逐出镜,迁往雅典,身为土耳其公民的祖父则得以留下。时光飞逝,不惑之年的凡尼斯已经成为了一名天文学教授,备受尊重,但他却觉得生活中充满迷茫,似乎总是缺少那么一点香料。离开家乡的35年来,他依然渴望着回到儿时的故乡,渴望着再见到那个美好的女孩…… 本片根据编剧、导演Tassos Boulmetis的真实经历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愿此刻永恒高冷姐姐霸王少李茶的姑妈银行家江河之上旺扎的雨靴铁血雄心骑士的战争人民的名义镖行天下之龙骑禁军丫鬟大联盟各撒各谎我心里危险的东西钢琴之神死刑妄想改造人改藏审判我叫白小飞十里桃花后传穿越火线谜样女友XOAD韦恩第一季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神枪他人之子大毛狗血腥的宽恕山鹰之歌皮卡德罗使命召唤

《香料共和国》长篇影评

 1 ) 两座城的爱怨情仇

我在伊斯坦布尔的朋友Aysee,她是第一个告诉我“希腊人恨土耳其人”这件事的人。

“恨”其实是一个情绪很强烈的词,倒不如说希腊人不太喜欢土耳其人比较贴切。

当然,这些情绪在年轻一代身上已经不再那么明显,就比如今天你在街上遇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你问她恨不恨日本人,她可能会回答为什么要恨?

国仇家怨,时过境迁,时间给了每个人都意想不到的答案。

再者,任何的恨里面可能都隐含着爱,日本人称西安为“不朽之都”,NHK拍《丝绸之路》,全片浓郁的追思情绪甚至超越CCTV版本。

希腊和土耳其也一样,国仇家怨四百年过后,伊斯坦布尔仍是希腊人最常去旅行的地方,有不少人带着老照片到伊城的小街小巷去,试图找到自己或自己父辈曾经住过的房子。

每年夏天,希腊也针对土耳其推出独有的签证,允许他们到临近土耳其的爱琴海离岛度假,每次签证时长为一周。

1453年5月29日,在博斯普鲁斯翱翔的海鸥见证下,威尼斯守军和希腊人由于不敌土军进攻,君士坦丁堡沦陷。

历经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拉丁帝国的这座伟大都城,最终落入奥斯曼帝国手中,成为突厥帝国近四百多年的首都。

“君士坦丁堡”这个名称来自于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这个各位大概有所了解,但事实上今时今日“伊斯坦布尔”也并非土人所创,而是同样来自于希腊语στην Πόλη,意思是“进城”。

这么多年,从帝国首都到当今土耳其第一大城市,她孤傲的身影一直伫立在爱琴海的一侧,而另一侧则是希腊人永恒的都城,爱琴海除伊斯坦布尔外第二大的城市,也是欧洲文明起源的地方——雅典。

而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的爱怨情仇,也同样围绕着这两座城市而展开。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后,奥斯曼帝国也从此逐渐征服整个希腊。

奥斯曼帝国末期,王朝四分五裂,1821年,希腊人发起独立战争,正式宣布希腊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奥斯曼帝国成为协约国的瓜分对象。

风水轮流转,此时的希腊政府怀着建立“大希腊”的野心,开始积极参与对奥斯曼帝国的入侵。

发展到这里,就要不得不请出土耳其近代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土耳其当今的国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图克。

如果你到过伊斯坦布尔,大概就能记得,伊斯坦布尔最大的机场Istanbul Atatürk Airport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正是他,组建国民军,自任总司,并在萨卡里亚河战役中,大败希腊国王亲自率领的近10万大军。

有趣的是,阿塔图克先生,这位土耳其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事实上诞生于希腊的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这座城市在希腊北部,比雅典更靠近伊斯坦布尔。

从被奥斯曼帝国统治到独立再到反攻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人和希腊人在认同和排斥中度过了漫长的四百年。

近代土耳其和希腊,由于领土争端、民族纠纷、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同样冲突不断。

时至今日,希腊和土耳其仍旧因爱琴海诸岛的归属及塞浦路斯的问题而关系紧张。

隶属于欧盟成员国的塞浦路斯,与朝鲜半岛一样被瓜分成两半,南部隶属于希腊,北部属于土耳其。

土耳其至今不承认塞浦路斯政权,我的塞浦路斯朋友贝丝,之前从欧洲直飞土耳其曾经被拒绝入境,因为她“来自于一个不存在的国家”。

写到这里,你大概也就不难理解两个民族由来已久的矛盾和冲突。

除了这些,土耳其和希腊几十年前曾经发生的“遣返原籍”事件,也是近代矛盾争端的主要来源之一。

2003年,希腊导演Tassos Boulmetis根据自身童年经历所编导的电影《香料共和国》在希腊上映,引起极大反响,迅速成为当年也是希腊电影历史上最卖座电影。

2005年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名扬海外。

有趣的是,这部大部分篇章都在描写伊斯坦布尔的电影,却没有在土耳其上映。

故事讲述男孩凡尼斯与家人生活在伊斯坦布尔,他的祖父拥有一家香料店,在那里,凡尼斯度过了他的童年。

1960年代,凡尼斯的父亲因为持有希腊国籍,被土耳其当局遣返,凡尼斯和母亲随同父亲迁往雅典,而身为土耳其公民(希腊裔,但因为生在伊斯坦布尔所以拿土耳其护照,凡尼斯和他母亲也是土耳其护照)的祖父则选择留在伊斯坦布尔。

从男孩长到少年,再到少年到中年,故乡伊斯坦布尔,记忆中的祖父和儿时的玩伴,成为丹尼斯心中挥之不去的哀伤。

这部电影很形象描述了当时希腊公民被迫离开伊斯坦布尔的情况,当时离开的人,被通知只允许携带一个行李箱,其他留在伊斯坦布尔的财产则充公归土耳其国家所有。

其实当时被赶走的不只是希腊人,也还有亚美尼亚等其他非突厥民族的人。

不少在希腊生活的土耳其人,也不得不返回土耳其,这个“遣返原籍”事件因为与中国几乎无关,所以也没有出现在我们世界历史的书本中。

但当年的这次生离,造成了很多希腊人从此与伊斯坦布尔永隔。

片中最动容的就是凡尼斯父亲说过的那段话:“你祖父压根儿就不想离开伊斯坦布尔,我们谁都不想离开,说什么都不想。

伊斯坦布尔是城上之城,它是全世界最美的城市。

美妙的音乐、灿烂的夕阳,还有和我们分不开的闲话家常,在我们被通知滚蛋那晚,移民官在我耳边说,只要我改信伊斯兰教,我们就能留下来,不会有人再伤害我们。

你想知道这些年来我挥之不去的梦魇吗?

那就是我没有当场拒绝,我迟疑了足足五秒钟,愿上帝原谅我,那是我这辈子最难熬的五秒钟,希腊还是停留在想象中比较美,想象中比搬来之后实际所见更美。

愿上帝原谅我。

”我昨天问我的希腊朋友,我说伊斯坦布尔和雅典,你更希望住在哪里;他说:“伊斯坦布尔是一个适合去旅行的时候,去待一个星期可以,让我住在那里我受不了,看看那些交通,你可能塞在一条路上三个小时都动弹不了,还有那些拥挤的人群,这些我都受不了。

而且在雅典生活,我觉得会比伊斯坦布尔更安全,在雅典,凌晨一两点走在街上你不会觉得有危险,但在伊斯坦布尔有些街区还是很危险的。

”我跟他说我的意思是如果伊斯坦布尔和雅典都是空城,现今的这一切都不存在,你要从中选一个你觉得比较美的城市住下来,你会选哪个。

他回答说:“这样的话,我会选伊斯坦布尔。

”雅典当然还是很美,让我搬来这里住上一年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四百年下来,好像过往的那些希腊人们把最好的东西都留在了伊斯坦布尔。

事实上我在伊斯坦布尔最喜欢的两个地方,曾经都是希腊人的街区,一个是Cihangir,另一个是Galata,这个街区是典型的希腊人街区,就在欧洲新区İstiklal大街的两端,İstiklal大街——这条伊斯坦布尔目前最标志性的主购物大街,同样也是希腊人的杰作,希腊驻伊斯坦布尔的大使馆也就在这条主街上,常常看见就让人产生物是人非的唏嘘感来。

Cihangir和Galata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变,就沿用希腊人原来的称呼:Galata在希腊语中是“卖牛奶的人“的意思,尽管现在的Galata早已经没有卖牛奶的男人;而Cihangir是伊城现在最著名的艺术家区域,也是房价最高的地方之一,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尔罕·帕慕克,其工作室就在Cihangir。

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的爱怨情仇仍然在继续,这两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伊斯坦布尔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沦陷而没落,从维京人口中的“伟大之城”变成当代土耳其第一大城市,甚至连首都也都不再是。

雅典,这个亚历山大大帝王朝的首都,尽管仍旧是希腊的首都,但登上报纸头条时却总是伴随着“国家破产”、“经济崩盘”的字眼。

传说,亚历山大东征前曾就东征一事征求过智者的意见,智者说“你看,云总是从西边来。

”但亚历山大仍旧执意东征,脚步虽然最远抵达印度,但王朝最终却被东罗马帝国所灭。

我希腊的朋友打趣说:“要是他当时不往东,往西边去,东罗马帝国甚至都不会存在。

”很多我们现在看起来对世界产生巨变的事,其实最初都只是一个小小的想法而已。

我希腊的朋友,她总是觉得说美国人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他们的语言都是伪造的,来自于拉丁语和希腊语拼拼凑凑(虽然我们在谈论这个的时候说的就是英语)。

她说她在学习英文的时候,常常觉得有些希腊语的词汇在英文中根本找不到对照的。

“让人民变得愚蠢,政府就更好控制他们,英语诞生的时候实际上就压缩了人们的视野,很多其他语种已经到达的地方他们都没有,英语其实是很贫瘠的语言。

因为这样,政府统治起人民来就更容易。

可惜现在的希腊人一心都觉得这些英语文化很了不起,他们都忘了希腊语才是世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我相信这样的事情也一定同样发生在中国。

”“Freedom”这个词语诞生于希腊,来源自希腊语“ελευθερία”,意思是一个人到了一个他觉得喜欢得不得了的地方。

“这个地方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思想境界,就好像一个人,通过领悟到了他生命的意义”。

"Ocean"这个词语也来自于希腊语“Ωκεανός”,意为“一大片蓝色”,“Ω”意为惊讶。

最初创造这个词语的人,大概也是被爱琴海那一大片深蓝所惊讶和震撼。

常常我站在雅典的街头,望着远处,就会觉得时间真是宏伟的东西,千百年间,她到底改变了多少人们执意认为会是永恒的事?

土耳其和希腊的爱恨情仇其实在时间长河中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再过几百年,或是几千年前,又会有什么民族站上世界的舞台,又会有什么令人感动的生死离别会发生?

等到那个时候,爱琴海两端的伊斯坦布尔和雅典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没有人知道答案。

 2 ) 多好的片子,让我想起了童年

很奇怪,当初下这片来看,是因为一句评论“每一个画面都可以当做明信片”,画面的确美丽,异国风情很吸引人,配乐很精彩。

可最让我触动的却是开头一带而过的几个画面:老奶奶用细竹竿拍打晾衣绳上的被子,主人公外公小铺子里挂着辣椒大蒜,多么美好,多么烟火……去年暑假回到家的时候,天气很晴朗,妈妈在院子里铺了张塑料布,拿出旧被子开始拆线缝补。

我回家的路上坐了10个小时的火车和3个小时的公交,疲累不堪,索性脱了鞋直接躺在塑料布上。

当时院子外面的杨树还没有被砍,摘掉眼镜,望着被杨树叶遮盖着的一角天空,满耳都是知了的叫声,阳光暖暖地照着,风柔柔地吹着,妈妈在一旁絮叨我又瘦了,找了个挖耳勺开始帮我挖耳朵。

我一转眼,便看到堂屋外墙上挂着自己家地里种的辣椒和蒜瓣……很推荐这部片子,外公把辣椒放到男孩画纸上画着太阳的地方,男孩说辣椒辣辣的,却又给人活力,这是太阳!

 3 ) 我从《香料共和国》里看到了《教育的目的》

在同一天遇到这部电影和这本书实属巧合,而能从两者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也无语了。

“外公说「美食家」这个字藏身在「天文学家」的字里面于是我的天文学课程也少不了香料” (事物的本质是一样的)外公在教我天文的同时也在教我认识香料。

外公:辣椒,热情中带点火爆Fanis:像太阳太阳照到什么?

什么都照得到没错,所以每道菜都要加辣椒接下来是水星也散发热力然后是金星像肉桂金星维纳斯是最美丽的女人所以肉桂像女人一样甜蜜中带点苦涩再来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上有什么?

生命。

地球上有生命生命需要什么?

食物什么能让食物更美味?

生命也需要盐食物和生命都要加盐才会更有滋味(再次证明事物的本质是一样的)《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外公教Fanis如何运用香料来学习天文。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这样的教育让知识变得有趣。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普通的文化课程中,学会对特殊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样,在专业学习中,学科外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想驰骋于专业领域之外更广阔的空间。

”就如Fanis的女朋友问他到底是厨师还是天文学家时,他用外公曾经说的这句话回答“外公说「美食家」这个字,藏身在「天文学家」的字里面”。

电影最后的画面,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香料化为宇宙。

事物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从《香料共和国》里看到了《教育的目的》中的理论。

Fanis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天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美食家,正印证了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的理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高远之境。

”就如同怀特海本身,既是数学家,又是哲学家和教育家一样。

这也和某些呼吁取消“文理分科”的学者的理论有类似之处。

 4 ) 故乡,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或者是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千年的都城,同样也是奥斯曼近五百年的中心。

曾经的无比辉煌的城上之城——The City,即使在千年之后仍然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以及金融商业中心。

圣索非亚大教堂里弥漫的东正圣颂,蓝色清真寺塔楼上的伊斯兰呼唤,迷宫般的古老街道,空气中若有似无的香料的味道。

伊斯坦布尔的魅力,大概也源至这些厚重以及混杂。

伊斯坦布尔,1959。

Fanis味道丰富的童年,大都关于外公经营的香料店。

香料,不仅是食物中不可缺少的添加,还是他接受的天文学启蒙教育,甚至还是人生的道理。

他学到美味的土耳其料理,还遇到了第一个最亲爱的女朋友Saime。

他做菜,她跳舞。

终于,Fanis不得不离开。

土耳其人赶我们走,说我们是希腊人;希腊人收容我们,却视我们为土耳其人。

雅典,1964。

Fanis在希腊的生活并不顺利。

他想念外公,想念他最亲爱的女朋友,想念伊斯坦布尔。

他很难融入希腊的生活,他只和女生玩伊斯坦布尔的办家家酒的游戏,做土耳其料理,住进浴室,甚至想偷偷的回到伊斯坦布尔。

终于又回到了伊斯坦布尔。

这城市依然美丽,教堂、清真寺、博斯普魯斯海峡里航行的船、欧亚大桥上钓鱼的老人。

外公却永远的离开了;葬礼上,红伞依然鲜艳,但人却不能再回到从前。

电影,名字关于香料,内容却说的是故乡。

这故乡,就是伊斯坦布尔。

外公、父亲、Fanis,他们都是希腊人,他们都信仰东正教,他们的故乡都是伊斯坦布尔。

外公一辈子都没有离开,他根本就不想离开,即使他的亲人朋友都远在雅典。

父亲和Fanis都离开了,但被放逐的伤口却从未愈合。

没有立即拒绝移民官改信伊斯兰而留在伊斯坦布尔的建议成了父亲挥之不去的梦魇。

而Fanis,再次返回或许才是抚平这伤痕的药方。

希腊人的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人的伊斯坦布尔。

他们的纠葛大概从穆罕默德二世从巴列奥略手里夺下这座城市就开始了。

而纷纷扰扰也一直在延续,北塞浦路斯至今都是希腊人政治中最敏感的问题。

征服放逐,本来就没有对错,但作为其中一方的导演能尽量克制或者含蓄的展现这些问题就难能可贵了。

电影的摄影非常漂亮,伊斯坦布尔的远景美丽得如同油画。

音乐更是好听到没话说,土耳其和希腊两种风格的音乐,显然我更喜欢土耳其味道的,清晨呼唤穆斯林祷告的歌声令人印象深刻。

被放逐的伤口或许很难愈合,就好像剪不断的乡愁。

但时间毕竟是抚平一切的良药,千年之后,不变的或许还是伊斯坦布尔。

 5 ) 童年即人生

小男孩凡尼斯一家和外公生活在一起,他们住在伊斯坦堡。

外公开了一家香料杂货店,他熟悉香料、做菜。

外公教凡尼斯用香料去认识宇宙星辰。

看着大人们做菜,听着他们聊料理,是凡尼斯最快乐的时光。

凡尼斯和邻居小女孩姗美在外公的阁楼上玩耍,小女孩跳舞,凡尼斯做菜。

香气氤氲的童年美好被战争打破了。

凡尼斯的爸爸是希腊人,被土耳其驱除出境。

凡尼斯一家与外公告别去了希腊。

回到希腊后,凡尼斯迷上做菜,而且还做得不错,可是他才7岁,这是什么奇怪行径,于是父母、老师、神父和穿制服的警察等等都反对。

自从分开后,外公几次说要来看望凡尼斯一家,可是每次都没有来成。

有一天凡尼斯偷偷穿好衣服,提着珊美送给他的过家家厨房玩具箱,独自踏上了开往伊斯坦堡的火车。

可是在下一站他就被父母拦住带回了家。

于是,从儿童到少年、青年,直至中年,漫长的岁月里,外公从没有真正抵达过,除了那次半途而废的火车之旅,走遍世界的凡尼斯,也没有回去过伊斯坦堡。

直到一天,外公再次提出他要来。

可是这次也没有例外,外公在来的路上发病,等凡尼斯回去伊斯坦堡的时候,外公已经不能说话,很快离世了。

在葬礼上,凡尼斯见到了姗美。

尽管两人间还有好感,但时过境迁,此时的姗美已经嫁为人妇并生了一个女儿,丈夫是小时候与凡尼斯有过一面之缘的小伙伴。

听说姗美与丈夫分居,凡尼斯决定努力一把,已是天文学教授的他走进当地大学,表示自己愿意担任客座教授,系主任表示受宠若惊,又疑虑他决定的原因,凡尼斯说,能在伊斯坦堡讲课,对他意义重大。

凡尼斯把消息告诉姗美,姗美没有拒绝,但是说要等女儿生日之后再说。

在姗美女儿生日那天,转折出现了,姗美的丈夫来了。

最后,姗美决定结束分居,回到丈夫身边。

分别的月台上,凡尼斯与姗美紧紧相拥,姗美说,这次轮到我说再见。

望着姗美的背影,凡尼斯大声喊到:不要回头。

此时姗美已是泪流满面。

凡尼斯回到外公的杂货铺,他在之前玩耍的阁楼上,找到了遗留的香料。

圆圆的小珠子是星球,撒上一把盐,用手指划成星云的形状,撒上一层面粉,鼓起嘴巴,吹一口气,面粉升腾为雾,像是宇宙初诞生,一切回到原点,回到童年~凡尼斯的父亲曾向他解释,外公不会来,是因为他离不开伊斯坦堡,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

而姗美曾问凡尼斯,这么多年为何不回伊斯坦堡?

凡尼斯说,因为害怕再次别离啊。

大概,外公也是如此吧。

 6 ) 人生与爱情

凡尼斯的人生如是说:童年就像一道开胃菜,充满了欢笑的回忆;中青年时,就像主菜,会尝到各种不同的、丰富的味道;将近老年,就变成了甜点,细细品味人生的甘醇。

年轻的凡尼斯,在舅舅妥协的婚事上,悄悄加了料,导致其不能成婚。

因为他那会执着认为:结婚,在一起生活,只有跟自己喜欢以及匹配的人才行。

而后来当白发已经出现在两鬓时,他微笑地看着童年恋人姗美走向离别的站台。

只因他那时明白:心如在一起,天涯若比邻。

优雅与艺术,意韵深长。

香料美食、漫漫人生与浩瀚宇宙,达到了一致的博大精深。

 7 ) 辣味

仅仅这个名字就够勾引人。

茴香、盐、罗勒、肉桂……,组成可以是宇宙,可以是医学。

小小少年没锅台高,便站在灶边,在学校烧给女生吃,在妓院烧给大伙吃,睡在浴盆里,天天想念着爷爷,想念着心爱的小姑娘。

民族和战争,纷争。

大历史下的细小人物勾画,悠长的情节,动人处,潸然,想想一生足以平淡已是幸福。

 8 ) 大历史下个人的悲欢离合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看到这些名字,总会罗马昔日的荣耀和衰亡,希腊,土耳其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大历史下个人的悲欢离合,总是欲说还休,对于电影里面的做菜,还有那些香料的名字都不熟悉,不过,对于男女主人公的那一段感情,还是有些感慨,幼时,两人坐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灯塔下,一把红雨伞随风越飘越远,这个镜头好美。

后来外公去世后,男主人公在葬礼上,又看到童年的红雨伞,可是,他们已经分别的太久了,世事无常,回不到过去,结局总是让人难以接受,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向前,不回头。

 9 ) 一场盛宴,然后离别。

相聚入席,开胃菜--主菜--甜点,然后曲终人散。

如果说爷爷一直不愿意来是因为离不开自己的故乡或者因为疾病,那么孙子为什么一直都不愿意回去看看呢?

那里有亲切的爷爷和相亲相爱的青梅竹马啊!

仅仅因为父亲说了是爷爷自己不愿意来的那些话,就割舍掉至亲至爱的感情吗?

我怀着相当纠结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仍然觉得无法理解主角的人生价值观,很讨厌又是另一个《天堂电影院》版本:都是一大把年纪了才接到说某某至亲去世的电话,然后回到故乡,想起那些人那些事,唏嘘不已,也无能为力。

我讨厌这样被动的人生(结果自己也是只会说不会做= =)当然其他都堪称完美,画面,音乐,人物,香料的主题,香料!

最喜欢刚开始描写伊斯坦布尔的场景,黎明中远方静诣的古堡,鸟群飞徙,一个大胡子男人拉开嗓子朝向远方吟唱,然后镜头缓缓拉开,伴随着神秘的民族音乐,一个童话般的城市出现在我们眼前…………伊斯坦布尔,雅典,爱琴海……等着我,我一定会来看看的> <

 10 ) 我在身后等你 但是请你向前走下去 不要回头

我在你身后,但是请不要回头,回头你会哭,也会看见我在流泪。

有些事无法忘记,比如感情,你爱她多年,但是她注定不属于你,然后突然有一日你们心是那么近,却发现这段爱情就像樱花的绽放般短暂,于是你只能请她一直走下去:亲爱的,别回头。

有些事不能改变,比如你的身份,希腊人眼里你是土耳其人,土耳其人眼里你是希腊人,你就是断了线的风筝,在你的眼中,伟岸的伊斯坦布尔顿时无光,湛蓝爱情海为之失色了,你突然发现自己是那么孤独,你有了全世界最美的风景,但是却唯独少了那个和你能山盟海誓的人了。

大凡这个世界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比如香料和银河,比如时光和一道道菜,比如那两次分离,比如我们深爱的亲人,又比如现实中的我和影片中的你,看着这一幕幕就好像看镜子中的自己,又或者,我们根本是一面镜子,所以,我不用和你说什么,你也什么都不用说,因为我理解。

亲爱的,我在你身后,但是请你向前走,不要回头,回头你会哭,也会看见我在流泪。。。

《香料共和国》短评

你为我做饭,我给你跳舞。

6分钟前
  • 秋の午后时光
  • 推荐

“小茴香味道强烈,能让人变得内敛;肉桂能让人两情相悦,若你想说‘我愿意’,那就加肉桂吧。” ”肉桂像女人,甜蜜中带点苦涩“

10分钟前
  • 雲淮
  • 推荐

高中标在手机里的电影 如果高中就看了说不定感觉还好点儿

12分钟前
  • △̶
  • 还行

藏在香料中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那些关于爱的回忆

15分钟前
  • 柠檬
  • 力荐

「這次不要回頭。那次在月台,你回頭了,那一幕將永至難忘。」3.5

16分钟前
  • 葉霓
  • 还行

战争没有带走他们的生命,却带走了他所有的爱

18分钟前
  • 太阳的倒影
  • 推荐

慢慢沉浸在,每一种味道里。

23分钟前
  • 隐没。
  • 推荐

有点天堂电影院的感觉,景色还是很美。对美食的理解也很独特,还能跟宇宙银河系什么的关联起来了。

25分钟前
  • mozarter
  • 推荐

由政治迫徙講到少年初戀,或許電影想由一代人說到一個人。香料固然對增添菜餚味道有正面作用,但別忘記食物才是本身。

28分钟前
  • T.T.Fung
  • 还行

整個形式都像天堂電影院的翻版,但香料的特性卻發揮得不得要領,導演在童年回憶、成長歷程、離別重逢這些大方向上的把握,火候還不夠,以致淡乎寡味,前後照應沒達到預期效果。

30分钟前
  • 阿Q
  • 还行

算不上很好的文艺片,各种牵强做作,配乐却非常好,三星半差不多。香料不过是噱头,实际讲的是别离。在电影里看到伊斯坦布尔,与上次去时的回忆结合,真是怀念啊。

31分钟前
  • 小姓何送货的
  • 还行

香料的故事背后,是两个宗教和民族之间的千年纠葛。位于欧亚大陆交汇处的这个十字路口,历史总是在左右摆动;拨动指针的,是以信仰和荣耀为名、狂热涌动的暗流。然而,每一次方向急转的动荡中,总有成千上万的普通人流离失所。这条延续数千年的丝绸之路上,流动的不仅仅是香料,还有被裹挟的难民。

33分钟前
  • 凉风羽
  • 力荐

没看懂政治关系,土耳其原来这么坏。为嘛男女主最后都说的英语?

35分钟前
  • Rhine
  • 还行

13/04/20

36分钟前
  • 推荐

有些地方假死!尤其是那个特效!

39分钟前
  • 热爱生活的番茄
  • 较差

没看完

44分钟前
  • 望清风
  • 较差

触摸时间的香。

49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我觉得还是没有办法和《天堂电影院》比,无论从画面还是故事情节都没法比,音乐当然是各有特色了。

51分钟前
  • 落尘寰
  • 还行

很美式的现代,不是很深入当时年代,没感到贴切感。

54分钟前
  • cellophane
  • 较差

凡尼斯外公的喪禮上,忽然下起傾盆大雨,眾人紛紛開傘,而所有的黑傘中,只有一支是紅傘,那就像印在胸口上的硃砂痣,忽然隱隱作痛起來。有與親密的人分離過的地方才是故鄉啊...

56分钟前
  • Ricci D.
  • 推荐